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士国际(00842)

搜索文档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21:00
公司业绩 - 公司名称为Leoch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imited,2023年营收为13,471,235千元,同比增长4.9%[6] - 2023年净利润为567,836千元,同比增长12.9%,母公司净利润为535,372千元,同比增长11.3%[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9元,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7港仙,中期股息为4港仙[6] - 2023年期末股东应占溢利约为535.4百万人民币[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9元,基于本年度母公司净利润和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1,362,202,493股[8]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为7港仙,中期股息为4港仙[9] 全球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鉛蓄電池和鋰電池市場规模估计为1043.1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至2030年间以1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14] - 亚太地区在2023年占据了全球市场收入的65%以上,稳占全球市场主导地位[14] - 2023年,鉛蓄電池在全球電池市場中排名第二,预计在未来将继续受到可充电电池需求增长的支持[16] - 工业电池在2023年市场应用中占据了最大份额,主要是由于各行业对储能和备用系统的需求增长[18] - 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乘用车制造业的增长预计将为电池市场增长做出贡献[19] - 由于技术进步,工业电池现在更加经济环保,效率也更高[20] - 由于社会对科技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日益依赖,预计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全球电池市场将显著增长[22] 公司产品线 - 启动电池产品线销售收入达人民币36.87亿元,占公司收入的27.4%[27] - 动力电池产品线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12.09亿元,占公司收益的9%[29] - 回收电池产品线收益为人民币20.24亿元,占公司产品组合的15%[31]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为人民币81.58亿元,占公司收入的60%[35] - 海外市场收益为人民币53.13亿元,占总收益的40%[37] - 亚太地区在2023年领导区域类别,主要驱动因素是其快速的工业扩张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对能源效率的需求[33] - 北美洲和欧洲、中东和非洲是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的主要贡献者,仅次于亚太地区[3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的鉛酸蓄电池研发团队由超过380名研发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79] - 公司计划在墨西哥和马来西亚建立电池生产基地以扩大市场份额[81] - 公司于2023年12月收购了一家回收铅厂,旨在扩大和确保铅供应[86] 财务状况 - 2023年财务成本增加43.1%,主要由于期间银行借款增加和平均利率提高[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160.7百万元,较2022年的580.9百万元增长99.1%[147] - 存货为主要流动资产之一,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人民币2,748.7百万元,较2022年的2,136.5百万元增长28.7%[149] - 贸易应收款项为主要与电源解决方案业务客户相关,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3,247.2百万元,较2022年的2,736.2百万元增长18.7%[153]
产能提升,多业务线未来可期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4-11 00:00
业绩总结 - 理士国际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134.71亿元,同比增加4.9%[1] - 公司备用电池业务实现收入62.84亿,同比增加4.6%;起动电池实现收入36.87亿,同比增加28.9%;动力电池实现收入12.09亿元,同比减少3.9%[2] - 公司在中国的收入达到81.57亿元,同比增加8%[2] - 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52/840百万元,对应EPS为0.48、0.62元/股,给予公司2024年P/E 3.5x,对应公司股价为1.82港元,较目前股价有43%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4] - 公司毛利率达到14.4%,增加2个百分点[2]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墨西哥建立新的电池装配厂和电池生产厂,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试运行[2] - 公司预测2025年营业额将达到19,404百万元,同比增长20%[6]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达到890百万元,同比增长29%[6] - 公司2025年的ROE预计将达到14.4%[7] - 预计2025年的P/E比率为1.9倍,P/B比率为0.3倍[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备用电池业务为基本盘业务,汽车起动启停电池板块乘全球新能源东风提供增长动力[3] - 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换代影响,上游原材料上涨,电池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存在风险[5]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0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134.712亿元,较2022年的128.459亿元增长4.9%[1] - 2023年毛利为19.437亿元,较2022年的15.948亿元增长21.9%[1]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5.678亿元,较2022年的5.027亿元增长12.9%[1]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354亿元,较2022年的4.811亿元增长11.3%[1]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4724538千元,较2022年末3704913千元有所增加;流动资产总值9370706千元,较2022年末6789482千元有所增加[33] - 2023年集团收益达人民币13471.