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尔集团(06639)
icon
搜索文档
瑞尔集团:2025财年实现收入16.88亿元 双品牌战略深化全国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23:3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财年收入16.88亿元,运营利润3620万元,同比增长39.4%,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198.9万元,同比增长28.13%,实现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1] - 瑞尔齿科收入7.35亿元,瑞泰口腔收入9.53亿元,双品牌合计服务客户近200万人次 [2] 品牌与市场 - 公司以瑞尔齿科(高端)和瑞泰口腔(中端)双品牌覆盖不同客户群体,瑞尔齿科复购率行业领先,瑞泰口腔新增1家医院,总接诊量145.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运营118家门店(含11家医院),覆盖15个核心城市,牙椅数量1566张 [2]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强化AI技术应用,包括AI影像筛查、病例辅助书写、医务质量检查及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1] - 创始人邹其芳通过线上直播互动提升品牌公众认知度与信任度 [1] 行业趋势 - AI技术和数字化诊疗成为口腔医疗领域主流趋势 [1] - 中国政策支持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带来新机遇,国内口腔产业规模预计持续增长 [2]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持续强化AI技术赋能、深化合伙人机制、推进大区管理体系、加大医务培训力度,构建长期竞争力 [3] - 公司客户满意度高达97%,作为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先驱,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3]
瑞尔集团(0663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22: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16.884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3%[5][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利润为3623.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9.4%[5][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内利润为1616.8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0.5%[5][6] - 公司收入由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7.458亿元减少3.3%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6.884亿元,主要因整体经济环境致治疗价格下降[40] - 普通牙科收入由2024年的9.682亿元减少4.7%至2025年的9.226亿元;正畸科收入由3.825亿元减少3.8%至3.678亿元;种植科收入由3.580亿元减少13.4%至3.099亿元[44] - 2025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6.88391亿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7.45782亿元有所减少;年内利润为人民币1616.8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341.6万元增加[83] - 2025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人民币1360.7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7107.2万元减少;年内总全面收益为人民币2977.5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8448.8万元减少[85] - 2025年公司总收入为16.88亿元,较2024年的17.46亿元下降3.28%[99] - 2025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383.5万元,较2024年的1708.5万元增长39.51%[99] - 2025年瑞尔齿科收入为7.35亿元,较2024年的7.85亿元下降6.30%[99] - 2025年瑞泰口腔收入为9.53亿元,较2024年的9.61亿元下降0.93%[99]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1,989,000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减库存股份后加权平均数448,006,000股;2024年分别为17,162,000元和459,432,000股[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由2024年的13.531亿元减少0.5%至2025年的13.463亿元,因控制雇员福利开支和咨询费抵销了牙科材料增加[52] - 毛利由2024年的3.927亿元减少12.9%至2025年的3.421亿元,因牙科服务收入减少及牙科材料销售业务毛利率低[53] - 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4年的1.408亿元减少11.2%至2025年的1.251亿元,因控制营销活动预算[55]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24280万元减少28.1%至2025年的17450万元,主要因股份酬金开支减少[58] - 研发开支从2024年的820万元增加5.0%至2025年的870万元,主要因自主研发信息技术应用投入增加[61] - 净财务成本从2024年的810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1100万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下降[64] - 2025年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为人民币1250.95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407.62万元减少;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744.92万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2427.95万元减少[83] - 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875968千元人民币,折旧及摊销247205千元,所用及所售牙科材料302298千元,广告及营销开支58105千元等;2024年对应分别为959566千元、258692千元、264763千元、61832千元等[104] - 2025年工资、薪金等731922千元人民币,社会保障成本及住房公积金供款131123千元,股份酬金开支12923千元;2024年对应分别为768121千元、125846千元、65599千元[105] - 2025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5,867千元,向关联方及雇员提供贷款的利息收入4,700千元;2024年分别为36,170千元和2,315千元[112] - 2025年借款利息开支14,86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6,751千元;2024年分别为10,906千元和35,663千元[112] - 2025年所得税开支7,667千元,其中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7,477千元,递延所得税190千元;2024年为3,669千元[11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普通牙科收入占总收入54.6%,正畸科占21.8%,种植科占18.4%,其他占5.2% [43] - 2025年普通牙科收入922607千元人民币,正畸科367806千元人民币,种植科309911千元人民币,其他88067千元人民币;2024年对应分别为968150千元、382457千元、357963千元、37212千元[10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以“瑞尔齿科”品牌在7个城市经营48家诊所[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以“瑞泰口腔”品牌在11个城市经营70家门店,包括11家医院及59家诊所[15][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瑞尔齿科运营118家门店,瑞泰口腔运营59家口腔诊所及11家口腔医院;瑞尔齿科收入占比43.6%,瑞泰口腔占比56.4% [45][47] - 2025年瑞尔齿科折旧及摊销为1.20亿元,较2024年的1.21亿元下降1.46%[101] - 2025年瑞泰口腔折旧及摊销为1.28亿元,较2024年的1.37亿元下降6.35%[101] - 2025年瑞尔齿科收入735343千元人民币,瑞泰口腔953048千元人民币;2024年对应分别为784792千元、960990千元[103]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按地理位置划分,中国华北收入647088千元人民币,华东497298千元,华南162880千元,西区381125千元;2024年对应分别为709748千元、474521千元、148748千元、412765千元[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围绕核心方向推动实现高质量稳健增长[31] - 公司依托千万级高质量口腔病例库等加速释放AI领域先发优势,以AI牙医助手、AI运营助手为双引擎多场景落地应用[32] - 公司以专家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出高水平专家工作室,严格执行医疗质控体系[33] - 公司运用SCRM工具落实标准维护SOP,利用AI智能回访工具增强客户黏性,搭建跨品牌会员体系[34] - 公司积极推行和深化财务合伙及虚拟合伙机制,先于重点城市试点后全国推广[35] - 