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03347)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独立董事关于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相关议案的独立意见


2023-08-25 18:36
二〇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一、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公司对外担保的独立意见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及变相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亦不存在为控 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任何非法人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的情况。 经核查,报告期内,公司所有对外担保均为控股子公司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 限公司对其参股公司诚弘制药(威海)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上述担保基于参股公司 正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所有担保均严格执行了相关程序并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 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 公司和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独立董事:杨波 廖启宇 袁华刚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关于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杭州 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作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现就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有关 议案涉及事项发表以下独立意见: 1 ...
泰格医药: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3-08-25 18:36
证券代码:300347 证券简称:泰格医药 公告编码(2023)031 号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特此公告。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一、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摘要及2023年半年度 业绩公告的议案》。 与会监事一致认为: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摘要及2023年半年度业绩公告 符合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公司报告 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2023年半年度经营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 信息披露网站的相关公告,2023年半年度业绩公告详见香港联合交易所信息披露网站。 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 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 年8月25日在杭州市滨江区聚工路19号8幢18层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 ...
泰格医药:2023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3-08-25 18:36
| | | | 占用方与上 | 上市公司 | 年期 | | 2023 年半 年度占用累 | 2023 年半 | 年半 | | 年 |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经营性 | | | | | 2023 | | | 年度占用 | 2023 | 2023 | | 6 | 占用形成 | 占用性质 | | 资金占用 | 资金占用方名称 | | 市公司的关 | 核算的会 | 初占用资金 | 计发生金额 | | 资金的利 | 年度偿还累 | | 末占用资金 | | 原因 | | | | | | 联关系 | 计科目 | 余额 | | (不含利 | 息(如有) | 计发生金额 | | 余额 | | | | | | | | | | | | 息) | | | | | | | | | 控 股 股 | | | | | | | | | | | | | | | | 东、实际 | | | | | | | | | | | | | | | | 控制人及 | | | | ...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8: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37.10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42亿元增长3.2%,毛利14.663亿元,同比增长3.4% [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13.88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2亿元增长16.5% [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39.5%,与2022年同期持平,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37.4%,同比提升4.2% [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61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6.7%,摊薄每股盈利1.60元,同比增长15.9% [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由人民币3594.2百万元增至3610.9百万元,同比增长3.2%[23] - 报告期内,服务成本由同期的21.759亿元增加3.2%至报告期的22.446亿元 [46] - 2023年报告期内实现毛利14.663亿元,同比增长3.4%,毛利率为39.5% [45] - 其他收入由同期的1.288亿元同比增加14.2%至1.471亿元 [5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5.718亿元,较同期的4.686亿元同比增加22.0% [54]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同期的8000万元同比增加11.3%至8900万元 [56] - 行政开支由同期的3.214亿元同比增加9.0%至3.502亿元 [57] - 研发开支从同期的1.105亿元增加15.9%至报告期的1.281亿元[58] - 分占联营公司利润从同期的3560万元增加78.9%至报告期的6370万元[59] - 财务成本从同期的3100万元增加70.3%至报告期的5280万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1940万元增加至3850万元[60] - 所得税开支从同期的1.622亿元增加17.8%至报告期的1.911亿元,实际税率从11.0%增加至11.9%,除税前利润从14.799亿元增加至15.991亿元[61] - 期内利润从同期的13.176亿元增加6.9%至报告期的14.081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11.92亿元增加16.5%至13.883亿元,非控制权权益应占利润从1256万元减少84.2%至198万元[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从同期的8.765亿元增加2.2%至报告期的8.95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从24.4%减少至24.1%[6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同期的2.46亿元增加2.6%至报告期的2.525亿元,销售产品及服务所得现金增加9210万元,增加2.9%,购买产品及服务支付的现金减少1.905亿元,减少15.1%,支付给雇员及为雇员支付现金增加2.582亿元,增加20.3%[6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同期的15.146亿元减少61.3%至报告期的5.863亿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从100万元增加至1090万元,出售所得款项从2.562亿元增加至3.834亿元,购买金额从4.978亿元减少至4.187亿元,收购子公司增加5.763亿元[69]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13亿元,上年同期为5.567亿元;获得银行借款14.559亿元,偿还银行借款8.968亿元[70]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863亿元增加17.9%至2023年6月30日的13.985亿元[7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7.18亿元增加60.0%至2023年6月30日的11.491亿元[74] - 应付薪金及花红从29.29亿元减少37.9%至18.19亿元[75] - 合同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19.973亿元增加18.4%至2023年6月30日的23.641亿元[76]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9.398亿元减少7.2%至2023年6月30日的8.764亿元[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12月31日的9.767亿元增加7.5%至2023年6月30日的10.498亿元[78] - 无形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61亿元减少2.1%至2023年6月30日的2.704亿元[79] - 使用權資產从2022年12月31日的6.224亿元减少6.2%至2023年6月30日的5.841亿元[8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及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99.927亿元增加6.4%至2023年6月30日的106.333亿元[82] - 报告期内,公司退出投资实现收益1.523亿元,去年同期为8070万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达5.29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4.2%[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权投资为49.71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5.3%[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基金投资为50.9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3.6%[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寿险保单金额为300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11.