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狮龙国际(00592)

搜索文档
BOSSINI INT'L(0059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6 17:3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收益为8.48亿港元,2020年为10.92亿港元,同比下降22%[5][11][12] - 2021年毛利率为51%,2020年为4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5][11][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55亿港元,2020年为3.68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58%[5][11][12] - 2021年同店销售额及同店毛利分别下跌18%,2020年分别下跌14%和21%[1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净额结余为3.73亿港元,2020年为1.16亿港元,同比增加222%[5][11][12] - 2021年存货周转期为136天,2020年为123天,增加13天[5] - 2021年存货水平为1.55亿港元,2020年为2.1亿港元,同比下降26%[5] - 2021年流动比率为2.45倍,2020年为1.49倍,同比增加64%[5] - 2021年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77%,2020年为175%,同比减少98个百分点[5] - 集团收益为8.48亿港元,较2020年的10.92亿港元下跌22%[26][43][47] - 毛利为4.31亿港元,较2020年的5.34亿港元下跌19%,毛利率增加2个百分点至51%[27][43][47] - 总营运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下跌至72%,2020年为81%,集团确认非金融资产非现金减值3000万港元,2020年为1.15亿港元[28][44][48] - 融资成本为1100万港元,2020年为1600万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为900万港元,2020年为1500万港元[30][45][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58%,净溢利率为负18%,2020年为负34%,下跌16个百分点[33][46][50] - 集团同店销售额增长为 -18%,同店毛利增长为 -18%,2020年分别为 -14%和 -21%[35] - 6月30日现金净额为3.73亿港元,2020年为1.16亿港元,增长222%[37] - 6月30日存货水平为1.55亿港元,2020年为2.1亿港元,下降26%[39] - 6月30日存货周转期为136天,2020年为123天,增加13天[4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业务遍布22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目为882间,2020年为982间,包括174间直接管理店铺和708间特许经营店铺[5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3亿港元,较2020年的1.76亿港元增加[75][78] - 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为2.45倍,较2020年的1.49倍提高,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77%,较2020年的175%下降[75][78] - 2021年公司存货周转期为136天,较2020年的123天增加,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43%,较2020年的负75%改善[77][78]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香港及澳门、中国内地、新加坡直接管理店铺分别为34家、124家、16家,2020年分别为38家、154家、17家[3][6] - 香港及澳门市场收益为4.91亿港元,较2020年的7.16亿港元下跌31%,分类业绩亏损1.09亿港元[61][63]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减少8%至2.71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5000万港元,较2020年的1.02亿港元亏损收窄[66][67] - 新加坡市场收益上升8%至8600万港元,分类业绩盈利600万港元,2020年亏损3600万港元[70][72] - 香港及澳门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下跌22%,同店毛利下跌22%,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至9.1万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降至4700港元[61][63] - 中国大陆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下跌12%,同店毛利下跌9%,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至12.02万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增至1600港元[66][67] - 新加坡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增长2%,同店毛利下跌6%,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至2.08万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增至4000港元[70][72] 员工数据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全职等效员工为1000人,较2020年的1500人减少[8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共聘用相当于1000名全职员工,2020年为1500名[88] 供股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4月12日,公司按每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每股0.360港元的价格发行821,916,697股供股股份,完成供股后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2.94亿港元[90][91] - 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的约1.00亿港元用于偿还股东贷款,约1.94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90][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用于偿还股东贷款的1.00亿港元已按计划使用[95] - 用于集团在中国内地扩张资本开支的6000万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使用700万港元,未使用5300万港元,计划使用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95] - 用于提升集团信息技术系统的1000万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使用300万港元,未使用700万港元,计划使用时间为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全年[95] - 用于支付集团在中国内地打造品牌及扩张网络额外开支的1.24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使用1000万港元,未使用1.14亿港元,计划使用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95] 公司策略及发展规划 - 自2020年下半年起,公司专注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运营亏损,开始重塑品牌定位,调整高级管理层组合并制定未来3 - 5年全新策略[97][99] - 公司将在中国内地投资新品牌定位下的分销渠道,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102][10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第二次中期股息,2020年也未派发[104][10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张智先生现年54岁,2020年7月获委任为联席行政总裁,有超25年财务管理等经验[111][113] - 赵建国先生现年57岁,2020年7月获委任,自2008年5月起为北京恒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116][119] - 陈卓谦先生现年50岁,2010年8月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及财务董事,有超26年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118][120] - Victor Herrero先生现年53岁,2020年7月获委任,2015 - 2019年任Guess Inc.首席执行官及董事[122][125] - 张智先生现任非凡中国(股份代号:8032)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111][113] - 赵建国先生现任非凡中国(股份代号:8032)消费品业务总监[116][119] - Victor Herrero先生现为非凡中国(股份代号:8032)非执行董事,此前任高级顾问[123][126] - 赵先生1987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1985年获全国体操锦标赛全能冠军[117][120] - Herrero先生2003年获美国西北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办课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24][126] - Herrero先生1992年获法国ESCP欧洲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993年获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法律学士学位[124][126] - 罗正杰先生42岁,2020年7月获委任,为罗氏集团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其公司Keystar Limited持有龙跃20%权益[129][131][132] - 李国明先生63岁,2020年7月获委任,有逾30年财务管理经验[134][135] - 郑善强先生65岁,2017年9月获委任,曾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38][140] - 冼日明教授66岁,2005年10月获委任,于中大工商管理学院工作超35年[139][141]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为2020/21年度第二次中期报告[133][136][142][1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的权益及淡仓情况将列出[143][144] 