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控股(08125)

搜索文档
中新控股(081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06: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9,3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190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5,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23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1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9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应占亏损为6,1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9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6,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806千港元[1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4港元,2022年为0.08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74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8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3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2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71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应占亏损为4,2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71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85.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542.3万港元下降约33.7%[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24.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947.7万港元下降约7.6%[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483.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782.3万港元下降约10.7%[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资产为418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798.2万港元下降约12.8%[17]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616万港元[20]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面亏损总额为614.2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为38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53.4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8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390.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231.1万港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023年9月30日为675.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39.4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74千港元,同比增长15.8%[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29,3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190千港元,同比增长16.4%[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1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9千港元,亏损收窄48.5%[52][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84400千港元,负债总值为36418千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73599千港元,负债总值为31759千港元[57][59]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2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0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4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3千港元[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5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千港元[6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2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0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5千港元[69]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租金收入为2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4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9千港元[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政府补助为0,2022年同期为161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0,2022年同期为289千港元[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杂项收入为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杂项收入为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千港元[6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为2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为4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千港元[6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1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8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薪金及工资(销售/服务成本)为60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84,000港元;六个月数据2023年为1,127,000港元,2022年为1,153,000港元[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酬金为48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000港元;六个月数据2023年为1,133,000港元,2022年为1,609,000港元[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存货销售成本为3,38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6,000港元;六个月数据2023年为5,399,000港元,2022年为5,026,000港元[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约为3,1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371,000港元[7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用亏损为4,22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971,000港元[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用亏损为6,16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9,000港元[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就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而言,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56,780千股[8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分别为(0.03)港元、(0.04)港元、(0.04)港元、(0.08)港元[84]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85][90]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增设备物业、机器及设备花费约6,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9,000港元[86][9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账面价值约33,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因建筑设备损耗已撇销,2022年同期为252,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处置,2022年同期为4,000港元[87][9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352,000港元的使用权资产不再确认,相关租赁负债约2,535,000港元作回拨[88][9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贷款5,666千港元,应收利息183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321千港元;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6,000千港元、310千港元、1,540千港元[94]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已逾期但未减值超180日的应收贷款和利息(扣除减值)分别为4,528千港元、4,770千港元[96] - 2023年9月30日存货为1,619千港元,其中持作出售美酒261千港元,建筑物料1,358千港元;3月31日存货为1,304千港元,其中持作出售美酒388千港元,建筑物料916千港元[102]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0,778千港元,3月31日为12,692千港元[104][106]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922千港元,3月31日为6,484千港元[104][108] - 2023年9月30日合约资产净值为466千港元,3月31日为2,110千港元[110][113] - 2023年9月30日合约负债为1,202千港元,3月31日为1,594千港元[115]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55千港元,3月31日为5,915千港元[11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21,321千港元,3月31日为19,320千港元[12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中30日内到期为1,652千港元,3月31日为4,505千港元[122]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中30 - 90日内到期为3千港元,3月31日为2,471千港元[122]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90日到期为681千港元,3月31日为889千港元[12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向主要股东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支付办公室物业租金均为975千港元,2023年从潮商控制关联公司获得佣金收入为0,2022年为 - 24千港元[13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2117千港元和2613千港元[13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29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20万港元增加约410万港元[139][1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为19.6%(去年同期为10.4%)[151][1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6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00万港元)[161][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包括设计等服务收入、建筑设备租赁收入、美酒销售收益、放债利息及经纪服务佣金收入[44][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20,4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10千港元,同比下降1.5%[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为7,1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01千港元,同比增长84.4%[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美酒销售收入为1,4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3千港元,同比增长412.4%[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放债利息收入为2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2千港元,同比下降1.1%[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介绍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千港元,同比下降100%[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租赁建筑设备业务分部溢利为4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692千港元[52][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营销美酒业务分部溢利为4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9千港元,同比增长160.4%[52][54] - 2023年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益约2040.9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071万港元略有下降约30万港元[143][146] - 2023年租赁建筑设备收益
