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通(00536)

搜索文档
贸易通(0053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2025-08-19 19:33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037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18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8日[1] 时间节点 - 财政年末为2025年12月31日[1] - 递交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19日16:30[1]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9月24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1] 董事会成员 - 非执行董事包括李乃熺博士、李国本博士及袁永生先生[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翟迪强先生、张可玲女士及林宣武先生[3]
贸易通(0053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19:2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1,04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652千港元下降1.3%[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4,251千港元,同比增长0.9%(2024年同期:33,952千港元)[3] - 期内溢利达41,77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693千港元增长2.7%[3][4] - 基本每股盈利为5.26港仙,同比增长2.7%(2024年同期:5.12港仙)[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121,045千港元,同比下降1.3%(2024年同期为122,652千港元)[16][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溢利47,366千港元,同比增长3.0%(2024年同期46,003千港元)[16][17] - 公司整体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1亿港元,同比下降1.3%,经营溢利为3430万港元,同比增长0.9%[49] - 未经常核除税后溢利增加2.7%至港币41,800,000元,每股基本盈利为5.26港仙,较去年同期高出0.14港仙[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雇员成本总额54,306千港元,同比下降2.7%(2024年同期55,832千港元)[19] - 折旧费用3,915千港元,同比下降16.9%(2024年同期4,710千港元)[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前经营开支为8290万港元,同比下降1.3%,其中雇员成本下降2.7%至5430万港元[49] - 公司采购成本2025年上半年增加7.2%至1090万港元,主要由于客户项目数量增加[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商贸分部收益83,951千港元,同比下降1.5%(2024年同期85,211千港元)[16][17] - 身份管理分部收益21,631千港元,同比下降2.7%(2024年同期22,242千港元)[16][17] - 其他服务分部收益15,463千港元,同比增长1.7%(2024年同期15,199千港元)[16][17] - 2025年电子商贸业务总收益下降1.5%至84,000,000港币[39] - GETS子分部收益增长0.3%至74,800,000港币,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收益下降13.8%至9,200,000港币[39] - 身份管理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160万港元,同比下降2.7%,分部溢利为100万港元,同比下降59.9%[43] - 智能销售点及相关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10万港元,同比下降16%,主要受本地零售业低迷影响[46][47] - GETS相关服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140万港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与PAObank合作的转介收入增长73.9%[46][48]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存款从2024年底的376,76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402,207千港元,增幅6.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76,285千港元降至51,136千港元,降幅33%[5] - 资产净值从2024年底的378,79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369,808千港元,降幅2.4%[5] - 2025年上半年应付股息为50,85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62千港元增长1.6%[7] - 汇兑储备从2024年底的-113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6月的-88千港元,主要因25千港元汇兑收益[7] - 2025年应收账款为11,383,000港币,较2024年下降46.5%[27][29] - 2025年合约资产为2,626,000港币,与2024年基本持平[27] - 2025年应付账款为6,855,000港币,较2024年下降3%[33][34] - 2025年已收客户按金为97,763,000港币,较2024年下降2.4%[33] - 2025年递延税项资产为639,000港币,递延税项负债为2,611,000港币[26]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港币453,300,000元,资产总额为港币530,500,000元,资产净值为港币369,800,000元[53] - 资产净值减少主要由于分派2024年末期股息港币50,900,000元[53][57] - 公司无任何借贷[54] - 银行担保合共为港币2,200,000元,以存款押记作为抵押[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身份管理业务2025年6月与香港政府部门签订多年期商业安排,涉及新型数码证书的设计和实施[43] - 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电子平台"T+",计划2025年下半年专注基础设施和核心服务建设[42] - 智能销售点业务因零售支付领域竞争加剧,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益将继续下降[47] - GETS子分部多个新订单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展,预计供应链应用方案表现将改善[41] 其他收入与支出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2,887千港元,同比增长9.3%(2024年同期:11,793千港元)[3] - 