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牙科(03600)
icon
搜索文档
现代牙科(0360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EBITDA及纯利均创新高,分别为31.72亿港元、6.94亿港元及4.02亿港元[4] - 公司2023年收入为3,172,048,000港元,同比增长12.1%[8] - 2023年毛利率为53.6%,同比增长9.6个百分点[9] - 2023年EBITDA为694,471,000港元,同比增长49.9%[9] - 2023年净利润为402,177,000港元,同比增长82.4%[9]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2.4港仙,同比增长83.5%[8] - 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0港仙,同比增长104.5%[8] - 2023年中国内地生产厂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857,064件,同比增长55.9%[8] - 2023年欧洲市场销售额为1,399,371,000港元,同比增长15.3%[10] - 2023年北美市场销售额为753,615,000港元,同比增长6.2%[10] - 2023年大中华市场销售额为713,592,000港元,同比增长11.9%[10] - 欧洲市场收益为1,399,371,000港元,同比增长15.3%,占公司总收益的44.1%[22] - 北美市场收益为753,615,000港元,同比增长6.2%,占公司总收益的23.8%[23] - 大中华市场收益为713,592,000港元,同比增长11.9%,占公司总收益的22.5%[24] - 澳洲市场收益为254,341,000港元,同比增长12.8%,占公司总收益的8.0%[25] - 其他市场收益为51,129,000港元,同比增长35.6%,占公司总收益的1.6%[26] - 公司总收益为3,172,048,000港元,同比增长12.1%[20] - 公司收益增加至3,172,048,000港元,同比增长12.1%[28] - 毛利增加至1,700,693,000港元,同比增长22.9%,毛利率上升4.7个百分点至53.6%[29] - 固定義齒器材毛利为1,092,992,000港元,毛利率为55.1%[30] - 活動義齒器材毛利为387,095,000港元,毛利率为54.3%[30] - 其他业务毛利为220,606,000港元,毛利率为46.5%[30] - 销售及經銷開支增加至414,135,000港元,同比增长10.4%[31] - 行政開支增加至747,869,000港元,同比增长6.5%[32] - 年內溢利增加至402,177,000港元,同比增长82.4%[3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增加至404,102,000港元,同比增长83.3%[36] - 所得稅開支增加至107,411,000港元,同比增长54.3%[35]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402,177千港元,同比增长82.3%[39] - 2023年调整后EBITDA为693,899千港元,同比增长49.3%,调整后EBITDA比率为21.9%,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3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760千港元,同比增长122.9%[40] - 2023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957千港元,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和升级设备[42] - 2023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640千港元,主要用于银行借贷、支付股息和回购股票[43] - 2023年资本支出为159,716千港元,主要用于厂房建设和设备升级[44] - 2023年研发成本为43,239千港元,占收入比例为2.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7,694千港元,同比增长57%[4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财务状况稳健[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为201千港元,同比下降94%[48] - 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港仙,同比增长62.2%[74] - 2023年末期股息建议每股普通股9.0港仙,同比增长104.5%[74] - 2023年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量的35.6%,同比下降5%[77] - 2023年單一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量的11.9%,同比下降4%[77] - 2023年五大客戶收益金額佔總收益的1.7%,同比下降0.2%[77] - 2023年單一最大客戶收益金額佔總收益的0.4%,與去年持平[77] - 2023年可分配儲備約為397,841,000港元,同比下降22.9%[79] - 2023年股份溢價賬約為382,294,000港元,同比下降13.8%[79] - 2023年物業、廠房及設備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4[78] - 2023年股本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8[78] - 2023年收益为3,172,048千港元,同比增长12.1%[174] - 2023年毛利为1,700,693千港元,同比增长22.9%[174]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02,177千港元,同比增长82.4%[17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2.4港仙,同比增长83.5%[17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381,523千港元,同比增长4.8%[176]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571,324千港元,同比增长24.1%[176]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554,974千港元,同比增长4.8%[176] - 2023年流动资产净额为1,016,350千港元,同比增长38.0%[176] - 2023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28,748千港元,同比增长714.5%[175]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33,78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54,828千港元[175]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从2022年的3,009,672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3,397,873千港元[17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的676,139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754,772千港元[177] - 资产净值从2022年的2,333,533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2,643,101千港元[17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的2,333,533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2,643,101千港元[177] - 2023年全年溢利为404,10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1,925千港元[178] - 2023年全年其他全面收入为34,61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834千港元[178] - 2023年全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31,50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2,759千港元[178] - 2023年中期股息为57,038千港元[178] - 2023年已购回股份为20,150千港元[178] - 2023年已注销股份为20,150千港元[17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760千港元,同比增长123%[183]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509,588千港元,同比增长75.6%[183] - 2023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957千港元,同比减少32%[184] - 2023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640千港元,同比减少13.9%[184] - 2023年新增银行借贷216,750千港元,同比减少71.2%[184] - 2023年已付股息99,030千港元,同比增长27.8%[184]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145,549千港元,同比减少1.7%[183] - 2023年存货增加7,765千港元,同比减少64.5%[183]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增加21,367千港元,同比减少65.3%[183] - 2023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97,694千港元,同比增长57%[184] - 2023年全年溢利为404,10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1,925千港元[178] - 2023年全年其他全面收入为34,61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834千港元[178] - 2023年全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31,50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2,759千港元[178] - 2023年中期股息为57,038千港元[178] - 2023年已购回股份为20,150千港元[178] - 2023年已注销股份为20,150千港元[17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760千港元,同比增长123%[183]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509,588千港元,同比增长75.6%[183] - 2023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957千港元,同比减少32%[184] - 2023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640千港元,同比减少13.9%[184] - 2023年新增银行借贷216,750千港元,同比减少71.2%[184] - 2023年已付股息99,030千港元,同比增长27.8%[184]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145,549千港元,同比减少1.7%[183] - 2023年存货增加7,765千港元,同比减少64.5%[183]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增加21,367千港元,同比减少65.3%[183] - 