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和诚(CCM)
icon
搜索文档
Concord Medical Announces Listing of Its Subsidiary on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Prnewswire· 2024-01-09 20:00
公司上市信息 - 康和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了其子公司康和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1] - 康和医疗集团在香港联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了约5.629亿港元的总收益[1] - 康和医疗集团的H股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交易[1] - 康和医疗集团的H股上市信息可通过香港联交所网站获取[2] 募集资金用途 - 康和医疗集团将使用募集的净收益的约59.4%用于偿还部分银行借款,约30.6%用于上海康和癌症中心的建设,约10.0%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1] 公司业务介绍 - 康和医疗是一家提供全方位优质肿瘤服务的医疗机构,专注于提供多学科癌症护理服务,并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最先进的质子疗法系统[3] - 康和医疗通过自有癌症医院和诊所网络以及中国各地合作医院,努力提高癌症护理的质量和可及性[3] - 康和医疗集团是中国的一家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为癌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肿瘤医疗服务,利用其多学科团队专家和精准放射治疗的诊断和治疗能力[3] 前瞻性声明 - 本公告包含前瞻性声明,这些前瞻性声明可能受到公司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和情况的影响,基于对未来业务决策的假设,这些假设可能会发生变化[4]
Concord Medical(CCM)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19 00:00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中国建立质子中心、癌症医院和诊所,这将面临重大风险[15] - 公司计划建立和运营互联网医院,这也存在重大风险[17] - 公司正在进行多个大型医院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本支出和其他资源[19] - 公司的发展和新癌症医院和诊所的推出时间可能会对短期财务表现产生波动[22] - 公司的增长计划包括建立质子中心、癌症医院和诊所,如果无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抓住增长机会,未来增长将面临不确定性[23]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0、2021和2022年分别出现了净亏损,2022年的净亏损为7.69亿元人民币(约合1.11亿美元)[26] - 公司在2023年1月和3月分别与南京银行和上海前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两份贷款协议,总额为6,850万元人民币(约合990万美元)[27] - 公司在2022年底的短期借款余额为1.686亿元人民币(约合2,440万美元),当前长期银行和其他借款的当前部分余额为3.44亿元人民币(约合4,990万美元)[28] 收入来源 - 公司历史上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少数几家医院合作伙伴,2022年最大的医院合作伙伴占总收入的5.0%[34] - 公司的收入高度集中,前五大医院合作伙伴贡献了2022年12月31日总网络应收账款的39.8%[35] - 公司与医院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支付问题可能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从医院合作伙伴处的总应收账款分别为1.206亿和1.118亿美元[36]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上海和广州的癌症医院和诊所,未来收入高度依赖于这些地区,2022年,上海和广州的癌症医院和诊所的净收入占总净收入的42.4%[37] 监管和政策风险 - 公司的医疗服务和产品受到监管价格控制的影响,中国政府对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产品实施价格控制和价格上限[38] - 公司的未来收入可能受到中国政府和公共保险机构提供的放射治疗和诊断成像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水平的影响[42] 商业风险 - 公司依赖医院合作伙伴获取相关许可和授权,以运营医疗设备,未能获得相关许可可能导致设备安装延迟或中断运营[48]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资金来支持运营,无法获得可接受的融资条件可能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49] - 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稳定性对业务、声誉、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至关重要[50] 技术和安全风险 - 公司的自主技术可能存在未发现的错误或运行不正常,可能对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72] - 公司依赖技术提供在线服务,但技术运营容易受到人为错误、自然灾害、计算机病毒等事件的干扰,可能严重损害业务和声誉[73] 法律和合规风险 - 公司可能因涉及诉讼、法律或合同纠纷、政府调查或行政诉讼而分散管理注意力,产生巨额成本和责任[79] - 公司可能受到中国医疗行业腐败行为的竞争劣势影响,损害声誉[81] - 公司的章程包含可能对普通股和ADS持有人权利产生不利影响的反收购条款[82]
Concord Medical(CCM)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09-30 00:00
公司管理层人事变动 - 叶耀江因退休卸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兼总裁,9月30日生效,后续将继续为公司提供建议[1] - 张博勋9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相关职务,9月30日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2] - 尹伟波9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相关职务[2] - 韦恩·余9月30日被任命为公司新独立董事,同时担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兼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3] - 刘洪钟9月30日被任命为公司新独立董事,同时担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3] - 马修·D·卡利斯特9月30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首席医疗官职务[6] 新独立董事履历情况 - 刘洪钟主持过15个重要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重大项目[5]