利息收入9,478千港元,同比下降20.2%(2024年同期11,883千港元)[20] - 香港利得税支出5,290千港元,同比下降1.0%(2024年同期5,346千港元)[20] - 公司首200万港币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税[21] - 其他收入净额增长9.3%至港币12,900,000元,其中汇兑收益港币3,400,000元,利息收入下跌20.2%至港币9,500,000元[50] 股息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23] - 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派息率为股东应占溢利的70.4%[52][69] 公司治理与运营 - 董事会议举行两次,董事出席率为100%[65] - 中期業績公告已於公司網站及披露易網站刊發[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報告將按上市規則期限寄發予股東[72]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非執行董事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3名及執行董事2名[73] - 雇员人数为222名,雇员相关成本为港币54,300,000元[61] - 资本承担为港币400,000元,主要用于采购电脑设备[60]
贸易通(00536.HK)拟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5 16:41
公司公告 - 贸易通(00536 HK)将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议程包括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 [1]
贸易通(00536)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5 16:31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构成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有非执行董事李乃熺等3人[5]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翟迪强等3人[5]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有执行董事袁民忠等2人[5]
贸易通(0053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48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794,633,719,库存股份0,总数794,633,719[2] 股份期权数据 - 行使价HK$1.78的股份期权本月变动 -5,300,000,月底结存0[3] - 行使价HK$1.57等多种价格的股份期权月底结存与上月底相同[3][4]
中国东盟新贸易通道涌现,亟待物流制造业产能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0:10
全球物流体系变革 - 全球经济全球化关键节点背后往往伴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深层次变革 [1] - 传统物流通道面临严峻挑战,公司正加速建设新型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 [1] - 今年前五个月国内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3.8% [1] - 5月单月出口增长6.3%,以美元计价商品增速环比减缓至4.8% [1] - 东盟跃升为公司最大贸易伙伴,外贸占比高达16.8% [1] 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 - 中国凭借完整供应链和中间品优势保持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 [1] - 东盟成为公司产业全球分工合作新落脚点,中间品贸易物流能力亟需补齐短板 [1] - 亚洲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FDI主要流入目的地,占比约四成,其中中国占40%,东盟占30% [2] - 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二大外贸市场,中资企业在越投资占据主导 [2]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 [3] - 中国与东盟在电子、服装、汽车等领域形成紧密产业与贸易合作 [3] 东盟产业转移阶段 - 东盟产业转移价值导向从劳动力、土地成本导向转变为关税导向 [2] - 2007年前东南亚吸引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 - 2008年至2018年越南等国家加入WTO,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吸引电子制造业本地建厂 [2] - 当前电子组装、电子制造、汽车光伏等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布局 [2] 物流与罐箱行业发展 - 越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领跑全球,突破2100万标准箱 [4][5] - 中国罐箱企业探索在东南亚布局罐箱产能 [4] - 欧洲大型化工企业如巴斯夫、壳牌加快向中国、东南亚转移产能 [5] - 2024年公司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中集环科市场份额全球首位 [6] - 罐箱行业发展重心加快向亚洲转移,国际罐箱运营及租赁企业向亚洲新兴市场集聚 [6] 新兴物流通道建设 - 公司加快推动物流通道多元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国际物流通道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快速扩容提速,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行 [7] -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 [7] - 中吉乌铁路、中蒙俄跨境铁路不断完善,中伊铁路班列开辟新通道格局 [7] - 新兴物流通道以铁路网构建的大陆桥为主,改变传统海运贸易格局 [7]
