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传思维控股(08091)

搜索文档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6:3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香港业界领先的户外广告公司,专注公交媒体广告业务,自2021年9月初成为新大屿山巴士公司独家合作伙伴[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0[1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整体收益下降,主要因第五波疫情令市场气氛转差及2021年立法会选举广告活动结束[9]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550万港元减少约20.9%至2023年同期约4390万港元[12] - 毛利率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4.0%减少约8.9个百分点至2023年同期约35.1%[14]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约3.7万港元,2022年约570万港元[1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开支约7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700万港元[16]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约149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500万港元[17]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10万港元[20] - 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2180万港元及约3070万港元[2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30名雇员,2022年为27名;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1530万港元,2022年约1570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费用为550,000港元[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税务遵从服务费用为58,500港元[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及非审核服务总费用为608,500港元[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向股东分派的可分派储备(2022年:无)[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23.7%,向最大客户的销售约占9.0%[17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31.3%,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约占19.6%[1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巴士广告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180万港元减少约20.5%至2023年同期约4120万港元[12] - 的士广告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80万港元减少约38.9%至2023年同期约110万港元[12] 业务发展机遇 - 截至2023年4月,公司看似会受益于政府解除检疫限制及口罩政策[5] - 公司本年度第一季度取得若干客户合约续期[6] - 香港政府有意加大利用户外广告宣传,查询使用公司车身广告平台[6] - 香港政府提供的新一轮消费券会提高香港零售业参与推广程度,公司应能从中受惠[6] 业务资源变动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33] - 所得款项净额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小巴、其他交通工具、保健相关广告网络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920万港元,未动用1070万港元,预计2025年3月31日前悉數使用[33] - 公司取得额外868辆绿色小巴及62辆红色小巴的广告空间[35] - 公司使用不少于100辆旅游巴士广告空间的独家合约于2021年3月31日完结[35] - 公司取得额外26辆的士及50辆Taxiboard媒体的广告空间[35] - 公司于2021年9月开始与新大屿山巴士达成独家使用其广告空间协议,取得不少于88辆巴士广告空间[35] - 公司于2018年4月30日结束公立醫院广告空间协议,6月30日后停办保健及美容零售店媒体平台[35] - 公司委聘外判商开发的巴士广告库存管理新系统于2022年7月投入服务[35] 业务拓展计划 - 2023下半年公司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扩展业务覆盖范围,投资关键词搜索吸引内地潜在客户[37] 公司人员信息 - 梁俊威52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26年市场推广经验[41] - 施冠駒51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超21年营商经验[42] - 林右烽54岁,2019年8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等领域经验丰富[44] - 孙韻妮48岁,2021年6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销售及市场推广经验丰富[45] - 林曉盈50岁,2021年8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手套和配饰行业有逾20年制造经验[46] - 洪啟文58岁,2011年12月加入集团任销售及市场推广总监,有逾26年销售经验[48] - 陈鳳儀38岁,2018年1月加入集团,2020年7月晋升为财务总监,有超15年会计及财务经验[48] - 冯淑嫻49岁,2017年7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逾25年公司秘书领域经验[49]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51] - 除“主席及行政总裁”一节披露的偏离外,公司在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62]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在会议前至少3日寄发给全体董事,定期会议提前至少14日发通告[63]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了4次会议[65] - 周慧珠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梁俊威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施冠驹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林右烽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5,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孙韵妮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林晓盈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67]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已审阅集团业绩、审核计划、审核费用、内部监控检讨报告等[74]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已审阅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服务合约及委任函等[77]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已检讨董事会架构及组成、独立性、多元化政策等[78] - 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0]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企业管治四个委员会[72]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为主席[73]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为主席[75]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孙韵妮为主席[78] - 公司为董事安排GEM上市规则及董事责任更新情况培训课程及监管资料阅读资料[69] - 董事会认为周慧珠适合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以维持集团效率[70] - 现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3(男性)比3(女性)[8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例为12(男性)比18(女性)[84] - 企业管治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89]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会考虑诚信信誉、行业成就等多方面因素[80] - 提名委员会可要求候选人提供额外资料及文件,为填补空缺或增加成员应作推荐供董事会审议批准[82] - 董事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多元化[83]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组成,林晓盈女士为主席[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94] - 公司秘书冯淑娴女士本年度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15条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97] - 拥有至少十分之一附带投票权已缴足股本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集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在递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00] - 若董事会在收到要求后21日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申请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付合理开支[100]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须在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内递交书面提名通知[106] - 全体董事及独立核数师中审众环均已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09] - 公司于2019年2月11日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定派息比率,股息建议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10] - 本年度公司的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11] - 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提议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遵守GEM上市规则[112] 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情况 - 公司提交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的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董事会于2023年6月20日确认并批准[114][118] - 2022/23年车辆使用产生的NOx为8.02千克(2021/22年为8.22千克)、SOx为0.23千克(2021/22年为0.24千克)、PM为0.54千克(2021/22年为0.61千克)[122] - 2022/23年汽车燃油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42.30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22年为43.90吨),用电产生的能源间接排放为19.3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22年为22.38吨),其他间接排放为0.9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22年为1.09吨)[124] - 2022/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59吨(2021/22年为67.37吨),较2021/22年同期下降约7.10%;每名员工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8吨(2021/22年为2.50吨),较2021/22年同期下降约16.80%[125] - 公司目标为未来五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2%[125] - 公司主要从事运输及户外广告业务,报告范围着重于香港经营的环境及社会表现[119]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环境、社会和管治表现,管理层负责识别及应对相关事项并向董事会报告[115] - 编制报告应用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资料来自公司内部文件及统计数据[117][11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持份者维持关系及沟通,制定策略时考虑持份者期望[120] - 本年度公司不知悉严重违反废气、温室气体排放及废弃物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影响情况[121] - 2022/23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0.52吨,较2021/22年的12.39吨减少约15.09%[127] - 2022/23年广告废弃物为10.32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344;废纸为0.20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007[127] - 2021/22年广告废弃物为12.16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450;废纸为0.23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008[127] - 2022/23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01,188千瓦,较2021/22年的214,510千瓦减少约6.21%[130] - 2022/23年柴油消耗151,631千瓦,所购买电力消耗49,557千瓦;2021/22年柴油消耗157,116千瓦,所购买电力消耗57,394千瓦[130] - 2022/23年能源消耗密度为每名员工6,706.27千瓦,2021/22年为7,944.81千瓦[130] - 公司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将能源消耗总量降低2%[131] - 公司制定全面的台风及暴雨安排应对实体风险,保障员工健康及安全[137] - 公司将监察营商环境变化,探索商机以应对过渡风险[138] - 公司将实行系统化的数据收集策略巩固“绿色”环境措施[134] 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30名雇员,2022年为27名[140] - 2023年3月31日女性雇员18名,流失率50.00%;男性雇员12名,流失率16.67%[140] - 2023年3月31日30岁以下雇员5名,流失率120%;30至50岁雇员14名,流失率35.71%;超过50岁雇员11名,流失率0%[140] - 本年度24名员工参加培训,占员工总数80%,每名员工平均培训8.5小时[144] - 女性受训员工占比41.67%,平均受训25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0 2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益从2022财年约5550万港元减少约20.9%至2023财年约4390万港元,运输业务收益从约5440万港元减至约4350万港元[4] - 毛利从2022财年约2440万港元减少约36.9%至2023财年约154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44.0%降至约35.1%[5]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95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310万港元[6] - 