2023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97,694千港元,同比增长57%[184] 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为公司第一大市场,贡献总收益的44.1%[5] - 公司计划在北美市场重新分配并投放更多资源,以释放其潜力[5] - 中国内地市场成为公司越来越重要的市场,预计将受益于品牌声誉及产品质量[5] - 欧洲市场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推出新产品和先进的数字化流程[22] - 北美市场收益增加主要由于客户对数字化牙科的兴趣增加[23] - 大中华市场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数字化趋势和中国内地重新开放[24] - 澳洲市场收益增加主要由于销售订单量增加[25] 产品与服务 - 公司透明矫正器TrioClear销售额为33,686,000港元,同比增长30.8%[7]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收购、建立合营企业等方式巩固全球领先地位[5] - 公司在东莞二期及越南的生产设施即将完工,将提升整体产能[5]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变动风险,可能影响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50] - 公司主要依赖中国内地深圳及东莞的生产设施,已在越南开设新生产设施以降低风险[53]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主要与浮动利率债务相关,2023年浮动利率贷款利率约为HIBOR+1.15%至HIBOR+1.60%[54]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涉及人民币、欧元、澳元及美元[55] - 公司面临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金融资产[5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环境管理及社会责任,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陈奕朗医生负责公司东南亚业务的策略规划、销售及市场推广[59] - 陈奕朗医生负责公司透明矫正器业务的全球性战略规划[59] - 魏圣坚先生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规划及企业经营政策[60] - 陈奕茹女士负责公司整体市场推广[61] - 陈冠峰先生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规划及管理[62] - 陈冠斌先生为公司创始人,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规划及管理[63] - 公司主要股东Triera Holdings Limited的董事陈志远先生负责洋紫荊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的业務发展、客户服务及日常營運[64] - 陈志远先生自2014年9月22日起担任董事,并自2015年6月19日起获任命为执行董事[64] - 陈志远先生于2009年6月获得加拿大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主修会计)专业文凭[64] - 张惠彬博士自2015年11月2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本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各自的成员[65] -
现代牙科(0360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1:07
财务表现 - 2023年全年收入约为3,172,048,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12.1%[4][11] - 2023年全年毛利率约为53.6%,较2022年增长约4.7%[5][11] - 2023年全年EBITDA约为694,471,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49.9%[6][11] - 2023年全年净利约为402,177,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82.4%[7][1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2.4港仙,较2022年增长约83.5%[8][11] - 董事会建议2023年末期每股普通股派发股息9.0港仙,较2022年增长约104.5%[9][11] - 2023年全年收入按地区划分,欧洲市场收入为1,399,371千港元,北美市场收入为753,615千港元,大中华市场收入为713,592千港元[12] - 2023年全年EBITDA比率为21.9%,较2022年增长约33.5%[11] - 2023年全年净利率为12.7%,较2022年增长约62.8%[11] 财务状况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381,523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108,214千港元[15] - 流动资产总值为1,571,324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05,578千港元[15] - 非流动负债总值为754,772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78,633千港元[16] - 股本为73,501千港元,较2022年减少511千港元[16] - 储备为2,559,197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13,218千港元[1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总额为2,632,279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12,327千港元[16] 业务表现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义齿器材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固定义齿器材、活动义齿器材和其他定制器材[66][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固定义齿器材业务收入约为19.85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6.6%[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活动义齿器材业务收入约为7.13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3.9%[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定制器材业务收入约为2.84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5%[73] - 公司产品销量和平均售价分别为207.33万件和每件1438港元,分别增长13.3%和0.8%[75] - 中国内地生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85.71万件,同比增长55.9%[77] 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收入约为13.99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4.1%,主要由于推出新产品和数字化流程推动销售增加[81] - 北美市场收入约为7.54亿港元,MicroDental集团为公司贡献约5.95亿港元收入[83] - 北美市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753,615,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44,298,000港元[85] - 大中华市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713,592,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46,933,000港元[89] - 澳洲市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254,341,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18,530,000港元[91] - 其他市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51,129,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13,432,000港元[92]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展望看好義齒市场整合趋势,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收购等机会性交易巩固全球领先地位[94] - 公司展望2024年将继续敏锐把握商机,保持审慎态度以保障股东利益[95]
净利润同比大增约80%,被欧美“假牙生意”支棱起来的现代牙科(03600)
智通财经· 2024-03-14 16:36
现代牙科业绩表现 - 现代牙科2023年业绩盈喜,预计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增长[2] - 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营运效率提升和牙科行业数码化趋势推动[2] - 现代牙科股价持续上涨,累计增长达83.56%[3] 现代牙科数字化转型 - 现代牙科利润增长得益于假牙生意的数字化转型[5] - 假牙生意的数字化转型对现代牙科净利润增长起到关键作用[5] - 现代牙科集团采用CAD/CAM技术,数码化生产中心提高生产效率[8] 现代牙科市场竞争 - 现代牙科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持续降本增效应对激烈竞争[4] - 现代牙科在数字化生产尚未成熟阶段,仍依赖专业技术水平[9] - 现代牙科作为龙头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上拉开差距[11] 现代牙科国内外市场 - 现代牙科选择出海是业绩利润双位数增长的重要因素[12] - 现代牙科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海外营收占比近80%[14] - 中国义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老龄化趋势下需求增加[13] 现代牙科隐形正畸市场 - 现代牙科推出自研产品透明正畸品牌TrioClear进军隐形正畸行业[18] - 全球隐形矫治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国内隐形矫治市场占比逐年提升[19] - 国内隐形正畸市场已成为“寡头赛道”,隐适美与时代天使占据超8成的市场份额[20]