公司将构建全维度风险管理体系,涵盖医疗质控、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ESG建设等方面[3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接诊人次为1970394人次,较上一年度增加0.3%[5][6][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无锡开设一家口腔医院,牙科椅总数达1566张[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15个城市拥有118家门店,包括107家口腔诊所及11家医院[7][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职牙医数量为999名,较上一年度增加27名[8] - 过去十年,公司提供接诊服务约1230万人次[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接诊人次为1,970,394,2024年为1,965,468;牙科椅总数为1,566,2024年为1,569;每张牙科椅的就诊次数为1,258,2024年为1,253;每张牙科椅的收入为1,078千元,2024年为1,112千元[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忠诚客户复诊率为47.8%,2024年为47.9%;约20.6%的新患者由现有患者引荐[2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等事项(重大投资指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5%或以上的投资)[21] - 2025年6月27日,公司与Beier Holdings Limited修订贷款协议,贷款本金由11百万美元减至7.5百万美元,贷款期限由30个月延长至42个月;已抵押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9.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3,111名全职雇员,其中牙医999人占32.1%,护理人员1,048人占33.7%,客服人员575人占18.5%,一般行政人员273人占8.8%,营销团队216人占6.9%[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超45.3%的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取得资格后平均拥有11.5年行业经验;与公司雇佣关系超五年、十年及十五年的牙医分别占牙医总数的44.3%、16.7%及6.4%[26] - 公司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相关股份整体限额为119,972,600股,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3%;截至该日,747名雇员获批成为承授人,可获授103,838,101股相关股份[27] - 2022年9月3日公司采纳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雇员获批成为承授人[27]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劳工纠纷与雇员发生重大问题,招聘及留聘员工无困难[27] - 公司校招生占牙医团队近20%,其中超30%已晋升各级管理岗位[36] - 公司全年开展超50场线上线下医疗技术培训,通过管理赋能项目提升团队能力[36] - 公司迭代完善分职能的“德才兼备”数字化评价体系,对关键岗位落实“人才成长伙伴计划”[36] - 公司持续推广“诚信、专业、做好人”核心文化,融入48字行为准则[37] - 公司发挥12位文化大使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多元活动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理解与认同[37] - 公司以内部出版物《瑞尔人》为文化传播阵地,营造全员学习氛围[37] - 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完成首次公开售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89] - 公司业务主要在中国经营口腔诊所及医院,提供口腔医疗服务[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369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6.563亿元减少[7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680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107亿元减少[7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获得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人民币6.77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4.8%[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向多家银行抵押264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892亿元)作为人民币2.024亿元银行贷款的抵押品[81]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净所得款项为5.899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8040万港元,未动用2.277亿港元,预计于2027年3月31日前全部动用[82] - 2025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0.05元,2024年均为人民币0.04元[8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7.84亿元,较2024年的18.37亿元下降2.92%[8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3.77亿元,较2024年的14.31亿元下降3.71%[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客户合同收入为1688391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1745782千元人民币[10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开支为1654541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1744906千元人民币[104]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能授出及发行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不超过4798904股(拆细为119972600股)[107] - 2024 - 2025年公司多次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2025年3月31日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为88283674个,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0.57美元[111] - 2024 - 2025年年内授出7585643个受限制股份单位,加权平均公允价值0.83美元;年内没收918138个,加权平均公允价值0.82美元[111] - 2025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61,931,000股;2024年为487,615,000股[120] - 2025年非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82,415千元,流动为261,052千元;2024年分别为67,497千元和273,056千元[121]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103,945千元,2024年为100,811千元[121] - 2025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即期79,273千元,即期520,0
历经2个月退通卖压基本释放,行业重构下的瑞尔集团(06639)何时拾起估值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1 10:50
港股通调整影响 - 瑞尔集团因市值未达标于3月10日被踢出港股通,当日股价暴跌19.85%,此后两个月股价徘徊在2港元附近形成低位平台 [1] - 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月10日的11.48%降至5月8日的9.65%,其中4月16日至5月8日仅减少0.1%,显示退通卖压已基本释放完毕 [1][4] 股价与回购策略 - 2024年累计回购1736.35万股(占总股本3.08%),但未能有效支撑股价 [5] - 4月重启"小步快跑"回购策略,15次累计回购114.05万股(单次7-9万股),股价企稳效果显著:4月涨幅3.14%,5月涨幅6.09%,扭转3月暴跌31.79%的颓势 [5][8] 业务基本面 - 2024财年扩张放缓,门店总数保持123家(112家诊所+11家医院),同比营收、接诊人数及利润变化不大 [9] - 销售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比超70%(雇员福利+折旧摊销达13.53亿元),扩张期门店曾拖累毛利率(2020财年扩张期门店毛利率-30.8%) [9] - 24H1表观净利润400万元,实现正增长 [10] 行业变革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口腔行业投融资总额9亿元(占医疗健康行业12.32%),中下游仅2起融资,上游占11起 [11] - 行业平均利润率从2019年28%降至9%,2024年中小诊所注销量同比增45% [11] - 国家医保局推动价格治理(如种植牙集采平均降价55%),政策规范项目整合至114项 [12] 市场潜力与机遇 -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CAGR达9.7%,2026年预计突破3000亿元,当前种植牙/正畸渗透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13] - 核心消费人群为20-35岁(占比71%),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 [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头部企业有望获取中小诊所出清后的市场份额 [14]
