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铸晨81(0081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23 16:30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持有向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42000千股,未變現公允值虧損4342千港元[3] - 公司持有律齊文化有限公司15914千股,未變現公允值虧損2917千港元[3] - 公司持有天璽曜11有限公司4400千股,未變現公允值虧損352千港元[3] - 公司持有小米集團60千股,未變現公允值收益193千港元,已變現公允值收益310千港元[3] - 公司持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50千股,未變現公允值收益267千港元,已變現公允值收益56千港元[3] - 公司持有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0千股,未變現公允值收益32千港元,已變現公允值收益382千港元[3] - 公司主要投資未變現公允值虧損合計7083千港元,已變現公允值收益合計777千港元[3]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獲授權根據二零二二年計劃授出購股權認購最多14142318股股份,佔採納日期已發行股本約10%[7] - 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及十二月三十一日,根據二零二二年計劃可供發行股份總數為14142318股,佔二零二四年年報日期已發行股份約8.33%[7] - 二零二二年計劃剩餘年期由採納日期起至二零三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止為期10年[7]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9:00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CONTENTS 目 錄 | | Page | | Page | | --- | --- | --- | --- | | | 頁次 | | 頁次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Financial Section | | | 公司資料 | | 財務部份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4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120 | | 主席報告 | | 獨立核數師報告書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9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 | | | | Income | 125 | | Particulars of Major Investments held by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 the Group | 12 | | | | 本集團持有之主要投資之詳 ...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19:25
营运所得款项相关 - 2024年营运所得款项总额为23,652千港元,2023年为71,754千港元[2] - 2024年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23,324千港元,2023年为71,534千港元;股息收入2024年为328千港元,2023年为220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投资所得款项总额减少至约2340万港元(2023年:约7150万港元),收益为30万港元(2023年:20万港元)[37] 金融资产股息收入相关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为328千港元,2023年为220千港元[2] - 2024年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23,324千港元,2023年为71,534千港元;股息收入2024年为328千港元,2023年为220千港元[16] 金融资产(亏损)/收益净额相关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收益净额为 - 10,445千港元,2023年为13,030千港元[4] - 2024年12月31日持有之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到综合财务报表批准日期止收益净额约为2,200,000港元[29] - 截至综合财务报表批准日期,2024年12月31日持有之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约为22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录得约1040万港元之公允值亏损净额,上年度则有公允值收益净额约1300万港元[39] 行政开支相关 - 2024年行政开支为 - 10,579千港元,2023年为 - 18,436千港元[4] - 2024年行政开支由上年度约1840万港元减少至1060万港元,专业费用减少至8万港元(2023年:200万港元),其他经营开支稳定维持于120万港元(2023年:110万港元)[43] 营运亏损相关 - 2024年营运亏损为 - 21,585千港元,2023年为 - 6,282千港元[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31,9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7,400,000港元;年内集团营运亏损约21,600,000港元,2023年为6,300,000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运亏损由630万港元增加至约2160万港元[38] 除税前亏损相关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 - 21,598千港元,2023年为 - 6,311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21,598,000港元,2023年为6,311,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42,891,482股,2023年为141,423,187股[22] 基本每股亏损相关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 - 15.11港仙,2023年为 - 4.46港仙[4] 资产总值相关 - 2024年资产总值为33,098千港元,2023年为52,558千港元[8] 权益总额相关 - 2024年权益总额为31,862千港元,2023年为49,304千港元[8] 每股资产净值相关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0.19港元,2023年为0.35港元[8] - 2024年末每股资产净值根据集团净资产约31,862,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目169,707,187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49,304,000港元及141,423,187股[28] 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相关 - 2024年其他收入为83千港元,2023年为63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4年为213千港元,2023年为 - 15千港元[18]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相关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20,065千港元,2023年为31,342千港元;其中流动资产2024年为11,707千港元,2023年为21,976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4年为8,358千港元,2023年为9,366千港元[25] 法定股本及已发行股份相关 - 2024年法定股本中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0,000,000千股,金额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2024年为169,707千股,金额为1,697千港元,2023年为141,423千股,金额为1,414千股[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69707187股(2023年:141423187股)[54] 集团组合价值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组合价值减少11,200,000港元,金额约为20,100,000港元;组合中流动及非流动部分金额分别约为11,700,000港元及8,400,000港元[33] 股息派付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派付[31] 市场指数相关 - 2024年香港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升17.7%及18.7%[36] 银行及现金结余与流动资产净值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减少至约430万港元(2023年:122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约1580万港元(2023年:3160万港元)[47] 资本负债比率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保持于0.2%(2023年12月31日:1.2%)[48] 股份配售相关 - 2024年12月公司配售2828.4万股新普通股,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412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0.68百万港元,未动用3.44百万港元[51] 雇员及董事数量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5名雇员及董事,2023年为13名[59] 企业管治守则遵守情况相关 - 2024财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但未遵守第C.5.8条和第C.2.1条[61][62] 审核委员会组成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谭旭生、吴志扬、罗素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谭旭生为主席[65] 薪酬委员会组成相关 - 薪酬委员会由吴志扬、谭旭生、罗素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谭旭生为主席[66] 提名委员会组成相关 - 提名委员会由执行董事李国梁及吴志扬、谭旭生、罗素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吴志扬为主席[67]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遵守情况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68] 股份买卖赎回情况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身股份[69]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定于2025年6月6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2] 股份登记手续相关 - 2025年6月2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登记手续[73] 业绩公告及年报相关 - 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74]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6:30
