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辐(01763)

搜索文档
中国同辐(01763)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11 1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达到61.46亿元 [4] - 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达到7.55亿元 [4] - 2022年规模净利润同比增长16.64%,超过35% [4] - 2022年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超过6% [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放射性药品业务占比64%,仍是最大业务板块 [5] - 核医疗装备业务增长超过80%,占比12% [6] - 辅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年化增长超过26% [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超过100%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放射性药品业务中,显像和治疗用品收入增长0.4%,呼吸试验产品收入增长9% [6] - 放射源业务中,工业源业务增长接近50%,出口业务增长接近30% [6] - 医疗装备业务中,放射治疗装备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维保业务收入超过7亿元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核医疗健康和辐射技术应用两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1][22][23] - 公司加大在放射性药物、诊断产品、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新产品管线 [17][18] - 公司加快全国性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能和布局优化 [11][21] - 公司在高端放疗设备、工业源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2][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将继续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9][20] - 公司将坚持"投控源头、做强核心、扩张应用"的产业发展思路 [21][22] - 公司将致力于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发挥自身优势 [23][2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中国同辐(0176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21
财务业绩 - 2022年全年收益为61.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2] - 2022年全年毛利为35.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2] - 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为3.0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2.9%[2] - 2022年每股盈利为1.22人民币元,同比增加16.2%[2] - 收益增加19.5%至人民幣6,146.2百萬元[96] - 毛利增加8.4%至人民幣3,514.7百萬元,毛利率降至57.2%[98] - 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收益的百分比降至29.1%[100] - 行政開支及信用減值損失佔收益的百分比增至14.7%[102] - 除稅前利潤增加14.7%至人民幣920.5百萬元[105] - 年內利潤增加12.1%至人民幣754.6百萬元[10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末存货为6.7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0%[4] - 2022年末银行及手頭現金為29.23億人民幣,同比增加6.4%[4] - 2022年末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為35.0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4.1%[4] - 2022年末資產淨值為65.53億人民幣,同比增加8.7%[5] - 2022年末非控股權益為20.88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7%[5] - 2022年末銀行貸款總額為8.05億人民幣,同比增加442.1%[5] - 流動資產淨值增長31.3%至人民幣3,524.9百萬元[109] - 經調整淨槓桿比率為23.7%[11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药品销售、放射源产品销售、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医疗器械销售、检测试剂盒销售、辐照服务、技术服务、建筑合同收益、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等[14] - 公司各业务板块2022年收入及毛利情况:药品业务收入人民币39.23亿元,毛利人民币28.23亿元;放射源产品业务收入人民币5.81亿元,毛利人民幣2.83亿元;辐照业务收入人民幣1.65亿元,毛利人民幣0.85亿元;放射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收入人民幣7.32亿元,毛利人民幣1.44亿元;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人民幣7.45亿元,毛利人民幣2.73亿元[22] - 公司2022年末预期未来确认的合同收益为人民幣2.38亿元,主要来自建筑合同[16] - 公司客户群体多样化,无单一客户占收入10%以上[15] - 公司主要业务均在中国开展,大部分客户也位于中国[23] 研发创新 - 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为3.0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2.9%[2] - 公司擁有完善的研發體系,在集團層面設立中國同輻研究院,並以「1+N」的模式進行研發平台建設[69] - 公司現有內部研發平台5個,省部級研發平台11個,研究方向覆蓋體外診斷、放射性藥物、穩定同位素與呼吸試驗、放射源及工業應用、輻照應用、醫療裝備等產業領域[70] - 公司積極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產業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和醫院建立科研合作關係[71] - 公司擁有國家級人才12人,省部級人才14人,首席專家5人、技術帶頭人16人,由538名研發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72] - 報告期內共申請專利174項,獲得專利授權134項,其中1項國外專利獲得授權[63] - 聯合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重水堆鈷調節棒組件"專利獲得第23屆中國專利獎銀獎[65]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尿素[13C/14C]呼吸試驗藥盒自動生產線"項目獲得中核集團科學技術獎二等獎[66] 市场开拓 - 公司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向印度尼西亞、肯尼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實現出口收入人民幣198百萬元[73] - 公司成功出口鈷-60放射源到馬來西亞,與阿根廷核技術應用龍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74] - 公司完成收購廣州原子高科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金額人民幣30.16百萬元[75] 生产基地建设 - 公司在過去一年新增3家醫藥中心建成投產,累計投產數量達到23家[77] - 公司新規劃布局的華北、上海醫藥基地正在有序推進[78] - 公司放射源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和乐山两地,新規劃的放射源研發生產基地正在積極推進[79] - 公司體外免疫診斷試劑及藥盒生產地位於北京地區[79] - 2022年中核秦山同位素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同位素生產基地[79]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將全力以赴保持良好增長勢頭,2023年力爭營業收入、淨利潤等各項經營指標再創新高[82] - 公司將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力創建國家級技術中心,提升各級研發平台科技創新能力[83] - 公司將積極落實國家規劃,加快推動「一縣一科」中核方案落地,創新市場營銷模式[85] - 公司將大力推進產能提升,全力推動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藥物、放射源研發生產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86] - 公司將接續深化精益管
中国同辐(0176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6 21: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6.196亿元,2021年同期为20.579亿元;毛利为15.328亿元,2021年同期为13.273亿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所得利润为3.24亿元,2021年同期为2.722亿元;除税前利润为3.121亿元,2021年同期为2.783亿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1.111亿元,2021年同期为1.068亿元;每股基本/摊薄盈利为0.35元,2021年同期为0.33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为58.5%,2021年同期为64.5%;经营利润率为12.4%,2021年同期为13.2%;净利率为9.1%,2021年同期为11.1%[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8.7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4.74亿元;总负债为47.46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4.426亿元;净资产为61.31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314亿元[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26.196亿元,同比增长27.3%;净利润2.395亿元,同比增长4.6%;归属股东净利润1.111亿元,同比增长4.0%[10] - 公司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20.579亿人民币增长27.3%至报告期内的26.196亿人民币[3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7.306亿人民币增加48.7%至报告期内的10.868亿人民币[33] - 公司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13.273亿人民币增长15.5%至报告期内的15.328亿人民币[33] - 公司毛利率从64.5%降低6.0%至58.5%[33]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200万人民币增长65.7%至报告期内的3640万人民币[3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7.804亿元增长11.9%至报告期内的8.729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7.9%降至33.3%[35] - 行政开支、研发成本及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总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2.966亿元增加25.6%至报告期内的3.724亿元[36] - 财务费用从2021年上半年的1680万元增长42.9%至报告期内的2390万元[37] - 分占联营公司利润减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270万元增加67.6%至报告期内的440万元,分占合资公司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2020万元减少62.3%至报告期内的760万元[38] - 除税前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2.783亿元增长12.1%至报告期内的3.121亿元,所得税从4940万元增长47.0%至7260万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7.7%及23.3%[39] - 