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星能量(00090)
icon
搜索文档
普星能量、德林控股:7月10日股价异动,稳定币前景几何
和讯网· 2025-07-10 19:28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上多家涉足稳定币概念的上市公司股价大涨 普星能量7月10日盘中最高涨幅超280%至2 24港元/股 收盘涨幅收窄至141% 德林控股早盘最高涨幅超70%至5 75港元/股 收盘涨幅收窄至18% [1] - 其他稳定币概念股表现亮眼 耀才证券金融涨近26% 国泰君安国际涨超10% 华兴资本控股涨超9% [1] - 股价异动源于数字货币相关公告 普星能量公告认购HashKey Holdings的A系列优先股 持股不超过5% 德林控股公告与区块链服务商Asseto磋商合作项目 [1] 公司动态与战略布局 - 普星能量成为HashKey集团股东 HashKey是亚洲领先的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 专注区块链 数字资产投资及合规场外交易服务 [1] - 德林控股推进资产代币化项目 拟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 首批含德林大厦权益及三项基金资产权益 计划实物分派不高于6000万港元给股东 [1] - 德林控股项目有望成为香港首个持牌券商商用物业RWA代币化项目 探索股东身份与数字资产权益合规绑定 [1] 稳定币行业发展现状 - 稳定币发行规模超2500亿美元 币种超250种 2024年交易量27 6万亿美元 超Visa与Mastercard总和 超三分之二加密货币交易以稳定币完成 [1] - 稳定币应用场景从加密货币交易清算拓展至跨境支付和日常消费 产业链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 发行托管方 基础设施及技术供应商等 [1] - 国际监管法规仍在摸索 欧盟和亚洲立法相对领先 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加速成型 合规成为核心要求 [1] 机构观点与行业前景 - 西部证券认为稳定币应用拓展有望构建全球支付网络 代币化或引发金融系统重构 [1] - 中信建投指出市场焦点拓展至资产代币化 股票代币化兴起 但技术标准和跨链互操作性待突破 [1] - 国泰海通证券预测稳定币未来规模有望达3 5万亿美元 华龙证券看好其支付工具作用 认为全球链上金融竞争将加速 [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6:43
智通财经APP获悉,截止7月10日收盘,有137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普星能量(00090)、鲁商服务 (02376)、耀才证券金融(01428)创高率位于前3位,分别为196.30%、74.24%、28.19%。 52周新低排行 | 股票名称 | 收盘价 | 最低价 | 创低率 | | --- | --- | --- | --- | | 声通科技(02495) | 68.700 | 66.100 | -17.89% | | 新达控股(08471) | 0.112 | 0.099 | -10.00% | | 财华社集团(08317) | 0.062 | 0.056 | -8.20% | | 思城控股(01486) | 0.193 | 0.149 | -8.02% | | 百望股份(06657) | 20.700 | 19.960 | -6.51% | | XI二南策略-U(09399) | 2.730 | 2.730 | -5.08% | | 资本界金控(02992) | 0.710 | 0.590 | -4.84% | | 新琪安(02573) | 12.360 | 12.000 | -4.61% | | ...