公司资产与净值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降至约34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0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25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35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0万港元减少;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65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0万港元减少[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9%,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降低[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为8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0万港元减少,期内并无添置[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净额约为220万港元[16][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数目为15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人增加[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所持十大主要投资中,“China Oriented”占集团总资产比例为27.99%,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占4.80%,JFT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占4.14%等[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721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558亿港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493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304亿港元减少[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25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35港元下降[4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64万港元,较年初的1.2177亿港元减少[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允值入账为2608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342000港元[83] - 报告期末每股资产净值基于集团净资产约3493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4930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141423187股计算[88][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至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批准日期,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净亏损约为220万港元[95][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林文灿博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530577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24.96%[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Goodchamp Holdings Limited、Lam Man Chan、Ting Lai Ling分别持有35,305,770股公司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24.96%[110] 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为上市香港股本,价值约26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130万港元[1] - 上市股本组合即期及非即期部分价值分别约为1570万港元及10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190万港元及940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录得公允值亏损净额约830万港元[3][4] - 上市股本投资组合本期录得约830万港元公允值亏损净额,上期为约1950万港元公允值收益净额[9] - 集团主要投资为香港股市上市股本证券,多数以港元计值,结算日无显著外汇波动风险[17][20]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第1级为24,298千港元,第3级为1,786千港元,总计26,084千港元[55] - 2024年6月30日,另一项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第1级为31,342千港元,总计31,342千港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项上市股本证券因暂停买卖由第1级转拨至第3级[58][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786千港元,较年初因自第1级转拨增加2132千港元,同时确认未变现亏损总额346千港元[60] - 上市股本证券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24.8%,市场倍数为11.4%[61][62] 公司收益与利润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出售投资所得款项总额及投资收入减少至约15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5580万港元[5][7] - 中期收益主要来自上市证券股息收入,减少至约16.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9.7万港元[6][7] - 中期运营亏损约14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运营利润为760万港元[8] - 中期营运亏损约为14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营运溢利760万港元,由盈转亏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净额[10] - 行政开支约为6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50万港元,主要包括雇员福利开支约43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720万港元[11] - 专业费用减少至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00万港元,其他经营开支维持稳定于60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运所得款项总额为1.6054亿港元,2023年为5.5951亿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37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7580万港元[40][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437亿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7580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957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1.2098亿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24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8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80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15889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65千港元,总计16054千港元,较2023年的55951千港元有所下降[6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82千港元,包括银行利息收入77千港元和杂项收入5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7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中,汇兑收益为0,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40千港元,应计款项拨回为175千港元;2023年汇兑收益为3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4千港元,应计款项拨回 -1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有抵押银行贷款之利息为9千港元,较2023年的16千港元有所减少[7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溢利经扣除折旧272千港元、捐款2千港元、雇员福利开支4268千港元、托管服务费45千港元、投资管理费195千港元等项目得出[73] - 2024年上半年因集团无可评估利润,无需计提香港利得税;2023年上半年因集团有足够前一年度税务亏损抵销应评税利润,也未计提香港利得税[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自报告期结束后,均无股息支付、宣派或建议;2023年同期亦无股息相关情况[7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37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约758万港元[7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与摊薄亏损相同,基于亏损约1437万港元及加权平均普通股数141423187股计算[77] - 2024年上半年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2023年同期因承前税项亏损抵销应课税溢利也无拨备[78] - 2024年上半年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79]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及应付骏程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管理费19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52000港元[92]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及应付丁丽玲雇员福利开支964000港元,与2023年同期相同[92]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成员袍金为1106千港元,2023年为1030千港元;薪金及津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87千港元和9千港元,2023年为1773千港元和18千港元,总计1402千港元,2023年为2821千港元[93] 其他公司财务情况 - 向中2023财年总收益从约4770万元降至3990万元,同比下跌16.4%[29] - 向中2023财年毛利从约1130万元降至860万元,亏损净额约840万元(2022年:870万元)[29] - 向中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1.896亿元(2022年12月31日:1.98亿元)[29] - 向中2024年6月底股价为0.248港元(2023年12月31日:0.223港元),升幅约11.2%[29] - 