现代牙科(0360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6:36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1,601,5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1%[5] - 毛利率约为54.2%,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5%[6] - EBITDA约为369,75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1.2%[7] - 純利约为210,27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9.3%[8] - 每股基本盈利为22.13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69港仙[8] 用户数据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收入达到1,601,55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3%[10] - 在中国内地生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373,985件,较2022年同期增长50.9%[11] - 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收入为710,04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6.4%[10] 未来展望 - 未来展望中,公司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收购、建立合营企业等方式巩固全球领先地位,拓展产品销售、分销和销售网络[40] - 公司在东莞二期和越南的生产设施的投资预计将提高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生产和产品[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已成為提供全面數碼化解決方案的先驅,範圍涵蓋多項微創及美容義齒解決方案以至口腔內部掃描儀及透明矯正器[27] - 歐洲市場收益增加由於推出新產品(例如數碼化義齒)及公司最先進的數碼化流程,推動銷售訂單量增加[2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收购、建立合营企业等方式巩固全球领先地位,拓展产品销售、分销和销售网络[40] - 公司在东莞二期和越南的生产设施的投资预计将提高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生产和产品[41]
现代牙科(0360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2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6.0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73亿港元或12.1%[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约为54.2%,较2022年同期的48.7%有所提升;毛利约为8.6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72亿港元或24.7%[2] - 2023年上半年EBITDA约为3.7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4亿港元或71.2%[2] - 2023年上半年纯利约为2.1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0亿港元或109.3%;每股基本盈利为22.13港仙[2] - 董事会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港仙,2022年同期为3.7港仙,将于2023年10月10日支付[2] - 与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相比,2023年6月30日收益分别增长14.3%和12.1%[3] - 2023年6月30日EBITDA比率为23.1%,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7%和2022年6月30日的15.1%有所提升[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0155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28492亿港元增长12.11%[7] - 同期毛利为8.67319亿港元,较2022年的6.95334亿港元增长24.73%[7] - 除税前溢利为2.74958亿港元,较2022年的1.35395亿港元增长103.07%[7] - 期内溢利为2.10276亿港元,较2022年的1.00443亿港元增长109.35%[7]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2.13港仙,较2022年的10.44港仙增长111.97%[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8955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73309亿港元增长0.71%[9] - 流动资产总值为14.08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65746亿港元增长11.26%[9] - 流动负债总值为5.4267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9383亿港元增长2.51%[9] - 资产净值为24.8420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33533亿港元增长6.45%[10] - 权益总额为24.84207亿港元,较2022年的23.33533亿港元增长6.45%[11]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0155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28492亿港元增长12.11%[1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计22.464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26231亿港元增长0.91%[1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3万港元下降63.05%;汇兑收益净额为195.7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9]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7.3423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3158亿港元增长0.15%[20]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2497.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77.9万港元增长9.63%[2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078.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89.5万港元增长133.65%[2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468.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95.2万港元增长85.06%[23] - 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以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11,2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851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54,181,933股,2022年同期为956,442,955股[26] - 2023年中期股息为5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07千港元;2023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2022年为3.7港仙[27][28]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656,1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1,079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1,147,44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2,420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15,7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5,828千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9,3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598千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贷为647,4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0,180千港元[35] - 集团收益约16.0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2.1%[59] - 毛利约8.67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24.7%,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5.5个百分点[60] - 销售及经销开支约2.0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6.0%,占集团收益约12.6%,2022年同期占比约13.3%[62] - 行政开支约3.76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6%,占集团收益约23.5%,2022年同期占比约25.4%[63] - 其他经营开支约138.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5.9%,占集团收益约0.1%,2022年同期占比约0.4%[64] - 融资成本约2078.