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icon
搜索文档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2:2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入约为356,50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81,356千元减少约47.7%[1][3]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约79,487千元降至约38,735千元,毛利率由约11.7%减至约10.9%[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1,551千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18,824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4.23分,2023年同期为每股盈利人民币4.27分[1][3]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56,507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681,356千元[13][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591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516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741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4,054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023年上半年为溢利[1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4,130千元,2023年上半年开支2,963千元,集团税率25%,部分附属公司有优惠税率[2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4.23分,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4.27分[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3.565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6.814亿元大幅减少约47.7%[3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6.019亿元减少约47.2%至约3.178亿元[4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7950万元急降至约3870万元,整体毛利率从约11.7%轻微降至约10.9%[42] - 2024年上半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从2023年上半年约580万元猛增约2270万元或393.7%至约2850万元[46] - 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分别为300万元和税项抵免410万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3.5%及15.4%[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亏损约227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约1900万元[49]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8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146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200,23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09,021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728,08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7,214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72,14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1,807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03,56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2,460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3.524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7841亿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5743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8587亿元[27]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1.153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391亿元[29] - 2024年6月30日提供建筑服务产生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380万元已抵押作借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零[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用未动用银行信贷总额约为1080万元,2023年约为9000万元[3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0至90天账龄的为4.29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709亿元[26] - 2024年6月30日借款由物业、厂房及设备1.6774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375亿元等资产作抵押[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721亿人民币,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4.918亿人民币;流动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2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1.27[5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640万人民币,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5960万人民币[51] - 债务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44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1.153亿人民币;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22.7%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23.2%,权益因净亏损减少约2%[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1450万人民币,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3] - 2024年6月30日,定期存款约300万人民币、账面价值约1680万人民币的若干厂房及机械、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3380万人民币及无形资产约4万元已抵押作为集团借款的担保[6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 - 2024年上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均未派付或宣派股息[22]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无)[69] 收入地区分布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湖南收入257,348千元,海南50,168千元,其他地区48,991千元;2023年上半年湖南487,436千元,海南172,615千元,其他地区21,305千元[16] 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客户A收入35,883千元,未占集团总收入10%以上[12] 业务线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专业承包工程收入约为42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80.9%[32]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合同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6.782亿元大幅减少约3.233亿元或47.7%至约3.549亿元[34] - 2024年上半年民用建筑工程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3.203亿元减少约1.3亿元或40.6%至1.903亿元[35] - 2024年上半年市政工程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2.439亿元减少约1.552亿元或63.6%至8870万元[3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专业承包工程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1500万元增加约180.9%至约4210万元[39] 配售股份情况 - 2024年6月18日公司完成配售9600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5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2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7日公司拟发行9600万股配售股份,面值96万港元,每股面值0.01港元,筹集约1560万港元(扣除费用前),认购价每股0.162港元,净价约0.159港元[65] - 9600万股配售股份构成一般授权的100%,完成配售後一般授权已悉数动用[65]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560万港元,净额约1520万港元,用于新获颁项目前期支出及集团一般营运资金[66] - 