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缝绿色(08150)
icon
搜索文档
无缝绿色(0815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5 20:00
集团总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2820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281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47.8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约28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950万港元增加44.8%[27] 公司亏损情况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24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25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8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27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9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27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亏损总额2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4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30万港元[2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1.24港仙,2022年同期为1.23港仙[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无)[20] 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270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9.2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0,2022年同期为1000港元[1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比较期间的300万港元增加至本期的360万港元,主要因法律及专业开支增加[3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9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00名,本期包括董事酬金的总员工成本约为230万港元,比较期间约为170万港元[38] 权益及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总权益为2205.1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392.7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并无未确认之重大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2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2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9.8%,2022年12月31日为47.7%[3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权益减少至约22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30万港元,主要因本期经营亏损[3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960万港元[3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2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0万港元,分别以人民币、港元及美元计值比例为67%、32%及1%(2022年12月31日为64%、35%及1%)[3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所有其他借款及承兑票据1年内到期的港幣为21820千港元、人民币为577千港元,总计22397千港元[37]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LED及相关产品收入281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5.8万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电子光学产品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150万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酒类产品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2万港元[19] 法律诉讼情况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女士申索买卖协议项下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港元,法院于2020年9月4日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45] - 公司2013年1月23日以2380万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正就相关事宜进行法律诉讼维护权利[48] - 祝军民于2016年4月20日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公司指示法律顾问维护权利[48] 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董事黄健雄持有公司255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35%[49] - 2023年3月31日,主要股东凌家珍持有公司118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28%[53] 股份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55]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证券守则,董事期内确认遵守规定交易标准[56][57]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条文,黄健雄同时担任两职[58] - 期内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60]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财务报表及报告[61]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在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最少七天[62] 公司业务规划 - 预计公司LED产品销售将提升,成为推动2023年复苏的主要动力[47] - 公司将对产能规划采取保守态度,采取严格成本及风险管理措施[47]
无缝绿色(08150)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5 19:55
集团总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2820万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281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47.8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28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950万港元增加44.8%[38] 公司亏损情况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24港仙[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25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8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27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9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27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2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4万港元[13] - 2023年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30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3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股息[7] 成本及毛利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270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9.2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11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8.6万港元[10]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LED及相关产品部门2023年一季度收入约28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0万港元[39] - 电子光学产品部门2023年一季度无收入,2022年同期为150万港元[40] - 酒类产品买卖部门2023年一季度无收入,2022年同期为2万港元[41] 行政及经营开支情况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3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一季度的360万港元[43] 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9.8%,2022年12月31日为47.7%[4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权益减少至约22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30万港元[4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960万港元[47] 集团现金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0万港元[4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0万港元,其中人民币、港元、美元计值比例分别约为67%、32%、1%,2022年12月31日约为64%、35%、1%[48] 