2023财年收益4389.8万港元,2022财年为5548.1万港元[7] - 2023财年毛利1541.7万港元,2022财年为2440.9万港元[7] - 2023财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937.7万港元,2022财年为264.4万港元[7] - 2023财年年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946.2万港元,2022财年为272.2万港元[7]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4640.8万港元,2022年为3653万港元[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4422万港元,2022年为4913万港元[8] - 2023年3月31日资产净值4058.2万港元,2022年为5004.4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为43,898千港元,销售成本为28,481千港元,毛利为15,417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9,377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为55,481千港元,销售成本为31,072千港元,毛利为24,409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2,644千港元[28]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香港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43,898千港元和55,481千港元,指定非流动资分别为46,408千港元和36,530千港元[30] - 2023年和2022年提供服务(固定价格)收益分别为40,792千港元和51,713千港元,提供服务(可变价格)收益分别为2,998千港元和3,539千港元[31] - 2023年和2022年销售餐饮产品收益分别为0千港元和144千港元,特许经营收入分别为108千港元和85千港元[31] - 2023年和2022年包括于年初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金额分别约为5,567,000港元和约7,896,000港元[31]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3,977千港元和5,370千港元,合约负债分别为6,550千港元和5,594千港元[31] - 2023年和2022年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1,663千港元和1,381千港元[33] - 2023年和2022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分别为(9,377)千港元和(2,644)千港元[36] - 2023年和2022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85千港元和78千港元[34][36]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9,462)千港元和(3,050)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720,000千股[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分配至现有合约项下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总额约为15,601,000港元,2022年约为15,347,000港元[32] - 2023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4248.9万港元,较2022年的3093.3万港元有所增加[43] - 2023年,公司就广告显示分部的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256万港元[45] - 2023年3月31日,租赁负债为4125.6万港元,较2022年的2841.4万港元有所增加[48]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928.9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66.3万港元[4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承担短期租赁约131万港元,较2022年的161.7万港元有所减少[49] - 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232万港元,较2022年的322.6万港元有所减少[50] - 会所会籍估计可收回金额232万港元较其账面价值低30.6万港元,已识别减值亏损30.6万港元[51] - 2023年和2022年上市债务投资分别为1,472,000港元和1,456,000港元,2023年6月16日其账面价值降至约737,000港元[54][55]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3,977,000港元和5,370,000港元,同比下降约25.94%[56] - 2023年和2022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963,000港元和2,124,000港元,同比下降约7.58%[60]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528,000港元和196,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70.41%[61] - 2023年和2022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712,000港元和1,389,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3.25%[61] - 2023年和2022年合约负债分别为6,550,000港元和5,59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7.09%[61] - 2023年和2022年法定股本均为72,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均为7,200,000港元[63]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550万港元减少约20.9%至2023年同期约4390万港元[70] - 毛利率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4.0%减少约8.9个百分点至2023年同期约35.1%[74]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约3.7万港元,2022年约570万港元[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同期约310万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950万港元[80] - 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2180万港元及约3070万港元[82] - 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并无银行借款[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153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70万港元有所下降[9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运输业务收益为43,492千港元,保健业务收益为298千港元,物流广告业务收益为0千港元,餐饮业务收益为108千港元[27]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运输业务毛利为15,163千港元,保健业务毛利为239千港元,物流广告业务毛利为0千港元,餐饮业务毛利为15千港元[27]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在香港的收益为43,898千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广告显示服务收益为43,790千港元,餐饮服务收益为108千港元[28] - 巴士广告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180万港元减少约20.5%至2023年同期约4120万港元[71] - 的士广告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80万港元减少约38.9%至2023年同期约110万港元[71] - 物流广告业务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收益,2022年同期收益约20万港元[72] - 其他类型广告服务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7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约120万港元[72]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相关 - 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生效时间不同,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的有4项,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的有3项,另有1项生效日期待定,董事认为未来采纳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5]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平值计量,金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数[17]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集团实体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时汇率入账,外币货币资产及负债以报告期末汇率换算[19]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有运输业务、保健业务、物流广告业务、餐饮业务4个可申报经营分部[2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户外广告空间及服务,还提供设计、制作及广告物流服务[64][65] 收益下降原因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整体收益下降,主要因第五波COVID - 19疫情及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广告活动结束[66] 租赁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约21%的租赁合约包含延期选择权,未计入租赁负债的未贴现潜在未来租赁付款额约为580万港元[42] 收益增长率及贴现率 - 收益的一般年度及永久增长率估计为2%,现金流量采用税前贴现率8.3%贴现[46] 品牌代理权交易 - 2019年5月3日公司以120,000美元(约942,000港元)代价取得蜜滋麻美品牌在香港的独家代理权,2021年续约三年,2023年4月1日以560,000港元转让该代理权[52][5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30名雇员,较2022年的27名增加3名[91] 股份发行及款项使用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92] - 所得款项净额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不同广告网络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实际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920万港元,未动用1070万港元[92] 广告空间拓展 - 集团取得额外868辆绿色小巴及62辆红色小巴的广告空间[95] - 集团取得额外26辆的士及50辆Taxiboard媒体的广告空间,以及不少于88辆新大屿山巴士的广告空间[97][98] 资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 - 新的广告资讯管理系统于2022年7月投入服务[10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06] 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份过户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18日举行,8月15日至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07][108] 董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全面遵守交易必守标准,无不合规事件[110] 企业管治情况 - 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11] - 周慧珠女士身兼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董事会认为其适合担任以维持集团效率[112] 审核委员会组成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先生为主席[113] 财务报表核对情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中审众环核对与草稿一致,中审众环未作保证[114]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3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6月2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提供广告显示服务[6]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公司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7] - 公司采用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报表无重大影响[9][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204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025千港元;九个月收益为3313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3303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482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511千港元;九个月毛利为117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662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700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3345千港元;九个月亏损4452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3897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870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2872千港元;九个月亏损5082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2865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0.12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0.40港仙;九个月每股亏损0.71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0.35港仙[3] - 