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2845.9百万元增加4.9%[34]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34.71235亿元,2022年为128.45859亿元[75]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为 -33,418千元,2022年为 -63,196千元[7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58,213千元,2022年为351,048千元[79]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35,372千元,2022年为481,075千元[89]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净值均约为1亿元[9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320,369千元,减值为 -73,128千元,账面净值为3,247,241千元;2022年分别为2,817,996千元、 -81,772千元、2,736,224千元[91] - 2023年年内,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净额为9,000元,2022年为835,000元[96] - 2023年预付款项为279,255千元,2022年为121,143千元[97]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054,764千元,应付票据为1,949,228千元,总计3,003,992千元;2022年分别为782,273千元、1,578,771千元、2,361,044千元[10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集团内公司间销售交易发行金额为6.989亿元的应付票据,2022年为6.84236亿元[104] - 2023年末计息银行借贷等流动负债总计3501194千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2641654千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总计1017301千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68433千元人民币;总负债4518495千元人民币,2022年末为2710087千元人民币[108] - 2023年须一年内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垫款为35011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41654千元人民币;第二年为40519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620千元人民币;第三年至第五年为43811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4547千元人民币;五年后为17400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266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年内发行的可换股债券面值80262千元人民币,权益部分 - 26623千元人民币,发行日期负债部分53639千元人民币,利息开支10055千元人民币,已付利息 - 4581千元人民币,汇兑调整2019千元人民币,年末负债部分61132千元人民币[113] - 2023年原料存货76517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81131千元人民币;在制品89542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42248千元人民币;制成品108812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13091千元人民币;总计274872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136470千元人民币[120] - 贸易应收款项中2023年995565000元订有短期信用保险,2022年为424787000元;2023年59352000元订有信用证,2022年为81857000元[122] - 2023年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256924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91360千元人民币;3至6个月46936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2070千元人民币;6至12个月16449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2677千元人民币;1至2年3015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1352千元人民币;2年以上1399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8765千元人民币;总计32472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736224千元人民币[12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3年初为81772千元人民币,(减值拨回)/减值亏损净额 - 4134千元人民币,撇销不可收回金额 - 4510千元人民币,年末为73128千元人民币;2022年初为55703千元人民币,减值亏损净额27516千元人民币,撇销不可收回金额 - 1447千元人民币,年末为81772千元人民币[124]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估计金融资产亏损拨备甚低[1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应付票据以金额为人民币5.9722亿元(2022年:人民币4.15947亿元)的定期存款质押作担保[134] - 2023年各项应付款项总计为人民币14.76026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0.52461亿元[135] - 收购天津傑士電池有限公司及天津聚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时确认拨备人民币8101.2万元,报告期末降至人民币7388.2万元[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目标公司为集团贡献营业额人民币2.81909亿元及综合溢利纯利人民币210.3万元[144]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15.63343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4.36194亿元;定期存款2023年为人民币9.65767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7.93806亿元[145] - 就银行借贷2023年以集团总价值人民币11.77741亿元(2022年:人民币12.93367亿元)的资产作出质押[147] - 集团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104.328亿元增加9.7%至2023年的人民币114.475亿元[150] - 集团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24.13亿元减少16.1%至2023年的人民币20.238亿元[150] - 2023年期内每吨月平均铅价在人民币15108元至人民币16522元波动,与2022年12月相比,变动范围在 -2.9%至6.1%之间[152] - 2023年上半年电池营业额增长率约为2%,下半年增长率超16%[152]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3.892亿元增加19.3%至2023年的人民币4.643亿元[161]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144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3900万元[163] - 2023年公司续新三年期贷款融资协议,金额为7037.5万美元及2.31075亿港元[165] - 2023年12月31日,融资协议项下未偿还定期贷款结余为7037.5万美元及2.31075亿港元,合计约人民币7.09486亿元[166] - 2023年1月9日,公司发行本金9180万港元、年利率5.5%的非上市可换股票据,2026年到期[167]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112.511亿元增加2.5%至2023年的人民币115.275亿元[178]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1.562亿元增加43.1%至2023年的人民币2.236亿元[179]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128.459亿元增加4.9%至2023年的人民币134.712亿元,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678亿元[180]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5.948亿元增加21.9%至2023年的人民币19.437亿元,整体毛利率从12.4%升至14.4%[184] - 