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和数智(03680)

搜索文档
瑞和数智(0368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1 16:3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7223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约19.1%或约2763.6万元[8] - 报告期毛利约为4343.2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14.6%[8]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为3748.4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9.3%[9]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期间亏损净额约为2307.4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亏损约44.1%[9] - 报告期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912元,每股摊薄亏损约为0.0914元,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1036元[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约为1.722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1.7223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约19.1%,约为2763.6万元[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4343.2万元,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约14.6%,约为740.4万元;毛利率为约25.2%(2021年上半年约35.2%)[41] - 报告期内亏损净额约3748.4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亏损44.1%[48] - 报告期每股基本亏损约9.12分,摊薄亏损约9.14分,2021年上半年约10.36分[50]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7873.2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约1773.7万元[52] - 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2415.5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约530.1万元[54] - 报告期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1.1041亿元,2021年上半年约2676.8万元[55] - 2022年6月30日杠杆比率约171.2%,较2021年12月31日的67.8%上升,相关款项增加约1.20672亿元,增幅115.4%[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2238亿元,毛利为4.3432亿元,经营亏损为3.2223亿元,期内亏损为3.7484亿元[118][12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9.12分,每股摊薄亏损为9.14分,较2021年的10.36分有所收窄[12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9.8998亿元,较2021年末的19.6925亿元略有增加[12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9.6567亿元,较2021年末的27.6767亿元有所增加[12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9.5565亿元,较2021年末的47.3692亿元有所增加[12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3.1554亿元,较2021年末的15.417亿元有所减少[123]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64,01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9,522千元增长13.92%[125] - 2022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495,56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3,692千元增长4.62%[1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7,02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41,432千元减少10.63%[128] - 2022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123,831千元,较2021年1月1日的79,472千元增长55.82%[1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8,732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60,995千元增长29.08%[1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155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8,854千元增长28.12%[1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410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26,768千元增长312.46%[133] - 2022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91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20,977千元增长42.61%[13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为172,23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42,904千元人民币;2021年香港收益为1,69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0 [165]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3,61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376千元人民币[168] - 2022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48,26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2,018千元人民币[169]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2千元人民币[17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3,96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 2,682千元人民币[171]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7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14千元人民币[172] - 2022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765亿元,2021年同期为4.1676亿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0912元,2021年同期为0.1036元[175] - 2022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856亿元,2021年同期为4.1676亿元;每股摊薄亏损为0.0914元,2021年同期为0.1036元[1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业务数据解决方案收入约为1.31136亿元,占报告期总收益约76.1%,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约75.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数据解决方案收入约为1.311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3%[17] - 2022年上半年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1.31136亿元,占总收益约76.1%,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约75.3%,约为5633.1万元[38] - 2022年上半年软硬件销售及相关服务一体化收入约为2458.9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45.4%,约为2041.9万元[40] - 2022年上半年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约为1651.3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33.4%,约为827.6万元[40] - 2022年上半年数据解决方案收益为131,13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4,805千元人民币[161]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收益为24,58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5,008千元人民币[161] - 2022年上半年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益为16,51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4,789千元人民币[161] 市场地位与客户情况 - 公司在银行业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2.28%[17] - 公司头部银行覆盖率达80%,股份制银行覆盖率92%,主要客户续约率100%[19] - 公司位居银行业智能营销市场占有率第一名[33] 研发与技术成果 - 报告期研发技术转化为无形资产约1716万元,研发费用减少[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申请专利100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5件[21] - 2022年3月,公司与阿里云联合推出的“索信达灵犀智能营销平台”完成上架发布[24] - 公司通过了阿里云数据库技术服务合作伙伴认证和阿里云产品生态集成认证[24]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华为云CSSP认证[24] - 灵玑数据目录软件、灵犀标签画像平台与华为鲲鹏云开展兼容性适配认证[24] - 公司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进重点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27]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2022年相关政策文件为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引方向,为公司发展提供机遇[15] - 2022年上半年疫情对金融机构行政流程和效率有影响,使公司合作项目开展和短期营业收入受不利影响[16] - 预计到2026年中国银行业IT整体投入达5132.34亿元,2022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6%;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390.