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科培(0189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培(018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4-28 22:5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民办职业教育服务运营商,专注于专业型职业教育[3] - 公司逾23年在中国经营民办职业教育,收入达到人民币789,750千元,同比增长12.3%[9] - 期内溢利达到人民币424,216千元,同比增长11.4%[9] - 在校学生人数约为126,500人,同比增长5.5%[10] 教育质量与实践 - 公司致力于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和应用型培训和实习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市场竞争力[4] - 公司在2022年引进了600多名高质量教师,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人数明显提升[13] - 公司的教师获得了12项国家级奖项和102项省级奖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52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3篇[15] - 公司新增建设了52个实验实训室,包括电气CAD实验室、智能通讯实验室等,提高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17] 就业情况 - 公司各院校就业率均在93%以上,其中广东学校高于95%,各院校就业率均在所在省份名列前茅[19]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受益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利好,全力投入升级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智慧数字校园等重点领域[12] - 公司计划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校企合作,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29] - 公司将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和学历互认[30] 财务状况 - 毛利率为61.9%,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35] - 经调整EBITDA增加13.2%,达到582.3百万人民币[44] - 核心净利润增加13.1%,达到438.3百万人民币[46] - 资本开支为147.8百万人民币,主要用于维护和升级校舍[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0.5百万人民币,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2,097.5百万人民币[48] - 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8月31日的约56.4%下降至2023年2月28日的51.5%[53]
中国科培(018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4-28 22: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890[7] - 公司网站为www.chinakepeiedu.com[7] - 公司于2017年8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35] - 广东学校于2005年12月8日在广东省肇庆市成立[138] - 黑龙江学校于2003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138] - 淮北学校于2003年在安徽省淮北市成立[138] - 肇庆学校于2000年5月19日在广东省肇庆市成立[140] - 安徽学校于2003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成立[135] - 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89,75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2.3%[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300,96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22.1%[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488,78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7.0%[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33,42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9.1%[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424,21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1.4%[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EBITDA为582,27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3.2%[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核心纯利为438,35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3.1%[1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学费占公司总收益约92.7%[23]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8975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86423千元,增幅为12.3%[23] - 公司收益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033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897亿人民币,增幅12.3%[31] - 学费收益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6.493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323亿人民币,增幅12.8%[31] - 住宿费收益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860万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5360万人民币,增幅10.4%[31] - 销售成本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2.465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3.009亿人民币,增幅22.1%[31] - 毛利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568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888亿人民币,增幅7.0%;2023年毛利率61.9%,较去年同期减少3个百分点[3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5630万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890万人民币,增幅40.1%[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280万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290万人民币,增幅6.6%[3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410万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8220万人民币,增幅11.0%[37] - 其他开支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60万人民币减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00万人民币,减幅12.2%[38] - 融资成本从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3420万人民币增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500万人民币,增幅31.5%[39]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24,21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303千元,增幅11.4%;核心纯利为438,351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0,712千元,增幅13.1%[4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147.8百万元[45] - 2023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0.5百万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余额为2,097.5百万元,其中987.7百万元须于一年内偿还[46]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8月31日的约56.4%降至2023年2月28日的51.5%[47] - 2023年2月28日,账面价值66.5百万元的若干家私及装置与电子设备及价值233.3百万元的定期存款已为取得借贷而抵押[50] - 2023年2月28日,集团有4,007名雇员,较2022年2月28日的3,268名增加[5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190.