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包(00802)

搜索文档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01
2023 年 報 * 僅供識別 China e-Wallet Payment Group Limited 中國錢包支付集團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目錄 目錄 2 五年財務概要 3 董事報告 4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20 董事會報告 26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27 獨立核數師報告 31 綜合損益表 32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33 綜合財務狀況表 35 綜合權益變動表 36 綜合現金流量表 37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2 公司資料 五年財務概要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 業績 | | | | | | | 收入 | 40,542 | 70,959 | 89,094 | 101,924 | 60,324 | | 年度虧損 | (344,705) | (31,212) | (68,703) | (32,701) ...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3 20: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结算类应用程式服务收入8987千港元,2023年为49380千港元[5] - 公司2024年美容、电脑及移动相关电子产品及服务收入31555千港元,2023年为21579千港元[5] - 公司2024年总收入40542千港元,2023年为70959千港元[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结算类应用程式服务产生收入约9.0百万港元[6] - 2024年约86.8%的电子产品为美容相关[7]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自2014年起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及分销业务[7] - 公司2025年将继续专注于美容相关电子产品的设计及分销[7] 审核委员会工作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及独立外聘核数师审阅公司所采纳的会计原则及惯例[8] - 审核委员会就审核、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制度进行了讨论[8]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8]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1 06: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0,542千港元,较2023年的70,959千港元下降42.87%[3] - 2024年公司毛利4,772千港元,较2023年的25,202千港元下降81.06%[3]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342,965千港元,较2023年的30,481千港元扩大1025.19%[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344,705千港元,较2023年的31,212千港元扩大1004.47%[3]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57.10港仙,较2023年的5.32港仙扩大973.31%[3]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305,758千港元,较2023年的31,170千港元扩大881.00%[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61,132千港元,较2023年的381,547千港元下降83.98%[5] - 2024年公司总权益27,107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875千港元下降91.86%[5] - 2024年公司总负债34,025千港元,较2023年的48,672千港元下降29.90%[6]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27,107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875千港元下降91.86%[6] - 2024年集团总收入约40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7100万港元减少42.8%[35] - 2024年毛利为4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2520万港元减少[36] - 2024年销售及行政开支约530万港元,较2023年约3800万港元减少约3260万港元,占年度收入的13.1%(2023年:53.5%)[40] - 2024年集团年内亏损约3.447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31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因确认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亏损约3.47亿港元[41]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约3.446亿港元,2023年为约3210万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80万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约为161.8%,2023年12月31日为14.6%;2024年负债总额约为3770万港元,2023年为4870万港元;2024年资本总额约为2330万港元,2023年为3.329亿港元[4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5名雇员,2023年为21名;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10万港元,2023年约为220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603,545,948股普通股,与2023年持平[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有一个运营及可呈报分部,即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相关配件[11]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40,542千港元,2023年为70,959千港元,其中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结算类应用程式服务2024年为8,987千港元,2023年为49,380千港元[13] - 2024年香港地区收入38,562千港元,中国地区(不包括香港)为1,980千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27,679千港元,中国地区为43,280千港元[14] - 2024年客户A2贡献收入17,055千港元,客户B2贡献收入11,878千港元,均占总收入超10% [15] - 米兰站2024年营业额约1.119亿港元,亏损约2640万港元,公司持有约2150万股(约2.0%)[57] - 港湾数字2024年营收约120万港元,亏损约1680万港元,公司持有约580万股(约1.6%)[57] - 亚洲杂货2024年前6个月营业额约1.483亿港元,亏损约10万港元,公司持有约1300万股(约1.1%)[57] 其他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扣除项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为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79千港元和5,817千港元[17] - 2024年财务成本1,740千港元,2023年为1,667千港元[17]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0千港元,2023年为 - 936千港元[18]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以公司所有者应占集团年内亏损约344,618,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3,545,948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32,118,000港元和603,545,948股[22]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6,170千港元,2023年末为46,119千港元[24]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10,584千港元,2023年末为13,062千港元[25] 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2024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产生亏损约3.47亿港元[28][39] - 2024年1月1日若干附属公司总资产3.20713亿港元,总负债1267.5万港元,净资产3.08038亿港元[30] - 管理层认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失去对若干附属公司控制权[28][38][39] 金融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市值约448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53] - 中国投融资金融资产公平值为1.8048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9.6%,2023年为1.452亿港元;集团持有约1360万股(约3.2%)[53] - 汇隆金融资产公平值为714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1.7%,2023年为7552万港元;集团持有约2.041亿股(约1.4%)[53] - 万民好物金融资产公平值为445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7.3%,2023年为1698万港元;集团持有约1410万股(约4.7%)[53] - 隽泰控股金融资产公平值为434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7.0%,2023年为5249万港元;集团持有约3620万股(约3.7%)[5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零港元)[34] 核数师意见情况 - 