律齐文化2022财年收益增加约1930万港元(同比约55.3%)至5420万港元[29] - 律齐文化2022年亏损约870万港元,上年亏损约700万港元[29] - 律齐文化2022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1.96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77亿港元)[29] - 律齐文化2023财年上半年收益下降约880万港元至202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000万港元,同比上升约880万港元[29] - 律齐文化2024年6月底股价为0.134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46港元下跌70.9%[30] - 金泰丰2023财年收益减少约2.95亿元人民币,同比约19.2%,年度亏损约150万元人民币[30] - 金泰丰2024年6月底股价为0.495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55港元跌幅约10%[30] - 天玺曜11 2023财年收益减少约6710万港元,同比约37.1%,年度亏损约4640万港元[30] - 天玺曜11 2024年6月底股价为0.34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69港元跌幅约50.7%[31] - 阿里巴巴2024年全年收益约为941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全年增加8.3%[31] - 阿里巴巴2024年全年净利润约为713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年约为656亿元人民币[31] - 阿里巴巴2024年3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11126亿元人民币,2023年3月31日为11229亿元人民币[31] - 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总收益上升约91亿元人民币至2432.3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跌约90亿元人民币[31] - 阿里巴巴2024年6月底股价为70.5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6港元跌幅约6.7%[31] - 象兴国际2023财年收益减少约6.17亿元(同比约26.0%)至17.56亿元,年度溢利约1.05亿元,上年为1.01亿元[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象兴国际资产净值约20.0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6亿元[33] - 2024年6月底,象兴国际股价为0.187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升幅约7.5% [33] - 京东集团2023年全年净收益总值约1.0847万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3.7%,净服务收益约2134亿元,较2022年增加17.8% [34] - 2023年京东集团全年经营利润约260亿元,2022年为197亿元;全年净利润约233亿元,2022年为97亿元[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集团资产净值约296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41亿元[34] - 2024财年上半年,京东集团总收益上升约205亿元至5514亿元,净利润约210亿元,同比上升约70亿元[34] - 2024年6月底,京东集团股价为103.3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跌幅约8.2% [34] - Okura 2023财年收益增加约7.22亿日元(同比约13%)至62.84亿日元,年度溢利约32.2亿日元,上年为亏损约13.21亿日元[34] - 2024年6月底,Okura股价为0.25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跌幅约44.4% [35] - 2023年港交所收益及其他收入约20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升11.2%,溢利约120亿港元,较2022年上升18.7%[36][38] - 2023年底港交所资产净值约518亿港元,2022年底为501亿港元[36][38] - 2024财年上半年港交所收益及其他收入增加约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35
营运所得款项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所得款项总额为16,05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951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15,8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754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出售投资所得款项总额及投资收入减少至约1590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55800000港元[29] 金融资产股息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为1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7千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为1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7千港元[11] - 中期收益中上市证券股息收入减少至约165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97000港元[30] 金融资产盈亏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8,265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净额为19,537千港元[1] - 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2024年期内录得约8300000港元公允值亏损净额,2023年为公允值收益净额约19500000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持有的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至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批准日期止亏损净额约为220万港元[44] 公司盈亏及每股亏损/盈利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370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7,580千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0.16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5.36港仙[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102港元(14,370,000÷141,423,187),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54港元(7,580,000÷141,423,187)[16] - 中期营运亏损约为1440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营运溢利7600000港元[31] 资产、权益、负债及每股资产净值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37,2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558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34,93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04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2,2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54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25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35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25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35港元;资产净值减少至约34,9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00,000港元[24] 其他收入及收益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77千港元,杂项收入为5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相关收入[11]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40千港元,2023年亏损4千港元;应计款项拨回为175千港元[12] 费用支出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为272千港元,2023年为277千港元;捐款为2千港元,2023年为45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为1,402千港元,2023年为1,326千港元;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2,791千港元,2023年为5,776千港元[13] - 行政开支约为600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500000港元,雇员福利开支约430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7200000港元,专业费用减少至100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000000港元[35] 上市股本证券及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价值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允值入账为26,0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342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价值约为26,1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1,300,000港元[25] 公司股权及投资情况 - 集团十大主要投资中,向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权益9.63%,集团应占资产净值19313千港元,投资额12700千港元,账面价值10416千港元,公允价值亏损2284千港元,占集团总资产应占投资百分比27.99%[26] - 公司于超君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有30%股权权益,报告日期无账面价值[36] 市场指数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生产总值较上期增长约5.0%[27] - 2024年上半年美国道指、纳斯达克指数及标准普尔指数分别上升3.8%、18.1%及14.5%[27] - 恒生指数于2024年5月底较1月底低位反弹4912点或33%,最终上升3.