异动盘点07010|布鲁可一度涨逾8%,极兔速递再涨超4%;德意志银行涨逾3%,波音涨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0 12:18
港股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 - 理想汽车-W逆势涨超3%,理想i8将于7月29日正式发布[1] 银行股 - 内银股集体走高,郑州银行涨6.06%,民生银行涨4.97%,中信银行涨3.24%,工商银行涨1.8%[1] 生物医药 - 九源基因涨超6%,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 - 基石药业-B涨超4%,普吉华®境内生产药品上市申请获批[3] 光学与科技 - 康耐特光学涨超6%破顶,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逾30%[1] - 赛晶科技高开逾8%,预计上半年纯利约9000万元,同比增长167%[3]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 - 普星能量涨超220%,近期认购HashKey Holdings Limited股权进军数字资产领域[1] - 德林控股高开近15%,拟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分派予股东[3] 消费与教育 - 粉笔再涨超5%,AI刷题系统班升级,AI产品或成业绩新动力[2] - 巨星传奇再涨超20%,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带动热度[3] 物流与供应链 - 极兔速递-W再涨超4%,上半年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表现强劲[2] 农业与综合集团 - 从玉智农涨超13%,拟打造综合性现代农业旗舰集团[2] 加密货币相关 - 加密货币ETF及概念股走高,新火科技控股涨10.82%,雄岸科技涨10.23%,蓝港互动涨8.97%[2] 美股市场表现 金融与保险 - 德意志银行涨逾3%,正重组德国财富管理业务以提高收益[4] - 联合健康跌逾1%,传美国司法部调查其医疗保险账单[4] 科技与互联网 - 富途控股涨逾9%,大摩上调目标价至160美元[4] - Meta涨近2%,传斥资35亿美元加码AI智能眼镜业务[4] - 英伟达涨近2%,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4] - 微软股价触及历史新高,总市值3.74万亿美元,奥本海默上调评级[4] 航空与制造 - 波音涨超3%,6月飞机交付量创18个月来最高[4]
普星能量飙升286%!认购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公司股份,香港稳定币牌照倒计时,6月末以来引爆多只股票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15
普星能量盘初飙升286.21%,报2.24港元。公司已认购由HashKey Holdings发行的A系列优先股,认购完 成后,该公司在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公司HashKey中持有最多5%的股权。 此前,多只港股涉及到稳定币、数字资产等概念后大涨。7月8日,金涌投资盘中大涨逾650%。消息面 上,公司宣布与AnchorX战略合作,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 7月3日,多点数智盘中大涨近90%,从昨收的9.01港元涨至17.10港元。消息面上,媒体称多点数智正在 筹备在中国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HashKey集团是亚洲领先,全球布局的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自2018年起,HashKey集团已在高合规 标准的 监管框架內构建起一个遍布香港、新加坡、日本、百慕达、迪拜等地的全球化Web3生态版图, 专注于投资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的全球化资产管理及提供合规数字资产场外交易服务。 消息面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7月7日召开第二次数字资产谘询小组会议。本次与持牌虚拟 资产交易平台的会议涵盖了香港数字资产领域中有关市场及监管发展的广泛议题,尤其是证监会 ASPIRe路线图中的支柱A及支柱P的相关举措,包括建议引入虚拟资产交易服 ...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41
普星能量有限公司 PUXING ENERGY LIMITED Annual Report 年度報告 2024 www.puxing-energy.com P U X I N G E N E R G Y L I M I T E D 普星能量有限公司 40/F., Dah Sing Financial Centre 248 Queen's Road East, Wanchai, Hong Kong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48號 大新金融中心40樓 PUXING ENERGY LIMITED 普星能量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度報告 CONTENTS 目錄 Financial Report 財務報告 普星能量有限公司 | 二零二四年年度報告 01 2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5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股東資料 6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摘要 7 Chairman's Statement 董事長報告 13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29 Biographi ...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3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534,0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13,510千元人民币增长4.00%[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19,6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40,772千元人民币下降14.99%[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59,90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842千元人民币下降15.44%[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31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154元下降14.94%[2]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为0.014港元,2023年无,变动为100%[2] - 2024年总资产为1,914,88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29,629千元人民币增长10.71%[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76,28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16,130千元人民币增长7.37%[2]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91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78元增长7.30%[2] - 2024年债务净额为718,31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97,618千元人民币增长2.97%[2] - 2024年负债资本比率为45.05%,较2023年的46.09%下降2.2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2.29592亿元,2023年为2.84999亿元[11]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175.2万元,2023年为3687.8万元[20] - 2024年员工成本为2760.3万元,2023年为2732.9万元[21]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净额为68.5万元,2023年为44.2万元[22] - 2024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1.03062亿元,2023年为0.87955亿元[22] - 2024年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003.9万元,2023年为3679.7万元[2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9,958千元,2023年为107,637千元;实际税项开支2024年为30,039千元,2023年为36,797千元[26] - 报告期末后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14港元,金额为5,946千元,2023年为零港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9,902,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58,600,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为70,842,000元和458,600,000股[29]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为45,921千元,2023年为46,086千元;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2024年为60,667千元,2023年为62,088千元[31] - 