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33.6%,占集团收益约1.3%,2022年同期占比约0.6%[65]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3459.2万港元增加85.1%至2023年上半年约6468.2万港元[66] - 期内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0044.3万港元增加109.3%至2023年上半年约21027.6万港元[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112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135万港元或111.5%[66]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3698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36.4万港元,经调整EBITDA比率从15.1%提升至23.1%[6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142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92.3万港元[70][7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65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623.2万港元[70][7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46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580.3万港元[70][73] - 2023年集团资本支出约为5705.2万港元,研发投资约1296.3万港元,研发成本约2497.4万港元,总金额占集团收益约2.4%,2022年同期占比3.2%[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6474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3018万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9%,2022年12月31日为22%[7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收益为7.10亿港元,按原列值货币计算增长率为16.4%;北美市场收益为3.94亿港元,增长率为8.6%[4] - 2023年上半年大中华市场收益为3.51亿港元,按原列值货币计算增长率为16.8%;澳洲市场收益为1.24亿港元,增长率为16.9%[4] - 固定义齿器材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0.1426亿港元,毛利为5.72769亿港元;活动义齿器材收益为3.50576亿港元,毛利为1.93011亿港元;其他分部收益为2.36716亿港元,毛利为1.01539亿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地区收益为7.10045亿港元,北美为3.93656亿港元,大中华为3.51203亿港元,澳洲为1.24257亿港元,其他地区为0.22391亿港元[17] - 公司自有矫正器透舒丽2023年销售额约为15,35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95,000港元,增加25.9%[39] - 固定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10.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9020.4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67.4%[41] - 活动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3.5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8828.7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3.3%[42] - 其他器材业务收益约1.3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50.2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9.3%[4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产品销量为105.6万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16.5%,平均售价为每件1424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5%[4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在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至约37.4万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50.9%[45] - 欧洲市场收益约7.1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9361.5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44.3%[49] - 北美市场收益约3.9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120.8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4.6%[51] - 大中华市场收益约3.51亿港元,货币变动 - 5.8%,增长率16.8%[47] - 澳洲市场收益约1.24亿港元,货币变动 - 5.9%,增长率16.9%[47] - 2023年上半年MicroDental集团为集团收益贡献约3.13亿港元,为经调整EBITDA贡献约3689.9万港元,为溢利贡献约1678.5万港元[50] - 大中华市场收益约3.51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196.4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1.9%,2022年同期占比约22.3%[53] - 澳洲市场收益约1.24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139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7.8%,2022年同期占比约7.9%[55] - 其他市场收益约2239.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88.3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1.4%,2022年同期占比约1.2%[56] - 固定义齿器材、活动义齿器材及其他业务分部毛利率分别约为56.5%、55.1%及42.9%[61] 公司运营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中国内地生产厂房生产的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37.40万件,较2022年同期增加50.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浮动利率银行贷款的利率约为每年HIBOR + 1.60%(定期贷款)[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共雇用6,86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6,830名)[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725,358,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703,475,000港元)[87] 公司股权及交易相关信息 - 2023年6月30日,并无购股权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同意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88] - 2023年6月30日,概无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或归属任何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89] - 董事会已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港仙(2022年同期:3.7港仙)[90]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及股份过户手续,未登记持有人需在9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完成过户登记以收取中期股息[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以约552.3万港元(扣除开支前)购回204.8万股普通股[92]
现代牙科(0360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48
公司业绩 - 2022年度全年业绩,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录得纯利为221百万港元,收益为2,830百万港元,EBITDA为463百万港元[4] - 2022年度收入约为2,830,088,000港元,较上年减少约4.2%[9] - 2022年度毛利率约为48.9%,较2021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10]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EBITDA约为463,351,000港元,较2021年下降了26.0%[11]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純利约为220,549,000港元,较2021年下降了38.8%[11] - 每股基本盈利为23.1港仙,较2021年下降了38.7%[11] 市场表现 - 歐洲市场为公司的總收益及溢利的主要推动因素,2022年歐洲市场为公司的總收益及銷售網絡贡献41.7%[5] - 东莞二期及越南的生产设施的投资预计将为公司提供更多的生产解决方案及选择,提高公司的研发水平及进一步提升产品及服务水平[6] - 公司希望进一步藉在香港大学旗下全港唯一的研究生培训设施开设内部实验室,以进一步鞏固公司的地位,故香港继续为公司所主导的市场[7] 产品销售 - 透明矯正器TrioClear的销售额约为25,761,000港元,載於「其他」分部[8] - 2022年度固定义齿器材业务分部收益约为1,803,466,000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的69.0%[17] - 2022年度活动义齿器材业务分部收益约为535,091,000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的20.5%[19] - 2022年度其他器材业务分部收益约为273,660,000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的10.5%[21] 市场展望 - 客户对数字化牙科的兴趣持续增加,公司已准备就绪,可通过数字化流程满足客户需求[35] - 展望未来,公司旨在使用新设立的越南生产设施,以设立新业务单位专门服务于美国市场的中╱大型牙科诊所连锁客户[35] - 公司的数字化持续转型有望改善客户及患者的体验,使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优于同行[3]
现代牙科(03600)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13 1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为28亿港元,毛利率约49%,EBITDA为4.6亿港元,净利润为2.2亿港元,期末现金余额为4.4亿港元,每股收益为63.1港仙 [7] - 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约4%,主要受到国内疫情影响,但按原货币计算,澳洲区增长5%,北美下降1%,大中华区下降7% [8][9][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益齿产品和服务,服务对象为全球范围内的牙医,其中欧洲占比40%,北美占25%,大中华区占25%,其他地区占8% [3] - 隐形牙套业务销售收入2022年增长22%,达2.6亿港元,完成3,600个个案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公司定位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未来几年有望实现15%以上的销售增长 [24] - 北美市场受到通胀和人员招聘困难的影响,未来几年预计增长5-8% [25][26] - 大中华区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长期来看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 [27][28] - 香港市场公司占据政府投标的100%市场份额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直接服务亚裔牙医的销售网络,是行业内的绝对领导者 [12][13] - 公司通过自有生产和销售网络的一体化,在与牙医的沟通和反应上具有优势 [13][14] -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口腔扫描仪的普及率将从15%提升至50% [18][19][20] - 公司计划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主要服务美国市场,未来可能扩展至东南亚其他市场 [40][41][42] - 公司保持谨慎的收购策略,主要关注有战略价值和财务回报的标的 [43][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最困难的一年,但公司仍实现了较好的财务和营运表现 [45][46] - 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放松,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 [11][12] -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8][19][20] - 公司对国内终极体政策的影响持谨慎态度,认为短期内影响有限 [29][30][3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预期和突破口在哪里 [35][36][37][38][39]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看好数字化发展趋势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几年有望实现10%以上的整体销售增长,其中欧洲和大中华区有望达到15-20%的增长 [38][39]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越南生产基地的发展计划和对东南亚市场的影响 [40][41][42]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将越南生产基地定位为服务美国低价位市场,未来1-2年内计划将产能从100人扩大至300-500人,并有望进一步扩展至东南亚其他市场 [40][41][42]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未来的收购计划和策略 [43][44] **Lei Chen 回答** 公司保持谨慎的收购策略,主要关注有战略价值和财务回报的标的,不会盲目追高价格,更多关注自身的有机增长 [43][44]
现代牙科(0360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约28.30亿港元,较2021年的29.55亿港元减少约4.2%[2][5][8]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48.9%,较2021年的52.5%减少约6.9%;毛利约13.83亿港元,较2021年的15.51亿港元减少约10.8%[2][5] - 2022年公司EBITDA约4633.51万港元,较2021年的6263.93万港元减少约26.0%;EBITDA比率为16.4%,较2021年的21.2%减少约22.6%[2][5] - 2022年公司纯利约2205.49万港元,较2021年的3603.75万港元减少约38.8%;纯利率为7.8%,较2021年的12.2%减少约36.1%[2][5][8][10]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3.1港仙,较2021年的37.7港仙减少约38.7%[2] - 2022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扣除税项)为1.68亿港元,较2021年的6563.3万港元有所增加;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5266.1万港元,较2021年的2.95亿港元减少[9] - 2022年集团总收益2830088千港元,销售成本1446782千港元,毛利1383306千港元;2021年总收益2955172千港元,销售成本1404521千港元,毛利1550651千港元[22]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1122千港元,政府补贴10938千港元,其他收入5845千港元;2021年银行利息收入1157千港元,政府补贴4958千港元,其他收入5685千港元[25]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446782千港元,2021年为1404521千港元[28] - 2022年研发成本为40096千港元,2021年为36506千港元[28] - 2022年融资成本为26270千港元,2021年为23061千港元[30]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9597千港元,2021年为103712千港元[32] - 2022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20458千港元[35] - 2022年集团产品总销量为1907922件,总收益为2612217千港元,平均售价为1369港元;2021年总销量为1969876件,总收益为2758448千港元,平均售价为1400港元[50] - 2022年产品销量为1,907,922件,较2021年的1,969,876件减少3.1%;平均售价为每件1,369港元,较2021年的每件1,400港元减少2.2%[52] - 2022年集团收益约28.3亿港元,较2021年约29.55亿港元减少约4.2%,外币贬值及中国内地疫情影响销售订单量是减少主因[65] - 2022年毛利约13.83亿港元,较去年下降约10.8%,毛利率较去年下降约3.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低、外币贬值及低毛利率产品销量增加是主因[66] - 2022年销售及经销开支约3.75亿港元,较2021年约3.59亿港元上升约4.3%,占集团收益约13.3%,较去年的12.2%上升,因促销及营销活动和销售人员增加[69] - 2022年行政开支约7.02亿港元,较2021年约6.97亿港元上升约0.7%,占集团收益约24.8%,较去年的23.6%上升,因研发、劳工及越南生产设施成本增加[70] - 2022年其他经营开支约797万港元,较2021年约1908万港元减少约58.2%,占集团收益的0.3%,较2021年的0.6%下降,主要为汇兑亏损净额减少[71] - 2022年融资成本约2627万港元,较2021年约2306万港元增加约13.9%,占集团收益约0.9%,较2021年的0.8%上升,因利率上升[72]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约1.03712亿港元减少32.9%至2022年约6959.7万港元[73] - 年内溢利从2021年约3.60375亿港元减少38.8%至2022年约2.2054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约3.60825亿港元减少约1.40367亿港元或38.9%至2022年约2.20458亿港元[73] - 溢利减少主因2022年一季度内地生产短暂停运、疫情复发致产能利用率低,以及外币兑港元贬值(欧元贬值10.3%、澳元贬值6.8%)[74] - 2022年EBITDA为4.63351亿港元,2021年为6.26393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4.64795亿港元,2021年为6.28686亿港元;经调整EBITDA比率从2021年的21.3%降至2022年的16.4%[7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降至约2.58276亿港元(2021年:5.25144亿港元),主因纯利减少和已付所得税增加约5426.1万港元[78][79] - 2022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27892亿港元,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收购新业务和策略性股权投资[80]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出净额约为2.01788亿港元,包括偿还银行借贷、支付股息等[81] - 2022年资本支出约为1.85367亿港元,研发投资约4725.9万港元(2021年:4606.1万港元),研发成本约4009.6万港元(2021年:3650.6万港元),总额占收入约3.1%(2021年:2.8%)[82]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约为6.3018亿港元(2021年:6.73062亿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比率约为22%(2021年:18%),无债务证券和或然负债[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33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84.8万港元[85] - 2022年税前贴现率介乎16%至30%之间,2021年介乎12%至20%之间;2022年预算销售增长率介乎0%至13%之间,2021年介乎0%至9%之间;2022年预算EBITDA利润率介乎10%至30%之间,2021年介乎12%至32%之间[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约为13.59158亿港元,2021年为13.22111亿港元[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以约359.5万港元购回195万股普通股并注销[101][102]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54.97万件,较2021年的约30.12万件增加82.5%[3] - 2022年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解决方案个案增至约549,736例,较2021年的约301,212件增加82.5%[52] - 2022年固定义齿器材收益1803466千港元,销售成本880988千港元,毛利922478千港元;2021年收益1935951千港元,销售成本882485千港元,毛利1053466千港元[22] - 2022年活动义齿器材收益535091千港元,销售成本266161千港元,毛利268930千港元;2021年收益537414千港元,销售成本243806千港元,毛利293608千港元[22] - 2022年“其他”分部收益491531千港元,销售成本299633千港元,毛利191898千港元;2021年收益481807千港元,销售成本278230千港元,毛利203577千港元[22] - 2022年自有透明矫正器TrioClear销售额约为25761000港元,2021年约为21007000港元[44] - 2022年固定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1803466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69.0%,较2021年减少约132485000港元[47] - 2022年活动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535091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0.5%,较2021年减少约2323000港元[48] - 2022年其他器材业务收益约273660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10.5%,较2021年减少约11423000港元[49] - 2022年固定义齿器材销量为1045899件,平均售价为1724港元;活动义齿器材销量为463641件,平均售价为1154港元;其他器材销量为398382件,平均售价为687港元[50] - 2022年欧洲市场收益约1,180,604,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73,992,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41.7%(2021年:42.5%),按原列值货币计算收益增加4.9%[54][56] - 2022年欧洲地区口腔内部扫描仪销售额增长13.6%[55] - 2022年北美市场收益约709,317,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9,459,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5.1%(2021年:24.3%)[54][58] - 