资助新项目前期支出计划动用1370万港元,营运资金15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动用[66]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660万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0万人民币[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手头三个项目的前期开支提供资金已动用3830万人民币;购买及/或更换建筑机械及设备拟动用1530万人民币;为成立及营运技术中心已动用1530万人民币;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770万人民币[64] 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雇用295名雇员,少于2023年6月30日的332名;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480万人民币,高于2023年上半年的1400万人民币[54]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4800万份,分别占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初及上半年末已发行股本的10%及8.33%[56] 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包括库存股)[62] 重大收购出售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68]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资料[70][71] 企业管治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7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上半年遵守规定[73] 后续重大事项情况 - 董事2024年6月30日后未注意到集团业务或财务表现的重大事项[74] 收入地域来源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所有非流动资均位于中国[11]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2:58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6]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2023财年主要业务为中国工程总承包建设且无重大变动[146][148] 市场环境 - 2023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在建项目建筑面积下降7.2%,新开工项目建筑面积下降20.4%,2023年下半年市场恶化[7] 财务收入与利润 - 2023财年收入约为19.521亿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6150万元或3.3%[8] - 2023财年净利润约为4600万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1950万元或29.8%[8] - 2023财年收入约为19.521亿元,较2022财年增长约6150万元或3.3%;毛利约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约4.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为11.1%和2.4%[19] - 2023财年建筑合同收入约为19.442亿元,较2022财年增长约6280万元或3.3%,主要因专业建筑工程和装配式钢结构工程收入增长[20] - 2023财年民用建筑工程收入约为9.748亿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1.169亿元或13.6%,主要因东方市新安家园(二期)项目复工[21] - 2023财年市政工程收入约为6.184亿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1.167亿元或15.9%,主要因溆浦县城北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及海口道路建设项目完成主要部分[22] - 2023财年地基基础工程收入约为2120万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310万元或12.8%,受新项目和部分项目收入减少的抵销影响[23] - 2023财年装配式钢结构工程收入约为2.652亿元,较2022财年略微增加,受新项目和中天‧麓台项目收入增减的抵销影响[24] - 2023财年其他专业承包工程收入约为6470万元,较2022财年大幅增加,主要因一项新翻新项目施工[25] - 2023财年净利润约4600万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1950万元或29.8%[36] 成本与开支 - 2023财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大幅增加,合共约为1480万元[8] - 2023财年上市开支增加400万元[9] - 2023财年行政开支增加约1140万元[9] - 2023财年毛利增加约960万元[9] - 2023财年销售成本约为17.36亿元,增幅约为3.1%,与收入增长大致相符;原材料成本占比相对稳定,总劳动力成本及劳务分包成本较2022财年增加约12.3%[27] - 2023财年行政开支约为1.29亿元,较2022财年增加,主要因研究开支和其他行政开支增加[30] - 2023财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约为1.74亿元,较2022财年大幅增加约1.48亿元或582.3%,因整体预期信贷亏损率增加[32][33] 资产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约3.678亿元,其他应收款项等净额约8570万元,账龄超一年贸易应收款项增至约9480万元,预期信贷亏损利率增至1.86%,减值拨备增至约1790万元[37] - 合约资产由2022年12月31日约11.272亿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约14.76亿元[38] - 东方市新安家园(二期)项目合约资产由约8880万元增至1.306亿元,预计2024年12月竣工;中天‧麓台项目合约资产由约7890万元增至1.216亿元,预计2026年12月竣工[39] - 合约资产亏损拨备由2022年12月31日约1050万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约1710万元[4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4.918亿元,流动比率由约1.24改善至约1.32[43]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960万元,低于2022年的1.517亿元[44] - 债务总额由2022年12月31日约1.401亿元降至2023年12月31日约1.162亿元,资产负债率由约39.0%降至约22.7%[45]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金额为人民币896.6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无抵押,银行存款抵押金额为人民币500万元,无形资产抵押金额为人民币4.1万元[66] 担保与投资 - 2023年12月31日为关联公司银行融资提供最高8420万元担保,未偿还贷款约5950万元,2024年3月担保已解除[49] - 除招股章程披露外,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47] 资金运用 - 全球发售1.2亿股本公司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7660万元(相当于约8410万港元),2023财年已动用约人民币5840万元(相当于约6410万港元)[50] - 2023财年,为三个手头项目前期开支提供资金已动用人民币3830万元;购置及更换工程机械及设备未动用人民币1530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为建立及营运专有技术中心提供资金已动用人民币1240万元,未动用人民币290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人民币770万元[51]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于2023年3月1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3]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满足上市规则要求,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67][68]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初始任期3年,期满自动续期1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初始任期1年,期满自动续期1年[70] - 全体董事须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一次[71] - 董事会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决策重要事宜,管理公司日常运营[73][76] - 董事会确保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中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80]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职责包括审核财务报表等[91][92]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等[94][9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职责包括提供董事委任建议等[100]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将继续探索增长机会,专注运营效率、成本优化及战略领域的审慎投资[13] - 公司将评估及管理与金融及合约资产有关的风险[12] - 公司为董事安排并出资支持持续专业发展项目,上市前董事参加上市规则内部培训[84] - 公司拟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提前十四日发通知[86] - 2023财年举行三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87] - 2023财年全体董事获相关指引资料,参加职责、法规及权益披露培训[89] - 2023财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4] - 2023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9] - 2023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04] - 