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5%;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3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9%[31] 投资与资金相关 - 金融街资本为索信达(北京)提供1亿元投资用于技术研发等[28] - 2022年4月19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索信达(北京)与金融街资本等签订投资协议,若进入第二阶段,金融街资本将持股20%[65] - 公司拟于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将35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发展金融AI实验室、展示中心及办公设施[69] - 2022年7月15日,公司与45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1.24港元认购2000万股股份,8月30日协议终止[112] - 2022年9月1日,公司与38名一般授权认购人、石班超先生及2名关连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分别以每股1.045港元认购3157.5598万股、3200万股及575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7199.525万港元[113] - 公司拟将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集团债务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113] 人员与股权相关 - 宋洪涛先生持有股份75,003,840股,持股百分比为18.34%[72] - 陈桢平先生持有股份64,276,160股,持股百分比为15.72%[72] - 吴小华先生持有股份29,59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7.24%[72] - 吴辅世博士持有股份6,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47%[72] - 黄黎明女士持有股份75,003,840股,持股百分比为18.34%[76] - 利海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股份60,55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4.81%[76] - 夏莉萍女士持有股份69,55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7.01%[76] - 朱振奎先生持有股份69,55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7.0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共有927名员工[84] 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权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20年6月8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4000万股[85] - 2022年4月8日公司向56名购股承授人授出1582733份购股权[8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1856833份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权[85] - 2022年6月30日,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获行使后将发行股份总数为38143167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33%[85] - 7名管员2021年12月28日获授7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6.33港元[87] - 5名优贝2021年12月28日获授204100份购股权,行使价6.33港元[87] - 56名懂员2022年4月8日获授1582733份购股权,行使价5.38港元[87] - 股份奖励计划受限制股份最高数量不得超2020年6月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即2000万股[91] - 2022年4月8日向46名股份奖励承授人授出778579股受限制股份[91] - 2022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13249099股,约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24%[91] 上市与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上市,发售1亿股股份,每股1.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96] - 强化及扩大数据解决方案组合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0%,即20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6] - 提升销售及营销措施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0%,即2080万港元,已动用1950万港元,未动用130万港元,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使用[96] - 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分配所得款项净额35%,即3640万港元,已动用3290万港元,未动用350万港元,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使用[96] - 潜在策略性收购事项分配所得款项净额6.35%,即660万港元,已动用210万港元,未动用450万港元,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使用[96]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18.65%,即194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6] 公司合规与治理 - 2022年6月23日部分董事退任致公司未能遵守部分上市规则规定,后于7月15日和8月26日委任新董事后符合规定[9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上半年
瑞和数智(0368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8: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97,372,000元,较2020年增长约20.3%或约人民币67,082,000元[28] - 报告期毛利约为人民币129,196,000元,较2020年增长约9.9%,毛利率约为32.5%,较2020年下降约3.1%[28] - 报告期净亏损约为人民币75,987,000元,2020年净亏损人民币12,712,000元[28] - 报告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9.0分,2020年每股亏损人民币3.3分[29] - 2021年公司总体营收增长约20.3%,核心业务资料解决方案的营收增长约30.9%,实现连续五年业绩持续增长[5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97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20.3%[61] - 2021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4.49亿元,较2020年增长64%[61] - 2021年公司收入约为3.97372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20.3%,增加约6708.2万元[90][93] - 2021年毛利约为1.29196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9.9%,毛利率约为32.5%,较2020年下降约3.1%[96] - 2021年销售开支约为3609.2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45.5%,增加约1129.4万元,占收入约9.1%(2020年:约7.5%)[97] - 2021年研发开支约为6146.2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45.8%,增加约1931万元,占收入比例约15.5%(2020年:约12.8%)[100] - 2021年行政开支约为9093.2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61.6%,增加约3465.3万元[101] - 2021年所得税抵免约350.1万元(2020年:所得税开支约80.6万元)[102] - 2021年净亏损约为7598.7万元(2020年:净亏损1271.2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7623.8万元(2020年:约1310.8万元)[103][106] - 2021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19.0分,2020年约为人民币3.3分[107]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2039亿元,较2020年的8.9592亿元减少约86.6%;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0033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0154亿元[109][113][114][115]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为2195.5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5222.9万元[110] - 2021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借款约为4969.1万元,长期银行借款约为61.7万元[11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67.8%,2020年为40.5%,上升主因是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约1720.5万元[12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70140000元[185]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华北区域收入较2020年大幅增长约89.9%或人民币50,236,000元[28] - 华南区业务收入较2020年增长约15.3%或约人民币31,727,000元[28] 各业务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2.58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30.9%[61]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2.57741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30.9%,增加约6081.7万元[90][94] - 软硬件销售及相关服务一体化收入约为9278.3万元,基本与2020年持平[90][95] - 信息科技维护及支持服务收入约为4684.8万元,较2020年增长约29.5%,增加约1068.3万元[90][95] 子公司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控股子公司银兴智慧收入增长约76%,超额完成预定目标[52] - 2021年银兴智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67] 费用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开支较2020年增加人民币11,294,000元,其中营销人力成本增长约人民币7,929,000元,品牌推广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724,000元[28] - 行政人员成本较2020年增加约人民币12,247,000元,办公室租金较2020年增加约人民币5,473,000元[28] - 咨询服务费用较2020年增长约人民币8,118,000元[28] - 研发开支较2020年增加约人民币19,310,000元,研发技术人员从2020年145人增加至204人,人力成本增加约人民币18,446,000元[28] 人员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技术人员增长约75%,核心骨干增长约20%,初步完成未来三年的人才布局[53] - 2021年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增长约83%[70] - 