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鹰瞳科技(02251)
icon
搜索文档
鹰瞳科技-B(0225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17:2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收入在2022年达到113,657千元,较2021年的115,181千元略有下降[4] - 毛利为55,852千元,较2021年的70,241千元下降[4] - 公司2022年的经营亏损为182,301千元,较2021年的142,229千元增加[4] - 公司2022年的流动资产为1,675,818千元,较2021年的1,845,611千元下降[4] - 公司2022年的流动负债为64,665千元,较2021年的70,771千元下降[4] - 公司2022年的资产净额为1,671,362千元,较2021年的1,819,986千元下降[4] - 公司2022年的年度亏损为182,740千元,较2021年的142,527千元增加[4] 人工智能产品 - 公司的Airdoc-AIFUNDUS (1.0)是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辅助诊断产品[7] - 公司的Airdoc-AIFUNDUS (1.0)可广泛兼容市面上的大多数眼底相机,有助于抓住市场机会[7] - Airdoc-AIFUNDUS (2.0)升级版涵盖了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新适应症[8] - Airdoc-AIFUNDUS (2.0)已完成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更新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8] - 公司推出了一款近视治疗产品,通过低强度光照射眼底来控制近视加深,同时搭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12] - 公司开发了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涵盖广泛的疾病及病灶[18] 产品和解决方案 - 公司在2022年取得了鷹曈醫療、鷹瞳健康及鷹瞳眼健康三大业务支柱的扎实进展,不断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14] - 公司将继续加强在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加速在不同医疗和大健康场景中的商业化进程[15]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持续开发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技术,已开发逾90种深度学习算法覆盖疾病、病灶及健康风险范围[35] - 公司获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包括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以及获得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37] 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 - 公司客户数量从2021年的244个增长至2022年的397个,每月约有2,371个服务网点使用公司产品进行评估活动[48] - 公司建立了一支由64名成员组成的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支持[49] 公司治理和管理团队 - 公司创始人张大磊先生拥有超过13年的高科技公司管理经验,主要负责业务策略和企业发展管理[92] - 公司总经理陈羽中博士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方面拥有约21年的经验,主要负责医学研发和产品注册[95] - 公司法律总顾问王林女士拥有约12年法律实务经验,主要负责法律事务[100] 董事会和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8]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39] - 公司已与陈欣先生、罗婷博士、王林女士和朱艇遥女士分别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144]
鹰瞳科技-B(0225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2:58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为113,657千元,较2021年度的115,181千元略有下降[4] - 2022年度毛利为55,852千元,较2021年度的70,241千元下降[4] - 2022年度经营亏损为182,301千元,较2021年度的142,229千元有所增加[4] - 公司2022年度财务状况显示非流动资产为64,137千元,流动资产为1,675,818千元[4]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2022年通过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共完成4,329,798例检测[5] - 公司开发的Airdoc-AIFUNDUS是一款人工智能SaMD产品,用于准确检测和诊断视网膜影像[16] - Airdoc-AIFUNDUS的不同版本分别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17][19] - 公司的青光眼检测SaMD和白内障检测SaMD已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1][22] - 公司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技术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覆盖55种病灶和疾病[24] - 公司拥有三款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包括AI-FUNDUSCAMERA-P、AI-FUNDUSCAMERA-D和AI-FUNDUSCAMERA-M[25][26][27] - 公司持续开发深度学习算法,已开发逾90种深度学习算法以覆盖更多疾病、病灶及健康风险范围[30] 荣誉与奖项 - 公司2022年获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9] - 公司2022年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合作的项目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0] - 公司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合作发表研究论文,人工智能技术在檢測視網膜疾病方面表现出更高的靈敏度和效率[32] - 公司获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34] - 公司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愛康國賓健康體檢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发表研究文章,区分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和正常人的眼底照片[35] - 公司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等合作项目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6] - 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眼底影像识别的研究[3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2年客户数量增长至397个[5] - 公司2022年Airdoc-AIFUNDUS (1.0)向63家医院及155家基层医疗机构出售[5] - 公司的客户数量从2021年的244个增长到2022年的397个,每月约有2,371个服务网点在使用公司的产品进行评估活动[44] - 公司的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检测量共计430万例,每次检测平均收费为人民币20.3元,同比上升4.5%[44] - 公司已将Airdoc-AIFUNDUS (1.0)销售给63家医院及155家基层医疗机构,相关月均服务网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0%[48] - 公司在保险业务场景下,与近94家保险公司合作,服务覆盖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团体保险,收入达到41.8百万人民币[50] - 公司在眼健康管理领域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针对近视防控需求推出近视治疗仪,收入达到43.6百万人民币[52] 财务状况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1.4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67.5百万人民币,主要由匯兌收益淨額人民币58.6百万元所致[61]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64.3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125.6百万人民币,主要由研发团队扩充导致僱員福利开支增加,以及对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及硬件产品的持续投资所致[62]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1年的72.6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100.0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导致僱員福利开支增加[64] - 