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励达(08482)
icon
搜索文档
万励达(0848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收益为157,584千港元,较2024年的187,193千港元下降约15.82%[4] - 2025年毛利为2,224千港元,较2024年的4,638千港元下降约52.05%[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5,132千港元,较2024年的24,751千港元增加约1.54%[4] - 2025年年内亏损为25,213千港元,较2024年的24,671千港元增加约2.19%[4] - 2025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5,300千港元,较2024年的24,773千港元增加约2.13%[5] - 2025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0.2港仙,较2024年的21.6港仙减少约6.48%[5]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为794千港元,较2024年的3,531千港元下降约77.51%[6] - 2025年流动资产为71,166千港元,较2024年的88,380千港元下降约19.48%[6] - 2025年流动负债为34,652千港元,较2024年的32,773千港元增加约5.73%[6] - 2025年资产净值为36,576千港元,较2024年的58,685千港元下降约37.67%[7] - 2025年其他收入77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 - 1465千港元,总计 - 1388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462千港元、 - 84千港元、378千港元[24] - 2025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回净额 - 264千港元,2024年为 - 304千港元[24] - 2025年融资成本1363千港元,2024年为101千港元[24] - 2025年所得税抵免80千港元,其中递延税项81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 - 80千港元,递延税项 - 80千港元[23][25]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亏损 - 25213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24851千股计算;2024年基于亏损 - 24671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14262千股计算[29]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55740千港元,2024年为68215千港元[31]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22413千港元,2024年为21409千港元[32][34] - 2025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一年内到期金额为9099千港元,2024年为500千港元;超过一年但少于两年到期金额2024年为256千港元,2025年为0[35] - 公司总收益从过往年度约187.2百万港元减少约15.8%至本年度约157.6百万港元[45] - 公司毛利从过往年度约4.6百万港元减少约52.1%至本年度约2.2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2.5%增至约1.4%[48] - 公司行政开支从过往年度约23.4百万港元轻微减少至本年度约22.7百万港元[51] - 本年度确认拨回应收贸易款项减值亏损约0.2百万港元,过往年度减值亏损约0.3百万港元;本年度确认按金减值亏损约0.5百万港元,过往年度确认减值亏损拨回约5,000港元[52] - 本年度融资成本增加至约1.4百万港元,过往年度约0.1百万港元[54]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约25.1百万港元,过往年度约24.8百万港元;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81,000港元,过往年度所得税抵免约80,000港元[55] - 公司本年度亏损约25.2百万港元,过往年度亏损约24.7百万港元[5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2.5%至约31.8百万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32.7%至约24.0百万港元[57][5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5.5%,2024年3月31日约为2.7%[61] - 2025年3月31日无银行存款质押,2024年3月31日约为30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融资租赁抵押品账面价值约2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00万港元[64] - 本年度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减值亏损总额约30万港元,过往年度约为30万港元[72] - 本年度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约为1380万港元,过往年度约为1540万港元[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157,001千港元,时尚物品贸易收益583千港元,总计157,584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5,546千港元、11,647千港元、187,193千港元[17] - 2025年空运服务收益156,880千港元,较2024年的170,549千港元下降约8.02%;海运服务收益121千港元,较2024年的4,997千港元下降约97.58%[17] - 2025年各业务分部亏损分别为: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11,622千港元,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2,618千港元,时尚物品贸易199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6,456千港元、890千港元、盈利2,489千港元[20][21] - 公司提供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委托管理服务及时尚物品贸易的全部履约责任均为一年或以下[17]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本年度收益约156.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99.6%,过往年度收益约170.6百万港元,占比约91.1%[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底决定将大部分资源分配至核心物流业务,预期时尚物品贸易分部业绩将下降[43] - 公司管理团队将巩固物流业务优势,研究开拓其他供应链路线及市场,扩大客户群[44] - 公司会寻找其他业务,使业务分部多元化,减少对现有物流业务依赖,扩大收入基础[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综合财务报表中损益表之呈列及披露[12][13][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损益表新要求,改善披露资料聚合及分拆[14] - 2024年12月23日公司建议每10股现有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每股面值0.10港元),2025年1月17日股份合并生效[38][39] - 2025年3月1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37港元配售最多24956600股新股份,较2025年3月11日收市价折让约19.41%,较前五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8.36%[40] - 2025年3月31日配售事项完成,共配售249566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6.67%,所得款项净额约3.19百万港元,拟2.00百万港元偿债,1.19百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41] - 2025年3月11日公司配售24,956,600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42万港元,每股配售股份净价格约为0.129港元[80]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9万港元,已全数用作偿还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80][81]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319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20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19万港元,且已全部动用[83]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的拟定用途与实际用途无重大变动[8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5] -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6] - 本年度及公告日期,董事及相关人士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87] - 除特定披露外,本年度公司无不可豁免遵守规则的关连交易[88] - 公告日期,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84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6%,无购股行使等情况[9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8月22 - 27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94] - 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核对一致,核数师未发表核证[95]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万励达(0848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7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79,060千港元,其中货代及相关物流服务收入为78,477千港元,时尚物品贸易收入为583千港元[21] - 公司期内亏损为15,547千港元,主要由于外汇折算差异导致的亏损[1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43,155千港元,较2024年4月1日的58,685千港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货代及相关物流服务中,空运服务收入为78,356千港元,海运服务收入为121千港元[21] - 公司时尚物品贸易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1,127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583千港元[21] - 公司递延税项为-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4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为53,024千港元[3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收益为83,880千港元,其中分部收益为82,753千港元,分部亏损为7,920千港元[47]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香港地区收益为79,060千港元,其中货代及物流服务收益为78,477千港元,时尚物品贸易收益为583千港元[50] - 公司期内亏损为15,5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188千港元有所增加[7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净亏损约为15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20万港元有所增加[100] - 公司總收益由過往期間的8390萬港元減少5.8%至回顧期間的7900萬港元[129] - 公司毛利由過往期間的90萬港元減少364.4%至回顧期間的250萬港元毛損,毛利率由1.1%下降至3.1%毛損[109][136] - 公司服務成本由過往期間的8290萬港元減少1.6%至回顧期間的8160萬港元[108] - 公司行政開支由過往期間的1200萬港元減少至回顧期間的1100萬港元[137] - 公司于回顾期间录得期内亏损约1550万港元,较过往期间的1420万港元有所增加,主要受全球贸易复苏缓慢及全球经济衰退导致货运舱位需求减少的影响[148] - 公司于回顾期间确认了减值亏损拨回约10万港元,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及向第三方货运代理支付的按金退回减少[148] - 公司于回顾期间的融资成本由过往期间的约59,000港元增至约189,000港元,主要由于金融机构借贷利息开支增加[148] - 公司于回顾期间录得除税前亏损约1550万港元,较过往期间的1420万港元有所增加,并录得所得税开支约4,000港元[148] 