2021年4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5273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602千港元,2022年4月1日为5004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962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2,04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8,025千港元下降33.2%[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3,13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3,303千港元下降23.5%[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指定非流动资產为53,93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6,530千港元增长47.6%[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21,38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3,641千港元下降9.5%[17][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11,74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662千港元下降40.3%[17][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4,452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溢利3,897千港元[17][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700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溢利3,345千港元[19][20]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分别为12.3万港元和43.9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99.5万港元和189万港元[22]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44.9万港元和34.4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117.5万港元和106.2万港元[24]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香港利得税分别为17万港元和47.3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63万港元和103.2万港元[25]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亏损)/盈利分别为-87万港元和287.4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508.2万港元和253.7万港元[28]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三个月及九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7.2亿股[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71港仙(2021年:盈利0.35港仙)[29]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无)[30] - 集团总收益从2021年九个月约4330万港元减少23.6%至2022年同期约3310万港元[35] - 毛利率从2021年九个月约45.4%减少9.9个百分点至2022年同期约35.5%[38] - 销售开支从2021年九个月约540万港元减少3.7%至2022年同期约520万港元[39]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九个月约1120万港元减少4.5%至2022年同期约1070万港元[40] - 融资成本2022年九个月约12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10万港元[41] - 2022年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10万港元,2021年同期应占溢利约250万港元[4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运输业务收益为33,02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541千港元下降22.4%[17][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保健业务收益为3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52千港元下降91.6%[17][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餐饮业务收益为7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4千港元下降46.5%[17][19] - 巴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九个月约4010万港元减少20.9%至2022年同期约3170万港元[35] - 的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九个月约180万港元减少61.1%至2022年同期约70万港元[35] 集团业务合作情况 - 2022年10月集团开始与一家公司合作,独家使用其位于香港黄金地段的广告牌及电视幕墙广告空间[33] - 集团旗下附属公司与德国汽车电子制造商就古董车修复及维修引擎管理电脑及其电子零件展开合作,已成功进行数笔车辆买卖交易并获合理溢利[33] 集团收益下降原因 - 集团整体收益下降,主要因第五波COVID - 19疫情及香港政府社交距离措施致市场气氛变差,以及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广告活动结束[32] 公司股权结构 - 周慧珠女士持有公司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46] - 施冠驹先生持有公司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46] - Goldcore持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约38.70%;周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拥有相同数量股份及权益比例[52] - AL Capital Limited持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约19.44%;刘智诚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拥有相同数量股份及权益比例[52] - Silver Pro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约13.05%;施先生、朱秀娟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配偶权益拥有相同数量股份及权益比例[52] 公司证券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计划项下无未行使购股期权,自计划采纳以来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56]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员无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无违规事件[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C.2.1,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60]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讨论及审阅集团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报告[61]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董事包括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63]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1 16: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0,93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479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21,0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278千港元[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3,93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686千港元;六个月毛利为6,9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151千港元[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1,938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1,572千港元;六个月亏损3,752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552千港元[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116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1,073千港元;六个月亏损4,2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7千港元[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0.30港仙,2021年同期盈利0.10港仙;六个月每股亏损0.59港仙,2021年同期亏损0.05港仙[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5,982千港元,3月31日为36,530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44,754千港元,3月31日为49,130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8,558千港元,3月31日为18,411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5,832千港元,3月31日为50,044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4,212千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712千港元,2021年为7553千港元[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00千港元,2021年为7179千港元[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399千港元,2021年为10916千港元[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3千港元,2021年为3816千港元[7] - 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904千港元,2021年为32537千港元[7] - 2022年三个及六个月期间总收益分别为10932千港元和21094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3479千港元和25278千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1094千港元,2021年为25278千港元[15][17] - 2022年9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为45982千港元,3月31日为36530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总计14,170千港元,毛利6,924千港元;2021年同期销售成本15,127千港元,毛利10,151千港元[20][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872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10,822千港元,融资成本726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3,752千港元;2021年同期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451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10,332千港元,融资成本718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552千港元[20][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成本总计6,999千港元,毛利3,933千港元;2021年同期销售成本7,793千港元,毛利5,686千港元[22][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316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5,798千港元,融资成本389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1,938千港元;2021年同期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082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4,841千港元,融资成本355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1,572千港元[22][2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3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82千港元;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87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51千港元[25]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38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55千港元;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7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18千港元[27]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期内税项17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99千港元;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为46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59千港元[28]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三及六个月,香港利得税首2百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2百万港元以上部分按16.5%计算,不符合两级税率的实体按16.5%统一税率征税[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9港仙,2021年为亏损0.05港仙[32]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股息[33]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分别为24.3万港元及28.9万港元[35]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中汽车及配件为332万港元,3月31日为316.1万港元[36] - 2022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上市债务投资为138.4万港元,3月31日为145.6万港元[37]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10.1万港元,3月31日为537万港元[39]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1万港元,3月31日为19.6万港元[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266.6万港元,退休福利为2.1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94.8万港元及2.6万港元[43] - 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417.3万港元,3月31日为3701.9万港元[45] - 集团总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2530万港元减少16.6%至2022年同期约2110万港元[50] - 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约40.2%减少7.4个百分点至2022年同期约32.8%[54] - 销售开支从2021年同期约300万港元增加16.1%至2022年同期约350万港元[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1年同期约30万港元增至2022年同期约420万港元[58] - 2022年9月30日资本金为4583.2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004.4万港元[59] - 2022年9月30日和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2620万港元和约3070万港元[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730万港元,2021年约为720万港元[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提供广告显示服务[9] - 