2021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增长约38%,核心骨干增长约20%,技术人员增长约75%[74] 公司重大事件 - 2021年3月公司深圳办公室乔迁扩大,落户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6] - 2021年4月公司正式入选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37] - 2021年5月公司成立数据平台事业部,扩充团队并推出产品[37] - 2021年6月公司总部正式乔迁杭州[40] - 2021年7月公司自主研发的“索信达灵犀整合智能营销平台”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数据分析技术大奖(营销类)”[41] - 2021年8月公司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金融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 - 2021年9月,公司在客户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市场以市场占有率第二名位列第一梯队[76] - 2021年公司荣获各类荣誉与奖项20余项,包括《亚洲银行家》杂志“中国最佳数据分析技术奖(营销类)”等[79] 公司合作与市场情况 - 公司合作覆盖全国80%以上头部银行,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的11家提供服务[63] - 报告期内公司与头部银行客户续约率达100%,八家银行合作金额超千万元[63] - 公司与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签署财富管理数据分析与客户经营合作项目[66]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营销传播加强品牌曝光,观点多次出现在官方媒体报道中[75] 行业政策与公司战略 -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5.5%左右[83] -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84] - 2022年公司聚焦金融行业数据赛道,深化与头部金融机构合作,打造金融数据智能和营销科技第一品牌[85] - 2022年公司建设人才团队,聚焦数据领域选用育留人才,建立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结构[85] - 2022年公司构建行业壁垒,建立端到端的技术和服务体系[85] - 2022年公司锻造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生态合作、投资并购四大增长飞轮,驱动快速增长[85] 公司股权与证券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8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93] 公司董事变动情况 - 宋洪濤44歲,2022年3月28日由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於資訊科技服務行業擁有逾15年經驗,自2013年起於數據解決方案服務有8年經驗[136] - 莫克齊博士50歲,2022年3月28日調任非執行董事,於業務管理、風險管理及企業合規方面擁有逾10年經驗[137] - 姜森林50歲,2022年3月28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1998年5月獲得中國會計師資格,1997年11月獲中級金融師資格[138] - 涂新春44歲,2019年11月15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自2003年7月起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142] - 范文鮮46歲,2022年3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自2006年起積累逾十六年管理經驗[142][146] - 陳薇博士40歲,2022年3月2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46] - 陈桢平先生于2022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5] - 吴辅世博士于2021年9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5] - 林俊雄先生和王静女士于2022年3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195] - 宋洪涛先生于2022年3月28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5] - 莫克齐博士于2022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3月28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5] - 姜森林先生于2022年3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5] 公司其他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167] - 集团是数据智能和营销科技领域领军企业,核心业务是提供数据解决方案等一体化服务及IT维护支援服务[168]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已发布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本年度报告第188页[172] - 集团环境政策及表现等相关讨论载于本年度报告第73页至92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73] - 集团面临未能跟上行业技术进步、收入不确定性等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175][176] - 公司附属公司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177] - 公司联营公司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17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间任何末期股息[180] - 集团已采纳股息政策,但无预定股息派发比率,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81] - 集团在中国的附属公司需为累计亏损和法定储备分配后才能分配除税后利润[181] - 报告期内,无董事在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92] - 姜先生自2018年1月起擔任華德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141] - 姜先生自2019年1月31日起擔任中國瑞風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41] - 姜先生自2019年6月28日起擔任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141] - 范女士自2021年1月起擔任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碩士校外導師,自2021年12月起擔任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大數據與經濟社會應用研究方向合作導師[146] - 陈博士2013年9月获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2021年10月起任沿海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总监[147] - 曹新建44岁,2016年6月加入集团任技术总监,2019年1月起任AI部总经理,在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有逾15年经验[150] - 宋爱华43岁,2019年11月11日加入集团,在金融科技行业有逾20年工作经验[150][151] - 江镜祥44岁,2020年7月27日加入集团任首席风控官,在会计及财务专业有逾20年工作经验[151][152] - 张磊50岁,2020年2月10日加入集团任首席科学家,在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有逾25年工作经验[155] - 蒋顺利44岁,2021年1月11日加入集团任首席市场行销官,有逾20年品牌管理和市场行销工作经验,出版两本行销专著[156][157] - 2021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由企业担保1155万元、楼宇1085.2万元、已抵押银行存款22.1万元、贸易应收款项313.1万元、其他存款50万元及个人担保抵押[12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资本承担[124] - 报告期内公司对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无重大收购及处置[125] - 公司拟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350万港元于2022年12月31日前用于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设施[127]
瑞和数智(0368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9 16:38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报告期收益为1.44602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509万元或11.7%[18] - 报告期毛利约为5083.6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308.6万元或34.7%[18]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为4130.6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约693.3%[18] - 报告期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0.36分,2020年上半年为每股亏损约1.30分[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44602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509万元或11.7%[44] - 2021年上半年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7480.5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下降约12.1%或1031.6万元,剔除数据基建服务项目影响增长约57.9%[44] - 2021年上半年软硬件销售及相关服务一体化收入约为4500.8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约61.6%或1715.9万元[44] - 2021年上半年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约为2478.9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约49.9%或824.7万元[44]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约为5083.6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34.7%或1308.6万元,毛利率为35.2%,较2020年上半年29.1%上涨20.6%[45] - 2021年上半年销售开支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约99.1%或857.9万元,占收入约11.9%(2020年上半年:6.7%)[46] - 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约206.4%或2852.8万元,占收入比例约29.3%(2020年上半年:约10.7%)[47] - 2021年上半年行政开支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约72.2%或1444.3万元[49]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总额约为31.4万元,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18.5万元[50] - 