应收账款与应付款项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超过90天的金额为6,694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30天以内的金额为12,107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超过30天但不超过60天的金额为12,737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超过60天但不超过90天的金额为695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32,233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超过90天的金额为6,694千港元[6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32,832千港元,扣除减值拨备后为32,233千港元[81]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33,493千港元[8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金额为65,726千港元[8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9,830千港元,其中30日以内的应付款项为11,531千港元[86] - 应收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3260万港元减少1.1%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3220万港元,主要由于回顾期间收入减少5.7%[16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2140万港元减少7.3%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1980万港元,主要由于服务成本减少1.6%[16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850万港元增加15.6%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990万港元[166]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以及时尚物品贸易[100] - 公司自2022年10月起开展时尚物品贸易新业务,涉及从欧洲采购奢侈品并安排物流至香港[103]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全球市场情况,实施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102] - 公司计划通过多元化业务领域减少对现有物流业务的依赖[105] - 公司致力于通过潜在投资机会改善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106] - 空運代理及相關物流服務收益為7840萬港元,佔總收益的99.1%,較過往期間的8010萬港元略有下降[108] - 海運代理及相關物流服務收益為10萬港元,佔總收益的0.2%,較過往期間的270萬港元大幅下降[108] - 時尚物品貿易收益為60萬港元,佔總收益的0.7%,較過往期間的110萬港元有所下降[108] - 公司正在尋求多元化業務機會,以減少對現有物流業務的依賴並擴大收入基礎[124][125] - 公司自2022年10月起開展時尚物品貿易業務,但由於全球經濟低迷和奢侈品需求減弱,對該業務保持高度警覺[126] 融资与贷款 - 公司获得一笔3,50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68] - 公司于回顾期间自本地金融機構取得350萬港元貸款[113]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有银行借款约5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0万港元有所减少[151]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有租赁负债约3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0万港元有所减少[151]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从一家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总额约350万港元,而2024年3月31日无此类贷款[15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2.7%上升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10.0%,主要由于金融机构借贷增加[168][17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回顾期间无股息派付[30] - 公司其他储备包括非控股股东通过收购东禅物流有限公司的视作出资、收购东禅的额外权益及向策略投资者配发Ever Metro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股份[15] - 公司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本总额为100,000,000港元[96] - 公司自2024年4月1日起至报告日期,已维持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25%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42] - 公司于回顾期间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事项,亦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59]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举行延期股东周年大会,张雱飞先生和鄔雨杉女士分别退任执行董事,黎碧芝女士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3][184] - 公司于2024年10月9日任命谭志明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任命温新辉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86] - 公司已重新符合GEM上市规则的相关要求[186] - 公司将继续审查其企业管治实践,以提升企业管治标准,遵守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并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187] - 自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遵守并实施企业管治守则中的要求[188] - 所有董事确认在回顾期间内遵守了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的交易必守标准[1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任何权益或淡仓[194][196] - 在回顾期间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未订立任何安排使董事可通过购股获益[195][19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于回顾期间员工薪酬及福利总成本约为800万港元,较过往期间的650万港元有所增加[161]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33人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29人,其中香港员工从28人减少至23人,中国大陆员工从5人增加至6人[180] - 公司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从过往期间的约650万港元增加至回顾期间的约800万港元[181] 资产与投资 - 公司增加50,000港元作为租賃物業裝修的修復開支撥備[80] - 公司購入總賬面值為304,000港元的租賃物業(使用權資產)[8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148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680万港元[166] - 公司投资约40万港元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主要用于香港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物业装修[178]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5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247,830,000股,每股面值为0.01港元[178] 税务与税率 - 公司根据香港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合资格实体的香港利得税按8.25%和16.5%的税率计算[27]
万励达(0848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2:2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9,0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880千港元下降5.74%[5] - 2024年上半年毛损为2,509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毛利为949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5,54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242千港元增加9.14%[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5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188千港元增加9.6%[5]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08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531千港元下降12.69%[11]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75,54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8,380千港元下降14.53%[12]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5,1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2,773千港元增加7.33%[13]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0,36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5,607千港元下降27.41%[14]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3,15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8,685千港元下降26.46%[15]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155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4188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累计亏损79054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53024千港元[17]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21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670千港元[21]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千港元[21]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633千港元[21] - 2024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7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837千港元[2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分别为79,060千港元和83,880千港元,同比下降5.74%[34]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分别为15,543千港元和14,242千港元,同比扩大9.14%[39][45] - 回顾期净亏损约1550万港元,过往期约1420万港元[89] - 总收益由过往期约8390万港元减少约5.8%至回顾期约7900万港元[94] - 服务成本由过往期约8290万港元减少约1.6%至回顾期约8160万港元[95] - 毛利由过往期约90万港元减少约364.4%至回顾期约250万港元毛损,毛利率由约1.1%降至约3.1%毛损[97] - 行政开支由过往期约1200万港元减至回顾期约1100万港元[101]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4年3月31日约3260万港元减少1.1%至9月30日约3220万港元[10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68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480万港元),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约为10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300万港元)[11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计约5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8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3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80万港元),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总额约35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无)[11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0.0%(2024年3月31日约为2.7%),因金融机构借贷增加而上升[11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6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0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根据租赁负债持有,银行存款约10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300万港元)已质押[113] - 