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款26.78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3.901亿元,长期借款2.886亿元,86%为人民币借款,14%为美元借款[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负债比率为11.2%,2022年末为9.3%[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租赁负债5.725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5.6%[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1085亿元,2022年同期为35.94209亿元,同比增长3.24%[168] - 期内利润为14.0809亿元,2022年同期为13.17626亿元,同比增长6.86%[168] - 基本每股盈利为1.61元,2022年同期为1.38元,同比增长16.67%[16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6.9242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3.41353亿元,增长8.27%[17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9.742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1.0192亿元,增长7.86%[17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6.332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9569亿元,增长24.23%[17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7557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5913亿元,增长3.83%[17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9.578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6.81028亿元,增长5.63%[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37.1085亿元,2022年同期为35.94209亿元,同比增长3.24%[178][181][182] - 2023年上半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21.0335亿元,2022年同期为21.72146亿元,同比下降3.17%;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6.075亿元,2022年同期为14.22063亿元,同比增长13.04%[178][18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4.66282亿元,2022年同期为14.18328亿元,同比增长3.38%[18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599145亿元,2022年同期为1.479865亿元,同比增长8.06%[181] - 按地区划分,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入20.87365亿元,2022年同期为16.80838亿元,同比增长24.18%;来自其他海外国家及地区的收入16.23485亿元,2022年同期为19.13371亿元,同比下降15.15%[18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2253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2928亿元,同比增长8.51%[183] - 2023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2.0534亿元,2022年同期为0.3781亿元,同比增长443.08%[18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5281.5万元,2022年同期为3103.5万元,同比增长70.18%[18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1910.55万元,2022年同期为1622.39万元,同比增长17.76%[18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05元,2022年同期为1.379元,同比增长16.39%[18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13.8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92亿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盈利为13.8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89亿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65亿股,2022年同期为8.64亿股[186] - 2023年上半年就2022年及2021年度分别派付末期股息4.76亿元及4.32亿元,公司董事决定不派付中期股息[18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35亿元,2022年同期为1.21亿元[18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1402.5万元,2022年同期为3708.1万元[19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无形资产约534.2万元,2022年同期为560.5万元[1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5.4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4.85亿元[1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产品为106.0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99.64亿元[1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4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7.18亿元[19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90天内为115,340千元,91天至1年为45,151千元,超过1年为13,9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38,716千元、16,284千元、2,958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有保证及无担保银行贷款为371,863千元,无保证及无担保银行贷款为2,306,79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40,232千元、1,769,918千元,2022年还有无保证及有担保银行贷款2,706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及非流动借款按要求或一年内偿还2,390,088千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53,912千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为193,166千元,五年以上为41,493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868,215千元、28,778千元、165,329千元、50,534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项金额为288,57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4,641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花红为43,640千元,与收购Quintara Discovery, Inc.有关的应付或然代价为43,297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1,424千元、40,736千元,2022年还有与收购北京百林格有关的应付或然代价532千元[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销20,144股限制性股份,扣除库存股份644,000元,包括扣减股本20,000元及股份溢价624,000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库存股份数目为7,469,650股,收购成本为869,3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7,469,650股、869,340千元[200] - 2022年公司购回3,909,800股库存股份,成本为369,391千元[200] - 2022年注销20,144股库存股份,成本为644千元[200] - 2
泰格医药: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3-08-15 17:48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 佈,董事會會議將於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五)舉行,藉以(其中包括)審 議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 期業績及其刊發,以及考慮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如適用)。 承董事會命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葉小平 董事長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HANGZHOU TIGERMED CONSULTING CO., LTD.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347) 香港,二零二三年八月十五日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葉小平博士、曹曉春女士、吳灝先生及聞增玉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為楊波博士、廖啟宇先生及袁華剛先生。 ...