公司股份发行及权益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凡中国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541,082,726股[149] - 张智先生持有非凡中国25,944,000股普通股和110,00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1.42%[147] - 赵建国先生持有非凡中国288,000,000股普通股和5,00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3.07%;受控制法团权益对应12,963,200股,占比0.14%;配偶权益对应700,000,000份购股权,占比7.34%[147] - 陈卓谦先生持有非凡中国4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042%[147] - Victor HERRERO先生持有非凡中国1,168,000股普通股和60,00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0.64%[1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龙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0股[174] - 罗正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龙跃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16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465,750,091股[188] - 龙跃发展有限公司、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李宁先生、李进先生均持有公司1,741,977,65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0.65%[18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李宁先生和李进先生通过相关公司间接持有非凡中国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本约22.35%、17.61%和20.96%,合计约60.92%[187] - 2021年6月30日,龙跃由非凡中国持有80%权益[190] - 2021年6月30日,李宁先生及李进先生透过相关公司权益被视为于非凡中国股份中拥有权益,相关公司分别持有非凡中国2,132,420,382股、1,680,022,769股及2,000,000,000股股份,分别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2.35%、17.61%及20.96%,共占60.92%[19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465,750,091[191]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3年11月12日采纳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予董事及员工,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内,此计划条款无更改[195][198]
BOSSINI INT'L(0059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1-03-10 16:3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68亿港元,2019年为6.25亿港元,同比下降25%[6][13][14] - 同期,公司毛利率为52%,2019年为51%,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6][13][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700万港元,2019年为9400万港元,同比减少7%[6][13][14] - 公司同店销售额及同店毛利分别下跌22%和25%,2019年跌幅分别为10%和15%[13][1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结余为2.48亿港元,2019年为2.32亿港元,同比增加7%[6][13][14] - 2020年12月31日存货水平为1.77亿港元,较2020年6月的2.1亿港元下降16%,较2019年12月的2.67亿港元下降34%[6]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37倍,较2020年6月的1.49倍下降8%,较2019年12月的1.66倍下降17%[6] - 集团收益为4.68亿港元,较2019年的6.25亿港元下跌25%[24][33][37] - 毛利为2.42亿港元,较2019年的3.16亿港元下跌24%,毛利率增加1个百分点至52%[25][33][37] - 总营运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上升至73%(2019年:65%),确认非金融资产非现金减值3000万港元(2019年:无)[25][34][38] - 融资成本为700万港元(2019年:90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500万港元(2019年:800万港元)[25][35][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7%,净溢利率为负19%(2019年:负15%),上升4个百分点[25][36][40] - 集团同店销售额增长为 -22%(2019年: -10%),同店毛利增长为 -25%(2019年: -15%)[27] - 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2.48亿港元,较2019年的2.32亿港元增长7%[29] - 12月31日存货水平为1.77亿港元,较2019年的2.67亿港元下降34%,存货周转期为143天(2019年:142天)[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48亿港元,现金净额结余为2.4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37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244%,2019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30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65][6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周转期为143天,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87%[67][68] 区域收益占比变化 - 按区域分类收益,2020年香港及澳门占比55%(2019年为66%),中国大陆占比35%(2019年为26%),新加坡占比10%(2019年为8%)[7][8] 区域同店销售额增长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新加坡同店销售额增长分别为 -28%、 -8%、 -6%,2019年分别为 -14%、 -5%、 -5%[9] 店铺数量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店铺位于约25个国家及地区,直接管理店铺和出口特许经营店铺总数为927家,2020年6月为982家,减少55家[5][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遍布25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目为927间(2020年6月30日:982间)[43][44]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及澳门收益为2.55亿港元,较2019年的4.10亿港元下跌38%,分类业绩亏损7400万港元(2019年:亏损4900万港元)[23][50][52]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增加2%至1.65亿港元,同店销售额下跌8%,同店毛利下跌10%,每平方呎销售额增加19%至1900港元,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24%至129,200平方呎,直接管理店铺总数为136间,分类业绩亏损1600万港元[56][57] - 新加坡业务收益下跌9%至4800万港元,同店销售额下跌6%,同店毛利下跌9%,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6%至22,2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2%至4400港元,直接管理店铺数目为17间,分类业绩盈利700万港元[59][61] 业务调整情况 - 公司于2020年6月底前结束台湾零售业务[60][6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共聘用相当于1300名全职员工[76][79] 业绩预期与策略 - 公司预计余下财政年度业绩仍承受重大压力,因新冠影响及旅游、社交限制措施持续[82][84] - 香港及澳门市场短期内游客人数难大幅反弹、零售环境难恢复正常,公司拟维持精简架构并重新集中资源,或关闭亏损店铺[83][84] - 2021年公司将专注中国大陆市场业务拓展,开设直营店、重启加盟店,发展电商业务[86][8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19年:无)[89][90] 管理层人员情况 - 张智先生54岁,2020年7月任联席行政总裁,有超25年财务管理等经验[93][95] - 赵建国先生56岁,2020年7月获委任,在中国大陆消费品业务有丰富经验[98][101] - 陈卓谦先生50岁,2010年8月任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有超26年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100] - 陈卓谦先生现年50岁,于2010年8月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及财务董事,有逾26年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102] - Victor HERRERO先生现年52岁,于2020年7月获委任,曾于2015 - 2019年担任Guess Inc.