集团借款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1年内到期的港币借款为21,820千港元,人民币借款为577千港元[50] 集团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9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00名,本期包括董事酬金的总员工成本约为230万港元,比较期间约为170万港元[53] 法律诉讼情况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女士申索买卖协议项下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港元,法院于2020年9月4日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60] - 公司根据买卖协议以238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就相关事宜发出传讯令状申索补救[61] - 祝先生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62] 疫情对业务影响及应对措施 - 自2020年起COVID - 19爆发使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公司业务受不利影响,2022年12月中国取消大部分旅行限制及检疫要求后业务逐步复苏,预计2023年LED产品销售将提升[63][64] - 公司将密切监察COVID - 19相关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对产能规划采取保守态度,采取严格成本及风险管理措施[65] 集团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5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6] 股东持股情况 - 高级行政人员黄健雄持有255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35%[69] - 主要股东凌家珍持有1185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28%[74] 股份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任何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76]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已采纳证券守则,董事期内遵守交易标准[77]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健雄一人兼任[78] 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期内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7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期内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编制合规[81]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84]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在GEM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85]
无缝绿色(0815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4 18:2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26,5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386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72,91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8,589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9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87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毛利为4,3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113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9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79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亏损为8,8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696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1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30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亏损为9,2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545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3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15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0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96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49港仙,2021年同期为1.92港仙;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基本每股亏损为4.83港仙,2021年同期为5.59港仙[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26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2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4,84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823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8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13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4,26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111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拨备为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5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0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796千港元;被视为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87,665千股,2021年同期为157,252千股;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4.83港仙,2021年同期为5.59港仙[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集團總收入約72,9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8,600,000港元減少17.7%[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9,1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800,000港元增加300,000港元[28] 股本及股份相关变化 - 2022年通过股份认购发行股份增加股本15,725千港元,股份溢价减少170千港元[8] - 2022年股本削减92,464千港元,股份溢价削减491,058千港元,缴入盈余增加583,522千港元[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100,000,000千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本1,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188,702千股,股本1,887千港元[26] - 2022年3月18日公司实行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和股本削减[26] - 2022年1月10日,公司合共配發及發行314,503,450股股份,每股0.05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約15,600,000港元[27] - 2021年12月15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以每股0.05港元发行314,503,450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573万港元及1556万港元,已全部用作拟定用途[43] - 2022年1月董事会建议资本重组,包括每十股合为一股、削减已发行股本、分拆未发行合并股份、注销股份溢价账等,3月18日生效[44][45]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LED照明及相关产品收入70,9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528千港元;电子光学产品收入1,94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85千港元;酒类产品收入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76千港元;蓝宝石水晶表片收入为0[16] - 2022年第三季度,LED產品部門收入約71,000,000港元,去年同期為86,500,000港元[29] 税务相关情况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香港利得税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税率计算;不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资格的集团实体溢利按16.5%税率缴税[17] - 公司于中国大陆注册成立实体的应课税收入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2021年同期相同)[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并无未确认之重大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021年12月31日:无)[2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无)[21] 购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因购股权会对每股基本亏损产生反摊薄影响,假设已发行购股权概不会获行使(2021年同期相同)[24] 