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6%,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录得公允值亏损净额8300000港元[28]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9%,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下降[39] 银行及现金结余、流动资产净值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0万港元减少;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65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0万港元减少[38]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变化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为8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0万港元减少;2024年上半年无添置,2023年上半年添置2.5万港元[40] 公司股份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千股,金额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41,423千股,金额为1,414千港元[20] - 结算日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维持于1.41423187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2] 公司银行贷款抵押情况 - 集团为未偿还金额30万港元的银行贷款,抵押账面价值约80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作担保;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金额为60万港元,抵押账面价值约830万港元[46] 公司雇员数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数目为15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人增加[4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部分条文,包括部分会议未提前三天送议程及文件、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48][49] 公司委员会组成情况 - 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由谭旭生先生、吴志扬博士及罗素芬女士组成,谭旭生先生分别担任主席;提名委员会由李国梁先生、吴志扬博士、谭旭生先生及罗素芬女士组成,吴志扬博士担任主席[50][51][5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54] 会计政策情况 - 集团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修订准则,无会计政策更改及追溯调整[7]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0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净值为493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30万港元[6] - 公司年内运营亏损630万港元,较去年2800万港元有所改善[6] - 公司投资组合价值减少1720万港元,至3130万港元[7] - 投资组合中香港上市股票流动部分为2190万港元,非流动部分为940万港元[7] - 公司不推荐支付2023年末期股息[5] - 公司2023年收益为20万港元(2022年:50万港元),主要来自股本投资的股息收入[16] - 公司2023年营运亏损从2800万港元减少至630万港元,公允值收益约为1300万港元[17][18] - 公司2023年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实现约1300万港元的公允值收益净额,而上年度为公允值亏损净额约1080万港元[19]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从1660万港元增加至1840万港元,主要由于公司名称变更及可能进行的现金要约产生的专业费用[23] - 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至约1220万港元,主要由于股本投资减少[33] - 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约3160万港元,主要用于为营运提供资金[33] - 资本负债比率保持在1.2%的低水平[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830万港元[3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1,423,187股,每股面值0.01港元[3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约为430万港元[40] - 办公室物业账面值约830万港元已就一笔分期贷款作抵押[42] - 公司员工人数减少至13名[43] - 主要投资包括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本证券[47]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全球通胀压力缓解,主要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9] - 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分别上涨13.7%、43.4%和24.2%[9] - 香港股市表现逊色,主要受中美关系紧张和中国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影响[9] - 人民币贬值、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和美国加息对市场情绪造成压力[10] - 香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2023年分别下跌13.8%和8.8%,恒指在2023年1月升至10个月高位后震荡下行至12个月低位[11] - 香港股票市场2023年的日均成交额较2022年下降,公司调整投资组合,增加非成份股比重,出售投资所得款项总额增至7150万港元(2022年:3140万港元)[14][15] - 中美冲突持续,美国实施的投资管制将限制美国公司、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对中国微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及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26] - 香港联交所自2023年3月31日起新增第十八C章“特专科技公司”,旨在提升香港作为创新先进公司首选上市地的地位[26] -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2023年下半年保持关键利率稳定,预期2024年的减息措施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28] - 公司将继续以谨慎但积极的方式进行投资,分散风险并考虑增强财务实力的方法,以改善未来整体表现[3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过程[138] - 公司委任骏程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资经理,每月费用为32,500港元,任期自2021年1月25日起为期两年,并自动延期一年[142][143] - 公司强调为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的文化,并实施对女性及家庭友好的激励措施[144][145]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定期检讨董事会规模及组成以确保技能、经验及多元性[154] - 公司制定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专业经验、技能、知识及服务年期等因素[156][158] - 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将至少每年检讨多元化政策及可计量目标,确保政策有效性[161][162] - 公司董事会定期审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确保其知识及技能更新[148][150] - 公司董事会强调投资技能及知识、风险管理及合规知识的重要性[155] - 公司董事会成员任命遵循任人唯贤原则,候选人将按客观标准考量[159] - 公司董事会定期更新董事有关影响公司及其义务的最新发展或变化[149] - 公司董事会通过提供阅读材料、研讨会讲义及简报,确保董事合规并提高对良好企业管治常规的意识[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共举行了21次全体董事会议和1次主席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会议[168]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名女性董事,提名委员会建议保持一名女性董事作为目标[16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的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出席情况如下:林文灿博士出席22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和1次股东特别大会;李国樑先生出席21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和1次股东特别大会;吴志扬博士和谭旭生先生均出席22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和1次股东特别大会[169] - 公司董事会已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第3.10(2)条及第3.10A条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7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12月31日时无任何财务、业务或家族关系,全体董事均可自由作出个人判断[16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通过使用董事会技能矩阵确保董事会技能、经验、观点及性别代表的多样性[175] - 公司董事会成员确认,据彼等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深知、尽悉及确信,彼等并不知悉任何可能对公司之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之事件或状况之重大不明朗因素[17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关其独立性的书面年度确认书[17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更换了其中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已确保财务报表乃根据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并确保及时刊发有关财务报表[177] - 杨博士于2023年11月1日退休,不再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及首席投资官[184]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4次会议,审查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公平性[191] - 公司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了2次会议,审查了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水平[198] - 公司提名委员会现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吴志扬博士担任委员会主席[199] - 自2023年12月28日起,吴翠兰女士不再担任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罗素芬女士被任命为这些委员会的成员[190][196][200] 其他公司财务表现 - 向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提供驾驶培训服务,通过其两家主要运营附属公司顺达驾校和通泰驾校[54] - 2023财年收入同比下降16.4%至人民币39,900,000元[56] - 2023财年亏损约为人民币8,400,000元,较上年的8,700,000元有所减少[57] - 202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89,600,000元,较2022年的198,000,000元有所下降[61] - 2023年12月底股价下跌1.8%至0.223港元[62] - 京基智慧2022财年收入同比增长55.3%至约54,200,000港元[64] - 京基智慧2023年上半年收入下降约8,800,000港元至20,200,000港元[67] - 京基智慧2023年12月底股价上涨31.4%至0.46港元[68] - 嘉艺控股2023财年收入同比下降10.4%至约71,700,000港元[72] - 嘉艺控股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9.7%至22,500,000港元[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为14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10万港元减少约18.8%[76] - 2023年12月底,KNT Holdings股价跌至0.375港元,较2022年12月底的0.43港元下跌约12.8%[77] - 2023年财政年度,JTF International收益减少约2.