首席执行官及董事,2018年获“可持续服装行业最佳行政总裁”称号[105][107] - 罗正杰先生现年42岁,于2020年7月获委任,其所在的Keystar Limited拥有公司主要股东龙跃20%权益[111][114] - 李国明先生现年63岁,于2020年7月获委任,有逾30年财务管理经验[117][118] - Cheong Shin Keong先生现年64岁,于2017年9月获委任,曾于2015年1月1日 - 2019年12月31日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20] 管理层持股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张智先生持有非凡中国60,000,000份购股期权,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0.63%[1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赵建国先生持有非凡中国288,000,000股普通股,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3.03%[1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赵建国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非凡中国12,963,200股普通股,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0.14%[128][1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赵建国先生因配偶权益持有非凡中国700,000,000份购股期权,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7.37%[128][1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陈卓谦先生持有非凡中国400,000股普通股,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0.0042%[1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Victor HERRERO先生持有非凡中国1,168,000股普通股,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0.01%[1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罗正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龙跃20股普通股,占龙跃已发行股本约20%,龙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0股[13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非凡中国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496,332,726股[1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龙跃发展有限公司、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李宁先生、李进先生分别持有公司1,093,839,24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54%[13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非凡中国持有龙跃80%权益[1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Lead Ahead Limited、Victory Mind Assets Limited及Dragon City Management (PTC) Limited分别持有非凡中国2,132,420,382股、1,680,022,769股及2,000,000,000股股份,分别占非凡中国已发行股本约22.46%、17.69%及21.06%,合共占61.21%[14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643,833,394股[142]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3年11月12日采纳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予董事及员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计划条款无更改[150] 购股权没收情况 - 岑文娟女士2020年7月1日有800,000份购股权,期内没收80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58] - 岑文娟女士另有1,20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1,20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58] - 岑文娟女士还有2,00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2,00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58] - 麦德昌先生2020年7月1日有678,000份购股权,期内没收678,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503港元/股[163] - 麦德昌先生另有2,80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2,80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63] - 陈卓贤先生2020年7月1日有210,000份购股权,期内没收21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503港元/股[166] - 陈卓贤先生另有56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56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66] - 陈卓贤先生还有84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84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780港元/股[166] - 岑文娟女士有1,75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1,75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570港元/股[158] - 麦德昌先生有3,500,000份购股权于2020年7月1日持有,期内没收3,500,000份,12月31日为0份,行使价0.570港元/股[163] 其他雇员购股情况 - 2020年7月1日其他雇员持有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129.4万、43.2万、64.8万等[171] - 2020年7月1日其他雇员持有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962.4万、12.4万、39.8万等[174] - 2020年7月1日其他雇员持有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62万、250万、250万等[178] - 2020年度内没收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129.4万、43.2万、64.8万等[171] - 2020年度内没收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962.4万、12.4万、39.8万等[174] - 2020年度内没收的部分购股数分别为62万、250万、250万等[178] - 部分购股期权行使价分别为每股0.503港元、0.780港元、0.922港元等[171] - 部分购股期权行使价分别为每股0.570港元、0.740港元、0.495港元等[174] - 部分购股期权行使价分别为每股0.352港元、0.275港元、0.285港元等[178] 购股期权归属与行使期情况 - 购股期权归属期为自授出日期起计直至行使期间开始为止[180] 新授予购股权情况 - 2021年1月5日,公司向董事及若干雇员授予合共90,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港币0.460元[190][191] - 每三分之一的购股权行使期分别为2022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190][191] - 张智先生持有16,000,000份
BOSSINI INT'L(0059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10-14 16:31
店铺数量与分布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约28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店铺,直接管理店铺209家(2019年为286家),特许经营店铺773家(2019年为775家),总数982家(2019年为1,061家)[2][3][7] - 公司全球共设有982间店铺,其中209间为直接管理店,773间为出口特许经营店[13] - 出口特许经营店分布于25个国家[13] -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关闭了台湾所有零售店[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业务遍布28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目为982间,较2019年的1061间减少[56] - 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店铺总数为773间,较2019年的775间减少,业务遍及25个国家[66][68] - 中国大陆直接管理店铺总数为154间(2019年:175间)[71] - 新加坡直接管理店铺数目为17间(2019年:15间)[71] 同店销售与每平方呎销售额情况 - 2020年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及澳门为 -19%(2019年为 -10%),中国大陆为 -8%(2019年为 -6%),新加坡为 -11%(2019年为 -9%),台湾为11%(2019年为 -8%),合计为 -14%(2019年为 -9%)[6] - 2020年每平方呎销售额方面,香港及澳门为5,500港元(2019年为7,000港元),中国大陆为1,500港元(2019年为1,900港元),新加坡为3,400港元(2019年为5,000港元),台湾为2,500港元(2019年为2,100港元),合计为3,100港元(2019年为3,800港元)[6] - 集团同店销售额及同店毛利分别下跌14%(2019年:9%跌幅)及21%(2019年:11%跌幅)[35][37][39] - 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额下跌19%,同店毛利下跌27%,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21%至5500港元[65][68] - 中国大陆市场同店销售额下跌8%(2019年:6%跌幅),同店毛利下跌14%(2019年:6%跌幅)[71] - 中国大陆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21%至1500港元(2019年:1900港元)[71] - 新加坡业务同店销售额下跌11%(2019年:9%跌幅),同店毛利下跌13%(2019年:5%跌幅)[71] - 新加坡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32%至3400港元(2019年:5000港元)[7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为1,092百万港元(2019年为767百万港元),毛利为534百万港元(2019年未提及正负情况),运营业务亏损319百万港元(2019年为103百万港元),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68百万港元(2019年为139百万港元)[7] - 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2.40港仙(2019年为8.48港仙),每股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均为0(2019年均为1.22港仙)[7] - 