2023年备用电池收益6284398千元,占比46.6%,同比增长4.6%;启动电池收益3686988千元,占比27.4%,同比增长28.9%;动力电池收益1209365千元,占比9.0%,同比下降3.9%;其他收益266706千元,占比2.0%,同比下降13.5%;回收铅产品收益2023778千元,占比15.0%,同比下降16.1%;合计收益13471235千元,同比增长4.9%[189] - 2023年中国内地收益8157704千元,占比60.5%,同比增长8.0%;EMEA收益1935577千元,占比14.4%,同比增长2.3%;美洲收益2140455千元,占比15.9%,同比下降2.7%;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收益1237499千元,占比9.2%,同比增长2.8%;合计收益13471235千元,同比增长4.9%[190]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292.5百万元减少17.7%至2023年的240.8百万元[192] - 研发成本从2022年的382.9百万元轻微减少2.9%至2023年的371.9百万元[194] - 2023年换算境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 - 20597千元,2022年为5992千元[197] - 2023年流动负债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003992千元,2022年为2361044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76026千元,2022年为1052461千元;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3501194千元,2022年为2641654千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4254千元,2022年为6504千元;租赁负债为204241千元,2022年为146923千元;流动负债总值为8210047千元,2022年为6208599千元[200]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60659千元,2022年为580883千元[200]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885197千元,2022年为4285796千元[200]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中,61132千元(2022年无),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956169千元,2022年为68433千元;租赁负债为32888千元,2022年为22667千元;递延税项负债为99739千元,2022年为64180千元;递延政府补贴为146629千元,2022年为94281千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296557千元,2022年为249561千元[200]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588640千元,2022年为4036235千元;权益总额2023年为4588640千元,2022年为4036235千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启动电池销售额为36.87亿元,较2022年的28.601亿元增加28.9%,占期内电池销售收益总额约32.2%,2022年占27.4%[7] - 2023年启动电池业务营业额较2022年增长28.9%,销售额对比备用电池业务的比例由2022年的约48%增至2023年的约59%[14] - 2023年来自电池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收益达人民币11447.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0432.8百万元增加9.7%,其中中国市场增长率19.4%,海外市场增长率0.3%[34] - 2023年下半年来自电池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收益为人民币6440.6百万元,较上半年的人民币5006.9百万元销售额增长28.6%,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额分别增长30.1%及27.0%[34] - 2023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的电池销量差为43.7%对56.3%(2022年:47.1%对52.9%),反映全球电池行业需求稳步复苏[34] - 备用电池销售金额为628440万元,较去年增加4.6%,占期内电池销售收益总额约54.9%[37] - 2023年下半年中国及海外市场铅酸蓄电池出货量吨数分别较上半年增加超17%及接近10%[37] - 2023年中国市场出货量吨数同比增长超30%,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40%,海外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近两倍,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38] - 2023年收购两家启动电池工厂70%股权,最后两月贡献超28000万元营业额[40] - 动力锂电池销售收益为12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7: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公司收益为60.0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7%;溢利为2.32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41.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61.3%;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5元[4][5] - 公司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6.854亿元增加19.3%至期内的8.18亿元,整体毛利率从11.1%增至13.6%[12][18] - 若将运输成本计入销售及分销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将从2022年上半年的3.017亿元增至期内的3.303亿元,增长9.5%;毛利将从6.854亿元增至9.339亿元,增长36.3%;毛利率将从11.1%增至15.6%[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145亿元增加9.8%至期内的1.258亿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29.168亿元(2022年12月31日:27.101亿元),除2.079亿元借款期限超过一年外,其余均需在一年内偿还,有效利率在1.88%至8.10%之间(2022年12月31日:1.88%至8.17%)[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5.9%(2022年12月31日:25.8%)[24]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期内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2022年上半年:无),将于2023年9月22日或前后向9月8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派发[28] - 公司建议就本期支付每股0.04港元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34]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2年6个月的1.222亿元人民币增至本期的1.607亿元人民币,增幅31.5%[43] - 