瑞尔集团(0663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4 16:30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入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8.862亿元增加0.1%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8.875亿元[10][11] - 公司毛利润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29亿元下降13.7%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5亿元,主要由于牙科材料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低于牙科服务[2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887,468千元人民币,销售成本为712,455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75,013千元人民币[115] - 公司期内利润为382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23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43] - 期内总全面亏损为24064千元人民币,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234千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亏损为4830千元人民币[143] - 公司期内全面亏损为19234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全面收益54482千元人民币[143] - 公司期内非控股权益亏损为4830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1253千元人民币[143] 成本与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33亿元增加4.3%至2024年同期的7.125亿元,主要由于牙科材料销售增加[51] - 公司管理费用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12亿元减少23.3%至2024年同期的9287.9万元,主要由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股份酬金开支减少[56]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40.7%上升至2024年的56.4%[56] - 公司折舊及攤銷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8.4%上升至2024年的13.0%[56] - 公司咨询费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8.2%上升至2024年的11.6%[56] - 公司股份酬金开支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31.8%下降至2024年的3.8%[56] - 公司办公及物业管理开支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3.1%上升至2024年的3.6%[56] - 公司其他开支占管理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7.8%上升至2024年的11.6%[5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开支为3,98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58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为70,37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9,607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1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92,87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1,166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1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8860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9030万元,主要由于应收保险公司款项增加[32]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1.845亿元减少6.0%至2024年9月30日的1.735亿元,主要由于收取向员工提供的贷款[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8380万元减少8.5%至2024年9月30日的7670万元,主要由于加快付款进度[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49天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3天[32]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415,691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387,720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840,253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882,372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借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355,627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423,428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27,42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20,291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租赁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54,252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51,155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173,09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55,045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3,252,948千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126,017千元,下降了3.9%[170] - 公司流动资从2024年3月31日的1,717,949千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648,315千元,下降了4.1%[170] - 公司非流动资从2024年3月31日的1,534,999千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477,702千元,下降了3.7%[17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656,280千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613,459千元,下降了6.5%[170]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从2023年的133,616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的74,132千元人民币[152]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从2023年的-197,885千元人民币改善至2024年的52,220千元人民币[152]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144,13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62千元大幅下降[177] - 公司借款所得款项为214,19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2,377千元增长了50.4%[177] - 公司偿还借款为146,50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7,632千元增长了88.7%[177] - 公司股份购回为85,530千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77] - 公司已付利息为21,08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484千元下降了6.2%[17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3,45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29,991千元下降了2.6%[177] 业务运营 - 公司牙医留任率在报告期内保持稳定[33] - 总接诊人次为1,008,786次,相比2023年同期的986,359次有所增加[64] - 牙科椅总数为1,608张,相比2023年同期的1,530张有所增加[64] - 每张牙科椅的收入为人民币551,908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79,187元有所下降[64] - 忠诚客户复诊率为47.4%,相比2023年同期的47.7%略有下降[64] - 约20%的新患者由现有患者引荐[64] - 公司总接诊人次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86,359人次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8,786人次[9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共经营123家门店,包括112家诊所(瑞尔齿科品牌49家,瑞泰口腔品牌63家)和11家瑞泰口腔品牌医院[87] - 