行政及经营开支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總額約11,500,000港元,去年同期約10,700,000港元,增加800,000港元[34] 资产相关拨备变化 - 2022年9月30日,應收賬款虧損撥備約7,4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為7,100,000港元[35] - 2022年9月30日,存貨減值撥備約2,6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為2,700,000港元[36] 资产负债比率及权益总额变化 - 2022年9月30日,資產負債比率為43.4%,2021年12月31日為53.2%,比率減少因其他借款減少[40] - 2022年9月30日,集團權益總額增加至26,7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約26,000,000港元[41] - 2022年9月30日,集團流動資產淨額約12,1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約8,200,000港元[41] 员工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有100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76名),期间总员工成本约为540万港元(比较期:约490万港元)[46] 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抵押资产(2021年12月31日:无)[48]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无)[49] 投资及收购情况 - 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属公司,2022年9月30日无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未来计划[50] 法律诉讼情况 - JMM和Good Capital分别于2012年对公司及前任董事发出传讯令状,未指明货币索偿,董事认为不大可能影响财务报表[55]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女士申索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2020年9月4日判其获300万港元加利息[55] - 公司于2013年1月23日以2380万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目前就收购申索补救[58] - 祝军民于2016年4月20日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58] 疫情影响及应对措施 - 2020年以来疫情致宏观经济环境不明朗,供应商采购保守、收款严格,疫情仍是2022年集团最大不确定性[51] - 集团将密切监察疫情相关风险,对产能规划保守,采取严格成本及风险管理措施[53]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董事黄健雄持有255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35%[5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主要股东凌家珍持有1185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28%[6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主要股东杨丽持有1578.05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36%[61] 股份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任何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64] 证券守则及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证券守则,董事确认期内遵守交易标准[65][66]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健雄一人兼任[67] - 期内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和利益冲突[68]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期内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三季度报告,认为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71]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2年11月14日[72] - 报告将由刊發日期起计最少连续七天载于GEM网站之「最新上市公司资料」网页内[72] - 报告亦将刊載于公司网站http://www.victoryhousefp.com/lchp/8150.html内[72] -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涉及人员包括黄健雄、黄勇华等8人[73]
无缝绿色(0815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4 18:1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约4630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81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4.34港仙[5]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2686.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59.4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收入4634.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720.3万港元[6]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575.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46.2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783.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31.7万港元[6] - 2022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588.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68.1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14.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81.5万港元[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345.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流入4253.2万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8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减少821.9万港元[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46,34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7,203千港元下降31%[23][25][2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前亏损8,1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5,731千港元[23][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20,986千港元,总负债90,001千港元[24]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44,532千港元,香港市场收入1,81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32.56%和增长54.6%[27]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0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96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11.25%和增长9.44%[28] - 2022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3,50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312千港元增长5.92%[28]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4千港元[29]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4.34港仙,2021年同期为3.68港仙[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1年同期为15.2万港元[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厂及员工宿舍无新增使用权资产,2021年同期为340万[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约4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720万港元减少31.0%[51]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80万港元增加40.6%[51] - 本期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88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740万港元,增加140万港元[5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5.8%,2021年12月31日为53.2%[6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87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76名),本期总员工成本约350万港元(可比期间约330万港元)[70]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749.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20.8万港元[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10349.