贸易通(0053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8 16: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76亿港元,较2023年的2.666亿港元减少7.1%[10][24][26]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740万港元,较2023年的7820万港元下降13.9%[10][24][26] - 2024年公司总成本为1.802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4亿港元减少4.3%[24][26]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2140万港元,较2023年的3220万港元减少33.4%[25][2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8930万港元,2023年为1.111亿港元[25][27] - 2024年公司除税后溢利为820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06亿港元下降18.6%[25][27] - 2024年公司净溢利率为37.7%,2023年为33.1%[10] - 2024年公司实际税率为9.4%,2023年为8.2%[10]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3.07,2023年为3.24[10] - 2024年公司速动比率为3.07,2023年为3.24[10]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76亿港元,较2023年下跌7.1%或1900万港元[67][70] - 2024年折旧前经营开支为1.709亿港元,较2023年的1.795亿港元下降4.8%[68][71] - 2024年雇员成本为1.131亿港元,较2023年的1.201亿港元下降5.9%[68][71]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为36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13.9%或440万港元[68][71] - 2024年折旧开支为93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升4.7%或40万港元[68][71] - 2024年经营溢利为67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3.9%或1080万港元[69][72]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减少33.4%或1080万港元至2140万港元[73][76] - 2024年税项为73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310万港元[74][76] - 2024年除税后溢利为8200万港元,较2023年下跌1870万港元或18.6%[74][76] - 2024年每股股息总额为10.1港仙,较2023年高1.0%[77] - 2024年每股股息总额为10.1港仙,较2023年高1.0%,股息总额占年内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98%[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4.531亿港元(2023年:4.447亿港元)[8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及资产净值分别为5.361亿港元(2023年:5.456亿港元)及3.788亿港元(2023年:3.762亿港元)[82][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借贷(2023年:无)[83][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为3.788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60万港元[86][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政府提供两项共220万港元银行担保,以220万港元押记存款作抵押(2023年相同)[87][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待履行且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90万港元(2023年:320万港元)[92][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223名雇员(2023年:242名),年内雇员成本为1.131亿港元(2023年:1.201亿港元)[93][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中国及澳门注册实体投资和美元现金及银行存款外,集团无外汇风险及相关对冲工具[94][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商业务2024年总收益增加4.9%至1.717亿港元(2023年为1.637亿港元),分部溢利增加9.5%至5500万港元(2023年为5020万港元)[28][30] - 身份管理业务2024年营业额减少33.5%至4580万港元(2023年为6890万港元),分部溢利减少79.5%至330万港元(2023年为1620万港元)[28][30] - 其他服务业务2024年营业额减少11.5%至3010万港元(2023年为3400万港元),分部溢利减少10.9%至1840万港元(2023年为2070万港元)[28][30] - 2024年电商分部总收益按年上升4.9%至1.717亿港元,分部溢利按年增加9.5%至5500万港元,扭转过去两年下跌趋势[46][48] - 2024年香港贸易报关总额按年增长4.1%,公司GETS交易量按年增加7.2%,业务收益增加6.0%至1.503亿港元[47][49] - 2024年SCS子分部营业额轻微下降2.3%至2140万港元,因外部贸易环境和国内消费市场不佳影响客户投资意愿[50] - 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2024年营业额轻微下跌2.3%至港币2140万元(2023年:港币2190万元)[52] - 身份管理业务2024年总收益为港币4580万元(2023年:港币6890万元),按年下跌33.5%;分部溢利为港币330万元(2023年:港币1620万元),按年下跌79.5%[54][56] - 身份管理业务维护服务经常性收益下跌3.1%,新项目收益下跌47.6%[54][56] - 2024年7月,身份管理业务伙伴终止业务,拖欠公司港币190万元款项[55][57] - 其他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下跌11.5%至港币3010万元(2023年:港币3400万元),利润下跌10.9%至港币1840万元(2023年:港币2070万元)[62] - 其他服务业务中,智能POS及相关业务2024年营收为港币900万元(2023年:港币1270万元),GETS相关服务营收为港币2110万元(2023年:港币2130万元)[62]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动 - 2024年下半年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顺利,新领导团队带来新动力[29][31] - 2024年5月24日股东大会结束后,英子文等3人退任,张可玲获任独立董事[181][184] - 2024年8月1日,钟顺群退任执行董事;9月1日,谢锦强卸任,袁民忠获任执行董事[181][184] - 张可玲和袁民忠分别于2024年4月23日和7月5日取得上市规则所述法律意见,并确认明白董事责任[181][184] - 张可玲女士自2024年8月20日起退任宝光实业独立非执行董事[194][195] - 谢锦强先生分别自2024年9月1日及10月1日起卸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94][195] - 袁民忠先生自2024年9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10月1日起由候任行政总裁调任为行政总裁[194][195] - 郑俊聪先生自2024年12月1日起由技术总监调任为营运总监[194][195] 公司业务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宏观经济环境仍具挑战,公司可能继续用定期存款作为主要投资渠道[32][34] - 电商业务GETS子分部2025年预计随香港对外贸易量有小个位数增长[33][35] - 若香港对外贸易表现改善,电商业务供应链应用方案业务2025年有望有更好表现[33][35] - 