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电讯香港(00215)

搜索文档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2 16: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总收益47.82亿港元,较2023年的48.96亿港元下降2%[6][36][63] - 2024年EBITDA总额15.2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7亿港元增长4%[6][36][37][63][66] - 2024年LBIT总额亏损80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6900万港元收窄88%[6][37][63][66]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60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5200万港元扭亏为盈,增长112%[6][34][63][67] - 2024年每股盈利0.12港仙,较2023年每股亏损1.08港仙扭亏为盈,增长112%[6] - 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5.21港仙,与2023年持平[6] - 2024年毛利总额稳定于30.71亿港元[36][37] - 2024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为980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1亿港元减少3%[63][66][69] - 2024年资本开支(不包括电讯牌照)为4.34亿港元,较2023年的4.81亿港元减少10%[63][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6.79亿港元,2023年为36.84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净额为36.79亿港元(2023年:36.84亿港元),63%以美元列值,36%以港元列值,其余以其他货币列值[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提供履约、财务与其他担保为17.69亿港元(2023年:12.27亿港元),新增担保与新获频谱有关[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关物业、设施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29亿港元(2023年:1.21亿港元),电讯牌照的资本承担为6.17亿港元(2023年:无)[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12.0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95.33亿港元[79]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35.61亿港元,较2023年的35.31亿港元增长1%[6][36][63][65] - 2024年本地服务收益28.77亿港元,较2023年的30.05亿港元下降4%[6][36] - 2024年漫游服务收益6.84亿港元,较2023年的5.26亿港元增长30%[6][36][63][65] - 2024年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1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13.65亿港元减少11%[63] 客户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底客户数目约460万名,较2023年底增加17%,5G渗透率较2023年上升8个百分点至54%[37][68] - 2024年月后缴客户流失率稳定维持于1.0%[37]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在香港及澳门提供流动通讯服务和数据方案,以多个品牌满足不同市场需求[11][12] - 2024年在全港多重要地标启动3.5吉赫“黄金频段”,于24个繁忙港铁站展开5G网络提升工程[38][48][49] - 2024年10月公司将升级漫游服务及创新5G数据自「遊」行月费计划拓展至日本[50] - 公司将「漫遊全網通」服务扩展至欧洲及中东,覆盖热门旅游地区[51][55] - 3.5吉赫「黄金频谱」已在全港主要基建启动[53] - 公司为屈臣氏集团零售网络内300家门市打造全面店舖网络方案[58] - 公司利用固网及流动通讯滙流技术,为领展逾300个停车场提供5G及宽频连接[58] - 2024年公司与本地著名表演艺术团体合作打造香港首个5.5G剧场[57][59] - 2024年12月公司支持「鼓動心弦 連結世界」鼓乐嘉年华及香港首个户外5.5G直播音乐会[59] - 3Business为国际板式网球赛事提供专用5G流动通讯服务[59][62] - 2024年夏季本地学校采用3Education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机械人[60] - 3澳门专注提升网络覆盖及容量,确保有充裕频谱资源[61] - 2024年6月,公司成功获指配26吉赫频段之600兆赫频谱,使用期从2024年8月至2034年4月[74] - 2.6吉赫频段其中一段10兆赫频谱使用期从2024年3月至2028年3月,期满后另一段10兆赫频谱使用期从2028年3月至2039年3月[73]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在香港经营流动电讯业务,交易以港元计值,也面临美元、澳门元、欧元及英镑等汇率变动风险,目前未进行外币对冲[77] - 公司为附属公司设立中央现金管理制度,融资主要来自附属公司营业收入,必要时向外融资[76] - 公司库务部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旨在缓和利率及汇率波动影响,不参与投机性衍生融资交易[75]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经济、业界趋势和利率、市场竞争、技术发展、网络表现、策略伙伴等风险因素[84] - 公司面临地区业务风险、政府政策及监管规定变动风险,可能对财务和运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92] - 公司不能保证牌照续期申请成功,且可能面临未来流动电讯新技术频谱频带牌照竞争[92][94] - 劳动力短缺可能引发招聘困难,影响公司财务和运营业绩[95] - 新会计政策或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可能对公司财务和运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96] - 监管机构的审阅及后续行动可能对公司财务和运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97] - 自然灾害可能破坏公司运营,影响财务和运营业绩[98] - 气候变化可能干扰供应链、中断业务并造成财务和实质损害[99] - 经济制裁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导致业务终止和损失[100] - 网络攻击频率、规模和严重性不断增加,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101] - 网络攻击可能产生高昂补救开支、业务损失,损害公司声誉和影响财务业绩[102]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霍建寧73歲,自2009年3月起出任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自1985年及1984年起直至2024年9月1日分別擔任長江企業控股及和黃之董事[105] - 呂博聞74歲,自2009年3月起出任公司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2018年8月調任為聯席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2024年12月11日再調任為執行副主席[106] - 胡超文71歲,自2017年1月起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2018年8月調任為聯席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2024年12月11日再調任為非執行副主席[107] - 古星輝52歲,自2018年8月起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自2020年7月起出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108] - 黎啟明71歲,自2009年3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自2017年1月起出任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霍建寧先生及非執行董事施熙德女士之替任董事[109] - 呂先生於1996 - 2000年期間出任和記電訊董事總經理,掌管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之流動通訊等業務[106] - 胡先生於2000 - 2004年期間曾任和記電訊之副董事總經理,2005年3月 - 2005年12月期間出任和電國際之執行董事[107] - 古先生於2006年8月加入和黃集團,2014年1月成為公司流動通訊業務之企業及國際業務之董事[108] - 黎先生於1994 - 1997年期間曾任長和零售部門屈臣氏集團之財務董事兼營運總監,1998 - 2000年期間擔任和黃過往的酒店業務海逸酒店管理集團之集團董事總經理[109] - 霍先生曾於2009年4月 - 2011年12月期間出任薪酬委員會主席,2019年1月 - 2022年2月期間出任提名委員會成員[105] - 施熙德73岁,自2017年1月起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在法律等事务有逾40年经验[110] - 陈子亮78岁,自2024年5月9日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近40年银行经验[111] - 周静宜61岁,自2022年12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5年香港办学经验[112] - 严万英56岁,自2024年5月9日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29年财务管理经验[113] - 叶毓强72岁,自2019年12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2年国际银行及财务经验[114] - 马励志57岁,自2009年6月起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替任董事,有逾35年业务管理经验[115] - 施熙德自2020年7月起出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自2022年2月起出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10] - 陈子亮自2024年5月9日起出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11] - 周静宜自2024年5月9日起出任薪酬委员会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112] - 叶毓强自2024年5月9日起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14] - 吕博闻自2024年12月11日起调任为公司执行副主席,胡超文自2024年12月11日起调任为公司非执行副主席[116] - 2024年12月31日,霍建寧持有公司股份1,202,380股,约占0.0249%;吕博闻持有9,100,000股,约占0.1888%;胡超文持有2,001,333股,约占0.0415%;古星輝持有20,000股,约占0.0004%[117] - 2024年12月31日,霍建寧持有长和6,011,438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15%;持有HTAL 5,100,000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3%[118][119] - 2024年12月31日,胡超文持有长和8,892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02%[118] - 2024年12月31日,黎啟明持有长和34,200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08%[118] - 2024年12月31日,施熙德持有长和192,187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50%;持有面值400,000美元、2034年到期、息率4.750%的票据[122] - 2024年12月31日,叶毓强与另一人共同持有长和177,000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0046%;持有面值250,000美元、2027年到期、息率3.5%的票据[122] 公司管理层相关信息 - 吴汝鏗41岁,自2023年4月起出任集团财务总裁,于长和集团服务超11年,有逾19年会计及财务经验[125] - 梁丙曜41岁,自2023年1月起出任集团技术总裁,2022年1月加盟,有逾18年电讯业经验[126] - 辛德傑60岁,自2012年9月起出任集团法律及法规事务总监,2001年12月加盟和黄集团,有逾37年法律界经验[127]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9月初向股东支付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2.28港仙,董事建议2025年5月29日向登记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133] - 