Concord Medical(CCM)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2021-10-15 00:00
汇率与利率风险影响 - 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10%,公司现金总额将增减150万元人民币(20万美元)[765] - 基于2020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款,利率变动10%,公司2020年利息费用总额将增减2.12亿元人民币(3250万美元)[768] - 基于2020年12月31日未偿还生息工具,利率变动10%,公司2020年利息收入总额将增减约2.53亿元人民币(3880万美元)[768] 银行借款利率 - 2020年,公司人民币短期和长期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分别为10.11%和6.99%[767] 通货膨胀率 - 2018 - 2020年中国整体通货膨胀率分别约为2.1%、2.9%和2.5%[769] 存托机构费用与收入 - 存托机构对每100份美国存托股份(ADS)的发行、交付、减少、取消或交回收取5美元费用[770] - 2018 - 2020年公司从存托机构获得与ADS相关的付款或报销分别为5.008亿美元、3.55亿美元和1.637亿美元,含30%预扣税[774] 收购公司财务占比 - 2020年4月21日收购的两家公司在2020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占总资产的1.0%和当年收入的0.3%[779]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因缺乏精通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资源,未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782] - 公司已采取措施解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包括为财务报告团队提供培训和聘请第三方顾问[784]
Concord Medical(CCM)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2020-05-01 04:38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10%,公司现金总额将增减220万元人民币(30万美元)[947] 银行借款年利率 - 2019年,公司人民币短期和长期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分别为7.73%和11.49%[950] 利率变动对利息费用和收入的影响 - 基于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款,利率变动10%,2019年度利息费用总额将增减1270万元人民币(180万美元)[951] - 基于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生息工具,利率变动10%,2019年度利息收入总额将增减约3.2万元人民币(0.5万美元)[951] 中国通货膨胀率 - 2017 - 2019年中国整体通货膨胀率分别约为1.6%、2.1%和2.9%[952] 存托机构费用 - 存托机构对每发行、交付、减少、取消或交出100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收取5美元费用[952] 公司与ADS相关付款或报销金额 - 2017 - 2019年公司从存托机构获得的与ADS相关付款或报销金额分别为0、500794美元和354957美元,含30%预扣税[958] 收购公司财务数据 - 2019年11月18日收购公司在2019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521亿元人民币,当年收入为40万元人民币[962]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 - 管理层认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964]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变化情况 - 管理层认为本年报涵盖期间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变化[966]
Concord Medical(CCM) - 2018 Q4 - Annual Report
2019-05-01 05: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4 - 2018年净收入(亏损)分别为120,272千元、-79,279千元、-265,084千元、-285,684千元、-259,29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37,714千美元[9] - 2014 - 2018年营业收入(亏损)分别为183,649千元、-5,743千元、-168,626千元、-211,856千元、-299,243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43,523千美元[9] - 2014 - 2018年毛利润分别为332,321千元、263,149千元、168,499千元、97,998千元、19,762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874千美元[9] - 2014 - 2018年净收入(亏损)归属于公司分别为124,709千元、-78,304千元、-261,867千元、-284,320千元、-234,875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34,162千美元[9] - 201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亏损)分别为0.70元、-0.58元、-2.00元、-2.19元、-2.76元人民币,2018年为-0.40美元[9] - 2014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每ADS收益(亏损)分别为2.10元、-1.75元、-6.00元、-6.56元、-8.28元人民币,2018年为-1.20美元[9] - 2014 - 2018年销售费用中的股份支付分别为0.7百万元、0.8百万元、0.8百万元、1.5百万元、2.0百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0.3百万美元[9] - 2014 - 2018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中的股份支付分别为6.6百万元、7.3百万元、7.6百万元、10.1百万元、9.2百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1.3百万美元[9] - 2014 - 2018年净收入(亏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分别为94,796千元、-79,279千元、-265,084千元、-285,684千元、-259,29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37,714千美元[9] - 2014 - 2018年净收入(亏损)来自终止经营业务2014年为25,476千元人民币,其余年份未披露[9] - 