普星能量(00090)

搜索文档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8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28][30]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收益由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及销售热力收入组成[35] - 公司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股,财政年度年结日为12月31日[6] 股权与市值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458,600,000股普通股[6] - 2024年6月30日收市时,公司市值为16738.9万港元,每股0.365港元[6] - BC Capital Group Limited受控法团权益为3512.2万,占比7.66%[1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总股数为458,600,000股[130] - 普星国际、冠能国际、万向集团、鲁先生、李鹂女士分别持有3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65.42%[129] - 拔萃大中华机遇基金持有35,12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7.66%[129] 管理层变动 - 管大源先生于2024年3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3][4] - 徐安良先生于2024年3月4日退任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3][4] - 袁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3] - 李芸娟女士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3] - 邬崇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3] - 吴颖女士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3][4] - 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相关职务[3][4] - 袁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32] - 李芸娟女士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2] - 谢志文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32] - 邬崇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34] - 姚先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4] - 吴颖女士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8,2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32,012千元人民币下降10.26%[7][9] - 同期,公司经营溢利为69,57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079千元人民币下降0.72%[7][9]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2千元人民币增长15.32%[7][1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8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070元增长14.29%[7][11] - 2024年上半年电量电费收入38,216千元,2023年为58,301千元;容量电费收入150,297千元,与2023年持平;销售热力收入19,690千元,2023年为23,414千元[3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15,562千元,2023年为22,383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354千元,与2023年持平;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370千元,2023年为44,921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97千元,2023年为1,005千元[43]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539千元,2023年为1,398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13,531千元,2023年为12,586千元;以往年度超额拨备583千元,2023年为252千元[4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开支总额17,716千元,2023年为17,154千元[46]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25千元,2023年为235千元;计息借贷、应付代价及股东贷款利息14,967千元,2023年为18,510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费用49千元,2023年为23千元;汇兑亏损净额895千元,2023年为4,080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6,837,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1,942,000元[52][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8,600,000股,与2023年同期持平[52][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同期91,821兆瓦时下降38.06%至56,875兆瓦时,发电用天然气用量较去年同期20,110,565立方米下降34.07%至13,258,030立方米[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售热量较去年同期62,089吨下降16.77%至51,678吨,销售热力收入较去年2341.4万元下降15.91%至1969万元[85][87] - 因供热收入下降,公司边际贡献率较去年同期7.31%下降1.84个百分点至5.47%,供热用天然气量较去年同期5,055,292立方米下降10.75%至4,511,682立方米[85][8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天然气发电量为56,875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38.06%[9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所发电量约为510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92][94] - 回顾期内,集团出售蒸汽51,67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平均售价约为415.30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4%[95][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热力收入为19,690,000元,边际贡献率为5.47%,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96][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天然气总用量为17,585,106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30.12%[98] - 集团发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为678.59元/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上升0.62%;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为314.23元/吨,较去年同期上升3.33%[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成本为54,834,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7%[98] - 燃料成本占相关收益比率较去年同期的98.93%下降4.84个百分点至94.09%[9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2%[9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8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9%[96][10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2.082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6%[9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开支为1.386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39%[100][10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溢利为6957.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2%[101][10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财务成本净额为1556.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47%[102][10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77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8%[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542.5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482.5万元[12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93,4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9,629千元人民币增长15.26%[7]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6,130千元人民币增长4.53%[7] - 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8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8元增长4.49%[7] - 债务净额为681,4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7,618千元人民币下降2.32%[7] - 资本总额为1,534,5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3,748千元人民币增长1.37%[7] - 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9%下降1.68%[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8736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78357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612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1272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4278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6271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3.3665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4999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976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7245亿元[1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5307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1113亿元[16]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6130亿元[16]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816,113千元人民币,截至6月30日为853,077千元人民币[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人民币3.36657亿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人民币23,571,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131,000元[49][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置厂房及机器项目成本为人民币260,895,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470,000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人民币70,539,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2,088,000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贷款本金额为人民币98,986,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8,286,000元,年利率4.9% [6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来自万向财务的无抵押关连方贷款及应计利息开支为人民币579,512,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42,607,000元,年利率3.45% - 3.70%,将于2024 - 2026年偿还[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额为742,3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5,37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220,53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5,644千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递延收益(政府补贴)为10,83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694千元人民币[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安全生产专项储备为3,666千元人民币,期内提取3,864千元人民币,动用2,666千元人民币[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付承担总计70,55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5,655千元人民币[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95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3.06127亿元,流动负债为6.42784亿元,净流动负债为3.36657亿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人民币8.5840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28337亿元[109][111][1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0612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1272亿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4278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36271亿元;净流动负债为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20