中新控股(0812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08 22: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9,32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190千港元增长16.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5,7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23千港元增长119.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1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59千港元收窄48.5%[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应占亏损为6,1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59千港元收窄48.5%[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6,14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806千港元收窄47.9%[10]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4港元,较2022年的0.08港元收窄50%[10]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为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74千港元[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为1,8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3千港元[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2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71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3港元,2022年同期为0.04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85.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542.3万港元减少33.7%[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24.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947.7万港元减少7.6%[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483.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782.3万港元减少10.7%[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3190.9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115.4万港元增加2.4%[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资产为418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798.2万港元减少12.8%[12]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616万港元[13]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为38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53.4万港元[14]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8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万港元[14]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390.9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净现金为231.1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5.5万港元,较期初的591.5万港元增加14.2%[11][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29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19万港元增长16.4%[31][34][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359.9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175.9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4400千港元,总负债为36418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1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5.9万港元收窄48.5%[34][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7千港元,租金收入为227千港元,政府补贴为0千港元,杂项收入为14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24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3千港元,租金收入为456千港元,政府补贴为0千港元,杂项收入为23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492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为298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收益为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不再确认之收益为183千港元,解散附属公司亏损为43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总计43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为419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收益为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不再确认之收益为183千港元,解散附属公司亏损为43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总计559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77千港元,无抵押其他借贷利息为127千港元,融资成本总计20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176千港元,无抵押其他借贷利息为191千港元,融资成本总计367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薪金及工资(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中)为608千港元,薪金及工资(包括于行政开支中)为2442千港元,存货销售成本为3386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57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32千港元,短期租赁之租金为98千港元,自投资物业之租金收入总额减支出为13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相关各项计算结果[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薪金及工资(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中)为1127千港元,薪金及工资(包括于行政开支中)为4874千港元,存货销售成本为5399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3308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864千港元,短期租赁之租金为181千港元,自投资物业之租金收入总额减支出为31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相关各项计算结果[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金额约为31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371000港元,已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内[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2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10万港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10万港元[89] - 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19.6%,去年同期为10.4%[89] - 2023年6个月集团亏损约6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00万港元[98] - 集团亏损减少因毛利增加约31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减少约90万港元和去年同期一次性折扣约100万港元[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净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19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8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3倍[1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180万港元[1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借贷包括租赁负债约320万港元及附息借款500万港元,负债比率约为19.6% [1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1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承担[1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薪酬约490万港元(2022年同期:580万港元)[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204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71万港元下降1.5%[31][34][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为719.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0.1万港元增长84.4%[31][34][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美酒销售收入为14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3万港元增长412.4%[31][34][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26.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6万港元下降9.1%[34][35]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的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411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0千港元,无形资产为0千港元,非流动资产总计14132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0235千港元;分部资产为10251千港元[37] - 建筑设备租赁的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4573千港元,无形资产为0千港元,非流动资产总计4573千港元;流动资产为6984千港元;分部资产为25673千港元[37] - 营销美酒的非流动资产为0千港元,流动资产为464千港元,分部资产为464千港元;金融服务业务的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0千港元,无形资产为2499千港元,非流动资产总计2499千港元;流动资产为4770千港元;分部资产为7269千港元[37]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2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轻微减少约30万港元[81]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收入约7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0万港元[82] - 美酒营销业务收入约1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0万港元[85] - 提供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30万港元,维持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若[87]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从去年同期约50万港元增加至本期约390万港元,增加约340万港元[91][92]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较去年同期稍微减少约50万港元[94] - 美酒营销业务毛利从去年同期约20万港元增至2023年6个月约40万港元[96] - 2023年6个月金融服务业务毛利与去年同期持平[97] - 2023年6个月设计等服务业务收入约2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万港元[101] - 公共房屋业务收益约16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10万港元减少约50万港元[102] - 2023年6个月商业及私人设计等合约收益约380万港元[106] - 2023年6个月租赁支架设备租金收入约7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30万港元[111] - 2023年6个月美酒营销业务收入增至约150万港元[116] 财务报表相关事项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处长递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22] - 公司核数师对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23] - 编制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重大会计政策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24] - 集团首次采纳及应用2023年4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生效的新准则及诠释[25] - 应用新订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6] - 集团未提早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27] - 部分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7] - 部分修订生效日期尚未确定[27] - 部分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8] - 集团认为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9] - 经营分部的会计政策与公司的会计政策相同[35] 税务相关事项 - 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课税,超过200万港元部分按16.5%课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课税[4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44] - 中国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附属公司向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派股息须缴纳10%预扣税,除非税务条约减免[4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中国应课税溢利,未就中国企业所得税作出拨备[48] 每股亏损及股息相关事项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03港元、0.04港元、0.04港元和0.08港元[49]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5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171] 资产变动相关事项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动用约6000港元增设备(2022年同期:约9000港元)[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账面价值约33000港元设备因损耗已撇销(2022年同期:252000港元),无设备处置(2022年同期:4000港元)[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352000港元使用权资产不再确认,相关约2535000港元租赁负债作回拨[53]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签订协议出售投资物业,代价为3000万港元,预计12个月内完成[54] - 截至2023