2024年计息借贷总额为712,506千元,2023年为715,375千元;其中有抵押银行贷款2024年为115,500千元,2023年为零[35] - 2024年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42,766千元,2023年为25,644千元[36] - 2024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5990.2万元,较2023年的7084.2万元下降15.44%;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31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14.94%[51][58] - 2024年收益为5.34054亿元,较2023年的5.1351亿元增长4.00%[52] - 2024年经营开支为4.14386亿元,较2023年的3.72738亿元增长11.17%[53]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19668亿元,较2023年的1.40772亿元下降14.99%[54]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175.2万元,较2023年的3687.8万元下降13.90%[56] - 2024年所得税为3003.9万元,较2023年的3679.7万元下降18.37%[57]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88477亿元,较2023年的557.1万元大幅增加[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5339.9万元,2023年为27565.5万元[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78名雇员(不含13名实习生),2023年为266名(不含2名实习生);2024年雇员薪酬总额2760.3万元,2023年为2732.9万元[70]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14港元,2023年为0港元[7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为5.34054亿元,2023年为5.1351亿元,其中电量电费收入2024年为1.81512亿元、2023年为1.68287亿元,容量电费收入两年均为3.00595亿元,销售热力收入2024年为0.3926亿元、2023年为0.44628亿元,储能收入2024年为0.12687亿元、2023年为0[16] - 2024年来自某大客户(含附属公司)的电量电费、容量电费及储能收入达4.94794亿元,2023年为4.68882亿元[17] - 公司总装机容量和每小时最大供热产能为688.07兆瓦和360吨,与2023年持平,新增电网侧储能总装机容量100兆瓦/200兆瓦时,2023年无[40] - 2024年整体发电量较2023年的264,361.73兆瓦时增加15.62%至305,663.81兆瓦时;总天然气消耗量较2023年的68,496,863立方米减少0.13%至68,406,436立方米[41] - 蓝天、德能、京兴电厂容量电价调整为394.8元/千瓦/年,安吉、衢州电厂调整为571.2元/千瓦/年,均与去年持平[42] - 2024年售热量较2023年的113,387吨下降5.43%至107,228吨,热力收入较2023年44,628,000元下降12.03%至39,260,000元[43][48] - 蓝天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7899元/千瓦时降至年末0.7007元/千瓦时,降幅约11.29%[44] - 德能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7047元/千瓦时涨至年末0.7061元/千瓦时,增幅约0.19%[44] - 京兴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9028元/千瓦时降至年末0.7515元/千瓦时,降幅约16.76%[44] - 安吉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7689元/千瓦时降至年末0.6607元/千瓦时,降幅约14.08%[44] - 衢州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由年初0.7746元/千瓦时降至年末0.6644元/千瓦时,降幅约14.22%[44] - 2024年末集团下属电厂权益总装机容量为688.07兆瓦,权益占比100%[45] - 2024年天然气发电量约为305,663.81兆瓦时,较2023年的264,361.73兆瓦时增长15.62%[46] - 2024年光伏发电量约为1,059兆瓦时,较2023年的约1,135兆瓦时有所下降[47] - 2024年蓝天、德能、京兴、安吉和衢州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较年初分别有11.29%降幅、0.20%增幅、4.90%降幅、14.07%降幅和14.22%降幅[50] - 2024年燃料成本为2.31361亿元,较2023年的2.11665亿元增长9.31%[50] 股权出售相关 - 2025年拟向顺发恒能股份公司出售德能电厂及其附属公司衢州电厂51%股权,代价为142.7百万元[39]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德能电厂51%股权,代价为1.4272亿元[60] - 2025年2月17日公司独立股东批准向顺发恒能出售德能电厂51%股权,代价14272万元[80] 应收款项抵押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3,580,000元质押作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无[34]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358万元已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无[67] 税率相关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自中国境外盈利作出的股息分派须按10%缴付预扣税[24] 信贷融资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万向财务授予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2.832亿元[11] 业绩审核与公告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全年业绩,认为符合适用准则且公司已适当披露[82] - 毕马威已将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一致,但未发出意见或核证结论[83]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公司将适时寄发2024年年报并在网站刊出[84] 董事会组成相关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或然负债相关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8]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8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28][30]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收益由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及销售热力收入组成[35] - 公司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股,财政年度年结日为12月31日[6] 股权与市值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458,600,000股普通股[6] - 2024年6月30日收市时,公司市值为16738.9万港元,每股0.365港元[6] - BC Capital Group Limited受控法团权益为3512.2万,占比7.66%[1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总股数为458,600,000股[130] - 普星国际、冠能国际、万向集团、鲁先生、李鹂女士分别持有3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65.42%[129] - 拔萃大中华机遇基金持有35,12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7.66%[129] 管理层变动 - 管大源先生于2024年3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3][4] - 徐安良先生于2024年3月4日退任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3][4] - 袁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3] - 李芸娟女士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3] - 邬崇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3] - 吴颖女士于2024年6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3][4] - 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于2024年6月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相关职务[3][4] - 袁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32] - 李芸娟女士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2] - 谢志文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32] - 