2020年毛利率为49%(2019年为52%),运营溢利率为 -29%(2019年为 -7%),净溢利率为 -34%(2019年为 -9%),EBITDA利润率为 -10%(2019年为 -6%)[7] - 2020年资本开支为21百万港元(2019年为30百万港元)[7] - 2020年存货周转期为123天(2019年为119天),存货水平为210百万港元(2019年为259百万港元)[9] - 2020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 -75%(2019年为 -18%),流动比率为1.49倍(2019年为3.42倍),现金净额为116百万港元(2019年为132百万港元)[9] - 2020年按区域分类收益中,香港及澳门占66%(2019年为71%),新加坡占7%(2019年为7%),中国大陆占27%(2019年为22%)[9][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收益为10.92亿港元(2019年:14.88亿港元),同比下跌27%[35][37][39][41] - 2020年毛利率为49%(2019年:52%),毛利下降30%至5.34亿港元(2019年:7.67亿港元)[35][37][39][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8亿港元(2019年:1.3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164%[35][37][39][46]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净额结余为1.16亿港元(2019年:1.32亿港元),同比下降12%[35][37][39] - 总营运开支与销售额比率增至81%(2019年:62%),营运亏损增加209%至3.19亿港元(2019年:1.03亿港元)[39][42] - 融资成本为1600万港元(2019年:20万港元),主要因采用HKFRS 16产生租赁负债利息1500万港元(2019年:无)[39][44] - 所得税开支为1200万港元(2019年:400万港元),实际税率为 - 4%(2019年: - 4%)[45] - 公司年内收益为10.92亿港元,较2019年的14.88亿港元下跌27%,毛利下跌30%至5.34亿港元,毛利率减少3个百分点至49%[47] - 总营运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上升至81%,确认非现金营运开支1.15亿港元,营运亏损增加209%至3.19亿港元[48] - 融资成本为1600万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500万港元[49] - 所得税开支为1200万港元,实际税率为负4%[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加164%,净溢利率为负34%,上升25个百分点[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6亿港元(2019年:1.62亿港元),现金净额为1.16亿港元(2019年:1.32亿港元)[73][7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49倍(2019年:3.42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75%(2019年:34%)[73][7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为6000万港元(2019年:30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1%(2019年:4%)[73][77] - 2020年公司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75%(2019年:负18%),存货周转期为123天(2019年:119天)[75][77] - 2020年6月30日代替水电及租用物业按金之银行担保为5697000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3463000港元[8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聘用全职员工1500名,2019年为1900名[94] 各区域业务收益情况 - 香港及澳门业务收益为7.16亿港元,较2019年的10.52亿港元下跌32%,分类业绩亏损1.99亿港元[65][68]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下跌11%至2.96亿港元(2019年:3.32亿港元)[71] - 新加坡业务收益下跌23%至8000万港元(2019年:1.04亿港元)[71] 市场环境影响 - 2020年1 - 6月,香港成衣零售销售下跌约52% [21] - 2020年1 - 6月,港澳旅客入境人数暴跌超80% [21] - 2020年1 - 6月香港成衣业零售销售额下跌约52%,访港及访澳旅客人次下跌超80%[25] -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香港服装零售销售价值下跌40%,中国大陆旅客人次减少66%[63][67] - 自2019年起公司核心市场经济环境受中美贸易紧张、香港本地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影响,零售销售增长放缓或萎缩[94] - 财政年度下半年公司营业额及纯利表现显著转差,租金开支未按比例减少[94] 公司股权与管理层变动 - 2020年7月21日,非凡中国收购公司控股权成为主要股东,7月24日委任多名董事及主席[30][32] - 2020年7月21日,非凡中国收购公司控股权成为主要股东[101] - 2020年7月24日,非凡中国委任多名人士出任公司董事局成员,组成新管理层[101] - 新管理层预计公司整体业绩短期内难有强劲反弹,将持续面临挑战[102] - 公司预计整体业绩不会强劲反弹,将继续面临强大阻力[104] 公司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公司管治守则[109][115] - 回顾年度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公司主席不受轮值退任规定限制[110][116] - 董事会目前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1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设有4个董事会委员会[129][130] - 2020年6月30日,董事之间无财政、业务、家属或其他重要关系[131][132]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始终满足上市规则对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命要求[133][134]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独立性的书面年度确认书[133][13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33][1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1年自动续期或3年,需按章程轮值退任和重选[143] - 公司主席为Victor HERRERO先生,联席行政总裁为张智先生及麦德昌先生[144][147] - 新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膺选连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51] - 公司将在2020年10月12日或前后寄发的通函中包含膺选连任董事详情[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向公司提供培训记录[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13次会议,审议批准业绩及持续关连交易,检讨讨论业务进展及策略[154][156] - 各新委任董事获全面、正规及切合个人需要的入职指引,公司按需安排持续简报及专业发展[151] - 公司在定期董事会会议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及立法监管环境变动的定期更新及呈列[151]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并书面制定职权范围,选新董事考虑背景、经验等,独立非执行董事需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146][1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年期为一年自动续期或三年,可提前终止,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47] - 各董事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培训记录涵盖阅读监管更新、探访等内容[155] - 董事局一年最少召开四次全体会议[170][175] - 董事局定期会议通告在会议举行前至少十四天发出,其他会议通告一般于合理时间内发出[162][163] - 董事局文件连同相关资料一般在会议前至少三天发给全体董事[1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设有四个委员会[173][1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美娴女士为主席[174][177] - 审核委员会年内召开2次会议[185][18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业绩[174][177] - 审核委员会职责内容不比企业管治守则规定宽松,与香港会计师公会指引一致[184][188] - 审核委员会年内审核2019年全年及中期财务结果等多项工作[186] - 审核委员会收到外聘核数师独立性和客观性书面确认[187]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财务业绩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业绩[1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3][196] - 回顾年度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了4次会议[194][19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低于15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5人,150.0001万至200万港元的有3人[19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合适董事人选等多项内容[200] - 审核委员会批准及确认内部审计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审计计划[189] - 薪酬委员会建议调整执行董事薪酬及表现花红、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待遇[194][197] - 审核委员会接获外聘核数师就其独立性及客观性发出的书面确认[189] - 董事酬金以及五名最高薪雇员披露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及10[199] 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持有投资基金约2.32亿港元,占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24.7%[83] - 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于2019年8月出售该基金