公司覆盖15个城市,拥有934名牙医[89]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3,296名全职员工,其中牙医占比28.3%,护理人员占比37.5%,客服人员占比18.0%,一般行政人员占比9.5%,营销团队占比6.7%[192] - 公司超过47.1%的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平均拥有11.4年的行业经验[195] - 公司牙医中,44.1%的员工在公司工作超过5年,16.2%的员工工作超过10年,6.7%的员工工作超过15年[195][197][199] - 公司员工薪酬结构包括薪金、福利及奖金,并根据绩效确定薪酬,同时提供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福利计划[194] 股份与股东 - 公司总发行股份为564,030,950股,截至2024年9月30日[38] - 邹其芳先生通过直接持有、受控法团及协议等方式合计持有公司18.39%的股份[36] - 公司于报告期内回购并注销13,239,5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73.2百万港元[71] - 公司已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相关股份整体限额为119,972,600股,占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3%[20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637名员工获董事会批准成为承授人,可获授合共98,392,181股相关股份[200]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将于2024年1月1日采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附带契诺的非流动负债及供应商融资安排[182] - 公司将于2025年1月1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涉及缺乏可兑换性的问题[187] - 公司将于2026年1月1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的修订[187] - 公司将于2027年1月1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第19号,涉及财务报表中的呈列与披露及无公众问责性的子公司披露[187] 市场与扩张 - 公司计划利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业务扩张、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营运资金[68] - 公司计划在2027年3月31日前将业务扩展至中国新的核心二线城市[107] - 公司未动用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在2027年3月31日前悉数动用[110] - 公司计划到2027年3月31日实现业务扩张,预计增长率为15%,目标金额为145.5千元人民币[133] - 公司计划到2027年3月31日在中国新一线城市进行扩张,预计增长率为19%,目标金额为50.3千元人民币[134]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净所得款项为589.9百万港元,预计到2027年3月31日将全部用于业务扩展和市场条件的发展[135] -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人民币1,500亿元,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预计在2027年达到人民币2,700亿元[200] - 中国口腔医疗市场渗透率较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0]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0.7百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减值拨回人民币2.9百万元,主要由于应收保险公司款项增加[59]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1.9百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4.7百万元下降,主要由于销售成本增加,剔除股份酬金开支后,调整后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5.4百万元[59] - 净财务成本减少18.4%,从2023年的人民币4.9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4.0百万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减少[59] - 公司期内汇兑差额为亏损27885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49501千元人民币[143] - 公司期内总权益为173829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81148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4] - 公司期内累计亏损为354583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6666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24] - 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3,252,94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126,017千元人民币[146] - 公司已付所得税从2023年的443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的445千元人民币[152]
瑞尔集团(0663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0:30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入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86.2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87.5百万元,增长0.1%[5]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2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8百万元[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02.9百万元减少13.7%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5.0百万元[52] - 公司经营利润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9百万元[65] - 公司期内净利润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2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8百万元[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8,651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7%[9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非控股權益應佔虧損為4,830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485.3%[9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利潤為3,821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8.7%[10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總全面虧損為24,064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43.2%[103]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瑞尔齿科收入为人民币414,518千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3,289千元[128]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瑞泰口腔收入为人民币472,950千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6,002千元[128]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887,468千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9,291千元[1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8,651,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981,000元有所增加[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8,651,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981,000元有所增加[145] 业务扩展与市场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在无锡开设一家口腔医院,新增41张牙科椅,总牙科椅数增加至1,608张[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中国15个城市拥有123家门店,包括112家口腔诊所和11家医院[7] - 公司通过“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品牌经营123家门店,覆盖不同地域和人群[13] - “瑞尔齿科”品牌在7个城市经营49家诊所,主要服务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富裕消费者[14] - “瑞泰口腔”品牌在11个城市经营74家门店,包括11家医院和63家诊所,主要服务于中产阶层客户[15] - 公司计划通过在目标地区和城市扩展市场据点来扩展“瑞泰口腔”网络[16] - 公司计划将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於業務擴張和優化信息技術基礎設施[26] - 公司将採取集中資源做強、做大現有市場的策略,並積極推廣人工智能讀取牙片的技術[33] - 公司将進一步受惠於在「人才、品牌、系統」的核心優勢,緊抓口腔醫療市場發展的重大機遇[31] 客户与服务 - 公司接诊人次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86,359人次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8,786人次,增长2.