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51.4百万元增加[5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为每股普通股0.06港元[55]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以总代价185.4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65.2万元)回购100万股股份[5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收益789,750千元,2022年同期为703,327千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毛利488,788千元,2022年同期为456,787千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433,425千元,2022年同期为397,400千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424,216千元,2022年同期为380,913千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111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1898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2107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1894元[7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非流动资产总值6,167,549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5,971,914千元[82]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流动资产总值1,478,900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1,401,972千元[82]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流动负债总额2,383,782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2,208,397千元[82] - 2023年2月28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5262667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5165489千元[83] - 2023年2月28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109840千元,较2022年8月31日的1336367千元有所减少[83] - 2023年2月28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87744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1413922千元[83] - 2023年2月28日资产净值为4074923千元,2022年8月31日为3751567千元[83]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33425千元,2022年同期为397400千元[9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45011千元,2022年同期为34231千元[9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404千元,2022年同期为67696千元[9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所得现金为531964千元,2022年同期为690748千元[90]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35727千元,2022年同期为696355千元[90] - 2023年已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为111083千元[85]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35,727千元,2022年同期为696,355千元[91]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63,308千元,2022年同期为940,046千元[91]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55,156千元,2022年同期为471,004千元[91]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0,458千元,2022年同期为1,455,208千元[91] - 2023年2月28日,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904,882,000元,其中合约负债为683,872,000元[9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学费收入为732,375千元,2022年同期为649,326千元[9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住宿费收入为53,604千元,2022年同期为48,563千元[9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其他教育服务费收入为3,771千元,2022年同期为5,438千元[9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8,861千元,2022年同期为56,307千元[98] - 期内向单一客户提供服务的收益未占集团总收益10%或以上[98]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合约负债期初余额为737,437千元,期末余额为683,872千元;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期初余额为330,147千元,期末余额为737,437千元[100]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计入合约负债余额的已确认收益中,学费为346,550千元,住宿费为28,375千元,总计374,925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学费为152,018千元,住宿费为12,908千元,总计164,926千元[102] - 2023年2月28日预期一年内确认的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履约责任交易价金额中,住宿费为42,300千元,总计683,872千元;2022年8月31日住宿费为54,819千元,总计737,437千元[103]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为171,422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146,257千元[104]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404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67,696千元[104]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483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8,213千元[104]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10,870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5,155千元[104]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548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3,348千元[104] - 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 - 5,456千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 - 4,137千元[10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即期中国内地期内支出9787千元,递延(578)千元,税项支出总额9209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88千元、14899千元、16487千元[111] - 已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6港元,2023年对应金额111083千元,2022年为99427千元[112] - 2023年无建议中期股息,2022年每股0.06港元,金额101058千元[114]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9997645股,2022年为2006578667股[115][116] - 2023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13630157股,2022年为2011594726股[116]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24216千元,2022年为380913千元[116]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内,集团以成本2.29701亿元收购资产,2022年同期为2.51479亿元;处置账面净值为694.8万元的资产,产生处置收益净额5.9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3.9万元和2.7万元[118] - 截至