泰格医药(0334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59
公司业绩 - 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5.9%,达到人民币7,085.5百万元[10][29][44] - 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0.7%,达到人民币3,601.6百万元[10][45] - 公司在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1.8%,达到人民币3,483.9百万元[10][4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70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毛利为278.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为20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0%[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淨利潤为16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3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每股經調整盈利为1.9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为274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4] - 新订订单金额为人民币9,673.4百万元,同比增长,但增速较低[30] - 已订约未来收入同比增长20.9%,达到人民币13,785.9百万元[31] 公司市场拓展 - 公司在中国市场仍然是领先者,支持65%的一类创新药在中国获批研发[12] - 公司在欧洲和拉丁美洲设立新办事处,全球业务遍及5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超过1,400名[13] - 公司的全球网络不断扩大,能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14] - 公司在全球五大洲运营29家子公司,扩大了全球业务分布[33] - 公司完成收购欧洲合同研究机构Marti Farm D.o.o,提升了在欧洲的监管专业知识[34] - 公司计划在美国、欧洲的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匈牙利及亚太地区的越南招聘更多当地员工[35] - 公司继续投资于中国的集中服务中心,以支持全球业务[36]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涉及17个治疗领域,包括腫瘤、呼吸道、心血管等[35] - 公司正在进行的藥物臨床研究项目数量从2021年底的567个增至2022年底的680个[51] - 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藥物臨床研究项目有430个,海外有250个,其中188个为单一区域试验,62个为多区域试验[51]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有432个正在进行中的医疗器械项目,包括医疗器械和IVD临床试验运作,医学监查等[54] - 公司为多个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提供服务,包括腫瘤、心血管、机器人及眼科等领域的七种创新医疗器械[5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的毛利率为39.3%,同比下降3.8%[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率为28.5%,同比下降26.7%[2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淨利潤率为23.5%,同比下降6.9%[24] - 公司的服务成本由2021年的人民币2,965.4百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4,300.0百万元,同比增长45.0%[71] - 公司的直接人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为28.3%,直接项目相关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为22.7%,间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为9.7%[73]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5 22:47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8.05亿元,上年同期18.18亿元,同比减少0.73%[9] - 本期营业总收入1,804,571,375.28元,较上期的1,817,858,958.69元下降0.73%[41]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8亿元,上年同期5.18亿元,同比增加9.65%[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81亿元,上年同期3.78亿元,同比增加0.74%[9] - 本期净利润568,325,660.27元,较上期的573,970,498.59元下降1.02%[4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本期净利润为568,455,092.87元,较上期的518,416,798.73元增长9.65%[42]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上年同期0.60元/股,同比增加10.00%[9]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66元,上期为0.60元;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66元,上期为0.60元[43] 资产相关 - 报告期末总资产281.72亿元,上年度末274.47亿元,同比增加2.64%[9] - 公司期末资产总计28,172,127,699.99元,较年初的27,446,510,596.44元增长2.64%[38] - 2023年3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为11,215,264,660.87元,年初余额为11,107,248,144.90元[37]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6,956,863,039.12元,较年初的16,339,262,451.54元增长3.78%[38]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201.45亿元,上年度末195.83亿元,同比增加2.87%[9] 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284.06万元,期初余额2494.57万元,变动比例31.65%[19] 应付职工薪酬相关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70亿元,期初余额2.93亿元,变动比例-41.89%[20] 税金及附加相关 - 税金及附加年初至报告期末金额684.95万元,上年同期349.98万元,变动比例95.71%[22] 投资收益相关 - 投资收益为25,784,682.29元,较上年的55,553,335.98元下降53.59%[2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相关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76,412,728.63元,较上年的125,131,070.80元增长40.98%[25] 信用减值损失相关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15,237,624.14元,较上年的 - 5,201,349.06元增长192.96%[2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50.82万元,上年同期3.03亿元,同比减少90.5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08,219.40元,较上年的303,078,662.63元下降90.59%[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30,343,450.42元,上期为1,836,614,745.07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601,835,231.02元,上期为1,533,536,082.44元[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8,508,219.40元,上期为303,078,662.63元[4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7,512,821.57元,较上年的 - 1,295,535,995.85元下降57.74%[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53,191,614.58元,上期为236,426,009.07元[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800,704,436.15元,上期为1,531,962,004.92元[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547,512,821.57元,上期为 -1,295,535,995.85元[4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161,242.23元,较上年的533,083,081.37元下降43.32%[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43,861,589.04元,上期为1,012,088,631.04元[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02,161,242.23元,上期为533,083,081.37元[45] 