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總接診人次為1,008,786,同比增長2.3%[21] - 忠誠客戶複診率為47.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21] - 新患者中有20%由現有患者引薦[21] - 公司主要在中国经营口腔医疗服务,包括普通牙科、正畸科及种植科[127] 财务状况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83.3百万元增加4.3%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12.5百万元[51] - 员工福利开支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66.7百万元增加2.2%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74.7百万元[49]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8.6百万元减少6.3%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1.1百万元[49] - 所用及所售齿科材料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30.5百万元增加26.9%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65.6百万元[49]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9.6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0.4百万元[5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1.2百万元减少23.3%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2.9百万元[59]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6百万元减少13.1%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0百万元[63] - 公司金融资产净减值亏损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拨回人民币2.9百万元变为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0.7百万元[64] - 公司净财务成本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9百万元减少18.4%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0百万元[6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88.6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90.3百万元[7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83.8百万元减少8.5%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76.7百万元[74]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89.3百万元减少12.2%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78.4百万元[7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56.1百万元,包括非上市债务工具人民币35.7百万元和非上市权益工具人民币30.0百万元[77] - 预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134.2百万元增加12.4%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150.9百万元[7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7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8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13.5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人民币656.3百万元减少[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4.4%[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向银行抵押26.9百万美元(相等于人民币188.7百万元)作为人民币287.9百万元银行贷款的抵押品[8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87,468千元,毛利为人民币175,013千元[9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總資產為3,126,017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9%[10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總權益為1,738,297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5.4%[10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總負債為1,387,720千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9%[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非流动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84,543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7,497千元有所增加[1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流动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63,834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73,056千元有所减少[1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有抵押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58,255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99,852千元有所减少[1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抵押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65,173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5,775千元有所增加[151] - 公司无抵押银行借款在2024年9月30日和2024年3月31日的到期情况分别为人民币265,173千元和人民币155,775千元[157]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4年9月30日和2024年3月31日的总额分别为人民币76,653千元和人民币83,764千元[161][162] - 其他应付款项在2024年9月30日和2024年3月31日的总额分别为人民币78,392千元和人民币89,334千元[162][164] - 公司未在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宣派任何股息[165] - 公司于报告期内以总代价约73.2百万港元购回合共13,239,500股股份,所有购回的股份均已注销[172]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出售库存股份)[172] 品牌与市场定位 - 瑞尔齿科品牌收入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02.7百万元增加2.9%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14.5百万元[47] - 瑞泰口腔品牌收入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3.5百万元减少2.2%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72.9百万元[47] 员工与团队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934名牙医[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擁有3,296名全職僱員,其中牙醫佔28.3%[27] - 超過47.1%的全職牙醫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牙醫平均行業經驗為11.4年[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577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928千元有所减少[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享受小微企业的优惠税率[1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有须缴纳香港利得税的估計應課稅利潤[14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有须缴纳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所得税[138][139] 市场与行业 - 