BOSSINI INT'L(00592) - 2019 - 中期财报
2020-03-12 16:53
店铺数量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约30个国家及地区共有1086家店铺,较2019年6月30日的1061家增加25家[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管理店铺总数为287家,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1家,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8家;出口特许经营店铺总数为799家,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24家,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31家[1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86家店铺,其中直接管理店铺增加至287家,加盟店为799家[5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净新增24间店铺,足迹遍布26个国家[32][33] - 香港及澳门出口特许经营店舖数目净增加24间,总数达799间(2019年6月30日:775间)[91][94] 各地区销售额情况 - 2019年下半年,香港及澳门销售额4.0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76亿港元下降29%;中国大陆及台湾销售额1.6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67亿港元下降3%;新加坡销售额0.53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0.54亿港元下降2%[5] - 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同店销售额分别下跌14%、5%及5%,2018年分别为5%、3%及6%跌幅,台湾同店销售额持平,2018年为7%跌幅,公司整体同店销售额下跌10%,2018年为5%跌幅[47][49] - 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及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占公司总收益的58%(2018年:66%),收益为4.09亿港元(2018年:5.76亿港元),跌幅为29%[82][87][88] - 中国大陆地区占总收益的23%(2018年:19%),收益下跌3%至1.62亿港元(2018年:1.67亿港元)[82][93][95] - 台湾地区占总收益的11%(2018年:9%),总收益下跌4%至7500万港元(2018年:7800万港元)[82][98][101] - 新加坡地区占总收益的8%(2018年:6%),收益下降2%至5300万港元(2018年:5400万港元)[82][105] - 新加坡地区收益下跌2%至港币5300万元,同店销售额录得5%跌幅,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增加18%至23,6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12%至港币4500元,营运亏损为港币700万元,营运溢利率为负12%[108] 公司收益及毛利情况 - 2019年下半年,公司收益6.9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75亿港元下降20%;毛利3.5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57亿港元下降2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6.9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75亿港元减少20%[12] - 同期,公司毛利3.5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57亿港元减少22%[12] - 公司2019年下半年整体收益下跌20%至6.99亿港元,2018年为8.75亿港元[32][33][39][43] - 公司毛利下跌22%至3.56亿港元,2018年为4.57亿港元,毛利率降至51%,2018年为52%[32][33][40][41][43] - 公司总收益下降20%至6.99亿港元(2018年:8.75亿港元),每平方呎销售总额下降18%至3300港元(2018年:4000港元)[84][85] 公司营运及亏损情况 - 2019年下半年,公司营运业务亏损0.8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0.24亿港元扩大243%;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0.9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0.26亿港元扩大264%[7] - 公司营运亏损为8200万港元,2018年为2400万港元亏损,营运溢利率为负12%,2018年为负3%[41][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400万港元,2018年为2600万港元亏损,每股基本亏损为5.71港仙,2018年为1.57港仙[41][43] 存货相关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存货周转期为142天,较2019年6月30日的119天增加23天,较2018年12月31日的124天增加18天[7] - 2019年12月31日,存货水平为2.67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2.59亿港元增加3%,较2018年12月31日的2.85亿港元下降6%[7] - 2019年12月31日,存货周转期为142天,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23天,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18天[14] - 2019年12月31日,存货水平为2.67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3%,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6%[14] - 2019年12月31日存货周转期为142天,回顾期内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32%[112][114] 资金相关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和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2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62亿港元增加62%,较2018年12月31日的3.06亿港元下降14%[7]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2.32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1.32亿港元增加76%,较2018年12月31日的2.83亿港元下降18%[7] - 2019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和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2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62%,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14%[15]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2.32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增加76%,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18%[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2亿港元,2018年为3.06亿港元,现金净额为2.32亿港元,2018年为2.83亿港元,存货周转期为142天,2018年为124天[42][4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2亿港元(2018年:3.06亿港元),净现金结余为2.32亿港元(2018年:2.83亿港元)[106]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港币2.62亿元,现金净额为港币2.32亿元,流动比率为1.66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10%,银行贷款为港币3000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5%[109] 资本开支情况 - 2019年下半年,资本开支为0.1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0.12亿港元增加33%[7] - 2019年,资本开支为1600万港元,较2018年的1200万港元增加33%[18] 各地区收益占比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及澳门地区收益占比58%(2018年同期为66%),中国大陆地区占比23%(2018年同期为19%),台湾地区占比11%(2018年同期为9%),新加坡地区占比8%(2018年同期为6%)[20][21] 同店销售额增长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同店销售额增长10%,而2018年同期为下降5%[22] 营运开支情况 - 公司营运开支占总收益64%,2018年为58%,其中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其他营运开支分别为3.14亿港元、1.16亿港元、0.19亿港元,占收益比例分别为44%、17%、3%,2018年分别为3.67亿港元、1.21亿港元、0.2亿港元,占收益比例分别为42%、14%、2%[48][49][52] 店铺楼面及销售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管理店铺的净零售楼面总面积略减至357,900平方呎,2018年为362,0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18%至3300港元,2018年为4000港元[48][49] 银行借款及负债比率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为3000万港元(2018年:23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10%(2018年:35%)[106][10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66倍(2018年:3.41倍),银行借款与总权益比率为5%(2018年:3%)[106][107] 业务终止情况 - 公司于2020年3月2日发布有关终止经营台湾零售业务之公布[99][101] 或然负债情况 - 自2019年6月30日起或然负债无重大变动[120][124] 员工聘用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在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台湾及新加坡共聘用相当于1900名全职员工[121][125] 员工薪酬机制情况 - 