邬崇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34] - 姚先国先生自2024年6月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4] - 吴颖女士自2024年6月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8,2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32,012千元人民币下降10.26%[7][9] - 同期,公司经营溢利为69,57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079千元人民币下降0.72%[7][9]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2千元人民币增长15.32%[7][1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8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070元增长14.29%[7][11] - 2024年上半年电量电费收入38,216千元,2023年为58,301千元;容量电费收入150,297千元,与2023年持平;销售热力收入19,690千元,2023年为23,414千元[3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15,562千元,2023年为22,383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354千元,与2023年持平;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370千元,2023年为44,921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97千元,2023年为1,005千元[43]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539千元,2023年为1,398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13,531千元,2023年为12,586千元;以往年度超额拨备583千元,2023年为252千元[4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开支总额17,716千元,2023年为17,154千元[46]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25千元,2023年为235千元;计息借贷、应付代价及股东贷款利息14,967千元,2023年为18,510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费用49千元,2023年为23千元;汇兑亏损净额895千元,2023年为4,080千元[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6,837,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1,942,000元[52][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8,600,000股,与2023年同期持平[52][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同期91,821兆瓦时下降38.06%至56,875兆瓦时,发电用天然气用量较去年同期20,110,565立方米下降34.07%至13,258,030立方米[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售热量较去年同期62,089吨下降16.77%至51,678吨,销售热力收入较去年2341.4万元下降15.91%至1969万元[85][87] - 因供热收入下降,公司边际贡献率较去年同期7.31%下降1.84个百分点至5.47%,供热用天然气量较去年同期5,055,292立方米下降10.75%至4,511,682立方米[85][8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天然气发电量为56,875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38.06%[9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所发电量约为510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92][94] - 回顾期内,集团出售蒸汽51,67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平均售价约为415.30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4%[95][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热力收入为19,690,000元,边际贡献率为5.47%,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96][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天然气总用量为17,585,106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30.12%[98] - 集团发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为678.59元/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上升0.62%;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约为314.23元/吨,较去年同期上升3.33%[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成本为54,834,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7%[98] - 燃料成本占相关收益比率较去年同期的98.93%下降4.84个百分点至94.09%[9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2%[9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8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9%[96][10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2.082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6%[9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开支为1.3862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39%[100][10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溢利为6957.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2%[101][10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财务成本净额为1556.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47%[102][10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77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8%[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542.5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482.5万元[12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93,4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9,629千元人民币增长15.26%[7]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6,130千元人民币增长4.53%[7] - 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8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8元增长4.49%[7] - 债务净额为681,4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7,618千元人民币下降2.32%[7] - 资本总额为1,534,5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3,748千元人民币增长1.37%[7] - 