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至约12.395亿元人民币[81] - 2023年财政年度,JTF International亏损约150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为盈利约3170万元人民币[82] - 2023年财政年度,Okura Holdings收益增加约7.22亿日元,同比增长13%,至约62.84亿日元[86] - 2023年财政年度,Okura Holdings盈利约32.2亿日元,而2022年为亏损约13.21亿日元[87] - 2023年12月底,Okura Holdings股价为0.45港元,较2022年12月底的0.3港元上涨约50%[90] - 2023年全年,京东集团净收益约为1.084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2] - 2023年全年,京东集团净服务收益约为2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92] - 2023年12月底,京东集团股价跌至112.5港元,较2022年12月底的220.2港元下跌约48.9%[96] - 港交所2023年总收益及其他收入为205.16亿港元,同比增长11.2%[98] - 港交所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18.62亿港元,同比增长17.7%[98] - 港交所2023年底资产净值为518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501亿港元有所增长[100] - 港交所2023年底股价为268港元,较2022年底的337.2港元下跌20.5%[101] - 保德国际2023年3月底总收益及其他收入为4.525亿港元,同比下降48.8%[103] - 保德国际2023年3月底净亏损为3.604亿港元,主要由于商誉及资产减值[103] - 小米2023年总收益为271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110] - 小米2023年净利润为175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5亿人民币大幅增长[111] - 小米2023年底资产净值为1643亿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143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112] -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涵盖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数字媒体及娱乐等[115] - 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总收益为人民币8687亿元(约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116] - 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656亿元(约95亿美元),较上年的471亿元大幅增长[117] - 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1229亿元(约1635亿美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822亿元有所增加[118] - 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收益为人民币7193亿元(约1013亿美元),同比增加588亿元[120] - 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净利润为人民币704亿元(约99亿美元),同比增加268亿元[120] - 阿里巴巴集团股票在2023年12月底的股价为75.6港元,较2022年12月底的86.25港元下跌12.3%[121] - 阿里巴巴集团股票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分别为117.5港元和68.8港元[121]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9:14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營運所得款項總額为71,754千港元,较去年增长了124.6%[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營運虧損为6,282千港元,较去年减少了77.5%[2]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全年虧損为6,311千港元,较去年减少了77.5%[3]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非流動資產總值为17,660千港元,较去年减少了14.5%[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流動資產總值为34,898千港元,较去年减少了11.9%[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權益總額为49,304千港元,较去年减少了11.7%[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的每股資產淨值为0.35港元,较去年减少了10.3%[4]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资产净值约为49,3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6,300,000港元[25] - 公司投资组合价值在二零二三年底减少了17,200,000港元,达到31,300,000港元,主要由香港上市股本组成[26]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收益为200,000港元,主要来自股本投资带来的股息收入[31] - 公司未在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内进行任何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贖回[62] 宏观经济环境 - 中美冲突持续,美国实施投资管制将限制对中国微晶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和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38] - 美国联邦储备局保持关键利率稳定,预计在2024年展开的降息措施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39]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考虑采用不同方法增强财务实力,以争取更佳的整体表现[40] 资产情况 - 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至约12,200,000港元,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约31,600,000港元[41] - 本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2%,继续保持在低水平[42] - 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8,300,000港元[43] 股东事项 - 本公司持有超君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30%股权,该股权在报告日期无账面价值[37] - 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维持在141,423,187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5] - 本公司于2022年6月27日采纳2022年购股权计划,年内未有购股权授出、行使或注销[46] - 公司将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并已确定股东出席和投票的资格要求[64] - 公司将暂停股份登记手续,以确保符合资格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65]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2:00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净值于2023年6月30日增加至约63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60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45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39港元,增加主要归因于期内经营溢利约760万港元][7][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3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0万港元,净流动资产约为44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00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2022年12月31日为2.0%][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8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0万港元,期内资本开支约为2.5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0.6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36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0万港元增加;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4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00万港元增加,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主要归因于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4%,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有所下降,继续保持在低水平][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为86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0万港元减少;期内资本开支约为2.5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000港元增加][56] - [资产负债表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维持于141,423,187股,每股面值0.01港元][58] - [本期无购股权失效、获授出、行使及被注销,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6.876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089亿港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31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615亿港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56.