回顾期内,公司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800万港元(过往期间约为650万港元)[126] 汇兑差额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因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7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 - 125千港元[8]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因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25千港元[17]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分别为78,477千港元和82,753千港元,同比下降5.17%[33][42]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时尚物品贸易收益分别为583千港元和1,127千港元,同比下降48.27%[33][42]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回顾期收益约7840万港元,占比约99.1%;过往期约8010万港元,占比约95.5%[94] - 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回顾期收益约10万港元,占比约0.2%;过往期约270万港元,占比约3.2%[94] - 时尚物品贸易回顾期收益约60万港元,占比约0.7%;过往期约110万港元,占比约1.3%[94] 财务费用及折旧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923千港元和630千港元,同比增长46.51%[5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189千港元和59千港元,同比增长220.34%[55] - 融资成本由过往期约5.9万港元增至回顾期约18.9万港元[104] 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亏损分别为15,547千港元和14,188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247,830,000股和1,073,851,803股[58] 公司资产购置及拨备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增加50,000港元修复开支拨备作为租赁物业装修,购入总账面价值为304,000港元的租赁物业(使用权资产)[62] - 回顾期内,公司投资约40万港元于物业、厂房及设备,主要为香港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物业装修(过往期间无)[120] 贸易及应收应付款项变化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65,726千港元,3月31日为68,207千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30日以内为12,107千港元,3月31日为15,914千港元[68]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30日以内为11,531千港元,3月31日为13,406千港元[74]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29,695千港元,3月31日为29,941千港元[77] 合约负债及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无期初合约负债确认收益,过往期间约为2,155,000港元[78] - 回顾期内,集团自本地金融机构取得3,500,000港元贷款,2024年3月31日无[81] 股本及储备情况 - 2024年4月1日股本为12478千港元,股份溢价为94418千港元,2023年4月1日股本为99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5252千港元[17] - 2024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法定储备为357千港元,与2023年9月30日持平[17] - 2024年9月30日外汇储备为 - 253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 - 293千港元[1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分别为 - 4千港元和54千港元[49] - 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股本为100,000,000港元[8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5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2.4783亿股,每股普通股面值为0.01港元[124] 股息分配情况 - 回顾期内,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过往期间:无)[57] 拨备非流动负债变化 - 2024年9月30日拨备非流动负债为150千港元,3月31日为100千港元[82] 董事及管理人员薪酬变化 - 2024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薪金及其他津贴为2,131千港元,2023年为2,970千港元[85] 银行借款担保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所有银行借款由吕克宜先生及吕克满先生提供担保[86]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减值亏损拨回总额约10万港元(过往期间确认减值亏损约20万港元)[125] 员工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用23名香港员工及6名中国员工(2024年3月31日为28名香港员工及5名中国员工)[126] 上市规则遵守情况 - 2024年9月23日延期股东周年大会后,公司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多项规定[128] - 2024年10月9日,谭志明和温新辉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重新遵守相关GEM上市规则[129]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指引要求的守则条文[129] 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3]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廖代春持有公司股份好仓130,2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44%[1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渠天芸持有公司股份好仓12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62%[1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吕克宜持有公司股份好仓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渠天芸持有相联法团中创富投股份好仓10,000股,占股权100%[1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吕克宜持有相联法团豪达有限公司股份好仓1股,占股权100%[1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赵荣静因配偶权益拥有公司股份好仓130,250,000股,占股权10.44%[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创富投持有公司股份好仓120,000,000股,占股权9.62%[139] 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截至公告日无购股根据该计划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4年4月1日及9月30日,根据该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总数为8400万份[143] 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变更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育明于2024年7月25日获委任为铸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4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何育明为主席[145]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监察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检讨集团财务申报等系统[14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回顾期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147]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吕克宜、严希茂及渠天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何育明、周志荣、谭志明及温新辉[147] 公告发布情况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至少保存七日,亦将在公司网站刊载[147]
万励达(084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2:1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87,193千港元,2023年为206,936千港元,同比下降9.54%[4] - 2024年毛利为4,638千港元,2023年为2,500千港元,同比增长85.52%[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4,751千港元,2023年为25,919千港元,同比收窄4.49%[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4,671千港元,2023年为26,771千港元,同比收窄7.84%[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16港仙,2023年为2.85港仙,同比收窄24.21%[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531千港元,2023年为3,387千港元,同比增长4.25%[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8,380千港元,2023年为80,003千港元,同比增长10.47%[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2,773千港元,2023年为20,750千港元,同比增长57.94%[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58,685千港元,2023年为61,714千港元,同比下降4.91%[7] - 2024年股本为12,478千港元,2023年为9,900千港元,同比增长26.04%[7] - 2024年总收益为187,193千港元,2023年为206,936千港元,同比下降9.54%[29][30][3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4,751千港元,2023年为25,91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49%[29][30]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1,920千港元,2023年为671千港元,同比增长186.14%[31][32]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91千港元,2023年为1,262千港元,同比增长41.92%[31][32]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87,193千港元,2023年为202,995千港元,同比下降7.79%[33] - 2024年非流动资总额为3,383千港元,2023年为3,320千港元,同比增长1.89%[3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62千港元,2023年为877千港元,同比下降47.32%[29][30][3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01千港元,2023年为162千港元,同比下降37.65%[29][30][38]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4,751千港元,2023年为25,919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80千港元,2023年开支852千港元[41]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及行政总裁酬金)11,064千港元,2023年为10,646千港元[41] - 2024年存货成本8,947千港元,2023年为5,842千港元[4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4,671千港元,2023年为26,771千港元;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42,617千股,2023年为939,863千股[4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68,207千港元,2023年为46,415千港元[44]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9,941千港元,2023年为16,689千港元[46] - 2024年银行借款756千港元,2023年为1,670千港元;无抵押银行借款年利率为最优惠利率2.25%,期限3年至5年[47] - 