报告期内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4130.6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20.7万元,亏损增加因研发、行政和营销费用增加[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4167.6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20.7万元,亏损增加原因同上[52] - 报告期股份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人民币0.1036元,2020年上半年约为人民币0.013元[5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4,602千元,2020年同期为129,512千元[108]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50,836千元,2020年同期为37,750千元[10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8,787千元,2020年同期为3,058千元[108]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1,306千元,2020年同期为5,207千元[108]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36分,2020年同期为1.30分[108]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扣除税项)为41,432千元,2020年同期为3,756千元[10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4,60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29,512千元人民币[143]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为142,90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70,539千元人民币;香港收益为1,69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8,973千元人民币[14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4,37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4,032千元人民币[152]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已扣除雇员福利开支51,570千元人民币等多项费用[153]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2,68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727千元人民币[155]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31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85千元人民币[157]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 - 41,67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5,207千元人民币[162] - 2021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2,151千股,2020年为400,000千股[162]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10.36分人民币,2020年为 - 1.30分人民币[162] 业务合同与市场战略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业务新签订合同金额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31%[2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的资料解决方案新签订合同额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320%[22] - 2021年公司确立纵横双向深耕大型银行、加速拓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开拓战略[23] - 报告期公司主要客户续费率达100%[23] - 报告期公司与某股份制头部银行新签多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合同价值创历史新高[23] - 报告期公司在该股份制头部银行实现对公业务新突破[23] - 报告期内新开拓两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并在总行层面合作,还新签多家中小金融机构[25] - 中标几家头部银行财富管理和对公业务项目,进入银行业重点发展新领域[25] 业务拓展与区域布局 - 总部落户杭州,业务向全国扩展,东北和西南区域客户拓展开门红[2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206.4%,累计申请专利74件,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93件[27] - 迭代升级灵犀整合智能营销产品体系,中标多家中小行、证券机构项目[29] - 发布全新升级的模型管理平台2.0,推出微细分仪1.0版本和模型工厂1.0版本[29] - 成立数据平台事业部,上半年人才团队达近100人规模[31] 人员规模变化 - 报告期内员工总数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67.2%,AI和大数据业务人数增长94%[33]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共拥有873名员工[70]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将在效率和价值提升上下功夫,继续夯实三大护城河[34][35] - 2021年下半年公司将加快发展步伐,持续实现收入高增长[41] 公司合作基础 - 公司自2004年创立,已与国内80%的头部银行和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达成合作[35] 现金流情况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人民币6099.5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1825.3万元,因加大收回贸易应收款项[55] - 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人民币1885.4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1437.4万元,因无理财投资但增加采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56] - 报告期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为人民币2676.8万元,2020年上半年约为人民币401.8万元,因获一名董事支持获更多融资[57]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0995千元,2020年同期为79248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854千元,2020年同期为33228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768千元,2020年同期为4018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3081千元,2020年同期为108458千元[124] - 2021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184千元,期末为20977千元;2020年同期期初为178452千元,期末为70032千元[124] 杠杆比率与借款情况 - 2021年6月30日杠杆比率约为66.9%,2020年12月31日约为40.5%,上升因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约人民币3524.3万元或约40.4%[60]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拟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460万港元用于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69] - 公司2019年12月13日上市,发售1亿股股份,每股1.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90] - 强化及扩大数据解决方案组合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080万港元,占比20%[90] - 提升销售及营销措施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530万港元,占比20%,未动用550万港元,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使用[90] - 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180万港元,占比35%,未动用460万港元,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使用[90] - 潜在策略性收购事项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10万港元,占比15%,未动用1350万港元,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使用[90]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040万港元,占比10%[9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宋洪涛先生拥有股份1.4108亿股,占比35.08%;吴晓华先生拥有股份2959万股,占比7.36%;吴辅世先生拥有股份600万股,占比1.49%;林俊雄先生拥有股份160万股,占比0.40%[7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Mindas Touch拥有股份1.3608亿股,占比33.84%;黄黎明女士拥有股份1.4108亿股,占比35.08%;利海控股有限公司拥有股份6055万股,占比15.06%;夏莉萍女士拥有股份6055万股,占比15.06%;朱振奎先生拥有股份6055万股,占比15.06%;志宝拥有股份2959万股,占比7.36%;池娴芳女士拥有股份2959万股,占比7.36%;千盛投资有限公司拥有股份2381.4万股,占比5.92%;柳琴女士拥有股份2381.4万股,占比5.92%;范月华先生拥有股份2381.4万股,占比5.92%[76] 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于2020年6月8日获采纳,目的是激励参与者、挽留员工和招聘新员工[8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4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95%,购股权计划将于2030年6月7日到期[8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2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97%,公司已委任恒泰信托(香港)有限公司为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8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0年上半年:无)[95] 公司合规与运营事项 - 公司未能按时遵守上市规则关于财务报告的规定,构成对相关条款的不遵守[102] - 公司股东大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召开,通函及通告已于2021年9月21日向股东发送[102] - 公司股份自2021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直至履行复牌指引[1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12月13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27][12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从事提供数据解决方案、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127] 财务准则与风险管理 - 