公司因无法获取若干附属公司会计记录及财务资料,核数师对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27][3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黄思乐先生(担任主席),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彭静怡女士及谢东良先生(作为成员)[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履行主要职责,确保核数师表现良好[58]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自2009年2月上市后采纳企业管治守则,2024年全年遵守守则条文[59]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2024年全体董事遵守规定标准[60] 董事变动情况 - 2024年1月31日,李景龙、张立公被罢免执行董事,程瑞雄被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2024年1月31日,潘俊彦、林志嘉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彭静怡、谢东良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2024年2月29日,黄思乐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2024年12月18日,潘俊彦辞任执行董事,目前董事会有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7: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1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280千港元下降7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121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280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2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330万港元减少约71.86%[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22千港元下降96.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000万港元减少[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亏损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3,0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260千港元收窄28.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亏损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3,93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700千港元收窄26.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239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327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减少主因销售及行政开支减少[42]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由2023年同期约3260万港元减至2024年同期约2390万港元[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亏损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3.97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5.40港仙有所收窄[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所有者应占集团亏损2395.8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3545948亿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为3260.9万港元和6.03545948亿股[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358,34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1,547千港元下降6.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49,59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119千港元增加7.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28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813千港元下降43.1%[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8.192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446亿港元增加,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4959.4万港元和4611.9万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48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06.2万港元增加[32] - 2024年6月30日级别1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2132.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81.7万港元减少[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80万港元[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市值约213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49,40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672千港元增加1.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5.9%,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6%,2024年6月30日债务总额及资本总额分别约为4940万港元及3.089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零港元)[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权益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08,9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875千港元下降7.2%[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7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3896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7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1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93千港元[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及成本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74千港元,2023年同期相同[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经扣除的财务成本为87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50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024年无此项,2023年为3323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为214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811千港元[23] - 销售及行政开支占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21.87%,由2023年同期约3880万港元减至约270万港元,减少约3618万港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组合亏损2149.6万港元[50] 业务地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香港和中国(不包括香港)经营业务,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为12180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2024年6月30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为52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20千港元[20] 客户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入10%或以上[21]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有19名,2023年12月31日为21名[53] 公司股权相关数据 - 潘俊彦于2024年6月30日持有公司1259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9%[60] - 宋奇峰持有4531.