为确定股东收取中期股息资格,2023年9月6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价值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3,019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533.1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88.0百万元[45]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482.9百万元降至本期的人民币5,185.4百万元,降幅5.4%[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为人民币2,916.8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10.1百万元,实际利率介乎1.88%至8.10%[5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6,003,41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168,315千元,降幅2.7%[6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817,980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85,406千元,增幅19.3%[6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3.6%,2022年同期为11.1%[6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32,62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96,480千元,增幅141.1%[6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09,115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80,020千元,增幅161.3%[6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5元,董事会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67][69][70] - 公司总体收益为60.03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1.683亿元减少2.7%[96][10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3.017亿元减少29.0%至2023年上半年的2.143亿元[1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521亿元增加28.2%至2023年上半年的1.95亿元[13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222亿元增加31.5%至2023年上半年的1.607亿元[1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5.9%(2022年12月31日为25.8%)[1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145亿元增加9.8%至2023年上半年的1.258亿元[146]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7410万元增加32.3%至本期的9810万元[147] - 公司税前溢利为2.657亿元(2022年上半年:1.445亿元)[14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4810万元减少31.3%至本期的3300万元[147] - 公司期内溢利为2.326亿元(2022年上半年:9650万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亿元(2022年上半年:8000万元)[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9.863亿元(2022年12月31日:5.809亿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399亿元(2022年12月31日:12.3亿元)[147]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工业产品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4] - 2023年上半年于某时间点转移的货品收益为60.03416亿元(2022年上半年:61.68315亿元)[16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7167亿元(2022年上半年:1.5649亿元)[169] - 储备账户包括中期综合财务状况表内之综合储备38.77466亿元(2022年12月31日:37.06028亿元)[171] - 2023年上半年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亏损2101千元,2022年为1291千元[17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利息70722千元、贴现票据产生的利息21289千元、租赁负债利息1374千元,2022年分别为52143千元、18304千元、3673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利息4673千元,2022年为74120千元[17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所得税开支5479千元,2022年为10465千元;香港为547千元,2022年为204千元;新加坡为18887千元,2022年为40534千元;美国为7343千元,2022年为5759千元;越南为406千元,2022年为484千元;其他为5387千元,2022年为3225千元;递延为 - 5015千元,2022年为 - 12611千元;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3034千元,2022年为48060千元[182] - 2023年建议中期每股普通股4港仙,涉及金额50219千元,2022年无[184]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9115千元,可换股债券利息4673千元;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13788千元,2022年分别为80020千元、80020千元[193]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61104160股,2022年为1357854666股[199] - 2023年上半年购股权摊薄影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5526654股,2022年为1155752股[199] - 2023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摊薄影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000000股,2022年无[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购入资产成本为179272000元,2022年为126852000元[187][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49.112亿元增至期内的50.069亿元,增长1.9%;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2.571亿元降至期内的9.965亿元,下降20.7%[6] - 中国内地、EMEA、美洲、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收益占比分别为61.0%、16.4%、13.4%、9.2%,较2022年同期变动分别为9.4%、-1.3%、-31.7%、-14.4%[10] - 备用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47.5%,销售收益为28.53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102][103] - 起动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24.5%,销售收益为14.6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99][104] - 动力电池业务占期内总销售额的10.4%,销售收益为6.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3%[106] - 回收铅产品销售收益为9.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7%,减少额为2.606亿元[107] - 公司中国电池业务按营业额计平均增长率逾27%[87][96] - 公司海外市场销售额录得约17%的负增长[87][96] - 公司在中国起动电池市场按营业额计录得逾25%的增长[99][104] - 动力电池期内占总销售额的10.4%,销售收益为6.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3%[116] - 回收铅产品期内销售收益为9.