继续采用与工作表现挂钩的薪酬机制,包括按表现发放的花红、购股权计划及其他全面的员工福利[13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局不建议2019/20期内派中期股息,2018年为每股普通股1.22港仙[154][156] 公司发展策略情况 - 公司将重塑产品,展现都会•动感优闲品牌个性,体现核心品牌价值[147][149] - 公司将采取营销策略,了解消费者行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渗透度[147][149] - 公司将革新主要造型及功能产品,满足消费者变化的品味和喜好[147][149] - 公司将制定全球店铺陈列执行方案,统一品牌认知和形象[147][149] - 公司将推动和实施「销售始于设计」概念,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147][149] - 公司将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扩大中国大陆业务并扭亏为盈,开拓东南亚市场[148][149] - 公司将发挥结合网上和实体经营的零售网络优势,拓展线上到线下业务[151][155] - 公司将更新营运系统,协同内外部资源,提高运作效率[152][155] - 公司将推动「4D」策略,转型为以客户为驱动的战略业务[153][155] 公司管理层任职情况 - 钱曼娟女士于2010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主席,负责集团整体方向[163] - 麦德昌先生于2010年10月获委任为集团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策略规划工作[163] - 陈卓谦先生于2010年8月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及财务董事,负责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等工作[167][169] - 郑善强先生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曾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68][170] - 冼日明教授于中大工商管理学院工作超31年,2016年7月退休[174][175] 管理层持股及期权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钱曼娟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1,093,091,09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6.60%[177] - 钱曼娟女士直接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期权8,750,000份[183] - 麦德昌先生直接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期权23,178,000份[183] - 陈卓谦先生直接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期权7,760,000份[18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三位董事直接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期权合计39,688,000份[183] - 董事岑文娟女士于2019年7月1日有80万、120万、200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数量不变,行使价均为0.78港元/股[197] - 董事岑文娟女士于2013年12月2日获授175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数量不变,行使价为0.57港元/股[197] - 董事岑文娟女士于2016年10月4日获授300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数量不变,行使价为0.495港元/股[197] - 董事岑文娟女士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875万份购股期权[197] - 董事麦德昌先生于2010年7月5日获授67.8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数量不变,行使价为0.503港元/股[200] - 董事麦德昌先生于2010年10月12日获授280万、420万、700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数量不变,行使价均为0.78港元/股[200] - 董事麦德昌先生于2013年12月2日获授350万份购股期权,截至2019年12月31日
BOSSINI INT'L(00592)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10-04 17: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收益为16.41亿港元,较2018年的19.58亿港元下降16% [17] - 2019年毛利为8.46亿港元,较2018年的10.36亿港元下降18% [17] - 2019年营运业务亏损1.35亿港元,较2018年的0.21亿港元亏损扩大526% [17] - 2019年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39亿港元,较2018年的0.29亿港元亏损扩大380% [17] - 2019年每股基本亏损8.48港仙,较2018年的1.77港仙亏损扩大379% [17] - 2019年毛利率为52%,较2018年下降1个百分点 [17] - 2019年营运溢利率为 - 8%,较2018年下降7个百分点 [17] - 2019年净溢利率为 - 8%,较2018年下降7个百分点 [17] - 2019年存货周转期为119天,较2018年的203天减少84天 [17] - 公司收益下跌16%至16.41亿港元[32][35] - 毛利减少18%至8.46亿港元,毛利率减少1个百分点至52%[32][35] - 同店销售额及同店毛利分别减少9%及11%[32][35] - 存货周转期由2018年的80天增加至119天[32][35] - 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39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8.48港仙[32][3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为1.32亿港元[32][35] - 公司持有一项投资基金为2.32亿港元[32][35] - 公司全年整体收入下降16%,同店销售下降9%,毛利下降18%,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52%[63] - 公司年内收益为16.41亿港元,较2018年的19.58亿港元下跌16%,毛利为8.46亿港元,较2018年的10.36亿港元下跌18%,毛利率降至52% [71][74] - 公司年内营运亏损为1.35亿港元,2018年为2100万港元,营运溢利率为负8%,2018年为负1%,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9亿港元,2018年为29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8.48港仙,2018年为1.77港仙 [72][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2亿港元,2018年为3.41亿港元,现金净额为1.32亿港元,2018年为3.41亿港元,持有投资基金2.32亿港元,2018年为2.30亿港元,存货周转期为119天,2018年为80天 [73][76] - 香港及澳门和新加坡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10%(2018年:2%跌幅)及9%(2018年:5%跌幅),中国大陆及台湾同店销售额分别录得6%跌幅(2018年:6%增长)及8%跌幅(2018年:3%增长),整体同店销售额下跌9%(2018年:1%跌幅) [80][83] - 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新加坡同店毛利分别下跌12%(2018年:2%增长)、6%(2018年:4%增长)、10%(2018年:6%增长)及5%(2018年:9%跌幅),整体同店毛利下跌11%(2018年:1%增长) [81][8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直接管理店铺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至34.4万平方呎,2018年为35.91万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减至3800港元,2018年为4200港元,年内营运开支占总收益63%,2018年为57% [82][8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7.24亿港元,占收益45%,2018年为8.01亿港元,占41%,行政开支为2.52亿港元,占15%,2018年为2.38亿港元,占12%,其他营运开支为5600万港元,占3%,2018年为7500万港元,占4%,总营运开支为10.32亿港元,占63%,2018年为11.14亿港元,占57% [88] - 2019年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及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占总收益的65%,2018年为67%;中国大陆市场占总收益的20%,2018年为17%;台湾及新加坡市场分别占总收益的9%和6%,2018年分别为9%和7%[109][113] - 回顾年内,香港及澳门包括零售和出口特许经营业务的收入为10.52亿港元,2018年为13.04亿港元,下降19%[111] - 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下降10%,2018年下降2%;同店毛利下降12%,2018年增长2%[111] - 零售总净面积降至110,800平方英尺,2018年为125,000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销售额降至7,000港元,2018年为7,700港元,下降9%[111] - 经营亏损为3300万港元,2018年盈利2400万港元;经营利润率为负3%,2018年为正2%[111] - 香港及澳门业务收益为10.52亿港元,较2018年的13.04亿港元跌幅为19%[115] - 香港及澳门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额下跌10%,同店毛利下跌12%[115] - 香港及澳门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至110,8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9%至7,000港元[115] - 香港及澳门业务营运亏损为3300万港元,营运溢利率为负3%[115]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下跌2%至3.32亿港元,同店销售额下跌6%,同店毛利减少6%[122][125] - 中国大陆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增加8%至151,4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5%至1900港元[122][125] - 中国大陆业务营运亏损为5800万港元,营运溢利率为负17%[122][125] - 台湾业务总收益下跌13%至1.53亿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8%跌幅,同店毛利下跌10%[124][126] - 