公司董事薪酬包括定额薪金或服务费及可变薪酬,每年检讨并经股东批准[9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董事时考虑多方面因素[101][102] - 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有多项准则[104][105][106][107] - 公司实施董事提名程序,董事会有最终权力决定合适董事候选人[108][109]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确保董事会候选人按多元化范畴选出,目前董事会有一名女性成员,未来五年可能增加[112][113]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建议,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认为该政策实施充分有效[11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含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男对女)约为237:52,未来计划维持目前性别多元化平衡[117][118] - 公司董事会认为本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但该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只能作合理保证[125] - 公司公司秘书为陈洁明女士,其2023财年已按规定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6][127] - 公司将就重大个别事宜在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出[128]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有股东大会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2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56] - 公司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付末期股息,无股东放弃股息安排[150] - 董事会考虑派付股息时需综合集团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151] 股东会议安排 - 股东周年大会定於2024年5月28日举行,2024年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8]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预定于5月28日举行,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52] 其他财务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薪酬在零至100万元人民币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1人[96] - 公司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上市服务酬金为人民币163.2万元[122] - 2023财年,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提供非上市相关服务,已付/应付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00万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30万元,总计130万元[123] - 公司2023财年业绩载于第80页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150] - 公司2023财年按经营分部划分的表现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149] - 公司2023财年业务回顾载于年报第6至12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一节[153] - 公司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经修订及重列的章程大纲及细则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143] - 公司认为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实施的股东通讯政策充分有效[142] - 2023财年集团无重大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76,983,000元,2022年无此项储备[160] 关联公司与业务协议 - 紧接为筹备上市而进行重组前,中天控股为持有中天建设约74.97%股本的控股公司[171] - 湖南恒基地产由中天控股持有约85.82%的股权[171] - 方格智能由中天控股持有70.00%的股权[172] - 杭萧科技由中天控股持有68.29%的股权[172] - 普惠商业由中天控股持有约74.97%的股权[172] - 2023年3月10日,中天建设与湖南恒基地产、武广投资及杭萧科技分别订立建筑服务框架协议,期限自上市日期起生效,2025年12月31日失效[173] - 2023 - 2025财年建筑服务框架协议建筑服务费年度上限分别为390,500千元、366,000千元、386,000千元[175] - 2023年湖南恒基地產、武廣投資及杭蕭科技建筑服务框架协议建筑服务费分别为5820000元、188085000元、917000元,2022年分别为51653000元、212372000元、1482000元[176] - 2023 - 2025财年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原材料及服务年度上限均为160,000千元[179] - 2023年采购框架协议支付方格智能费用约为0元(2022年为6571000元),支付杭蕭科技费用为111410000元(2022年为70687000元)[181] - 建筑服务框架协议和采购框架协议拟进行的交易构成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须遵守相关规定[175][1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符合规定,董事认为年度上限公平合理[182]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23年3月10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作为对董事及相关合资格参与者的奖励[166] - 2023年3月10日公司有条件采纳购股权计划,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购股权限变动[186] - 购股计划可配股份总数不超首次发行股份总数10%(48000000股),服务供应商分限额不超1%(4800000股)[188][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授出购股权限,可供授出未行使购股权限48000000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0%,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可供授出4800000份,占约1%[190] - 每名参与者在12个月内获行使及可能须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1% [191] - 购股权可在要约日期起计10年内行使 [192] - 购股权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特定情况可酌情缩短 [194] - 董事会可设定行使购股前需达成的表现目标 [195] - 购股权授出后21日内可供接纳,接纳时支付1港元 [196] - 购股认购价不得低于规定三者最高者 [197] - 购股计划自2033年3月9日起10年内有效 [198] 其他事项 - 2023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54] - 2023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43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建筑合同收入增长3.3%,达到约人民币1,944.2百万元[1] - 2023年收入达到1,952,122千元,较2022年增长3.2%[3] - 2023年净利润较2022年减少19.5百万元[4]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提供建筑服务[19] - 2023年建筑合同收入为19.5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3.26%[22] - 2023年借款利息支出为7.7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略有增长[23] - 2023年企业所得税为6.8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略有下降[2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04人民币分,较2022年下降了7.87人民币分[2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财年的10.9%稳定增长至2023财年的11.1%[44] - 净利润减少19.5百万人民币,主要由金融资产减值、上市开支和行政开支增加所致[52] 业务收入 - 民用建筑工程收入增长13.6%,达到人民币974.8百万元[37] - 市政工程收入减少15.9%,达到人民币618.4百万元[38] - 地基基础工程收入减少12.8%,达到人民币21.2百万元[39] - 装配式钢结构工程收入略微增加至人民币265.2百万元[40] - 其他专业承包工程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64.7百万元[41] - 提供工程机械及设备服务收入维持稳定,约为人民币7.9百万元[42] 财务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453.5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4.42%[30] - 流动资产净值为491.8百万人民币,流动比率改善至1.32[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59.6百万人民币,主要由合约资产增加所致[60]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16.2百万人民币,资产负债比率下降至22.7%[6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8]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财务报表、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和内部控制等[82] - 股东週年大会定于2024年5月28日举行,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0]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07:12