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7.5%;黄浩持有310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5.1%[62] 购股计划相关数据 - 公司于2013年6月28日采纳购股计划,该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届满[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计划无授出、行使或注销情况,但有1.14126亿份尚未行使购股失效[64] - 2024年6月30日,购股计划无尚未行使购股[64] 审核委员会相关数据 - 审核委员会由黄思乐、彭静怡及谢东良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65] 公司交易及运营相关数据 - 因核数师对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公司股份于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交易[66] - 2024年6月27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提及核数师对2023年财报不发表意见及复牌指引[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重大资本开支[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抵押任何资产以取得贷款[4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67] 董事会相关数据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潘俊彦、林志嘉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彭静怡、谢东良、黄思乐[68] 法定储备相关数据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须拨付10%税后溢利至法定储备,直至该储备达注册资本的50%[12]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1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280千港元下降71.86%[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22千港元下降96.37%[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3,0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260千港元收窄28.52%[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3,93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700千港元收窄26.82%[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3.97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5.40港仙收窄26.4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58,34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1,547千港元下降6.0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49,40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672千港元上升1.5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08,9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875千港元下降7.19%[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303,80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170千港元下降11.2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08,9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875千港元下降7.19%[6] - 2024年上半年全面虧損總額為23,939[8]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21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28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1.9%[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财务成本为87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50千港元;其他项目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4年为97千港元,2023年为126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024年为0千港元,2023年为3323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2024年为21496千港元,2023年为13811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中香港当期税项为0千港元,中国当期税项为0千港元;2023年香港当期税项为0千港元,中国当期税项为521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所有者应占集团亏损23958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3545948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为32609000港元,股数相同[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2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330万港元减少约71.86%[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约为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2000万港元减少[39] - 销售及行政开支占集团期内收入约21.87%,由2023年同期约3880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270万港元,减少约3618万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239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327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减少主要因销售及行政开支减少[41]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负债比率约为15.9%,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6%,2024年6月30日债务总额及资本总额分别约为4940万港元及3.089亿港元[43]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80万港元[44]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市值约213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81.7万港元减少[49] 现金流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4,353千港元,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千港元,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217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減少淨額為5,569千港元[12] - 2024年1月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813千港元,6月30日為7,286千港元[12] 储备相关信息 - 2024年6月30日法定儲備為6,035,股份溢價為2,965,692,資本儲備為0,匯兌儲備為(38,956)[8] - 中國附屬公司須撥付10%稅後溢利至法定儲備,直至該儲備達到註冊資本的50%[11] - 法定儲備可用作抵銷過往年度的虧損,部份可被撥充資本為實繳資本,但剩餘儲備金額不得低於實繳股本的25%[11] 财务报表编制准则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已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及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15] - 公司已採納2024年1月1日開始生效的新訂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無重大變動[16] - 公司正評估未來生效的新訂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潛在影響[16] 业务地区收入及资产数据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为121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为52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20千港元[19] 客户及利息收入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无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入10%或以上[20]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均为1千港元,债券利息收入均为373千港元[2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为零港元[27]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1921千港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2327千港元后为495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8446千港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2327千港元后为46119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48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062千港元[31]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组合中,汇隆控股公平值449.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2%;中国投融资公平值393.5万港元,占1.1%等[49] 关联公司业绩情况 - 基于汇隆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业绩,营业额约8240万港元,亏损约1110万港元[49] - 基于中国投融资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收入约530万港元,亏损约3780万港元[50] 员工数量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除董事外有19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名减少[52] 股东持股情况 - 董事潘俊彦持有公司125,9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9%[59] - 主要股东宋奇峰持有45,31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黄浩持有31,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1%[61]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计划下有114,126,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失效,6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62][63] 公司交易及运营相关事项 - 公司股份于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交易[65] - 2024年6月27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核数师因无法获得部分附属公司完整账簿及记录,对2023年财报不发表意见[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5] - 公司或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57] 董事合规情况 - 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规定准则[58] 董事会构成情况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潘俊彦先生及林志嘉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彭静怡女士、谢东良先生及黄思乐先生[67] 报告基本信息 - 文档为中国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69] - 报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8月30日[69]