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869.3万港元[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值4.96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063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列账之其他金融资产净值707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056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2.159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24万港元[39]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中国住宅物业)为1.255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134亿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亏损拨备约79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10万港元[58] - 2022年6月30日,存货减值拨备约26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0万港元[5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资产(2021年12月31日无)[7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无)[72] 股本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88702亿股,股本为1887万港元[41] - 2022年1月10日,合共3.1450345亿股股份以每股0.05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约1560万港元[43] - 2022年3月18日公司实行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股份分拆及股份溢价削减[43] - 2021年12月15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以每股0.05港元发行314,503,450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573万港元及1556万港元,分别用于偿债1000万港元和补充营运资金556万港元,2022年1月10日完成发行[66] - 2022年1月董事会建议资本重组,包括十合一股份合并、资本削减、股份溢价账削减等,3月18日生效[67][68] - 2022年上半年通过股份认购发行股份增加15,555千港元[12] - 2022年上半年股本削减92,464千港元,股份溢价削减491,058千港元[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LED及相关产品、制造及销售电子光学产品及蓝宝石水晶表片、买卖酒类产品以及物业投资[13] - 公司有四个经营分部,分别为LED及相关产品分部、电子光学产品分部、酒类产品分部、蓝宝石水晶表片分部[22] - 本期LED产品部门收入约44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600万港元[52] - 本期电子光学产品部门收入约1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0万港元[53] - 本期酒类产品买卖部门收入约2.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00港元[54] - 本期蓝宝石水晶表片部门无收入,去年同期也无收入[5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31] 公司过往财务数据 - 2021年1月1日期初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33,66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958千港元,总计为36,623千港元[12]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5,781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5,198千港元[12] - 2021年6月30日期末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28,46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955千港元,总计为31,422千港元[12] - 2022年1月1日期初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22,33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670千港元,总计为26,002千港元[12]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127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0,390千港元[12] - 2022年6月30日期末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27,49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488千港元,总计为30,985千港元[12] 公司面临的法律诉讼及风险 - 2012年JMM和Good Capital分别对公司及前任董事发出传讯令状,未指明货币索偿,董事认为不大可能造成重大财务影响[78] - 2016年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女士申索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2020年9月4日判Good Return获300万港元加利息[78] - 2020年以来疫情致宏观经济不明朗,供应商采购保守、收款严格,疫情是2022年集团最大不确定性[74] - 集团将密切监察疫情风险,对产能规划保守,采取严格成本及风险管理措施[76] - 公司于2013年1月23日完成以23,800,000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目前就该收购申索补救[81] - 祝军民于2016年4月20日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0,000港元款项[81] 公司股东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黄健雄持有公司2,5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35%[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凌家珍持有1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28%[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主要股东吴悦胜持有16,450,34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72%[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主要股东杨丽持有15,780,5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36%[84]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2011年3月8日公司批准并采纳2011年购股计划,该计划于2021年3月7日届满[87] - 根据2011年购股计划授予所有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2016年5月13日公司已发行总数10%[89] - 就2011年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计划而言,最多可授出公司股份数不超不时已发行股份总数30%[89] - 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采纳2021年购股计划,旨在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91] - 2021年购股计划授权限额为15,725,172股股份,占本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3%[94] - 根据2021年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而未行使的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时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整体限额,不得超过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96]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各合资格参与者获授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证券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97] - 各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要约时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款项须自要约日期起21日内支付[101] - 2022年6月30日,2021年购股计划余下年期约为9年零5个月[10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概无根据2021年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105]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已采纳证券守则,董事确认期内遵守交易标准[106][107] - 本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条文C.2.1除外,黄健雄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108]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本期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110][112] 中期报告披露情况 - 本中期报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七天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114]