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在2023年約為人民幣1,500億元,預計2027年達到人民幣2,700億元[3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173]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区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两者均由邹其芳先生担任[167]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指引[168] - 公司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集团运营所在地的适用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169] - 公司股份自2022年3月22日起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9] - 公司于2022年9月28日与Beier Holdings Limited订立贷款协议,提供本金额为11百万美元的贷款融资[179] - 公司于2021年8月3日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179] - 公司股份面值为0.02美元的普通股[179]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79] - 公司主席为邹其芳,执行董事为邹其芳先生及章锦才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笑梅女士、孙健先生及张磅先生[181] - 公司公告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181] - 公司股份持有人为股东[180] - 公司上市规则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经不时修订或补充[179] - 公司招股章程于2022年3月9日刊发[179]
瑞尔集团(066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19:40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总接诊人次为1,965,468人次,同比增长28.1%[2][7]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745,782千元,同比增长18.5%[2][7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392,676千元,同比增长58.9%[2][7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经营利润为91,594千元,同比增长2,292.7%[2][5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年内利润为79,015千元,同比增长370.3%[2][58] 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扩大业务规模,开设新的口腔医院和诊所,牙科椅总数达1,569张,同比增长8.8%[7] - 公司提供普通牙科、正畸科和种植科等专业口腔医疗服务[11][12][13][14] - 公司以"瑞爾齒科"及"瑞泰口腔"品牌经营共123家口腔医院和诊所,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客户[15] 市场前景 - 中国口腔醫療服務市場2023年预计达到人民幣1,500億元,2027年预计达到人民幣2,700億元[29] - 中國口腔醫療市場滲透率較低,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30] - 口腔種植牙市場在放量的同時帶動了口腔醫療機構就診量的提升[31] - 公司将进一步受惠於口腔醫療市場發展的重大機遇[32] 财务状况 - 公司的资本支出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10.7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主要由于收购导致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无形资产增加[7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9.4%[76] - 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6.3百万元,资本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动,仅包括普通股[7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未有区分,由邹其芳先生担任[135]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张磅先生[141] - 審計委員會协助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并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142]
“坚守 创新 跨越”——瑞尔集团25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中金在线· 2024-04-19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瑞尔集团举办25周年庆典活动,创始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强调坚守、创新、跨越的发展理念,行业领袖肯定其贡献并提出期许,公司还宣布深化公益合作,未来将朝着世界领先的口腔医疗服务集团愿景发展 [1][2][9] 公司发展历程 - 从最初一家诊所发展到双品牌全国布局的百余家诊所 [2] 公司理念与文化 -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秉承“诚信、专业、做好人”的价值观 [3] - 形成以进取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将优势资源向进取者倾斜,奖励先进,赋能员工成长 [3] 公司医疗服务 - 坚守医疗本质,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即诊所生命”是团队共识 [3] - 通过吸纳培养医生人才、建立完善医疗管理制度等确保顾客享受到高质量口腔医疗服务 [3] - 坚持“适度治疗”原则,秉承“顾客即家人”的服务理念,超60%客户来自口碑转介绍 [3] 公司创新举措 - 今年推进“合伙人机制”,通过评价体系释放组织活力,调动牙科医生能动性 [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工作超五年、十年及十五年的牙医占集团牙医总数的38.0%、14.0%及6.4% [4] - 截至目前,工作25年、20年、15年、10年以上员工人数为9位、60位、140位、356位 [4] 公司跨越目标 - 实现从信息化到数智化的转变,提出“数智WE来”概念,推动数字化和AI技术在医疗与客服服务方面的应用 [4] 行业领袖寄语 -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希望瑞尔在中国口腔医学发展中发挥贡献,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运用数字化技术创造经验 [5] -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俞光岩展示我国民营口腔医疗事业快速发展,肯定民营口腔医疗优势与贡献,肯定瑞尔理念,期许做好预防科普和公益活动,赞扬瑞尔热心公益 [6] 公司公益事业 - 2011年起携手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参与“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公益项目,举办慈善高尔夫球赛,截至2023年筹资186.82万元,项目覆盖全国23省,健康教育覆盖4万余人,口腔检查2万余人,窝沟封闭治疗2万余颗,龋齿填充近万颗 [7] - 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每销售一张乐牙卡捐赠10元,累积善款五万余元,庆典现场完成善款交接 [7] - 继续深化与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合作,联合发起更多“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儿童关爱项目,拓展内涵与外延,发起口腔医生义务在线问诊服务 [8] 公司其他活动 - 评选出年度最佳机构、年度荣誉人物等奖项,与核心医生和管理团队共话未来发展 [9]
瑞尔集团(066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7 16:3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口腔医疗服务集团,业务遍及全国[2] - 自1999年开设第一家瑞尔齿科诊所以来,一直提供口腔医疗服务[4] - 公司的使命是给每位患者带来健康、自信的微笑,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口腔医疗服务集团[3] - 公司提供各类专业及个性化口腔医疗服务,包括普通牙科、正畸科和种植科[4] 财务数据 - 收入达到历史新高,表观利润如期释放[9] - 总收入人民币886.2百万元,毛利率22.9%,净利润为人民币6.2百万元[9] - 毛利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67.2百万元增加21.3%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02.9百万元[11] - 净利润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亏损人民币90.0百万元,转为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人民币6.2百万元[12] - 經調整淨利潤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0.7百万元增加319.0%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4.7百万元[13] 业务拓展 - 重点经营区域为瑞尔诊所和瑞泰医院[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开设了一家口腔医院和一家口腔诊所,共计有41张牙科椅,接诊人次为986,359人次[14] - 公司扩大并升级了6家现有诊所,牙科椅数量从46张增至73张[17] 市场趋势 -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数字化和公众口腔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驱动[41] - 尽管COVID-19疫情对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个行业仍表现出强大韧性和反弹迹象,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42] 财务风险 - 公司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业务运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7] - 公司将打造市场领先的财务管理体系,以维护财务健康,并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和战略规划[47] 股权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6639[1] - 公司于2023年9月完成了收购广州瑞华口腔门诊部85%股权的交易,总价为人民币17百万元[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或其关联方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没有任何权益或空头头寸[98]