中新控股(08125)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06: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收益为1.37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16亿港元[10] - 2023年Q2毛利为39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万港元[10] - 2023年Q2除税前亏损为1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8.8万港元[12]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8.8万港元[12]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18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86万港元[12] - 2023年Q2每股亏损为0.01港元,2022年同期为0.04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2022年同期相同[14] - 2023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1.5945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947亿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汇兑储备为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6万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计为460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55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1.37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16亿港元,同比增长17.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88万港元,亏损同比收窄67.7%[42][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0[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租金收入为22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6000港元增长6.02%[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政府补助为0,2022年同期为128000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为12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000港元增长49.38%[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利息为9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1000港元下降38.51%[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薪金及工资(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中)为51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9000港元下降8.79%[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酬金为658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8000港元下降19.56%[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存货销售成本为1928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00000港元下降8.19%[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约为154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98000港元下降8.77%[60]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8.8万港元[69] - 2023年Q2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01港元,2022年同期为0.04港元[69] - 2023年Q2公司总收益约为13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00万港元[77][79] - 2023年Q2公司毛利润约为3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80万港元[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0万港元增加约280万港元[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亏损约1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0万港元减少约410万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组合包括两笔本金金额各自为300万港元之无抵押借款,年利率9%且已到期偿还[122][125] - 于报告期末,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准备约为150万港元[129][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净流动资产约30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3120万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4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90万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3年3月31日:2.1倍)[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312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4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9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3年3月31日:2.1倍)[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6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4800万港元)[137][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为租赁负债约72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950万港元)及其他借款50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00万港元),负债比率约为26.5%(2023年3月31日:30.3%)[138][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用32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35名)[149][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总薪酬约为290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290万港元),薪酬无重大变动[150][1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93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790万港元,同比下降4.7%[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为29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0万港元,同比增长80.5%[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美酒销售收入为12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万港元,同比增长908%[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放债利息收入为1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6万港元,同比下降1.5%[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介绍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5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营销美酒分部溢利为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3万港元,同比增长425.4%[42][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分部亏损为1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2万港元,亏损同比收窄82.4%[42][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建筑设备分部亏损为30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5万港元,亏损同比收窄89.8%[42][46] - 2023年Q2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9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81][84][86] - 2023年Q2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收入约3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30万港元[81][85][86] - 2023年Q2美酒营销业务收入约1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20万港元[81][87] - 2023年二季度酒类销售业务收入约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万港元增加约120万港元[90] - 2023年二季度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约197.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6万港元增加约100万港元[93] - 2023年二季度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约144.7万港元,去年同期毛损约10万港元,增加约150万港元[93] - 2023年二季度美酒营销业务毛利约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3万港元增加约30万港元[93] - 2023年二季度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103] - 2023年二季度公共房屋相关业务收益约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20万港元增加约110万港元[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租赁支架设备租金收入约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0万港元[107] - 2023年二季度美酒营销业务收入增至约130万港元[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美酒营销业务收入增至约130万港元[116] 财务报表相关事项 - 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9日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董事会批准刊发[16][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报表按香港普遍采纳会计原则及相关准则编制[17][21] - 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18][22] - 公司将适时向公司注册处递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23][27] - 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24][27] - 集团首次采纳及应用2023年4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生效的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6][28] - 应用新订及修订准则对报表金额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9][32] - 集团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经修订准则,正评估影响[30]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设计装修等四项业务[15][19] - 收入包括设计装修服务、建筑设备租赁等四项[31] 税务相关 - 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课税,超过部分按16.5%课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课税,公司2023和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62][63][67]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Q2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股息[71][73]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任何股息[139][145] 关联交易 - 2023年Q2公司与主要股东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室物业租金支出为48.6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75] - 2023年Q2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112.