2025年5月29日拟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与2023年相同,全年股息为每股7.49港仙[35] 公司慈善捐款情况 - 集团年内对社区项目慈善捐款约1250万港元,2023年为830万港元[136]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10名董事[137] - 蓝鸿震博士及王䓪鸣博士于2024年5月9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陈子亮先生及严万英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陈子亮先生及严万英女士任期至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霍建宁先生、胡超文先生及施熙德女士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席告退,均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39] - 董事会成员目前包括10名董事,2024年独立非执行董事数目符合上市规则达三分之一的规定[180] - 陈子亮先生及严万英女士于2024年5月获委任加入董事会,已在获委任前取得外聘律师行法律意见[181] - 所有非执行董事(陈先生、周静宜女士、严女士及胡超文先生除外)订立服务合约的首任任期于其委任年度的12月31日终止,其后连续每12个月自动续期[181] - 所有董事均须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退任董事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81] - 董事会每年举行最少四次会议,会议日期于年初前编定[185] - 2024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成员出席率为100%,所有董事均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87] - 主席于2024年与行政总裁及高级管理层每月举行会议,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两次无其他董事在场的会面[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已
HUTCHTEL HK(00215)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4 1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服务收入增长1%至36亿美元,主要受漫游收入30%的增长推动 [5][19] - 总营收较去年下降2%,本地服务收入和硬件及其他产品收入下降影响了增长 [20] - 客户总数增长17%至约460万,主要得益于预付费客户和社交客户群的增长,后付费客户群略有下降 [20] - 5G渗透率达54%,较去年增长16%,主要因5G服务的大力推广 [21] - ARPU受市场竞争影响较去年略有下降2% [21] - 后付费客户流失率稳定在1% [22] - 运营费用降低5%,资本支出减少10%,EBITDA增长4%,EBIT改善88%,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净利润为600万港元 [5][22] - 股息方面,目标是分配与2020年相同的3.61亿港元股息,建议2024年每股最终股息为5.21港元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5G业务 - 5G客户群增长54%,5G家庭宽带收入增长69%,客户群增长32%,ARPU增长12% [3][9] 高端品牌Supreme - 高端客户群同比增长29%,ARPU较上年增长12% [3] 漫游业务 - 出境漫游收入增长36%,超半数后付费用户使用漫游服务,出境漫游服务收入超疫情前水平 [4][5] 预付费业务 - 预付费收入增长40%,客户群增长29% [4] 企业市场 - 企业市场收入增长61%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地市场服务收入因竞争和消费情绪疲软有所下降,出境漫游市场服务收入超疫情前水平 [5][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加强漫游业务以推动收入增长,维持预付费业务的增长势头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33][34] - 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加强客户参与度和提高运营效率,强化数字平台促进各客户群体的收入增长 [34] - 拓展海外预付费批发业务,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加速5G家庭宽带服务的增长 [34][38] - 专注网络优化和数字转型,为消费者和企业市场提供优质5G服务 [23][34] - 行业竞争激烈,本地服务收入受竞争影响,硬件和其他产品收入因消费情绪疲软和手机更换周期延长而下降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环境充满挑战,但公司财务表现有改善和韧性,未来将通过多元化收入来源确保可持续增长 [3][37] - 5G服务、家庭宽带服务和企业解决方案等领域有增长潜力,将继续利用AI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37][4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MSCI的AA评级和Sustainalytics评级提升至26.7,92%的员工接受反腐败、道德和诚信培训,香港业务铅酸电池回收率达100% [24] - 2024年在主要交通枢纽推出3.5GHz黄金频谱,在频谱拍卖中获得低波段和2.3GHz频段的足够带宽 [26] - 数字转型使产品上市时间减少约60%,数字转型平台收入同比增长45% [29] - AI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网络优化、节能等方面,基站节能约10% [30][3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总漫游收入接近疫情前水平,公司确保收入表现的策略 - 公司认识到多元化收入来源的重要性,5G家庭宽带服务在2024年有显著改善,将继续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解决方案是战略重点,利用AI技术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预付费业务有潜力,将探索海外市场机会 [37][38] 问题: 数据共享计划是否会蚕食漫游收入 - 数据共享计划和漫游计划是互补的,数据共享计划可将未开发的客户转化为漫游客户,其漫游使用量也计入漫游收入,不会产生蚕食效应 [40][41] 问题: 2025年资本支出展望 - 2024年资本支出较2023年减少10%,主要因大部分5G网络增强项目已完成,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稳定在与2024年相似的水平,未来重点是网络优化和数字转型 [22][43] 问题: 公司应用AI技术的领域及对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的作用 - AI技术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如AI动力总成预测模型提高客户保留率和盈利能力;在B2B企业市场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增加收入;在成本效率方面,AI节能解决方案可降低基站能耗,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46][47] 问题: 2024年频谱拍卖中未获得支持6G技术发展的频段,公司6G发展计划 - 公司参与了拍卖,但考虑到缺乏生态系统、市场采用有限、应用和用例不足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决定不积极竞标,该频段仍可在条件成熟时获取 [49] 问题: 公司澳门业务是否有财务负担 - 公司不便评论其他公司的表现和决策,自身澳门业务虽稳定但因市场规模小面临挑战,香港业务的强劲表现抵消了澳门业务的疲软 [51] 问题: 公司有健康现金流和充裕现金,特殊股息分配和剩余现金使用计划 - 公司在每次业绩公布前会评估现金使用、现金状况和潜在投资机会,去年股东大会上董事长表示若2024年实现扭亏,董事会会考虑分配特别股息,今年公司在利息收入帮助下实现盈亏平衡,需待财务表现更稳定时进一步考虑 [54]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4 17:21
总收益情况 - 2024年总收益47.8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14亿港元或2%[3][9] - 2024年公司总收益47.82亿港元,较2023年的48.96亿港元减少2%[16][18] - 2024年收益47.82亿港元,2023年为48.96亿港元;2024年年度溢利600万港元,2023年亏损5200万港元[29] - 2024年总收益为47.82亿港元,2023年为48.96亿港元,其中流动通讯及其他相关服务收益2024年为35.61亿港元,2023年为35.31亿港元;电讯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2024年为12.21亿港元,2023年为13.65亿港元[58] 客户服务收益情况 - 2024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35.6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3000万港元或1%[3][9] - 2024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35.61亿港元,较2023年的35.31亿港元增加1%[16][18] 本地与漫游服务收益情况 - 2024年本地服务收益28.77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4%;漫游服务收益6.8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58亿港元或30%[3][9] - 2024年本地服务收益28.77亿港元,较2023年的30.05亿港元减少4%;漫游服务收益6.84亿港元,较2023年的5.26亿港元增加30%[16][18] EBITDA情况 - 2024年EBITDA总额15.2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500万港元或4%[3][9] - 2024年EBITDA为15.2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7亿港元增加4%[16][18] LBIT情况 - 2024年LBIT总额800万港元,较2023年改善6100万港元或88%[3][10] - 2024年LBIT为800万港元,较2023年的6900万港元亏损大幅改善88%[16][19] 股东应占溢利及每股盈利情况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600万港元,每股盈利0.12港仙,较2023年改善112%[3][7]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60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5200万港元改善112%[16][19]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盈利0.12港仙,2023年亏损1.08港仙[29]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0.06亿港元,2023年亏损0.52亿港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819,096,208股[66] 股息情况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与2023年相同,全年股息每股7.49港仙[8] - 2024年已付股息3.61亿港元[34] - 2024年已支付中期股息1.1亿港元,建议末期股息2.51亿港元,总计3.61亿港元,与2023年相同[67] 客户数目及相关指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数目约460万名,较2023年底增加17%,5G渗透率升至54%,后缴客户流失率维持1.0%[12] - 2024年客户总数约460万名,较2023年年底约400万名增加17%,5G渗透率较2023年上升8个百分点至54%[21] 利息收入净额情况 - 2024年利息收入净额9800万港元,2023年为1.01亿港元[10] - 2024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980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1亿港元减少3%;现金及银行结余36.79亿港元,与2023年的36.84亿港元基本持平[16][19][22] - 2024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为1.11亿港元,2023年为1.16亿港元;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2024年为1.94亿港元,2023年为1.96亿港元;利息及其他融资成本2024年为0.83亿港元,2023年为0.8亿港元[64] 收支平衡及业务前景情况 - 集团2024年达收支平衡,董事会对业务前景保持审慎乐观[6][13] 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情况 - 2024年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1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13.65亿港元减少11%[16] 营运支出情况 - 2024年营运支出14.30亿港元,较2023年的15.06亿港元减少5%[16][18] 资本开支情况 - 