股东总数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0,92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33] 股东持股相关 - 叶小平持股比例为20.32%,持股数量为177,239,541股[34] 限售股份相关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为183,534,044股,本期解除限售4,125,000股,期末总数为179,409,044股[36] 流动负债相关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3,796,994,945.76元,较年初的3,729,566,848.16元增长1.81%[39] 非流动负债相关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056,587,898.51元,较年初的1,035,912,806.79元增长2.00%[40] 营业总成本相关 - 本期营业总成本1,360,291,377.24元,较上期的1,339,634,776.98元增长1.54%[41] 营业利润相关 - 本期营业利润630,897,782.90元,较上期的654,381,329.25元下降3.59%[42] 其他综合收益相关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46,553,885.08元,较上期的 -2,522,591.25元亏损扩大[42] 综合收益总额相关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21,771,775.19元,上期为571,447,907.34元[43]
泰格医药(0334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18: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70.855亿元,较2021年的52.135亿元增长35.9%[1][7] - 2022年公司毛利27.854亿元,较2021年的22.481亿元增长23.9%[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20.161亿元,较2021年的28.791亿元下降30.0%[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16.658亿元,较2021年的15.853亿元增长5.1%[1] - 2022年公司总资274.465亿元,较2021年的237.412亿元增长15.6%[1] - 2022年公司总负债47.655亿元,较2021年的31.360亿元增长52.0%[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由人民币5213.5百万元增至人民币7085.5百万元,同比增长35.9%[21] - 2022年实现毛利27.854亿元,对比2021年的22.481亿元同比增长23.9%[50] - 毛利率由2021年的43.1%降至2022年的39.3%[50] - 服务成本由2021年的29.654亿元增加45.0%至2022年的43亿元[51] - 2022年总服务成本4300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60.7%,2021年分别为2965.4百万元和56.9%[53] - 其他收入2022年为285.0百万元,同比减少3.5%[59]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2022年为620.3百万元,同比减少70.1%[60] - 销售及营销开支2022年为149.9百万元,同比增加15.8%[63] - 行政开支2022年为643.3百万元,同比增加16.0%[64] - 研发开支2022年为234.6百万元,同比增加10.8%[65] - 财务成本2022年为83.2百万元,同比增加234.1%[67] - 年内利润2022年为2281.3百万元,同比减少32.8%[6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为16.658亿元,2021年为15.853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率由30.4%降至23.5%[73][74] - 2022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1.93元,摊薄盈利为1.92元;2021年基本盈利为1.83元,摊薄盈利为1.82元[73]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336亿元,较2021年的11.627亿元减少2.5%[75]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654亿元,较2021年的25.216亿元增加1.7%[76] - 2022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092亿元,2021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631亿元[77] - 2022年产生银行借款34.414亿元,偿还银行借款18.347亿元[77] - 2022年报告期内,已付有关机构的税费由2021年的3.271亿元增至6.299亿元[75] - 2022年收购附属公司(扣除已获取的现金)较2021年增加3.446亿元,收购去年的附属公司增加2.022亿元[76] - 2022年报告期内,回购股份款项为3.694亿元,向公司拥有人支付股息4.337亿元,向非控股股东支付9960万元[77] - 贸易应收款项等由2021年的9.52亿元增加24.6%至2022年的11.863亿元[8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8.8亿元减少18.4%至2022年12月31日的7.18亿元[81] - 合同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12.855亿元增加55.4%至2022年12月31日的19.973亿元[82] - 合同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7.895亿元略增19.0%至2022年12月31日的9.398亿元[8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12月31日的7.019亿元增加39.2%至2022年12月31日的9.767亿元[84] - 无形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41亿元增加17.9%至2022年12月31日的2.761亿元[85] - 使用權資產从2021年12月31日的4.733亿元增加31.5%至2022年12月31日的6.224亿元[8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87.891亿元增加13.7%至2022年12月31日的99.927亿元[88] - 公司因退出投资实现收益1.628亿元,低于同期的3.926亿元[91]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从2021年12月31日的1.055亿元增加188.3%至2022年12月31日的3.042亿元[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资产期末结余为99.67893亿元,较期初87.59875亿元有所增加[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借款为21.12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8.682亿元,长期借款2.446亿元,超90%借款以人民币计值,9%为美元借款[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负债比率为9.3%[9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租赁负债为6.06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814亿元上升26.0%,其中1.177亿元一年内到期,4.890亿元超一年到期[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7.77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190亿元减少[102] - 同期和报告期内,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面变动金额分别为18.154亿元和5.497亿元,出售该类金融资产收益及红利分别为1.262亿元和350万元[184] 公司业务订单及未来收入情况 - 2022年公司新订单金额96.734亿元,较2021年的96.455亿元略有增长[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未来收入137.859亿元,同比增长20.9%[9] 公司临床试验项目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由2021年的567个增至680个[10] - 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数量从2021年12月31日的132项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188项,多区域临床试验数量从2021年12月31日的50项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62项[14] - 2022年新签订21项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并启动首个只限欧洲的肿瘤多区域临床试验[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增至680个,较2022年6月30日的607个和2021年12月31日的567个有所增加[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430个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在中国进行,250个在海外进行,其中188个为单一区域试验,62个为多区域临床试验[28] - 