公司拥有运输、保健、物流广告及餐饮四个可申报经营分部[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运输业务收益21,018千港元、保健业务24千港元、餐饮业务52千港元,总计21,094千港元;2021年同期运输业务24,630千港元、保健业务386千港元、业务118千港元、餐饮业务144千港元,总计25,278千港元[20][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运输业务收益10,894千港元、保健业务14千港元、餐饮业务24千港元,总计10,932千港元;2021年同期运输业务13,200千港元、保健业务191千港元、业务88千港元,总计13,479千港元[22][23] - 巴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2320万港元减少13.8%至2022年同期约2000万港元[50] - 的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120万港元减少50.0%至2022年同期约60万港元[50]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2年10月公司与本地广告牌拥有人签订独家使用合约,广告牌位于香港黄金地段[48]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69] - 所得款项净额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小巴、其他交通工具、保健相关广告网络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6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920万港元,未动用1070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用完[69] - 公司取得额外841辆绿色小巴及62辆红色小巴的广告空间[71] - 公司取得额外26辆的士及50辆Taxiboard媒体的广告空间,与新大屿山巴士合作取得不少于88辆巴士广告空间[72] - 公司委聘外判商开发的新广告资讯管理系统于2022年7月投入服务[73] 公司股权结构 - 周慧珠女士以实益拥有人和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2.7864亿股普通股,持股权益约38.70%[77][78] - 施冠驹先生以实益拥有人和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9396万股普通股,持股权益约13.05%[77][78] - 周女士持有Goldcore 100%股份权益,施先生持有Silver Pro 100%股份权益[79] - 2022年9月30日,Goldcore持有2.7864亿股普通股,占比38.70%;周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38.70%[82] - 2022年9月30日,AL Capital Limited持有1.39968亿股普通股,占比19.44%;刘智诚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19.44%[82] - 2022年9月30日,Silver Pro持有9396万股普通股,占比13.05%;施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朱秀娟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13.05%[82] 公司合规与治理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86] - 公司于2016年1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2022年9月30日该计划无未行使购股,自采纳以来无购股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情况[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等相关人员无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8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无违规事件[90]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基于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偏离守则条文C.2.1,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91] - 2022年9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应披露权益或淡仓[80]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设立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9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为主席[9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评估财务报告等系统有效性、监察审核程序等[92]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报告[92] 公司人员信息 - 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周慧珠、梁俊威[94] - 报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施冠駒[94] - 报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右烽、孙韻妮、林曉盈[94] - 周慧珠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94] - 2022年9月30日员工数量为29名,2021年9月30日为30名[68] 外部环境信息 - 香港第二季度出口下跌超过8%[74]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1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2公司收益为10,1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799千港元,同比下降13.87%[2] - 2022年Q2公司毛利为2,99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465千港元,同比下降32.99%[2] - 2022年Q2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1,8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0千港元,同比扩大77.84%[2] - 2022年Q2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2,0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80千港元,同比扩大94.07%[2] - 2022年Q2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为0.29港仙,2021年同期为0.15港仙,同比扩大93.33%[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47,948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51,657千港元,同比下降7.18%[3] - 2022年Q2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5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69万港元[23] - 2022年Q2融资成本为33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63万港元[25] - 2022年Q2所得税开支为28.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万港元[26] - 2022年Q2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9港仙,2021年同期为0.15港仙[28] - 2022年Q2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2亿股,与2021年同期相同[2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Q2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29] - 公司总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1180万港元减少约13.6%至2022年同期约1020万港元[34] - 毛利率由2021年同期约37.8%减少约8.4个百分点至2022年同期约29.4%[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2年同期约21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10万港元[41] - 销售开支由2021年同期约170万港元减少约17.6%至2022年同期约140万港元[38]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2香港地区收益为10,1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799千港元,同比下降13.87%[13] - 2022年Q2来自香港外部客户收益为1016.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179.9万港元[16] 各类型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2巴士广告显示服务收益为9,7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11千港元,同比下降11.44%[13] - 2022年Q2餐饮服务收益为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4千港元,同比下降80.56%[13] - 2022年Q2运输业务、保健业务、物流广告业务、餐饮业务收益分别为1012.4万港元、1万港元、2.8万港元、1016.2万港元[19] - 2021年Q2运输业务、保健业务、物流广告业务、餐饮业务收益分别为1143万港元、19.5万港元、3万港元、14.4万港元[21] - 巴士广告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1100万港元减少约11.0%至2022年同期约980万港元[34] - 的士广告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40万港元减少约50.0%至2022年同期约20万港元[34] - 私家医院及诊所媒体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19.5万港元减至2022年同期约1万港元[34] - 物流广告业务2022年同期无收益,2021年同期收益约3万港元[35] - 其他类型广告服务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6.7万港元增至2022年同期约18.6万港元[35] - 餐饮业务收益由2021年同期约14.4万港元减至2022年同期约2.8万港元[35] 公司股权结构 - 周慧珠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及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45] - 施冠驹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及受控法团权益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45] - 周慧珠女士持有相联法团Goldcore 100%权益[48] - 施冠驹先生持有相联法团Silver Pro 100%权益[48] - Goldcore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51] - AL Capit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51] - 刘智诚先生作为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51] - Silver Pro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51] - 朱秀娟女士作为配偶权益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5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致力于达到高水平企业管治,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C.2.1,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59] - 董事会认为周女士适合担任两职以维持集团整体策略规划、管理及业务发展效率,且已确保充分维持权力及授权的平衡[59] - 董事会及董事会企业管治委员会将在每个财政年度或期间检讨集团的企业管治政策及遵守情况[5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及守则设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先生为主席[6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就集团财务报告等系统有效性提供独立意见、监察审核程序等[60]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报告[60] 公司人员构成 - 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周慧珠女士、梁俊威先生[62] - 报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施冠駒先生[62] - 报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右烽先生、孙韻妮女士、林曉盈女士[62] 报告发布时间 - 报告发布时间为2022年8月5日[62] 公司主要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提供广告显示服务[5] 指定非流动资产变化 - 2022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为3791.2万港元,3月31日为3653万港元[16]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6-29 16:50
公司业务整体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运输业务上半年收入仍录得增长[6] - 政府收紧防疫措施使公司业务活动急挫,户外广告市场几乎停滞不前[6] - 香港约九成人口已完成接种疫苗或已有抗体,社区已产生自然免疫群体[6] - 公司为市场及经济复苏做好准备,继续专注户外广告业务,探索其他媒体平台,采用灵活销售套餐[4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0[153] 巴士广告业务数据 - 公司独家专线小巴广告空间存货由2021年3月31日的1406个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1461个[9] - 巴士广告收益毛利率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33.3%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约44.0%[9] - 巴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380万港元增加约18.3%至2022年同期约5180万港元[13] 巴士广告业务合作与拓展 - 公司于2021年9月1日开始与新大屿山巴士进行独家合作,新广告平台广告商数目保持健康发展[9] - 公司取得额外838辆绿色小巴及62辆红色小巴的广告空间[37] - 公司使用不少于100辆旅游巴士广告空间的独家合约于2021年3月31日结束,取得额外26辆的士及50辆Taxiboard媒体的广告空间,与新大屿山巴士达成独家使用其广告空间协议并取得不少于88辆巴士广告空间[37] 餐饮业务情况 - 公司就蜜滋麻美品牌餐饮业务与独立第三方进行特许经营安排[10] - 餐饮业务毛损率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53.9%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约23.1%[10]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720万港元增加约17.6%至2022年同期约5550万港元[13] - 的士广告收益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30万港元增加约38.5%至2022年同期约180万港元[13] - 销售成本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210万港元减少约3.2%至2022年同期约3110万港元[15] - 毛利率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2.0%增加约12.0个百分点至2022年同期约44.0%[15] - 