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7%,减少2.606亿元[117]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49.112亿元轻微增加1.9%至2023年上半年的50.069亿元[128] - 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2.571亿元减少20.7%至2023年上半年的9.965亿元[128] 公司股权结构 - 董李博士被视为于1,014,021,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比例74.47%[31][38] - 印海燕女士获授1,500,000股和2,0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3,650,000股,持股比例0.27%[31][38] - 洪渝女士获授1,8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2,644,000股,持股比例0.19%[31][38] - 曹亦雄先生获授800,000股和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1,100,000股,持股比例0.08%[31][38] - 刘志杰先生获授800,000股和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1,100,000股,持股比例0.08%[31][38] - 卢志强先生获授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总计持股300,000股,持股比例0.02%[3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361,707,666股[31]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计划年内启动在墨西哥建设电池组装厂,安徽旗舰工厂将专注锂电池生产研发并逐步提升年产能[1] - 公司计划年内开始在墨西哥建设电池组装厂,扩展生产线服务北美地区[112] 公司收购事项 - 公司7月与日本GS Yuasa签订协议,以约2.3亿港元收购天津GS和顺德Yuasa各70%的股权[113] - 公司7月以约2.3亿港元收购天津杰士及顺德汤浅各70%股权[127]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84%至逾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近140%至约155万辆[110][122] - 全球起停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2年的706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32年的2734亿美元[110][122] -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0亿美元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至2030年的1200亿美元以上[119][120] - 目前全球数据中心逾8000个,其中仅5.5%位于中国[119][120] - 家用储能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约43.8亿美元以24.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8年的167.5亿美元[124][125] 公司销售服务情况 - 公司通过全球超80个销售办事处及中心和13座生产设施,为超100个国家的电池客户服务[78][81]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21:37
业务表现 - 期内,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上升至人民币5,006.9百万元,回收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至人民币1,257.1百万元,整体收入同比轻微下降至人民币6,003.4百万元,毛利同比上升至人民币818.0百万元,毛利率由13.6%升至19.3%[1]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5,006,92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911,188千元有所增长[18] - 客户合同收入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6,003,416千元,其中外汇兑换收益净额为34,880千元,政府补贴为6,610千元[23] - 税前溢利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4,539,577千元,其中包括工资及薪金支出、研发成本、外汇兑换收益等[24]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006.9百万元,同比增加1.9%[50] - 備用电池业务占总销售额的47.5%,销售收益为2,853.2百万元,同比减少3.1%[52] - 起动电池业务销售收益为1,469.1百万元,同比增加4.4%[53] - 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收益为621.8百万元,同比增加16.3%[54] - 回收铅业务销售收益为996.5百万元,同比减少20.7%[55]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489,171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增长5.7%[7] - 公司应付所得税为6,517,47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7]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07,920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3.6%[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入资产成本为179,272,000人民币元[30] - 存货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2,628,777人民币千元[30] - 贸易应收款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2,910,303人民币千元[31] - 公司计息银行借贷实际利率在3.14%至8.10%之间,到期金额为884,757千元[36] - 公司有362千元的土地及楼宇资本承诺未落实[42] - 公司与第三方签订协议,以人民币206,000,000元购买天津傑士电池有限公司及湯淺蓄电池(順德)有限公司各自的股权[43] - 公司全球设有80个销售办事处及中心,13座生产设施,服务于多个国家的电池客户[45] - 公司计划在墨西哥建设电池组装厂,扩大业务网络,服务美洲地区客户,开拓更多市场[doc id='60'] - 公司与日本杰士湯淺签订协议,以约億港元收购天津杰士电池有限公司及顺德湯淺蓄电池有限公司,有助提升合作关系,扩大业务规模[doc id='61'] 盈利情况 - 未经审计中期业绩显示,母公司擁有人应佔期内溢利按年增加至人民币209.1百万元,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港仙24.0,派息比率达161.3%[3] - 公司期内总体收益为6,003.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2.7%[49] - 公司期内收益为6003.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期内溢利为232.6百万元,增加141.1%[doc id='63'] - 公司收益为6168.3百万元,来自电源解决方案业务的收益略增,来自回收铅业务的收益减少[doc id='64'] - 公司按产品划分的收益明细显示备用电池收入下降,动力电池收入大幅增加[doc id='65'] - 公司在中国大陆销售增长,而在美洲及亚太地区销售减少[doc id='66'] - 公司按客户所在地划分的收益明细显示中国大陆收入增加,美洲及亚太地区收入减少[doc id='67'] - 公司毛利增加至818.0百万元,毛利率有所上升[doc id='68']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至125.8百万元,主要由于匯兌收益增加[doc id='70'] - 本集团的财务成本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百万元增加32.3%,达到98.1百万元,主要由于期内平均利率上升所致[74] - 本集团于期内录得税前溢利人民币265.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5百万元[75] - 所得税开支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百万元减少31.3%,至期内的人民币百万元,主要由于本集团期内应课税溢利减少所致[76] - 本集团录得期内溢利人民币232.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5百万元,其中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209.1百万元[77] - 本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为986.3百万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230.0百万元,银行借贷为2,916.8百万元,全部均须计息[78]