台湾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12%至60,4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减少5%至2100港元[124][126] - 新加坡业务收益为1.04亿港元,较2018年的1.38亿港元下跌25%,同店销售额下跌9%(2018年跌幅5%),同店毛利下跌5%(2018年跌幅9%)[129] - 新加坡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13%至21,400平方呎(2018年为24,6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9%至5,000港元(2018年为5,500港元)[129] - 新加坡业务营运亏损为1300万港元(2018年为300万港元),营运溢利率为负13%(2018年为负2%)[1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2亿港元(2018年为3.41亿港元),现金净额为1.32亿港元(2018年为3.41亿港元)[129] - 公司流动比率为3.42倍(2018年为3.10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34%(2018年为29%)[1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为3000万港元(2018年无),资产负债比率为4%(2018年为零)[129] - 公司银行信贷额为4.22亿港元(2018年为4.98亿港元),其中5200万港元(2018年为2000万港元)已动用[1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周转期为119天,2018年为80天,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18%(2018年为负3%)[1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本金总额为2.32亿港元的投资基金(2018年为2.30亿港元),确认利息收入700万港元(2018年为700万港元)及公平值变动收益200万港元(2018年为亏损400万港元)[132][134][1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代替水电及租用物业按金之银行担保为3463000港元,2018年为3606000港元[136] 各条业务线店铺数量变化 - 公司全球共设1061间店铺,较2018年增加123间,其中286间为直接管理店,较2018年增加2间,775间为出口特许经营店,较2018年增加121间[17][22] - 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净新增121间店铺,业务遍布27个国家[32][35] - 公司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在网络扩张计划中净增121家门店,业务覆盖27个国家[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业务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目为1061间,2018年为938间,包括286间直接管理店铺及775间特许经营店铺 [92][96] - 香港及澳门市场店铺数目稳定维持于39间,2018年为40间 [93][96] - 公司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净新增121间店铺,足迹遍及27个国家,中东和印度分别新增108间及20间店铺,店铺总数增至775间,2018年为654间 [67][94][96] - 2019年6月30日,直接管理店铺总数286家,特许经营店铺总数775家;2018年6月30日,直接管理店铺总数284家,特许经营店铺总数654家[100] - 回顾年内,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净增121家店铺,店铺总数增至775家,2018年为654家,业务覆盖27个国家[112] - 集团出口特许经营店铺数目净增加121间,总数达775间[115]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重塑产品,制定全球店铺陈列执行方案,统一品牌形象[47][50] - 公司将培育现有市场、开发东南亚新市场、拓展线上到线下业务及扩大发展中国大陆业务,重燃业务增长动力[47][50] - 公司将更新营运系统,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应用80/20定律提高营运效率、通过数字化和运用大数据创造业务价值[47][50] - 公司将促进员工思维转型,创新工作方式,释放个人潜能[47][50] - 公司认为跨品牌及授权项目有助于提升和体现核心品牌价值,将继续发掘机会提供新奇有趣产品系列[48] - 公司将优化新兴市场的销售网络,强化品牌形象及地位,发挥规模经济优势[148][151] - 公司将重塑产品,推行市场推广策略,制定全球店铺陈列执行方案[149][152] - 公司将培育现有市场,开发东南亚新市场,拓展线上到线下业务,扩大发展中国大陆业务[150][152] - 公司将更新营运系统,应用80/20定律提升营运效率[155][158]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运用大数据和资讯智能创造和推动最大业务价值[156][158] - 公司视人才为核心资产,将培育和促进员工思维转型,释放个人潜能[156][158] 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及态度 - 公司所处行业需适应消费者喜好和消费模式变化,采用创新零售策略和新兴科技吸引新一代消费者[55][57] - 公司感谢消费者、合作伙伴和股东支持,期望共创美好未来,重塑公司[56][57] - 公司因非季节性天气和核心市场消费者情绪疲软,导致全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63] - 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内需疲弱影响,香港经济进一步减速,2019年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146][151] - 公司管理层对市场发展持审慎和警惕态度,但认为挑战与机遇并存[147][151] - 公司财政状况稳健,有能力应对潜在挑战[147][151]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局目前由6位董事组成,包括3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79][1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设有4个董事委员会[182][183] - 公司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年期由委任日期起计为1年,除非提前终止否则自动续期[192][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前终止委任需一方给予不少于3个月事先书面通知或双方同意[192][196]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始终符合上市规则中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1名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的要求[188]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独立性的书面年度确认书[188] - 公司主席钱曼娟女士,行政总裁麦德昌先生,二者职位分离以保持独立和平衡[193] - 公司已设立提名委员会,任命新董事时会考虑候选人背景、经验等因素[195] - 公司采用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内的守则条文作为公司管治守则[163][169] - 回顾年度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主席不受轮值退任规定所规限[164][170] - 公司主席为钱曼娟女士,行政总裁为麦德昌先生,二者由不同人士担任以保持独立性[197] - 公司已明确界定主席与行政总裁各自责任并书面载列,主席负责集团整体方向,行政总裁负责整体管理及策略规划[197]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并书面制定其职权范围[198] - 挑选新董事时会考虑其背景、经验、专业技巧及供职时间,独立董事需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198]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澳门、中国大陆、台湾及新加坡共聘用相当于1900名全职员工,2018年为2100名[142] 公司授权项目情况 -
BOSSINI INT'L(00592) - 2018 - 中期财报
2019-03-05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六个月,公司收益8.75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9.74亿港元下降10%[4] - 同期,公司毛利4.57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5.12亿港元下降11%[4] - 2018年12月31日存货水平为2.85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03亿港元增加40%,较2017年12月31日的2.66亿港元增加7%[4]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3.41倍,较2018年6月30日的3.10倍增加10%,较2017年12月31日的2.96倍增加15%[4] - 2018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和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06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41亿港元减少10%,较2017年12月31日的3.54亿港元减少14%[4] - 2018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2.83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41亿港元减少17%,较2017年12月31日的3.54亿港元减少20%[4] - 2018年12月31日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35%,较2018年6月30日的29%增加6个百分点,较2017年12月31日的33%增加2个百分点[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下跌10%至8.75亿港元(2017年:9.74亿港元)[22] - 毛利下跌11%至4.57亿港元(2017年:5.12亿港元),毛利率降至52%(2017年:53%)[22] - 公司营运亏损为2400万港元(2017年:1000万港元亏损),营运溢利率为负3%(2017年:负1%)[22] - 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600万港元(2017年:1200万港元亏损),每股基本亏损为1.57港仙(2017年:0.72港仙)[22] - 