公司行政开支在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80.1百万人民币,略有增加[66] - 公司财务成本在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0.4百万人民币,略有增加[67] - 公司年度虧損在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82.7百万人民币,略有增加[6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的45.0百万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的33.1百万人民币,主要由硬件设备折旧增加所致[71] - 公司存货从2021年的7.7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29.6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采购及储备原材料库存用以支持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制造及销售[74]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34.0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63.9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业务增长所致[7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的1,784.6百万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的1,268.3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购买金
鹰瞳科技-B(0225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22:2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37,4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9,4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6%[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9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资产为1,743,07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9.0%,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收入和销售成本下降比例不同[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8.6百万元,主要由于净汇兑收益人民币40.8百万元[6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5.3百万元,同比下降14.0%,主要由于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和硬件设备销售下降[6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9.6百万元,同比增长190%,主要由于扩充研发团队和持续投入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及硬件设备[7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48.9百万元,同比增长107%,主要由于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1.7百万元,同比增长26%,主要由于扩充后台支持团队[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录得亏损人民币99.7百万元,同比增长166%[7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下降至人民币40.2百万元,主要由于硬件设备折旧增加[7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存货增加至人民币11.9百万元,主要由于购买更多第三方眼底相机和原材料[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增加至人民币43.7百万元,主要由于客户回款较慢[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人民币1,421.3百万元,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减少和日常经营活动现金支出[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692.3百万元,较2021年底下降[9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7.4百万元,同比下降24.4%,主要由于疫情导致检测量减少[62][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主要包括研发雇员福利开支、产品开发开支、产品注册开支等[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99,684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65.8%[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期內虧損為99,684千元人民幣[16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收益總額為-99,760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期內虧損和其他綜合收益的影響[16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19,440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39,454千元人民幣大幅增加[17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250,232千元人民幣,主要用於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和其他金融資產[17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淨額為370,186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經營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17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37,4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1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40,84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20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85,4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9%[19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98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0.50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1,28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的1,784,64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20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通过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完成超过160万例检测[16] - 公司的人工智能SaMD产品Airdoc-AIFUNDUS (1.0)于2020年8月获批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 - 公司拥有55种病灶和疾病的检测能力,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格雷夫斯眼病等[15] - 公司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在1000名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显示出91.75%的灵敏度和93.10%的特异度[27] - Airdoc-AIFUNDUS (2.0)计划于2022年第四季度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新适应症的注册批准[28] - Airdoc-AIFUNDUS (3.0)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新适应症的注册批准[30] - 青光眼检测SaMD于2020年6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1] - 白内障检测SaMD于2022年1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2] - 公司产品组合中AirdocAIFUNDUS 2.0版本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临床试验,2022年第四季度申请注册[17] - 公司产品组合中AirdocAIFUNDUS 2.0版本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临床试验,2024年上半年申请注册[17] - 公司产品组合中AirdocAIFUNDUS 