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0.7万港元[75] 公司股权及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62216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9.48%,无其他人士或法团有须登记的权益或淡仓[157][159]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161][164] - 接纳购股时合资格参与者须付1.00港元,接纳期21天,认购价不低于规定最高者[162][164] - 计划授出购股行使后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全部购股计划未行使购股行使后不超当时已发行股份30%[163][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划可供发行股份3,000,000股,占上市完成时已发行股份10%,占当日已发行股份1.91%[166][171] - 截止授出购股日期12个月内,行使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即2023年6月30日为1,567,800股[167][171] - 自计划采纳以来,公司未授出购股[168][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无安排使董事购股获益,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169][172] 证券交易相关 - 公司按GEM规则采纳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无买卖公司股份且遵守守则[170][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174][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无订立或存续股票挂钩协议,公司维持GEM规则规定公众持股量[175][178][176][179] 关联业务及竞争情况 - 公司董事陈志远为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该集团业务包括放债业务以及证券与资产管理业务[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182]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合规委员会[184] - 自2020年2月2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行政总裁职位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8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钊洪先生[188]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
中新控股(08125)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09 21: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收益为1.37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16亿港元[2] - 2023年Q2销售/提供服务成本为98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2.6万港元[2] - 2023年Q2毛利为24.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3万港元[2] - 2023年Q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8.8万港元[2][3] - 2023年Q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18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86万港元[3] - 2023年Q2每股亏损为0.01港元,2022年同期为0.04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59456亿港元,汇兑储备为1.6万港元,总计为4608.3万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38947亿港元,汇兑储备为 - 2.6万港元,总计为6655万港元[4] - 2023年Q2公司总收益1.372亿港元,2022年Q2为1.1716亿港元[14] - 2023年Q2除税前亏损1933万港元,2022年Q2为5988万港元[17][18] - 2023年Q2其他收入244万港元,2022年Q2为353万港元[19] - 2023年Q2总收益约13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00万港元[28] - 2023年Q2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6.4万港元,无抵押其他借款利息为16.3万港元[20] - 2023年Q2除税前亏损相关,薪金及工资(销售服务成本)为51.9万港元,董事酬金为167.7万港元[20] - 2023年Q2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金额约为15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9.8万港元有所减少[20] - 2023年Q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1港元,去年同期为0.04港元[25] - 2023年Q2与关联方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办公室物业租金支出为48.6万港元[26] - 2023年Q2主要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110.3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1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0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亏损约1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0万港元[34] - 集团整体毛利增加主要由于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增加约100万港元、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增加约150万港元及美酒营销业务毛利增加约30万港元所致[32] - 期内亏损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集团整体毛利增加约28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约50万港元及行政开支减少约60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312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4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9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3年3月31日:2.1倍)[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6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4800万港元),集团借贷为租赁负债约72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950万港元)及其他借款50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00万港元),负债比率约为26.5%(2023年3月31日:30.3%)[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总薪酬(包括向雇员及董事发放之酬金及薪金以及强积金供款)为约290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290万港元)[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9330万港元,2022年Q2为9790万港元[14] - 2023年Q2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2996万港元,2022年Q2为1660万港元[14] - 2023年Q2美酒销售收入1260万港元,2022年Q2为125万港元[14] - 2023年Q2放债利息收入为0,2022年Q2为5万港元[14] - 2023年Q2介绍经纪服务佣金收入134万港元,2022年Q2为141万港元[14] - 2023年Q2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约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30] - 2023年Q2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收入约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30万港元[30] - 2023年Q2酒品销售业务收入约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0万港元[30]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为197.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6万港元增加约100万港元;租赁建筑设备业务毛利为144.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损10万港元;美酒营销业务毛利为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3万港元增加约30万港元;金融服务业务毛利为13.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4.1万港元相若[32]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为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其中公共房屋维修等工程收益约为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0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支架设备租金收入约为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0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美酒营销业务收入增加至约130万港元[4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设计、装修及工程及采购家具及相关产品服务、租赁建筑设备及提供相关安装服务、美酒营销以及提供金融服务[5]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9日获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董事会批准刊发[6] - 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首次采纳及应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生效日期未确定,管理层认为不会对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2] 贷款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组合包括两笔本金金额各自为300万港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9%且已到期偿还[45] - 放债业务专注于潜在企业或个人借款人,采取审慎态度开展,资金来自内部产生的现金资源[44] - 截至公告期末,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准备约为150万港元[49] 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 - 除出售约295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并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或资产事项[57]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32(2022年6月30日:35)名雇员[59] 资产抵押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承担[5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3] 董事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在除集团业务外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无权益[67] 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规范业务活动及决策程序[68] - 公司按GEM上市规则要求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合规委员会[68] - 公司有内部合规政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行政总裁职位悬空情况外[69] - 自2020年2月21日及公告日期,公司行政总裁职位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6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钊洪任主席[70] - 审核委员会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70]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70] 公告提醒及刊登情况 - 公告提醒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证券时审慎,勿过度依赖公告资料[71]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登最少七天,并保留在公司网站[71]
中新控股(0812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30 06:06