2022年MicroDental集团为集团收益贡献约566,349,000港元(2021年:570,959,000港元),为经调整EBITDA贡献约50,877,000港元(2021年:76,745,000港元),为溢利贡献约16,466,000港元(2021年:44,009,000港元)[57] - 2022年北美市场收益较2021年仅减少约1.3%[57] - 2022年大中华市场收益约666,659,000港元,较2021年的699,246,000港元减少4.1%,按原列值货币计算减少0.6%[54] - 其他市场2022年收益为37,697,000港元,较2021年的32,215,000港元增长17.0%[54] - 2022年大中华市场收益约6.67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3259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3.6%,较2021年的23.7%略有下降,人民币兑港元贬值4.1%是收益减少原因之一[60] - 2022年澳洲市场收益约2.36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453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8.3%,较2021年的8.5%下降,澳元兑港元贬值6.8%及销售订单量减少是收益减少主因[62] - 2022年其他市场收益约377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548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1.3%,较去年的1.0%上升,主要因收购马来西亚数码化牙科实验室[63] - 2022年固定义齿器材、活动义齿器材及其他业务分部毛利率分别约为51.2%、50.3%及39.0%,较2021年均有下降[66][67]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73309亿港元,较2021年的22.6198亿港元增长0.5%[11]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2.65746亿港元,较2021年的13.95399亿港元下降9.3%[11] - 2022年流动负债总值为5.29383亿港元,较2021年的6.68285亿港元下降20.8%[11]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7.36363亿港元,较2021年的7.27114亿港元增长1.3%[11] - 2022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0.09672亿港元,较2021年的29.89094亿港元增长0.7%[11]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6.76139亿港元,较2021年的6.30434亿港元增长7.3%[12]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3.33533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866亿港元下降1.1%[12] - 2022年股本为7.4012亿港元,较2021年的7.4163亿港元下降0.2%[13]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1.3581亿港元,较2021年的1.0211亿港元增长33.0%[13] - 2022年权益总额为23.3
现代牙科(0360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9 17: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14.2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273.3万港元或3.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约为48.7%,毛利约6.9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8490.6万港元或10.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约2.1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59亿港元或42.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纯利约1.00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40亿港元或58.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0.44港仙,2021年同期为25.06港仙[9]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7港仙,2021年同期为中期股息7.5港仙及特别股息5.0港仙[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14.28亿港元,较2021年的14.81亿港元有所减少[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收益约为14.2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3.6%[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6.9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10.9%[39] - 毛利率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4.0个百分点[39] - 收益减少主要因中国内地疫情致生产停摆、外币贬值及口腔内部扫描仪销量增加[38] - 毛利及毛利率下降主因产能利用率低、外币贬值及低毛利产品销量增加[39] - 2022年EBITDA为215,929千港元,经调整EBITDA为216,364千港元,经调整EBITDA比率为15.1%;2021年EBITDA为375,195千港元,经调整EBITDA为375,195千港元,经调整EBITDA比率为25.3%[5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6,923,000港元,2021年为246,840,000港元;投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约为136,232,000港元,2021年为44,561,000港元;融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约为155,803,000港元,2021年为253,258,000港元[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为384,534,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3,157,000港元[52] - 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7港仙,2021年同期中期股息为7.5港仙,特别股息为5.0港仙[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2849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81225亿港元有所下降[98] - 同期,公司毛利为6.95334亿港元,较2021年的7.8024亿港元减少[9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35395亿港元,远低于2021年同期的2.94511亿港元[98] - 期内溢利为1.00443亿港元,较2021年的2.40005亿港元大幅降低[98][99]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0.44港仙,2021年为25.06港仙[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56161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22.6198亿港元略有减少[100] - 流动资产总值为12.31662亿港元,低于2021年末的13.95399亿港元[100] - 流动负债总值为9.30857亿港元,高于2021年末的6.68285亿港元[100] - 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55051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6.30434亿港元大幅减少[101] - 资产净值为23.01915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23.5866亿港元有所降低[101] - 截至2022年1月1日期初总权益为23.5866亿港元,期内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1665.9万港元,期末总权益为23.42001亿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3539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94511亿港元下降54.02%[10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92.3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4684亿港元下降77.00%[10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23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456.1万港元增加205.72%[10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0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3258亿港元下降38.48%[10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减少净额为2.3511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097.9万港元增加361.19%[107]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借贷7300万港元,偿还银行借贷1.55052亿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已付股息4210.5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698.6万港元下降37.14%[107] - 2022年上半年存货增加2198.7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增加6311.5万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217.8万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加1238.6万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销售于某时间点转移之货品收益为1,428,49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81,225千港元[119]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89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6千港元;政府补贴2,75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1千港元;其他收入3,32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855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6,97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382千港元[119] - 