销售开支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70万港元增加22.8%至2022年同期约700万港元[19] - 行政开支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460万港元增加约2.7%至2022年同期约1500万港元[20]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约570万港元,因公司债券亏损所致[18]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其他营运开支约38.4万港元,因出售一间附属公司的亏损所致[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1年同期约470万港元降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10万港元[23] 公司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34] - 所得款项净额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小巴、其他交通工具、保健相关广告网络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3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850万港元,未动用1140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全部使用[34] 公司系统开发 - 公司委托外判商开发的小巴广告库存管理系统新广告资讯管理系统于2022年7月1日正式推出[3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27名雇员(2021年为37名),员工成本约1570万港元(2021年约1540万港元)[39] - 雇员数目减少主要因将蜜滋麻美品牌零售店餐饮产品特许经营权授予独立第三方营运[3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有27名雇员,2021年为37名[135] - 2022年3月31日女性雇员17名,流失率47.06%;男性雇员10名,流失率40.00%[135] - 2021年3月31日女性雇员25名,流失率0%;男性雇员12名,流失率8.33%[135] - 2022年3月31日30岁以下雇员0名,流失率100%;30至50岁雇员19名,流失率26.32%;超过50岁雇员8名,流失率0%[135] - 2021年3月31日30岁以下雇员7名,流失率0%;30至50岁雇员22名,流失率4.55%;超过50岁雇员8名,流失率0%[135] 公司董事与管理层信息 - 周慧珠72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在户外媒体广告行业拥有超22年经验[44] - 梁俊威51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拥有超25年市场推广经验[45] - 施冠驹50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拥有超20年营商经验[46] - 林右烽53岁,2019年8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金融及会计领域经验丰富[48] - 孙韵妮47岁,2021年6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销售及市场推广有丰富经验[49] - 林晓盈49岁,2021年8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手套和配饰行业有逾20多年制造经验[50] - 洪启文57岁,2011年12月加入集团,拥有逾25年销售经验[52] - 何希文33岁,2012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小巴营运[52] - 周慧珠自2007年7月和2012年12月起分别为传广通媒体和传广通媒体推广的董事[44] - 梁俊威2011年6月加入集团,2012年12月获委任为传广通媒体及传广通媒体推广的董事[45] - 公司秘书冯淑娴48岁,2017年7月7日获委任,在公司秘书领域有逾24年经验[53]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一节披露的偏离外[55] - 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委任函,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63] - 董事会每年至少四次定期会晤,议程及文件在会议前至少三日寄发[65] - 董事会定期会议提前至少14日发通告,其他董事委员会会议合理时间发通告[65]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5次会议[66] - 董事履行责任时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公司支付[66] - 涉及利益冲突事宜在董事会会议讨论,相关董事申报利益并放弃表决[66]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作年度独立性确认,公司认为其符合独立性指引[62]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应出席5次,周慧珠、梁俊威、林右烽出席率100%,施冠駒出席率80% [68]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会议应出席3次,区瑞明出席率约66.7%,林右烽出席率100% [6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应出席2次,周慧珠、区瑞明、梁文傑出席率100% [68]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应出席2次,梁俊威、区瑞明、林右烽出席率100% [68] - 本年度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应出席1次,施冠駒、林右烽出席率100% [68]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应出席1次,各董事出席率100% [68]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 [75] - 梁文傑自2021年6月22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 [69] - 孙韵妮自2021年6月22日起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 [69] - 本年度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 [71]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6][78]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9] - 企业管治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公司于2019年2月11日采纳提名政策[80] - 董事会于2016年12月19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84] - 拥有至少十分之一附带投票权已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集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在递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97] - 若董事会在收到要求21日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申请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97] - 股东欲提名人士竞选董事,须在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内递交书面提名通知[103] - 公司于2019年2月11日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定派息比率,派付及金额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05] - 本年度公司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06] - 公司建立与股东等的多种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大会、报告、通告等[104] - 公司就内幕消息披露采纳信息披露政策及程序,定期检讨并采取措施确保合规保密[92] - 集团建立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组成的风险管理架构[9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91] - 冯淑娴女士为公司秘书,本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4][95] 公司费用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520,000港元[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税务遵从服务费用为57,000港元[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及非审核服务总费用为577,000港元[88] 公司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相关 - 公司提交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的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108] - 2021/22年车辆使用产生的NOx排放8.22千克,SOx排放0.24千克,PM排放0.61千克,较2020/21年稍有减少[117] - 2021/22年汽车燃油直接温室气体排放43.90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所耗1.63吨,较2020/21年的45.62吨和1.23吨有变化[119] - 2021/22年用电产生的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22.38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所耗0.83吨,较2020/21年的38.09吨和1.03吨减少[119] - 2021/22年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09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所耗0.04吨,较2020/21年的1.72吨和0.05吨减少[119] - 2021/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67.37吨,每名员工排放总量为2.50吨,较2021年的85.43吨和2.31吨,总量减少[120] - 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范围剔除位于香港中环的蜜滋麻美品牌餐饮产品零售店[113]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环境、社会和管治表现,每年审阅及批准相关报告[109] - 公司应用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编制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111][11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持份者维持关系及沟通[115] - 2021/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2.39吨,较2020/21年的9.66吨增加,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458吨,2020/21年为0.261吨[123] - 2021/22年广告废弃物数量为12.16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450吨,2020/21年数量为9.42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255吨[123] - 2021/22年废纸数量为0.23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008吨,2020/21年数量为0.24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006吨[123] - 2021/2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14,510千瓦,较2020/21年的243,190千瓦减少约11.79%,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7,944.81千瓦,2020/21年为6,572.71千瓦[126] - 2021/22年直接能源消耗中柴油为157,116千瓦,2020/21年为163,280千瓦[126] - 2021/22年间接能源消耗中所购买电力为57,394千瓦,2020/21年为79,910千瓦[126] - 公司产生的有害废弃物主要来自油墨,但数量不大未报告相关数据[122] - 公司未披露用水数据,本年度也无大量包装材料[127][128] - 公司制定台风及暴雨安排应对实体风险,还将监察营商环境变化应对过渡风险[132][133] - 公司将实行系统化的数据收集策略巩固“绿色”环境措施[129] 公司员工安全与培训 - 过去三个报告年度(截至2020、2021、2022年3月31日)无因工死亡事故[138] - 截至2021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及公司秘书按GEM上市规则参加培训[139] 公司供应商与客户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主要与8名位于香港的主要供应商合作[143] - 本年度公司未收到客户重大投诉,2021年也无重大投诉[1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向公司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26.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1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8,02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677千港元;九个月收益为43,3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784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9,51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01千港元;九个月毛利为19,66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669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3,345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2,195千港元;九个月溢利为3,8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2,825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2,8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2,250千港元;九个月溢利为2,865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3,152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和摊薄盈利为0.35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0.43港仙[2] - 2020年4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57,87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4,721千港元,2021年4月1日为52,73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602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香港地区收益为43,303千港元,较2020年的35,784千港元增长约21.01%[11][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8,025千港元,较2020年的9,677千港元增长约86.27%[1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3,897千港元,而2020年为亏损2,825千港元[18][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3,345千港元,而2020年为亏损2,195千港元[20][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指定非流动资产为36,2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1,120千港元下降约11.91%[14] - 