2024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1,247,830,000股,股本12,478,300港元;2023年4月1日为990,000,000股,股本9,900,000港元[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约24.7百万港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2.1百万港元或7.8%[49] - 集团总收益从约20690万港元减少约9.5%至约18720万港元[54] - 集团服务成本从约20440万港元减少约10.7%至约18260万港元[60] - 集团毛利从约250万港元增加约85.5%至约46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2%增至约2.5%[61] - 集团行政开支从约2260万港元增加至约2340万港元[66] - 本年度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30万港元,过往年度为减值亏损拨回约120万港元[67] - 本年度录得除税前亏损约2480万港元,过往年度为约2590万港元[71]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60.5%至约3260万港元[74]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6.4%至约3560万港元,预付物流及仓储服务供应商款项增加50%至约1080万港元,预付时尚物品供应商款项增加17.0%至约1860万港元[75]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68.5%至约2140万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增加112.5%至约850万港元[76]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80万港元,银行借款合共约8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为8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 [79][80][81] - 本年度,公司于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90万港元[88] - 本年度,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应收一名关联方款项减值亏损总额约30万港元[9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5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2.4783亿股,每股普通股的面值为0.01港元[91] - 本年度,公司的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约为1540万港元[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空运服务收益170,549千港元,2023年为176,068千港元[26] - 2024年海运服务收益4,997千港元,2023年为19,553千港元[26] - 2024年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委托管理服务无收益,2023年为3,941千港元[26] - 2024年时尚物品贸易收益11,647千港元,2023年为7,374千港元[26] - 2024年总收益187,193千港元,2023年为206,936千港元[26] - 时尚物品贸易业务收益增长至1160万港元,较过往年度增长56.8%[52]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约170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91.1%[55] - 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约50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7%[56] - 2024年客户A1收益为34,303千港元,2023年为36,157千港元,同比下降5.13%[35] - 2024年客户B1收益为23,745千港元,2023年为24,256千港元,同比下降2.10%[35] 公司上市及股份配售情况 - 公司于2018年9月5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3] - 2023年4月6日,公司按每股0.071港元价格配售1.1283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01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69万港元[108] - 2023年9月19日,公司按每股0.100港元价格配售1.45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45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05万港元[110][111] - 2023年首次和第二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分别约为769万港元及1405万港元,均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1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2023年首次和第二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总计2174万港元[114] - 2023年5月18日按每股0.071港元发行112,830,000股,所得款项约8,012,000港元;11月16日按每股0.1港元发行145,000,000股,所得款项14,500,000港元[48]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开始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影响会计政策资料披露[20] - 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未提早采用,预计无重大影响[22] 业务履约责任情况 - 各业务履约责任为期一年或以下,未披露未履行部分交易价格[27] 公司管治及合规情况 - 自2023年4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指引中拟定的守则条文,但偏离第C.2.1条和第B.2条已解决[115]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进行公司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遵守该标准[117][118] - 本年度及公告日期,董事不知悉有董事或控股股东等拥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及利益冲突[119] - 除特定披露外,本年度集团无订立不可豁免遵守GEM上市规则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公司已遵守相关披露规定[120]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21] - 本年度集团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对其营运造成重大影响的法律、规则及规例[101]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公告日无购股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4年3月31日及公告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22][123] 人员变动情况 - 严希茂于2023年8月10日获委任为鼎石资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24] - 周志荣于2023年11月6日获委任为智富资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25] - 何育明自2024年3月11日起退任RMH Holdings Limited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职务[12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何育明,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供外聘核数师相关建议等[129] 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8月28日举行,8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31]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资格,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4年8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131] 财务报表核对及公告情况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已获核数师确认为与经审核报表金额核对一致[132]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至少保存七日,并于公司网站刊载[133] 员工分布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分别于香港及中国雇用32及7名雇员[98]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自2022年10月开展时尚物品贸易业务分部,预期该分部将持续多元化业务基础及扩大收入基础[96] - 公司将继续发挥空运代理及相关服务经验,深耕现有客户并丰富客户组合[97]
万励达(084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3 22:58
GEM市场 - GEM是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一种市场,专门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上市机会,这些公司可能比主板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2] - GEM上市公司通常是中小型公司,因此其证券可能比主板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且无法保证证券在GEM上会有高流动性市场[4]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万勵達國際有限公司的收入为83.8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6.5亿港元有所下降[15] - 期内净利润为14.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14亿港元有所增长[1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净值为55.69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的62.64亿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本为11,028千港元,股份溢价为81,812千港元,累计虧損为53,024千港元[18]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净现金流量为-6,670千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为109千港元,融资活动净现金为6,633千港元[23]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以及时尚物品贸易[25] - 本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委托管理在线电子商务平台、时尚物品贸易[76] 财务报表 - 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7] - 中期财务报表未经公司审计师审计,但已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30] - 中期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法编制,以港元为功能货币,所有数值均约整至最近的千位数(千港元)[3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未收购任何物业、厂房和设备(上期:719,000港元)[5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59,703,000港元,较上一报告期末增加13,288,000港元[57] - 贸易应收款项中,超过90天的账龄为2,574,000港元,较上一报告期末增加2,550,000港元[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一间关联公司款项为2,73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112千港元有所下降[6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在2023年9月30日达到36,91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6,689千港元大幅增加[63] - 合同负债主要涉及货运代理和相关物流服务,截至2023年9月30日,合同负债为37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84千港元略有下降[64] 股本情况 - 公司股本变动情况显示,已发行及繳足股本在2023年9月30日达到11,028,300港元,较4月1日的9,900,000港元有所增加[69][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0百万港元,共1,102,83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0.01港元[14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已确认他们在整个回顾期间内一直遵守了证券交易的必守标准[doc id='157'] - 公司及其子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doc id='159'] - 公司自2023年4月1日起至报告日期,已维持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25%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82]