无缝绿色(0815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04 06:2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7]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50[9]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买卖LED及相关产品、制造及销售电子光学产品及蓝宝石水晶表片、买卖酒类产品以及物业投资[1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制造及买卖LED及相关产品等多项业务[173]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收益约1.109亿港元,较2020年的1.42亿港元减少约22.0%[13] - 公司2021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0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120万港元增加约16.1%[13] - 公司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83港仙,2020年为0.71港仙[13] - 2021年集团总收入约1.109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1.42亿港元减少22.0%[22]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0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120万港元[22] - 2021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163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320万港元增加23.3%[27]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50万港元,2020年为所得税抵免约20万港元[29] - 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亏损拨备约710万港元,2020年为790万港元[30] - 2021年计提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约290万港元,2020年无此项减值[32] - 2021年12月31日存货减值拨备约270万港元,2020年为110万港元[34]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3.2%,2020年为65.3%[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重大投资及收购出售计划、无资产抵押情况,与2020年相同[43][45][46] - 2021年集团总收入为1.1086亿港元,2020年为1.42047亿港元,2019年为1.46602亿港元[133] - 2021年12月31日,无储备可供分派给公司拥有人(2020年:无)[1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LED及相关产品分部收入约1.079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1.389亿港元减少约22.3%[14] - 2021年电子光学产品部门收入约270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15] - 2021年酒类产品部门收入约30万港元,较2020年的40万港元减少约35.5%[16] - 2021年蓝宝石水晶表片业务分部无收入,2020年也无收入[18] - 2021年LED及相关产品部门收入约1.079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1.389亿港元减少22.3%[23] - 2021年酒类产品买卖部门收入约30万港元,较2020年的40万港元减少35.5%[25] 法律诉讼相关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晞瑗女士申索买卖协议项下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于2020年9月4日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49] - 公司根据2012年买卖协议以238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就收购相关事宜提出申索[49] - 祝军民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49] 股权交易与资本重组 - 2021年12月15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0.05港元认购3.1450345亿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573万港元及1556万港元[52] - 公司拟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000万港元结算到期负债,余下约556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53] - 2022年1月10日,认购事项完成,已向认购人配3.1450345亿股,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用作拟定用途[53] - 2022年1月,董事会建议进行公司股本的资本重组,包括每十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50港元的合并股份[54] - 2022年3月16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资本削减决议案,资本重组于2022年3月18日生效[57] - 公司进行资本削减,每股已发行合并股份面值由0.50港元削减至0.01港元[60] - 每股面值0.50港元的法定但未发行合并股份将分拆为5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股份[60] - 公司股份溢价账全部进账金额将被注销[60] - 2022年1月公司完成配發及發行314,503,450股認購股份,認購價每股0.05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約15,600,000港元[109] 董事与公司治理 - 黄健雄持有25500000股本公司股份[61] - 梁宝仪在财经翻译、公司通讯及公共关系领域工作逾21年[62] - 唐荣港在会计领域拥有逾22年工作经验[65] - 吴宇豪在香港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达9年[65] - 冯南山自2010年2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注册会计师[67] - 冯南山自2003年10月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注册执业会计师[67] - 公司本年度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15企業管治守則,但主席與行政總裁由黃健雄先生一人兼任,且董事無固定任期[71] - 董事會保留制定策略目標、考慮重要營運財務事宜等事項決定權,政策及策略推行交董事會委員會和管理層團隊[72] - 董事會最少每年召開四次常規會議,必要時召開額外會議或用書面決議代替[72] - 年報日期董事會由四名執行董事和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74] - 審核、薪酬、提名委員會主席均為顏國牛先生,成員均含唐榮港、歐衛安、吳宇豪先生[74] - 董事無固定任期,任期至輪值退任或按細則退位[74] - 公司定期檢討董事會組合,力求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比例均衡[76] - 董事委任由薪酬和提名委員會建議,董事會根據程序和政策批准[76] - 集團日常營運和管理授權執行董事,執行董事定期向董事會彙報[76] - 董事會主席授權公司秘書擬訂會議議程,並確保董事獲得充分資訊[76]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4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董事会年内共举行9次会议[83]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12月17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83] - 本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执行董事在场的会议[84] - 审核委员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共举行4次会议[9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率均为100%(4/4)[91] - 董事会成员出席董事会会议率均为100%(9/9),出席股东大会率均为100%(2/2)[83] - 召开定期会议时董事获最少14日通知,会议文件提前最少3日送呈[77]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账目[80][82] - 薪酬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100%[93][94][95] - 提名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100%[97][99] - 董事会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委派审核委员会执行企业管治职务[99]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本年度董事遵守规定交易标准[100]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欺诈等行为不获弥偿[104] - 公司秘书为外部服务提供商,主要联络人为黄健雄先生[105] - 公司秘书冯南山先生出席并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15条的15小时培训规定[105] - 本年度就核數服務支付給公司核數師金道連城薪酬為688,000港元,金道連城未提供非核數服務[110] - 存放請求書日期,佔公司繳足股本不少於十分之一且有權投票的股東可要求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大會應在遞交請求書後2個月內舉行,若21日內董事會未召開,提要求人士可自行召開[114] - 股東週年大會或考慮通過特別決議案的股東特別大會,須不少於21個整日書面通告召開;其他股東特別大會,須不少於14個整日書面通告召開[116] - 董事負責維持公司內部監控並檢討成效,公司委聘內部監控審核顧問進行年度審閱,本年度審閱無重大事項但有需改進之處[107] - 董事確認對編製集團綜合財務報表負責,認為集團有充足營運資金應對未來12個月財務責任[108] - 公司認為與股東有效溝通重要,通過網站提供最新公司及財務資料,向股東提供聯絡方式[111][112] - 本年度公司憲章文件無改動[117] - 本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执行董事为黄健雄先生、黄勇华先生、黄达华先生、梁宝仪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颜国牛先生、唐荣港先生、欧卫安先生、吴宇豪先生[194] - 根据细则,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当时在任之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于公司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黄健雄先生、梁宝仪女士及吴宇豪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大会上退任且合资格膺选连任[194] - 年报日期,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周年书面确认书,仍认为该等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195] - 董事履历详情刊于年报第13至14页[197] - 应届股东大会上拟重选连任之董事,无与公司订立不可于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由公司终止之服务合约,董事无固定任期[198] - 年终或本年度任何时间,无公司或其关联公司订立而董事拥有重大权益之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无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向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提供服务之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99] - 年内无订立或存在与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业务管理及行政有关之合约[200] 