集团于2021年采纳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会计政策和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且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131] - 集团业务面临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政策自2020年末以来无变动[135][136] - 集团通过与信誉良好金融机构交易、制定信贷政策等管理信贷风险,董事认为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微不足道[137][14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49,282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481,741千元[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66,00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266,094千元[1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41,082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75,845千元[1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74,839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4,335千元[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为55,415千元,无形资产为56,870千元,使用权资产为46,243千元[163] - 2021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18,489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4,077千元有所减少;贸易应收款项拨备为15,623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012千元减少[168] - 2021年6月30日,约17,561,000元贸易应收款项已就公司若干银行借款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为13,338,000元[168] - 2021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预期信贷亏损减少389千元,期末拨备为15,623千元[169] - 2021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33,2
瑞和数智(0368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9-20 18:32
财务业绩 - 报告期营业收入约3.3029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28.1%或约7237.5万元[23] - 报告期毛利约1.17592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28.4%,毛利率约为35.6% [23] - 报告期净亏损约1271.2万元,2019年为纯利412.4万元[24] - 2020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取得28.1%的高速增长,2019年曾创下39.0%的收入增长[41] - 2020年公司收入约为3.3029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28.1%,主要因华南区业务稳定增长及华东区业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76] - 2020年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1.96924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8.3%,因新增2家头部银行客户及原有金融银行客户订单持续稳定增长[77] - 2020年软硬件销售及相关服务一体化收入约为9720.1万元,较2019年增长约77.6%,因核心产品销售增长[77] - 2020年毛利约为1.17592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28.4%,毛利率保持稳定约为35.6%[81] - 2020年销售开支较2019年增加约94.7%,占收入约7.5%,因提升营销能力及市场品牌推广度[82] - 2020年研发开支较2019年增加约140.9%,占收入比例约12.8%,因持续招聘研发技术人员[83] - 2020年行政开支较2019年增加约16.5%,因行政管理团队扩编及咨询服务费用增加[84] - 2020年净亏损约为1271.2万元,主要因研发团队人力成本增加、业务市场扩大及金融及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88] - 公司年内亏损约1310.8万元,2019年为溢利约412.4万元,纯利下降主因研发、营销和管理人力成本增加及金融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89] - 报告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3元,2019年为每股盈利0.014元,因报告期净亏损导致[90]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8959.2万元,2019年为净流入约2744.9万元,主要因合约资产等增加[93][95]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973.6万元,主要用于对外投资和购置设备等[93][96] - 2020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601万元,主要来自银行贷款[93][97] - 2020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7418.4万元,较2019年底减少约10426.8万元[94] - 2020年底资产负债率约40.5%,2019年为31.9%,因短期借款增加约2949.5万元[10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94,044,000元[168] 人力成本 - 研发技术人员从2019年的47人增加至145人,研发人力成本增加约1856万元[24] - 销售及售前员工从2019年的27人增加至51人,营销人力成本增加约730.9万元[24] - 管理团队人力成本较2019年增加约1494.9万元[24] 市场布局与业务拓展 - 2020年1月上海分公司成立,形成三大市场战略布局[27] - 2020年12月公司收购银兴智能,布局大数据细分市场[33] - 2020年公司增大华北和华东大区投资,在杭州、成都、大连、厦门设立新据点[42] - 2020年华东团队新成立不久便成功突破某头部股份制银行并中标精准营销体系建设项目[43] - 2020年公司在Top 15银行中的服务覆盖由2019年的53%增长至80% [46] - 2020年公司某头部证券公司智慧营销平台项目在试运营期间,帮助客户提升了5倍的营销效果[46] - 2020年收购深圳银兴,其在2019年Cloudera的Hadoop平台产品领域占超1/3市场份额[52] 研发情况 - 2020年研发投入为上一年度的270% [37] -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比上一年度增长140.9% [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灵犀系列6款产品及模型工厂系列7款产品的研发及布局,累计申请专利43件,累计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90件[47] - 公司与华为云合作,数据处理效率提高400倍,模型准确率提高20%至40% [48] 2021年战略规划 - 2021年公司将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大数据公司为目标,加大国际化技术人才招募和市场拓展能力[38] - 2021年公司将深耕国内市场,完成从头部到腰部客户的全面覆盖,利用SaaS模式和数字联合运营推广尾部客户市场[38] - 2021年公司将围绕数字化金融,利用领先技术提升金融行业数字化服务能力,保持快速发展和收入高增长[57] - 2021年市场及客户战略为扩大头部客户覆盖面,加速拓展中小金融机构[58] - 面向头部大行采取内生加深合作和交叉销售拓宽合作面,开展联合研发[58] - 针对有合作经验的城商行以产品深度绑定客户,未合作过的以场景化服务商切入[62] - 2021年在基础大数据平台、AI应用及管理平台、智能营销平台方面升级迭代[66] - 开创面向头部客户的高端客户联合研发模式[67] - 探索产品在中小客户的SaaS化模式,赋能中小银行[68] - 2021年公司生态伙伴战略从加强与科技巨头合作、与大型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上下游合作伙伴生态圈三个方向拓展[71] 组织管理 - 对集团整体的组织结构、招聘机制、职级体系作出升级,搭建多个体系塑造企业文化与品牌[56] 收购事项 - 2020年以1190万元代价收购深圳银兴56%权益,包括现金支付和股份发行[112] 资金使用计划 - 集团拟将截至2020年底未动用所得款净额1051万港元用于发展金融AI实验室等设施[117] 公司管理层 - 宋洪涛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运营等,在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有逾15年经验,自2013年起在数据解决方案服务有8年经验[122] - 吴辅世为行政总裁,负责集团业务管理与经营,在中国大数据解决方案行业有逾20年从业经验[122][123] - 吴小华曾为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管理等,在业务管理拥有逾13年经验[123][124] - 林俊雄为执行董事,负责制定集团整体业务策略,在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拥有逾35年经验[127] - 王静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运营及人力资源管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逾15年,自2013年起累积8年企业管理经验[128] - 涂新春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督集团管理,自2003年7月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129] - 张雅寒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督集团管理,拥有高级管理人员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2] - 乔中华教授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督集团管理,拥有计算数学哲学博士学位[132] - 宋爱华42岁,2019年11月11日加入公司,在金融科技行业有逾20年工作经验[136] - 张磊49岁,2020年2月10日加入公司,在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有逾25年工作经验[136][137] - 江镜祥43岁,2020年7月27日加入公司,在会计及财务专业方面有逾20年工作经验[141] - 曹新建43岁,2016年6月加入公司,在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有逾15年经验[142] - 魏惠娟36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在会计及财务方面有逾14年经验[142] - 余红翠38岁,2014年11月加入公司,在销售及营销方面有逾14年经验[145] - 王加麟36岁,2018年8月加入公司,在管理顾问方面有逾5年经验[145] 公司业务概述 - 集团是大数据及AI领域领导者,核心业务为提供数据解决方案等一体化服务及IT维护支援服务[15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末期股息,公司无预定股息派发比率,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63][164] 其他财务事项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66] - 报告期内集团作出的捐款为人民币83,600元[173] 风险提示 - 集团业务可能受技术进步、合约、客户需求、数据隐私等风险影响[157][158][159] 环保措施 - 集团已采取环保措施,鼓励员工环保办公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155]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76] 董事权益情况 - 报告期内无董事在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75] 优先购买权规定 - 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律无有关优先购买权的条文规定公司须向现有股东提呈新股份[174] 员工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共拥有704名员工[189] - 2020年员工总人数实现50%以上增长,AI大数据专业团队规模增长101%[53] - 集团参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及管理的界定供款退休计划及其他雇员社会保障计划,按雇员的工资总额特定比例供款[192] - 集团向员工提供全面且有竞争力的薪酬、退休计划和福利待遇,根据绩效提供酌情奖金[189] 股份计划 - 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4000万股,占本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95%,将于2030年6月7日届满[193]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2000万股,占本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97%[193] 合约期限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上市日期起年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吴辅世先生自2021年9月10日起的任期除外),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署自2019年11月15日起期限一年的委任函,其后自动续期一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81]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取企业管治措施确保董事会独立于控股股东执行和管理业务,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查后认为报告期内控股股东与集团无利益冲突[186][187] 关连交易 - 报告期内,集团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订立须遵守申报、公告或独立股东批准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95] 薪酬详情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及退休金成本/退休福利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及附注8[182] 股权权益 - 宋洪濤先生於受控法團的權益股份數目為136,08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33.84%[198] - 宋洪濤先生實益權益股份數目為5,00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1.24%[198] - 宋洪濤先生總權益股份數目為141,08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35.08%[198] - 吳曉華先生於受控法團的權益股份數目為29,59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7.36%[198] - 吳輔世先生實益權益股份數目為6,00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1.49%[198] - 林俊雄先生實益權益股份數目為1,600,000,概約持股百分比為0.40%[198] 人员委任 - 吳輔世自2021年9月10日起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0] 权益登记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除上述披露外,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員無須登記權益或淡倉[200]
瑞和数智(03680)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8 16:4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29512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48.7%[54] - 报告期间,公司数据解决方案业务产生的收入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约64.9%[54] - 报告期间,公司毛利约为3775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维持相对稳定[54] - 报告期间,公司亏损净额约为520.7万元,而2019年上半年纯利约为402.6万元[54] - 报告期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0分,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1.34分[54] - 报告期内收入约为1.29512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约48.7%,主要因核心业务持续增长,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约64.9%[69]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8512.1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约64.9%,因给某大客户提供数据基建服务[70] - 软硬件销售及相关服务一体化收入约为2784.9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约57.3%[70] - 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约为1654.2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71] - 报告期内毛利约为3775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约为29.1%(2019年上半年约42.7%)[72][73] - 毛利率降低因部分高毛利率自主开发平台产品交付延期及低毛利率数据基建服务影响,剔除该项目影响,毛利率基本与2019年上半年持平[76] - 报告期销售开支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36.3%,占收入约6.7%,与2019年上半年基本相同,主要因招聘高级销售及营销人员致劳工成本增加[77] - 报告期研发开支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69.9%,即约568.8万元,占收入比例约10.7%(2019年上半年为9.3%)[78] - 报告期行政开支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26.6%,即约489.2万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增加约170.9%,即约1470.8万元[79]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总额约为18.5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约59.9万元[80]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520.7万元,2019年上半年为纯利约402.6万元[82] - 报告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约1.30分,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约1.34分[84] - 报告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7924.8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5688.6万元[85] - 报告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3322.8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2437.5万元[88] - 报告期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401.8万元,2019年上半年约为1150.7万元[89] - 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35.1%及31.9%,负债率上升因借款增加约545.3万元或约8.2%[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9,512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87,069千元人民币;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207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溢利为4,026千元人民币[1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33,908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373,676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205,804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209,560千元人民币[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28,104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64,116千元人民币[1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05,804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6月30日的87,05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5,207千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3,756千元人民币[157]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248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22,36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63]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228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8,85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63]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1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1,507千元人民币[163]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08,45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9,708千元人民币[163] - 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9,512千元,2019年同期为87,069千元,同比增长48.7%[186] - 数据解决方案收益85,121千元,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收益27,849千元,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益16,542千元[186] - 中国地区收益70,539千元,香港地区收益58,973千元[188]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4,928千元,2019年同期为3,211千元[191]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出售、行政及研发开支总额为137,498千元,2019年同期为82,733千元[193]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727千元,2019年同期为 - 2,558千元[195]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 - 185千元,2019年同期为 - 784千元[196] - 材料成本46,053千元,雇员福利开支46,097千元,分包服务费用21,864千元[193] - 财务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18千元,融资成本(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开支、租赁负债财务费用) - 2,045千元[19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207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溢利4026千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0000千股,2019年为300000千股[20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30人民币分,2019年为盈利1.34人民币分[20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概无潜在摊薄普通股,2019年6月30日相同[200] 业务拓展 - 报告期内,公司在华南地区现有金融客户近100%复购率[59] - 报告期内,公司与头部银行在华北地区落地智能营销合作,建立华东区团队开拓金融机构客户业务[59] - 报告期内,公司将精准营销解决方案从银行领域扩展到证券领域,与国信证券合作取得突破[59] -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成为合作伙伴,扩大智能营销产品市场覆盖范围[59] - 2020年下半年将扩大金融行业市场份额,拓展至证券及保险细分市场,丰富与现有合作伙伴合作内容,推动证券市场业务[66] 产品研发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发布新一代索信达灵犀智能营销平台,与国信证券成功签约[60] - 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完成可解释机器学习研究报告,报告期内申请专利11件,新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11份[62] -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具有新功能的新一代索信达灵犀[125] 人员管理 - 报告期内新增员工近100人,搭建完成职级体系,构建绩效管理、薪酬福利体系并发布股权激励方案[6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共有522名员工[105] 股权结构 - 2020年6月30日,宋洪涛持有公司1.9608亿股,持股比例49.02%;吴晓华持有4359万股,持股比例10.90%;林俊雄持有180万股,持股比例0.45%;吴辅世持有600万股,持股比例1.50%[107] - 2020年6月30日,Mindas Touch持有公司1.9608亿股,持股比例49.02%;黄黎明因配偶权益拥有相同股份及比例;志宝持有4359万股,持股比例10.90%;池娴芳因配偶权益拥有相同股份及比例[111] - 2020年6月30日,千盛投资持有公司3402万股,持股比例8.50%;柳琴因受控法团权益拥有相同股份及比例;范月华因配偶权益拥有相同股份及比例[111] - 2020年6月30日,千盛投资由柳女士、王静女士、魏惠娟女士、陈亮先生及朱双女士分别拥有37.04%、20.54%、15.50%、12.01%及14.91%[112] - 2020年7月20日,Mindas Touch出售3600万股股份给利海控股,500万股股份给宋洪涛先生,出售后Mindas Touch、宋洪涛先生、利海及夏女士分别拥有公司38.77%、40.02%、10.39%的已发行股本权益[136] 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4000万股,占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2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116] 上市与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股份于2019年12月13日上市,发售1亿股,发行价每股1.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4亿港元[123]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挽留员工强化数据解决方案组合分配比例20%,金额2080万港元;提升销售及营销措施分配比例20%,金额2080万港元;发展深圳海纳物业设施分配比例35%,金额3640万港元;潜在策略性收购分配比例15%,金额1560万港元;营运资金及其他用途分配比例10%,金额1040万港元[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180万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预计动用315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计动用4070万港元[123] - 报告期内公司动用1570万港元用于挽留员工强化数据解决方案组合,超出原分配金额1000万港元[123][125] 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须遵守申报等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7]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19] - 报告期内公司无发行股本证券换现金情况[12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报告期内中期股息[135] 合规与披露 - 自上市日期至中期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已发行股份足够公众持股量,即至少25%的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13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报告期间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资料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以及上市规则编制[140] - 报告期间内,集团不知悉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例及法规的重大不合规事宜[143] - 2020年6月30日,安信融资及其董事、雇员或联系人在公司或集团成员公司股本中无重大权益[137] - 自公司2019年年报日期起,无董事资料变动需根据上市规则披露[142] - 公司载有上市规则规定资料的中期报告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44] 公司概况与财务编制 - 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2月25日完成重组,2019年12月13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65][16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从事提供数据解决方案、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16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67] - 集团已采纳数项新订或经修订准则,毋须变更会计政策或作出追溯调整[172] - 公司正在评估新订准则、新诠释以及对准则及诠释修订的全面影响,部分准则将于2022年1月1日或2023年1月1日生效[173] - 编制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需管理层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有别于此[175] 风险管理 - 公司业务面临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自2019年12月31日以来风险管理政策无变动[176][177]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现金等,通过与特定金融机构交易等方式管理风险,董事认为理财产品无重大信贷风险,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微不足道[178][180] - 流动资金风险管理旨在保持充足现金及可用资金,通过保留足够现金及已承诺银行融资保持资金灵活性[181] 金融资产计量 - 现金等多项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平值合理相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于2020年6月30日根据估值法第3层级按公平值计量[182] - 期内第1层级、第2层级及第3层级之间并无转拨[183] 税务情况 - 深圳索信达及索信达(北京)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香港附属公司按香港利得税税率16.5%缴税[197] 重大投资与收购 - 报告期无对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及处置[100] - 公司以6200万元代价购买海纳物业,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支付4000万元,剩余2200万元因先决条件未完成延迟支付[104]
瑞和数智(03680)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7 17:05
财务业绩 - 2019年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2.5791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39.0%[14] - 2019年毛利约为人民币9159.4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45.2%,毛利率约为35.5%[14] - 2019年纯利约为人民币412.4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81.8%,经调整上市开支后纯利约为人民币2797.5万元,纯利率约为10.8%[14] - 2019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4分,较上一年度减少约81.8%[14]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较去年增长39.0%,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92.0%,金融行业客户收入占总收入65.0%,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从46.7%提升至64.5%,精准营销解决方案收入较去年增长69.2%[31][36] - 报告期内整体收入增加约72366000元,销售费用增加约3999000元或45.8%[36] - 2019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约135688000元,较去年增加约736.4%,总资产增加至约373676000元,较去年增加约104.8%[39] - 2019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2.5791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39.0% [53][56] - 2019年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6644亿元,较去年增长约92.0% [53][56] - 报告期内毛利约9159.4万元,同比增长45.2%,毛利率约35.5% [57] - 销售开支同比增加45.8%,约399.9万元,占收入约4.9% [58]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62.7%,约674.3万元,占收入比例从5.8%增至6.8% [59]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81.1%,约3480.6万元 [62] - 年内纯利约412.4万元,纯利率约1.6%,经调整上市开支后纯利约2797.5万元,纯利率约10.8% [64] - 报告期内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4分,同比减少约81.8% [66] - 2019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约为2744.9万元、-2376.6万元、13033.8万元 [69] - 