万励达(084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3 22: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3,8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6,500千港元下降38.5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9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千港元,同比增长118.6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24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98千港元增加31.9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4,18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142千港元增加27.3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74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387千港元下降19.0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3,15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0,003千港元增长16.4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0,20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750千港元增长93.7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52,95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9,253千港元下降10.6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5,089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714千港元下降10.7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2港仙,2022年同期为1.25港仙,同比增加5.60%[6]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141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142千港元[8]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因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为1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千港元[8]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为8011千港元,发行开支为323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款项为27900千港元,发行开支为578千港元[8][13] - 2023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55089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77457千港元[8]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70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172千港元[1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9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842千港元[1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6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749千港元[1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2千港元,2022年为29079千港元[13]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5837千港元,2022年为73250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83,8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6,500千港元下降38.54%[27][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亏损为14,2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98千港元[27][28] - 2023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54千港元,2022年为 - 344千港元[3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30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33] - 2023年融资成本总额为59千港元,2022年为88千港元[3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7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72.9万港元;2023年前六个月亏损141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14.2万港元[35] - 2023年第三季度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0283亿股,2022年同期为9.39456521亿股;2023年前六个月为10.73851803亿股,2022年同期为8.9亿股[35] - 回顾期内公司无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过往期间为71.9万港元[3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5970.3万港元,3月31日为4641.5万港元[39] - 2023年9月30日应收浙江集约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款项为273.3万港元,3月31日为311.2万港元[4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3691.1万港元,3月31日为1668.9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就期初合约负债于回顾期内已确认的收益约为215.5万港元,过往期间约为434.8万港元[41] - 回顾期内公司无取得任何新银行贷款[43] - 2023年9月30日及3月31日拨备总计均为10万港元[4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102.83万港元,股份数目为11.0283亿股[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142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110万港元[51] - 总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1.365亿港元减少约38.5%至2023年约8390万港元[57] - 服务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1.361亿港元减少约39.1%至2023年约8290万港元[61] - 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40万港元增加约118.7%至2023年约9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0.3%增至约1.1%[62]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津贴148.5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及供款3.1万港元;六个月薪金及其他津贴297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及供款6.3万港元[47] - 2023年无从浙江集约客获取服务收入,往期约为120万港元[4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中向顾问支付服务费从往期约0.8百万港元增至回顾期约1.2百万港元[65] - 行政开支从往期约10.2百万港元增至回顾期12.0百万港元,主要因专业费用增加约2.0百万港元[66] - 贸易应收款项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从往期拨回约1.0百万港元变为回顾期确认额外减值亏损约0.2百万港元[67] - 融资成本从往期约88,000港元减至回顾期约59,000港元[68] - 回顾期除税前亏损约14.2百万港元(往期约10.8百万港元),所得税抵免约54,000港元(往期开支约0.3百万港元)[69]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20.3百万港元增加77.8%至9月30日约36.1百万港元[7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约12.7百万港元增加约124.7%至9月30日约28.6百万港元[7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3月31日约4.0百万港元增加约109.9%至9月30日约8.4百万港元[74] - 2023年4月6日公司以每股0.071港元配售112,830,000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0百万港元[79] - 2023年9月19日公司拟以每股0.100港元配售220,566,000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22.1百万港元[82]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67万港元,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13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根据租赁负债持有,300万港元银行存款已质押[86] - 回顾期间,集团无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过往期间为71.9万港元[93]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0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1.0283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97] - 回顾期间,已确认贸易应收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总额约20万港元,过往期间约为100万港元[9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雇用28名香港员工及4名中国员工,2023年3月31日为28名香港员工及5名中国员工[99] - 回顾期间,集团的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约为650万港元,过往期间约为700万港元[1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以及时尚物品贸易[15] - 2023年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82,753千港元,较2022年的135,265千港元下降38.79%[27][28] - 2023年时尚物品贸易收益1,1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27][28] - 2023年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收益为0,2022年为1,235千港元[27][28]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约801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95.5%,2022年同期约1.192亿港元,占比约87.3%[58] - 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约27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3.2%,2022年同期约1610万港元,占比约11.8%[59] - 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委托管理服务2023年无收益,2022年同期约120万港元,占比0.9%[60] - 时尚物品贸易收益约11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3%,2022年同期无[61] 税务相关 - 集团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计算,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30][31] 股息分配 - 回顾期内,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3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指引要求的守则条文[103]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进行公司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该标准[105][106] - 