疫苗团队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及治疗大型多区域临床试验招募超10万名受试者,海外疫苗多区域临床试验招募超14万名受试者[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外正在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有188个,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2个有所增长[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正在进行中的多区域临床试验有62个,2021年12月31日为50个[116] 公司临床试验卓越中心及绿色通道中心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临床试验卓越中心计划在中国拥有189个临床试验卓越中心及100个绿色通道中心[17] - 2022年,北京、上海等多地的战略绿色通道中心新聘14名专职驻点员工[17]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2年6月30日的8299人及2021年12月31日的8326人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9233人,海外雇员人数从2022年6月30日的1151人及2021年12月31日的1026人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1426人[19] - 报告期内,公司招聘了560多名临床试验相关职位的实习生[122]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8326人增加至2022年12月31日的9233人[188]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达人民币4125.2百万元,同比增长37.8%;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收入达人民币2960.3百万元,同比增长33.4%[21] - 2022年在中国产生的收入同比增长30.7%至人民币3601.6百万元,在海外产生的收入同比增长41.8%至人民币3483.9百万元[22]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由29.937亿元同比增长37.8%至41.252亿元[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432个正在进行中的医疗器械项目,医疗器械和IVD业务营收增长显著[31] - 2022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下的真实世界研究服务收入迅速增长,电子临床试验患者管理系统已用于多个真实世界研究[38]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由22.198亿元同比增长33.4%至29.603亿元[42] 公司各业务线毛利及毛利率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毛利2022年为1536.8百万元,同比增长15.9%,毛利率由44.3%降至37.3%[53][56]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毛利2022年为1248.6百万元,同比增加35.3%,毛利率由41.6%增至42.2%[57][58]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协助四项新冠肺炎疫苗成功在中国及海外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与国家药监局完成两项新冠肺炎疫苗项目的远程验证并通过[16] - 2022年医学翻译服务新增81名客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涵盖全球超80种语言[36] - 医学翻译服务在2022年CSA全球语言服务提供商排名中全球位居第57,中国内地位列第5,亚太地区位列第15[37] - 2022年底进行的实验室服务项目由2516个增至5923个[45]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客户总数由163名增至259名,全球客户同比增长59%[46] - 现场管理团队完成228个项目,2022年底进行的项目由1432个增至1621个[48] - 上海7000平方呎的GMP公斤级实验室于2022年上半年投入运作[44]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团队成功申请35项高新软著认证[47] - 公司医疗注册团队的监管事务服务客户数量由2021年12月31日的550家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649家,累计项目经验共1213次[34] - 2022年中国IND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5%,美国FDA相关的新项目数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98%[34] - 收购Marti Farm D.o.o后,公司全球药物警戒团队的人数增至约200人,药物警戒服务新增203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客户超100名[35]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5.5元(含税)[3] 公司评级情况 - 2022年7月,公司获深圳证券交易所给予CNI ESG评级中的AAA最高评级,2022年11月获MSCI给予2022年ESG评级中的A级[18] 公司战略投资情况 - 公司是153家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型公司及关联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是57家专业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90] 公司对杭州泰鲲投资情况 - 集团承诺向联营公司杭州泰鲲额外投资8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缴足15亿元作为注册资本[103][106] - 杭州泰鲲注册资本为200亿元,公司子公司泰格股权和泰珑投资分别出资98亿元和2亿元,共占股50.0%[10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对杭州泰鲲投资账面价值为15.307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5.6%[10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杭州泰鲲资产净值为30.615亿元,报告期产生利润0.489亿元[109] 公司合作及客户情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已与超1370家临床试验中心合作[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海外50个国家设有超140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116] - 2022年,公司增加及更新合共81份QSDs(质量标准文件,包括SOP及WPD)[118] - 公司与超23所高校合作[122] - 报告期内,公司按收入排名前20大客户中有7家是跨国大药企[124] - 2022年,公司按收入排名前20
泰格医药(0334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7:08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8.12亿元,同比增长35.3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4] - 营业收入期末金额54.0601884359亿元,上年同期33.9501517283亿元,变动比例59.23%,因客户需求及新冠肺炎相关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收入增加所致[10] - 2022年年初到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54.06亿元,较上期的33.95亿元增长59.24%[24]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8.12亿元,同比增长35.3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44] - 营业收入期末金额54.0601884359亿元,上年同期33.9501517283亿元,变动比例59.23%,因客户需求及新冠相关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收入增加所致[50] - 2022年初到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54.06亿元,较上期的33.95亿元增长59.24%[64]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21.5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6.05亿元,同比下降9.90%[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9.0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0%[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21.5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6.05亿元,同比下降9.90%[4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9.0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0%[44] - 