2024年物业、设施及设备的资本开支4.3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0%,占集团服务收益12%(2023年:14%)[24] 频谱指配情况 - 2024年6月,集团获指配26吉赫频段的600兆赫频谱,使用期从2024年8月至2034年4月[27] 股东应占年度全面收益总额情况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年度全面收益总额3600万港元,2023年亏损5000万港元[3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91.87亿港元,2023年为97.15亿港元[33]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47.83亿港元,2023年为48.45亿港元[33]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20.09亿港元,2023年为21.63亿港元[3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24.28亿港元,2023年为25.39亿港元[33] - 2024年资产净额95.33亿港元,2023年为98.58亿港元[33]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11.15亿港元,2023年为11.52亿港元[38] - 2024年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10.81亿港元,2023年为11.27亿港元[38]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6亿港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5.43亿港元[38]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9亿港元,2023年为7.61亿港元[3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增加12.58亿港元,2023年减少11.77亿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为31.68亿港元,2023年为19.10亿港元[3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8亿港元,2023年为19.10亿港元;2024年原有到期日超过三个月之短期银行存款为5.11亿港元,2023年为17.74亿港元;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6.79亿港元,2023年为36.84亿港元[69] 流动通讯基础设施及网络设备账面价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通讯基础设施及网络设备账面价值为22.82亿港元,2023年为22.20亿港元[51] 准则修订情况 - 公司已采纳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的多项现有准则修订,对营运业绩或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46] - 多项新订准则及现有准则修订已颁布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生效,公司正评估其影响[47] 业务范围及上市情况 - 公司于香港及澳门从事流动通讯业务,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41][42] 未履行履约责任交易价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分配至固定价格流动通讯服务合约未履行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总额为26.98亿港元,2023年为28.99亿港元;预计一年內确认收益2024年为16.65亿港元,2023年为17.81亿港元;一年以上至五年內2024年为10.23亿港元,2023年为11.08亿港元;五年后均为0.1亿港元[59] 其他营业支出情况 - 2024年其他营业支出总计16.58亿港元,2023年为17.35亿港元,其中提供服务成本2024年为15.28亿港元,2023年为15.71亿港元[62] 税项情况 - 2024年香港地区本期税项为0.19亿港元,递延税项为0.6亿港元,总计0.79亿港元;2023年本期税项为0.03亿港元,递延税项为0.75亿港元,总计0.78亿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65] 应收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情况 - 2024年应收账款扣除拨备后为3.44亿港元,2023年为3.77亿港元;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7500万港元,2023年为1.04亿港元;2024年预付款项及按金为3.89亿港元,2023年为4.08亿港元;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为8.08亿港元,2023年为8.89亿港元[70]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情况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37亿港元,2023年为1.74亿港元;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9.85亿港元,2023年为11.14亿港元;2024年预收账款为1.32亿港元,2023年为1.65亿港元;2024年牌照费负债之即期部分为1.88亿港元,2023年为1.84亿港元;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42亿港元,2023年为16.37亿港元[72] 短期银行存款利率情况 - 2024年短期银行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每年4.73%,2023年为5.39%[69] 集团股本、权益及现金净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本为12.0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95.33亿港元;现金净额为36.79亿港元,2023年为36.84亿港元;现金净额中63%以美元列值,36%以港元列值[79] 集团担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提供履约、财务与其他担保为17.69亿港元,2023年为12.27亿港元[83] 集团资本承担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物业、设施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29亿港元,2023年为1.21亿港元;电讯牌照的资本承担为6.17亿港元,2023年无[84] 集团现金管理及融资情况 - 集团为附属公司设立中央现金管理制度,融资主要来自附属公司营业收入,定期密切监察整体现金流,必要时向外融资[76] 集团业务风险情况 - 集团主要在香港经营流动电讯业务,交易以港元计值,面对其他汇率变动风险,目前未进行外币对冲[77] 集团库务政策情况 - 集团库务政策旨在缓和利率及汇率波动影响,降低财务风险,不参与投机性衍生融资交易,不将流动资金投资于金融产品[75] 集团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181名全职及兼职员工,较2023年的1240名有所减少;2024年度平均聘用1197名员工,2023年为1170名[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合共3.86亿港元,2023年为3.68亿港元[88]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4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92] - 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的记录日为2025年5月14日,公司于2025年5月9日至5月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不迟于2025年5月8日下午4时30分交回[93] 末期股息派发相关情况 - 确定股东收取建议末期股息权利的记录日为2025年5月20日,过户文件须不迟于2025年5月20日下午4时30分交回,股息将于2025年5月29日派发[94]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7] 董事证券交易情况 - 所有董事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任期内进行的证券交易均遵守和电香港证券守则[98]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无保留意见报告将载于年报[91] 呈报分部情况 - 公司仅识别一个呈报分部,即流动通讯业务[61] 重大判断情况 - 计算现金产生单位或现金产生单位组别的可收回金额需运用重大判断,对贴现率、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额及增长率敏感[55] - 集团确定所得税拨备时需作出重大判断及估计,递延税项资产确认涉及对未来财务表现的判断[56]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0 17:19
财务表现 - 总收益下降12%至20.58亿港元[18] - 服务收益下降2%至17.60亿港元[18] - EBITDA保持稳定在7.28亿港元[18,24] - LBIT改善14%至3,000万港元[18,25] - 股东应佔虧損及每股虧損改善37%[21]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0.58亿港元,同比下降11.6%[121] - 集团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6.3%[124] - 集团2024年上半年虧損为1.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6.8%[124] - 每股基本虧損為1.20港元,較去年同期1.90港元有所改善[181] 客户及业务发展 - 客户数目增加25%至约430万名[26] - 5G渗透率上升13个百分点至51%[26] - 每月后付费客户流失率微升至1.0%,主要由于企业客户变动所致[49]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流动通讯及其他相关服务收益为17.6亿港元[164][165][166] - 集团2024年上半年电讯硬件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2.98亿港元[164][165][166] 财务状况 - 银行利息收入增加11%至9,300万港元[25]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于2024年6月30日为36.30亿港元,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51]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并无可动用之借贷额[66]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为8.4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0亿港元下降55.8%[13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原有到期日超过三个月之短期银行存款为27.8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4亿港元增加57.1%[13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额为95.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58亿港元下降2.7%[139] 资本开支及投资 - 集团的资本开支占集团服务收益的9%,增加2%至1.66亿港元[52] - 集团2024年上半年购入物业、设施及设备支出为1.66亿港元[150] - 集团2024年上半年原有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短期银行存款支付款项为22.42亿港元[150] - 集团2024年上半年原有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短期银行存款到期所得款项为12.3亿港元[150] - 期內購入物業、設施及設備成本為1.66億港元[185] 可持续发展 - 集团致力探索及投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技术[28] - 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使命是为所有持份者创造长远价值,并与其业务策略发展相配合[73] - 集团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管治架构,融入各个层面以实践可持续发展策略[74] - 集团制定了8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75] 公司治理 - 集团将继续提高营运效率,并仔细及严谨地审视各个项目,确保资源用得其所,以满足营运及技术需求,从而降低成本[52] - 集团深明高质素人力资源对保持市场领导地位的重要性,为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并持续提供相关培训计划[71][72] - 集团中期财务报表已由核数师审阅,审核委员会亦已审阅[76] - 集团将于2024年9月6日派发中期股息[77] - 集团董事及高管在公司及相关法团的股份权益披露[80][81][83][84][85][86][87][88] - 主要股东在公司股份的权益及淡仓披露[92][93][94][95] - 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的权益及淡仓披露[97][98][99][100] - 本公司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均遵守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內所有適用之守則條文[113] - 所有董事就有關查詢時均已確認,彼等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任期內進行的證券交易均已遵守和電香港證券守則[114] - 施熙德於2024年5月17日獲委任為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薪酬委員會成員[115] - 陳子亮於2024年5月9日獲委任為本公司提名委員會主席及審核委員會成員[115] - 周靜宜於2024年5月23日獲委任為長和股東週年大會結束後獲委任為其薪酬委員會成員[115] 资产负债表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物业、设施及设备为28.8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83亿港元下降3.2%[132]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电讯牌照为30.