公司业绩影响因素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受疫情及竞争影响[15] 各业务线营业额及收入变化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总营业额从约3380万港元增至约4590万港元[16] - 建筑设备租赁及相关安装服务收入从约1330万港元降至约680万港元[17] - 精品及稀有葡萄酒采购和销售业务营业额从约1000万港元降至约250万港元[18]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总营业额从去年约3380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4590万港元[20] - 租赁建筑设备及相关安装服务2023年收入约为680万港元,较去年约1330万港元减少[20] - 美酒采购及销售业务2023年营业额约为250万港元,较去年约1000万港元下降[20] - 2023年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4591万港元,2022年为3378.5万港元[36] - 2023年租赁建筑设备收入675.6万港元,2022年为1334.1万港元[36] - 2023年美酒营销收入252.5万港元,2022年为997.7万港元[36] - 2023年金融服务收入57万港元,2022年为55.7万港元[36] - 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5416.3万港元,2022年为5633.3万港元[37] - 2023年中国内地收入159.8万港元,2022年为132.7万港元[37] 公司总收益变化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约为558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90万港元或3.3%[32][34] 公司毛利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减少约780万港元,主要因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和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下降[43][47] 公司年度亏损变化 - 2023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24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50万港元[50][52]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细分收入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中,公共房屋维修等服务收入约3130万港元,占本年度分部收益约68.2%,较去年增长约99.4%[51][54]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细分收入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中,脚手架设备租赁收入较去年减少650万港元[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租赁通架设备租金收入较去年减少约650万港元[62] 各业务线毛利变化原因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虽收入增加,但毛利率降低,因要保持竞争力及低利润率项目收入占比增加[44][47]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下降,因行业竞争激烈、设备出租率下降及安装服务减少[45][47] - 美酒营销和金融服务业务毛利与去年基本持平[46][48] 年度亏损增加原因 - 年度亏损增加原因包括设计等业务毛利减少约770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增加约200万港元等[55] 业务发展预期及现状 - 公司预计公共房屋维修等服务收入将稳定增长,正积极争取新合约[56] - 因行业竞争和经济复苏慢,设计等业务中标合同金额较去年低,但管理层对经济复苏和业务机会乐观[57]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因同业竞争、疫情影响本地经济复苏,本年度合约/项目较去年合约总额少,收益下降[61] - 集团将资源重新分配至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以及建筑设备租赁,导致美酒营销收入减少[66][71] 集团其他业务情况 - 集团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从事证券业务,在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介绍经纪服务的佣金收入[68][74] - 放债业务专注潜在企业或个人借款人,资金来自内部产生的现金资源[69][75] 放债业务流程及管理 - 集团使用内部信贷评估程序评估潜在借款人信贷素质,厘定信贷限额并定期检讨[77][83] - 每宗贷款申请授予借款人前需经过文件收集和验证、信贷风险评估、批准三个阶段[80][83] - 所有授出贷款须经个别个案批准,包括标准化了解客户程序和尽职调查程序[81][84] - 手册提供处理贷款和利息偿还违约指引,规定贷款催收程序监控贷款可收回性[82][84] 贷款组合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贷款组合包括两笔本金金额各自为300万港元的无抵押借款,年利率9%且已到期偿还[78][83] 预期信贷亏损准备 - 报告期末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准备约为160万港元[91] 集团流动资产及相关比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120万港元,2022年为140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90万港元,2022年为620万港元[89][93]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2年为1.7倍,上升原因是投资物业重编[90][93]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变化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800万港元,2022年为7240万港元[95][102] 集团负债情况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为950万港元,2022年为1540万港元;附息借款为500万港元,2022年为零;负债比率约为30.2%,2022年为21.3%,上升因新增附息借款[96][10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97][103] 重大收购及出售资产情况 - 除出售约2950万港元投资物业外,2023年无重大收购及出售资产或附属公司事项[100][106] 重大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01][107] 集团员工数量及薪酬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34名,2022年为37名[109][11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薪酬约为1120万港元,2022年为1250万港元,无重大波动[110][113]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及惯例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b)[117][120] 公司应对疫情措施 - 公司实施多项卫生和安全措施应对COVID - 19,要求员工出示过去7至14天内COVID - 19测试阴性结果[11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陈志远先生56岁,2015年10月加入公司,现任公司主席及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24][125][127] - 王军先生53岁,2017年2月加入公司,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从业人员资格[126][128] - 陈釗洪先生57岁,2015年9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京基智慧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0][131][135][136] - 吴兆先生45岁,2015年11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丝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2][133][136] - 林焯华先生64岁,2016年4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134] - 彭沛雄54岁,为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自2014年曾于多间香港上市公司担任高级财务及公司秘书职位[139][141] - 赵锦生58岁,2018年加入集团,为集团若干附属公司之董事,有防水工程及保养行业经验[140][142] - 李思仁43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为集团一间附属公司之工程总监,有装修及工程行业经验[140][14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2月21日起一直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45][146][148][149] - 公司已按GEM上市规则要求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合规委员会[145][148] - 公司采纳董事买卖公司证券之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买卖公司股份,全体董事均遵守守则[151][152][156][157] - 截至年报日,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3][158] - 董事会主要职能是考虑及批准集团整体业务计划及策略等,向管理团队授予执行政策及策略的权力和责任[154][159] - 董事可亲身或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会议,会议纪录须详细记录事项及决定[155][160] - 年内董事会举行11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62] - 执行董事陈志远、王军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已辞任的张伟杰股东大会出席率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20%[163] - 非执行董事曾纪昌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钊洪、吴兆、Lam Cheok Va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63]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同或委任书初步任期为两或三年,一方终止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164][166]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须在首次股东大会上由股东重选,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或周年大会结束[165][166] - 每年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若董事人数非三或三的倍数,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人数退任,少于三名董事则全部退任[167][170]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钊洪具备相关专业资格或专长,公司确认三人独立性[168][171] - 自2020年2月21日起公司行政总裁职位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董事会将适时委任[169][172] - 董事会授权执行董事及管理层处理日常运营,关键战略决策由董事会批准[174][179]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公司为董事安排保险并每年审查[177][181][18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4年6月3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84][185][186][18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2022年不同时段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等多项财务相关内容[187] - 2023年6月审核委员会会议上,审核委员会审阅相关系统和报表,推荐续聘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外部核数师[189][191] - 审核委员会批准外聘核数师薪酬、委任及委聘条款,审阅其独立性、客观性及审核程序有效性[194]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于2014年6月3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90][191][192][193][194] - 薪酬委员会会议审核全体董事薪酬待遇[191][193] 公司薪酬政策 - 公司员工薪酬包括薪金及津贴,薪酬政策基于个人表现制定并定期检讨,可能发放酌情花红[195][197] - 执行董事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及酌情花红[195][197] 公司购股权利计划 - 2014年6月30日唯一股东以书面决议案方式采纳公司购股权利计划,目的是激励参与者为集团利益作贡献[196][198] 高级管理人员酬金披露要求 - 按照企业管治守则需披露高级管理人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酬金范围详情[197][199] 资产范围内人员数量 - 资产在0 - 100万港元的人员数量为3人[200] 公司环保情况 - 公司注重环保,相关政策及表现讨论载于年报第37页至第82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8][121] - 公司将定期审阅环保惯例并考虑实施更多生态友好措施[119][122]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面临业务、营运及财务管理等多项风险及不确定因素[114]
中新控股(0812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9 06:41
公司基本信息 - 仁德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年度业绩[1] - 公司执行董事为陈志远先生及王军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钊洪先生、吴兆先生及Lam Cheok Va先生[1] - 报告日期为2023年6月28日[1][11] - 公司秘书为彭沛雄先生[11] - 监察主任为陈志远先生[11]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陈钊洪先生[11]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吴兆先生[11]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Lam Cheok Va先生[11] - 合规委员会主席为陈钊洪先生[11] - 公司展示2022/2023财年年报,涵盖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年业绩[13] - 公司主要从事设计装修工程服务、建筑设备租赁、美酒营销和金融服务业务[31][32] 公告刊登安排 - 本公告将由刊登日起最少连续七天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2] 各业务线营业额及收入变化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总营业额从去年约3380万港元增至今年约4590万港元[16][17] - 建筑设备及相关安装服务租赁收入今年约680万港元,较去年约1330万港元下降[18][19] - 美酒采购及销售业务营业额今年约250万港元,较去年约1000万港元下降[2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为558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90万港元或3.3%[33]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增加约1210万港元,建筑设备租赁业务及美酒营销业务收入分别减少约650万港元及750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中公共房屋维修等业务收入约3130万港元,占该分部收益约68.2%,较去年增长约99.4%[5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租赁通架设备租金收入较去年减少约650万港元[62] 业务发展策略及预期 - 公司对香港经济从疫情中恢复持乐观态度,未来将争取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和建筑设备租赁业务合约[23] - 公司正与承建商商讨新定期合约,寻找公私项目新承建商,有望为公共部门工程提供更多服务[24] - 公司已为现有及新客户取得建筑设备租赁合约[25] - 公司认为香港经济正恢复,脚手架设备需求将增加,预计不久将获更多合约/订单[26] - 