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吕克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1%;廖代春先生持有130,250,000股,占11.81%;严希茂先生持有1,170,000股,占0.11%[10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吕克宜先生作为豪达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1股,占该相联法团已发行股本100%[10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廖代春先生持有公司好仓股份130,250,000股,股权约11.81%;赵荣静女士持有130,250,000股,股权约11.81%;罗红会先生持有126,650,000股,股权约11.48%;中粵滙(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26,650,000股,股权约11.48%[115]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公告日期,无购股根据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3年9月30日及公告日期无尚未行使购股[118][119] 人员变动 - 执行董事严希茂先生于2023年8月10日获委任为鼎石资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志荣先生于2023年11月6日获委任为智富资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21]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何育明先生、周志荣先生及廖东强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何育明先生为主席[123]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监察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检讨财务申报等系统[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回顾期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124] 公告信息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至少保存七日,也将在公司网站刊载[125]
万励达(0848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20:3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5日,并于同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3]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服务和时尚物品贸易[24] - 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以港元呈现,也是公司的功能货币[25] - 财务报表基于历史成本编制,会计政策与经审计年度财务报表保持一致[2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录得净亏损约7.5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净亏损约3.4百万港元增加[53] - 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对公司增长和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但预计中国经济复苏可能会逐步进行[54] - 公司对未来业务和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将继续密切监察全球市场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实施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55] 业务情况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提供货运代理及物流服务、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服务和时尚物品贸易[30] - 公司的经营分部包括货运代理服务、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服务和时尚物品贸易[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主要来自货运代理服务和物流服务,以及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服务[35] 委托管理协议 - 公司通过与浙江集约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续签委托管理协议,积累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知识和理解,希望能为海外市场的运营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58] - 公司期待在委托管理协议完成后寻找新客户,继续向他们提供相关服务[60] 收入构成 - 本集团的总收入从上一个期间的约8,930万港元下降约57.8%,至本期间的约3,770万港元[65]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约93.2%[66] - 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约3.8%[68] - 由于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业务自2023年1月起暂停,本期间未产生收入[71]
万励达(08482)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4 20:30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收益为37,722千港元,同比下降57.8%[5] - 公司第一季度毛利为895千港元,同比下降60.2%[5] - 公司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7,454千港元,同比增加118.3%[5] - 公司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0.71港仙,同比增加73.2%[6] - 公司第一季度全面支出总额为7,452千港元,同比增加112.5%[6]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总收益为37,722千港元,同比下降57.8%,其中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为36,595千港元,同比下降58.5%[20][21]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除税前亏损为7,48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54千港元亏损扩大153.2%[21][25] - 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分部在2023年第二季度亏损3,65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057千港元亏损扩大77.7%[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约7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0万港元亏损扩大[30]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8930万港元下降57.8%至2023年上半年的3770万港元[36] - 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7480万港元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52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93.2%[37] - 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330万港元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4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8%[38]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5%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4%[42] - 回顾期间录得期内亏损约7.5百万港元,过往期间则为期内亏损约3.4百万港元[52] - 回顾期间录得除税前亏损约7.5百万港元,过往期间为除税前亏损约3.0百万港元[51] 成本与支出 - 公司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6,846千港元,同比增加42.3%[5] - 公司第一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492千港元,同比增加43.9%[5] - 公司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154千港元,同比下降52.2%[5] - 公司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2千港元,同比下降30.4%[5]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0千港元增加30%[25] - 行政开支由过往期间的约4.8百万港元增加至回顾期间的约6.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专业费用增加约2.0百万港元[48] - 回顾期间确认了额外减值亏损约0.2百万港元,而过往期间则确认了减值亏损拨回约0.4百万港元[49] 业务多元化与战略 - 公司新业务分部时尚物品贸易在2023年第二季度贡献收益1,127千港元[19][20] - 时尚物品贸易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产生110万港元收益,占总收益的3.0%[40] - 公司计划通过严格成本控制和稳健经营现金流应对后疫情时代的风险和机遇[32] - 公司寻求业务多元化,包括开展时尚物品贸易业务和探索其他具吸引力的业务机会[34][35] - 公司通过委托管理协议积累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经验,目标是成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33] 税务与股息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而2022年同期计提116千港元[23]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递延税项为27千港元抵免,而2022年同期为65千港元计提[23]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未派发股息,与2022年同期一致[26] 融资与资本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获得8,011千港元[7]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0百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67百万港元已悉数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7][58][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值约1.5百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根据租赁负债持有[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5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吕克宜先生通过豪达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5,99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6.89%[68] - 罗红会先生个人及通过中粤汇(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持有公司141,57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2.84%[71] - 中粤汇(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6,6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1.48%[71] - 严希茂先生持有公司1,17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0.11%[68] - 廖代春先生持有公司1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0.01%[68] 公司治理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审阅[77] - 公司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授予、行使、失效或注销任何购股权[75] 其他事项 - 回顾期间后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并无与业务或财务表现有关的重大事项[61]
万励达(0848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30 22:51