财务数据对比(2024年与2023年同期或2023年12月31日)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8,2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32,012千元人民币下降10.26%[1] - 同期经营溢利为69,57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079千元人民币下降0.72%[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2千元人民币增长15.32%[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8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070元人民币增长14.2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93,4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9,629千元人民币增长15.26%[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6,130千元人民币增长4.53%[1] - 每股资产净值为1.86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8元人民币增长4.49%[1] - 债务净额为681,4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7,618千元人民币下降2.32%[1] - 资本总额为1,534,5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3,748千元人民币增长1.37%[1] - 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的46.09%下降1.68%[1] - 2024年上半年电量电费收入为3.8216亿元,2023年同期为5.8301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容量电费收入为15.0297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热力收入为1.969亿元,2023年同期为2.3414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20.8203亿元,2023年同期为23.2012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556.2万元,2023年同期为2238.3万元[1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53.9万元,2023年同期为139.8万元[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71.6万元,2023年同期为1715.4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683.7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586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应占溢利为3194.2万元[2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7053.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08.8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3893.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08.6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关连方贷款为5.795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607亿元,年利率3.45% - 3.70% [24]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5.4万元,2023年同期相同;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4537万元,2023年同期为4492.1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89.7万元,2023年同期为100.5万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就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保留溢利的分派而应付的预扣税确认递延税项负债为2357.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13.1万元[20]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额为742,3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5,375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为220,5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644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8.06%至56,875兆瓦时[29][31] - 2024年上半年发电用天然气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4.07%至13,258,030立方米[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热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至51,678吨[29] - 销售热力收入较去年下降15.91%至19,690,000元,边际贡献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至5.47%[29] - 供热用天然气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75%至4,511,682立方米[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蒸汽51,67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415.30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4%[33] - 同期,公司销售热力收入为人民币19,690,000元,边际贡献为人民币1,078,000元,边际贡献率为5.47%,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总用量为17,585,106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30.12%,发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上升0.62%,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上升3.33%[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成本为人民币54,834,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7%,占相关收益比率降至94.09%[3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6,837,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2%,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80元,上升0.01元[3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208,203,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6%[37] - 同期,公司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38,629,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39%[3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人民币69,574,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2%[39] - 同期,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5,562,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47%[4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7,716,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8%[4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1亿元有所增加[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06亿元,流动负债为6.43亿元,净流动负债为3.37亿元,流动比率为0.48 [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8.5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8亿元有所增加[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9%有所下降[49] 信贷融资情况 - 万向财务授予公司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的人民币8亿元循环贷款信贷融资,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2.21亿元[8] - 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将于2025年11月28日到期的人民币2.84亿元贷款信贷融资,未动用2.14亿元[8]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0]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五个营运分部合并为单一呈报分部 - 电力分部,全部收益来自中国的电量电费、容量电费及销售热力收入[13]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7]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7] 公司资产及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人民币3.36657亿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资拥有五间位于浙江省内的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88.07兆瓦[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所发电力约为510兆瓦时,其中约53兆瓦时出售予电网[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7132.5万元用于安吉电厂热网、蓝天电厂储能项目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费用[5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7055.5万元,主要用于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及蓝天储能项目等[51]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已抵押资产[52]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78名雇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1542.5万元[55] 风险与应对策略 - 2024年浙江省容量电价退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56] - 公司将密切跟踪售电市场,探索新经营模式,开拓供热和储能业务,加强成本管理[56] - 中国“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等领域发展将为公司转型带来机遇[56] - 公司将加大新能源政策研究,争取不同类型能源项目,多元化业务结构[56] - 公司认为现时外汇风险并不重大,暂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作对冲,但会持续监察[5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6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行为守则规定标准[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62] 信息披露 - 本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中期报告[6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59]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8:16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益为7.