公司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利用资源拓展现有业务领域,同时探索其他投资机会[27] - 公司预期公屋维修等业务收益将长期稳定增长,成为可持续收入来源[56] - 公司积极与承建商磋商新定期合约,以扩展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57] - 公司积极寻找潜在客户,年末后已与新客户订立若干租赁订单[64] - 公司致力维持与现有客户关系,预期本地经济复苏带动建设项目增加,提升支架设备需求[65] - 公司将资源重新分配,导致美酒营销收入减少,预期适度开展该业务[67] - 公司以审慎方式开展证券业务和放债业务,放债业务资金来自内部现金资源[72][7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21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780万港元[41]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和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约780万港元[43] - 2023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24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50万港元[49] - 年内亏损增加归因于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和建筑设备租赁毛利减少约770万港元等四项因素[50] - 行政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包括使用权资产摊销和项目管理费[51] - 报告期末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准备约为150万港元[8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值约为3120万港元,2022年为1400万港元[93]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90万港元,2022年为620万港元[93]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2.1倍,2022年为1.7倍[9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8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240万港元[9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为950万港元,2022年为1540万港元[9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附息借款为500万港元,2022年无[9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30.2%,2022年为21.3%[97]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98] 业务收入变化原因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增加是因新签合约公共屋邨数量增加[34] - 建筑设备租赁收入下降是因通架设备出租率和相关安装服务减少[36] - 美酒营销业务收入下降是因现有客户订单减少和资源重新分配[38] - 因同业竞争和疫情影响,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本年度合约总额减少,收益下降[58] 贷款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贷款组合包括两笔本金金额各自为300万港元的无抵押借款[77] - 未偿还贷款为无抵押,年利率9%[78] 外汇、资产及或然负债情况 - 公司业务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未订立对冲外汇风险工具[99][10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公司未抵押任何资产[1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0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雇员34名(2022年:37名)[10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薪酬约1120万港元(2022年:1250万港元)[106] 疫情应对措施 - 公司应对COVID - 19,要求员工出示过去7至14天内阴性检测结果[108] 公司人员履历 - 陈志远先生56岁,为执行董事及公司主席,2015年10月加入集团[115] - 陈先生现为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曾在多家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王先生53岁,2017年2月加入集团,1988年完成普师证书课程,2010年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18][119] - 陈先生57岁,2015年9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京基智慧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2][124] - 吴先生45岁,2015年11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丝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5][127] - 林先生64岁,2016年4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是云南省政协常委会成员[128] - 彭先生54岁,为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2014年起在香港上市公司任职[130] - 赵先生58岁,2018年加入集团,为集团若干附属公司董事[132] - 李先生43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为集团一间附属公司工程总监[133] 企业管治报告相关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13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15載列之企業管治守則[136][137] - 公司行政總裁職位自2020年2月21日起一直懸空,職責由其他執行董事履行[138] - 公司根據GEM上市規則第5.48至5.67條採納董事買賣本公司證券之操守守則,年內無董事買賣公司股份[141] - 截至年報日,董事會由兩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43] - 年內董事會舉行11次董事會會議及1次股東大會[148] - 執行董事陳志遠和王軍股東大會出席率100%,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00%;張偉杰股東大會出席率0%,董事會會議出席率20%;非執行董事曾紀昌股東大會出席率100%,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00%;獨立非執行董事陳釗洪、吳兆、林卓華股東大會出席率100%,董事會會議出席率100%[148] - 各執行、非執行及獨立非執行董事與公司訂立服務合同或委任書,初步任期為兩或三年[148] - 獲委任填補臨時空缺的董事須於獲委任後首次股東大會上由股東重選連任[150] - 董事會可委任人士填補臨時空缺或新增董事,任期至下屆股東大會結束或下屆股東週年大會[150]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钊洪先生具备相关专长,公司已获独立性确认书[155] - 自2020年2月21日起公司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57] - 董事会授权执行董事及管理层处理日常运营,关键战略决策留待董事会批准[160] - 全体董事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已参与相关培训[162][165] - 公司为董事安排合适保险,每年审阅保险保障范围[166] - 董事会于2014年6月3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集团财务申报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167]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视集团会计政策及常规,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68] - 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152][153] - 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分开,不应由同一人兼任[156]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69]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74]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2022年多个时期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系统有效性等工作[169] - 审核委员会推荐续聘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2024财年外部核数师[17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是审核及建议董事和高管薪酬[172]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员工个人表现制定,可能发放酌情花红[175] - 执行董事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和酌情花红[176]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目的是激励参与者[1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0 - 100万港元的有3人[180] - 薪酬委员会遵照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E.1.2条订定职权范围[172]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182][184]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率均为100%(1/1)[184] - 公司年内采纳并制定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是未来两个财政年度内提名及委任至少一名女性候选人为董事会成员[185]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成立合规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189][193] - 合规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率均为100%(1/1)[193] - 董事会负责公司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及审阅集团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三项职责[193]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各财务期间综合财务报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95] - 董事负责保障集团资产,防止及审查欺诈和违规行为[195] - 本年度已付或应付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72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总计720千港元[19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审阅及监察适用于董事及雇员的行为守则及合规手册[194] - 董事会负责审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及披露事项[194] - 董事会致力于执行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保障股东权益和集团资产[198] - 董事会负责建立集团内部控制框架,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控制和风险管理职能[199] - 董事会认为集团已合理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范畴[200] 环保政策及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环保政策及表现进一步讨论在年报第37页至第82页[112][113]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及惯例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b) [110] 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出售约2950万港元投资物业外,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102]
中新控股(08125)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4 06: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九个月数据对比)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42,43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446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销售成本为38,30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7,472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4,13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974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7,1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943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1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943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17,03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946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1港元,2021年同期为0.06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243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6446亿港元[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171亿港元[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6,44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9,943千港元[40]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1,054千港元和723千港元[43]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分别为98千港元和1,147千港元[45]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621千港元和431千港元[47]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薪金及工资(含销售成本和行政开支)分别为8,556千港元和9,137千港元[49]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存货销售成本分别为8,367千港元和10,368千港元[49]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分别为5,639千港元和6,099千港元[49]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4,296千港元和5,086千港元[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约5,042,000港元计入销售成本,2021年同期为5,179,000港元[50]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短期租赁之租金分别为356千港元和160千港元[49]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3920千港元和3926千港元[70]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4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0万港元[74][76] - 