中国科培(018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2-30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民办职业教育服务运营商,办学超22年[43] - 公司为中国领先民办职业教育运营商,专注专业型及职业教育[110] - 公司于2017年8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1月2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9]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运营四所学校及一所受托办学的本科学校[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143971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1119626千元人民币增长28.6%[8] - 2022年销售成本为53669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350575千元人民币增长53.1%[8] - 2022年毛利为90302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769051千元人民币增长17.4%[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73183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633407千元人民币增长15.5%[8] - 2022年年内溢利为70423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592938千元人民币增长18.8%[8] - 2022年核心纯利为75476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655997千元人民币增长15.1%[8] - 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100732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备考)的847313千元人民币增长18.9%[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9.71914亿元,流动资产为14.01972亿元,流动负债为22.08397亿元,权益总额为37.51567亿元[10]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66883亿元[11]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升级教学场地等的资本性开支为5.711亿元[14][1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投入1.332亿元新建实训中心[1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雇员薪酬支出为3.317亿元,同比增长38.3%[18]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6%,净利润同比增长18.8%,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5.1%,达人民币754.8百万元[19] - 公司收益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1.196亿人民币增加28.6%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4.397亿人民币[45]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学费占公司总收益约92.3%[45] - 2022年本科课程学费为10.8111亿人民币,2021年为4.72643亿人民币[45] - 2022年住宿费为9478.3万人民币,2021年为4053.8万人民币[45] - 2022年其他教育服务费为1651.5万人民币,2021年为565.8万人民币[45] - 2022年学费总额为13.28415亿元,较2021年的10.34166亿元增加2.94249亿元,增幅28.5%[48] - 2022年住宿费为9478.3万元,较2021年的7239.5万元增加2238.8万元,增幅30.9%[48] - 2022年其他教育服务费为1651.5万元,较2021年的1306.5万元增加345万元,增幅26.4%[48] - 2022年本科课程学费为10.8111亿元,较2021年的7.68021亿元增加3.13089亿元,增幅40.8%[48] - 收益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1.196亿人民币增加3.201亿人民币或28.6%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4.397亿人民币[66] - 学费收益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0.342亿人民币增加2.942亿人民币或28.5%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3.284亿人民币[66] - 住宿费收益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7240万人民币增加2240万人民币或30.9%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9480万人民币[66] - 销售成本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3.506亿人民币增加1.861亿人民币或53.1%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5.367亿人民币[67] - 毛利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7.691亿人民币增加17.4%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9.03亿人民币[70]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9910万人民币减少120万人民币或1.2%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9790万人民币[7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2530万人民币减少17.0%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2100万人民币[71] - 行政开支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474亿人民币增加4.4%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1.539亿人民币[72] - 其他开支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2250万人民币增加9.3%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2460万人民币[73] - 融资成本从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的3300万人民币增加110.9%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6960万人民币[74] - 年内溢利从2021年的592,938千元增至2022年的704,230千元,增长18.8%[79] - 核心纯利从2021年的655,997千元增至2022年的754,764千元,增长15.1%[79] - 2022年资本开支为571.1百万元[80] - 2022年8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00.4百万元[82] - 2022年8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余额为2,116.2百万元,其中779.8百万元须一年内偿还[8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8月31日的约44.9%升至2022年8月31日的约56.4%[84] - 2022年8月31日抵押资产包括账面价值87.2百万元的家具等及146.0百万元定期存款[85] - 2022年8月31日雇员数量为3,583名,较2021年的3,413名增加[85] - 2022年度薪酬成本总额为331.7百万元,2021年八个月为180.0百万元[86] 各学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学年公司在校生人数约为126,500人,本科生在校人数增加8%,新加入集团网络的三所学校新学额同比增长分别超30%[19] - 2021/22学年公司引进高质量教师600余人,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人数明显提升[25] - 2021/22学年公司共获得8项国家级奖项及48项省级奖项[27] - 2021/22学年公司学校承担了69项省级科研类项目,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2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5篇[27] - 