理士国际(0084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6 17:42
新购股计划发行股份比例相关 - 新购股计划项下可能发行股份数为3750万股,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3.57854935亿股,二者相除结果为0.0276[3] 新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变化 - 期初根据新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15314466亿股,期末为7781.4466万股[6] 不同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及占比 - 2010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409.5万股,相当于2022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0%[10] - 新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31297466亿股,相当于2022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28%[10]
理士国际(0084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5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达到了12,845,859千元,同比增长13.6%[6] - 毛利为1,594,774千元,同比增长5.6%[6] - 本年度溢利为464,441千元,同比增长178.6%[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3元,较2021年的0.10元有显著增长[6]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10港仙的末期股息,较2021年无变化[9] Leoch业务发展 - 2022年,Leoch在美洲地区市场份额增长超过115%,年营收从10.2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1.99亿元人民币[14] -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年营收达到12.04亿元人民币,增长率接近35%[14] - Leoch在2022年的核心业务增长率超过20%,网络电源应用的锂电池出口业务也取得满意增长[16] - 2023年,Leoch将扩大主要客户业务,加强网络电池、起动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分销网络[20] - Leoch拥有最大的研发团队,包括500名产品工程师和500名工厂工程师,能生产超过3000种不同电池型号,拥有900多项专利[22] - Leoch全球专业销售和营销团队正努力实现更高的成就,超过1000名外部和内部销售团队成员为Leoch的重要资产[24] 电池业务发展 - 期内来自电池业务的收入为1043.28亿元,同比增长12.8%[30] - 铅酸蓄电池海外市场增长率为25.8%,中国市场增长率为1.9%[30] - 锂离子电池销售开始增长,可能成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之一[31] - 備用电池业务保持20%以上增长率,2022年略有增长[33] - 備用电池销售额为600.61亿元,同比增长26.2%[36] - 起动电池销售额为286.01亿元,同比减少4.9%[40] - 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收入为125.83亿元,同比增长2.9%[44] 全球经济展望 - 2023年中国将GDP增长目标定为约5%[69] - 全球经济增长预计2023年将降至2.9%,但2024年将升至3.1%[71] - 全球通货膨胀率预计2023年将降至6.6%,2024年将降至4.3%[71] -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2023年处于相对强劲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72] - 全球经济活动受利率上升和乌克兰战争影响,2023年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和东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10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收入达到128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24]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4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至442.8亿元人民币[124] - 公司主要在中国进行业务,产品销售采用价格联动机制,外汇波动风险基本转移到客户,但外币贸易应收款项可能存在信贷期内的风险[161] - 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24.7%(2021年为25.8%),计算方法为将总借款除以同期总资产再乘以100%[158]
理士国际(0084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4-04 21:41
假设2022年运输成本按2021年方式入账的财务指标变化 - 若2022年运输成本如2021年般入账,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将从2021年的5.861亿元增加38.6%至2022财年的8.12亿元[3] - 若2022年运输成本如2021年般入账,集团毛利将从2021年的15.097亿元增加33.6%至2022财年的20.177亿元[3] - 若2022年运输成本如2021年般入账,毛利率将从2021年的13.4%增至2022财年的15.7%[3] 实际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变化 - 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1年的5.861亿元减少33.6%至2022财年的3.892亿元[6]
理士国际(0084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21:5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全年营收为12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 - 2022年全年毛利为15.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 - 2022年全年净利润为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6%[1] - 2022年全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3%[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3元,同比增长230%[1] - 2022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10港仙,无变动[1] - 2022年税前溢利为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3]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3] - 2022年研发成本为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9%[3]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3] - 2022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人民币68,184千元,相比2021年的25,235千元增长了170.2%[36] - 