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尔集团(06639)

搜索文档
瑞尔集团(0663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17: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473.7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1623.6百万元减少9.2%[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47.1百万元,经调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8百万元,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29.2百万元[3] - 公司收入由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6.236亿元减少9.2%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4.737亿元[26]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12.87亿元减少4.7%至2023年的12.267亿元[34]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366亿元减少26.6%至2023年的2.471亿元[35]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2年的7960万元增加17.2%至2023年的9330万元[3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2.761亿元增加24.9%至2023年的3.448亿元[39]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3290万元减少43.7%至2023年的1850万元[41] - 2023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290万元,2022年为金融资产净减值亏损拨回460万元[42]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903亿元,2022年为经营亏损2860万元[43] - 剔除股份酬金开支,公司2023年经调整经营利润为380万元[43] - 净财务成本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4740万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530万元[44] - 年内亏损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6.964亿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233亿元[4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3月31日的2.978亿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3.242亿元[47] - 使用权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7.035亿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6.921亿元[48] - 净流动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8.844亿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8.026亿元[49]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2560万元增加706.6%至2023年3月31日的2.065亿元[5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7420万元增加14.6%至2023年3月31日的8500万元[52]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1.989亿元减少37.4%至2023年3月31日的1.245亿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3月31日的10.523亿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6.219亿元[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3.0%[60]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14.73741亿元,销售成本为12.26657亿元,毛利为2.47084亿元[6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亏损为1.9029亿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17909亿元,年内亏损为2.23348亿元[6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亏损为0.38元[6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8.6484亿元,年内总全面亏损为1.36864亿元[6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0.61636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为15.34151亿元,流动资产为15.27485亿元[6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6.9589亿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10686亿元,非控股权益为85204万元[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3.65746亿元,其中非流动负债为6.4086亿元,流动负债为7.24886亿元[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24202亿元,使用权资产为6.92067亿元,无形资产为5634.3万元,商誉1.82754亿元[6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存货为5138.6万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8213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186亿元[6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客户合同收入为1473741千元,2022年为1623553千元[80][8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开支为1683230千元,2022年为1675632千元[82]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962226千元,其中工资等651465千元,社保及公积金116643千元,股份酬金开支194118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915664千元、702324千元、118319千元、95021千元[82][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净财务成本为25324千元,2022年为47365千元[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开支为5439千元,2022年抵免13511千元[9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9909亿元,每股基本亏损0.38元;2022年分别为7.01032亿元和8.70元[96]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其他应收款项账面值7.7767亿元,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账面值28.2138亿元;2022年分别为10.9476亿元和9.6885亿元[98]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不超3个月4.722亿元,3至6个月1.4723亿元等;2022年分别为3.6985亿元和2.24亿元等[100] - 