2021/22学年公司学校获受理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27]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建立1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4][1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教师获得8个国家级奖项及48个省级奖项,发表721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5篇[14][1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学生获取国家级奖项294个,省级奖项666个[14][18] - 公司与超5000家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超20万个[18] - 公司毕业生就业率超90%,远超本省同类院校就业率[14][18] - 参与公益活动的学生超2,000人次[19] - 广东理工学院获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全省民办高校唯一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19] - 广东理工学院连续3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 - 2022年8月,哈尔滨石油学院获发营利性民办学校过渡期办学许可证[19] - 淮北理工学院新校区2021/22学年投入使用,首届招生报到率达95.6%[28] - 2021年集团招聘活动邀超5000家企业,提供超2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为每位应届毕业生提供约15个就业机会[29] - 2021年集团各所学校就业率均高于90%,广东理工学院高达97.5%[29] - 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94项、省级666项荣誉,获奖总数为1568人次[29] - 2021年36000名学生获家庭经济困难援助[30] - 2021年集团新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24个,同比增长55%[32] - 马鞍山学院工程师学院成立半年培养毕业生287名,215人参加职称评审[33] - 集团与20多所海外高校建立官方合作,提供国际化课程项目[34] - 广东理工学院学生无偿献血超50万毫升,2021学年参军355人[35] - 广东理工学院提供34个本科专业及26个大专专业[44] - 肇庆学校提供12个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44] - 哈尔滨石油学院提供34个本科专业[44] - 淮北理工学院提供20个本科专业,2021年9月启动新校区运营[44] - 2022年在校学生总数为119948人,较2021年的104696人增加15252人,增幅14.6%[57] - 2022年学校可容纳人数为77302人,2021年为52302人;2022年学校利用率为76.5%,2021年为95.2%[59] 公司运营风险与管理 - 集团面临整体市场状况、监管环境变化等多项运营风险及利率、流动资金等市场风险[60] - 董事会负责管理集团整体风险及重大业务决策[61] - 集团目前投保符合中国教育行业惯例,包括学校责任保险[61] - 集团采取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措施,遵守相关环境、健康及安全法律法规[63] 公司人员信息 - 张湘伟博士72岁,自2017年11月26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官,在教育行业超35年经验[91] - 查东辉先生54岁,自公司成立以来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在教育行业超25年经验[91] - 李艳女士42岁,自公司成立以来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自2022年9月1日起任执行副总裁,在教育行业超17年经验[94] - 叶浔先生33岁,自公司成立以来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负责日常采购兼后勤服务及营运[95] - 孙丽霞女士49岁,于2022年8月加入集团,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外部发展业务及产业学院合作[97] - 王传武先生76岁,自2017年8月公司成立起任非执行董事,于2022年9月1日辞任,在教育行业超36年经验[98][100] - 徐明博士51岁,于2017年1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4年业务管理经验[100] - 陆超先生38岁,2021年8月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1年业务管理和逾14年资本市场及投资经验[102][103] - 邓飞其博士61岁,2017年11月2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101][102] - 叶念廄先生49岁,2010年7月起任肇庆学校董事会主席,在教育行业有超27年经验[106] - 张湘伟博士于1987年3月取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91] - 查东辉先生于2009年6月取得广东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92] - 李艳女士于2011年6月取得中山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学位[95] - 徐博士于2009年6月获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有多项专业资格[101] 公司股权与股东信息 - 2022年8月31日,叶念乔作为酌情信托的成立人持股675,280,000股,持股百分比33.51%;作为配偶权益持股375,000,000股,持股百分比18.61%[142] - 2022年8月31日,叶浔作为酌情信托的成立人持股30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14.89%;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490,000股,相关股份210,000股,持股百分比0.03%[142] - 2022年8月31日,叶念廄作为酌情信托的成立人持股15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7.44%;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560,000股,相关股份240,000股,持股百分比0.04%[142] - 2022年8月31日,张湘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1,400,000股,相关股份600,000股,持股百分比0.10%[142] - 2022年8月31日,查东辉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840,000股,相关股份360,000股,持股百分比0.06%[142] - 2022年8月31日,李艳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700,000股,相关股份300,000股,持股百分比0.05%[
中国科培(0189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4-27 22:16
财务报告期间 - 公司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期为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备考2021年中期业绩备考期间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报告期收益703,327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497,789千元增加205,538千元,增幅41.3%[10] - 2022年报告期销售成本246,540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159,322千元增加87,218千元,增幅54.7%[10] - 2022年报告期毛利456,787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338,467千元增加118,320千元,增幅35.0%[10] - 2022年报告期除税前溢利397,400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280,274千元增加117,126千元,增幅41.8%[10] - 2022年报告期内溢利380,913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282,140千元增加98,773千元,增幅35.0%[10] - 2022年报告期经调整EBITDA为514,047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382,251千元增加131,796千元,增幅34.5%[10] - 2022年报告期核心纯利387,639千元,较2021年备考期331,412千元增加56,227千元,增幅17.0%[10]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从备考期间的4.978亿人民币增加2.055亿人民币,增幅41.3%,达7.033亿人民币[24]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学费占公司总收益约92.3%[24] - 公司收益从备考期间的4.978亿元增加2.055亿元或41.3%,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033亿元,学费和住宿费收益均增长[33][35] - 