2022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532,625千元,相比2021年的191,964千元增长了177.4%[37] - 2022年实际税率计算的税项开支为人民币68,184千元,实际税率为12.8%,相比2021年的25,235千元和13.1%有所增加[37]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121,302港仙,2021年无股息[37] - 2022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442,772千元,相比2021年的136,126千元增长了225.3%[40] - 2022年存货总额为人民币5,553,000千元,相比2021年的7,331,000千元减少了24.2%[4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817,996千元,相比2021年的2,781,405千元增长了1.3%[4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人民币424,787,000元订有短期信用保险,人民币81,857,000元订有信用证[4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人民币407,147,000元被质押作为银行融资的抵押[42]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率为2.90%,相比2021年的2.00%有所增加[45]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161,40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6,349千元[47]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在2022年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683,000千元,2021年为亏损人民币835,000千元[47]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473,43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3,469千元[47]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负债在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为人民币51,951千元,负债为人民币13千元,2021年12月31日资产为人民币67,798千元,负债为人民币851千元[4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定期存款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1,230,00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51,742千元[51]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2,361,04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19,251千元[5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1,052,461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77,303千元[54] - 合约负债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284,33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4,424千元[54] - 公司间销售交易的应付票据在2022年12月31日的结余为人民币684,23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37,180千元[53] - 若干应付票据以定期存款质押作担保,2022年12月31日的质押金额为人民币415,94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40,448千元[5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银行借贷总额为2,710,08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72,20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6] - 流动银行借贷中,有抵押部分为998,295千元人民币,有担保部分为1,066,414千元人民币[56] - 非流动银行借贷中,有抵押部分为28,626千元人民币,有担保部分为39,807千元人民币[56] - 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垫款为2,641,65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042,493千元人民币增加[5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融资协议项下尚未偿还定期贷款结余为40,000,000美元,须于一年内偿还[59] - 公司通过收购Leoch Iberia SL,支付了首笔现金代价3,467,000欧元,相当于约34,670,000元人民币[62] - 收购Leoch Iberia SL时,确认的可识别资产净额为3,275千元人民币,产生的商誉为192千元人民币[63] - 公司资产抵押中,预付土地租赁款项为45,859千元人民币,物業、廠房及設備为734,964千元人民币[60] - 公司资产抵押中,已抵押存款为793,806千元人民币,贸易应收款项为407,147千元人民币[60]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2,081,77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07,70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0] - 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1284.59亿元,同比增长13.6%[65] - 电池及其他相关产品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43.28亿元,同比增长12.8%[65] - 回收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4.13亿元,同比增长17.5%[65] - 备用电池销售金额为人民币60.06亿元,同比增长26.2%,占电池销售收益总额的57.6%[67] - 起动电池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8.60亿元,同比下降4.9%,占电池销售收益总额的27.4%[69] - 动力电池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2.58亿元,同比增长2.9%,占电池销售收益总额的12.1%[71] - 2022年集团收益增加13.6%至128.459亿元,期内溢利为4.644亿元[100] - 2022年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增加12.8%至104.328亿元[100] - 2022年回收铅业务收益增加17.5%至24.13亿元[100] - 2022年备用电池收益增加26.2%至60.061亿元[101] - 2022年美洲地区收益增加43.3%至21.991亿元[103] - 2022年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收益增加54.2%至12.038亿元[103] - 2022年毛利增加5.6%至15.948亿元,整体毛利率由13.4%下降至12.4%[104]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187.0%至2.417亿元[105] - 其他开支由85.9百万元减少至14.4百万元,减少85.9%[109] - 财务成本由156.2百万元增加至143.9百万元,增加8.6%[110] - 税前溢利由192.0百万元增加至532.6百万元[111] - 所得税开支由68.2百万元增加至25.2百万元,增加170.2%[112] - 本年度溢利由442.8百万元增加至464.4百万元,增加166.7%[113] - 流动资产净额由541.8百万元增加至580.9百万元[114] - 存货由2,019.3百万元增加至2,136.5百万元[115] - 