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84亿港元下降8.8%[132]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商誉为21.55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32]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为8.4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0亿港元下降55.8%[13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原有到期日超过三个月之短期银行存款为27.8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4亿港元增加57.1%[13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额为95.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58亿港元下降2.7%[139] - 应收賬款淨額為4.04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3.77億港元有所增加[193] - 應付賬款為1.42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74億港元有所下降[199] -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開支為10.35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1.14億港元有所下降[199] - 預收賬款為1.70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7-30 17:27
总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20.5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3.28亿港元减少12%[2][5][8][9][18][31][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5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3.28亿港元[18] 服务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服务收益17.60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7.93亿港元减少2%[2] - 2024年上半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17.60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7.93亿港元微跌2%[8][9] EBITDA变化 - 2024年上半年EBITDA总额7.28亿港元,与2023年上半年的7.27亿港元基本持平[2][5] - 2024年上半年EBITDA维持于7.28亿港元[8][9] - 2024年上半年EBITDA总计7.28亿港元(折旧及摊销7.58亿港元),2023年为7.27亿港元(折旧及摊销7.62亿港元)[53] LBIT变化 - 2024年上半年LBIT总额30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500万港元改善14%[2][5] - 2024年上半年LBIT为3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14%[8][9] 股东应占亏损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12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900万港元收窄37%[2][3]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收窄至1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37%[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为12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0万港元[18] 每股亏损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25港仙,较2023年上半年的0.39港仙收窄37%[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0.25港仙,2023年同期为0.39港仙[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200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48.19096208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1900万港元[37] 每股中期股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2.28港仙,与2023年上半年持平[2][4]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均为1.1亿港元,每股中期股息均为2.28港仙,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合共2.51亿港元已在2024年上半年支付[38] 漫游服务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漫游服务收益3.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00万港元或31%,硬件收益下降44%[5] - 2024年上半年漫游服务收益3.0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35亿港元大幅增加31%[8][9] 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2.9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35亿港元减少44%[8] 客户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客户数目约430万名,较去年同期的约340万名增加25%,5G渗透率上升13个百分点至51%,每月后缴客户流失率微升至1.0%[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总数约430万名,较去年同期约340万名增加25%[10] - 2024年上半年5G渗透率上升13个百分点至51%[10] 银行利息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上升11%至9300万港元,利息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600万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58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300万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9300万港元(2023年:8400万港元)[35] 营运支出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支出7.31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49亿港元减少2%[8][9] 其他营业支出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支出8.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05亿港元,其中一般行政及分销成本7.67亿港元(2023年:8.29亿港元),短期租赁支出4600万港元(2023年:5000万港元)[34] 税项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税项总计3100万港元(本期税项100万港元,递延税项30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00万港元(本期税项200万港元,递延税项2500万港元),税率均为16.5%[36] 资产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3.8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7.15亿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8.3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45亿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总计3.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4亿港元,其中预付款项2.78亿港元(2023年:2.74亿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3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84亿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总计9.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9亿港元,其中应收账款扣除拨备后为4.04亿港元(2023年:3.77亿港元)[40] 负债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1.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63亿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39亿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4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4亿港元下降18.39%[42]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10.3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4亿港元下降7.09%[42] - 2024年6月30日或有负债为17.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7亿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提供履约、财务与其他担保为17.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7亿港元)[58] 资产净额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95.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58亿港元[20] 总权益变化 - 2024年1月1日期初总权益为98.58亿港元,6月30日为95.95亿港元,期间减少2.63亿港元[21] - 2023年1月1日期初总权益为102.69亿港元,6月30日为99.98亿港元,期间减少2.71亿港元[21] 现金流量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5.43亿港元,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为5.29亿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6亿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9亿港元[24]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9.1亿港元,6月30日为8.44亿港元,减少10.66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6.23亿港元,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为6.13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31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5亿港元[24]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为30.87亿港元,6月30日为8.14亿港元,减少22.73亿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5.43亿港元,2023年为6.23亿港元[47] 物业、设施及设备情况 - 2024年期内集团购入物业、设施及设备成本为1.66亿港元(2023年:1.63亿港元),出售账面净值为10万港元(2023年:40万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物业、设施及设备为1.