销售成本从备考期间的1.593亿元增加8720万元或54.7%,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2.465亿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增加等[33][36] - 毛利从备考期间的3.385亿元增加1.183亿元或35.0%,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568亿元[33][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备考期间的4660万元增加970万元或20.9%,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5630万元,因管理服务和租金收入增加[33][3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备考期间的220万元增加60万元或26.6%,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280万元,因品牌建设和推广投入[33][40] - 行政开支从备考期间的6520万元增加890万元或13.7%,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7410万元,因管理人员增加和折旧增加[33][41] - 其他开支从备考期间的2430万元减少1970万元或81.1%,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460万元,因人民币升值汇兑亏损减少[33][43] - 融资成本从备考期间的820万元增加2600万元或317.1%,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3420万元,因新校区建设和收购支付代价[33][44] - 除税前溢利从备考期间的2.803亿元增加1.171亿元或41.8%,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3.974亿元[33] - 期内溢利从备考期间的2.821亿元增加9877万元或35.0%,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3.809亿元[3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人民币3.81亿元,较2021年增加人民币9877.3万元,增幅35.0%[47]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核心纯利为人民币3.88亿元,较2021年增加人民币5622.7万元,增幅17.0%[47]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84亿元[48] - 2022年2月28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55亿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余额为人民币19.62亿元,其中人民币6.81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51]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由2021年8月31日的约44.9%上升至2022年2月28日的55.7%[54] - 2022年2月28日,集团账面价值人民币1.08亿元的若干家具及装置与电子设备及价值人民币8500万元的定期存款已为取得若干其他借贷而抵押[58] - 2022年2月28日,集团有3268名雇员,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51亿元[59]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收益为703,327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634,222千元[8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毛利为456,787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451,688千元[8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除稅前溢利为397,400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397,503千元[8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內溢利为380,913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402,768千元[8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幣0.1898元,2021年为人民幣0.2013元[8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每股攤薄盈利为人民幣0.1894元,2021年为人民幣0.2005元[83] - 2022年2月28日,非流動資產總值为5,465,345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5,211,718千元[86] - 2022年2月28日,流動資產總值为1,955,250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1,535,084千元[86] - 2022年2月28日,流動負債總額为2,553,135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2,809,299千元[86] - 2022年2月28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867460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3937503千元[87] - 2022年2月28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280747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645294千元[87] - 2022年2月28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345185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697094千元[87] - 2022年2月28日资产净值为3522275千元,2021年8月31日为3240409千元[87]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80913千元[88]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3657千元[88] - 2022年2月28日留存溢利为2378499千元,2021年9月1日为2038448千元[88] - 2022年2月28日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696355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 - 145314千元[93] - 2022年2月28日除税前溢利为397400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397503千元[93] - 2022年2月28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696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51048千元[93]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40046亿元,2021年同期为3.63237亿元[94]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71004亿元,2021年同期为6.11855亿元[94] - 截至2022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27313亿元,期初为12.28699亿元;2021年同期增加净额为1.03304亿元,期初为12.94204亿元[94]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55208亿元,2021年同期为13.97135亿元[94] - 2022年2月28日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额5.97885亿元,其中合约负债6.59238亿元[96]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学费收入649,326千元,住宿费收入48,563千元,其他教育服务收入5,438千元,客户合约总收益703,327千元[106]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管理层服务收入34,435千元,银行利息收入4,137千元,租金收入13,046千元,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56,307千元[106]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合约负债期初余额330,147千元,期末余额659,238千元[108]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初计入合约负债余额的已确认学费收益152,018千元,住宿费收益12,908千元,总计164,926千元[109] - 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学费收入588,406千元,住宿费收入40,445千元,其他教育服务收入5,371千元,客户合约总收益634,222千元[106] - 