公司业绩 - 公司收入为681,356千元,较去年同期758,279千元有所下降[4] - 毛利为79,487千元,毛利率为11.7%[4]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8,989千元,较去年同期23,954千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681.4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0.1%[62] - 民用建筑工程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5.1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20.3百万元,主要受到凯睿思项目收入减少的影响[64] - 市政工程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6.1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43.9百万元,主要是因为部分项目完工[66]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11.0%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11.7%,建筑合同毛利率由10.9%增加至11.6%[72] - 2023年上半年的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损失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人民币2.8百万元或91.0%[81] - 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5.0百万元,主要由于毛利减少约人民币3.6百万元、上市开支增加约人民币7.0百万元以及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增加约人民币2.8百万元[84] 现金流量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天建设(湖南)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除税前溢利为21,952千元[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天建设(湖南)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中,发行新股所得款项为125,215千元[9]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465.0百万元,流动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4改善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33[8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9.0%[99] 资金情况 - 公司总借款额为140,70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略有增加[50] - 公司银行借款中,1年内需还款136,710千元,占比最大[51] - 公司借款利率范围为3.7%–8.6%,主要为定息借款和浮息借款[51] - 公司借款主要以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金额为7,234千元[52] 股本情况 - 公司股本增加至5,000,000,000股,每股0.01港元,总金额为50,000千元[54] - 公司通过增设4,962,000,000股股份,法定股本增至45,000,000元[55] - 公司上市后发行新股,每股1.18港元,总额约为125,215,000元[5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以保障股东利益[116] - 公司已採納標準守則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119] - 公司董事确认遵守標準守則所載的规定交易准则[119] - 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在上半年期间无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120] - 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天控股签订不竞争协议,保障公司利益[121] - 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为楊中杰先生[122]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1:5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未审计收入约为人民币681.4百万元,相较于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758.3百万元减少约10.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者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8.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3.6百万元减少约20.3%[3]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4.47分,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6.56分减少约31.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465,00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9,438千元增加约37.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87,85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63,156千元增加约34.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借款为人民币137,85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6,705千元略有增加[9]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485,01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59,731千元增加约34.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47分,较2022年同期的6.56分下降约31.9%[3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约为人民币681.4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758.3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6.9百万元或10.1%[46] 收入来源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建筑合同产生的总收益为681,35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758,279千元下降9.1%[25] - 民用建筑工程的收益为320,31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55,068千元下降9.8%[25] - 2023年上半年,湖南地区的收入为487,43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51,031千元下降11.6%[26] - 建筑合约产生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754.7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6.5百万元或10.1%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678.2百万元[47] - 民用建筑工程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355.1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34.8百万元或9.8%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20.3百万元[48] - 市政工程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266.1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22.2百万元或8.3%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43.9百万元[49] - 地基基础工程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7.0百万元大幅减少约人民币9.3百万元或55.0%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7.7百万元[50] - 装配式钢结构工程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13.1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91.3百万元[51] - 其他专业承包工程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3.4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5.0百万元,主要由于新项目的承接[52] 成本与支出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601.9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0.9%[54]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1.7%,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0.7%[55] - 民用建筑工程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10.1%增加至约11.5%[5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7,987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05千元下降约22.5%[8] - 行政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37.2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46.2百万元[60] - 