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4%[7] - 2023年净利润为1.24亿人民币,净利率为16.4%[7] - 每股资产净值为2.15人民币,负债资本比率为44.09%[7]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佔溢利为7,084万元,每股盈利为0.154元,同比增长36.28%[1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佔总权益为81,613万元,每股资产淨值为1.78元,同比增长9.88%[17,18] - 燃料成本较上年下降54.90%[66] - 收益较上年下降31.83%[68] - 经营开支较上年下降41.18%[70] - 经营溢利较上年增加17.74%[73] - 财务成本净额较上年下降20.79%[74] - 所得税较上年增加49.29%[76] - 权益股东应佔溢利净额较上年增加36.41%[67]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較上年增加36.28%[67] 业务表现 - 2023年电力、热力和服务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71.1%、22.7%和6.2%[7] - 2023年电力、热力和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1%、21.3%和17.3%[7] - 2023年新增衢州普星燃机热电有限公司100%股权[8] - 2023年整体发电量较2022年下降54.95%至264,361.73兆瓦时[12,35] - 天然气消耗量较2022年下降51.54%至68,496,863立方米[12,36] - 容量电价收入与2022年持平[12,35] - 各电厂容量电价调整幅度在4.01%至21.21%之间[39,40] - 各电厂电量电价(含增值税)调整幅度在3.51%至21.21%之间[44,45] - 各电厂天然气价格(含增值税)调整幅度在6.24%至21.22%之间[44,45] - 供热量下降20.19%至113,387吨,销售热力收入下降21.52%至44,628,000元[42,43] - 2023年公司光伏发电量约为1,135兆瓦时,其中约113兆瓦时出售给电网[52][54] - 2023年公司通过光伏发电减省用电成本618,600元人民币,实现售电收益67,400元人民币[56] - 2023年公司平均售热价格为每吨429.01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36.31元人民币下降1.67%[59] 公司治理 - 2023年3月4日董事会发生变动,管大源先生接任董事长[3,4] - 2023年12月14日新任公司秘书鍾明輝先生获委任[4] - 2024年6月20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6] - 公司擔任多項職務,包括萬向集團黨委副書記、萬向一二三副董事長、上萬清源智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等[109,110] - 魏先生擁有逾20年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曾於中國平安保險及民生人壽保險擔任多個主要管理職位[115] - 袁先生擁有電子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統與控制理論專業背景,曾任職於萬向集團技術中心研發部及民生人壽保險[119,120] - 袁先生現任萬向財務副總經理、浙江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向三創股份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121,122] - 公司董事会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和俞偉峰先生[123,125,127] - 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和俞偉峰先生均具有丰富的财务及业务管理经验[123,125,127] 资金管理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0,719,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0]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负债为人民币536,271,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1]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由万向财务授予的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人民币157百万元[82]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债务总额为人民币828,337,000元,其中包括股东借款、租赁负债、关联方担保的银行借款和关联方借款[86]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主要投资于安吉电厂热网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和检修,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571,000元[92] - 本公司正就控股股东预付贷款的逾期本金及利息与其积极协商延期还款[87] - 本集团的资金来源主要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银行及关联方贷款[83] - 本集团定期监控负债资本比率、流动资金状况和遵守借款契约情况,与主要银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83,8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75,655,000元,主要用于蓝天电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及发电机组技术改造和维修[93] 风险管理 - 本集团业务完全依赖目前仅由一至两家供应商供应的天然气为燃料来源[151] - 天然气成本佔本集團經營開支相當大的部分,天然氣價格上升將提高本集團的經營成本[151] - 如政府部門決定上調天然氣價格但未相應調整上網電價,本集團將無法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151,152] - 本集團將積極跟進天然氣市場及管網設施開放的相關信息,與其他供應商溝通以降低生產成本[154,155] - 電力零售市場政策變動為本集團擴大客戶群及實現客戶群多元化創造機遇[156] - 但進入電力零售市場也可能增加業務模式複雜性及交易電價波動等風险[156] - 本集團將積極跟隨政策導向,加強政策研究並採取措施評估相關風險和機遇[156,157] - 中國政府宣佈自2022年1月1日起減少對公司的激勵措施,對公司的收益及利潤產生不利影響[158] - 公司面臨信貸風險、流動資金風險及市場風險等金融工具相關風險[164] 其他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已抵押资产[94]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5] - 集团主要在中国内地经营业务,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集团认为其现时外汇风险并不重大[97][9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66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290名,2023年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7,329,000元[99] - 2024年将是集团继续充满挑战的一年,集团将密切关注电力市场发展,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加强成本管理应对政策变化[101][102] - 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电力、储能、智能能源等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集团转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带来广阔机会[103][104] - 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天然气发电领域的企业之一,知悉其环保责任[136] - 公司致力于实现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投入资源并实施各类污染物排放管理政策及环保管理标准[136,137]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34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与2022年) - 2023年收益为513,510千元,较2022年的753,307千元下降31.83%[1]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40,772千元,较2022年的119,561千元增长17.74%[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70,842千元,较2022年的51,932千元增长36.41%[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54元,较2022年的0.113元增长36.28%[1]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为无,较2022年的0.026港元下降100%[1] - 2023年总资产为1,729,629千元,较2022年的1,779,710千元下降2.81%[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16,130千元,较2022年的744,885千元增长9.56%[1]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78元,较2022年的1.62元增长9.88%[1] - 2023年债务净额为697,618千元,较2022年的869,756千元下降19.79%[1] - 2023年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较2022年的53.87%下降7.78%[1] - 2023年电力电量电费收入为16.8287亿元,2022年为39.5678亿元;2023年容量电费收入为30.0595亿元,2022年为30.0595亿元;2023年热力销售热力收入为4.4628亿元,2022年为5.6869亿元;2023年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为0元,2022年为16.5万元[15]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6878亿元,2022年为4.656亿元[16] - 2023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2.4764亿元,2022年为2.5192亿元;2023年定额供款计划的供款为2565万元,2022年为2501万元[16] - 2023年折旧开支87,955千元,2022年为85,112千元[17] - 2023年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开支总额36,797千元,2022年为24,648千元[17]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26港元,2022年未获批的末期股息每股也是0.026港元[2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内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0,842,000元计算,2022年为51,932,000元[24]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46,086千元,2022年为60,656千元[26] - 2023年无抵押关联方贷款642,607千元,2022年为675,680千元[28] - 2023年应付代价无余额,2022年为106,655千元[28] - 2023年应付贸易款项4,682千元,2022年为795千元[29] - 2023年整体发电量264,361.73兆瓦时,较2022年的586,869.83兆瓦时减少54.95%[31] - 2023年总天然气消耗量68,496,863立方米,较2022年的141,333,300立方米减少51.54%[31] - 2023年售热量113,387吨,较2022年的142,073吨下降20.19%,热力销售收入44,628,000元,较2022年的56,869,000元下降21.52%[34] - 2023年天然气发电量约264,361.73兆瓦时,较2022年的586,869.83兆瓦时减少322,508.10兆瓦时或下降54.95%[37] - 2023年售热量113387吨,较2022年下降20.19%,热力销售收入44628000元,较2022年下降21.52% [40] - 2023年燃料成本211665000元,较2022年下降54.90%,各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均有下降 [43] - 2023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70842000元,较2022年增长36.41%,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154元,较2022年增长36.28% [44] - 2023年收益513510000元,较2022年下降31.83% [45] - 2023年经营开支372738000元,较2022年下降41.18% [46] - 2023年经营溢利140772000元,较2022年上升17.74% [47]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36878000元,较2022年下降20.79% [48] - 2023年所得税36797000元,较2022年增长49.29% [4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0719000元,流动资产251272000元,流动比率0.47 [52] - 