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瞳科技(02251)
搜索文档
鹰瞳科技(0225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7:03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51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3,568,013 | RMB | | 1 RMB | | 103,568,013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3,568,013 | RMB | | 1 RMB | | 103 ...
鹰瞳科技-B:杨文婷辞任首席财务官
智通财经· 2025-10-31 17:25
鹰瞳科技-B(02251)发布公告,杨文婷女士已辞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25年10月31日起生效,以便投 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个人事务及陪伴家人。 ...
鹰瞳科技-B(02251):杨文婷辞任首席财务官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7:22
智通财经APP讯,鹰瞳科技-B(02251)发布公告,杨文婷女士已辞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25年10月31日 起生效,以便投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个人事务及陪伴家人。 ...
鹰瞳科技(02251) - 首席财务官辞任
2025-10-31 17:0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 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251) 首席財務官辭任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於本公告日期,楊文婷女士(「楊女 士」)已辭任本公司首席財務官(「首席財務官」),自2025年10月31日起生效,以便投 入更多時間處理其他個人事務及陪伴家人。 本公司將盡最大努力於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提名合適的人選擔任首席財務官,並 將於適當時候作出進一步公告。在此期間,本公司已基於既定內部控制制度及財務 管理流程,安排相關團隊成員履行相應職責,確保本公司財務合規工作、財務管理 事務及日常業務運營均保持穩定,不受任何影響。本公司將一如既往嚴格踐行財務 合規要求,並持續為業務發展提供穩健的財務支持,保障本公司整體經營的連續性 與穩定性。 本公司謹藉此機會感謝楊女士於擔任首席財務官期間對本公司作出的寶貴貢獻。 Beijing Airdoc Technology Co., Ltd ...
鹰瞳科技-B:终止一致行动人士协议
智通财经· 2025-10-17 17:04
鹰瞳科技-B(02251)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本公司信息披露机制,避免因一致行动安排可能引致的市 场误解,保障投资者权益,于2025年10月17日,张大磊、高斐及陈明强一致同意订立终止协议(终止协 议),以终止该一致行动安排,自2025年10月17日起生效。 于签立终止协议后,张大磊、高斐及陈明强不再就本公司事务采取一致行动,且不再被视为互相于各自 的股份中拥有权益。 ...
鹰瞳科技-B(02251):终止一致行动人士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7:01
于签立终止协议后,张大磊、高斐及陈明强不再就本公司事务采取一致行动,且不再被视为互相于各自 的股份中拥有权益。 智通财经APP讯,鹰瞳科技-B(02251)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本公司信息披露机制,避免因一致行动安 排可能引致的市场误解,保障投资者权益,于2025年10月17日,张大磊、高斐及陈明强一致同意订立终 止协议(终止协议),以终止该一致行动安排,自2025年10月17日起生效。 ...
鹰瞳科技(02251) - 内幕消息终止一致行动人士协议
2025-10-17 16:5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 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Beijing Airdoc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251) 終止一致行動人士協議 為進一步優化本公司信息披露機制,避免因一致行動安排可能引致的市場誤解,保 障投資者權益,於2025年10月17日,張先生、高先生及陳先生一致同意訂立終止協 議(「終止協議」),以終止該一致行動安排,自2025年10月17日起生效。 於簽立終止協議後,張先生、高先生及陳先生不再就本公司事務採取一致行動,且 不再被視為互相於各自的股份中擁有權益。 內幕消息 終止一致行動人士協議 本公告由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 團」)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2)條及香港 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之內幕消息條文(定 ...
鹰瞳科技(0225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8 13:53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51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3,568,013 | RMB | | 1 RMB | | 103,568,013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3,568,013 | RMB | | 1 RMB | | 103,568,013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RMB 103,568,013 備註: 因本公司是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公司,「法定股本」之概念不適用於本公司,上 ...