2022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之收益净额为6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8千港元[119]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5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480千港元[119]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733,1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00,985千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22,77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537千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8,89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584千港元[122]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4,9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4,506千港元[123]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99,8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0,037千港元[126] - 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35,4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中期股息为71,968千港元,特别股息为47,979千港元[128]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欧洲市场收益6.16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8.4%,自然增长率4.8%[11] - 2022年北美市场收益3.62亿港元,较2021年自然增长率0.2%[11] - 2022年大中华市场收益3.19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3.8%[11] - 固定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9.24亿港元,占比70.5%,较2021年减少约5796.4万港元[18] - 活动义齿器材业务收益约2.62亿港元,占比20.0%,较2021年增加约266.3万港元[19] - 其他器材业务收益约1.25亿港元,占比9.5%,较2021年减少约1614.7万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产品销量906404件,较2021年减少6.9%,平均售价每件1446港元,较2021年增加1.9%[23] - 欧洲市场收益约6.16亿港元,占比43.2%,较2021年减少约2576万港元,欧元兑港元贬值8.4%[29] - 北美市场MicroDental集团为公司收益贡献约2.91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540.6万港元[30] - 欧洲地区按原列值货币计算整体销售增加4.8%,口腔内部扫描仪销售额增长32.1%[29] - 2022年欧洲、澳洲市场因货币变动收益分别减少8.4%、6.0%[27] - 北美市场收益约3.6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0.2%,占公司收益总额约25.4%[31] - 大中华市场收益约3.1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26亿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约22.3%[32] - 澳洲市场收益约1.1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464.2万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约7.9%,澳元兑港元贬值6.0%[34] - 其他市场收益约1750.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1.3万港元,占公司收益总额约1.2%[35] - 2022年上半年固定义齿器材收益924,056千港元,销售成本451,564千港元,毛利472,492千港元;活动义齿器材收益262,289千港元,销售成本133,110千港元,毛利129,179千港元;其他分部收益242,147千港元,销售成本148,484千港元,毛利93,663千港元;总计收益1,428,492千港元,销售成本733,158千港元,毛利695,334千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欧洲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616,430千港元,北美为362,448千港元,大中华为319,239千港元,澳洲为112,867千港元,其他地区为17,508千港元,总计1,428,492千港元[116] 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化解决方案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24.79万件,较2021年同期增加110.8%[12] - 中国内地生产厂房数码化解决方案个案增加至约247887件,较2021年同期增加110.8%[23] 公司成本及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1年约160,002,000港元增加18.7%至2022年约189,994,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比例从2021年约10.8%升至2022年约13.3%[42]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318,024,000港元增加14.2%至2022年约363,118,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比例从2021年约21.5%升至2022年约25.4%[43]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约2,974,000港元增加93.7%至2022年约5,762,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比例从2021年约0.2%升至2022年约0.4%[44]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11,584,000港元减少23.2%至2022年约8,895,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比例从2021年约0.8%降至2022年约0.6%[45]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约54,506,000港元减少35.9%至2022年约34,952,000港元[46]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5.9231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6.73062亿港元[5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23%,2021年12月31日为18% [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341.1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约为484.8万港元[58]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627,00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6,980千港元[129] - 2022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1,133,79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85,682千港元[130]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35,25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5,178千港元[13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对瑞尔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股本投资按公平值计为34,68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0[13
现代牙科(0360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9 16: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较2020年增长34.9%,达29.55亿港元[6][9] - 2021年公司收益29.55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34.9%,较2019年增长23.2%[11] - 2021年集团总收益约29.55亿港元,2020年约21.90亿港元[22] - 2021年集团收益约为29.55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4.9%[31] - 2021年收益为29.55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21.90亿千港元增长34.92%[181] - 2021年毛利率约为52.5%,较2020年的49.8%有所提升,毛利增加约4.61亿港元或42.3%[9] - 2021年公司毛利15.51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42.3%,较2019年增长34.5%[11] - 2021年毛利约为15.51亿港元,较上年上升约42.3%,毛利率较去年上升约2.7%[32] - 2021年EBITDA约为6.26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41.5%[6][9] - 2021年EBITDA为6.26393亿港元,2020年为4.42551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6.28686亿港元,2020年为4.46905亿港元;经调整EBITDA比率2021年为21.3%,2020年为20.4%[44] - 2021年纯利约为3.60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234.7%[6][9] - 2021年公司纯利3.60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234.7%,较2019年增长124.6%[11] - 年内溢利从2020年约1.07659亿港元上升234.7%至2021年约3.60375亿港元[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0年约1.07763亿港元增加234.8%至2021年约3.60825亿港元[41] - 