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7.4万港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45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39港元][137] - [公司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千股,金额为200,000千港元,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无变化][195]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数目为141,423千股,金额为1,414千港元,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无变化][195] 投资组合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包括上市香港股本,价值约为45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860万港元,上市股本组合即期及非即期部分价值分别约为3510万港元及10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80万港元及1180万港元][8][12] - [公司将投资组合比重转移至更多非成份股,并更频繁重新平衡及买卖投资组合资产,处置投资及投资收入增至约558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910万港元][16][18][21] - [2023年第二季度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较第一季度大幅下降,公司调整投资组合,出售投资所得款项总额及投资收入增至约558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910万港元][24] - [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实现约1950万港元公允值收益净额,上期为公允值亏损净额约810万港元,已变现收益净额约1990万港元主要源于出售非成份股,成份股产生公允值亏损净额约90万港元][28][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十大主要投资账面价值总计4342.3万港元,投资总额5032.8万港元,公允值收益/(亏损)为 - 690.5万港元,已收股息197万港元][69] - [集团主要投资为香港股市上市股本证券,投资目的为实现资本增值或产生利息、股息收入,对上市证券按投资组合管理和审查,对非上市证券按单个投资审查][61][62][71]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195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8069千港元][140] - [2023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557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80千港元][140] - [2023年上半年购买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付款为333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24千港元][140]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上市股本证券第1级公允值计量为456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549千港元][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允值层级之第1级、第2级及第3级之间并无转拨][154] - [2023年上半年处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55,75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080,000港元;股息收入为19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48,000港元][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允值入账为45,68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549千港元有所下降][1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中流动资产为35,105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0,5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6,775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1,774千港元][191] 公司收入与收益情况 - [中期公司收入主要为上市证券股息收入,降至约19.7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4.8万港元,减少部分因被投资公司派息降低及前期收到腾讯特别股息][22] - [中期收益主要来自上市证券股息收入,减少至约19.7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4.8万港元,部分原因是若干投资对象公司派息减少及上期获腾讯特别股息约13.4万港元][25] - [中期营运溢利约为7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营运亏损1650万港元,由亏转盈主要归因于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净额][27][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运营所得款项总额为559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42.8万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运营溢利为75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45.2万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47.1万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5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6471千港元][14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120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18707千港元][14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千港元][14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千港元][14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6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82千港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约208,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无此项收入][165]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为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0,000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4,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亏损][168] - [2023年上半年折旧为27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38,000港元;捐款均为45,000港元;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7,197,000港元和6,357,000港元;托管服务费分别为9,000港元和39,000港元;投资管理费分别为152,000港元和270,000港元][17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7,580,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471,000港元][179] 公司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约为115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830万港元,雇员福利开支约720万港元维持稳定,专业费用增至200万港元,其他经营开支减至60万港元][36][39]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有抵押银行贷款利息分别为16,000港元和19,000港元][171]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积极考虑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食品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机遇][38][41] 公司附属公司情况 - [期内为节省成本继续注销或剔除某些不活跃附属公司,无重大主要附属公司收购或出售事项][51] - [期内,公司继续把若干不营运公司撤销注册或剔除注册,无涉及主要附属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57]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数目为16人,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雇员及董事薪酬按表现及经验厘定,与市场惯例一致][64][66] 市场行情 - [2023年上半年美国道指、纳指及标普分别增长3.8%、31.7%及15.9%,香港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4%及5.3%][14][17] 其他公司财务情况 - [向中2022财年总收益从6720万元降至4770万元,同比下降28.9%,学员人数从15183人降至12509人,净亏损约870万元(2021年为350万元)][78][79] - [向中2023年6月底股价升至0.246港元,较2022年12月底上涨约8.4%,上半年最高及最低交易价分别为0.315港元及0.15港元][78][79] - [向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300 - 34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净利润5.9万元][78][79] - [Okura Holdings 2023财年上半年弹珠机业务收入占比约92.6%,收益同比增加13.6%至31.06亿日元][78][79] - [Okura Holdings 2023年6月底股价升至0.59港元,较2022年12月底上涨约96.7%,上半年最高及最低交易价分别为0.86港元及0.206港元][84] - [报告期后,因股价波动大,公司处置了Okura Holdings全部投资][84] - [京基金融2023财年录得巨额亏损约11.63亿港元(2022年约7310万港元),若剔除相关减值和亏损,净亏损应收窄至约4630万港元][81][84] - [京基金融2023财年新收购的FGA