2023年末万向财务授予集团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157194百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194百万元人民币[53] - 2023年末集团债务总额为828337000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959187000元人民币[55] - 2023年末集团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2022年末为53.87%[57] - 2023年度集团投资5571000元人民币,2022年为9390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安吉电厂热网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检修费用[58] - 2023年末集团资本承担为275655000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57641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蓝天电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等[59] - 2023年末集团有266名雇员,2022年末为290名;2023年度雇员薪酬总额为27329000元人民币,2022年为27693000元人民币[63]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收益由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销售热力收入以及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组成[12][13] - 公司客户基础集中,交易额超公司收益10%的客户仅一名,2023年来自该客户(包括附属公司)的电量电费收入及容量电费收入达4.68882亿元,2022年为6.96273亿元[15] - 电量电费收入及销售热力收入于产品转移时确认,容量电费收入按时间摊分基准确认,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14] - 公司在浙江省全资拥有五家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688.07兆瓦,光伏发电机组1072千瓦,每小时最大供热产能360吨[30] - 2023年光伏机组装机容量为1072千瓦,发电量1135兆瓦时,售电收益147400元,节省用电成本618600元[38] - 蓝天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780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899元/千瓦时,降幅约10.03%[35] - 德能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944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047元/千瓦时,降幅约21.21%[35] - 京兴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9405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9028元/千瓦时,降幅约4.01%[35] - 安吉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200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689元/千瓦时,降幅约6.23%[35] - 衢州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028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746元/千瓦时,降幅约3.51%[35] 财务准则与税务 - 公司已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均未对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0][11] - 除税前列支财务成本净额、员工成本等项目[16]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自中国盈利作出的股息分派须按10%缴付预扣税[20][21] 持续经营与资金安排 - 董事认为公司将产生足够现金流量应付未来十二个月到期负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9] - 公司同系附属公司万向财务授予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人民币1.574亿元[9] 未来规划 - 2024年浙江省容量电价退坡,集团将密切跟踪电力市场,探索新经营模式,加强供热业务和成本管理[64] - 中国“双碳”目标下,集团将加大新能源政策研究,争取能源项目,多元化业务结构[6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2024年3月28日决议不宣派2023年度末期股息[67] 证券交易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在联交所上市的证券[69] 企业管治与人员变动 - 2023年2月17日,黎智峰先生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公司短暂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规则规定[72] - 2023年9月13日,魏均勇先生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公司再次符合上市规则第3.05条规定[73] - 2023年12月14日,钟明辉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公司再次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C.6.4条及上市规则第3.28条规定[74]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度内一直遵守行为守则规定标准[75] - 2024年3月4日,管大源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徐安良先生退休辞任[76] - 2024年3月4日,袁烽先生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76] 业绩审核与公告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全年业绩[77][78]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核对初步公告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未发出核证[79]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2023年年报[80]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0] 应收款项情况 - 所有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预期可于一年内收回或确认为开支[26]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21:4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普星能量有限公司的收益为232,012千人民币,同比下降32.40%[6] - 经营溢利为70,079千人民币,同比下降0.82%[6] - 应占溢利为31,942千人民币,同比上升0.61%[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70人民币,同比上升1.4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791,343千人民币,同比增长0.65%[6]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77,407千人民币,同比增长4.37%[6] - 每股资产净值为1.70人民币,同比增长4.9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债务为799,435千人民币,同比下降8.09%[6] - 资本总额为1,576,842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6] - 负债资本比率为50.70%,较上年同期下降3.17%[6] 收入与支出 - 2023年上半年,电量电费收入为58,30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63,573千元下降了64.3%[56] - 2023年上半年,容量电费收入为150,297千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5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热力收入为23,41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9,168千元下降了19.6%[56] - 2023年上半年,提供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为232,01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203千元下降了32.5%[56]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08,598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13,870千元下降了33.5%[56] - 财务收入为235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232千人民币增长了1.3%[16] - 财务开支为22,618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21,609千人民币增加了4.7%[16] - 所得税支出为17,154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20,560千人民币下降了16.8%[16] - 燃料消耗为80,838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199,684千人民币下降了59.5%[16] - 行政开支为9,228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34千人民币下降了11.5%[16]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80,078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1,946千人民币增长26.0%[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783,940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4,796千人民币增长55.2%[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777,390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4,870千人民币增长4.4%[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276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431千人民币增长58.0%[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利息负债为522,195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4,755千人民币增长113.0%[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503,862,000人民币,显示出流动性压力[34] 经营活动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07,981,000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22,448,000人民币下降约11.7%[26] - 2023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入为81,635,000人民币,相较于2022年的71,986,000人民币增长约13.3%[2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3,132,000人民币,较2022年的4,233,000人民币有所减少[26] 未来展望 - 公司董事会认为未来12个月内将产生足够现金流以满足到期负债,持续经营能力未受重大不确定性影响[34] - 集团将积极研究新经营模式,努力寻找新市场契合点,强化供热业务的发展[193] - 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领域将迎来重大机遇[195] - 集团计划加大对国家新能源政策的研究,努力争取不同类型的能源项目,以实现能源业务的多元化发展[196] 其他信息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未应用任何尚未生效的新会计准则或解释[43] - 公司财务报告为未经审计,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41]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厂的建设、经营及管理[45] - 本集团的全部收益来自中国的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销售热力收入以及提供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比率为0.36,较2022年12月31日的0.44下降[159]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2:38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与2022年)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32,01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203千元下降32.40%[1] - 同期经营溢利为70,079千元,较2022年的70,657千元下降0.82%[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1,942千元,较2022年的31,748千元增长0.61%[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70元,较2022年的0.069元增长1.4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791,34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79,710千元增长0.65%[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77,40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4,885千元增长4.37%[1] - 每股资产净值为1.70元,较2022年的1.62元增长4.94%[1] - 债务净额为799,43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9,756千元下降8.09%[1] - 资本总额为1,576,84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14,641千元下降2.34%[1] - 负债资本比率为50.70%,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87%下降3.