瑞尔集团(0663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19: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8620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771574千元增加14.9%[2][3] - 同期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8330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604400千元增加13.1%[2] - 毛利为人民币20285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67174千元增加21.3%[2][3]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4711千元,去年同期亏损71731千元,同比增长120.5%[2] - 期内净利润为人民币6234千元,去年同期亏损89970千元,同比增长106.9%[2][3] - 期内EBITDA为人民币14494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61831千元增加134.4%[2] - 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4470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0670千元增加319.0%[2][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716亿人民币增加14.9%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8.862亿人民币,因疫情后业务复苏及接诊人次增加[25]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044亿人民币增加13.1%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33亿人民币,因业务增长相关开支增加[33] - 公司毛利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72亿人民币增加21.3%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29亿人民币,因收入增加及经营效率改善[34]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550万元增加53.0%至2023年同期的6960万元[37] - 行政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19亿元减少33.4%至2023年同期的1.212亿元[40]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70万元减少57.3%至2023年同期的460万元[41]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290万元,2022年同期为减值亏损120万元[42]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为1470万元,2022年同期为经营亏损7170万元[43] - 净财务成本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20万元减少69.6%至2023年同期的490万元[44] - 期内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9000万元转为2023年同期盈利620万元[4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的3.242亿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3.187亿元[46] - 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3月31日的6.921亿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7.159亿元[47]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1.245亿元减少18.4%至2023年9月30日的1.016亿元[52] - 预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的1.422亿元增加11.1%至2023年9月30日的1.58亿元[54]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6.219亿元;2023年9月30日原到期日超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为1.836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5270万元[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为6830万元,2022年同期为9580万元[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获得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5.358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5.7%[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向银行抵押16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2亿元)作为9850万元银行贷款的抵押品[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8.86156亿元,2022年同期为7.71574亿元;毛利2.0285亿元,2022年同期为1.67174亿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为1471.1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7173.1万元;期内利润为623.4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8997万元[6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01元,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均为0.2元[6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623.4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8997万元[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4950.1万元,2022年同期为1.21038亿元[64] - 2023年9月30日总非流动资产为15.76741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15.28088亿元[65] - 2023年9月30日总流动资产为16.57623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15.33548亿元[65] - 2023年9月30日总资产为32.34364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30.61636亿元[65] - 2023年9月30日总非流动负债为6.72814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6.4086亿元[66] - 2023年9月30日总流动负债为7.50064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7.24886亿元[66] - 2023年9月30日总负债为14.22878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5746亿元[66]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886,156千元,2022年同期为771,574千元,同比增长约14.85%[74][77][78][79]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73,641千元,2022年同期为64,175千元,同比增长约14.75%[74]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利润10,162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86,982千元[74]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财务成本4,947千元,2022年同期为16,249千元[81]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3,928千元,2022年同期为2,988千元[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8.1万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8858.8万元;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分母为4.62569亿股,2022年同期为4.66307亿股[8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计算时,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88895亿股(含受限股份单位调整的2632.6万股);2022年因亏损未计入潜在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与基本亏损金额相同[88]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其他应收款项总计7714.8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7776.7万元;流动部分2023年9月30日为27321.6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28213.8万元[8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按账龄划分,不超3个月为5259.1万元、3至6个月为592.3万元等;2023年3月31日对应分别为4722万元、1472.3万元等[89] - 