身份管理业务2025年预计反弹,将探索与政府部门和商业领域新项目机会[36] - 智能销售点及相关业务面临压力,公司将监测市场并寻求新合作[37] - GETS相关服务业务预计将延续多年稳定表现[37] - 公司身份管理业务预计2025年反弹,全资附属公司Digi - Sign获政府许可签发数码证书,eKYC相关项目重回正轨[38] - 公司智能销售点及相关业务前景面临压力,向主要银行客户收取的维护及服务合约费用有下调压力[39] - 公司GETS相关服务业务多年来稳定表现将持续,稳定且略为正面的市场前景和策略性合作关系将支持该子分部[39] - 公司对2025年电商业务表现谨慎乐观,GETS业务将受外部贸易环境影响,但有一定抗风险能力[51] - 公司计划2025年年中完成GETS相关系统升级,推出改进服务,对SCS子分部收入恢复正增长持乐观态度[51] - 公司计划2025年年中前完成升级及更新主要的GETS相关系统,并推出改进服务[53] 公司股息分配 - 公司建议派付2024年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8200万港元的约98%,末期股息为每股6.4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10.1港仙,较2023年增加1.0%[40][42] 公司战略举措 - 2024年年中公司完成SCS子分部战略审查并实施改进措施,完成烟草行业客户DCP相关系统集成项目[50] - 公司安排与国际知名数码文件管理服务供应商整合数码签署服务,计划2025年初推出[59][61] - 一站式电子开户服务将于2025年初推出,可让香港营运的证券商符合最新监管规定[59][61] - 2024年8月,Digi - Sign获政府许可向本地及海外企业签发新型数码证书[59][61] 公司董事信息 - 李乃熺博士八十二岁,2000年9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12年获委任为TAL主席,TAL现聘用约20,000名员工[107] - 李国本博士57岁,2012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加入TAL前在Sharp Laboratories of Europe任职研究员3年[106][108][112] - 李国本博士2017年3月21日起任东亚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风险委员会委员,2017年12月1日起任提名及审核委员会委员,2020年11月26日起任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110][112] - 李国本博士2018年5月9日加入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2021年11月30日退任[110][112] - 袁永生先生57岁,2018年5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在海事行业有30年经验,自2012年起任和记港口信托执行委员会成员[111][113] - 翟信贤先生63岁,2002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任SF REI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14] - 翟信贤先生2010年6月加入领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2月离开,期间任财务总监[115] - 翟信贤先生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任CSI Properties Limited执行董事[115] - 周德熙先生82岁,2009年9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998 - 2002年任董事会非执行主席[117] - 周德熙先生2008年1月至2022年6月15日任新濠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月1日起任九龙仓置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翟廸強63岁,2002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18] - 周德熙82岁,2009年9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998 - 2002年间为董事会非执行主席[119] - 張可玲54岁,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将Travelzoo Asia及雅虎亚洲业务做到数十亿[120][123] - 林宣武65岁,2023年5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06年5月 - 2023年11月30日任黛麗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2][124] - 林宣武于2016年8月6日 - 2022年8月5日担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125][130] - 袁文聰60岁,2024年7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候任行政总裁,9月1日获委任为董事,10月1日接任行政总裁[128] - 袁文聰1985年加入政府政务职系,2019 - 2023年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129] - 袁文聰2001 - 2005年代表政府以候补董事身份任职贸易通董事会[129] - 張可玲自2020年起担任On - us集团联合创办人兼首席策略官[120][123] - 林宣武现担任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等多个职位[125][130] - 袁民忠先生60岁,2024年7月1日任候任行政总裁,9月1日任董事,10月1日接任行政总裁[132] - 郑俊聪先生55岁,2002年加入集团,2011年11月15日任董事,2017年1月1日任技术总监,2024年12月1日调任营运总监[133][136] - 彭洁芳女士42岁,2009年加入公司,2023年1月1日任财务总监,有逾19年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35][138]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承诺截至2024
贸易通(0053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20:4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47,625千港元,较2023年的266,611千港元下降6.97%[3][4] - 2024年经营溢利为67,351千港元,较2023年的78,186千港元下降13.86%[3][4] - 2024年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1,958千港元,较2023年的100,639千港元下降18.56%[3][4] - 2024年资产总额为536,137千港元,较2023年的545,581千港元下降1.73%[3]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78,795千港元,较2023年的376,204千港元增长0.69%[3][8][9]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3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10.3港仙,较2023年的12.7港仙均下降18.9%[3][4]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1,975千港元,较2023年的99,816千港元下降17.87%[6][9] - 