2023年3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即期7.1777亿元,即期25.695亿元;2022年分别为3.4675亿元和19.7055亿元[101]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2.186亿元和10.52285亿元,原到期日为三个月内的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4.43%和0.50%[104]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受限制现金分别为1.54894亿元和0.9529亿元,利率分别为2.99%和0.10%[105]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分别为5265.7万元和1400万元,利率介于1.55% - 4.10%[106]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借款分别为22.0019亿元和13.7363亿元[110]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9.6311亿元和8.01亿元,年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92%和4.47%[112][113]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12.3708亿元和5.7263亿元,年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58%和4.63%[114][115]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2.09464亿元和2.73105亿元[11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宣派任何股息[119] 公司业务布局与规模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通善口腔,开设4家口腔诊所及1家口腔医院,升级4家诊所[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两家诊所(31张牙科椅)及一家医院(35张牙科椅)正在兴建中[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牙科椅总数为1442张,较2022年3月31日的数据增长18.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15个城市拥有123家门店,包括114家口腔诊所及9家口腔医院,以及914名资深牙医[4] - 公司牙医数量由2022年3月31日的883名增加3.5%至2023年3月31日的914名[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以瑞尔齿科品牌在7个城市经营52家诊所[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以瑞泰口腔品牌在10个城市经营71家门店,包括9家医院及62家诊所[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经营123家门店,包括114家诊所和9家医院[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以瑞尔齿科品牌运营52家口腔诊所,以瑞泰口腔品牌运营62家口腔诊所及9家口腔医院[30] 公司接诊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总接诊人次从2022年的1558947人次降至2023年的1534162人次,减少1.6%[11] - 2023年每把牙科椅就诊次数为1064次,较2022年的1284次减少[12] - 2023年每把牙科椅收入为1022千元,较2022年的1311千元减少[12] - 2023年忠诚客户复诊率为48.1%,较2022年的48.6%略有下降[12] - 自1999年成立以来,过去十年公司提供接诊服务约940万人次[4] - 2022年4 - 6月接診人次同比减少20.2%,7 - 9月同比增加9.7%[25] - 2022年11月 - 2023年1月接診人次同比减少39.4%,2023年2月同比增加42.2%[25] 公司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普通牙科收入由2022年的8.726亿元减少9.4%至2023年的7.904亿元[29] - 正畸科收入由2022年的3.663亿元减少10.4%至2023年的3.282亿元[29] - 种植科收入由2022年的3.531亿元减少9.8%至2023年的3.183亿元[29] - 2023年普通牙科收入占总收入53.6%,正畸科占22.3%,种植科占21.6%,其他占2.5%[28] - 2022年普通牙科收入占总收入53.7%,正畸科占22.6%,种植科占21.7%,其他占2.0%[28] - 2023年瑞尔齿科收入7.15299亿元,占比48.5%;瑞泰口腔收入7.58442亿元,占比51.5%;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3155亿元、51.2%和7.92003亿元、48.8%[31] - 2023年普通牙科收入790353千元,正畸科328238千元,种植科318330千元,其他36820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872586千元、366264千元、353079千元、31624千元[80] - 2023年中国华北收入599748千元,华东362242千元,华南146546千元,西区365205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693781千元、391694千元、154488千元、383590千元[81] - 2023年瑞尔齿科收入715299千元,瑞泰口腔758442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831550千元、792003千元[82] 公司投资相关情况 - 2022年公司进行多项投资,包括25百万元收购深圳宝城口腔医院14.1%股权等[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对TruMed Health Innovation Fund LP投资额为88.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063万元)[101] - 2022年12月5日,公司以3000万元收购杭州金曜日20%股权[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广发全球资本理财产品投资额为2026.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924亿元),于华泰国际金融产品有限公司理财产品投资额为164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271亿元)[103] 公司人员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3409名全职雇员,其中牙医占26.8%[16][17] - 超过46.4%的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平均有11.2年行业经验[18] 公司激励股份情况 - 公司设立平台持有119972600股激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0.6%[18]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出总数不超4798904股(拆细后119972600股),2021年10月授予3668941个(拆细后91723525个),按25%