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物业、设施及设备的总资本承担为1.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亿港元)[59] 频段情况 - 香港700兆赫频段带宽20兆赫,到期年度为2037年;澳门900兆赫频段带宽10兆赫,到期年度为2025年等[13] 核数师审阅情况 - 核数师审阅公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未发现重大问题[17] - 集团核数师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财务报表,公司审核委员会亦已审阅[64] 除税前溢利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总计2.2亿港元,2023年为1.1亿港元[53] 集团股本及权益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股本为12.0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95.95亿港元[56] 集团现金净额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36.3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84亿港元),其中88%以港元列值[56] 集团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229名(2023年12月31日为1,240名)全职及兼职工[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平均聘用1,212名(2023年上半年为1,146名)员工[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合共1.95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75亿港元)[62] 集团借贷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可动用之借贷额(2023年12月31日:无)[58] 频谱申请情况 - 2024年6月为26吉赫频谱申请出具6亿港元备用信用证,7月提交4亿港元履约保证金[49] - 集团就26吉赫频段之600兆赫频谱的申请出具金额为6.00亿港元的备用信用证[58] 中期股息日期情况 - 中期股息记录日为2024年8月28日,派息日为2024年9月6日,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该记录日下午4时30分交回办理手续[6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66]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66]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情况 - 董事会采纳和电香港证券守则,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期内证券交易遵守该守则[6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指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15[68] 法定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包括100亿股每股面值0.25港元的股份,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45]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4,819,096,208股,金额为12.05亿港元,与之前日期相同[46]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3 16:4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4,896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0.3%[4] - 公司服务收入为3,53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8%[4] - 公司EBITDA总额为1,457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3%[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7%[4] - 每股亏损为1.08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67%[4] - 公司每股末期股息为5.21港仙,与去年持平[4] - 集团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大幅收窄至5,20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1.08港仙,较去年改善67%[15] - 董事会建议2024年5月27日支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7.49港仙[16] - 集团的服务收入为35.31亿港元,按年增长8%,漫游服务收入为2023年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长77%至5.26亿港元[17] - EBITDA增加3,700万港元或3%至14.57亿港元,主要受毛利总额改善所带动[18] - 集团于2023年底客户总数增至约400万名,5G渗透率增加至46%,后付淨ARPU增加4%至174港元[20]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提供多元化和创新的流动和数据方案,为消费者、企业和社区提供网络连接[6] - 公司是香港和澳门领先的流动通讯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流动通讯服务,并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引领市场发展[7]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推动流动通讯业务和先进技术发展,为客户和社区提供网络连接[9] - 公司通过不同品牌提供一系列先进的流动设备、智能企业方案和5G应用,致力于推动香港成为智慧城市[10] - 集团利用最新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发掘新商机,迎接以数字为中心的未来[26] - 集团投资于香港的网络拓展项目,提升网络,推出新企业方案,以满足企业客户需求[28] - 集团于2023年完成网络提升项目,提升海上5G覆盖范围、网络速度和稳定性[29] - 集团成功推出了名为“小蜜蜂”(蜜蜜)的企划,通过使用客户喜爱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式来提升工程,以改善網絡表現[30] - 集团在全球覆盖逾200个5G漫游网络,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漫游服务[32] - 集团推出尊尚品牌“SUPREME”,以顶尖的客户服务团队、世界级网络和创新服务,为高消费客户提供非凡优越的数字生活[34] - 集团与全球不同行业的领先合作伙伴合作,为旅游热点提供无缝的漫游全网通服务[35] - 集团在全球最大型的音乐派对中担任5G贊助夥伴,为整个会场提供高速5G服务[36] - 集团推出5G智慧停车场水浸检测方案,帮助减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44] - 集团在香港西班牙学校建构整个校园的5G流动网络覆盖,成为香港首家采用5G技术打造智慧校园的国际学校之一[47] 风险及合规 - 集团面临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74][76] - 集团业绩受到利率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75][76] - 集团业务受到技术进步和网络表现的影响[77][78] - 集团已在香港及澳门取得电讯牌照,投入更多资本用于扩展、改善或提升流动网络,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0] - 集团面临地区业务风险,可能受政府政策、竞争法例、牌照变动、电讯规例等影响,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1] - 集团业务營運所在地监管机构可能作出决定或解释实施规例,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2] - 集团可能未能成功取得有利未来可能开发的流动电讯新技术的频谱频段牌照,可能面临竞争和对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4] - 集团不能保证香港人才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5] - 集团不能保证新会计政策或新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86] - 集团不能保证监管机构的审阅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7] - 集团部分资产和项目处于可能发生水灾、台风或其他大型天灾的地区,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8] - 集团不能保证天气模式的潜在变化不会导致资产和业务出现重大干扰或损害,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92] - 集团不能保证制裁或其他限制不会影响业务进行,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94] - 公司面临网络安全风险,可能受到網絡攻擊的影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数据泄露,干扰公司或客户的业务[95][96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05 17:39
总收益与营收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总收益为4896,2022年为4882 [2] - 2023年营收为4896,2022年为4882 [8] - 2023年公司营收35.31亿欧元,较2022年的32.78亿欧元增长8%[9] - 2023年综合业务收入为3531,2022年为3278[31][32] - 2023年特定业务收入为1365,2022年为1604[31][32] - 2023年总收入为4896,2022年为4882[31][32] 经营与核心营收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经营收益为3531,2022年为3278,同比增长8% [2] - 2023年核心营收为3531,较2022年的3278增长8% [8] EBITDA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EBITDA收益为1457,2022年为1420,同比增长3% [2] - 公司EBITDA为3700万欧元,同比下降3%[5] - 2023年EBITDA为1457,较2022年的1420增长3% [8] - 2023年某EBITDA相关数据为1432和41%,较2022年的1387和42%,前者增长3%,后者下降1个百分点 [8] - EBITDA约为3700万欧元,较之前下降3%,为14.57欧元[9] LBIT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LBIT收益为 - 69,2022年为 - 81,同比增长15% [2] - 公司LBIT为1200万欧元,同比下降15%[5] - 2023年LBIT为(69),较2022年的(81)增长15% [8] - LBIT为1200万欧元,较之前的6900万欧元下降15%[9] 净亏损与每股净亏损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净亏损为 - 52,2022年为 - 158,同比减少67% [2] - 2023年每股净亏损为 - 1.08,2022年为 - 3.28,同比减少67% [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收益为 -52,2022年同期为 -158[14][15] 每股收益与股息相关数据 - 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2.29欧元,同比增长77%[5] - 2023年及2022年每股股息均为5.21 [2] - 2024年5月27日,2023年全年股息每股为5.21,与2022年持平 [4] - 2024年5月16日,中期股息每股为2.28 [4] - 2022年及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均为7.49 [4] - 2023年公司股息为1.01欧元,2022年为2200万欧元[9][1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收益为3.68欧元,2022年为3.36欧元[55] 净债务与净现金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为3.3亿欧元,净现金为4亿欧元[6] 5G业务相关数据 - 