中国钱包(0080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总收入约71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8910万港元减少20.3%[11]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5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4090万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约31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6870万港元[9] - 2023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约32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6750万港元[10] - 2023年销售及行政开支占年度收入的53.5%,2022年为89.9%,由2022年约801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3800万港元[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约为14.6%,2022年12月31日为9.8%[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约4870万港元,2022年为3570万港元;资本总额约33290万港元,2022年为36410万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28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70万港元[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任何资本承担,2022年为零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或然负债,2022年为零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603,545,948股普通股,与2022年相同[1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603,545,948股普通股[91] - 2023年公司对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约26.3%,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约占8.38%[89] - 2023年公司对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额占年度购买总额约37.9%,对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额约占4.4%[9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储备(2022年:零港元)[91]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股息[9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市值约428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该资产组合总收益为亏损505.7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1.2%,2022年公平值为4397.7万港元[23] - 汇隆控股2023年公平值为755.2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0%,收益亏损653.2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为1408.4万港元;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4650万港元,亏损约1170万港元[23] - 中国投融资2023年公平值为1452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3.8%,收益为610.6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为841.4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270万港元,亏损约2770万港元[23][24] - 亚洲杂货2023年公平值为135.6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4%,收益亏损405.5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为541.2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1.456亿港元,亏损约40万港元[23][25] - 米兰站2023年公平值为425.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1%,与2022年相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约1.755亿港元,亏损约2790万港元[23][26] - 励时集团2023年公平值为90.7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2%,收益亏损284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为374.7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约人民币3170万元,亏损约人民币3950万元[23][27] - 港湾数字2023年公平值为445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2%,收益为109.8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为335.2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570万港元,亏损约3330万港元[23][28] 公司董事及人员变动 - 2023年公司多名董事发生变动,包括辞职、被罢免及新委任等情况[30][31] - 2024年2月29日,黄思乐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2] - 前任董事李景龍等均于2024年1月31日或之前辞任或被罢免,现任董事会于2024年1月31日及2月29日获委任[83] - 2024年1月31日潘俊彦、林志嘉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谢东良、彭静怡、黄思乐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0][112][114][115][116] 公司未来预期情况 - 2024年终止若干附属公司综合入账,预期亏损约3.08亿港元[35] - 预计核数师对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仅影响2025年比较数据[35] - 预期审计问题2024年解决,非标准审计意见从2026年综合财务报表去除[3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于2009年2月2日采纳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全年遵守守则条文[37] - 董事会每年至少开4次会,每次约隔一个季度[38]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协议,双方可提前三月书面通知终止[44] - 2023年6月30日举行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次数均为1/1[45] - 林志嘉、黄思乐及彭静怡将退任并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45]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公司秘书协助主席预备议程并派发文件[47] - 公司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48]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卢雪丽女士、程瑞雄先生和关敬桦先生[51] - 薪酬委员会于回顾年度就董事及高级管理层酬金向董事会推荐意见[52] - 公司于2004年6月28日成立薪酬委员会并制订书面职权范围[54] - 回顾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卢雪丽、程瑞雄、关敬桦出席率均为100%[55] - 公司已采纳董事薪酬政策,旨在提供公允市场薪酬水平[53]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为提名委员会设立书面指引[55] - 公司于2004年6月28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并制订书面职权范围[56] - 提名委员会应定期或按需评估董事会是否出现或预期出现空缺[57] - 回顾年度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程瑞雄、关敬桦和卢雪丽,举行会议1次,成员出席率均为100%[58][61] - 回顾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关敬桦、程瑞雄和卢雪丽,举行会议2次,成员出席率均为100%[62][64][66][67] - 陈锦福于2023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接受逾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63][64][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长青审核服务酬金约为680,000港元[67] - 公司于2004年6月2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15年12月18日修订职责范围[61] - 