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9%下降1.68%[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8736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78357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612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1272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4278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6271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3.3665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4999亿元[1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976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7245亿元[1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5307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1113亿元[16]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6130亿元[16]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816,113千元人民币,截至6月30日为853,077千元人民币[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人民币3.36657亿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人民币23,571,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131,000元[49][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置厂房及机器项目成本为人民币260,895,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470,000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人民币70,539,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2,088,000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贷款本金额为人民币98,986,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8,286,000元,年利率4.9% [6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来自万向财务的无抵押关连方贷款及应计利息开支为人民币579,512,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42,607,000元,年利率3.45% - 3.70%,将于2024 - 2026年偿还[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额为742,3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5,37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220,53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5,644千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递延收益(政府补贴)为10,83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694千元人民币[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安全生产专项储备为3,666千元人民币,期内提取3,864千元人民币,动用2,666千元人民币[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付承担总计70,55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5,655千元人民币[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95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3.06127亿元,流动负债为6.42784亿元,净流动负债为3.36657亿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人民币8.5840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28337亿元[109][111][1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0612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1272亿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4278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36271亿元;净流动负债为
普星能量(0009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20
财务数据对比(2024年与2023年同期或2023年12月31日)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8,2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32,012千元人民币下降10.26%[1] - 同期经营溢利为69,57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079千元人民币下降0.72%[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6,8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2千元人民币增长15.32%[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8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070元人民币增长14.2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93,4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9,629千元人民币增长15.26%[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53,0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6,130千元人民币增长4.53%[1] - 每股资产净值为1.86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8元人民币增长4.49%[1] - 债务净额为681,4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7,618千元人民币下降2.32%[1] - 资本总额为1,534,5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3,748千元人民币增长1.37%[1] - 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的46.09%下降1.68%[1] - 2024年上半年电量电费收入为3.8216亿元,2023年同期为5.8301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容量电费收入为15.0297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热力收入为1.969亿元,2023年同期为2.3414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20.8203亿元,2023年同期为23.2012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556.2万元,2023年同期为2238.3万元[1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53.9万元,2023年同期为139.8万元[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71.6万元,2023年同期为1715.4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683.7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586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应占溢利为3194.2万元[2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总计7053.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08.8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3893.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08.6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关连方贷款为5.795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607亿元,年利率3.45% - 3.70% [24]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5.4万元,2023年同期相同;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4537万元,2023年同期为4492.1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89.7万元,2023年同期为100.5万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就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保留溢利的分派而应付的预扣税确认递延税项负债为2357.