环境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营运总面积为6194.37平方米,2020年为3611.93平方米[131] - 2021年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为439.1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152.89吨二氧化碳当量[131] - 2021年排放密度为0.071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2020年为0.042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131] - 2021年汽车 - 汽油温室气体排放53.5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41.57吨[132] - 2021年所购买电力温室气体排放383.0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106.65吨[132]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13.31千克,2020年为11.47千克[135] - 2021年二氧化硫排放0.29千克,2020年为0.23千克[135] - 2021年颗粒物排放0.98千克,2020年为0.84千克[135] - 2021年废纸构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2.30吨二氧化碳当量[136] - 2021年汽车汽油及柴油消耗量为19,775.00升,2020年为15,350.00升;购电量为477,207.00千瓦 时,2020年为119,713.00千瓦 时;废纸处理量为260.76千克,2020年为479.54千克;水处理量为1,953.8立方米,2020年为3,789.60立方米;包装物料为20.20吨,2020年为15.50吨[138] - 2021年汽油耗用19,775.00升,占集团总碳足跡的12.2%[140] - 2021年总用电量为477,207.00千瓦 时,占集团总碳足跡的87.2%[141] - 2021年用水量为1,953.80立方米,占集团总碳足跡的1.3%[142] - 2021年行政、市场推广及刊发报告耗用260.76千克纸张及印刷品[143] - 2021年用于产品保护及运输的包装物料约为20.20吨,2020年为15.50吨[144] 员工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76名雇员,2020年为63名;本年度包括董事酬金的总员工成本约为710万港元,比较年度约为590万港元[4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76人,2020年为63人[147] - 2021年全职员工占比94.7%,2020年为73.3%;男性员工占比43.4%,2020年为47.6%;员工年流失率为63.3%[148] - 2021年18 - 25岁员工占比14.5%,26 - 35岁占比34.2%,36 - 45岁占比23.7%,46 - 55岁占比17.1%,56岁或以上占比10.5%[148] - 2019 - 2021年工伤个案数目、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因工死亡人数及工伤率均为0[152] - 2021年培训总时长为5
无缝绿色(0815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6-01 12:00
集团总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950万港元[5]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947.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860.9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9,500,000港元,较上一年同期约28,600,000港元减少31.9% [31] 公司亏损情况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23港仙[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20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85.5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22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13.4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79.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45.8万港元[11] - 2022年3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77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5,557千股,每股基本亏损为1.23港仙;2021年同期分别为2,881千港元、157,252千股、1.83港仙[26]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300,000港元,上一年同期为2,900,000港元[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股息,2021年同期也未派付[23] 成本与毛利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182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665.5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18.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95.4万港元[9] 公司总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4392.7万港元[1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总权益增加至约43,9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30,200,000港元[41]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销售LED及相关产品收入为17,9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111千港元;销售电子光学产品收入为1,5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97千港元;销售酒类产品收入为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千港元[20]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期所得税拨备为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2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2年为1千港元,2021年为52千港元,香港利得税两年均为0[20]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集团实体,香港利得税就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余下按16.5%计算;不符合资格的按16.5%缴税[20] - 集团于中国注册实体除适用优惠税率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1] 股本情况 - 2022年1月1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20,000,000千股,面值0.05港元,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3月31日股份数目为100,000,000千股,面值0.01港元,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29]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572,517千股,面值0.05港元,股本为78,626千港元;3月31日股份数目为188,702千股,面值0.01港元,股本为1,887千港元[29] - 2022年3月18日实行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和股本削减[29] - 2022年3月18日股本重组生效,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股份分拆及股份溢价削减等[39] 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并无未确认之重大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021年12月31日也无[22] 股份配发及发行情况 - 2022年1月10日,公司按每股0.20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314,503,45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00,000港元[30] - 2022年1月10日完成认购事项,配发及发行314,503,450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5,730,000港元及15,560,000港元[38] 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0.3%,2021年12月31日为49.2% [40] 流动资产净值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5,4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0,200,000港元[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70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800,000港元[41]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约82%、17%及1%分别以人民币、港元及美元计值,2021年12月31日约为82%、18%及0% [41] 员工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有76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74名;本期总员工成本约为170万港元,比较期间约为210万港元[44] 法律诉讼情况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女士申索买卖协议项下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于2020年9月4日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51] - 公司于2013年1月23日以2380万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就该收购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补救[51] - 祝先生于2016年4月20日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52] 董事持股情况 - 