瑞尔集团(0663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9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716亿元,毛利为1.67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070万元[20] - 2021年亏损3.153亿元,2022年盈利6183万元[18] - 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EBITDA扭亏为盈[18]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但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实现经调整净利润为正[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7160万元,毛利为人民币1672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70万元[23] - 患者总人数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98,785人减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1,800人,减少6.8%;总接诊人次从805,049人次减至765,216人次,减少4.9%[51][52] - 2022年总接诊人次765,216,其中瑞尔齿科231,750,瑞泰口腔533,466;2021年总接诊人次805,049,其中瑞尔齿科292,381,瑞泰口腔512,668[54] - 2022年每张牙科椅的就诊次数为547,其中瑞尔齿科456,瑞泰口腔598;2021年为669,其中瑞尔齿科607,瑞泰口腔710[54] - 2022年每张牙科椅的收入为534,207千元,其中瑞尔齿科727,245千元,瑞泰口腔424,271千元;2021年为682,626千元,其中瑞尔齿科870,813千元,瑞泰口腔556,994千元[5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忠诚客户复诊率为48.0%(2021年同期为47.6%),约24%的新患者由现有患者引荐[55][56] - 2022年4 - 6月公司接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0.2%,7 - 9月较去年同期回升9.7%[93][94][95] - 公司收入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41.3百万元减少8.3%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71.6百万元[120][123] - 受疫情影响,公司接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4.9%[120][1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7.7157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41339亿元有所下降[126][136] - 2022年普通牙科收入4.09479亿元,占比53.1%;正畸科收入1.81181亿元,占比23.5%;种植科收入1.5657亿元,占比20.3%;其他收入0.24344亿元,占比3.1%[126] - 普通牙科收入从2021年的4.488亿元减少8.8%至2022年的4.095亿元;正畸科收入从1.997亿元减少9.3%至1.812亿元;种植科收入从1.741亿元减少10.1%至1.566亿元[131][132] - 2022年瑞尔齿科收入3.84982亿元,占比49.9%;瑞泰口腔收入3.86592亿元,占比50.1%[1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6.04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53882亿元减少7.6%[141][143][145][148]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3.11511亿元,占销售成本51.5%;折旧及摊销1.22112亿元,占比20.2%;所用牙科材料1.24154亿元,占比20.5%[141]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的1.875亿元减少10.8%至2022年的1.672亿元[146][149] - 销售成本减少主要因人工成本、所用牙科材料及咨询费减少,与收入减少一致[145][148] - 毛利减少主要是由于收入减少[146][149]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1年6个月的3840万元增加18.5%至2022年的4550万元,主要因营销团队人员增加和营销活动增多[153][155] - 行政开支从2021年6个月的1.03亿元增加76.6%至2022年的1.819亿元,主要因股份酬金开支1.006亿元,被上市开支和雇员福利开支减少抵消[160][161] - 研发开支从2021年6个月的1030万元增加4.0%至2022年的1070万元,主要因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咨询费增加[167][169] - 2022年6个月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120万元,2021年为净减值亏损拨回450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168][170] - 2022年6个月经营亏损为7170万元,2021年为经营利润4310万元,主要因股份酬金开支和收入减少,排除该开支经营利润为2890万元[171] - 净财务成本从2021年6个月的2630万元降至2022年的1620万元,主要因E系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发行交易成本减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和银行贷款还款致借款利息支出减少[172] - 2022年6个月销售及经销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2270.5万元占49.9%,广告及营销开支1864.5万元占41.0%,咨询费244.7万元占5.4%,其他169.6万元占3.7%[151] - 2022年6个月行政开支中,股份酬金开支1.00641亿元占55.3%,雇员福利开支4610.3万元占25.3%,咨询费1315万元占7.2%,折旧及摊销1012.3万元占5.6%,办公及物业管理开支225.7万元占1.2%,其他963.9万元占5.4%[157] - 2022年6个月研发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890.6万元占83.0%,咨询费147.5万元占13.8%,折旧及摊销13.2万元占1.2%,其他21.5万元占2.0%[166] - 