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13.1万元[20]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贷总额为742,3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5,375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款项总额为220,5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644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天然气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8.06%至56,875兆瓦时[29][31] - 2024年上半年发电用天然气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4.07%至13,258,030立方米[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热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至51,678吨[29] - 销售热力收入较去年下降15.91%至19,690,000元,边际贡献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至5.47%[29] - 供热用天然气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75%至4,511,682立方米[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蒸汽51,67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77%,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415.30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4%[33] - 同期,公司销售热力收入为人民币19,690,000元,边际贡献为人民币1,078,000元,边际贡献率为5.47%,较去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总用量为17,585,106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30.12%,发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上升0.62%,供热平均单位燃料成本上升3.33%[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成本为人民币54,834,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7%,占相关收益比率降至94.09%[3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6,837,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2%,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80元,上升0.01元[3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208,203,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6%[37] - 同期,公司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38,629,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39%[3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人民币69,574,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2%[39] - 同期,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5,562,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47%[4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7,716,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8%[4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1亿元有所增加[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06亿元,流动负债为6.43亿元,净流动负债为3.37亿元,流动比率为0.48 [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债务总额为8.5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8亿元有所增加[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44.41%,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9%有所下降[49] 信贷融资情况 - 万向财务授予公司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的人民币8亿元循环贷款信贷融资,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2.21亿元[8] - 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将于2025年11月28日到期的人民币2.84亿元贷款信贷融资,未动用2.14亿元[8]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0]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五个营运分部合并为单一呈报分部 - 电力分部,全部收益来自中国的电量电费、容量电费及销售热力收入[13]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7]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7] 公司资产及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人民币3.36657亿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资拥有五间位于浙江省内的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88.07兆瓦[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所发电力约为510兆瓦时,其中约53兆瓦时出售予电网[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7132.5万元用于安吉电厂热网、蓝天电厂储能项目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费用[5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7055.5万元,主要用于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及蓝天储能项目等[51]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已抵押资产[52]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78名雇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1542.5万元[55] 风险与应对策略 - 2024年浙江省容量电价退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56] - 公司将密切跟踪售电市场,探索新经营模式,开拓供热和储能业务,加强成本管理[56] - 中国“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等领域发展将为公司转型带来机遇[56] - 公司将加大新能源政策研究,争取不同类型能源项目,多元化业务结构[56] - 公司认为现时外汇风险并不重大,暂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作对冲,但会持续监察[5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6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行为守则规定标准[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62] 信息披露 - 本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中期报告[6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已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59]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8:16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益为7.