贸易应收款项由2,725.7百万元增加至2,736.2百万元[11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由223.5百万元增加至473.4百万元,增加111.9%[11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由2,319.3百万元增加至2,361.0百万元[118]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从事电源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回收铅业务[21]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10,432,834千元人民币,回收铅业务收益为2,413,025千元人民币[23] - 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7,550,180千元人民币,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收益为1,892,764千元人民币,美洲市场收益为2,199,121千元人民币,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收益为1,203,794千元人民币[24] - 公司未呈列分部资产及负债以及其他相关分部资料,因主要经营决策者未获提供有关独立财务资料[22] - 公司在中国的一些附属公司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率[34] - 公司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等[16] - 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分销产品,拥有超过80个区域销售办事处和700个销售中心[73] - 公司于2023年1月9日发行本金额为9.18亿港元的非上市可换股票据,年利率5.5%[64] - 公司有资本承诺人民币53.66亿元,其中土地及楼宇承诺为人民币28.66亿元[64] - 公司继续研发新型铅酸蓄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并推出为网络能源及动力各细分市场应用定制的新产品[74] - 公司拥有超过350名研发人员及相关的开发及取样技术人员组成的电池研发团队[7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大幅提高中国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并继续在中国生产基地投入资源以扩大产能[76] - 公司将于2023年启动在墨西哥的第一阶段投资,建立一座电池组装厂,以增强在美洲地区的竞争力[77] - 公司在中国启动电池制造商市场及出口OEM市场拥有稳固地位,并计划在2023年恢复启动电池业务的增长势头[90]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深化专营店模式,优化代理商的质量及数量[93] - 公司8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生产,成本及产量稳定[95] 市场与行业趋势 - 5G应用推动备用电池需求,中国市场同比增长超过20%[68] - 2022年铅价波动范围为每吨人民币14,876元至15,566元,与2021年12月相比,变动范围介乎-2.5%至2.0%[79] - 公司采用价格联动定价机制和集中式原材料采购,以减少铅价波动风险并降低原材料成本[80] - 2022年中国GDP达到人民币1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超出预期的2.7%[81] - 2023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表明政府对未来整体复苏及改善抱有期望[81]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降至2.9%,但2024年将升至3.1%[81] - 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建成并开通230多万个5G基站,新的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84] - 公司预计用于5G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将继续在中国及海外市场扩张[86]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02.1万辆及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及2.1%[87]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及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及93.4%,市场份额达到25.6%[87] - 2023年1至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7.7万辆和93.3万辆,同比增长18.1%和20.8%,市场份额达到25.7%[89] - 2022年全球低速电动车市场规模估计为7,988.8百万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4,770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8%[91] - 公司动力电池的海外销售在期间取得40%以上的增长[91] - 预计2023年废旧电池处置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供需缺口可能高达750至800万吨[97] - 2023年美国GDP增长预测介于0.2%至略高於1%的范围内[94] - 2023年英国及一些主要欧盟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将温和收缩[94] 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 - 财务报表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编制,以人民币呈列,所有价值均调整至最接近的千元[9] - 本年度首次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等[10]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对或然资产、负债及或然负债的确认原则进行了澄清,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11] -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禁止从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成本中扣除销售所得款项,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澄清了履约成本的定义,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澄清了金融负债条款评估中应包括的费用,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1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规定卖方承租人于计量售后租回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时所用的要求,修订本于202
理士国际(0084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1 17:31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册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ch Batte Stock Code 股票代號:842 理 士 國 際 技 術 有 限 公 司 LEOCH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IMITED Interim Report 2022 中期報告 LEOCH LEOCH I I 4 dictio 理工电池 Q # Acter (@ Addi Contents 目錄 | --- | --- | --- | |-------------------------------------------------------------------|------------------------------|-----------| | | | Contents | | | | 目錄 | | | | Page 頁碼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Financial Highlights | 財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