2024年综合收益为247,625千港元,2023年为266,611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6.97%[21][23] - 2024年可呈報分部溢利为76,699千港元,2023年为87,111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11.95%[21][23] - 2024年综合除稅前溢利为89,285千港元,2023年为111,052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19.60%[21][23]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为2.1405亿港元,2023年为3.2161亿港元,其中2023年出售南方20%权益确认收益6805万港元[28][29] - 2024年税项为7327万港元,2023年为1.0413亿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30] - 2024年拟派股息8.0258亿港元,2023年为7.9463亿港元,其中中期股息均为2.9401亿港元[3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溢利8.1958亿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7.94634亿股计算,2023年溢利为10.0639亿港元[34] - 集团2024年收益为2.476亿港元,较2023年下跌7.1%或1900万港元[80] - 2024年折旧前经营开支为1.709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4.8% [81] - 2024年雇员成本为1.131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5.9% [81]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为36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13.9%或440万港元[81] - 2024年折旧开支为93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升4.7%或40万港元[81] - 集团2024年经营溢利为67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3.9%或1080万港元[81]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减少33.4%或1080万港元至2140万港元[82] - 2024年除税后溢利为8200万港元,较2023年下跌1870万港元或18.6% [84] - 2024年每股股息总额为10.1港仙,较2023年高1.0% [85] - 2024年底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为3.788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60万港元[90] - 2024年底尚待履行且未于财务报表拨备之资本承担为190万港元,2023年为320万港元[92] 股息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中期股息为3.7港仙,与2023年持平;拟派末期股息为6.4港仙,较2023年的6.3港仙增长1.59%[3] - 2024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6.4港仙,2023年为每股6.3港仙;全年股息总额达每股10.1港仙,占年内股东应占溢利约98%[100] 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数据变化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为23,872千港元,较2023年的42,646千港元下降43.99%[8]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为2387.2万港元,2023年为4264.6万港元[4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125.9万港元,预期一年内收回,2023年末超一年收回金额为26万港元[40][42] - 2024年末合约资产261.3万港元,预期一年内收回,2023年末超一年收回金额为22.9万港元[40][44]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账面总值27,590千港元,亏损拨备总额3,718千港元;2023年账面总值42,983千港元,亏损拨备总额337千港元[47] - 2024年逾期超过三个月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为9.6%,2023年为7.4%[47]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账目变动:年初337千港元,年内撇销1,011千港元,确认减值亏损4,392千港元,年末3,718千港元;2023年年初828千港元,年内撇销870千港元,确认减值亏损379千港元,年末337千港元[50] 银行存款数据变化 - 2024年银行存款为376,767千港元,较2023年的168,363千港元增长123.8%[8] 其他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合约成本数据变化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13,095千港元,其他合约成本4,17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2,561千港元和5,016千港元[51] 应付款项及负债数据变化 - 2024年应付账款7,065千港元,已收客户按金100,151千港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31,289千港元,合约负债10,551千港元,租赁负债1,50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8,403千港元、106,016千港元、35,494千港元、9,017千港元和1,470千港元[55] - 2024年应付账款按发票日期计算,少于一个月6,944千港元,一至三个月12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8,242千港元和108千港元,超过三个月2024年为0,2023年为53千港元[56] - 2024年合约负债变动:年初9,017千港元,因确认收益减少8,792千港元,因提前计费增加10,326千港元,年末10,551千港元;2023年年初11,578千港元,因确认收益减少11,322千港元,因提前计费增加8,761千港元,年末9,017千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预期一年后确认为收入的履约提前计费金额为301,000港元,2023年为225,000港元[60] 股份相关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794,634千股,金额均为296,093千港元[62] - 2024年无新购股期权授出,2023年4月21日公司以1.00港元代价授出6,800,000份购股期权[64] 