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管理层服务收入5,189千元,银行利息收入6,585千元,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39,681千元[10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合约负债期初余额524,366千元,期末余额330,147千元[108] - 2021年6月30日,期初计入合约负债余额的已确认学费收益484,901千元,住宿费收益39,465千元,总计524,366千元[109] - 2022年2月28日预期一年内确认的学费为614,251千元,住宿费为44,987千元,总计659,238千元;2021年8月31日学费为304,650千元,住宿费为25,497千元,总计330,147千元[110]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不含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为146,257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120,631千元[112]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696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213千元,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5,155千元;2021年6月30日分别为51,048千元、4,391千元、4,899千元[112]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3,348千元,2021年6月30日拨回243千元[112]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即期中国内地期内支出为1,588千元,递延为14,899千元;2021年6月30日分别为981千元、 - 6,246千元[119]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6,487千元,2021年6月30日税项抵免总额为 - 5,265千元[119] - 已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6港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金额为99,427,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99,715,000元[120] - 报告期后建议中期股息每股0.06港元,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金额为101,058,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零[121]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6,578,667股,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000,798,667股[122]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80,913,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402,768,000元[122]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资产成本为251,479,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48,021,000元[124] - 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集团处置资产账面净值为1,839,000元,产生处置收益净额27,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账面净值为2,000元,无处置收益[124] - 2022年2月28日贸易应收款项1年内为33,151,000元,1 - 2年为12,698,0
中国科培(0189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12-31 13:30
财政年度变更 - 2021年公司将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至8月31日,2021年年度业绩涵盖2021年1月1日至8月31日止八个月期间[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收益为1,119,62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345,774千元人民币,增幅44.7%[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销售成本为350,57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94,889千元人民币,增幅37.1%[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毛利为769,051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250,885千元人民币,增幅48.4%[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除税前溢利为633,40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151,648千元人民币,增幅31.5%[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年内溢利为592,938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108,247千元人民币,增幅22.3%[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核心纯利为657,54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158,070千元人民币,增幅31.6%[1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备考)经调整EBITDA为847,313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备考)增加264,446千元人民币,增幅45.4%[11] - 2016 - 2021年8月31日,非流动资产从895,312千元增长至5,211,718千元[13] - 2016 - 2021年8月31日,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在2020年达到636,239千元,2021年截至8月31日为121,988千元[14] - 2016 - 2021年8月31日,流动负债从493,383千元增长至2,809,299千元[13] - 2016 - 2021年8月31日,权益总额从997,604千元增长至3,240,409千元[13] - 公司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的收益为人民币671.3百万元,备考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773.9百万元增加44.7%至2021年的人民币1,119.6百万元[34] - 2021年八个月本科、大专、成人大大学课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分别为472,643千元、62,019千元、49,941千元和40,496千元,全年分别为576,412千元、109,102千元、62,672千元和71,969千元[36] - 2021年八个月住宿费和其他教育服务费分别为40,538千元和5,658千元,全年分别为37,019千元和10,077千元[36] - 2021年备考本科、大专、成人大大学课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较2020年分别增长50.0%、1.1%、43.2%和30.7%,学费总额增长40.6%[39] - 2021年备考住宿费和其他教育服务费较2020年分别增长144.7%和46.9%,总收益增长44.7%[39]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收益为人民币67130万元,备考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77390万元增加人民币34580万元或44.7%至2021年的人民币111960万元[62] - 学费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73540万元增加人民币29880万元或40.6%至2021年的人民币103420万元;住宿费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2960万元增加人民币4280万元或144.7%至2021年的人民币7240万元[6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4700万元,备考销售成本由2020年的人民币25570万元增加37.1%至2021年的人民币35060万元[64]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毛利为人民币42430万元,备考毛利由2020年的人民币51820万元增加48.4%至2021年的人民币76910万元[65]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4550万元,备考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9890万元增加0.2%至2021年的人民币9910万元[67]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2350万元,备考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0年的人民币2130万元增加19.1%至2021年的人民币2530万元[68]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020万元,备考行政开支由2020年的人民币9320万元增加58.2%至2021年的人民币14740万元[69]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其他开支为人民币140万元,备考其他开支由2020年的人民币1270万元增加77.2%至2021年的人民币2250万元[70]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個月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920万元,备考融资成本由2020年的人民币620万元增加430.7%至2021年的人民币3300万元[71]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核心纯利为298800千元,备考核心纯利由2020年的499500千元增加31.6%至2021年的657545千元[73][75]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集团资本开支为305600千元[76] - 