2022年3月31日,董事黄健雄持有公司255万股普通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1.35%[55]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 凌家珍持有公司11,8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28%[57] - 吴悦胜持有公司16,450,34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72%[57] - 杨丽持有公司15,780,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36%[57] 融资与资金依赖情况 - 集团依赖经营业务及集资活动资金,董事会将积极寻找新的额外融资途径[43] 业务经营与货币计值情况 - 集团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经营业务,内地业务大多以人民币计值,香港业务大多以港元及美元计值,本期未采用货币对冲工具[45] 资产抵押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46] 或然负债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47] 投资与收购情况 - 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属公司,2022年3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8] 股份赎回与买卖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任何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60] 证券守则与交易标准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证券守则,董事期内遵守交易标准[61][62] 企业管治守则遵守情况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不应由一人兼任外[63] 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期内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6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期内财务报表按适用原则和规则编制[66]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在GEM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67]
无缝绿色(0815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31 22:07
集团总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950万港元[5]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947.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860.9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集团总收入约19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2860万港元减少31.9%[29] 公司亏损情况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23港仙[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20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85.5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25.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08.2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22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13.4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79.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45.8万港元[11]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81千港元[24]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23港仙,2021年同期为1.83港仙[24]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3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90万港元[2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第一季度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21] 成本与毛利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182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665.5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18.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95.4万港元[9]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LED及相关产品收入179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111千港元;销售电子光学产品收入15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97千港元;销售酒类产品收入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千港元[20] - 2022年第一季度,LED产品部门收入约18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810万港元[30] - 2022年第一季度,电子光学产品部门收入约15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0万港元[31] - 2022年第一季度,酒类产品买卖部门收入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000港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蓝宝石水晶表片部门无收入,2021年同期也无收入[34] 所得税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2千港元[20]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集团实体,香港利得税就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余下按16.5%计算;不符合资格的按16.5%缴税[20] - 集团于中国注册实体适用企业所得税率除优惠外为25%[21] 股份与股本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5557千股,2021年同期为157252千股[24] - 2022年1月1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20000000千股,每股面值0.05港元,股本1000000千港元;3月31日股份数目100000000千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本1000000千港元[27]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1572517千股,股本78626千港元;3月31日股份数目188702千股,股本1887千港元[27] - 2022年1月10日,公司按每股0.20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314,503,45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0万港元[28] - 2021年12月15日公司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573万港元及1556万港元,2022年1月10日完成认购[36] 集团财务比率与权益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0.3%,2021年12月31日为49.2%[3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总权益增至约439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3020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54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1020万港元)[39] 集团现金及借款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7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480万港元),其中约82%、17%及1%分别以人民币、港元及美元计值(2021年12月31日:约82%、18%及0%)[3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1年内到期的港币借款为18119千港元,人民币借款为807千港元,总计18926千港元[39] 集团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有76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74名),本期总员工成本约为170万港元(比较期间:约210万港元)[42] 法律诉讼情况 - 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晞瑗女士申索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已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49] - 公司根据买卖协议以238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就收购相关事宜发出传讯令状申索补救[49] - 祝军民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50] 采购与经营策略情况 - 供应商授予最高60天的信贷期,采购原材料要求预付款[51] - 公司将对产能规划采取保守态度,采取严格的成本及风险管理措施[51]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黄健雄持有公司25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35%[5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股东凌家珍持有118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28%[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股东吴悦胜持有1645034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72%[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股东杨丽持有15780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36%[55] 股份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未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任何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58]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证券守则,董事确认期内遵守交易标准[59][60]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健雄一人兼任[61] - 期内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6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核委员会认为财务报表合规[64]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在GEM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65]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情况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310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300万港元[35]