期间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2.289亿元增长4.6%至报告期内的2.395亿元[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08.78亿元,负债总额为47.466亿元,总权益为61.314亿元[41]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1年末的26.851亿元增加1.6%至2022年6月30日的27.291亿元[42] - 截至2021年末及2022年6月30日,经调整净杠杆比率分别为16.5%及13.6%,速动比率分别为1.5倍及1.4倍[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5.968亿元,扣除呆账拨备1.794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4.487亿元,银行贷款总额为2.289亿元[45][46][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抵押长期银行贷款本金分别为12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利率均为4.40%,部分本金余额有变化[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有抵押长期银行贷款本金分别为490万元、250万元、670万元、530万元、620万元、50万元,利率分别为4.10%、4.00%、5.44%、4.90%、4.15%、4.45%[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短期银行贷款本金分别为1000万元、1.07亿元,借款利率分别为3.85%、3.40%,部分本金余额有变化[48][49] -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支出为1.896亿元[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6.1957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0.57856亿元增长27.3%[77]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5.32792亿元,2021年同期为13.27218亿元,同比增长15.5%[7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利润为3.23963亿元,2021年同期为2.72243亿元,同比增长19.0%[77]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3.12077亿元,2021年同期为2.78308亿元,同比增长12.1%[77] - 2022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39477亿元,2021年同期为2.28929亿元,同比增长4.6%[77][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1257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17187亿元增长2.5%[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69.6544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6.56781亿元增长4.6%[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2.3636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9.71662亿元增长6.7%[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5.1025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0918亿元增长8.4%[8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1.3138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0.31388亿元增长1.7%[80][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677,874千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为1,732,121千元人民币[8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 - 87,31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0,080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54,96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394,510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57,61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1,771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199,89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352,659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2,30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999,033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客户合同总收益为261957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0578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7.3%[92]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总收益为266915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0718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8%[96]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总利润(毛利)为154133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3281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0%[96] - 2022年合并毛利为153279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3272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5%[98] - 2022年其他收入为3638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19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5.7%[100] - 2022年政府辅助收入为1099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4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5.7%[100] - 2022年利息收入为1539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91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8.8%[100]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3,937千元,2021年同期为16,753千元,借贷成本资本化年利率为4.64%[102] - 2022年上半年以现金结算并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0,2021年同期为4,748千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即期税项为71,467千元,2021年同期为50,798千元,递延税项为80,613千元,2021年同期为52,849千元,公司及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附属公司享15%优惠税率[10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约111,106,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319,874,900股计算,2021年同期分别为106,814,000元及319,874,900股,无潜在摊薄股份[106] - 2022年上半年集团以成本147,446,000元收购厂房及设备项目,2021年同期为231,409,000元,处置厂房及设备项目账面净值为15,510,000元,产生处置收益189,000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6,017,000元及482,000元[10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确认新增使用权资产32,193,000元,2021年同期为9,518,000元[10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誉成本为48,349千元,累计减值亏损为4,313千元,账面价值为44,036千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108]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经扣除减值亏损后为3,207,80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21,153千元,预期一年内收回[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扣除亏损拨备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320780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821153千元有所增加[113] - 2022年6月30日手头现金为0,银行现金等总计2498674千元,较2021年的2748190千元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2306千元,较2021年的2141450千元减少[114] - 2022年中期已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120880千元,每股37.79分,2021年同期为57673千元,每股18.03分[115] - 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12500千元,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证券为158100千元;2021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9118千元,该股本证券为140344千元[119] - 2022年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证券1月1日为150410千元,期内其他全面收入确认之公允价值变动为7690千元,6月30日为158100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7014千元、3330千元、140344千元[122] - 2022年6月30日未于中期财务报告拨备的未付资本承担为24440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5170千元大幅减少[12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1年内金额2022年6月30日为286133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20825千元增加[11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1至2年金额2022年6月30日为28516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1773千元增加[11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67.3%收入、83.3%毛利来源于药品板块,属于核医药行业[8] - 药品板块实现收入17.64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6%,呼气试验产品新增客户1764家,累计成交客户超19000家[11] - 放射源业务实现收入1.7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8%,伽玛刀源销售收入增长700万元,同比增长72.4%[12] - 辐照板块营业收入7400万元,同比增长18.0%[13] - 放射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实现收入2.693亿元,同比增长152.1%[14] -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3.401亿元,同比增长145.9%[16] - 2022年上半年药品业务收益占比67.3%,放射源产品占比6.6%,辐照占比2.8%,放射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占比10.3%,其他业务占比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