2022年因上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未记录其公允价值变动[173]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42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000万元[174][17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3月31日的2.978亿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3.118亿元[175][180] - 公司经营亏损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盈利4310万元变为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7170万元,剔除股份酬金开支经营利润为2890万元[176] - 公司净财务成本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30万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20万元[177] - 公司使用权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7.035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7.001亿元[182][187]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8.844亿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9.219亿元[183][18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7130万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8380万元,周转天数从20天增加至23天[185][189]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2560万元增加355.1%至2022年9月30日的1.165亿元[186][19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7420万元增加7.9%至2022年9月30日的8000万元,周转天数从58天增加至59天[192][195]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1.989亿元减少10.9%至2022年9月30日的1.773亿元[193][196] - 公司预付款主要包括牙套预付款、获取合同的增量成本、非牙套存货预付款、设备付款和短期租赁预付款[199] - 公司预付款从2022年3月31日的1.484亿元人民币增加19.9%至2022年9月30日的1.780亿元人民币[199] - 预付款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建和升级的诊所和医院的设备和装修预付款[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九家诊所/医院,新开一家诊所,升级一家诊所[18]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27名牙医[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门店规模为122家,医生数量为910名,门诊量为76.5万人次[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牙科椅总数达1400张,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16%[22] - 有两家医院和四家诊所正在建设中[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15个城市拥有114家口腔诊所及8家医院,910名资深牙医[24][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牙科椅总数为1400张,较2022年3月31日的数据增长16%[23][29] - 2022年4月,公司开设一家拥有16张牙科椅的诊所;10月,开设两家共拥有32张牙科椅的诊所[25][27] - 公司将一家现有诊所的牙科椅数由8张增至12张[25][27] - 截至中期报告日期,共拥有41张牙科椅的四家诊所及共拥有75张牙科椅的两家医院正在建设中[25][27] - 2022年8月,公司收购拥有97张牙科椅的通善口腔[25][27] - 公司牙医人数由2022年3月31日的883名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910名[25][27][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以“瑞尔齿科”及“瑞泰口腔”品牌经营共122家诊所及医院[37][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运营114家口腔诊所(瑞尔齿科51家、瑞泰口腔63家)和8家瑞泰口腔医院,覆盖15个城市,有910名牙医[46][48][49] 公司运营与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在集团层面组建4个工作小组,中短期提高初诊、复诊率、复杂案例成交率,长期改善门店运营管理效能[58][61] - 截至中期报告日期,本财年已开业三家诊所,新增48张牙科椅,预计全年新建超160张牙科椅[59][62] - 公司在北京新开的“三星大厦”门店是“Arrail Plus瑞尔甄選”首家门店,标志“瑞尔齿科”品牌全新升级[60][6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收购通善口腔51%股权,正式布局华东无锡口腔市场,通善口腔约有100张牙科椅及超60名口腔医生[63][66][71][72] - 报告期内公司派出超900名医护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工作,为全国超35万人次提供核酸检测[64][67] - 自2011年起公司连续十二年举办“瑞尔杯”慈善高尔夫球赛,十数年为全国23个省市51个地方超4万名儿童提供口腔健康服务[65][67] - 2022年4月2日,公司子公司以2500万元现金收购深圳宝城口腔医院14.1%股权[70][72] - 2022年10月,公司购买1700万美元(约1.20875亿元)理财产品,部分赎回1661万美元(约1.19207亿元)理财产品[73][77] - 2022年11月3日,公司认购杭州金曜日20%注册资本,认购金额3000万元,同时许可其使用知识产权三年[74][77] - 公司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业务扩张、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营运资金,2022年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确切计划[76][7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共有3387名全职雇员,其中牙医910名(26.9%)、护理人员1260名(37.2%)、客服人员628名(18.5%)、一般行政人员362名(10.7%)、营销团队227名(6.7%)[80][81][83] - 公司牙医在公司工作超5年、超10年、超15年的留任率分别为35%、6%、13%[85] - 公司按职位提供不同薪酬方案,薪酬结构包括工资、福利和奖金,维持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员工福利计划[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超46.8%的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取得资格后平均有10.4年行业经验[87][90] - 2017、2018、2019年入职的牙医月均业绩在各自受雇期至2021年末的CAGR分别为53%、31%、80%[87][90] - 与公司雇佣关系超五年、十年、十五年的牙医分别占总数的34.6%、13.0%、5.8%[87][90] - 公司在BVI设立平台为参与者持有119,972,600股激励股份,占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0.6%[88][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616名雇员获批准成为RSU计划承授人,可获授20.6%相关股份[88][91] 市场情况与公司应对 -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达1739亿元,年均增长20%,2025年达3