营业利润本期为20.01亿元,上期为23.41亿元[30] - 净利润本期为17.72亿元,上期为21.86亿元[30] - 营业利润本期为20.01亿元,上期为23.41亿元[70] - 净利润本期为17.72亿元,上期为21.86亿元[70] 每股收益情况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下降2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86元/股,同比下降9.27%[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86元,上期为2.05元[31]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86元,上期为2.05元[71] 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3.31%[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金额7.9376727067亿元,上年同期 -1.4628902723亿元,变动比例 -642.60%,因报告期内短期借款增加所致[1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9.91亿元,上期为31.33亿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8.25亿元,上期为7.28亿元[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4.11亿元,上期为 - 22.61亿元[3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94亿元,上期为 - 1.46亿元[3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0.97亿元,上期为 - 0.23亿元[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76.84亿元,上期为82.58亿元[39]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3.31%[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金额7.9376727067亿元,上年同期 -1.4628902723亿元,变动比例 -642.60%,因短期借款增加所致[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9.91亿元,上期为31.33亿元[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8.25亿元,上期为7.28亿元[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4.11亿元,上期为 - 22.61亿元[7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94亿元,上期为 - 1.46亿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6.94亿元,上期为 - 17.02亿元[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76.84亿元,上期为82.58亿元[79]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1.4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3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191.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9%[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1.4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37.41亿元增长14.31%[1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1.4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37.41亿元增长14.32%[5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1.4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3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191.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9%[44] 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9.46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31.36亿元增长57.69%[22]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9.46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31.36亿元增长57.69%[62] 所有者权益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1.9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06.05亿元增长7.71%[23]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1.9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06.05亿元增长7.71%[63]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与政府补助情况 - 本报告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958.99万元,期末为2550.08万元[5]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助861.85万元,期末为1279.06万元[5] - 本报告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958.99万元,期末金额2550.08万元[45]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助861.85万元,期末金额1279.06万元[45] 存货与长期股权投资情况 - 本报告期存货期末余额3509.33万元,较期初增长475.76%,因采购实验用材料[8] - 本报告期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7.31亿元,较期初增长134.28%,因增加对联营企业投资[8]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3509.33万元,较2022年1月1日的609.51万元增长475.76%[18] - 2022年9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17.31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39亿元增长134.10%[19] - 本报告期存货期末余额3509.33万元,较期初增长475.76%[48] - 本报告期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7.31亿元,较期初增长134.28%[48]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3509.33万元,较2022年1月1日的609.51万元增长475.76%[58] 短期借款情况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1.00267574亿元,期初余额4.9232亿元,变动比例326.61%,因报告期内增加银行短期借款所致[9] - 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21.0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4.92亿元增长326.88%[2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1.00267574亿元,期初余额4.9232亿元,变动比例326.61%,因增加银行短期借款所致[49] 营业成本、财务费用与其他收益情况 - 营业成本期末金额32.3744538418亿元,上年同期18.0729186907亿元,变动比例79.13%,因营业收入增长及支付第三方供应商相关费用增加所致[10] - 财务费用期末金额 -1.1891195141亿元,上年同期 -1.7559018904亿元,变动比例 -32.28%,因短期借款增加致利息费用增加及H股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减少等因素所致[10] - 其他收益期末金额1751.671729万元,上年同期838.291517万元,变动比例108.96%,因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10] - 营业成本期末金额32.3744538418亿元,上年同期18.0729186907亿元,变动比例79.13%,因营业收入增长及支付第三方供应商费用增加所致[50] - 财务费用期末金额 - 1.1891195141亿元,上年同期 - 1.7559018904亿元,变动比例 - 32.28%,因短期借款增加致利息费用增加及H股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减少所致[50] - 其他收益期末金额1751.671729万元,上年同期838.291517万元,变动比例108.96%,因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50] 股东总数与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5457人[13] - 