2021年九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365千港元,较2020年的181千港元增长约101.66%[22] - 2021年九个月租赁负债减租的收益为734千港元,2020年无此项收益[22] - 2021年九个月无形资产减值拨回的收益为594千港元,2020年无此项收益[22] - 公司获政府补助142.1万港元,其中保就业计划补助134.1万港元,持牌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补助8万港元[23] - 截至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34.4万港元和25.7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106.2万港元和92.2万港元[24] - 截至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分别为47.3万港元和5.5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103.2万港元和32.7万港元[25] - 截至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分别为287.4万港元和亏损225.7万港元,九个月分别为253.7万港元和亏损312万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5港仙,2020年为亏损0.43港仙[27] - 公司总收益由2020年同期约3580万港元增加约21%至2021年同期约4330万港元[33] - 销售成本从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24.1百万港元减少约2%至2021年同期约23.6百万港元[36] - 毛利率从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32.6%增加约12.8个百分点至2021年同期约45.4%[36] - 销售开支从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4.5百万港元增加20%至2021年同期约5.4百万港元[37] - 行政开支在2020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为11.2百万港元[38] - 融资成本从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0.9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约1.1百万港元[39]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5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约3.2百万港元[4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运输业务收益为42,541千港元,较2020年的34,487千港元增长约23.35%[18][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运输业务收益为17,911千港元,较2020年的9,129千港元增长约96.19%[20][21] - 巴士广告毛利率由2020年同期约34.2%增至2021年同期约45.9%[30] - 餐饮业务毛损率由2020年同期约59.7%减至2021年同期约30.9%[31] - 巴士广告收益由2020年同期约3300万港元增加约21.5%至2021年同期约4010万港元[33] - 物流广告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收益约为0.2百万港元;其他类型广告服务收益从2020年同期约0.2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约0.7百万港元[34] - 餐饮业务收益从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约0.8百万港元减至2021年同期约0.1百万港元[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6月2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5] - 公司连同附属公司统称集团,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提供广告显示服务[5] 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理公司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6] - 集团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 股权结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周慧珠女士持股278,640,000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施冠驹先生持股93,960,000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45] - 周慧珠女士在Goldcore权益百分比为100%,施冠驹先生在Silver Pro权益百分比为100%[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Goldcore持股2.7864亿股,占比38.70%;周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股2.7864亿股,占比38.70%;AL Capital持股1.39968亿股,占比19.44%;刘智诚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39968亿股,占比19.44%;Silver Pro持股9396万股,占比13.05%;施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股9396万股,占比13.05%;朱秀娟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股9396万股,占比13.05%[51] 证券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项下无未行使购股,自计划采纳以来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55] 合规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9个月,董事、附属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权益或利益冲突情况[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无违规事件[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A.2.1,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5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讨论及审阅集团2021年12月31日止9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报告[60] 董事信息 - 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周慧珠女士、梁俊威先生;非执行董事为施冠驹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右烽先生、孙韵妮女士、林晓盈女士[6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28]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1-11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3,47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584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25,27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6,107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5,68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093千港元;六个月毛利为10,15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368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5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466千港元;六个月溢利为55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630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073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604千港元;六个月亏损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902千港元[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889千港元,3月31日为41,120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3,457千港元,3月31日为55,947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3,266千港元,3月31日为25,031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0,191千港元,3月31日为30,916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2,730千港元,3月31日为52,737千港元[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及全面收入总额为33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30千港元[4]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55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0010千港元[6]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7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741千港元[7]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09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9317千港元[7]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8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48千港元[7] - 2021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53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896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分别为1,082千港元、1,451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132千港元、1,281千港元[2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融资成本均为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355千港元、718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305千港元、665千港元[2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分别为499千港元、559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138千港元、272千港元[3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为770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594千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亏损为33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863千港元[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5港仙,2020年同期为亏损0.12港仙[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33]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分别为289,000港元及1,146,000港元[3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存货为3,212千港元,3月31日为3,151千港元[3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185千港元,3月31日为3,740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80千港元,3月31日为337千港元[3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2,948千港元,退休福利为26千港元;2020年同期短期福利为2,373千港元,退休福利为31千港元[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5,463千港元,3月31日为38,858千港元[43] - 集团总收益从2020年同期约2610万港元减少约3.1%至2021年同期约2530万港元[47] - 销售成本从2020年同期约1670万港元减少约9.6%至2021年同期约1510万港元[50] - 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约35.9%增加约4.3个百分点至2021年同期约40.2%[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0年同期约90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约30万港元[54] - 2021年9月30日资本金额达5273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5273.7万港元)[55] - 2021年9月30日及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3020万港元及3090万港元[56] - 2021年9月30日集团有30名雇员(2020年9月30日:38名)[6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720万港元(2020年:约760万港元)[6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三季度香港地区收益为1347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584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527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6107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广告显示服务收益为2513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5594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餐饮服务收益为14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13千港元[16] - 2021年9月30日香港地区指定非流动资为39889千港元,3月31日为41120千港元[1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运输业务、保健业务、物流广告业务、餐饮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4,630千港元、386千港元、118千港元、144千港元,总计25,278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25,358千港元、125千港元、111千港元、513千港元,总计26,107千港元[23][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为10,15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368千港元[23][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55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630千港元[23][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运输业务、保健业务、物流广告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3,200千港元、191千港元、88千港元,总计13,479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13,207千港元、55千港元、53千港元、269千港元,总计13,584千港元[25][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为5,68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093千港元[25][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5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466千港元[25][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小巴广告业务毛利率从约38.1%增至约40.2%[44] - 