电子商贸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电子商贸外部客户收益为171,699千港元,2023年为163,697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增长4.88%[21][23] - 电商业务总收益按年上升4.9%至港币1.717亿(2023年:港币1.637亿),分部溢利按年增加9.5%至港币5500万(2023年:港币5020万)[67] 身份管理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身份管理外部客户收益为45,809千港元,2023年为68,887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33.50%[21][23] - 身份管理业务2024年总收益为港币4580万(2023年:港币6890万),分部溢利为港币330万(2023年:港币1620万),分别按年下跌33.5%及79.5%[72] - 身份管理业务中,维护服务经常性收益下跌3.1%,新项目收益下跌47.6%[72] - 2024年7月,身份管理业务伙伴终止业务,拖欠公司港币190万[73] - 因业务伙伴关闭,公司搁置与跨国银行的内地客户eKYC解决方案相关项目[73] - 一家香港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交回牌照并终止合约[73] 其他服务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其他服务外部客户收益为30,117千港元,2023年为34,027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11.49%[21][23] - 其他服务业务收益下跌11.5%至3010万港元,溢利下跌10.9%至1840万港元[77] GETS业务数据变化 - 贸易报关总额按年增长4.1%,GETS交易量按年增加7.2%,GETS业务收益增加6.0%至港币1.503亿(2023年:港币1.418亿)[68] 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业务数据变化 - 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2024年营业额轻微下跌2.3%至港币2140万(2023年:港币2190万)[69] 公司业务地区分布 - 公司绝大部分收益及经营溢利来自香港特区业务[24] 公司投资收益相关 - 公司持有OnePort 9.297%权益,2024年收取股息40万港元,2023年为27.9万港元,2023年拨回减值亏损拨备4719万港元[36] 税项相关 - 2024年末递延税项资产为60.6万港元,负债为227.5万港元,税项亏损总额为15.6万港元[38] - 2024年香港利得税拨备计及政府100%扣减额,最高3000港元,2023年最高6000港元[31] 公司人员及成本相关 - 2024年雇员成本为113,086千港元,2023年为120,133千港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5.86%[26] - 2024年底集团雇员223名,2023年为242名;年内雇员成本为1.131亿港元,2023年为1.201亿港元[93] 公司担保及抵押相关 - 2024年底集团向政府提供两项共220万港元银行担保,以220万港元押记存款作抵押,与2023年相同[91] 公司业务计划 - 公司将部分员工重新调配至研发工作,期望未来新产品和服务带来重大收益贡献[75] - 公司计划2025年年中前完成升级及更新主要GETS相关系统[7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01] 公司股份过户及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3 - 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于5月23 - 27日暂停办理,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股东[102]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按规定期限及方式刊发并寄发股东[105] 公司信息披露 - 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已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刊发,2024年年报将按规定期限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发[104] 董事会成员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18日,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贸易通(0053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3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额为港幣122,700,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3] - 公司上半年经营溢利为港幣34,000,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3] - 公司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港幣46,000,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1%[3] - 公司上半年除税后溢利为港幣40,700,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3] - 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3.7港仙,派息率约72%[6] - 公司总资产为港幣534,491,000元,资产净值为港幣366,887,000元[6]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增加0.23港仙至5.12港仙[37] 业务表现 - 电子商贸分部的GETS子分部和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录得良好增长,分别为7.4%和17.9%[11] - 电子商贸分部总营业额增长7.9%至8,520万港元,分部溢利增长28.9%至2,710万港元[11] - 身份管理分部和其他服务分部的营业额和分部溢利均有所下降[11,12] - 预期IDM分部、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和智能销售点及相关业务子分部的表现将有所改善[14] - 预期GETS和GETS相关服务子分部的良好势头将持续[14] - 公司将推出新产品应对新兴的网络安全风险,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14] 资金管理 - 公司将继续将现金存入定期存款以获取利息收入[13] - 公司并无任何借贷[36]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4.365亿港元[36]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包括董事会主席)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75] - 公司已按香港《公司条例》的规定向公司注册处处长呈交2023年度财务报表,并已由核数师进行无保留意见的审计[110] - 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2][7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4年5月9日采纳了购股权计划,并于2024年5月8日到期[152] - 公司授予董事、员工、顾问等合资格人士认购公司股份的权利[152]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2015年7月2日、2016年7月4日、2017年4月28日、2018年5月4日、2019年4月12日、2020年4月17日、2021年4月16日、2022年4月19日和2023年4月21日分别授出了购股权[63] - 公司购股权的行使价格分别为1.90港元、1.78港元、1.57港元、1.592港元、1.34港元、1.406港元、1.09港元、1.22港元、1.17港元和0.958港元[63]