公司5G业务收入为16亿欧元,占比46%[6]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部署200个5G基站[7] 大众市场相关数据 - 公司大众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0.8%提升至1.0%[6] - 公司大众市场ARPU增长4%,达到174欧元[6] 客户数量与占比相关数据 - 2023年普通客户数量1463,2022年为1470;优质客户数量2500,较2022年的1808增长38%;总客户数量3963,较2022年的3278增长21%[10] - 普通客户占总客户比例37%,较2022年的45%下降8个百分点[10] 客户留存与流失率相关数据 - 普通客户留存率86%,较2022年的90%下降4个百分点[10] - 普通客户流失率1.0%,较2022年的0.8%上升0.2个百分点[10] 公司资产净值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6.84欧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00欧元[11] 市场相关收益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市场相关收益为3,2022年同期为 -27[15] 公司其他业务数据(朆㳩≽屯䓊等) - 2023年,公司朆㳩≽屯䓊总计9715,2022年为10179[16] - 2023年,公司㳩≽屯䓊总计4845,2022年为4777[16] - 2023年,公司㳩≽屈⁝总计2163,2022年为2117[16] - 2023年,公司朆㳩≽屈⁝总计2539,2022年为2570[16] - 2023年,公司屯䓊㶐柵总计9858,2022年为10269[16] 公司柣㭝与柣嬄相关数据 - 2024年3月至2039年3月,公司柣㭝为2600 ⃮崓,柣嬄为20 ⃮崓[13] - 2024年3月至2028年3月,公司柣㭝为2600 ⃮崓,柣嬄为10 ⃮崓[13] - 2021年,公司有2600 ⃮崓柣㭝,10 ⃮崓柣嬄[13] - 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公司㭝2600 ⃮崓柣嬄冒,㛇⋩Ḽ⸜[52] 公司偉㛔等相关数据 - 2023年1月1日,偉㛔为1205,偉ấ㹊₡为11185,䳗妰嘏㎵为 - 2071,⋗⃚⁁为1,徨ẹ慹⃚⁁为238,℞Ṿ⃚⁁为 - 289,䷥妰为10269[17] - 2023年12月31日,偉㛔为1205,偉ấ㹊₡为11185,䳗妰嘏㎵为 - 2483,徨ẹ慹⃚⁁为241,℞Ṿ⃚⁁为 - 290,䷥妰为9858[17] - 2022年1月1日,偉㛔为1205,偉ấ㹊₡为11185,䳗妰嘏㎵为 - 1552,⋗⃚⁁为1,徨ẹ慹⃚⁁为265,℞Ṿ⃚⁁为 - 289,䷥妰为10815[18] - 2022年12月31日,偉㛔为1205,偉ấ㹊₡为11185,䳗妰嘏㎵为 - 2071,⋗⃚⁁为1,徨ẹ慹⃚⁁为238,℞Ṿ⃚⁁为 - 289,䷥妰为10269[18] 公司䴻䆇㤕⊁等相关数据 - 2023年䴻䆇㤕⊁䓊䓇ᷳ䎦慹为1152( - 23)( - 2),2022年为1148( - 19) - [19] - 2023年䴻䆇㤕⊁ᷳ䎦慹㶐柵为1127,2022年为1129[19] - 2023年㈽屯㳣≽ᷳ䎦慹㳩慷为( - 481) - ( - 2976) 1815 162( - 63),2022年为( - 496)( - 138)( - 1456) 3404 39( - 46)[19] - 2023年㈽屯㳣≽炷䓐炸炾⼿ᷳ䎦慹㶐柵为 - 1543,2022年为1307[19] - 2023年圵屯㳣≽ᷳ䎦慹㳩慷 䦇屫Ẁ㫦柵㛔慹悐↮为( - 400)( - 361),2022年为( - 402)( - 361)[19]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䎦慹⍲䎦慹䫱ῤ从 - 1177 3087变为1910,2022年从1673 1414变为3087[19] 公司业务时间相关数据 - 2023年1月1日起公司开始相关业务[22] - 2024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及2016年1月1日有不同的业务相关时间节点[24] 公司岔朊ῤ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应业务的岔朊ῤ为22.20 €,2022年为22.77 €[26] 公司综合业务特定指标值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综合业务特定指标值为28.99€,2022年为29.24€[33] 公司某组数据相关变化 - 2023年某数据为1781,2022年为1805[34] - 2023年另一数据为1108,2022年为1111[34] - 2023年又一数据为10,2022年为8[34] - 2023年该组数据总和为2899,2022年为2924[34] 公司销售额与净利润相关数据 - 2023年销售额为1571,2022年为1454;2023年净利润为24(10),2022年为40(18)[36] 公司特定亏损相关数据 - 2023年特定亏损为116,2022年为(11)[37] 公司某指标楁㷗与占比相关数据 - 2023年某指标楁㷗为75,2022年为48;占比均为16.5% [38] 公司业务价值相关数据 - 2023年业务价值为5200,2022年为1.58 [39] 公司伟〗数量相关数据 - 2023年和2022年不同价格下的伟〗数量均为361 [40] 公司戨埴相关收益与总计数据 - 2023年戨埴相关收益为87,2022年为165;2023年总计为1910,2022年为3087 [41] 公司某指标占比相关数据 - 2023年某指标占比为5.39%,2022年为4.80% [41] 公司ㅱ㓞岔㫦相关数据 - 2023年ㅱ㓞岔㫦为433(56),2022年为375(57);总计2023年为889,2022年为784 [42] - 2023年不同期限的ㅱ㓞岔㫦分别为213、68、65、87,2022年分别为162、62、61、90 [43] 公司ㅱẀ岔㫦相关数据 - 2023年ㅱẀ岔㫦为174,2022年为197;总计2023年为1637,2022年为1649 [44] 公司抬手偉㛔等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抬手偉㛔为12.05€,㪲䙲䷥柵为98.58€[49] 公司䎦慹㶐柵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䎦慹㶐柵为36.84€,较2022年的37.00€为93%[49] 公司㍸ὃⰍ䲬等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ὃⰍ䲬,屉⊁冯℞Ṿ㑼ᾅ为12.27€,较2022年的11.39€有所增长[51] 公司䷥屯㛔㈧㑼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屯㛔㈧㑼为1.21€,较2022年的1.19€有所增长,暣妲䇴䄏的屯㛔㈧㑼2022年为1.14€[52] 公司总值与净值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值为1240,2022年为1155[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值为1170,2022年为1093[55]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出现不同次数的相关情况,分别为1次、2次、8次、12次[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相关业务情况[24] - 公司在2024年2月提到5.5G相关业务[57] - 公司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6 17:38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23.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 - 服务收入达到17.93亿港元,同比增长15%,其中漫游服务收入增长68%至2.35亿港元[9] - EBITDA达到7.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0] - 股东应占净亏损减少至190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39港仙,较去年同期改善80%[7] - 集团客户数量增加至约340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13%[12] - 集团5G渗透率提升至38%,较去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12] - 公司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18亿港元[28] - 集团的资本开支占服务收入的9%,达到1.6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29] - 集团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所有持有者的长期总回报,专注于可持续盈利、现金流和股息增长[43] 股东信息 - 李嘉誠基金會持有350,527,953股本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7.27%[73] - 李澤鉅持有192,000股本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8.44%[73] - 2023年6月30日,除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持有公司股份[74] 资产负债表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8.93亿港元,较去年底减少2.9%[88] - 流动资产总额为48.57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1.7%[88] - 流动负债总额为21.31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0.6%[8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6.21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1.9%[88] - 股本为12.05亿港元,股份溢价为111.85亿港元,累计虧損为23.4亿港元[89] - 2023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99.98亿港元,较去年底减少2.7%[88]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7-28 18:10
总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23.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00万港元或1%[2][5]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23.2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2.98亿港元增长1%[8][9] - 2023年上半年收益23.28亿港元,2022年为22.98亿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3.28亿港元,较2022年的22.98亿港元增加1.3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23.2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2.98亿港元[34] 服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服务收益17.93亿港元,按年增长15%[2][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服务收益净额17.93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5.58亿港元增长15%[8][9] - 2023年上半年流动通讯及其他相关服务收益为17.93亿港元,较2022年的15.58亿港元增加15.08%[33] EBITDA情况 - 2023年上半年EBITDA总额7.27亿港元,上升3200万港元或5%[2][5]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7.2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95亿港元增长5%[8][9] - 2023年EBITDA总计7.27亿港元(折旧及摊销7.62亿港元),2022年为6.95亿港元(折旧及摊销7.38亿港元)[57] LBIT情况 - 2023年上半年LBIT总额3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800万港元或19%[2][5] - 2023年上半年LBIT为35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300万港元增长19%[8][9] - 2023年(LBIT)/EBIT总计亏损3500万港元,2022年亏损4300万港元[57] 股东应占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1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80%[2][3]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19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600万港元改善80%[8][9]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1900万港元,2022年为9600万港元[18][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9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00万港元[38] - 2023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900万港元,2022年为9600万港元[57] 