小巴广告收益从2020年同期约2410万港元减少约3.7%至2021年同期约2320万港元[47] - 餐饮业务收益从2020年同期约5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同期约10万港元[48] 公司融资与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65] - 所得款项净额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小巴、其他交通工具、保健相关广告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6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780万港元,未动用1210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悉數使用[65] 公司业务拓展与战略调整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取得额外832辆绿色小巴、62辆红色小巴、26辆的士、50个Taxiboard、不少于88辆新大屿山巴士及100辆旅游巴士的广告空间[66][67] - 公司考虑将扩大保健相关广告覆盖范围及小巴LCD屏幕广告服务的资源重新分配至其他或新业务分部[66][70] - 公司委任外判商开发的新广告资讯管理系统于2021年9月完成测试,预计2022年1月前完成[70] - 公司将重新命名相关平台所属分部为“巴士广告”,并将独家广告空间网络扩展至东涌及大屿山地区[71] - 公司近期出现来自音乐业界歌迷会的户外媒体广告新收益来源[72]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周慧珠女士以实益拥有人和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7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施冠驹先生以实益拥有人和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7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周慧珠女士于相联法团Goldcore的权益百分比为100%[7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施冠驹先生于相联法团Silver Pro的权益百分比为100%[7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Goldcore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8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AL Capital Limited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8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刘智诚先生以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8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朱秀娟女士以配偶权益身份持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81]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购股计划项下概无未行使的购股权,自计划采纳以来,概无购股权根据该计划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86] 公司合规与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全体董事已全面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并无发生任何不合规事件[89]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A.2.1[90] - 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两职,董事会认为其适合担任以维持集团效率[90] - 董事会及董事会企业管治委员会将每个财政年度或期间检讨集团企业管治政策及遵守情况[90]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及守则设立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9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右烽先生为主席[9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提供意见、监察审核程序等[91]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报告[91]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慧珠女士和梁俊威先生[93] - 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施冠駒先生[93]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右烽先生、孙韻妮女士和林曉盈女士[93] 政府补助情况 - 2020年政府补助753千港元,主要包括防疫抗疫基金下保就业计划补助673,000港元及持牌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补助80,000港元[27][28] 宏观经济情况 - 2021年第二季度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对比去年增长7.6%,2021年增长预测上调至5.5% - 6.5%[69]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73]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1-08-12 16: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Q2公司收益1.179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2523亿港元下降5.77%[2][11] - 2021年Q2公司销售成本733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248万港元下降11.08%[2] - 2021年Q2公司毛利446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275万港元增长4.44%[2] - 2021年Q2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102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64万港元亏损扩大521.95%[2] - 2021年Q2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收入总额108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98万港元亏损扩大262.42%[2] - 2021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15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0.04港仙亏损扩大275%[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5.165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7575亿港元下降10.28%[3] - 2021年Q2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179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2523亿港元,同比下降5.78%[14] - 2021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为3810.5万港元,3月31日为4112万港元,下降7.33%[14] - 2021年Q2销售成本733.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824.8万港元,同比下降11.08%[18][20] - 2021年Q2毛利446.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427.5万港元,同比增长4.44%[18][20] - 2021年Q2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36.9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14.9万港元,同比下降67.01%[18][20] - 2021年Q2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549.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22.8万港元,同比增长5.03%[18][20] - 2021年Q2融资成本36.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6万港元,同比增长0.83%[18][20] - 2021年Q2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102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6.4万港元,亏损扩大[18][20] - 2021年Q2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5港仙,2020年同期为0.04港仙[27] - 公司总收益从2020年同期约1250万港元减少5.6%至2021年同期约1180万港元[34] - 销售成本从2020年同期约820万港元减少11.0%至2021年同期约730万港元[37] - 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约34.1%增加3.7个百分点至2021年同期约37.8%[37] - 销售开支从2020年同期约14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同期约170万港元[38] - 2021年行政开支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2.8万港元[39] - 公司2021年亏损约110万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约30万港元[4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Q2运输业务收益3万港元,保健业务19.5万港元,物流广告业务1143万港元,餐饮业务14.4万港元[18] - 小巴广告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约36.3%增至2021年同期约38.6%[30] 公司业务与投资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提供广告显示服务[5]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市场,按服务种类分主要为广告显示服务和餐饮服务[11] - 公司购置汽车买卖及零件改装存货约320万港元[31] - 公司认购中国恒大发行的公司债券,本金40万美元(约312万港元),年利率8.25%,2021年6月30日入账约31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3.23%[31][33] - 公司认购广州富力地产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本金55万美元(约429万港元),年利率8.125%,2021年6月30日入账约41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4.45%[33] 财务报表编制准则 - 公司已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21年Q2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 市场环境情况 - 2021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实质生产总值恢复按年增长7.9%[4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周慧珠女士于公司拥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施冠驹先生于公司拥有93,96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3.05%[4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周慧珠女士于相联法团Goldcore权益百分比为100%[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施冠驹先生于相联法团Silver Pro权益百分比为100%[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Goldcore于公司拥有278,640,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38.70%[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AL Capital Limited于公司拥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刘智诚先生于公司拥有139,968,000股普通股,持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9.44%[51] 公司证券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购股计划项下概无未行使的购股权,自计划采纳以来无购股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55] 公司合规与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士无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无不合规事件[5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A.2.1,周女士身兼主席与行政总裁[59]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讨论审阅相关财务报表及报告[61]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周慧珠女士、梁俊威先生,非执行董事为施冠駒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区瑞明女士、林右烽先生、孙韻妮女士[62]