2021年年内溢利为3.60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1.08亿千港元增长234.74%[181][182]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7港仙,较2020年增加约236.6%[9] - 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7.7港仙,2020年为11.2港仙[181]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4港仙,2020年为7.0港仙[9]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5.0港仙,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7.5港仙,2020年同期无[85] - 董事会建议自股份溢价账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4港仙,2020年为7.0港仙[85] - 2021年支付2020年末期股息6698.6万千港元,2021年中期股息7171.3万千港元,2021年特别股息4780.9万千港元[185] - 2021年销售及经销开支约3.59亿港元,较2020年上升约43.0%,占集团收益约12.2%,2020年占约11.5%[34] - 2021年行政开支约6.97亿港元,较2020年上升约25.5%,占集团收益约23.6%,2020年占约25.4%[35] - 2020年集团录得北美商誉减值亏损约1.50亿港元,2021年无需计提[36] - 2021年其他经营开支约1907.5万港元,较2020年上升约3288.1%,占集团收益的0.6%,2020年同期占比少于0.1%[37] - 2021年融资成本约2306.1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31.6%,占集团收益约0.8%,2020年同期占比约为1.5%[38] - 2021年核心业务所得溢利为3.82118亿港元,2020年为2.2417亿港元;核心业务所得利润率2021年为12.9%,2020年为10.2%[4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144亿港元,2020年为4.00177亿港元;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53亿港元,2020年为4696.4万港元;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117亿港元,2020年为5666.4万港元[4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144千港元,2020年为400,177千港元[189] - 2021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53千港元,2020年为46,964千港元[190] - 2021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117千港元,2020年为56,664千港元[19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减少净额为69,626千港元,2020年增加净额为296,549千港元[190]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33,157千港元,2020年末为697,827千港元[190] - 贸易应收款项金额从2020年约4.73105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约5.28976亿港元,周转天数从约75天降至约62天[47] - 贸易应付款项金额从2020年约6767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约8008.2万港元,周转天数从约23天减至约19天[47] - 存货金额从2020年约1.28021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约1.42488亿港元,周转天数从约40天减至约35天[4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6.7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8.61亿港元[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8%,2020年为22%[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484.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482.8万港元[5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呆账拨备前)约为5.639亿港元,减值拨备约为3490万港元[176] - 2021年全面收入总额为2.95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2.58亿千港元增长14.29%[182] - 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62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22.74亿千港元下降0.54%[183] - 2021年流动负债总值为6.68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6.01亿千港元增长11.19%[183] - 2021年资产净值为23.59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22.57亿千港元增长4.53%[184]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3.48亿千港元,较2020年的22.48亿千港元增长4.46%[184] - 综合储备2021年为2,274,325,000港元,2020年为2,276,175,000港元[187]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464,087千港元,2020年为124,224千港元[189] 各地区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欧洲、北美、大中华及澳洲市场收益较2020年分别增长36.9%、25.8%、42.9%及30.0%,其中中国内地增长53.8%[6][9] - 2021年欧洲市场为总收益贡献42.5%,2020年为41.9%[6] - 2021年欧洲地区销售额12.55亿港元,较2020年自然增长31.6%,较2019年自然增长25.0%[12] - 2021年北美地区销售额7.19亿港元,较2020年自然增长25.8%,较2019年自然增长3.1%[12] - 2021年大中华地区销售额6.99亿港元,较2020年自然增长32.3%,较2019年自然增长25.0%[12] - 2021年欧洲市场收益约12.55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42.5%,较2020年增加约3.38亿港元,欧元兑港元升值4.0%[22][24] - 2021年欧洲地区口腔内部扫描仪销售额增长106%[24] - 2021年北美市场收益约7.19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4.3%,较2020年增加约1.48亿港元,收入较2020年增长约25.8%[22][25][26] - 2021年大中华市场收益约6.99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23.7%,较2020年增加约2.10亿港元,人民币兑港元升值8.0%[22][27] - 2021年澳洲市场收益约25033.9万港元,较2020年增长19.1%,澳元兑港元升值9.2%[22] - 2021年其他市场收益约3221.5万港元,较2020年增长57.1%[22] - 2021年欧洲市场收益占比从2020年的约41.9%升至42.5%,北美市场从约26.1%降至24.3%,大中华市场从约22.3%升至23.7%[24][26][27] - 2021年欧洲、北美、大中华市场收益较2019年分别增长25.0%、3.1%、25.0%[22] - 2021年澳洲市场收益约2.50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5777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8.5%,2020年占约8.8%,澳元兑港元升值9.2%[28] - 2021年其他市场收益约3221.5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171.1万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约1.0%,2020年占约0.9%[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固定义齿器材业务收益19.36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70.2%,较2020年增加4.20亿港元[14][15] - 2021年活动义齿器材业务收益5.37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19.5%,较2020年增加1.34亿港元[14][16] - 2021年其他器材业务收益2.85亿港元,占集团收益总额10.3%,较2020年增加1.17亿港元[14][17] - 2021年固定义齿器材、活动义齿器材及其他业务分部毛利率分别约为54.4%、54.6%及42.3%[32] 公司产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产品销量199.96万件,较2020年增加25.3%;平均售价每件1379港元,较2020年增加5.4%[20]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共雇用6,596名全职雇员,2020年为5,838名[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生产员工4,777名,2020年为4,219名[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一般管理层员工669名,2020年为610名[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服务员工408名,2020年为341名[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不含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约为1,322,111,000港元,2020年为1,005,405,000港元[66]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于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7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陈医生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68] - 魏先生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69] - 魏聖堅先生73歲,於1996年4月加入集團,在義齒領域擁有逾54年經驗[70] - 陳奕茹女士34歲,於2014年加入集團,在營銷領域擁有逾10年經驗[71] - 陳冠峰先生67歲,於1991年11月加入首間營運附屬公司,在義齒領域擁有逾30年經驗[72] - 陳冠斌先生64歲,於1986年8月成立首間營運附屬公司,在義齒領域擁有逾30年經驗[73] - 陳志遠先生37歲,於2011年加入集團,負責洋紫荊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業務[74] - 魏聖堅自2012年7月5日起擔任董事,自2015年6月19日起任執行董事[70] - 陳奕茹自2014年9月22日起擔任董事,自2015年6月19日起任執行董事[71] - 陳冠峰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