2.0版本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临床试验,2026年上半年申请注册[17] - 公司产品组合中AirdocAIFUNDUS 2.0版本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临床试验,2026年下半年申请注册[17] - 公司产品组合中AirdocAIFUNDUS 2.0版本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临床试验,2023年第四季度申请注册[17] - 公司正在开发五款基于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技术的SaMD,用于检测和辅助诊断ICVD、ASCVD、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33] - 公司现有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覆盖55种病灶和疾病,主要销售给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34] - 公司拥有三款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适配其辅助诊断SaMD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提供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医疗健康服务整体解决方案[36] - AI-FUNDUSCAMERA-P于2021年3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证书,并开始商业化[37] - AI-FUNDUSCAMERA-D于2022年7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计划在多类医疗健康场景中开始商业化[38] - AI-FUNDUSCAMERA-M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新增生物传感器可获取心电图、血氧和血压等生理数据[39] - 公司已开发逾90种深度学习算法,广泛覆盖疾病、病灶及健康风险范围[40] - RAIDS检测任意10种视网膜疾病时的灵敏度达89.8%,区分该10种视网膜疾病的准确度介乎95.3%至99.9%之间[43] 业务与市场 - 公司建立了三个紧密相连的业务单元:鹰瞳医疗、鹰瞳健康及鹰瞳眼健康[16] - 公司客户数量从83个增加到265个,同比增长超过200%[49] - 报告期内完成检测量1,632,753次,同比下降34.8%[49] - 每次检测收费为人民币19.3元,同比增长13.6%[50] - 公司自建生产设施已到位,2022年下半年开始自行生产硬件设备[45] - 公司来自鹰瞳医疗的收入达到人民币12.6百万元[54] - 公司来自销售Airdoc-AIFUNDUS (1.0)的收入为人民币9.5百万元[54] - 公司已向41家医院及50家基层医疗机构销售Airdoc-AIFUNDUS (1.0)[54] - 全国超过160个体检中心部署了公司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54] - 公司建立了一支由161名成员组成的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50] - 公司通过月均2,300余个服务网点提供服务[49] - 公司协助超过40家保险公司搭建健康小屋,服务终端客户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扩展合作范围至健康保险及团体保险[58] - 公司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在全国超过700家药店使用,月均服务网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70%[58] - 公司鹰瞳眼健康解决方案在中国超过1,000家视光中心部署,月均服务网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7%[59] - 公司鹰瞳医疗、鹰瞳健康及鹰瞳眼健康三大业务板块2022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577百万元、17.223百万元和7.607百万元[64] - 公司已取得印尼、马来西亚及南非等国家的初步成果,并于6月底获得美国和欧盟的市场准入[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醫療機構(鷹瞳醫療)收入為12,577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1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大健康場景(鷹瞳健康)收入為17,223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9.9%[18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提供人工智能軟件解決方案收入為31,525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6.0%[1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中國內地收入為36,926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5.1%[18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团队共有130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覆盖深度学习、医学、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69,5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9%[152]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550.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173.9百万港元[131] - 公司核心产品的优化、开发及商业化计划使用775.4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5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117.7百万港元[131] - 公司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计划使用294.6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9%,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23.7百万港元[131] - 公司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研发计划使用155.1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11.4百万港元[131] - 公司产品组合的开发计划使用93.0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6%,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9.6百万港元[131] - 公司与学术及研究机构的合作计划使用77.5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5%,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0.2百万港元[131] - 公司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计划使用155.1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11.3百万港元[131] - 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376.8百万港元,预计将在2024年至2026年间悉数动用[13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先生持有17,248,854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2.22%[96] - 公司执行董事高先生持有883,357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14%[96] - 陈先生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持有23,463,519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0.22%[102] - 复星国际持有10,386,756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3.38%[102] - 平安保险持有7,169,737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9.24%[102]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942,699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65%[102] - 清池资本(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049,236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的4.88%[105] - 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107,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00%[105] - UBS Group AG持有1,570,899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52%[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亚东北辰通过投票代理安排持有星邦郁114,253股内资股的权益[107] - 