港股概念追踪|三部门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申报 国产器械板块复苏明确(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8:33
行业政策与申报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2025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申报工作 旨在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1] - 项目将遴选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水平全国前列的项目 重点开展5类重点产品和4类典型场景的推广应用 [1]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5% [1]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3%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5% [1] - 在129家上市医疗器械公司中 约53%的公司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增速超20%占比16% 增速0-20%区间占比37% [1]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行业经历疫情及集采政策扰动后 收入及利润水平有望触底反弹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行业将步入新发展阶段 在政策环境改善和外部市场开拓驱动下复苏态势明确 [2] - 建议关注国产替代与出海拓展两大主线 短期关注低估值标的 长期配置创新驱动高增长赛道 [2] 重点公司动态 - 微创机器人-B(02252) - 图迈上半年海外装机16台 新增订单超30台 预计全年装机台数可达45台 [3] - 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58% 超过国内收入 未来3-5年业务增长或更多由海外市场拉动 [3] 重点公司动态 - 鹰瞳科技-B(02251)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 积极研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领域产品 [3] - 持续投入AGI技术研发 拥有研发人员114人 2023年研发费用1.12亿元 [3] - 战略布局AGI在辅助问诊、疾病检测及个性化医疗建议中的应用 [3] 重点公司动态 - 心玮医疗-B(06609) - 2025年中期扭亏为盈 实现净利润5094万元人民币 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 [4] - 拥有三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线 覆盖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通路领域 [4] - 国产首款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上市 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完整动脉瘤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 [4] - 血管内介入式脑机接口预计明年底开启临床试验 [4]
鹰瞳科技(0225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17:1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37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14] - 公司总营收从2024年上半年9370万元下降10.7%至2025年上半年8370万元[164] - 收入同比下降10.7%,从9370万元降至8370万元[16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6410.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14] - 毛利同比增长13.5%,从5650万元增至6410万元[170][173] - 毛利率大幅提升16.3个百分点,从60.3%升至76.6%[170][17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66.1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8273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4.3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8148.8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4] - 期内业绩扭亏为盈,从亏损8150万元转为盈利40万元[186][190] 成本和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9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14]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7.3%,从3720万元降至1960万元[169][172]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2.2%,从4900万元降至3320万元[175][177]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33.8%,从3820万元降至2530万元[182][18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42.6%,从4200万元降至2410万元[184][188] 产品研发与注册进展 - 公司成功开发并推出新一代生理压力弹性评估产品"Airdoc Stress Resilience Assessment"[17] - 新一代生理抗压能力检测产品"鹰瞳抗压能力检测仪"基于无传感技术和多模态AI算法推出[19] - 产品组合涵盖视网膜检测AI、抗压能力检测AI、近视防控AI及视觉训练AI四大方向[29][32] - 近视防控AI产品采用PBM-LED技术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35][36] - 视觉训练AI产品结合高精度眼动仪算法用于斜弱视康复治疗[34][36] - 公司推出基于无线传感技术和多模态AI算法的"鹰瞳抗压能力检测仪",实现非接触式实时生理信号采集和压力量化评估[38][39] - 抗压能力检测AI产品(Airdoc Stress Resilience Assessment)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预计2025年7月提交检测[42] - 视网膜检测AI产品线包含三个版本:1.0版本于2020年6月获批,2.0版本于2022年1月获批,3.0版本于2021年3月获批[41] - 近视光照治疗仪(PBM-LED)预计2024年12月获得批准[41] - AI-FUNDUSCAMERA-P更新款预计2025年1月获得批准[41] - 数字训练一体机(硬件)于2020年10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准[41] - Vision Box硬件设备于2025年4月获得批准[41] - 斜视弱视训练数字疗法于2020年8月获得批准[41] - 3.0版本视网膜检测AI产品因市场认知度不足,于2025年5月暂停注册[45] - Airdoc-AIFUNDUS 2.0版本于2025年4月获得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针对多病种眼底疾病[47] - Airdoc-AIFUNDUS 3.0版本于2025年5月暂停注册,聚焦病理性近视及视网膜脱落等复杂病灶[47] - 青光眼检测SaMD于2020年6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证书[50][52] - 白内障检测SaMD于2022年1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证书[50][52] - AI-FUNDUSCAMERA-P系列首款产品于2021年3月获得上海市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5] - 新一代便携式眼底相机AI-FD16U于2025年1月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5] - AI-FUNDUSCAMERA-M眼底相机模块于2024年8月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7][59] - AI-FUNDUSCAMERA-M的裂隙灯检查模块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技术研发并通过相关测试[57][59] - 