公司整体收益下跌10%,同店销售额下降5%,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52%[2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06亿港元(2017年:3.54亿港元),现金净额为2.83亿港元(2017年:3.54亿港元),持有投资基金2.31亿港元(2017年:2.33亿港元),存货周转期为124天(2017年:105天)[25][26] - 2018年收益为8.75亿港元(2017年:9.74亿港元),变动 - 10%;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其他营运开支分别为3.67亿港元(2017年:3.93亿港元,变动 - 7%)、1.21亿港元(2017年:1.18亿港元,变动 + 3%)、0.2亿港元(2017年:0.39亿港元,变动 - 49%),总营运开支为5.08亿港元(2017年:5.5亿港元,变动 - 8%)[38] - 公司总收益下降10%至8.75亿港元(2017年:9.74亿港元),每平方呎销售总额下降2%至4000港元(2017年:4100港元)[60][6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港币3.06亿元,2017年为港币3.54亿元;现金净额为港币2.83亿元,2017年为港币3.54亿元[79][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为港币2300万元,2017年为无;资产负债比率为3%,2017年为零[80][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周转期为124天,2017年为105天;回顾期内,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6%,2017年为负3%[81][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本金总额为港币2.31亿元的投资基金,2017年为港币2.33亿元;回顾期内,确认港币400万元利息收入及港币100万元收益的投资基金公平值变动,2017年分别为港币300万元和港币100万元亏损[90][91] - 公司流动比率为3.41倍,2017年为2.96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35%,2017年为33%[79][82]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及澳门销售额为5.76亿港元,较2017年的6.46亿港元下降11%,营运溢利为1700万港元,较2017年的1200万港元增长42%,营运溢利率为3%,较2017年增加1个百分点[6] - 中国大陆销售额为1.67亿港元,较2017年的1.71亿港元下降2%,营运亏损为2300万港元,较2017年的1200万港元亏损扩大92%,营运溢利率为 - 14%,较2017年下降7个百分点[6] - 台湾销售额为7800万港元,较2017年的8700万港元下降10%,营运亏损为1300万港元,较2017年的600万港元亏损扩大117%,营运溢利率为 - 17%,较2017年下降10个百分点[6] - 新加坡销售额为5400万港元,较2017年的7000万港元下降23%,营运亏损为500万港元,较2017年的400万港元亏损扩大25%,营运溢利率为 - 9%,较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6] - 同店销售额增长方面,香港及澳门为 - 5%(2017年: - 4%),中国大陆为 - 3%(2017年:9%),台湾为 - 7%(2017年:5%),新加坡为 - 6%(2017年: - 8%),合计为 - 5%(2017年: - 2%)[9] - 香港及澳门地区销售占公司综合收益达66%[27][28] - 香港及澳门和新加坡同店销售额分别下跌5%(2017年:4%跌幅)及6%(2017年:8%跌幅),中国大陆及台湾同店销售额分别录得3%跌幅(2017年:9%增长)及7%跌幅(2017年:5%增长),公司整体同店销售额下跌5%(2017年:2%跌幅)[31][3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管理店铺的净零售楼面总面积略减至362,000平方呎(2017年:366,400平方呎),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2%至4,000港元(2017年:4,100港元),营运开支占总收益58%(2017年:56%)[32][33] - 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及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占总收益的66%(2017年:66%),中国大陆占19%(2017年:18%),台湾占9%(2017年:9%),新加坡占6%(2017年:7%)[59][61] - 香港及澳门市场总收益为5.76亿港元(2017年:6.46亿港元),跌幅为11%,同店销售额下降5%(2017年:4%跌幅)[67][70] - 香港及澳门净零售楼面总面积为121,600平方呎(2017年:125,800平方呎),下跌3%,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5%至7200港元(2017年:7600港元)[67][70] - 香港及澳门直接管理店铺数目为39间(2018年6月30日:40间),营运溢利为1700万港元(2017年:1200万港元溢利),营运溢利率为3%(2017年:2%)[67][70]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下跌2%至1.67亿港元(2017年:1.71亿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3%的跌幅(2017年:9%升幅)[69][71] - 中国大陆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增加3%至151,600平方呎(2017年:147,000平方呎),总店铺数目为177间(2018年6月30日:164间)[69][71] - 中国大陆营运亏损为2300万港元(2017年:1200万港元亏损),营运溢利率为负14%(2017年:负7%)[69][71] - 台湾地区总收益减少10%至7800万港元(2017年:8700万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7%跌幅(2017年:5%升幅)[73][75] - 新加坡市场收益下降23%至5400万港元(2017年:7000万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6%跌幅(2017年:8%跌幅)[74] - 新加坡地区收益下跌23%至港币540万元,2017年为港币700万元[76] - 新加坡同店销售额录得6%跌幅,2017年为8%跌幅[76] - 新加坡净零售楼面总面积减少17%至20,000平方呎,2017年为24,200平方呎[76] 店铺数量及分布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管理店铺295家(2018年6月30日为284家),出口特许经营店铺768家(2018年6月30日为654家),共计1063家(2018年6月30日为938家)[3][5] - 公司店铺位于约31个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澳门、新加坡、台湾等[2][3] - 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净增114家店铺,业务覆盖27个国家[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遍布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总数为1,063间(2018年6月30日:938间),其中直接管理店铺增加至295间(2018年6月30日:284间),特许经营店铺数目为768间(2018年6月30日:654间)[42][45] - 香港及澳门地区店铺数目于2018年12月31日为39间(2018年6月30日:40间),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在全球净增加114间店铺,总数达768间(2018年6月30日:654间),足迹遍布27个国家[43][45] - 中国大陆店铺数目为177间(2018年6月30日:164间),全部为直接管理店铺;台湾及新加坡直接管理店铺数目分别为65间(2018年6月30日:64间)及14间(2018年6月30日:16间)[44][45]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宣扬「就是快乐」的核心品牌价值,推出多项全年和季节性的推广活动[49][50] - 公司将推出更多注重功能性的新产品和设计,拓展童装市场扩大客户群[115][118] - 公司通过跨品牌和授权项目脱颖而出,将继续与受欢迎品牌合作创造协同效应[116][118] - 公司将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减少租金和店铺设备等运营开支,整合表现欠佳的店铺[116][118] - 公司将专注出口特许经营业务,扩大和优化分销网络[111][11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钱曼娟女士于2010年10月任公司执行主席,有超17年仁济医院明德幼稚园校监经验[130][132] - 麦德昌先生于2010年10月任集团行政总裁,毕业于加拿大温莎大学[131][132] - 陈卓谦先生于2010年8月任集团执行董事及财务董事,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135][137] - 梁美嫻女士为公司审核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现是四洲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任隽泰控股执行董事[140][142] - 冼日明教授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于中大工商管理学院工作超31年,现为鸿福堂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41][142] - 郑善强先生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现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38] 公司股权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钱曼娟女士直接实益拥有公司普通股1,093,091,09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6.57%[14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钱曼娟女士、麦德昌先生、陈卓谦先生分别直接实益拥有公司购股权8,750,000股、23,178,000股、7,760,000股,合计39,688,000股[155] - 公司于2013年11月12日采纳购股计划授出购股予董事及员工,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计划条款无更改[162][165] - 除已披露情况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董事无按证券及期货条例须记录权益或淡仓,或按标准守则须知会权益或淡仓[157] - 期内公司无授予董事等收购股份或债券获利益权利,彼等也未行使该权利,公司及附属公司未参与相关安排[160][163] - 期内无董事在公司或附属公司签订的重大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161][164] - 岑文娟女士于2018年7月1日有800,000份购股权,至2018年12月31日仍为800,000份,行使价为0.780港元/股[170] - 某人士于2018年7月1日有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