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2.2383亿元,2022年同期为2.1377亿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154亿元,2022年同期为2.056亿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就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保留溢利分派应付的预扣税确认递延税项负债1593.1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8.9万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194.2万元,2022年同期为3174.8万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66,60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656千元有所增加[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计息借贷为719,19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5,755千元有所减少;其中无抵押关联方贷款年利率为3.70%至4.75% [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8,58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903千元有所减少[30] - 2023年上半年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同期236,844兆瓦时下降61.23%至91,821兆瓦时;发电用天然气用量较去年同期52,123,375立方米下降61.42%至20,110,565立方米[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售热量较去年同期72,362吨下降14.20%至62,089吨;销售热力收入较去年29,168,000元下降19.73%至23,414,000元;边际贡献率较去年同期15.10%下降7.79个百分点至7.31%;供热用天然气量较去年同期6,628,888立方米下降23.74%至5,055,292立方米[35] - 2023年上半年天然气发电量为91,821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61.23%[39] - 2023年上半年出售蒸汽62,08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4.20%,平均售价约为411.04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45%[4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热力收入为23,414,800元,边际贡献率为7.31%,较去年同期下降7.79个百分点[41] - 2023年上半年天然气总用量为25,165,857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57.17%,发电及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均下降[42] - 2023年上半年燃料成本为80,838,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52%,占相关收益比率降至98.96%[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1,942,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61%,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70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001元[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232,012,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40%[4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开支为161,933,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59%,经营溢利为70,079,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82%[47][4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2,383,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71%,所得税开支为17,154,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57%[49][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482.5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039.7万元[69] 财务信贷与资金情况 - 万向财务授予公司8亿元人民币循环贷款信贷融资,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额度为2.27亿元[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276亿元,流动资产为2.80078亿元,流动负债为7.8394亿元,净流动负债为5.03862亿元,流动比率为0.36[5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9.40711亿元,其中包括1.2186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12358亿元)的股东贷款及10.2万港元(折合人民币9.4万元)的租赁负债[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到期债务为7.43711亿元,超过一年但两年内到期债务为1.97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50.70%[60] 收益构成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力收益中电量电费收入为5.8301亿元,容量电费收入为15.0297亿元;热力收益中销售热力收入为2.3414亿元;服务收益中提供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为0元[18] 税务情况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自中国盈利作出的股息分派须按10%税率缴付预扣税[22][23]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准则修订于公司当前会计期间首次生效,但未对中期财务资料产生重大影响[13]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12] 股息分配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2] 电厂资产与运营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资拥有五间位于浙江省内的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88.07兆瓦,每小时最大供热量约为360吨[33] - 2023年,蓝天电厂、德能电厂、京兴电厂容量电价为人民币394.8元/千瓦/年;安吉电厂、衢州电厂容量电价为人民币571.2元/千万/年,与去年同期持平[37] - 回顾期内,蓝天电厂、德能电厂、安吉电厂、衢州电厂天然气含增值税价格在人民币3.08元/立方米至人民币3.83元/立方米区间波动,京兴电厂为人民币3.14元/立方米至人民币3.92元/立方米区间波动[38] - 回顾期内,蓝天电厂、德能电厂、安吉电厂、衢州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在人民币0.6627元/千瓦时至人民币0.8829元/千瓦时区间波动,京兴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为人民币0.9028元/千瓦时[38] - 2023年上半年光伏所发电量约为556兆瓦时,其中约51兆瓦时出售给电网,节省用电成本301,000元,实现售电收益69,000元[40] 投资与资本承担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336.8万元用于支付热网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费用[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5478.8万元,主要用于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及电厂发电机组技术改造和维修[62] 抵押与纠纷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已抵押资产[63] - 安吉电厂因工程合约纠纷被索赔820.4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64][66] 风险与应对策略 - 公司认为现时外汇风险并不重大,暂未使用衍生工具作对冲[67] - 2023年浙江省容量电价退坡,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严峻考验[70] - 公司将密切跟踪售电市场发展,探索新经营模式,开拓供热业务并加强成本管理[70] - 中国“双碳”目标为公司转型成综合能源供货商带来机遇,公司将多元化能源业务结构[71]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81名雇员,不包括15名实习生[6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73] 公司管理情况 - 公司自2023年2月17日起公司秘书空缺,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7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外聘核数师已审阅中期财务报告[75] 信息披露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中期报告[76]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6]
普星能量(000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2:1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股东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458,600,000股,市值为2.9809亿港元[5] - 2022年服务收入为753,307千元,净利润率为17.25%[7] - 每股资产净值为1.42人民币元,建议末期股息为0.026港元[7]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普星能量有限公司收入为753,307千元,比去年增长25.22%[10]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利润为51,932千元,同比下降49.98%[10]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13元,同比下降50.00%[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779,710千元,同比下降4.23%[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744,885千元,同比增长3.62%[10] - 2022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62元,同比增长3.18%[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为869,756千元,同比下降7.75%[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总额为1,614,641千元,同比下降2.83%[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53.87%,同比下降2.87%[10] - 2022年建议每股派发末期股息为港币0.026元,比去年减少53.57%[14] - 2022年,公司供热业务受新冠疫情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售热量下降18.25%至142,073吨,售热收入增长6.00%至人民币56.87百万元[20],[21] - 公司整体发电量在2022年增长53.14%,总天然气消耗量增加37.53%,受容量电价退坡影响,容量电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57.3百万元[31],[32] - 公司电厂容量电价自2022年1月1日起调整,同时启动气电价格联动机制,根据综合天然气价格确定各电厂每月售电价[34],[35] - 浙江普星蓝天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的容量电价调整为394.8元/千瓦/年,较去年下降16%[36] - 浙江普星德能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的容量电价调整为571.2元/千瓦/年,较去年下降16%[3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售热量下降18.25%,热力销售收入增长6.00%[38] - 2022年,各电厂的含增值税电量电价有所调整,蓝天电厂增长24.95%,德能电厂增长27.30%,京兴电厂维持不变,安吉电厂增长27.07%,衢州电厂增长24.41%[4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天然气发电量为586,869.83兆瓦时,较去年增长53.14%[44] - 2022年,集团光伏发电量约为777兆瓦时,较2021年略有下降[48] - 通过光伏发电,集团在2022年节省了人民币389,700元的用电成本,并实现了人民币147,400元的售电收益[49] - 集团供热量在2022年因COVID-19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下下降了18.25%,平均售价(含增值税)上涨了29.67%[51] - 