Holdings会籍及活动分部录得收益约5620万港元及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780万港元][82][84] - [京基金融2023财年收入增至约3.313亿港元(2022财年约1.27亿港元),主要得益于多渠道网络及授权业务、保险科技业务和新收购的会籍及活动业务][84] - [京基金融2023财政年度收益增至约3.313亿港元,2022财政年度约为1.27亿港元,主要因新业务收益][85] - [京基金融2023年3月31日股东应占权益约为3.73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903亿港元][92][94] - [京基金融股价在2023年6月底升至1.7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92港元升幅约90.2%][92][94] - [金泰丰国际2022财政年度收益按年下跌24.9%至15.345亿元人民币,2023年5月由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92][94] - [金泰丰国际2022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4.184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866亿元人民币][93][95] - [金泰丰国际股价在2023年6月底升至0.72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57港元升幅约26.3%][93][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泰丰国际收益总额约为7.49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7.3%,但转盈为亏][96][100] - [嘉艺2023财政年度收益约7170万港元,按年下跌约10.4%,亏损由2510万港元增至3100万港元][98][102] - [嘉艺将与知名特卖场运营商磋商开拓中国新零售采购及分销业务][99][102] - [嘉藝2023年3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7260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41亿港元有所下降;2023年6月底股价升至0.45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升幅约5.8%][106] - [京基智慧2022财年营业额约为5420万港元,按年增加55.2%;毛利率由72.8%减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9: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運所得款項總額為55,951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9,428千港元增長49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收益淨額為19,537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虧損8,069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運溢利為7,598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虧損16,452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為7,580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虧損16,471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5.36港仙,相比2022年同期的虧損11.65港仙實現扭虧為盈[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資產總值為68,763千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60,089千港元增長1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動資產淨值為44,029千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35,003千港元增長2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資產淨值為0.45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0.39港元增長15%[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允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所得款項總額為55,754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9,080千港元增長514%[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按公允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股息收入為197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48千港元下降43%[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5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1647.1万港元有所改善[1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5561.5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6319.5万港元,主要由于期内录得经营溢利约760万港元[23] - 公司中期营运溢利约为7,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由亏转盈,主要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净额[34] - 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实现约19,500,000港元的公允值收益净额,主要源于出售若干非成份股[35] 投资组合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价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4854.9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4568.9万港元[20] - 公司十大主要投资中,向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账面值为1033.2万港元,占总投资组合的15.03%[26]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4%和5.3%,导致公司投资组合转向非成份股并频繁重新平衡[30] - 公司中期收益主要来自上市证券的股息收入,减少至约197,000港元,部分原因是投资对象公司派息减少[33] - 公司将继续以审慎而积极的方式进行投资,分散风险是重点[44] 资产负债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資產總值為68,763千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60,089千港元增長1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動資產淨值為44,029千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35,003千港元增長2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資產淨值為0.45港元,相比2022年底的0.39港元增長15%[5]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5561.5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6319.5万港元,主要由于期内录得经营溢利约760万港元[23]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4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至约13,600,000港元,主要归因于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4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4%,继续保持低水平[46]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为8,600,000港元,资本开支约为25,000港元[47] - 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为86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0,000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为银行贷款抵押的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值为8,50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00,000港元有所减少[52] 股息与税务 - 公司期内未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与去年同期相同[16] - 公司期内未作出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有承前税项亏损足以抵销应课税溢利[14] 员工与行政开支 - 公司期内雇员福利开支为719.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5.7万港元有所增加[13] - 公司行政开支约为11,500,000港元,主要包括雇员福利开支约7,200,000港元和专业费用增加至2,000,000港元[38] - 公司员工人数为16人,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3] 公司治理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超过九年,且在2023年6月19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未委任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3]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中期报告将适时寄予股东并在网站刊登[64] 市场环境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4%和5.3%,导致公司投资组合转向非成份股并频繁重新平衡[30] - 2023年第二季度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较第一季度下降约20%[32]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5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55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790万港元[17] - 公司2022年录得运营亏损约2800万港元,较2021年的950万港元亏损有所扩大[17] - 公司2022年投资处置的毛收益从1.368亿港元减少至约3140万港元[20] - 公司2022年收入为50万港元,主要来自股权投资的分红收入[20] - 公司2022年收益为500,000港元,主要来自股本投资的股息收入[24] - 公司2022年营运亏损从9,500,000港元增加至28,000,000港元,公允值亏损约10,800,000港元[25][28]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从18,600,000港元降至16,600,000港元,部分由于成本控制措施[33][38] - 公司2022年注销一附属公司导致净亏损36,000港元,部分被美元资产换算产生的汇兑收益抵消[32][37]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净亏损约300万港元[59][63] - 植华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亏损约490万港元,毛利率从20.0%下降至16.0%[73][75] - 