奥传思维控股(0809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6-29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客户提供户外广告空间及服务,还提供设计及印刷等服务[9] - 公司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8091[4] - 公司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和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4]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总处为Codan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 [4] 运输业务独家专线小巴广告空间存货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运输业务独家专线小巴广告空间存货从2020年3月31日的1372个增加至1406个[9] 小巴广告业务毛利率变化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小巴广告业务毛利率从约30.0%增加至约33.3%[9] 公司运营举措 - 公司自家印刷设备全面投入运作,服务广告商订单及自家印刷需求[5] - 公司租用两个相邻单位扩充及翻新观塘办公室[6] - 公司鼓励雇员接种疫苗以助力群体免疫和经济复苏[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5680万港元减少16.9%至2021年同期约4720万港元[13] - 销售成本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110万港元减少21.9%至2021年同期约3210万港元[16] - 毛利率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27.6%增加4.4个百分点至2021年同期约32.0%[16] - 销售开支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84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同期约570万港元[17] - 行政开支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470万港元轻微减少至2021年同期约1460万港元[18]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其他营运开支90万港元,源于餐饮业务减值亏损[19] - 融资成本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7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同期约120万港元[20]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7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570万港元[21] - 2021年3月31日及2020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3090万港元及321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约为3890万港元及5490万港元[24] - 2021年3月31日及2020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并无银行借款[24]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小巴广告收益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740万港元减少约7.6%至2021年同期约4380万港元[13] - 餐饮业务收益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同期约110万港元[14] 公司股份发行及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按每股0.27港元发行1.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90万港元,其中69.7%(2090万港元)、18.2%(540万港元)、9.8%(290万港元)及2.3%(70万港元)分别用于扩大小巴、其他交通工具、保健相关广告网络覆盖范围及提升资讯管理系统[33] - 自上市至2021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1720万港元,未动用1270万港元,预计2022年3月31日前全部使用[33] 公司广告空间拓展情况 - 截止2021年3月31日,公司取得额外805辆绿色小巴及62辆红色小巴的广告空间[36] - 截止2021年3月31日,公司与旅游巴士/长途汽车运营商附属公司签约,取得不少于100辆广告空间,额外取得26辆的士及50辆Taxiboard媒体的士广告空间[36] 公司资讯管理系统开发情况 - 公司已委任外判商开发新的小巴广告资讯管理系统,预计2021年9月备妥测试[36] 公司员工情况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有37名雇员,2020年为38名[3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1540万港元,2020年约为1870万港元[38] - 集团薪酬参照市场标准及雇员情况厘定,并采纳购股计划[39] 市场环境情况 - 2020/2021财政年度香港各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近期COVID - 19确诊个案大幅减少,经济活动回升[40] 公司董事信息 - 周慧珠女士71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在户外媒体广告行业拥有超21年经验[42] - 梁俊威先生50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拥有超24年市场推广经验[43] - 施冠駒先生49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拥有超19年营商经验[44] - 区瑞明女士57岁,2016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会计领域经验丰富[46] - 梁文杰先生47岁,2016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6] - 林右烽先生52岁,2019年8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金融及会计领域经验丰富[47] - 林右烽先生2017年1月起任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林右烽先生2020年10月19日起任信能低碳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8]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继续专注户外广告业务,运输媒体平台是稳定收益来源,将探索其他媒体平台分散风险[40] 公司董事会构成及运作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非执行董事及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61] - 董事会每年至少四次定期会晤,议程及随附文件于会议前至少三日寄发,定期会议提前至少14日发通告[63]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定期会议[64]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情况未明确提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66] - 周慧珠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4/4、薪酬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66] - 张洁怡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1/1、提名委员会会议1/1(自2020年7月1日起辞任)[66] - 梁俊威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股东周年大会1/1,于2020年7月1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66][67] - 施冠驹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4、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66] - 区瑞明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4/4、审核委员会会议5/5、薪酬委员会会议1/1、提名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66] - 梁文杰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审核委员会会议5/5、薪酬委员会会议1/1、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66] - 林右烽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审核委员会会议5/5、提名委员会会议1/1、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1、股东周年大会1/1[66] - 本年度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7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3][77]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78]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86] 公司政策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9年2月11日采纳提名政策[79] - 董事会于2016年12月19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83] - 公司于2019年2月11日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定派息比率,股息派付及金额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04]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董事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确保其真实反映集团情况[8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提供的审核服务费用为540,000港元[87]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情况 - 董事会对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负责并持续检讨其有效性[89] - 集团已建立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组成的风险管理架构[89] - 高级管理层至少每年识别对集团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89]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执行内部审核职能的若干协定范围[8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90] 公司人员培训情况 - 本年度冯淑娴女士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15条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4] 公司股东相关规定 - 拥有至少十分之一附带投票权已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集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在递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若21日内董事会未召开,申请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96] - 股东欲提名人士竞选董事,须在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翌日起至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内递交书面提名通知,通知需列明相关信息并附同意函件[102] 公司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相关情况 - 董事会于2021年6月21日确认并批准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107] - 集团主要从事运输及户外广告业务,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着重香港经营范围的环境及社会表现[107]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维持与主要持份者的关系及沟通,制订策略时会考虑持份者期望[108] - 集团管理层及雇员参与编制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资料从相关部门收集[108] 公司环境指标数据变化 - 2020/21年NOx排放量为8.44千克,2019/20年为7.32千克;SOx排放量均为0.25千克;PM排放量2020/21年为0.62千克,2019/20年为0.54千克[109] - 20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85.43吨,每名员工排放总量为2.31吨;2019/20年排放总量为83.89吨,每名员工排放总量为2.21吨,排放总量轻微增加主要因零售店用电及用水增加[111][112] - 2020/21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9.66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256;2019/20年总量为12.74吨,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0.335,总量较同期减少约24.18%[114] - 20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43,190千瓦时,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6,572.71千瓦时;2019/20年总量为228,825千瓦时,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6,021.71千瓦时,总量较同期增加约21.92%,主要因零售店购买电力增加[117] - 2020/21年零售店用水量为932立方米,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25.19立方米;2019/20年用水量为833立方米,每名员工所用单位为21.92立方米[119] 公司环保举措 - 公司实施避免繁忙时间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与员工拼车等措施确保私家车高效使用[110] - 公司实施夜间或离开办公室时关闭照明及空调系统、内部沟通无纸化流程、双面打印及复印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112] - 公司要求员工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将其存放于指定区域硬质容器内[113] - 公司在内部沟通实行无纸化流程,定期收集评估打印机使用数据监控成效,考虑采纳废弃物管理计划[115] - 公司安排电话会议代替面谈会议减少行驶油耗和不必要出差,在日常办公室运营中倡导节约资源[117] - 公司本年度未产生大量包装材料[120] - 公司日后将实行系统化的数据收集策略[121] - 公司鼓励运输媒体平台供应商使用溶剂型油墨和可回收贴纸/背板[122] - 公司向设计部指示尽量使用每个贴纸的可列印范围以减少材料损耗[122] - 公司考虑在灯箱中使用节能灯,并在指定医院安装节能LCD广告牌[122] 公司员工培训情况 - 公司每周定期召开会议向销售人员提供培训[127] 公司荣誉情况 - 集团连续十二年(2009年至2021年)荣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商界展关怀」标志[13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0年:无)[151] - 于2021年3月31日,公司概无可供向股东分派的可分派储备(2020年:无)[155] 公司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23.88%,其中向最大客户的销售约占7.87%[15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44.98%,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约占16.03%[156] 公司董事变动情况 - 施冠驹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59] - 区瑞明女士将退任,且不会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59] 公司人员协议情况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160]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情况 - 公司已接获各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作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彼等全部被视为具独立性[162] 公司保险情况 - 公司已为集团的董事及高级职员投购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63]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因行使所有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即72,000,000股),经股东批准后可更新限额,但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172] - 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向各参与者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除非获股东批准[174] - 自购股计划采纳以来,无购股根据计划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75]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周慧珠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及受控法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