集团的銷售熱力收入为人民币56,869,000元,边際貢獻为人民币8,598,000元,边際貢獻率为15.12%[53] - 集团2022年总用天然气量为141,333,300立方米,较2021年增加了37.53%[59] - 2022年燃料成本为人民币469,318,000元,同比增长105.52%[62]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51,932,000元,同比下降49.98%[64] - 2022年集团收入为人民币753,307,000元,同比增长25.22%[65] - 2022年集团燃料消耗、折旧及员工成本等经营开支为人民币633,746,000元,同比增长58.82%[67] - 2022年集团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19,561,000元,同比下降40.97%[69] - 2022年集团财务成本为人民币46,560,000元,同比下降12.83%[70] - 2022年集团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24,648,000元,同比下降51.09%[73]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113元,同比下降50.00%[75] - 2022年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9,431,000元,较上年增加17.63%[77] - 2022年集团流动比率为0.44,较上年增加0.04[78] - 2023年1月1日,集团通过万向财务有限公司获得了1.94亿元人民币的未使用循环贷款信贷额度[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债务为9.59187亿元人民币,包括股东贷款和租赁负债[83] - 2022年底,集团的负债中约有2.13432亿元人民币为固定利率债务,其中约1.06506亿元人民币以港币计价[85] - 2022年底,集团的负债资本比率为53.87%[90] - 2022年,集团投资了0.939亿元人民币用于热网和光伏建设以及设备技术改造[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为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和发电机组技术改造及维护承担了5.7641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承诺[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没有任何已抵押资产[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没有重大或然负
普星能量(0009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2:5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753,30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01,573千元人民币增长25.22%[1] - 2022年经营溢利为119,56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02,538千元人民币下降40.97%[1]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51,93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3,825千元人民币下降49.98%[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13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226元人民币下降50.00%[1] - 2022年拟派末期股息为0.026港元,较2021年的0.056港元下降53.57%[1] - 2022年总资产为1,779,71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858,347千元人民币下降4.23%[1]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44,88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18,866千元人民币增长3.62%[1] - 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62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57元人民币增长3.18%[1] - 2022年债务净额为869,75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942,860千元人民币下降7.75%[1] - 2022年负债资本比率为53.87%,较2021年的56.74%下降2.87%[1] - 2022年财务成本净额4656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5341.5万元人民币[16] - 2022年员工成本2769.3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3748.4万元人民币[16]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净额48.1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152.1万元人民币[18] - 2022年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开支总额2464.8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5039.9万元人民币[18]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6065.6万元,2021年为9085.9万元[25] - 2022年计息借贷为7.45755亿元,2021年为7.17438亿元[27] - 2022年应付代价为1.06655亿元,2021年为1.06226亿元[27] - 2022年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为2.4903亿元,2021年为4.9872亿元[28] - 2022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51,932,000元,较2021年下降49.98%,每股盈利下降50.00%[43][49] - 2022年收益753,307,000元,较2021年增加25.22%[44] - 2022年经营开支633,746,000元,较2021年上升58.82%[45] - 2022年经营溢利119,561,000元,较2021年下降40.97%[46] - 2022年财务成本净额46,560,000元,较2021年下降12.83%[47] - 2022年所得税24,648,000元,较2021年下降51.09%[48] - 2022年12月31日债务总计23.45亿元,较2021年的20.37亿元有所增加[54] - 债务到期情况:2022年一年内到期4.58亿元,超一年但两年内到期4.71亿元,超两年但五年内到期9.59亿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4.86亿元、3.50亿元、10.19亿元[55] - 2022年定息债务约30.15亿元,其中约9.31亿元以港元计值;2021年定息债务约10.65亿元,按年利率3.50% - 4.75%(2021年:4.35% - 4.90%)计息[55]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资本比率为53.87%,2021年为56.74%[56] - 2022年资本开支9390万元,2021年为1.76亿元,主要用于热网及光伏建设等[57] - 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5.76亿元,2021年为5.64亿元,用于安吉电厂热网二期等项目[58] - 2022年12月31日雇员290名,2021年为296名;2022年雇员薪酬总额2769.3万元,2021年为3748.4万元[62] - 2022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下降49.98%,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26港元,2021年为0.056港元[6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电力电量电费收入3.95678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88802亿元人民币;容量电费收入3.00595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3.57849亿元人民币[15] - 2022年热力销售热力收入5686.9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5365万元人民币;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16.5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127.2万元人民币[15] - 2022年公司客户基础集中,交易额超收益10%的客户只有一名,来自该客户的电量电费及容量电费收入达6.96273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5.46651亿元人民币[15] - 2022年集团总装机容量为688.07兆瓦,2021年为687.73兆瓦[29] - 2022年整体发电量较2021年增加53.14%至586869.83兆瓦时,天然气消耗量增加37.53%至141333300立方米[30] - 蓝天、德能、京兴电厂容量电价调整为394.8元/千瓦/年,较去年470元/千瓦/年下降16%;安吉、衢州电厂容量电价调整为571.2元/千瓦/年,较去年680元/千瓦/年下降16%[32] - 2022年售热量较2021年的173,791吨下降18.25%至142,073吨,销售热力收入较2021年的5365万元增长6%至5686.9万元,边际贡献率较2021年的26.92%下降11.8个百分点至15.12%,供热用天然气量较2021年的1599.6278万立方米下降21.41%至1257.0728万立方米[33] - 蓝天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7027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8780元/千瓦时,增幅约24.95%;德能电厂由年初0.7027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8944元/千瓦时,增幅约27.28%;安吉电厂由年初0.6453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8200元/千瓦时,增幅约27.07%;衢州电厂由年初0.6453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8028元/千瓦时,增幅约24.41%[34] - 蓝天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由年初3.05元/立方米调至年末3.8113元/立方米,增幅约24.96%;德能电厂由年初3.05元/立方米调至年末3.8825元/立方米,增幅约27.30%;安吉电厂由年初3.05元/立方米调至年末3.8757元/立方米,增幅约27.07%;衢州电厂由年初3.05元/立方米调至年末3.7944元/立方米,增幅约24.41%[3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装机容量总计688.07兆瓦[35] - 2022年天然气发电量为586,869.83兆瓦时,较2021年的383,230.24兆瓦时增加53.14%[35] - 2022年蓝天电厂完成屋顶光伏改造,增加光伏机组装机容量341千瓦,集团光伏机组装机容量为1072千瓦(2021年:731千瓦)[36] - 2022年光伏发电量约777兆瓦时(2021年:约791兆瓦时),其中约116兆瓦时(2021年:约100兆瓦时)出售给电网[37] - 2022年售热平均售价(含增值税)较2021年的每吨约336.48元上涨29.67%至每吨约436.31元[39] - 2022年集团下属电厂(京兴电厂除外)与中石油浙江分公司签订2022年4 - 10月天然气销售专项合同,合同总气量13400万立方米,天然气含税单价每立方米2.7405元[41] - 2022年蓝天、德能、安吉、衢州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较年初分别增长24.96%、27.30%、27.07%、24.41%,京兴电厂维持4.11元/立方米[42] - 2022年天然气总用量141,333,300立方米,较2021年增加37.53%[42] - 2022年发电、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较2021年分别上升43.91%、44.54%[42] - 2022年燃料成本469,318,000元,较2021年增加105.52%,占相关收益比率增至103.74%[42] 财务相关政策及安排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1] -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盈利股息分派须按10%缴付预扣税[22]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193.2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586亿股计算[24] 公司运营相关事项 - 万向财务授予公司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1.943亿元人民币[9] - 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参与中国政府组织的退休金计划并每年供款,为香港雇员设立定额供款强积金计划[16][17] - 公司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认为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9] 公司公告及合规事项 - 公司将在2023年6月14 - 19日及6月26 - 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6]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在联交所上市证券的情况[6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及适用建议最佳常规[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71]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将初步公告数字与集团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核对一致,但未发出核证[72]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2022年年报并在网站刊载[73]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含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普星能量(0009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9 