贸易通(0053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2,6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920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3,9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36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6,0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184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0,6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840千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港仙)基本和摊薄均为5.12,2023年同期均为4.89[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2,5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660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91,95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4,921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62,38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477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66,8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6,204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0,7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935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为55832千港元,2023年为58852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为4710千港元,2023年为4375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经营开支为17956千港元,2023年为15961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1793千港元,2023年为10823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310千港元,2023年为534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20] - 2024年和2023年中期股息均为29401千港元,每股3.7港仙[2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对应溢利为40693000港元,2023年为38840000港元,加权平均股数均为794634000股[23] - 2024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为247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为2276千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856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646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预期超过一年后收回的合约资产金额为1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9000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70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03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已收客户按金为10260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016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29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494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794634千股,金额均为296093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1.227亿港元,较2023年的1.249亿港元下跌1.8%[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折旧前经营开支为8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雇员成本下降5.1%至5580万港元;采购成本较2023年同期减少220万港元;其他经营成本增加200万港元至1800万港元;折旧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30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未经审核经营溢利为34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8%[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其他收入净额增加100万港元至1180万港元;分占OnePort Holdings (BVI) Limited的溢利为30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未经审核除税后溢利为40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每股基本盈利与每股摊薄盈利均为5.12港仙,较2023年增加0.23港仙[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4.36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47亿港元;资产总额为5.34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56亿港元;资产净值为3.66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62亿港元;无借贷[46][47] - 