每股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39港仙,较去年同期改善80%[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0.39港仙,2022年为1.99港仙[18] 中期股息情况 - 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2.28港仙,与去年同期相同[2][4] - 2023年和2022年中期股息均为1.1亿港元,每股中期股息均为2.28港仙;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5.21港仙,合共2.51亿港元已在2023年上半年支付[40] - 确定股东收取中期股息记录日为2023年8月23日,股息将于2023年9月1日派发[71] 漫游服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漫游服务收益2.35亿港元,按年大幅增加9500万港元或68%[5] - 2023年上半年漫游服务收益2.3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0亿港元增长68%[8][9] 客户群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客户群约340万名,较去年同期增加13%[6] - 2023年6月30日客户总数约340万名,较去年同期约300万名增加13%[10] 5G渗透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5G渗透率38%,较去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6] 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5.3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40亿港元下降28%[8][9] - 2023年上半年电讯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为5.35亿港元,较2022年的7.4亿港元减少27.70%[33] 毛利总额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总额15.2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3.90亿港元增长10%[8][9] 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460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成本净额2700万港元,增幅270%[8][9][11]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为53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300万港元[36] 资本开支情况 - 物业、设施及设备的资本开支占集团服务收益的9%(2022年上半年为10%),增加4%至1.63亿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购入物业、设施及设备成本为1.6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亿港元[4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98.9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79亿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48.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77亿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21.3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17亿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26.2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7亿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99.9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69亿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99.9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69亿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99.98亿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02.69亿港元减少2.71亿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3.3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1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为8.8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4亿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97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10.9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49亿港元有所下降[45] - 2023年6月30日非即期牌照费负债20.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13亿港元有所下降;资产报废责任2.58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7] - 2023年6月30日或有负债10.9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39亿港元有所下降,主要为履约担保和财务担保[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之资本承担为3.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3亿港元有所增加[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股本为12.0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99.98亿港元[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37.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37.00亿港元),其中99%以港元列值[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提供履约、财务与其他担保为10.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1.39亿港元)[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关物业、设施及设备的总资本承担为2.0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19亿港元),电讯牌照为1.1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14亿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可用借贷额(2022年12月31日:无)[6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为6.13亿港元,较2022年的5.49亿港元增加11.66%[2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31亿港元,较2022年的9.5亿港元增加155.89%[2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5亿港元,较2022年的4.53亿港元增加0.44%[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4亿港元,较2022年的5.6亿港元增加45.36%[2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6.23亿港元,2022年为5.58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8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7300万港元[50] 其他营业支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支出为9.0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7.24亿港元[35] 税项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税项总计27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00万港元,税率均为16.5%[37] 合营企业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网络使用费应付款项予合营企业61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500万港元;向合营企业贷款之利息收入7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00万港元[51]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204名(2022年12月31日:1,155名)全职及兼职工,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聘用1,146名(2022年上半年:1,065名)员工[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合共1.75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1.67亿港元)[68] 公司财务政策情况 - 集团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不参与投机性衍生融资交易,不将流动资金投资于金融产品[59]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 集团主要在香港经营流动电讯业务,交易以港元计值,目前未进行任何外币对冲[6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72] 董事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会采纳和电香港证券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董事证券交易遵守该守则[73] 公司注册上市情况 - 长和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的有限责任公司[74] -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电香港)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15)的有限责任公司[74] 公司管理层情况 - 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为霍建宁先生,联席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为吕博闻先生、胡超文先生[76] - 执行董事为古星辉先生[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静宜女士、叶毓强先生、蓝鸿震博士、王䓪鸣博士[76] - 非执行董事为黎启明先生、施熙德女士、马励志先生[76]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7: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服务收益为32.78亿港元,2021年为32.41亿港元[5] - 2022年本地服务收益为29.81亿港元,2021年为29.80亿港元[5] - 2022年漫游服务收益为2.97亿港元,2021年为2.61亿港元[5] - 2022年EBITDA总额为14.20亿港元,2021年为14.77亿港元[5] - 2022年(LBIT)/EBIT总额为亏损8100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1.32亿港元[5]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58亿港元,2021年为盈利400万港元,同比下降4050%[5] - 2022年每股亏损为3.28港仙,2021年为每股盈利0.08港仙,同比下降4200%[5] - 2022年和2021年每股末期股息均为5.21港仙[5] - 集团服务收益增加3700万港元或1%至32.78亿港元,澳遊服務收益按年上升14%[11] - 集团总收益下跌5.03亿港元或9%至48.82亿港元,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减少25%[11] - EBITDA下跌5700万港元或4%至14.20亿港元[11] - LBIT为8100万港元,与去年比较下跌2.13亿港元或161%[11] - 股东应佔亏损及每股亏损分别为1.58亿港元及3.28港仙[11]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馀由2022年初的39.75亿港元减至2022年12月31日的37.00亿港元[1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港澳客户总数微升至约330万名,去年约320万名[11] - 