程瑞雄于2024年1月31日被罢免,关敬桦于2023年10月31日辞任,卢雪丽于2023年10月18日辞任[61][67]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与公司核数师举行2次会议[61] - 公司企业管治职能由董事会按书面职权范围执行,涵盖多方面内容[68][69] - 公司对贿赂等行为零容忍,员工有举报违规义务[69][71] - 股东权利载于细则[71] - 董事会负责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核数师报告责任载于独立核数师报告内[73][74]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可在股东大会上投票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73] - 股东提呈决议案需满足条件:占有权在股东大会上投票的股东总投票权不少于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书面要求需在会议前不少于六周提交[74]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股息金额不得超董事会建议,董事会可派付中期股息,会考虑集团财务业绩等多因素并适时审阅政策[76][77][78] - 公司管理层在营运、财务及风险监控范畴制订综合政策等确保防止欺诈和错误[7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每年年末审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集团每年委聘外部顾问评估该系统[78] 公司审计相关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原因包括无法执行审计程序确认集团交易完整性等[80][81] - 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情况有若干附属公司相关文件及记录遗失、现任董事会无法确认若干附属公司最新管理账目准确性及完整性[80] - 公司将委聘独立专业顾问进行内部监控审查,采纳建议加强内控系统[81] 公司业务性质及合规 - 公司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及移动应用等业务,2023年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84][85] - 公司遵守公司条例、上市规则等规定,密切监察政府政策等变动并评估影响[85][86] 公司股权相关 - 李景龍、張立公各持有公司股份11,480,000股,佔已發行股本1.9%;程瑞雄持有5,480,000股,佔0.9%[93] - 潘俊彥持有普通股125,940,000股,佔比20.9%;宋奇峰持有45,318,000股,佔比7.5%[98] - 購股權計劃於2023年6月27日屆滿,截至報告日期可供發行股份總數為零股[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總計120,126,000份,已失效6,000,000份,尚未行使114,126,000份[102] 公司其他运营情况 - 2023年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上市證券[103] - 年內無關連交易須申報[105] - 公司於2004年6月成立薪酬委員會,董事酬金由其審批[106] - 回顧年度公司無向慈善機構捐獻(2022年:零港元)[106] - 國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於2021年1月19日辭任核數師,長青(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同日獲委任[107] - 細則或百慕達法律無關於優先購買權條文[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账目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任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满,公司将提呈决议案委任其为来年核数师[108] - 2024年3月28日公司具有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09] 公司人员履历相关 - 彭静怡在中国银行业拥有逾7年经验[115] - 黄思乐于1996年11月获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04年11月获麦觉理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21年12月获埃塞克斯大学法学高等教育证书[117] - 陈锦福于1995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澳洲南昆士兰大学,取得专业会计硕士学位[119] 公司业务内容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及手机应用程式及相关配件”业务,专注于向香港及中国的办事处提供流动平台编程及推广方案[121]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指派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经常性检讨环境、社会及管治的重要层面,并与持份者交流[126] - 报告期内公司识别出社会层面的重要层面,包括雇佣、健康及安全、发展及培训、产品责任、反贪污等[12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与上一年度相比无重大变动[129] - 报告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30] - 报告期内公司无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重大影响情况[133] - 报告期内公司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营运车辆或机器,大气排放物甚微[134] - 公司仅在办公用电中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物,用电不重大,不计入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未制定碳排放减少目标[135] - 公司鼓励办公场所制定垃圾分类制度、进行废纸回收及双面打印以减少废弃物产生[137]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的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甚微,未设定减废目标[138] - 公司用水由城市中央供水系统供应,无供水问题,用水记录无法获取,未设定减少用水目标[140] - 公司业务不使用大量纸张及包装材料,采取措施减少用纸[141] - 公司业务主要提供编程及广告解决方案,除急性物理风险外,气候变化对业务营运无重大影响[143]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办事处共有21名雇员,2022年为45名,雇员总数减少[149] - 2023年公司雇员总流失率为72.73%,其中男性流失率73.33%,女性流失率66.67%[149] - 2023年公司30岁及以下雇员流失率为120.00%,31至40岁为54.55%,41至50岁及50岁以上为0.00%[149] - 2023年公司管理层面流失率为66.67%,初级层面流失率为140.74%,高级和中级层面为0.00%[149] - 2023年公司香港地区雇员流失率为0.00%,中国地区为85.71%[149] - 2023年公司因工死亡人數为0人,因工死亡比率为0%,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0天
中国钱包(0080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1 19:14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70,959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89,094千港元下降[1] - 2023年度毛利为25,202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40,858千港元下降[1] - 2023年度经营亏损为30,481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67,316千港元下降[1] - 2023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32港仙,较2022年度的11.18港仙下降[1] - 2023年度年内亏损为31,212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68,703千港元下降[2] - 2023年度资产总额为381,547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99,732千港元下降[3] - 2023年度股本为6,035千港元,储备为325,957千港元,本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31,992千港元[3] - 2023年度负债总额为48,672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5,687千港元上升[4] - 2023年度流动资产净值为342,170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65,737千港元下降[4] - 2023年度资产净值为332,875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364,045千港元下降[4] - 本年度每股基本虧損约32,118,000港元[18] 会计政策 - 本集团未提前应用任何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10] - 本集团首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公告第2号修订本“会计政策披露”[11] - 修订明确了会计政策资料可能具有重要性,即使金额不重大[12] - 实务公告增加了指引和示例,以说明如何将“重要性判定流程四步法”应用于会计政策披露[13] - 修订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和表现没有重大影响,但影响了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中的会计政策披露[14] 经营情况 - 主要经营决策者从业务和地区角度考虑业务以进行资源分配,重点在收入分析上[16] - 本集团主要来自手機應用程式开发及相关配件经营分部的客户合约收入[17]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重整业务,利用现有技术知识和程序丰富收入流[46] - 公司取得在香港举办交互式动漫展览的许可证,将继续挖掘该商机潜力[47] 公司治理 - 公司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变动导致财务记录不完整,无法提供足够审计证据[25][26] - 李景龍先生及張立公先生被罷免執行董事職務[66] - 潘俊彥先生及林志嘉先生獲委任為執行董事[67] - 2023年報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和公司網頁上刊登[68] - 董事會由潘俊彥先生、林志嘉先生、彭靜怡女士、謝東良先生和黄思樂先生组成[69]