植華集團2021年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為3.047億港元,同比增長10.2%,年度虧損為300萬港元,較上年的1450萬港元大幅減少[76] - 向中國際2021年收益為672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年度虧損為350萬元人民幣,上年為盈利680萬元人民幣[82] - 向中國際2022年上半年收益下降400萬元人民幣至3150萬元人民幣,淨利潤為5.9萬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84] - 嘉藝控股2022財年收益為8000萬港元,同比增長27.6%,虧損從4470萬港元減少至2510萬港元[86] - 嘉藝控股2022年上半年收益為3730萬港元,同比下降0.5%,毛利率從13.7%下降至9.4%,虧損從750萬港元擴大至1810萬港元[89] - 嘉藝控股2022年上半年收益為37,300,000港元,同比下降0.5%,毛利率從13.7%降至9.4%,期內虧損增加141.3%至18,100,000港元[91] - 港交所2022年總收入及其他收入為18,456,000,000港元,同比下降12%,股東應佔溢利為10,078,000,000港元,同比下降20%[96] - 煜盛文化2021年收益為302,900,000元,同比下降40.1%,2022年上半年收益增加6.7%至331,000,000元,但溢利下降63.8%至20,900,000元[102] - 保德國際2022年3月底報告虧損158,400,000港元,主要由於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虧損,特別是對AFC Mercury Fund的投資[105] - 保德国际在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亏损158,400,000港元,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值亏损,尤其是对AFC Mercury Fund的投资亏损[106] - 金禧国际控股集团在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亏损约62,400,000港元,较2020年下降约3.4%[109] - 双运控股有限公司在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19.9%至约78.4百万新加坡元,税后利润从2020年的0.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的2.0百万新加坡元[114] - 公司2021年度收益同比增长19.9%至约78,400,000新加坡元,税后溢利从600,000新加坡元增加至2,000,000新加坡元[116] -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增加28.7%至约53,300,000新加坡元,税后溢利增加至1,500,000新加坡元[116] - 腾讯2022年全年收益同比减少1%至人民币5,546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减少16%至人民币1,882亿元[121] - 京东集团2022年全年净收益为人民币10,462亿元,同比增长9.9%,净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812亿元,同比增长33.3%[126] - 京东集团2022年全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为人民币104亿元,较2021年全年净亏损人民币36亿元大幅改善[126] 投资组合 - 公司投资组合价值在2022年增加570万港元,达到约4850万港元[18] - 公司投资组合中上市股本组合的流动部分约为3680万港元,非流动部分约为1170万港元[18]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2022年分别下跌15.5%和27.2%,公司投资组合公允值亏损净额约10,800,000港元[26][29] - 公司2022年投资于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分别录得公允值亏损净额281,000港元和2,363,900港元[26][29] - 公司2022年其他主板股票投资录得公允值亏损净额约7,700,000港元[26][29] - 公司计划将ESG问题纳入投资决策过程,并探索私募股权、SPAC相关及IPO前投资机会[42][44] 资产与负债 - 银行及现金结余减少至约180万港元,主要由于股本投资增加[47][53] - 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约3500万港元,主要用于为运营提供资金[47][53] - 资本负债比率保持在2.0%的低水平[48][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约880万港元[49][55] - 办公室物业账面值约880万港元,已用于分期贷款抵押[61][65] - 植华集团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1.047亿港元[73][75] - 嘉藝控股2022年3月底淨資產為1.041億港元,較2021年3月底的4480萬港元大幅增加[89] - 中国铸晨81金融有限公司在2022年3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716,200,000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715,100,000港元略有增加[108] - 金禧国际控股集团在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24,800,000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8,100,000港元下降约34.9%[111] - 双运控股有限公司在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57.0百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5.2百万新加坡元略有增加[114] - 腾讯2022年底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7,829亿元,较2021年底的人民币8,767亿元下降[121] - 京东集团2022年底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741亿元,较2021年底的人民币2,468亿元有所增加[126] 公司治理 - 公司名称从“China Internet Investment Finance Holdings Limited”更改为“China Castson 81 Finance Company Limited”,并采用中文名称“中国铸晨81金融有限公司”[11] - 公司不推荐支付2022年度的末期股息[12] - 公司委任的投資經理每月費用由45,000港元減至22,500港元[147] - 公司董事會目前由五名董事組成,包括主席、一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57] - 公司強調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的文化,並實施對女性及家庭友好的激勵措施[148] - 公司董事會定期審查其規模和組成,以確保具備適當的技能、經驗和多樣性[157] - 公司董事會履行企業管治守則第A.2.1條所載的企業管治責任[150] - 公司董事會審查並監督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及持續專業發展[155] - 公司董事會強調投資技能、風險管理和合規知識的重要性[157] - 公司董事會制定並強調董事會技能矩陣,以確保多樣性和技能平衡[157] - 公司董事會定期更新董事有關影響公司及其責任的最新資訊[155] - 公司董事會提供相關培訓材料,以確保董事持續專業發展[155]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公司董事会中有一名女性董事,提名委员会建议保持一名女性董事作为目标[1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举行了六次全体董事会议及一次主席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会议[16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2年12月31日时无任何财务、业务或家族关系,全体董事均可自由作出个人判断[170] - 公司董事会根据上市规则要求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73] - 公司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超过九年,需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前任命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或替换现有独立非执行董事[175] - 公司提名委员会使用董事会技能矩阵确保董事会具备多样化的技能、经验、视角和性别代表性[177] - 公司董事会确保财务报表情根据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并确保及时刊发[180][185] - 公司外聘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的申报责任声明载于独立核数师报告书第127至130页[181][185] - 公司董事会确认无任何重大不明朗因素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182][185] - 公司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没有其他董事在场的会议[184][187]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內举行三次会议,审查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公平程度[189][1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全部出席了三次会议[192]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內举行一次会议,审查独立非执行董事袍金水平[194][196] - 公司薪酬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全部出席了一次会议[199] 市场表现 - 植華集團2022年底股價為0.295港元,較2021年底的0.315港元下跌6.3%,全年最高和最低交易價分別為2.28港元和0.134港元[77][80] - 向中國際2022年底股價為0.227港元,較2021年底的0.255港元下跌11.0%,全年最高和最低交易價分別為0.285港元和0.188港元[84] - 嘉藝控股2022年12月底股價跌至0.43港元,較2021年下跌8.5%,年度最高和最低交易價分別為0.65港元和0.29港元[94] - 港交所2022年12月底股價跌至337.2港元,較2021年下跌26%,年度最高和最低交易價分別為483.6港元和208.2港元[96] - 煜盛文化2022年12月底股價跌至0.25港元,較2021年下跌62.7%,年度最高和最低交易價分別為0.76港元和0.146港元[105] - 煜盛文化股价在2022年12月底跌至0.25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0.67港元下跌约62.7%[106] - 双运公司股价在2022年底跌至0.115港元,较2021年底的0.26港元下跌约55.8%[117][119] 战略与合作 - 公司未来将聚焦新经济板块、可持续农业、绿色食品及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11] - 煜盛文化与顾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第一年合作业务产生的经审核收益不少于人民币300,000,000元,经审核溢利净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0,000元,年增长率不低于20%[106] 经济环境 - 公司2022年底全球经济前景改善,主要海外市场反弹,美国及欧元区通胀放缓[35][40] 员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员工数量从21名减少至16名[62][66] - 公司2022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就业支持计划补助约300,000港元[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