平安医疗科技由平安科技全资拥有,平安科技由平安保险和平安金融分别持有68.4%和31.6%的权益,涉及7,169,737股内资股[109] - 徐彦华女士被视为持有宿迁鹰瞳4,166,665股和宿迁众佑2,319,588股内资股的权益[109] - 世纪思速由搜狗信息全资拥有,搜狗信息由马化腾先生和腾讯控股分别持有55%和45%的权益,涉及5,942,699股内资股[109] - 清池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视为持有Lake Bleu Prime Healthcare Master Fund Limited和清池资本阳光二号基金合计5,049,236股H股的权益[110]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被视为持有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2,951,600股H股的权益,合计3,107,000股H股[110][111] - 施毅博士被视为持有LAV Star Limited、LAV Star Opportunities Limited及礼安宜申香港有限公司合计2,607,336股H股的权益[112] - UBS Group AG被视为持有UBS AG和UBS Switzerland AG合计1,570,899股H股的权益[113]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1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40名全职雇员,总薪酬成本(包括股份支付)为人民币102.7百万元[128] - 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劳资纠纷或罢工,亦未在招聘员工方面遇到任何困难[128]
鹰瞳科技-B(0225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9:21
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15,1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6%[10]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0,2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10]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42,22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9%[10] - 2021年公司税前亏损为142,5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8%[10] - 2021年公司年度亏损为142,5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0%[10] - 2021年公司每股亏损为1.7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10] - 公司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47.7百万元增加141.6%至2021年的人民币115.2百万元,主要由于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销售以及硬件设备销售增加[69]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0年的人民币18.6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44.9百万元,主要由于硬件设备销售和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销售增加[70]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的29.1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0.2百万元,毛利率保持在61.0%[71] - 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62.4%增加到2021年的67.5%[71] - 研发开支从2020年的42.3百万元增加51.9%至2021年的64.3百万元,主要由于研发团队扩大和产品注册开支增加[78] - 销售开支从2020年的25.8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2.6百万元,主要由于业务拓展和营销活动增加[79]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17.9百万元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77.1百万元,主要由于专业服务开支和团队扩大[80] - 公司2021年录得亏损142.5百万元,较2020年的79.6百万元亏损有所增加[8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0年的23.2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5.0百万元,主要由于硬件设备和办公设备增加[87] - 存货从2020年的3.6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7百万元,主要由于购买更多第三方眼底相机[8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19.5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4.0百万元,平均周转日数从139天减少到87天[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的374.7百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784.6百万元,主要由于D轮融资及上市募资[94]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845.6百万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784.6百万元[96]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0.8百万元,其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8.5百万元[96] - 公司合约负债由2020年的人民币7.3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17.1百万元,主要由于业务增长获得客户新合约的短期预付款[98] - 公司租赁负债由2020年的人民币0.5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4.8百万元,主要由于租用更多办公空间或重续租赁以支持业务发展[101]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0年的人民币384.0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1,774.8百万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前D轮融资及上市募资的所得款项[10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任何银行贷款或其他借款[97] - 公司资产负債比率不适用,因为公司为浮现金状况[103] - 公司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方法,确保流动资金架构能够始终满足资金需求[104] 产品与研发 - 公司硬件AI-FUNDUSCAMERA-P于2021年3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5] - 公司白内障检测SaMD于2021年初获得上海市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5] - 公司Airdoc-AlFUNDUS(1.0)于2020年8月获批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同类产品中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的医疗器械软件[19]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用于检测及诊断的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及硬件设备,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及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20] - 公司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包括对视网膜异常、视网膜血管异常、玻璃体异常、视网膜肿瘤、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先天性视网膜异常、心血管异常及贫血症进行的风险评估[28] - Airdoc-AlFUNDUS(1.0)在1,000名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显示出91.75%的敏感性和93.10%的特异性[32] - Airdoc-AlFUNDUS(2.0)计划于2022年第二季度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新适应症的注册批准[33] - Airdoc-AlFUNDUS(3.0)计划于2022年10月开始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上半年申请新适应症的注册批准[33] - 青光眼检测SaMD于2020年6月取得上海市药监局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9] - 