公司人员变动 - 张全辉于2023年6月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渠天芸同日生效任职[9][10][12][13] - 冯雅芳于2022年5月4日辞任授权代表和公司秘书,黄国瀚同日生效任职[9][10] - 吕克宜52岁,2017年8月1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11月1日任执行董事及主席,2020年11月16日任行政总裁,2021年8月20日辞任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业务发展等,有逾32年物流行业经验[140][144] - 张雱飞31岁,2021年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曾在多行业工作6年,负责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等[142][145] - 吴玉山40岁,2021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10年金融领域经验[147] - 严希茂44岁,2021年7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有信息技术和电子行业及投资基金管理经验,2011年11月4日至2022年5月27日任金汇教育非执行董事[149][150] - 邬雨杉40岁,2021年3月23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有超十年金融领域经验[150] - 何育明51岁,2021年4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审计等经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52][155] - 何育明为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53][156] - 周志荣44岁,2021年7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审计等经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54][156] - 周志荣为董事会薪酬、审核、提名委员会成员[157][163] - 廖东强35岁,2021年9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保险及管理经验,现任职多家公司[158][163] - 廖东强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59] - 曲天云53岁,2023年6月8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多领域业务经验[160] - 曲天云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161] - 廖代春52岁,2021年4月23日任非执行董事,8月2日辞任,8月20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在酒店业超20年经验[167][171] - 渠天芸53岁,2023年6月8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个人护理及卫生产品业务超30年经验[164] - 吕克满50岁,2017年8月10日任董事,11月1日调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20年11月16日辞任,在物流行业超25年经验[169][171] - 叶鸿光42岁,自2014年5月1日起任营运经理,在空运及物流业超20年经验[174][177] - 黄家文56岁,2017年8月1日任首席财务官,有逾3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180][184] - 蔡浩仁46岁,2021年8月13日任副首席财务官,在会计等领域有逾24年经验[182][184] - 廖代春1994 - 2010年任广西沃顿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 - 2017年任广西颐和新园大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168][171] - 叶鸿光2000年5月 - 2014年3月在亨通货运有限公司任职,最后职位为营运经理(空运部)[175][177] - 蔡浩仁1998年7月毕业于赫特福德大学,获会计学学士学位[182] - 蔡浩仁自2023年4月起任 Sang Hing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上市公司职务[183] - 黄国瀚51岁,于2022年5月4日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有逾20年审核、会计等经验,2021年6月至12月任健升物流财务总监[187][18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8482[15][1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14][1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的Cricket Square的Century Yard三楼,邮政信箱902号[14][15][16] 公司经营环境与策略 -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和全球整体经济形势起伏不定,物流效率未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严重影响公司增长和盈利能力[18] - 物流行业运营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干扰因素,如全球供应链瓶颈、库存积压、高通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19] - 公司积极探索有效成本降低策略,以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19] - 公司董事会定期谨慎审查公司定位和业务发展机会,其中包括为中国境内此前开发的在线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委托管理服务[21] - 公司凭借物流行业的优势和经验,在年内拓展至时尚物品贸易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21] - 公司对中国经济及物流市场的中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28][30] - 公司将密切监察全球市况及市场需求变动,实施更严格成本控制措施,确保经营现金流稳健[32][36] - 公司积极寻求潜在投资机会,使业务组合多元化,扩大收入来源,提升股东价值[35][3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货运目的地覆盖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还提供委托管理服务及时尚物品贸易,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25][29] - 公司服务包括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时尚物品贸易[26][29] - 本年度公司主要从事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电商平台委托管理服务和时尚物品贸易[194][19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约268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纯利约920万港元[27][30] - 公司总收益从去年约6.74亿港元减少约69.3%至今年约2.069亿港元[39][40] - 公司服务成本从去年约6.292亿港元减少约67.5%至今年约2.044亿港元[49][53] - 公司毛利从去年约4480万港元减少约94.4%至今年约250万港元,毛利率从去年约6.7%降至今年约1.2%[50][53] - 公司今年获得香港政府就业支持计划补助约50万港元(去年无)[51][5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因支付顾问服务费从去年约500万港元降至今年约280万港元[57][60] - 行政开支从去年约2350万港元降至今年约2260万港元,主要因折旧减少约100万港元[58][61] - 今年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约120万港元(去年减值亏损约90万港元)[59][62] - 今年录得税前亏损约2590万港元(去年税前利润约1230万港元),所得税费用约90万港元(去年约300万港元)[66] - 公司本年度亏损约2670万港元,上一年度盈利约920万港元,亏损主因是空运及海运代理服务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减少4.74亿港元和仓储成本增加540万港元,导致毛利降至250万港元[67][71]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从2022年3月31日约7910万港元减少74.3%至2023年3月31日约2030万港元,主要因2023年1 - 3月收益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9780万港元[73][7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约5500万港元减少76.9%至2023年3月31日约1270万港元,主要因2023年1 - 3月服务成本较上一年度减少约9710万港元[75][80]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从2022年3月31日约640万港元减少约37.4%至2023年3月31日约400万港元,主要因应计服务费减少约230万港元和应计审核费减少约10万港元[76][8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5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4430万港元),超三个月定期存款约30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82][8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约1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30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15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210万港元)[83][8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约5.9%降至2023年3月31日约3.8%,因租赁负债减少及总权益增加[84][87] - 本年度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10万港元,上一年度拨回减值亏损约20万港元[68]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9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300万港元,本年度除税前亏损约2590万港元,上一年度除税前溢利约1230万港元[70] - 本年度处置联营公司亏损约90万港元,无重大子公司或联营公司收购和处置事项[92] - 本年度集团投资约0.7百万港元于物业、厂房及设备[98][103] - 出售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0.9百万港元[9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9.9百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9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00][105] - 本年度拨回按金、其他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1.2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确认约0.7百万港元[101][10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分别雇佣28名和5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24名和9名[111][115] - 本年度集团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约14.8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5.4百万港元[112][1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提供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今年约1.761亿港元(去年约5.304亿港元),占总收益约85.1%(去年约78.7%)[42][47] - 提供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今年约1960万港元(去年约1.392亿港元),占总收益约9.5%(去年约20.7%)[43][47] 公司委托管理协议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1日与浙江集约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重续委托管理协议,协议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33][36] - 公司通过委托管理协议获得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知识,有望将业务模式从货运代理商加强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33][36] 公司时尚物品贸易业务情况 - 公司自2022年10月起开展新的时尚物品贸易业务分部,已与独立第三方订立数份购买及销售协议[34][37] - 本年度集团开展新业务时尚物品贸易[109][114] 公司配售事项情况 - 2022年7月6日,公司按每股0.186港元价格配售1.5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2790万港元,7月6日收市价为每股0.201港元,每股配售股份净价格约为0.182港元[131][134] - 2022年8月1日,2022年配售事项完成,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2730万港元已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31][134]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33万港元,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扩充现有业务,拟定用途与实际用途无重大变动[135][137][13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呈列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并遵守相关守则[191][195] - 公司企业目标是为股东创造及提升价值,业务策略是维持长期增长及盈利能力[194][196] - 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在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遵守该标准[198][200]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董事会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199] - 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99]