19:05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343,2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7%[1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0,65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6%[17]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1,7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7%[17]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69元,同比下降46.09%[1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343,2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0,65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1,74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8%[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69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4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1,37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02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为20,56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0%[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27,6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0%[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为7,747千元人民币,同比由负转正[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海外子公司汇兑差额为-11,890千元人民币,同比由正转负[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748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7.2%[6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电力收入为313,870千元,同比增长24.0%[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热力收入为29,168千元,同比增长19.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为165千元,同比下降78.2%[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43,899千元,同比增长4.3%[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3,026千元,同比下降7.0%[10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0,560千元,同比下降26.0%[11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1,748,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58,548,000元下降45.8%[12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69元,较2021年同期的0.128元下降46.1%[12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845,4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0%[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24,5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9%[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58元,同比增长0.64%[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债务净额为886,84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4%[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总额为1,611,42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55.04%,同比下降1.70%[1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1,581,07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29,654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264,32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8,69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484,51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565,303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220,18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6,610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1,360,89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93,04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636,33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574,19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为724,56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8,853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5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724,56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8,853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724,561千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0.8%[6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使用权资产增加人民币281,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482,000元减少41.7%[12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应收贸易款项为人民币47,325,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0,859,000元减少47.9%[12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预付款项为人民币15,461,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20,000元增加1167.3%[12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额为人民币92,751,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674,000元增加4.6%[13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无抵押关联方贷款为人民币601,545,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31,421,000元增加13.2%[13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无抵押银行贷款为人民币44,308,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5,924,000元减少61.8%[135] - 公司银行贷款及应计利息开支为人民币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520,000元大幅减少[139] - 公司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70%至4.90%,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0%有所下降[139] - 公司应付贸易款项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453,000元减少[152] - 公司应付股息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1,963,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0元增加[152] - 公司应付薪金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6,518,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384,000元减少[152] - 公司应付工程款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857,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66,000元减少[152] - 公司其他应付税项及应计开支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728,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1,574,000元大幅减少[152] - 公司政府补贴在2022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1,293,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494,000元略有减少[156]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未支付的最終代價為人民币100,000,000元及人民币95,851,000元,分别将于2022年10月8日及2023年10月8日偿还[147] 现金流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1,9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6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33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4.4%[6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17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98.5%[6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66,036千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减少24,105千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1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6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支付股息21,89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42.2%[62]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72]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厂的建设、经营及管理[82] - 公司收益包括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销售热力收入及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82] - 容量电费收入为电网公司补贴收入,自2015年起因电价政策变动而调整[85] - 电量电费收入及销售热力收入按产品或服务转移时确认[85] - 容量电费收入根据装机容量及容量电费按月确认[85] - 运营和维护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8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装机容量为687.73兆瓦,包括731千瓦光伏发电机组[18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发电量同比增长53.31%至236,844兆瓦时[1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发电用天然气用量同比增长45.99%至52,123,375立方米[1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供热销售量同比下降13.81%至72,362吨[1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供热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4%至29,168,000元[1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供热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0.71个百分点至15.10%[1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供热用天然气用量同比下降14.57%至6,628,888立方米[190] - 公司售热量同比下降13.81%至72,362吨,销售热力收入同比增长19.14%至人民币29,168,000元[192] - 供热用天然气量同比下降14.57%至6,628,888立方米[192] - 公司下属电厂的容量电价调整为人民币394.8元/千瓦/年,同比下降16%[196] - 公司下属电厂的天然气价格在人民币2.84元/立方米至人民币4.35元/立方米区间波动[197] - 公司下属电厂的含增值税电量电价在人民币0.6544元/千瓦时至人民币1.0019元/千瓦时区间波动[197] - 公司天然气发电量同比增长53.31%至236,844兆瓦时[198]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中国子公司适用25%的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11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2,990千元[1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4,143千元人民币,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62] - 公司已订约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金额为31,768千元,较2021年底的33,061千元有所下降[166] - 公司于万向财务的净存款额从2021年的16,163千元增至2022年的45,031千元[173] - 公司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从2021年的113,000千元增至2022年的196,000千元[173]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20,185,000人民币[74] - 公司获得万向财务有限公司238百万人民币未动用信贷融资[74]