中国钱包(0080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6: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43,2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124千港元,同比下降4.09%[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20,0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54千港元,同比下降7.54%[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32,2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871千港元,同比收窄7.49%[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3,0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63千港元,同比收窄7.7%[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32,7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64千港元,同比收窄8.31%[4] - 2023年6月30日总资365,9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732千港元,较上期下降8.44%[10]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34,9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687千港元,较上期下降2.01%[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5,443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8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0千港元,同比增加182.32%[1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93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608千港元,同比下降57.33%[16]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千港元,债券利息收入373千港元,2022年债券利息收入324千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应付债券之利息开支750千港元,2022年为892千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6千港元,2022年为338千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13,811千港元,2022年为13,519千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当期税项521千港元,2022年为731千港元;拨回当期暂时性差额2023年为(831)千港元,2022年为(830)千港元[28] - 2023年公司所有者应占集团亏损32,609,000港元,2022年为35,526,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03,545,948股[31]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亦为零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72,8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582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为(32,216)千港元,2022年为(25,551)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200,000,000千股,金额为2,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股份数目为603,546千股,金额为6,035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0至30日为0千港元,31至60日为0千港元,60日以上为2,2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96千港元、0千港元、2,019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于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34,0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977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3.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45.1百万港元减少[4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21.6百万港元下跌[50] - 2023年销售及行政开支为38.8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43.3百万港元减少4.5百万港元,占期内收入89.8%[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内亏损为32.7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百万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0.6%,2022年12月31日为9.8%;2023年6月30日债务总额及资本总额分别约为34.9百万港元及331.1百万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百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市值约340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占集团总资产9.3%[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结算类应用程式服务收入43,280千港元,2022年为45,124千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10,13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80千港元;中国2023年上半年收入43,280千港元,2022年为45,12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汇隆营业额约1.459亿港元,亏损约1053万港元[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国投融资收入约360万港元,亏损约4120万港元[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港湾数字收入约590万港元,亏损约4410万港元[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亚洲杂货营业额约2.862亿港元,亏损约440万港元[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米兰站营业额约2.333亿港元,利润约4520万港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励时集团营业额约2730万元人民币,亏损约1810万元人民币[65] 员工与股权相关数据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4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5名[68] - 2023年6月30日,李景龙、张立公、王仲灵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14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9%;程瑞雄持有548万股,占0.9%[77] - 2023年6月30日,宋奇峰持有公司股份4531.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7.5%[82] - 截至2023年1月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尚未行使总数为120,126,000份,截至2023年6月30日仍为120,126,000份[84] - 第一类雇员购股中,2017年7月28日授出的尚未行使数量为4,966,000份,行使价为0.995港元[84] - 第一类雇员购股中,2021年5月18日授出的尚未行使数量为36,820,000份,行使价为0.565港元[84] - 第一类雇员购股中,2022年5月10日授出的尚未行使数量为60,340,000份,行使价为0.33港元[84] - 第二类董事购股中,李景龍、張立公、王仲靈2021年5月18日授出的尚未行使数量均为6,000,000份,行使价均为0.565港元[84]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关敬桦先生(主席)、独立非执行董事程瑞雄先生及卢雪丽女士三名成员组成[86]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审核、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包括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财务报表[86]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李景龍先生、張立公先生及王仲靈先生,以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程瑞雄先生、关敬桦先生及卢雪丽女士[87] - 公司执行董事李景龍代表董事会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日期为2023年8月31日[89] 优惠金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向商家支付的优惠金约为271.5百万港元[47]
中国钱包(0080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13 20:03
购股计划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6月28日采纳购股计划,该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到期[6] 购股数量相关数据 - 2022年1月1日根据计划授权可授出及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的购股总数为60,354,594份,2022年12月31日同样为60,354,594份[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变动总计:年初尚未行使545,863,000份,年内已授出301,700,000份,已行使0份,已失效246,933,000份,已注销480,504,000份,年末尚未行使120,126,000份[2] - 2022年5月10日授出的60,340,000份购股权(股份合并前为301,700,000份),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880,086,969股约为0.032[4] 购股授予相关情况 - 薪酬委员会于2022年5月10日批准向若干职员授予购股,购股于授予日期即时归属[7] 上市规则修订情况 - 联交所2022年7月刊发上市规则建议修订及内务守则修订的咨询总结,上市规则第17章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5]