2023年上半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净额为人民币5.8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91%[63]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5.0百万元[66] 股息与分红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未宣派[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33]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亦无派息[86]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85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718千元减少约3.6%[8] - 合约资产为1,259,33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27,150千元增长11.7%[26] - 合约负债为50,57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267千元显著增加[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402,43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4,670千元增长约13.4%[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692,74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8,363千元下降约12.1%[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借款为人民币137,85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705千元略增[4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定息借款为人民币110,70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0,130千元增长约22.9%[41] - 2023年6月30日,债务总额约为人民币140.7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下降至约29.0%[70] - 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9.0%,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0%下降了10个百分点[82]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1至23个月内将确认的未履行收入合约约为1,880,88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04,590千元增长44.0%[27] - 公司将更加专注于从政府相关实体获得新项目,以应对不利的市场环境[45] -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下滑,公司的财务表现受到不利影响[44] - 公司计划定期检讨现有客户组合,并在需要时作出适当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45] 其他信息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3,83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213千元下降约9.0%[9] - 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在中国享有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31]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48,000,000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7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76.6百万元,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0.1百万元[83] - 2023年上半年,已动用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前期开支提供资金的金额为人民币6.9百万元[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亦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85] - 2023年6月30日,定期存款约为人民币32.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0百万元大幅增加[82]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6月30日,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报告已按照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的规定准备[95] - 董事会对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96]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7:11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始终致力于交付高质量建设项目和重视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6] - 公司的收入在2022财年约为人民币1,890.7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7%,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为10.9%和3.5%[13] - 2022财年公司收入增长3.7%至人民币1,890.7百万元[42] - 2022财年公司净利润增长5.8%至人民币65.5百万元[43] - 2022财年公司毛利率略有增长至10.9%[44] - 2022财年公司純利率保持稳定在3.5%[45] - 2022财年公司资产回报率增长至3.7%[46] - 2022财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下降至18.7%[47] - 公司流动比率稳定在1.2倍[48] - 公司速动比率稳定在1.2倍[49] - 2022财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降至78.7天[50] 业务收入 - 建筑合同产生的收入在2022财年约为人民币1,881.4百万元,市政工程建设收入增长约71.8%[14] - 民用建筑工程收入相对稳定,2022财年收入约为人民币857.9百万元[15] - 2022财年市政工程收入大幅增长至735.0百万人民币[16] - 2022财年地基基础工程收入减少至24.3百万人民币[17] - 2022财年裝配式鋼結構工程收入减少至257.7百万人民币[18] - 2022财年其他专业承包工程收入减少至6.5百万人民币[19] - 2022财年提供工程机械及设备服务收入保持稳定,约为9.2百万人民币[20] 成本管理 - 2022财年原材料成本增长至1,684.1百万人民币,增幅3.5%,与收入增长相符[21] - 2022财年总劳动力成本及劳务分包成本减少约14.1%[22] - 2022财年工程分包成本增长至272.4百万人民币[23] - 2022财年機械設備的租赁成本减少约35.5%[24] 财务状况 - 2022财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约400%,达到2.0百万人民币[31] - 2022财年财务成本较2021财年增加约3.9百万人民币[32]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中,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减少20.4%[36] - 合约资产由2021年底的约1,216.1百万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底的1,127.2百万人民币[3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由2021年底的1,166.1百万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底的803.4百万人民币[38] - 计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1年底的约302.8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底的420.7百万人民币[39] - 债务总额由2021年底的约86.1百万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底的约155.3百万人民币[40] 上市及股东事项 - 公司已于2023年3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预计上市将为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平台[7] - 公司于2023年3月2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所得款项淨额约为84.1百万港元[67] - 公司2022财年未派发或宣派股息[68] - 公司未来计划包括扩张业务、投资工程机械设备、加强研发能力和抓住市场机遇[70] - 公司已收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年度確認函,确认其獨立性[80] - 公司股份于2023年3月3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9]
中天湖南集团(0243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19: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天建设(湖南)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433[1] 财务业绩相关 - 公告展示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业绩[1] - 公司初步业绩载于2023年3月20日招股章程附录三[2] 招股章程查阅信息 - 招股章程可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ztcon.com)查阅[2] 公告日期 - 公告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2] 董事会成员信息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为杨中杰[2] - 董事会包括杨中杰、刘小洪、闵世雄、沈强、陈卫武等执行董事[2] - 董事会包括刘建龙、邓建华、刘国辉等独立非执行董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