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4%[7] - 2023年净利润为1.24亿人民币,净利率为16.4%[7] - 每股资产净值为2.15人民币,负债资本比率为44.09%[7]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佔溢利为7,084万元,每股盈利为0.154元,同比增长36.28%[1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佔总权益为81,613万元,每股资产淨值为1.78元,同比增长9.88%[17,18] - 燃料成本较上年下降54.90%[66] - 收益较上年下降31.83%[68] - 经营开支较上年下降41.18%[70] - 经营溢利较上年增加17.74%[73] - 财务成本净额较上年下降20.79%[74] - 所得税较上年增加49.29%[76] - 权益股东应佔溢利净额较上年增加36.41%[67]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較上年增加36.28%[67] 业务表现 - 2023年电力、热力和服务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71.1%、22.7%和6.2%[7] - 2023年电力、热力和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1%、21.3%和17.3%[7] - 2023年新增衢州普星燃机热电有限公司100%股权[8] - 2023年整体发电量较2022年下降54.95%至264,361.73兆瓦时[12,35] - 天然气消耗量较2022年下降51.54%至68,496,863立方米[12,36] - 容量电价收入与2022年持平[12,35] - 各电厂容量电价调整幅度在4.01%至21.21%之间[39,40] - 各电厂电量电价(含增值税)调整幅度在3.51%至21.21%之间[44,45] - 各电厂天然气价格(含增值税)调整幅度在6.24%至21.22%之间[44,45] - 供热量下降20.19%至113,387吨,销售热力收入下降21.52%至44,628,000元[42,43] - 2023年公司光伏发电量约为1,135兆瓦时,其中约113兆瓦时出售给电网[52][54] - 2023年公司通过光伏发电减省用电成本618,600元人民币,实现售电收益67,400元人民币[56] - 2023年公司平均售热价格为每吨429.01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36.31元人民币下降1.67%[59] 公司治理 - 2023年3月4日董事会发生变动,管大源先生接任董事长[3,4] - 2023年12月14日新任公司秘书鍾明輝先生获委任[4] - 2024年6月20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6] - 公司擔任多項職務,包括萬向集團黨委副書記、萬向一二三副董事長、上萬清源智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等[109,110] - 魏先生擁有逾20年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曾於中國平安保險及民生人壽保險擔任多個主要管理職位[115] - 袁先生擁有電子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統與控制理論專業背景,曾任職於萬向集團技術中心研發部及民生人壽保險[119,120] - 袁先生現任萬向財務副總經理、浙江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向三創股份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121,122] - 公司董事会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和俞偉峰先生[123,125,127] - 谢志文先生、姚先国先生和俞偉峰先生均具有丰富的财务及业务管理经验[123,125,127] 资金管理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0,719,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0]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负债为人民币536,271,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1]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由万向财务授予的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人民币157百万元[82]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债务总额为人民币828,337,000元,其中包括股东借款、租赁负债、关联方担保的银行借款和关联方借款[86] - 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主要投资于安吉电厂热网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和检修,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571,000元[92] - 本公司正就控股股东预付贷款的逾期本金及利息与其积极协商延期还款[87] - 本集团的资金来源主要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银行及关联方贷款[83] - 本集团定期监控负债资本比率、流动资金状况和遵守借款契约情况,与主要银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83,8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75,655,000元,主要用于蓝天电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安吉电厂热网二期项目建设及发电机组技术改造和维修[93] 风险管理 - 本集团业务完全依赖目前仅由一至两家供应商供应的天然气为燃料来源[151] - 天然气成本佔本集團經營開支相當大的部分,天然氣價格上升將提高本集團的經營成本[151] - 如政府部門決定上調天然氣價格但未相應調整上網電價,本集團將無法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151,152] - 本集團將積極跟進天然氣市場及管網設施開放的相關信息,與其他供應商溝通以降低生產成本[154,155] - 電力零售市場政策變動為本集團擴大客戶群及實現客戶群多元化創造機遇[156] - 但進入電力零售市場也可能增加業務模式複雜性及交易電價波動等風险[156] - 本集團將積極跟隨政策導向,加強政策研究並採取措施評估相關風險和機遇[156,157] - 中國政府宣佈自2022年1月1日起減少對公司的激勵措施,對公司的收益及利潤產生不利影響[158] - 公司面臨信貸風險、流動資金風險及市場風險等金融工具相關風險[164] 其他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已抵押资产[94]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5] - 集团主要在中国内地经营业务,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集团认为其现时外汇风险并不重大[97][9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66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290名,2023年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7,329,000元[99] - 2024年将是集团继续充满挑战的一年,集团将密切关注电力市场发展,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加强成本管理应对政策变化[101][102] - 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电力、储能、智能能源等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集团转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带来广阔机会[103][104] - 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天然气发电领域的企业之一,知悉其环保责任[136] - 公司致力于实现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投入资源并实施各类污染物排放管理政策及环保管理标准[136,137]
普星能量(000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34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与2022年) - 2023年收益为513,510千元,较2022年的753,307千元下降31.83%[1]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40,772千元,较2022年的119,561千元增长17.74%[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70,842千元,较2022年的51,932千元增长36.41%[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54元,较2022年的0.113元增长36.28%[1]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为无,较2022年的0.026港元下降100%[1] - 2023年总资产为1,729,629千元,较2022年的1,779,710千元下降2.81%[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816,130千元,较2022年的744,885千元增长9.56%[1]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78元,较2022年的1.62元增长9.88%[1] - 2023年债务净额为697,618千元,较2022年的869,756千元下降19.79%[1] - 2023年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较2022年的53.87%下降7.78%[1] - 2023年电力电量电费收入为16.8287亿元,2022年为39.5678亿元;2023年容量电费收入为30.0595亿元,2022年为30.0595亿元;2023年热力销售热力收入为4.4628亿元,2022年为5.6869亿元;2023年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为0元,2022年为16.5万元[15]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6878亿元,2022年为4.656亿元[16] - 2023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2.4764亿元,2022年为2.5192亿元;2023年定额供款计划的供款为2565万元,2022年为2501万元[16] - 