2019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17845.2万元,较2018年末上升约13418.6万元 [70] - 2019年和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31.9%及80.5% [81] - 2019年末物业已订约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2196万元 [87]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49.0%,最大客户收入占比18.9%[177]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占总采购额56.3%,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7.4%[17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任何末期股息[13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94,288,000元[140] - 招股章程中所述物业于2019年8月31日估值为人民币18,000,000元,若以此估值呈报应扣除额外折旧人民币175,000元[142] - 报告期内,集团作出的捐款为1,000,000港元[145] 上市相关 - 2019年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提升了资本市场地位、资本实力和品牌知名度[25] - 公司按每股1.50港元发售1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145亿港元[179] - 实际上市开支约4110万元人民币,高于估计金额[18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部分将用于原定用途[181] - 强化及扩大数据解决方案组合分配比例20%,原定2290万港元,修订后2080万港元[181] - 提升销售及营销措施分配比例20%,原定2290万港元,修订后2080万港元[181] - 发展深圳海纳物业金融AI实验室等分配比例35%,原定4000万港元,修订后3640万港元[181] - 自上市至年报日期,公司已按上市规则要求保持充足公众持股量,即已发行股份至少25%由公众持有[184] 业务发展 - 公司服务覆盖55.6%的中国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向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渗透[25] - 2019年公司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约92.0%[14] - 2019年公司在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创新解决方案铜奖[17] - 2019年公司发布索信达灵犀智能营销平台4.0,与香港大学联合设立金融AI实验室及签订战略合作[18] - 2019年公司全力赞助并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首个反映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指数系列[20] - 公司数据解决方案及服务已覆盖中国55.6%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复购客户收入占比接近78.8%[41] - 公司为中国大数据及AI行业市场参与者,提供数据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和IT维护及支援服务[120] 未来规划 - 2020年公司将加大营销和研发投入,扩大银行及金融机构细分领域服务覆盖率,拓展证券、保险等新兴市场,加强与互联网巨头合作[26] - 2020年公司将在全球物色可解释机器学习等领域专业人才,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关键技术[26] - 2020年公司将围绕数字化金融细分领域多渠道提供核心技术和业务经验,寻求数字化金融建设领域机遇[26] - 2020年公司将在目标市场寻求收购合适标的公司,加强与政府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园合作及产业生态链构建[26] - 2020年公司会加大营销和研发投入,深耕现有市场,拓展银行外市场并寻求并购[41] - 2020年公司将参与金融行业转型及数字化,围绕细分领域提供核心技术和业务经验[42] - 2020年公司将强化数据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加强与现有客户合作并拓展新市场[45] - 2020年公司将同步发展华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市场,组织或参加营销活动[47] - 2020年公司将开拓四大新市场板块,渗入中等等级市场[50] - 公司持续准备策略性选择收购,目标包括科技初创公司、有客户基础的公司等[51]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去年提升约62.7%,研发费用增加约6743000元,成立金融AI实验室,与香港大学合作,索信达灵犀智能营销平台升级,获59项软件著作权,申请17项发明专利[32][34][37][39] 人员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在多领域引入资深专业人士,优化招聘机制,提供更有竞争力薪酬福利[35] - 宋洪涛负责公司整体营运、管理及业务策略制定,于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拥有逾14年经验[94] - 吴小华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及业务策略制定,于业务管理拥有逾13年经验[95] - 林俊雄负责制定公司整体业务策略,于资讯科技服务行业拥有逾35年经验[96] - 王静负责公司整体营运及人力资源管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逾15年,有5年企业管理经验[99] - 涂新春于2019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督公司管理[100] - 张雅寒于2019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督公司管理[100] - 吴辅世61岁,2020年3月26日任公司行政总裁,有20多年大数据解决方案行业从业经验[107] - 乔中华博士42岁,2019年11月15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5月获香港数学学会2018年青年学者奖[103][104] - 曹新建42岁,2016年6月加入公司任技术总监,2019年1月起任人工智能部总经理,有逾14年资讯科技服务行业经验[108] - 魏惠娟35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任副财务总监,有逾11年会计及财务经验[108] - 李琼梅36岁,2015年9月加入公司任金融业务咨询总监,有逾8年资讯科技服务行业经验[111] - 王加麟35岁,2018年8月加入公司任战略及管理咨询总监,有逾5年管理顾问经验[111] - 余红翠36岁,2014年11月加入公司任销售总监,有逾11年销售及营销经验[112] - 潘红莲38岁,2016年11月加入公司任产品总监,有逾14年资讯科技服务行业经验[112] - 邵平35岁,2016年3月加入公司任金融AI实验室总监,有逾6年资讯科技服务行业经验[115] - 张女士曾在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工作,后任上海蓝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103] - 29岁的黄天宇于2019年2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逾7年相关经验[1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共拥有428名员工[160]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上市日期起年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署自2019年11月15日起期限一年的委任函,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2] - 集团参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及管理的界定供款退休计划及其他雇员社会保障计划[162] 股权结构 - 2019年12月31日,宋洪涛先生持有权益股份数196,080,000,持股比例49.02%[166] - 2019年12月31日,吴晓华先生持有权益股份数43,590,000,持股比例10.90%[166] - 2019年12月31日,林俊雄先生持有权益股份数1,800,000,持股比例0.45%[166] - 2019年12月31日,吴辅世先生持有权益股份数6,000,000,持股比例1.50%[166] - 2019年12月31日,Mindas Touch Global Limited持有1.9608亿股,持股比例49.02%;黄黎明女士持有1.9608亿股,持股比例49.02%;志宝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359万股,持股比例10.90%等[170] 风险因素 - 2020年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新冠疫情对公司财务表现和宏观经济影响不确定[40] - 公司业务、财务状况等可能受未能跟上行业技术进步等风险影响[128] -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中国项目进度一季度暂时延迟或影响上半年经营业绩,经营活动放缓或致客户结算延迟,增加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回收信贷风险,影响尚无法量化[185] 其他事项 - 公司以40万元代价认购赛信(南京江北新区)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股权[88] - 公司销售主要以人民币、美元及港元结算,经营开支及采购主要以人民币结算,外汇风险主要源于港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89] - 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以6200万元代价收购海纳物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支付4000万元,剩余2200万元将于2020年上半年结算[90] - 2020年2月24日,公司与华德国资签订资产管理协议,委任其管理3000万港元资本[18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信纳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并公允列报财务状况及业绩[189] - 公司报告期综合财务报表由罗兵咸永道审核,其将在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将提呈决议案供股东批准重新委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91]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现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重大不合规事宜[19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相关期间已遵守所列守则条文[195][19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可能拥有内幕消息雇员进行公司证券买卖行为准则,相关期间董事及雇员均无违规[197][198] - 董事会决定提出购股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有待股东在公司应届股东大会上批准[163] - 报告期内,集团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订立须遵守申报、公告或独立股东批准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64] - 吴辅世自2020年3月26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168]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但无预定股息派发比率,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35] - 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也无股票挂钩协议[138][141] - 自上市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