白内障检测SaMD于2022年1月取得上海市药监局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9] - AI-FUNDUSCAMERA-P于2021年3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已商业化[43] - AI-FUNDUSCAMERA-D计划于2022年第二季度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44] - AI-FUNDUSCAMERA-M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45] - 公司正在开发其他五款SaMD用于检测及辅助诊断ICVD及ASCVD等疾病[39] - 公司计划扩大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指标覆盖范围,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格雷夫斯眼病等[40] - 公司已开发逾80种深度学习算法以全面覆盖疾病、病灶及健康风险范围[46] - 公司研发团队由超过100名成员组成,各成员均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50] - 公司与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合作,验证了通过眼底照片的深度学习算法评估国内10年ICVD风险的有效性,AUC分别超过0.97和0.85[51] 市场与客户 - 公司H股于2021年11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2021年公司解决方案检测量约490万例,同比增长83%[15] - 2021年公司检出3.5万多例有严重或迫切健康问题的病例[15] - 公司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85个增长到2021年的244个[55] - 公司每月约有2,000至3,000个服务网点在使用其SaMD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55] - 公司2021年检测量共计4,864,414例,同比增长82.6%[55] - 公司2021年每次检测收费为人民币19.9元,同比增长23.9%[55] - 公司已建立一支由156名成员组成的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56] - Airdoc-AIFUNDUS(1.0)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9] - 公司已向中国41家医院及36家社区诊所推广Airdoc-AIFUNDUS(1.0),来自医疗机构的收入达到人民币33.8百万元,其中Airdoc-AIFUNDUS(1.0)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7百万元[60] - 公司来自大健康场景的收入达到人民币80.4百万元,为超过40家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61] - 公司在全国超过1,100家视光门店部署了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并与多家领先视光连锁品牌合作[61] - 全国超过250家药房使用了公司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并与多家领先连锁药房建立合作关系[6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4][155]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张大磊先生,拥有丰富的医疗器械软件行业经验[15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并自上市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一直遵守相关守则条文[149]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自上市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均遵守了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5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16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吴港平先生为主席,具备上市规则规定的合适资格[168] - 自上市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审核委员会未召开会议[169] - 公司已为全体董事提供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监管规定的最新发展资料,以确保其遵守良好企业管治做法[166]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相关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承担,并须每年提交经签署的培训记录[167]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适当的责任保险,保险范围将每年审查一次[16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为1,000,000-10,000,000人民币的有1人,0-1,000,000人民币的有1人[173][174] - 公司自上市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均未召开会议[170][175][178]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自上市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共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议[18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女性代表目标为至少维持目前水平,并最终实现性别均等[187] - 公司高级管理层中包括非执行董事王谧女士、监事白惠惠女士及财务总监杨文婷女士等女性成员[191][192] - 公司董事会将努力委任女性董事,并确保中高层员工招聘中的性别多元化[197]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具备生物化学、软件工程、业务发展、投资管理及企业融资等多元化背景[197] - 公司有三名拥有不同行业背景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提名委员会负责确保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并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执行情况[197]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在评估董事候选人时考虑个人品格、专业资格、技能、知识、经验及时间投入等因素[198] - 公司股息政策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取决于业务状况、现金流、财务业绩及资本要求等因素[199][200] 高管与团队 - 陈博士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方面拥有约20年的一线经验,包括在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的经验[112] - 陈海龙先生负责公司产品结构设计、研发和业务应用研发团队的管理,拥有超过15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113] - 蒋波先生自2021年10月起担任指数资本的合伙人,负责就企业和业务策略提供指导和建议[119] - 王谧女士自2021年7月起担任凯辉基金凯辉中国生态圈负责人,负责企业及业务策略的指导和建议[120] - 吴港平先生为退休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主席,拥有超过30年会计行业经验,负责解决冲突及提供策略建议[124] - 武阳丰先生自2006年7月起任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任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负责解决冲突及提供策略建议[125] - 黄先生于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担任玖富集团首席技术官,负责监督研发工作[127] - 魏宇博先生自2016年4月30日加入公司,担任监事会主席,负责监督业务运营[128] - 白惠惠女士于2020年12月25日加入公司,担任监事,同时担任国科开研资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130] - 周雯娟女士于2021年5月12日加入公司,担任监事,曾担任搜狗公司首席财务官[138] - 杨文婷女士于2020年6月1日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负责公司财务及董事会相关事宜[137][139] - 苏丽珊女士于2022年1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拥有逾十年企业服务行业经验[145][146] 其他 - 公司与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合作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研究成果于2021年8月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15] - 公司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48,5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8%[10] - 公司2021年流动负债为70,7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2%[10] - 公司2021年资产净额为1,819,9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