无缝绿色(0815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01 06: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10,860千港元,较2020年的142,047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849千港元,较2020年的12,332千港元减少[5]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为8,140千港元,较2020年的7,968千港元略有增加[5] - 2021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11,367千港元,较2020年的10,960千港元增加[5]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76港仙,较2020年的0.71港仙增加[5] - 2021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457千港元,较2020年的6,764千港元减少[7] - 2021年公司总资为112,649千港元,较2020年的187,827千港元减少[9]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82,483千港元,较2020年的151,204千港元减少[11] - 2021年公司总权益为30,166千港元,较2020年的36,623千港元减少[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90万港元[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分部收入为11086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所得税前亏损为1131.1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1264.9万港元,总负债为8248.3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为58.4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融资成本为317.1万港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存货减值拨备为196.7万港元,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98.8万港元[27] - 2020年各业务板块向外客户销售总计142,047千港元;2021年总计为110,860千港元[28][29][38] - 2020年公司所得税前亏损为11,140千港元[28]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187,827千港元,总负债为151,204千港元[28] - 2020年地区从外来客户赚取收入中,中国为138,995千港元,香港为3,052千港元;2021年中国为107,901千港元,香港为2,959千港元[29]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中,中国为20,781千港元,香港为1,200千港元;2021年中国为21,074千港元,香港为560千港元[30] - 2020年合约负债为9,936千港元,2021年为12,184千港元[32] - 2020年销售LED及相关产品确认的结转合约负债收入为2,118千港元,2021年为9,936千港元[36] - 2020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为144,639千港元,2021年为119,585千港元[39] - 2020年所得税抵免为180千港元,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56千港元[40]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71港仙,2021年为0.76港仙[42] - 2021年集团总收入约1.109亿港元,较2020年约1.42亿港元减少22.0%;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90万港元,较2020年约1120万港元增加约6.3%[46] - 2021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约1470万港元,较2020年1320万港元增加150万港元[51] - 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49.2%,2020年为65.3%;2021年股东资金减至约3020万港元,2020年约3660万港元;2021年流动资产约9100万港元,2020年约1.658亿港元[54]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中约82%及18%分别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2020年约为95%及5%[55] - 2021年集团有74名雇员,2020年为63名;2021年包括董事酬金的总员工成本约690万港元,2020年约590万港元[6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发光二极管及相关产品、电子光学产品及蓝宝石水晶表片、买卖酒类产品以及物业投资[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分部收入中LED分部为10788.6万港元[27] - 2020年各业务板块向外客户销售中,LED为138,897千港元,电子光学为2,702千港元,酒类为448千港元[28][29][38] - 2021年LED产品部门收入约1.079亿港元,2020年为1.389亿港元[47] - 2021年电子光学产品部门收入约270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48] - 2021年酒类产品买卖部门收入约30万港元,2020年为40万港元[49]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预计对过往、当期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6] - 多项新订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已颁布但未强制执行,公司拟生效后采纳,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18] 资金与供应链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向供应商预付2850万港元,2022年供应链改善或减轻流动资金负担[24] - 供应商授予最高60天的信贷期,采购原材料要求预付款[67] 重大事项与诉讼情况 - 2021年末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与联属公司、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未来计划,亦无资产抵押及重大诉讼[59][60][61][6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Good Return向Wickham及李晞瑗女士申索溢利保证差额总值1618.8374万港元,法院已作出有利于Good Return的判决,金额为300万港元加利息[66] - 公司与附属公司对刘岍聪等人发出传讯令状,申索涉及以238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8%股权[66] - 祝军民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约350万港元款项[66] 股息分配情况 - 2021年无末期股息建议,2020年亦无[4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68] 股份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无赎回GEM上市及买卖的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公司股份[69] 公司治理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审核全年业绩[70][71] - 公司本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健雄先生一人兼任[72] - 所有董事未按固定任期获委任,但须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74] - 公司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及行为守则[75] 业绩审核与公告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审核未如期完成,原因是中国部分地区实施抗疫限制措施[76] - 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或会在余下审核程序期间作出潜在调整及落实,尚未取得公司独立核数师同意[76] - 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布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8] - 公司预期2022年5月16日前完成审核并刊发2021年全年业绩[78] - 公司预期2022年5月31日前寄发2021年年报[78] - 公司会知会股东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拟定日期及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期间[78] - 公告所载有关集团全年业绩的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且未取得公司核数师同意,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公司证券时需审慎行事[79] - 公告由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一连七天载于GEM网站“最新公司公告”网页内[79] - 公告亦将刊载于公司网站[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