中国钱包(0080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0: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280千港元,较2022年的45,124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0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54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2,2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871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3,0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63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2,7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64千港元[3][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5.40港仙,2022年同期为5.88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365,9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732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4,9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687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31,00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4,045千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33,0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6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43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38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1380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5000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42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937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45千港元;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08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应占集团亏损为3260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26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3545948股(2022年:经重列603545948股)[21] - 公司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3.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1百万港元有所减少[3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6百万港元有所下跌[3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行政开支为38.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百万港元减少4.5百万港元,占期内收入的89.8%[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内亏损为32.7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百万港元;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由2022年上半年的35.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同期的32.6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负债比率约为10.6%,2022年12月31日为9.8%[40][4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0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无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为零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无抵押资产获取贷款[46]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市值约3400万港元[4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手机应用程式开发及结算类应用程式服务收入为432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124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1013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80千港元;中国地区收入为432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124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千港元,债券利息收入为373千港元;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千港元,债券利息收入为324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应付债券之利息开支为7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8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附属公司当期税项为5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1千港元;拨回当期暂时性差额为 -8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830千港元[19]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2022年: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2年:25%)[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向商家支付的优惠金约为271.5百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汇隆营业额约1.459亿港元,亏损约1053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国投融资收入约360万港元,亏损约4120万港元[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港湾数字收入约590万港元,亏损约441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亚洲杂货营业额约2.862亿港元,亏损约440万港元[51]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200000000千股,对应2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03546千股,对应6035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282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582千港元有所增加;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4060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31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2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5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340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977千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李景龍、張立公、王仲靈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1480000股,各占已发行股本1.9%;程瑞雄持有5480000股,占0.9%[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宋奇峰持有公司股份4531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7.5%[64] 公司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權計劃于2013年6月28日采纳,2023年6月27日届满[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购股權計劃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權总计120126000份[65]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约有4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5名[5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61]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关敬樺、程瑞雄、卢雪丽三名成员组成[6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67]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李景龍、張立公、王仲靈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程瑞雄、关敬樺、卢雪丽[68] 每股亏损计算相关情况 - 因反摊薄影响,计算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每股摊薄亏损未假设公司尚未行使之购股权获行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