瑞尔集团(0663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7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长7.2%[20][22]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净利润增长18%[20][22]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增长55.6%[20][22] - 公司净资由上一年的负人民币24.6亿元转为正人民币16.1亿元[20][22] - 2022财年总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长7.2%[75] - 2022财年经调整净利润为6577万元,同比增长18.0%[75] - 现金储备为10.5亿元,经营现金流为2.20亿元,现金流生成能力强[75] - 患者总人数从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577,996人增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676,022人,增加17.0%[111][112] - 总接诊人次从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371,046人次增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558,947人次,增加13.7%[111][112] - 公司收入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515.1百万元增加7.2%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623.6百万元[165][16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普通牙科收入为人民币872.6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3%;正畸科收入为人民币366.3百万元,增加7.0%;种植科收入为人民币353.1百万元,增加17.9%[174][176]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150.7百万元增加11.8%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287.0百万元[188][189]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670580千元,占销售成本52.1%;2021年为585364千元,占比50.9%[186] - 2022年折旧及摊销227725千元,占销售成本17.7%;2021年为213676千元,占比18.6%[186] - 2022年所用牙科材料253254千元,占销售成本19.7%;2021年为232344千元,占比20.2%[186] - 公司毛利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364.4百万元减少7.6%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336.6百万元[190][192]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2021年为人民币79.1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79.6百万元,维持稳定[195][196] - 2022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40029千元,占比50.3%;2021年为34028千元,占比43.0%[194] - 2022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中广告及营销开支33588千元,占比42.2%;2021年为38165千元,占比48.2%[194] - 公司行政开支2022年为276093千元,2021年为130330千元[200] - 2022年行政开支中股份酬金开支95021千元,占比34.4%;2021年无此项开支[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普通牙科、正畸科、种植科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7%、22.6%、21.7%及2.0%;2021年占比分别为54.7%、22.6%、19.8%及3.0%[17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收入分别为人民币831,550千元和人民币792,003千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2%和48.8%;2021年占比分别为50.6%和49.4%[181] - 2022年瑞尔齿科接诊人次为560,981,2021年为505,912;瑞泰口腔2022年为997,966,2021年为865,134[113] - 牙科椅总数从2021年的1,168增加到2022年的1,214,其中瑞尔齿科从476增至482,瑞泰口腔从692增至732[113] - 2022年每张牙科椅的就诊次数为1,284,2021年为1,174;瑞尔齿科2022年为1,164,2021年为1,063;瑞泰口腔2022年为1,363,2021年为1,250[113] - 2022年每张牙科椅的收入为1,31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258千元人民币;瑞尔齿科2022年为1,69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588千元人民币;瑞泰口腔2022年为1,06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31千元人民币[113] 机构规模与设施变化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新开5家诊所[20][22]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新增46张牙科椅[20][22] - 2022年开设5家新诊所,增加46张牙科椅,在建两家医院及六家诊所共160张牙科椅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开业[24][26] - 报告期内新开设5家诊所,增加46张牙科椅;升级3家诊所,涉及39张牙科椅[75][84][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6家共86张牙科椅的诊所及2家共75张牙科椅的医院正在建设中[87][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15个城市拥有105家口腔诊所及7家医院,有883名资深牙医[86][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以“瑞尔齿科”及“瑞泰口腔”品牌经营共112家诊所及医院,覆盖15个城市,有883名牙医[99][102][10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瑞尔齿科在7个城市经营51家诊所,瑞泰口腔在10个城市经营7家医院及54家诊所[100][101][104][1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22年3月22日[15][16] - 