普星能量(0009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42
股票基本信息 - 已发行股份数目为458,600,000股普通股[10][14] - 市值为376.05百万港元[10][14] - 收市价为每股0.82港元[10][14] - 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股[9][13] 重要时间节点 - 财政年度年结日为12月31日[9][13] - 股票过户文件送股东周年大会投票登记最后时限为2022年6月13日下午4:30[10][14]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2年6月14 - 17日[10][14] - 末期股息除息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10][14] - 末期股息派付日期为2022年7月7日[12][14] - 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时间为2022年8月(暂定)[12][1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601,573千元,经营溢利202,538千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03,825千元,较2020年分别变动+3.68%、+5.75%、–16.40%[25]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26元,较2020年下降16.61%[25] - 2021年拟派末期每股股息为0.056港元,较2020年下降44.00%[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1,858,347千元,较2020年下降4.06%;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718,866千元,较2020年增加10.39%[25] - 2021年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57元,较2020年增加10.56%[25] - 2021年债务净额942,860千元,较2020年下降10.19%;资本总额1,661,726千元,负债资本比率56.74%,较2020年分别变动–2.31%、–4.98%[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383万元,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226元,较去年减少16.6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人民币71887万元,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57元,较去年增加10.56%[33]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0383亿元,每股盈利0.226元,同比下降16.61%;股东应占总权益为7.1887亿元,每股资产净值约1.57元,同比增长10.56%[36] - 2021年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56港元,较去年每股0.10港元减少44%[36] - 2021年集团收益为601,573,000元,较2020年的580,240,000元增加21,333,000元或3.68%[88][92] - 2021年集团经营开支为399,035,000元,较2020年的388,707,000元上升10,328,000元或2.66%,经营溢利为202,538,000元,较2020年的191,533,000元增加11,005,000元或5.75%[89][90][93][94] - 2021年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5341.5万元,较2020年的2265.2万元增加3076.3万元,增幅135.81%[96][98]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5039.9万元,较2020年的4767.8万元增加272.1万元,增幅5.71%[97][99]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03825亿元,2020年为1.2419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6元,较2020年的0.271元下降16.61%[102][106] - 2021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08.7万元,2020年末为1.31964亿元;其中港元计值分别为682万元和4875.3万元[105]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2.28693亿元,2020年末为2.39543亿元;流动负债为5.65303亿元,2020年末为4.53781亿元;净流动负债为3.3661亿元,2020年末为2.14238亿元;流动比率为0.40,2020年末为0.53[105] - 2021年末公司由万向财务授予的未动用信贷融资为3.09亿元,2020年为1.96亿元[110][113] - 2021年末公司债务总额为10.18947亿元,2020年末为11.81844亿元;其中股东贷款分别为9313.8万元和9140.4万元,租赁负债分别为32.6万元和11.3万元[112][114] - 2021年无抵押关联方贷款为5.31421亿元,2020年为4.44445亿元;由关联方担保的无抵押银行贷款分别为1.15924亿元和3.30745亿元;无抵押银行贷款2021年为7009.3万元,2020年无;应付代价分别为2.08045亿元和3.09462亿元[118] - 2021年债务总计1018947千元,2020年为1181844千元[119] - 2021年定息债务为301509000元,2020年为406654000元;其中以港元计值的2021年为93464000元,2020年为91517000元[119][120] - 2021年负债资本比率为56.74%,2020年为61.72%[122][124] - 2021年资本开支为17580000元,2020年为15822000元[123] - 2021年资本承担为56449000元,2020年为75678000元[123] 业务政策影响 - 2021年下半年,浙江省发改委宣布容量电价退坡16%,预计减少公司2022年度容量电费收入约人民币57百万元[28][30] - 2022年浙江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全面推行和容量电价退坡,将考验公司盈利能力[44][47] - 2022年浙江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推行和容量电价退坡将考验公司盈利能力[132][134] 天然气发电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微降0.48%至383,230.2兆瓦时,电量电费收入较去年增加0.78%至人民币18880万元[34] - 2021年集团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385,094.6兆瓦时减少0.48%至383,230.2兆瓦时;电量电费收入较去年1.8734亿元增长0.78%至1.8880亿元[37] - 2021年公司整体发电量较2020年度385,094.6兆瓦时下降0.48%至383,230.2兆瓦时[51][54] - 2021年天然气发电机组发电量383,230.2MWh,较2020年减少0.48%[65][68] 热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完成约5公里塘浦工业园区热网建设,期望2022年获批建设安吉电厂至塘浦和康山工业园区主管线,2023年完成建设[39][40] - 2021年集团售热量较去年120,494吨增加44.23%至173,791吨;售热收入较去年3505万元增长53.07%至5365万元,边际贡献率从去年15.94%增加10.98个百分点至26.92%[39][40] - 2021年因售热量增长,总天然气消耗量较2020年度96,420,405立方米增加6.58%至102,768,108立方米[51][54] - 2021年因售热量增加,供热用天然气量较2020年度11,651,974立方米增加37.28%至15,996,278立方米[52][54] - 2021年热销售量173,791吨,较2020年增加44.23%,平均售价增至约336.48元/吨,增幅6.17%[72] - 2021年热销售收益5365万元,贡献毛利1444.4万元,贡献毛利率26.92%,较2020年增加10.98个百分点[73] - 2021年售热量较2020年的120,494吨增加44.23%至173,791吨,平均售价较2020年的每吨约316.92元上涨6.17%至每吨约336.48元[74] - 2021年销售热力收入为53,650,000元(2020年:35,047,000元),边际贡献为14,444,000元(2020年:5,585,000元),边际贡献率为26.92%(2020年:15.94%),较2020年上升10.98个百分点[74] 价格变动情况 - 德能电厂和蓝天电厂电量电价从年初0.6319元/kWh调至年末0.7027元/kWh,增幅约11.20%[57][58] - 京兴电厂电量电价从年初0.6319元/kWh调至年末0.9405元/kWh,增幅约48.84%[57][58] - 安吉电厂和衢州电厂电量电价从年初0.5719元/kWh调至年末0.6453元/kWh,增幅约12.83%[57][58] - 京兴电厂天然气含税价从年初2.62元/m³调至年末4.11元/m³,增幅约56.87%[57][58] - 其余电厂天然气含税价从年初2.62元/m³调至年末3.05元/m³,增幅约16.41%[57][58] - 京兴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从年初2.62元/立方米调至年末4.11元/立方米,增幅约56.87%;其余电厂从年初2.62元/立方米调至年末3.05元/立方米,增幅约16.41%[78][79] 天然气合同情况 - 2021年除京兴电厂外的电厂与中石油浙江销售分公司签订4 - 10月天然气销售专项合同,合同总气量10,094万立方米,含税单价2元/立方米[77][79] 燃料成本情况 - 2021年天然气总用量为102,768,108立方米(含供热15,996,278立方米),较2020年的96,420,405立方米(含供热11,651,974立方米)增加6.58%[81][83] - 2021年发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504.36元/兆瓦时(2020年:约490.86元/兆瓦时),上升2.75%;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201.80元/吨(2020年:约218.10元/吨),下降7.47%[81][83] - 2021年燃料成本为228,361,000元,较2020年的215,307,000元增加6.06%,占相关收益比率从2020年的96.81%下降2.57个百分点至94.24%[82][84] 人员情况 - 2021年雇员总数301名(不含10名实习生),2020年为293名(不含7名实习生)[129][130] - 2021年雇员薪酬总额为37484000元,2020年为34634000元[129][130] 公司战略机遇 - 中国“双碳”目标为公司转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带来机遇[133][13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徐安良58岁,2021年4月获委任为董事长等职,拥有逾30年政府机构工作经验[140][141] - 魏均勇53岁,2015年9月加入公司,拥有逾20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143][145] - 谢志文68岁,2009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财务及业务发展管理经验[148][150] - 姚先国69岁,2009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149][151] - 余伟文59岁,2012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153] - 赖志峰41岁,2017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拥有逾15年相关经验[154] - 徐安良1984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40] - 魏均勇于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44][145] - 谢志文持有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工商管理学士及硕士学位[148][150] - 姚先国于复旦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49][151] 公司业务及合规信息 - 公司提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61][16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建设、经营及管理天然气电厂[162][166] - 集团年度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分别载于年报第8 - 11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