2022年公司录得毛利约为4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约49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为10%(2021年:19%)[85][88] - 公司毛利减少约490万港元,主要因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和租赁建筑设备毛利下降[91] - 2022年公司录得亏损约为1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10万港元[93] - 公司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毛利减少、项目管理费增加和一次性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结算津贴[94] - 集团毛利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90万港元,其中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毛利下降约170万港元,租赁建筑设备毛利下降约320万港元[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亏损约1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10万港元[97]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亏损171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9943千港元[59]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11港元,2021年同期0.06港元[60]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股息[63][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薪酬约为86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910万港元[145][1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订立使董事购股获益的安排,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权利[170][1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董事未买卖公司股份,且均遵守买卖证券操守守则[174][1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175][1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集团无股票挂钩协议[176][1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77][1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三个月数据对比)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7,2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02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5,2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104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2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104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724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02亿港元[34]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亏损52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3104千港元[59]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03港元,2021年同期0.02港元[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时间点权益及资产负债数据) - 2022年4月1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32959亿港元,汇兑储备为15.4万港元,总计为7241万港元[14] - 2022年期间亏损为1717.1万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为14.1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703万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5013亿港元,汇兑储备为1.3万港元,总计为5538万港元[14] - 2021年4月1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11891亿港元,汇兑储备为14.8万港元,总计为9348.4万港元[14] - 2021年期间亏损为994.3万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为3000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994.6万港元[14] - 2021年12月31日股本为2.05523亿港元,累计亏损为1.21834亿港元,汇兑储备为15.1万港元,总计为8353.8万港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为7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40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62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2年3月31日:1.7倍)[132][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554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7240万港元)[133][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包括租赁负债约102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540万港元)及附息借款5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134][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27.4%(2022年3月31日:21.3%),增加原因是本期附息借款增加[134][137] 财务报表相关事项 - 公司已按规定向公司注册处处长递交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23][27]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报告并无保留意见[24][27] - 集团首次采纳及应用2022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准则及诠释,对报表无重大影响[26][28] - 集团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准则,预计对报表无重大影响[29] - 公司正在评估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目前认为不会对报表构成重大影响[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3.5408亿港元[34][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为5501万港元[34][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美酒销售收入为1090万港元[34][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放债利息收入为409万港元[34][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介绍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30万港元[34] - 2022年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约为354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860万港元[80][82] - 2022年租赁建筑设备收入约为550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560万港元[81][82] - 2022年美酒营销收入约为110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700万港元[83][86] - 2022年提供金融服务收益与去年同期相若[84][87]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益约3540万港元,其中公共房屋维修等服务收益约27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9%[98][10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租赁支架设备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60万港元[104][110] - 美酒营销及金融服务业务合计毛利与去年同期相近[96] 业务相关其他信息 - 公司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包括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租赁建筑设备、营销美酒和金融服务[39] - 美酒营销收入减少,集团预期短期内适度进行[107][111][113] - 金融服务业务包括证券业务和放债业务[109][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贷款组合有两笔本金各300万港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9%且已到期还款[119] - 集团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中私人项目合约总额较去年同期少,但管理层对本地经济复苏乐观[101][103] - 集团租赁建筑设备业务项目规模较去年同期小,但预期本地经济复苏带动支架设备需求上升[105][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贷款组合包含两笔本金各为300万港元的无抵押借款,年利率9%且已到期偿还[122] - 报告期末,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准备约为80万港元[127][130] - 集团对逾期金额按季及持续审查跟进,债务人账龄分析按月编制并监控[131][135] - 集团放贷业务由全资附属公司持牌开展,资金来自内部现金资源[122] - 每宗贷款申请需经文件收集验证、信贷风险评估、批准三个阶段[124][129]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课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课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课税[52][57] - 公司在2022年和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估计应课税溢利[53][57] - 公司无需缴纳英属处女群岛利得税,中国大陆业务按适用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54][57] -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税法规定中国附属公司向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派股息须缴10%预扣税,除非有税务条约减免[55][57] - 公司在两个期间无中国应课税溢利,未就中国企业所得税作出拨备[56][57] 人员及股权相关信息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35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45名[144][1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6,221,6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29.48%[1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及淡仓[153][156] - 2021年4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4月1日及2022年12月31日,普通股数目为156780千股,股本为205523千港元[67] 购股期权计划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十年[16
仁德资源(0812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2-11-16 19:1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 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 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Royal Century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 仁 德 資 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8125) 有關 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 中期業績公告 及 中期報告 之補充公告 茲提述仁德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日期 為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日之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公告 (「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中期報告」)。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本公告所 採用之詞彙與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董事會謹此澄清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兩者所載有關本集團關連方交易之手民之誤 及無意筆誤,以下列替代 (i) 於中期業績公告第 23 頁內之附註 21(a) 及 (ii) 於中期報告 第 27 頁內之附註 21(a): 21. 關連方交易 (a) 除於該等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其 ...