公司股份代号为6639[2][15][16] - 公司网站为www.arrailgroup.com[15][16] 疫情影响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业务受疫情冲击,多地诊所停业,医务团队抗疫服务超40万名市民[23][25] - 2021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西安4家诊所临时关闭,2021年11月至12月成都和重庆11家诊所临时关闭[157] - 2021年12月下旬西安所有牙科医院和诊所临时关闭,2022年2月初重新开放[157] - 2022年1月天津一家牙科诊所临时关闭不到一周后恢复运营[15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34家诊所和医院共342张牙科椅因疫情临时关闭1 - 102天[158] - 2021年10月底及11月初,公司在西安的四家诊所暂时关闭;2021年11月及12月,成都及重庆的11家诊所暂时关闭[161] - 2021年12月下旬起,公司在西安市的所有口腔医院及诊所暂时关闭,2022年2月上旬左右重新营业[161] - 2022年1月,公司位于天津市的口腔诊所暂时关闭不到一周,目前已恢复营业[1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因COVID - 19,公司34家诊所及医院合共342张牙科椅暂时关闭1天至102天[162] - 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受影响地区的接诊人次及收入增长较2020年及2021年同期放缓[152][154] 运营管理与发展策略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从核心指标入手提升运营效能,医生业绩、客户满意度及利润率显著改善[28][30] - 公司建立多层级和多方位经验分享平台,目标是将经验数字化[29][31] - 2017年开发运营管理平台,2022年3月31日前上线升级版电子病例2.0版并升级CRM系统[32][35] - 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场份额不到2%,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33][36] - 公司将建立4个工作组推进精益管理,确保临床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53] - 公司将对现有管控体系评估迭代,提升管控效率确保临床质量[49][51] - 公司将支持新技术临床应用,完善会诊平台搭建[50][51] - 公司将加强人才选拔培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52] - 公司将以“一点、二面、三基础”为发展方针,升级拓展品牌、发展新业务、开辟新市场[42][45] - 公司将成立4个工作小组推进精益化管理,目标是确保临床质量、提升运营效能和提高客户满意度[55] - 公司将加大瑞泰品牌投入,重点拓展华南和华东地区,通过收购进入新城市[65] - 公司将加大瑞泰品牌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吸引更多客户[66] - 公司将把数字化措施重点放在提升运营效能上,从核心指标入手拆分多种运营指标进行实时分析[59] - 公司计划在新财年推出内部口腔医疗专家进修计划,培养优秀牙医[54] - 公司计划在新财年积极探索适应国内现状的DSO模式[71]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回收管理措施[69] - 公司将持续推动文化传承,通过讲故事和经验分享提升文化内涵[60] - 过去20多年国内消费能力大幅增长,公司决定推出「瑞尔Plus」提升服务标准、打造旗舰店[64] - 公司计划加强瑞尔齿科对现有市场的渗透以增强变现能力,继续扩展瑞泰口腔网络[100][101][104][105] - 公司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多项制度确保医疗质量[148][149] - 公司将坚持“赋能、帮扶”原则,加大人才培养力度[148][149] - 公司将利用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吾爱吾牙”提升运营效能[148][150] 员工激励与福利 - 公司预留占总股本22.4%的受限股份单位(RSUs),将其中76%授予占员工总数18.5%的616名员工[38] - 公司预留占总股本22.4%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向占全体员工18.5%的616名员工发放了其中76%[40] - 公司在BVI设平台为受限股计划参与者持有119,972,600股激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0.6%,616名雇员获批获授91,723,525股[140][142] 慈善公益活动 - 2021年公司举办慈善高尔夫球赛筹集12万元善款,河南暴雨期间捐赠100万元[39][41] - 自2011年与中国牙防基金会合作举办慈善赛,超4万名儿童受益[39][41] 牙医团队情况 - 公司牙医数量从2021年3月31日的856名增加27名至2022年3月31日的883名[87][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超50.1%的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取得资格后平均有10.6年行业经验[123][124] - 2017、2018、2019年加入的牙医月均业绩在各自受雇期至2021年末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3%、31%、80%[123][124] - 与公司雇佣关系超五年、十年、十五年的牙医分别占总数的31.4%、11.1%、5.1%[123][124] 复诊与患者引荐情况 - 复诊率达48.6%,实现13.7%的增长[7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复诊率为48.6%(2021年为45.8%),约22%新患者由现有患者引荐[125][131] 收购与投资情况 - 2022年4月2日,子公司以2500万元收购深圳宝城口腔医院14.1%股权,3月31日已付500万元定金[127][133] - 2022年4月19日,公司以300万美元购买年化回报率1.2%的理财产品,锁定期六个月[128][133] - 2022年7月8日,子公司拟收购无锡通善口腔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129][133] 市场规模与前景 - 2021年中国牙科服务市场规模达1450亿元,年均增速20%,预计2025年达3000亿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患者就诊量155.8万人次,同比增13.7%[143] - 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450亿元,年均增长20%,预计2025年达3000亿元[145] 财务报表相关 - 位于长沙的四家诊所按独家咨询及服务协议运营,财务业绩未并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110] 销售成本构成 - 公司销售成本主要包括雇员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所用齿科材料[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