叶小平持股比例20.32%,持股数量1.77239541亿股,为境内自然人股东[1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14.11%,持股数量1.23119479亿股,为境外法人股东[1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5457人[53] - 叶小平持股比例20.32%,持股数量1.77239541亿股,为境内自然人股东[5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14.11%,持股数量1.23119479亿股,为境外法人股东[5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66%,持股数量9296.798万股,为境外法人股东[54]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合计期初1.83534044亿股,本期解除限售0股,本期增加限售0股,期末1.83534044亿股[16]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情况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7.5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85.44亿元下降9.29%[18]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8.86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8.09亿元增长9.53%[18]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7.5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85.44亿元下降9.29%[58]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8.86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8.09亿元增长9.53%[58]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情况 - 2022年年初到报告期末投资收益为9246.61万元,较上期的1.25亿元下降26.13%[26] - 2022年初到报告期末投资收益为9246.61万元,较上期的1.25亿元下降26.13%[66] - 2022年初到报告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03亿元,较上期的11.17亿元下降63.43%[67] 营业总成本情况 - 2022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为38.73亿元,较上期的22.87亿元增长69.34%[69] 综合收益总额情况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1.23亿元,上期为21.53亿元[31]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1.23亿元,上期为21.53亿元[71] 应收票据情况 - 本报告期应收票据期末余额968.59万元,较期初增长39.76%[48]
泰格医药(0334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16: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5.94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0.564亿元增长74.8%[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14.18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669亿元增长46.7%[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1.9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2.599亿元下降5.4%[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为8.76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921亿元增长26.6%[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为39.5%,较2021年同期的47.0%下降7.5%[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为33.2%,较2021年同期的61.3%下降28.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4.4%,较2021年同期的33.7%下降9.3%[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38元,较2021年同期的1.45元下降4.8%[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1.38元,较2021年同期的1.44元下降4.2%[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基本每股盈利为1.01元,较2021年同期的0.80元增长26.3%[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由同期的20.564亿元增长至35.942亿元,同比增长74.8%[13]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从205640万元增至359420万元,同比增长74.8%[21] - 报告期实现毛利14.183亿元,同比增长46.7%,毛利率由同期的47.0%降至39.5%,服务成本由10.895亿元增加99.7%至21.759亿元[38] - 其他收入由1.474亿元同比减少12.6%至1.288亿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和股息收入减少,政府补助增加部分抵减[44]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4.686亿元,较同期的10.072亿元同比减少53.5%,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少,出售联营公司收益增加部分抵减[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6670万元同比增加19.9%至8000万元,因团队雇员人数和薪酬水平增加[46] - 行政开支由2.467亿元同比增加30.3%至3.214亿元,因获利能力付款、员工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增加[47] - 研发开支由9300万元同比增加18.8%至1.105亿元,因雇员总数和薪酬水平提高及投资增加[48]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由70万元增加4985.7%至3560万元,因成立杭州泰鲲及上海观合业绩改善[49] - 财务成本由同期的790万元增加292.4%至报告期的3100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无增至1940万元[50] - 所得税开支由同期的1.035亿元增加56.7%至报告期的1.622亿元,实际税率由6.1%增至11.0%[51] - 期内利润由同期的15.942亿元减少17.4%至报告期的13.176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由12.599亿元略微减少5.4%至11.92亿元,非控制权权益应占利润由3343万元减少62.4%至1256万元[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为8.765亿元,对比同期的6.921亿元同比增长26.6%[57]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率从33.7%降至24.4%,基本经调整每股盈利从0.80元增至1.01元,摊薄经调整每股盈利从0.79元增至1.01元[56]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6亿元,较同期的3.683亿元减少33.2%,主要因疫情影响开票、收款及税费增加等[5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146亿元,较同期的7.469亿元增加102.8%,主要用于收购子公司、联营公司及购买金融资产等[6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67亿元,同期为使用现金1.537亿元,报告期产生新银行借款17.499亿元,现金流出用于回购股份、支付股息及偿还借款[60] - 已付有关机构的税费由同期的1.542亿元增至3.336亿元[59]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9.52亿元增加10.7%至2022年6月30日的10.538亿元[6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8.8亿元减少28.2%至2022年6月30日的6.321亿元[63] - 合同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12.855亿元增加37.4%至2022年6月30日的17.658亿元[64] - 合同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7.895亿元略增3.8%至2022年6月30日的8.196亿元[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12月31日的7.019亿元增加17.5%至2022年6月30日的8.247亿元[66] - 无形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41亿元增加16.1%至2022年6月30日的2.717亿元[67] -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88亿元增加66.1%至2022年6月30日的12.275亿元[6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及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87.891亿元增加10.5%至2022年6月30日的97.133亿元[69] - 