中新控股(0812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4 12: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5,19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644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62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24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95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应占亏损为11,95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11,80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40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8港元,2021年同期为0.04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3,4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439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53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04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9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40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应占亏损为5,9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40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41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6.8296亿港元减少10.08%[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916亿港元,较3月31日的3.3918亿港元减少11.79%[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30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9894亿港元减少12.99%[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1.260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4024亿港元减少10.08%[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341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0.991亿港元增加35.39%[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净资产为6.0604亿港元,较3月31日的7.241亿港元减少16.30%[16] - 2022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亏损1.1959亿港元[19] - 2022年4月1日至9月30日,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534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432万港元,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2311万港元[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6394万港元,较期初增加209万港元[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91,328千港元,负债总值为30,724千港元[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2,214千港元,负债总值为29,804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分部收入为25,19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644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亏损11,95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9千港元[49][51]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租金收入223千港元,政府补助161千港元,杂项收入6千港元,共计390千港元[61]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租金收入205千港元,杂项收入14千港元,共计219千港元[61]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439千港元,政府补助289千港元,杂项收入15千港元,共计743千港元[61]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426千港元,杂项收入60千港元,共计486千港元[61]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103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103千港元[64]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628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628千港元[64]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处置/注销建筑设备补偿收益184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2千港元,解散附属公司亏损103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83千港元[64]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318千港元,无抵押其他借贷利息107千港元,融资成本共计425千港元[6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薪金及工资(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中)为58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93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该数据为115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13千港元[6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存货销售成本为29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89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该数据为50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40千港元[6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金额约为3371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470000港元,已包括于销售/提供服务成本内[6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就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而言之亏损为59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409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该数据为1195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9千港元[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就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而言的普通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156,780千股[7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0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04千港元[79]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8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增设备物业、机器及设备花费约9,000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651,000港元[8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账面价值约252,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因建筑设备损耗已撇销,2021年同期为906,000港元;账面价值约4,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已作出处置,2021年同期无[8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25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260万港元减少约740万港元[127][1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0万港元减少约33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为10%(2021年同期:18%)[138][14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约1200万港元(2021年同期:680万港元)[1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12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毛利减少约330万港元、项目管理费增加约110万港元及结算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一次性折扣约100万港元[1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12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140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4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620万港元)[186][190] - 2022年9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1.73倍(2022年3月31日:1.70倍)[186][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总权益约60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7240万港元)[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借款包括约1300万港元租赁负债(2022年3月31日:1540万港元)和500万港元有息借款(2022年3月31日:无)[18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9.7%(2021年3月31日:14.5%)[18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60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240万港元[1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借贷包括租赁负债约13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540万港元[1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附息借款为5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附息借款[1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29.7%,2021年3月31日为14.5%[191]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92][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设计装修、设备租赁、美酒营销及金融服务业务[23][28] - 收益包括设计等服务收入、建筑设备租赁收入、美酒销售收入、放债利息及经纪服务佣金收入[42][4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10,9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88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20,7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7,534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建筑设备租金及安装服务收入为3,9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52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美酒销售收入为28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979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分部亏损2,540千港元,租赁建筑设备分部亏损5,692千港元[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销美酒分部溢利169千港元,金融服务业务分部亏损352千港元[4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分部收益为17,534千港元,租赁建筑设备分部收益为6,852千港元[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销美酒分部收益为7,979千港元,金融服务业务分部收益为279千港元[51]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20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750万港元增加约18%[133][136]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收入约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90万港元减少约300万港元[134][136] - 美酒营销业务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8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30万港元[135][136]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3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若[137][143]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约1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0万港元[142][144]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约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60万港元[142][145] - 美酒营销和金融服务业务毛利分别约20万港元和3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若[142][1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约1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0万港元[1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约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60万港元[1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销美酒及金融服务业务毛利分别约20万港元及约3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1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约2070万港元,其中公营房屋维修等服务收入约17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6%[152][155] - 建筑设备业务租赁收入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因疫情致香港经济复苏放缓,支架设备租出率下跌[157][161] - 若经济环境从疫情中恢复,集团乐观预计支架设备出租率将恢复至70%水平[160][1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销美酒业务收入减少,因客户消费受影响及资源重新分配[163][167] - 集团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从事证券业务,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介绍经纪服务佣金收入[166][169]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相关规定和准则编制,按历史成本基准(投资物业除外),以港元呈列[30] - 公司已按规定向公司注册处处长递交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31][
中新控股(0812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1 19:01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ue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Given that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GEM are generally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here is a risk that securities traded on GEM may be more susc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