公司首款抗压能力检测设备Airdoc Stress Resilience Assessment已完成产品定型与市场测试[61][64] - 核心产品近视光照治疗仪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2][65][72] - 视觉训练AI产品已获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提供近500种训练模块[67][71] - 核心算法平台Airdoc-AIFUNDUS(2.0)已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79] - 近视光照治疗仪采用环形光斑技术并取得中国专利ZL202410456292.3[62][65][72] - 公司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是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辅助诊断产品[80] - 新一代便携式眼底相机AI-FD16U于2025年1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8][92] - 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2.0多病种版本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1][92] - AI-FUNDUSCAMERA-M多模态健康扫描仪完成裂隙灯检查模块开发并进入注册阶段[87] - 近视光治疗仪采用环形光斑专利技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认证[94] - Airdoc-AIFUNDUS (2.0) 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7][31] - AI-FUNDUSCAMERA-P系列便携式眼底相机于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8][31] - Airdoc-AIFUNDUS(2.0)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59][162] 技术能力与知识产权 - 万语大模型依托百万级临床数据构建高精度预测算法[73][75] - 算法训练覆盖15家国内医疗机构数据确保泛化能力[78] - 产品内置自动图像质量控制系统可即时评估图像质量[78] - 公司算法训练覆盖15家国内医疗机构的数据[80] - 公司自主研发的AI眼动技术初步具备将传统眼动仪低成本集成至视觉健康设备的能力[86] - 万语大语言模型(Wanyu LLM)研发投入加大,应用于辅助问诊等多场景[154][15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联合研究团队共发表1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83][84]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13项新专利包括4项发明6项实用新型3项外观设计[89] - 公司迄今拥有专利283项其中发明132项实用新型70项外观设计81项软件版权103项[89]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活跃服务网点数量从5,950个增至7,180个,同比增长20.7%[22][24] - 通过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案检测了330万病例,同比增长11.4%[22][24] - 鹰瞳医疗板块中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UV数量同比增长7.2%[22][24] - 产品已获得中国、欧盟、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市场监管批准[23][25] - 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可检测55种病灶和疾病,包括视网膜异常、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等风险指标[41][45] - 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可识别55种病灶及疾病风险[51][52] - 公司产品线从单一检测升级为诊疗一体化结构[49][52] - 自研AI视觉训练平台已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及专业视力康复机构广泛部署[68][71] - 产品线在研发方面保持稳定进展并重点推进应用推广[69][71] - 视网膜检测AI产品客户数量从492个调整至439个[98][100] - 使用SaMD及健康风险解决方案的活跃服务网点数量从5,950个增至7,180个(同比增长20.7%)[98][100] - SaMD服务平均单次收费从人民币21.05元降至16.14元(同比下降23.3%)[98][100] - 近视防控AI产品使用次数达281.2万次(同比增长68.1%)[99][101] - 视觉训练AI产品训练次数达102.6万次(同比增长11.6%)[102][106] - 医院端活跃服务网点达346家(同比增长41.8%),检测量19.6万次(同比增长35.0%)[114][117] - 基层医疗机构活跃服务网点1,301家(同比下降15.1%),检测量46.9万次(同比下降1.2%)[114][117] - 超过322家体检中心部署AI解决方案,部分软件复购率超50%[114][117] - 服务网点数量达2,830个,同比增长39.4%[133] - 近视光照治疗仪覆盖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1,867家视光门店,累计服务近58.0千名青少年患者[139] - 视觉训练AI产品包含近500个治疗训练模块,已在多家三甲医院眼科部门应用[142] - 近视光照治疗仪覆盖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1,867个眼视光门店,累计服务5.8万青少年患者[143] - 视觉训练AI产品提供近500种治疗训练内容[144] - 长沙制造基地面积5,000平方米,年设计产能达10万台眼底相机[148][150] - 长沙基地配备15类可靠性试验设备,支持20余项实验项目[151][155] - 产品已获得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市场的合规准入[160][162] 分业务线收入 - 鹰瞳医疗业务通过Airdoc-AIFUNDUS解决方案实现收入人民币2,770万元[115] - 鹰瞳医疗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7.7百万元[118] - 大健康场景收入为人民币17.5百万元[124][126] - 眼健康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1百万元[133] - 海外市场收入为人民币10.3百万元,占总收入12.3%[135] - 近视防控产品线收入为人民币22.5百万元,同比增长39.8%[140] - 近视防控AI产品线收入达人民币22.5百万元,同比增长39.8%[143] - 视觉训练AI产品线收入达人民币3.9百万元[146][149]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相关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3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2.2%[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4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17.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115.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33.7%[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略有增长[1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1400万元,较去年底1650万元下降[192] - 存货增至3480万元,较去年底3120万元上升[194]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1650万元减少至1400万元,主要由于设备折旧开支[196] - 存货由3120万元增加至3480万元,主要由于为满足销售需求提前生产导致产成品期末余额增加[197]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流动部分由4650万元略减至4640万元[198] - 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保持稳定,均为4170万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