2023年折旧开支87,955千元,2022年为85,112千元[17] - 2023年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开支总额36,797千元,2022年为24,648千元[17]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26港元,2022年未获批的末期股息每股也是0.026港元[2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内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0,842,000元计算,2022年为51,932,000元[24]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46,086千元,2022年为60,656千元[26] - 2023年无抵押关联方贷款642,607千元,2022年为675,680千元[28] - 2023年应付代价无余额,2022年为106,655千元[28] - 2023年应付贸易款项4,682千元,2022年为795千元[29] - 2023年整体发电量264,361.73兆瓦时,较2022年的586,869.83兆瓦时减少54.95%[31] - 2023年总天然气消耗量68,496,863立方米,较2022年的141,333,300立方米减少51.54%[31] - 2023年售热量113,387吨,较2022年的142,073吨下降20.19%,热力销售收入44,628,000元,较2022年的56,869,000元下降21.52%[34] - 2023年天然气发电量约264,361.73兆瓦时,较2022年的586,869.83兆瓦时减少322,508.10兆瓦时或下降54.95%[37] - 2023年售热量113387吨,较2022年下降20.19%,热力销售收入44628000元,较2022年下降21.52% [40] - 2023年燃料成本211665000元,较2022年下降54.90%,各电厂天然气含税价格均有下降 [43] - 2023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净额70842000元,较2022年增长36.41%,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154元,较2022年增长36.28% [44] - 2023年收益513510000元,较2022年下降31.83% [45] - 2023年经营开支372738000元,较2022年下降41.18% [46] - 2023年经营溢利140772000元,较2022年上升17.74% [47]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36878000元,较2022年下降20.79% [48] - 2023年所得税36797000元,较2022年增长49.29% [4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0719000元,流动资产251272000元,流动比率0.47 [52] - 2023年末万向财务授予集团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157194百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194百万元人民币[53] - 2023年末集团债务总额为828337000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959187000元人民币[55] - 2023年末集团负债资本比率为46.09%,2022年末为53.87%[57] - 2023年度集团投资5571000元人民币,2022年为9390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安吉电厂热网建设及电厂设备技改、检修费用[58] - 2023年末集团资本承担为275655000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57641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蓝天电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等[59] - 2023年末集团有266名雇员,2022年末为290名;2023年度雇员薪酬总额为27329000元人民币,2022年为27693000元人民币[63]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及管理电厂,收益由电量电费收入、容量电费收入、销售热力收入以及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组成[12][13] - 公司客户基础集中,交易额超公司收益10%的客户仅一名,2023年来自该客户(包括附属公司)的电量电费收入及容量电费收入达4.68882亿元,2022年为6.96273亿元[15] - 电量电费收入及销售热力收入于产品转移时确认,容量电费收入按时间摊分基准确认,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14] - 公司在浙江省全资拥有五家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688.07兆瓦,光伏发电机组1072千瓦,每小时最大供热产能360吨[30] - 2023年光伏机组装机容量为1072千瓦,发电量1135兆瓦时,售电收益147400元,节省用电成本618600元[38] - 蓝天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780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899元/千瓦时,降幅约10.03%[35] - 德能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944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047元/千瓦时,降幅约21.21%[35] - 京兴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9405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9028元/千瓦时,降幅约4.01%[35] - 安吉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200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689元/千瓦时,降幅约6.23%[35] - 衢州电厂含增值税电量电价从年初0.8028元/千瓦时调至年末0.7746元/千瓦时,降幅约3.51%[35] 财务准则与税务 - 公司已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均未对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0][11] - 除税前列支财务成本净额、员工成本等项目[16]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自中国盈利作出的股息分派须按10%缴付预扣税[20][21] 持续经营与资金安排 - 董事认为公司将产生足够现金流量应付未来十二个月到期负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9] - 公司同系附属公司万向财务授予未动用循环贷款信贷融资为人民币1.574亿元[9] 未来规划 - 2024年浙江省容量电价退坡,集团将密切跟踪电力市场,探索新经营模式,加强供热业务和成本管理[64] - 中国“双碳”目标下,集团将加大新能源政策研究,争取能源项目,多元化业务结构[6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2024年3月28日决议不宣派2023年度末期股息[67] 证券交易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在联交所上市的证券[69] 企业管治与人员变动 - 2023年2月17日,黎智峰先生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公司短暂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规则规定[72] - 2023年9月13日,魏均勇先生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公司再次符合上市规则第3.05条规定[73] - 2023年12月14日,钟明辉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公司再次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C.6.4条及上市规则第3.28条规定[74]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度内一直遵守行为守则规定标准[75] - 2024年3月4日,管大源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徐安良先生退休辞任[76] - 2024年3月4日,袁烽先生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76] 业绩审核与公告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全年业绩[77][78]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核对初步公告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未发出核证[79]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司将适时寄发2023年年报[80]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0] 应收款项情况 - 所有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预期可于一年内收回或确认为开支[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