2021年8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8700千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余额为1456100千元,其中810800千元须于一年内偿还[78]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约16.6%上升至2021年8月31日的44.9%[80] - 2021年8月31日,集团有账面价值128600千元的若干傢俬及装置与电子设备及价值50000千元的定期存款已为取得若干其他借贷而抵押[82] - 2021年8月31日,集团有3413名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2751名[8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180000千元,2020年为169800千元[8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备考年内溢利为592938千元,较2020年的484691千元增加22.3%[75]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项下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由2020年的2208千元增至2021年的49108千元,变动超100%[75]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汇兑亏损为22297千元,较2020年的12576千元增加77.3%[75]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06港元,2020年为每股0.12港元,须待2022年2月25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拟于2022年4月6日前后派付[104]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集团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51.8%,2020年该比例为25.9%[110]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集团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16.5%,2020年该比例为14.3%[110] 学校网络扩展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通过新收购马鞍山学院及淮北理工学院扩展学校网络[16] - 2021年3月29日,西藏科培与哈尔滨石油学院订立结构性合约,哈尔滨石油学院成为公司控制的实体[28] - 2021年3月29日,肇庆科培以1.9734亿元收购淮北科培55%股权,完成后持有100%股权,新校区可服务约10,000名学生,日后可容纳至多20,000名学生[29] - 2021年7月15日,集团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收购马鞍山学院100%举办人权益,2020/2021学年该校就业率达91.0%,学生报到率为96.1%,截至2021年8月31日有9,088名本科学生[30] 学生人数相关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所营办及合并入账学校入学学生总数为104,696名[5] - 2020/2021学年公司合并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104,696名,较2019/2020学年增加28.8%[1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集团运营的五所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104,696名[2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广东理工学院、肇庆学校、哈尔滨石油学院和淮北理工学院的在校学生总数分别为85,528名、8,504名、10,664名和未提及具体人数[3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集团在校学生人数为104,696名,较2020年8月31日的81,291名上升28.8%[43] - 2021/2022学年,集团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至123,010名[44] - 广东理工学院本科课程学生人数从2020年的23,823名增至2021年的29,047名,增长21.9%[43] - 广东理工学院大专课程学生人数从2020年的6,833名减至2021年的6,287名,减少8.0%[43] - 广东理工学院在校及校外成人大学课程学生人数从2020年的4,783名增至2021年的6,794名,增长42.0%[43] - 2021年8月31日,集团学校总可容纳人数为52,302名,利用率为95.2%;2020年可容纳人数为51,942名,利用率为82.2%[47] - 2021/2022学年,集团将广东理工学院高要校区可容纳人数增加约3,000名学生[47] 业务规划与发展 - 公司教育业务涵盖中等、高等职业课程及本科职业课程等现代职业教育系统[15][22] - 公司计划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18] - 近三年累计投入2.8亿元建设高标准实验实训基地及购买先进实训设备,累计建设各学科实验室超500个,与超500家企业建立实验实训基地[24] - 过去三年累计为3万名应届毕业生提供超6万个就业岗位选择,哈尔滨石油学院、马鞍山学院考研率超15%,位列全省民办学校前三甲,累计培训退役军人超1000人次,为约300名优秀教师提供职工福利房[25] - 公司将在2021/2022学年上调若干课程的学费及住宿费标准[42] - 广东理工学院本科课程2021/2022学年学费为29,800元,较2020/2021学年的26,800元有所上调[42] - 肇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2021/2022学年学费为8,400 - 12,400元,住宿费为1,500元,较2020/2021学年有所调整[42] - 集团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以轻资产业务模式渗透职业教育学校网络[55][56] - 除年报披露外,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57] 董事变动 - 李小鲁博士于2021年8月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陆超先生于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7][8] - 李小鲁博士于2021年8月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0] - 陆超先生于2021年8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30] 董事信息 - 叶念乔先生58岁,自2017年8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自2017年11月26日起任首席执行官,于教育行业有超37年经验[85] - 张湘伟博士71岁,自2017年11月26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官,于教育行业有超34年经验[87] - 查东辉先生53岁,自公司成立起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于教育行业有超24年经验[87] - 李艳女士41岁,自公司成立起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自2017年11月26日起任首席财务官,于教育行业有超16年经验[89] - 叶浔先生32岁,自公司成立起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为叶念乔先生儿子[89][90] - 王传武先生75岁,自2017年8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于教育行业有超35年经验[92] - 徐明博士50岁,于2017年11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3年业务管理经验[92] - 邓飞其博士60岁,自2017年11月26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94][95] - 陆超先生37岁,任RLX Technology Inc.首席财务官,在资本市场及投资方面有逾13年经验[96] - 叶念廄先生48岁,在教育行业有超26年经验,自2010年7月起任肇庆学校董事会主席等多个职务[97] - 叶念乔先生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