万励达(0848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2: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9月5日在港交所GEM上市,2023年3月31日最终控股方为廖代春先生[1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电商平台委托管理服务和时尚物品贸易,本年度新增时尚物品贸易分部[14]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2022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17] - 公司未提早采纳报告期已颁布但未强制生效的准则,预期对当前或未来报告期无重大影响[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206,936千港元,较2022年的674,040千港元大幅下降[4] - 2023年毛利为2,500千港元,较2022年的44,837千港元减少[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5,919千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12,271千港元[4] - 2023年年内亏损26,771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9,229千港元[4] - 2023年每股亏损2.85港仙,2022年每股盈利1.10港仙[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387千港元,较2022年的5,739千港元减少[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0,750千港元,较2022年的71,874千港元大幅减少[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61,714千港元,较2022年的61,365千港元略有增加[7] - 2023年股本为9,900千港元,较2022年的8,400千港元增加[7] - 2023年累计亏损为38,836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07千港元大幅增加[7] - 2023年总收益为206,936千港元,较2022年的674,040千港元下降69.29%[24][25][2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5,919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12,271千港元[24][25] - 2023年添置非流动资671千港元,较2022年的4,431千港元下降84.86%[26][27]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202,995千港元,较2022年的657,533千港元下降69.09%[28] - 2023年来自客户A1的收益为36,157千港元,较2022年的180,782千港元下降80.00%[30] - 2023年利息收入96千港元,较2022年的4千港元增长2300%[26][27][31] - 2023年政府补助530千港元,2022年无政府补助[31] - 2023年汇兑收益203千港元,2022年汇兑亏损460千港元[33] - 2023年融资成本162千港元,较2022年的185千港元下降12.43%[24][25][33] - 2023年所得税开支852千港元,较2022年的3,042千港元下降72.00%[26][27][3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5919千港元,2022年溢利12271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36]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及行政总裁酬金)为10646千港元,2022年为11192千港元[37]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6771千港元,2022年溢利9238千港元,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39863千股,2022年为840000千股[3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数为46415千港元,2022年为81768千港元[40]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数为16689千港元,2022年为61382千港元[43] - 2023年银行借款一年内应偿还914千港元,超过一年但少于两年500千港元,超过两年但少于五年25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72千港元、1761千港元、752千港元,无抵押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2.75%计息[44] - 2023年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股本100000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990000000股,股本99000000港元,2022年8月1日按每股0.186港元发行150000000股[45] - 2023年集团于香港司法权区各附属公司税项减免为100%,最高减免额6000港元,2022年为10000港元[36] - 2023年按金及预付款项中账面价值2000000港元代表抵押与航空公司交易的可退还按金,与2022年相同[40] - 2023年及2022年均无派付或拟派股息[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约2680万港元,上一年度录得纯利约920万港元[50] - 公司总收益由过往年度约6.74亿港元减少约69.3%至本年度约2.069亿港元[57] - 公司服务成本由过往年度约6.292亿港元减少约67.5%至本年度约2.044亿港元[63] - 集团毛利从过往年度约4480万港元减少约94.4%至本年度约25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6.7%降至约1.2%[64] - 集团获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助约50万港元,过往年度无[66] - 销售及营销开支因顾问服务费从约500万港元降至约280万港元而减少[69] - 行政开支从过往年度约2350万港元降至本年度约2260万港元,因折旧减少约100万港元[7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约120万港元,过往年度确认减值亏损约90万港元[71] - 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10万港元,过往年度拨回减值亏损约20万港元[72]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约2590万港元,过往年度除税前溢利约1230万港元;所得税开支约90万港元,过往年度约300万港元[7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约7910万港元减少74.3%至2023年3月31日约2030万港元[7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约5500万港元减少76.9%至2023年3月31日约1270万港元[79]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8%,2022年3月31日约为5.9%[8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99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9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95] - 本年度,集团投资约70万港元于物业、厂房及设备[92] - 本年度,已拨回按金、其他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总额约120万港元,过往年度已确认约70万港元[9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分别雇用28及5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24名及9名[100] - 本年度,集团的雇员酬金及福利成本总额约为1480万港元,过往年度约为1540万港元[10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和电商平台委托管理服务收益以输出法确认,时尚物品贸易收益于客户取得货品控制权时确认[19] - 2023年可呈报分部为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电商平台委托管理服务、时尚物品贸易[21] - 2023年货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收益195,621千港元(空运176,068千港元、海运19,553千港元),电商平台委托管理服务收益3,941千港元,时尚物品贸易收益7,374千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69,600千港元、4,440千港元、0千港元[21] - 2023年和2022年相关业务全部履约责任为期一年或以下,未履行/部分未履行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未披露[22] - 提供空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本年度收益约1.761亿港元(过往年度约5.304亿港元),占总收益约85.1%(过往年度约78.7%)[58] - 提供海运代理及相关物流服务本年度收益约1960万港元(过往年度约1.392亿港元),占总收益约9.5%(过往年度约20.7%)[59] - 提供运营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委托管理服务本年度收益约390万港元(过往年度44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9%(过往年度0.6%)[61] - 时尚物品贸易本年度收益约740万港元(过往年度无),占总收益约3.6%(过往年度无)[62] 附属公司出售情况 - 2021年4月23日和30日,公司分别出售Hangda附属集团和富达集团全部股权,现金代价分别为28万港元和1000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Hangda附属集团为公司业绩贡献约9000港元,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贡献约9万港元;富达集团为公司业绩贡献约46.7万港元,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贡献约476.6万港元[48][49] 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 - 2022年7月6日,公司按每股0.186港元配售1.5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2790万港元[110] - 2023年3月31日,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30万港元,已悉數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10]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33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扩充现有业务[112] - 2023年4月6日公司按每股0.071港元配售1.1283亿股新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800万港元,4月6日收市价为每股0.069港元,每股净价约0.068港元,5月18日完成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67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4] 企业管治与守则遵守情况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指引,曾偏离的C.2.1条和B.2条已解决[113]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16]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无购股根据购股计划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2023年3月31日及公告日期无尚未行使购股[121] 公司会议与公告相关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28日举行,8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于8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登记[128]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告财务数据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核对一致[129]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至少保存七日,并将在公司网站刊载[130] 法定储备情况 - 法定储备从中国附属公司年内纯利转拨,直至达到附属公司注册资本的50%[12] 未来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有关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未偿还资本承担,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事项[90] 新业务开展情况 - 公司自2022年10月起开展新的时尚物品贸易业务分部,并已订立数份合约[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