2024年6月30日,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为3.669亿港元,较2023年底减少约930万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政府提供共220万港元银行担保,以220万港元存款押记作抵押[50] - 2024年6月30日,待履行且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为220万港元,较2023年底减少100万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33名,较2023年6月减少11名,期内雇员成本为5580万港元,较2023年6月减少310万港元[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政府电子贸易服务,全部收益均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畴内[11] - 公司可呈报分部包括电子商贸、身份管理和其他服务[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商贸即时确认收益为67,113千港元,身份管理为3,157千港元,其他服务为8,326千港元,总计78,596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商贸随时间确认收益为18,098千港元,身份管理为19,085千港元,其他服务为6,873千港元,总计44,056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客户收益为122,652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收益抵销分部间收益后为129,822千港元,综合收益为122,652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报分部溢利为38,662千港元,折旧为4,710千港元,其他收入净额为11,793千港元,综合除税前溢利为46,003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为124,920千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为37,736千港元,折旧为4,375千港元,其他收入净额为10,823千港元,综合除税前溢利为44,184千港元[16] - 公司绝大部分收益及经营溢利均来自香港业务,未呈列地区资料[16] - 2024年上半年电商业务总收益按年升7.9%至85200000港元,2023年为79000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GETS子分部收益升6.6%至74600000港元,2023年为70000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应用方案子分部收益升17.9%至10600000港元,2023年为9000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按年增28.9%至27100000港元,2023年为21100000港元[34] - 供应链应用方案业务营业额按年增长17.9%,报告期获新项目[35] - 2024年上半年身份管理业务收益为2220万港元,较2023年的2940万港元同比下跌24.3%;分部溢利为240万港元,较2023年的660万港元同比下跌63.9%[38] - 维护服务经常性收益和项目收益分别下跌13.1%和27.7%,数码签署方案收益跌幅接近90%[39] - 2024年上半年接获电子钱包运营商和跨国银行的eKYC项目订单,以及娱乐非牟利机构的生物双重认证解决方案订单[3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服务业务收益为1520万港元,2023年为1660万港元;分部溢利为910万港元,2023年为1010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智能销售点及相关业务收益为480万港元,2023年为510万港元;GETS相关服务收益为1040万港元,2023年为1150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智能销售点维护及支援服务收益按年下跌3%;GETS相关服务总收益按年增加约5.4%;与PAObank合作转介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41][42] 财务报告相关信息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于2024年8月28日获授权刊发[8]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于本会计期间首次生效,但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10] 业务展望 - 公司对2024年全年GETS业务充满信心,GETS合约被政府延长至2027年底[36] - 公司对2024年下半年供应链应用方案业务前景有信心,预计表现将进一步增长和改善[37] - 公司对2024年全年电子商务分部前景保持合理信心,除非有重大灾难严重影响全球经济[37] - 公司对2024年下半年身份管理业务表现改善有信心,将推出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新产品[40] - 全球经济虽面临高利率和地缘政治风险,但展现出非凡韧性,公司对2024年下半年GETS市场正面发展趋势持合理信心[36] - 政府贸易单一窗口项目对公司既有危亦有机,公司等待明确政策方向,有信心满足客户服务及监管要求[36] 身份管理业务成本情况 - 身份管理业务最大成本是雇员成本,大部分为固定成本,用于新产品研发,成果将在客户采用新方案时显现[38]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与2023年相同;中期股息派息率为72.3%[45] - 董事会已议决向股东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金额占期内股东应占溢利的72.3%[57] 公司运营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部分董事因工作安排未出席[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23日至9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9] - 为符合收取中期股息资格,所有股份过户表格及有关股票须于2024年9月2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登记处[59] - 中期业绩公告已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刊出[6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在规定期限内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出[60]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非执行董事有李乃熺博士、李国本博士及袁永生先生[60]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翟迪强先生、周德熙先生、张可玲女士及林宣武先生[60]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有谢锦强先生及郑俊聪先生[60] 购股权信息 - 2023年4月21日公司按1港元代价授出6800000份购股权[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