后缴客户流失率由去年的1.2%改善至0.8%[11] - 后缴淨ARPU与去年比较减少2%至168港元[11] - 2022年公司收益为48.82亿港元,2021年为53.85亿港元[27] - 2022年客户服务净毛利率为86%,较2021年下降1个百分点[27] - 2022年服务EBITDA毛利率为42%,较2021年下降2个百分点[27] - 2022年资本开支(不包括电讯牌照)为4.96亿港元,2021年为8.74亿港元[27]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58亿港元,2021年溢利为400万港元,同比下降4050%[27] - 2022年服务收益上升3700万港元或1%至32.78亿港元,主要因防疫及旅游限制放宽,漫游服务收益上升14%[29] - 2022年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下跌5.40亿港元或25%至16.04亿港元,受供应链限制影响[29] - 2022年总收益减少5.03亿港元或9%至48.82亿港元[29] - 2022年营运支出上升3100万港元或2%至13.56亿港元,因扩展及提升5G网络覆盖范围致网络营运成本增加[29] - 2022年EBITDA减少5700万港元或4%至14.20亿港元,因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减少和网络营运成本增加[29] - 2022年折旧及摊销增加1.56亿港元或12%至15.01亿港元,反映频谱牌照摊销、频段启动及网络基建投资影响[29] - 2022年LBIT为8100万港元,较去年下跌2.13亿港元或161%,受影响EBITDA因素及折旧摊销增加影响[29]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1.58亿港元,每股亏损3.28港仙,较2021年下跌,受影响EBITDA及LBIT因素所致[29] - 2022年利息及其他融资成本净额为22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000万港元下跌,因存款利率上升致银行利息收入增加[32] - 物业、设施及设备资本开支占服务收益比例从2021年的27%降至2022年的15%,减少43%至4.96亿港元,反映5G网络基建资本开支达顶峰[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股本为12.0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102.69亿港元[3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为37.00亿港元,较2021年的39.75亿港元减少,其中99%以港元列值[3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提供履约、财务与其他担保为11.39亿港元,2021年为11.17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物业、设施及设备的总资本承担为1.19亿港元,2021年为2.69亿港元[4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电讯牌照资本承担为1.14亿港元,2021年为2.52亿港元,下降是因投资700兆赫频段[4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可动用借贷额,与2021年相同[41] - 集团2022年对社区项目慈善捐款约380万港元,2021年为180万港元[87] - 截至2021、2022、2023年12月31日,集团向长和集团提供集团电讯供应年度上限分别为4200万、5400万、6400万港元[91] - 截至2021、2022、2023年12月31日,集团采购长和电讯供应年度上限分别为6100万、1亿、1.35亿港元[91] - 截至2021、2022、2023年12月31日,集团采购业务相关供应年度上限分别为2.33亿、2.74亿、2.74亿港元[91] - 2022年集团向长和集团提供集团电讯供应交易总额2400万港元,年度上限5400万港元[92] - 2022年集团向长和集团采购长和电讯供应交易总额1000万港元,年度上限1亿港元[92] - 2022年集团向长和集团采购业务相关供应交易总额7200万港元,年度上限2.74亿港元[92] - 2022年支付给各位董事的酬金总额为564万港元,其中霍建宁0.09百万港元、吕博闻0.07百万港元等[168] - 2022年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在1000001 - 3000000港元之间,1000001 - 1500000港元有1人、1500001 - 2000000港元有2人等[1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付罗兵咸永道费用约710万港元用于审核服务,非审核服务费用约140万港元,占罗兵咸永道总费用约16%[137] 业务发展动态 - 自2019年起,3香港已投放逾30亿港元扩展流动网络及发展5G网络[7] - 2020年公司与长和集团合作将储值卡销售渠道拓展至百佳及屈臣氏线上线下逾400个销售点[21] - 2022年公司在11家百佳超市开设“3|智慧百家”店中店[21] - 2022年3香港推出5G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24] - 百佳已有10家旗舰店引入消毒机器人[24] - 2021年公司在澳门推出SoSIM储值卡,并将销售点拓展至全澳24间屈臣氏及百佳门店[25]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获得第八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 - 优异奖等多个奖项[8][9][10]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霍建宁71岁,自2009年3月起任公司主席兼非执行董事[62] - 吕博闻71岁,自2009年3月起任公司副主席,2018年8月改任联席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63] - 胡超文69岁,自2017年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18年8月改任联席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64] - 古星辉50岁,自2018年8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自2020年7月起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65] - 黎啟明69歲,自2009年3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在不同行業擁有逾35年管理經驗[66] - 施熙德71歲,自2017年1月起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自2007年11月起出任公司秘書,在法律等事務具有逾35年經驗[67] - 周靜宜59歲,自2022年12月28日起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逾25年於香港辦學之經驗[68] - 葉毓強70歲,自2019年12月起出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於國際銀行及財務界擁有逾31年經驗[69] - 藍鴻震82歲,自2009年4月起出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擔任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監事長達12年9個月[70] - 藍鴻震曾任三井物產(香港)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達19年之久[70] - 藍鴻震曾任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會長接近7年[70] - 藍鴻震有39年公務員生涯[70] - 藍鴻震曾任上市公司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達11年之久[70] - 曾珮珊自2022年11月起出任集团财务总裁,在企业及审计业界累积逾24年会计及财务经验[79] - 梁丙曜自2023年1月起出任集团技术总裁,于电讯业累积逾16年经验[80] - 何伟明自2008年4月起出任集团行政总裁 - 澳门,于电讯业累积逾41年经验[81] - 吴美玉自2020年8月起出任集团企业及市务传讯总监,累积逾38年公共关系经验[82] - 辛德杰自2012年9月起出任集团法律及法规事务总监,于法律界累积逾35年经验[8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10名董事,2022年12月28日周静宜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胡超文先生、黎启明先生及叶毓强先生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参选连任[87] - 董事会由审核、提名、薪酬及可持续发展四个常设董事委员会协助,必要时会成立其他委员会[124] - 主席与联席副主席职务有别于行政总裁,分工加强董事独立性和问责性[112] - 主席负责领导和监督董事会运作,确保有效筹划和进行会议[112] - 行政总裁负责管理集团业务,制订和贯彻执行集团政策[113] - 行政总裁提呈年度预算供董事会审阅与审批,确保董事会了解资金需求[113] - 2022年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成员出席率100%,所有董事均出席2022年5月11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15] - 主席于2022年与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每月举行会议,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两次无其他董事在场的会面[117] - 所有非执行董事(周静宜女士除外)订立服务合约的首任任期于委任年度12月31日终止,其后连续每12个月自动续期[117] - 所有董事均须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大会上轮值告退一次并由股东重选连任[117] - 2022年公司对董事会及其委员会进行表现评估,董事会认为现有常规有效[118] - 2023年2月董事会检讨机制,认为2022年机制妥善实施且行之有效[119] - 现董事会三分之一以上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超上市规则独立性规定[119] - 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19] - 2022年公司向董事提供约32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进修[120] - 2022年各董事平均进修约10小时[120]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2年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31] - 董事会采纳“和电香港证券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所有董事2022年任期内证券交易均遵守该守则[123] - 公司秘书负责确保集团遵守上市规则等规定,包括按时筹备、出版和寄发年报与中期报告等[126]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的财务报表,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规定[128] - 董事认为集团采用合适会计政策,作出合理判断及估计来编制财务报表[129] - 董事负责保障集团资产,防止及侦测欺诈和违规行为[130] - 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在可见未来继续营运,采用持续营运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3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叶毓强、股票、王葛鸣出席会议次数/合资格出席会议次数均为4/4[132] - 审核委员会2022年与罗兵咸永道举行4次会议,2023年(截至报告日期)举行1次会议[133]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1年及2022年的中期及年度业绩等已按规定编制,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33] - 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5月及2023年2月检讨及向董事会建议更新其职权范围及若干企业管治政策[135]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2月代表董事会检讨股东通讯政策的实施及成效,认为已在2022年妥为实施并取得成效[135] - 2022年及截至报告日期,提名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博士任主席,非执行董事施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叶先生为成员[157]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等并提出建议,物色董事人选,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157] - 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女性董事占30%(3名),男性董事占70%;独立非执行董事占40%,非执行董事占100%,执行董事占50%;70岁以上董事占40%,50 - 70岁董事占60%,华人董事占100%[159] - 董事会女性代表比例从2021年的22%增加至2022年的30%[160] - 女性全职雇员占39%[160] - 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