报告期内退出公司及投资基金投资实现收益8070万元,同期为2.722亿元[72]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从2021年12月31日的1.055亿元增加56.5%至2022年6月30日的1.651亿元[7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及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期初总计87.59875亿元,期末总计96.77705亿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未偿还借款17.994亿元,其中人民币借款17.917亿元,韩元借款770万元[76] - 权益负债比率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4%增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8.4%[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4.939亿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4.814亿元上升2.6%[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8.89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6.19亿元[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35.94209亿元,2021年同期为20.56375亿元[19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4.18328亿元,2021年同期为9.66919亿元[19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14.79865亿元,2021年同期为16.97716亿元[19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13.17626亿元,2021年同期为15.94183亿元[19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38元,2021年同期为1.45元[19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49.9324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8.91285亿元[19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07.0993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8.49888亿元[19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4.3447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12716亿元[19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72.754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84.37172亿元[19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771,80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723,260千元[19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496,90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605,197千元[1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1,192,004千元,非控制权益期内利润为125,622千元[1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为8,729千元,非控制权益为5,934千元[1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33,288千元,非控制权益为36,883千元[199] -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内利润为1,259,914千元,非控制权益期内利润为334,269千元[200] -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34,121千元,非控制权益为 - 9,906千元[200]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705,43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185,463千元[197] - 2022年6月30日非控制权益为2,791,47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19,734千元[197] - 2022年6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502,460千元,2021年同期为 - 9,906千元[199][200]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达21.721亿元,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达14.2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1%及39.0%[13]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从103360万元同比增长110.1%至217210万元,主要因新冠肺炎相关多区域临床试验收入及其他服务收入增加[22] -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达217210万元,同比增长110.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的医疗注册团队监管事务服务客户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550家增至582家,累计项目经验1124次,美国FDA项目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67%[30]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毛利8.007亿元,同比增长53.0%,毛利率由同期的50.6%降至36.9%[40]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达21.721亿元,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达14.2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1%及39.0%[13] -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部门收入从同期的10.228亿元增至14.221亿元,同比增长39.0%[33] - 公司执行的实验室服务项目从2021年12月31日的2516个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664个[33] - 公司现场管理团队正在进行的现场管理项目从2021年12月31日的1432个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469个,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场管理团队规模为2503人,其中2108名为全职临床研究协调员[34]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毛利由4.434亿元增加39.3%至6.176亿元,毛利率维持在43.4%[43] 医疗器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以7.1%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医疗器械外包市场排名第二,在中国医疗器械研究及注册市场排名第一[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403个正在进行中的医疗器械项目[27]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客户总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3家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08家,2022年6月30日有786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国内团队执行526个,海外团队执行260个[37] 公司市场地位相关数据 - 2021年公司在中国临床外包市场最大市场份额为12.5%,较2019年增长4.1%[13] - 2021年公司以1.3%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前10名,较2019年增长0.5%[13] - 2021年至报告期末,公司占遗传办国际合作审批、备案项目总数的12.5%[13] - 自2016年至报告期末,公司为中国所有1类创新药获批的56.6%提供了服务[13] - 2021年公司保持中国临床服务市场领先地位,中国临床外包市场最大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4.1%增长至12.5%[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