2023年9月30日计入非流动负债的有抵押银行借款为4447.2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4725.2万元;计入流动负债的有抵押和无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5405.9万元、18616.5万元,2023年3月31日对应为4905.9万元、12370.8万元[91] - 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年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81%、3.92%;无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2.65%、3.58%[91][93]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1年内到期为5405.9万元、1至2年为4447.2万元;2023年3月31日对应为4905.9万元、555.9万元[92]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337.9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8496.8万元;其他应付款项2023年9月30日为10160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12449.6万元[9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按账龄划分,不超3个月为5102.1万元、3至6个月为585.7万元等;2023年3月31日对应分别为4834.2万元、810万元等[9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通牙科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095亿人民币增加18.2%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839亿人民币[28] - 正畸科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12亿人民币增加13.9%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64亿人民币[28] - 种植科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566亿人民币增加13.4%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75亿人民币[28] - 2023年普通牙科、正畸科、种植科、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4.6%、23.3%、20.0%、2.1%;2022年分别为53.1%、23.5%、20.3%、3.1%[27] - 2023年瑞尔齿科、瑞泰口腔收入占比分别为45.4%、54.6%;2022年分别为49.9%、50.1%[30]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瑞尔齿科收入402,664千元,瑞泰口腔收入483,492千元;2022年同期瑞尔齿科收入384,982千元,瑞泰口腔收入386,592千元[74][79]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牙科收入483,868千元,正畸科收入206,414千元,种植科收入177,497千元,其他收入18,377千元[77]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华北收入368,674千元,华东收入237,955千元,华南收入68,882千元,西区收入210,645千元[78] 业务运营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接诊人次为986359人次,较去年同期的765216人次增加28.9%[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牙科椅总数为1530张,较截至2023年3月31日增长6.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15个城市拥有123家门店,包括113家口腔诊所及10家医院,牙医人数为959名[4] - 总接诊人次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65,216人次增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86,359人次,同比增加28.9%[10]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忠诚客户复诊率为47.7%,2022年同期为48.0%;约22%新患者由现有患者引荐[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3,456名全职雇员,牙医959人占27.7%,护理人员1,277人占37.0%,客服人员639人占18.5%,一般行政人员332人占9.6%,营销团队249人占7.2%[15][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超47.9%全职牙医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牙医团队取得资格后平均有10.8年行业经验[17] - 2018 - 2020年加入的牙医月均业绩在各自受雇期至2022年末分别以24%、39%、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17] - 与公司雇佣关系超五年、十年、十五年的牙医分别占牙医总数的38.0%、14.0%、6.4%[17] - 牙科椅总数从2022年的1,400张增至2023年的1,530张,每张牙科椅的收入从2022年的534,20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579,187千元人民币[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瑞尔齿科品牌在一线城市运营50家口腔诊所,瑞泰口腔品牌在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运营63家口腔诊所及10家口腔医院[29]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491,007千元,折旧及摊销129,834千元,所用牙科材料130,535千元等[79] 销售成本占比变化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所用牙科材料等销售成本占比分别为53.7%、17.4%、19.1%等;2022年分别为51.5%、20.2%、20.5%等[32] 公司上市及股份相关 - 公司于2022年3
瑞尔集团(0663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6 17:5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口腔医疗服务集团,业务遍及全国[2] - 自1999年开设第一家瑞尔齿科诊所以来,公司一直提供口腔医疗服务[3] - 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设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23财年录得收入人民币14.7亿元,同比略微下降9.2%[9] - 最终录得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29.2百万元[10] - 门店数量大幅增加,EBITDA从亏损转为盈利[60] 业务拓展 - 本财年公司通过新建和收购新增了14家门店,牙科椅数量同比增长18.8%[11],[13] - 公司在15个城市建立了9家口腔医院和114家口腔诊所,总接诊量达150万人次[12],[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收购了无锡市通善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华东无锡牙科市场,收购后对通善口腔进行了整合和赋能,为集团贡献了47.7百万元收入[16],[17] - 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MSCI明晟中国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获得指数基金的资金流入,将持续改善公司的流动性[37][38] 技术研发和创新 - 公司在口腔临床的多个领域广泛采用数字化技术,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研讨,推广创新技术在全行业内应用[23] - 公司独立研发了运营SaaS系统,帮助牙医及员工更轻松、快捷地处理日常运营及行政事务,提高了线上远程会诊的效率[25] 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利用专业技术和服务造福更多人民,不断提升国民口腔健康意识[35] 人力资源和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3,409名全职员工,其中牙医占26.8%,护理人员占37.4%,客服人员占18.3%,一般行政人员占10.2%,營銷團隊占7.3%[93] - 公司的薪酬架构包括薪金、福利及奖金,根据员工的绩效确定薪酬,并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员工福利计划[95] 风险管理和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3.0%[170] - 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21.9百万元,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人民币1,052.3百万元减少了[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