2014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478,682元、485,440元、189,905元、98,191元、404,742元(2018年折合58,867美元)[10] - 2014 - 2018年总资产分别为2,959,332元、3,593,591元、3,228,603元、3,465,390元、4,585,394元(2018年折合666,915美元)[10] - 2014 - 2018年总负债分别为1,159,274元、2,169,803元、1,996,833元、2,360,472元、3,031,879元(2018年折合443,409美元)[10] - 2014 - 2018年总权益分别为1,800,058元、1,433,788元、1,231,770元、1,014,918元、553,515元(2018年折合80,506美元)[10] - 2016 - 2018年公司总净收入分别为4.55亿人民币、3.31亿人民币和1.909亿人民币(2780万美元)[94] - 2016 - 2018年品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分别为940万人民币、660万人民币和520万人民币(80万美元)[99] - 2018年公司网络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2.993亿元和2016年的4.435亿元降至1.381亿元(2010万美元),医院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3170万元和2016年的1150万元增至5280万元(770万美元)[192] - 2018年公司多项会计方法变更,采用ASU 2016 - 16使累计亏损期初调整560万元(80万美元)[1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4 - 2018年租赁和管理服务的总净收入分别为511,591元、525,208元、378,723元、245,434元、108,478元(2018年折合15,778美元)[11] - 2016 - 2018年来自前五大医院合作伙伴的净收入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27.7%、32.7%和35.0%[13] - 2016 - 2018年最大医院合作伙伴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9%、12.5%和9.7%[13] - 2016年山东、北京和上海的合作中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1.5%、11.3%和10.3%[13] - 2017年山东、北京和上海的合作中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0.5%、10.9%和13.0%[13] - 2018年山东、河南和湖北的合作中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3.0%、12.2%和8.6%[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十大医院合作伙伴贡献的收入占公司网络应收账款总额的58.2%[15] - 截至2016、2017和2018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医院合作伙伴的未偿还应收账款总额分别为1.887亿元、1.272亿元和7700万元(1120万美元)[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报告的网络业务应收账款约13%仍未收回[17] - 公司网络治疗和诊断患者病例数从2017年的16300例和217991例降至2018年的11111例和147158例,部分医院患者病例数增加[199] 公司股权收购与变动 - 2012年12月,公司收购MD安德森质子治疗中心19.98%的股权;2015年8月,又收购该实体7.04%的股权[17] - 2015年4月,公司从富通医疗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收购协和国际医院100%的股权[17] - 2016年1月,公司收购北京世纪友谊100%的股权,间接持有北京质子医疗中心58%的股权[17] - 2012年公司收购长安医院52%的股权,2014年12月出售该股权[17] - 2007年10月30日,Ascendium收购Our Medical Services 100%股权,OMS出资480万元人民币持有深圳奥华医疗90%股权[79] - 2008年7月31日,子公司Ascendium以约1710万英镑收购China Medstar 100%股权[79] - 2008年10月28日,公司以约3500万元人民币收购Yundu 100%股权[79] - 2010年4月,公司以6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河北四个放疗和诊断影像中心100%股权[79] - 2010年7月,公司以1.032亿元人民币从长安医院收购长安CMS国际癌症中心和西安万杰花香医疗科技52%股权[79] - 2012年6月,公司以约2.488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长安医院52%股权[79] - 2014年12月,公司以约3.979亿元人民币现金出售长安医院和WHT 52%股权[79] - 2012年12月,公司以约3230万美元收购MD安德森质子治疗中心19.98%股权[81] - 2016年9月和12月,美中嘉和完成两轮私募发行,公司持有其85.34%股权,获约1.417亿元人民币收益[81] - 2016年公司和国富资管成立国富慧美,注册资本10.09亿元,双方分别认购7.46亿元和2.63亿元,持股比例为73.93%和26.07%,2018年国富资管退出,公司持股增至100%[83] - 2017年,国富慧美以3.885亿元和1.821亿元分别收购北京世纪友好78.31%股权和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54.8%股权,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北京世纪友好、北京质子医疗中心和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的有效股权分别降至42.1%、48.16%和49.48%[83] - 2018年6月,美中嘉和以3.885亿元(5650万美元)和1.821亿元(2650万美元)分别收购国富慧美持有的北京世纪友好78.31%股权和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54.8%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在北京世纪友好、北京质子医疗中心和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的股权分别为100%、80%和90%,截至2018年底,有效股权分别为60%、58%和55.42%[83] - 2017年10月,复星国际间接子公司收购凯雷集团持有的公司约9.9%股份,交易于11月完成[85] - 2018年3月和7月,以中金资本为首的投资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对公司子公司美中嘉和进行战略投资,总投资15亿元(2.182亿美元),投资完成后,这些机构和投资者共持有美中嘉和40%股权,公司股权稀释至60%[85] - 2008年7月,公司以约1710万英镑收购中国美斯达,当时该公司与医院合作伙伴在中国14个城市共同管理23个中心[92] - 2010年4月,公司以6000万元收购天津协和医疗100%股权,获得河北省4个放疗和诊断影像中心[92] - 2016年1月,公司以1.006亿人民币收购北京世纪友谊100%股权,间接持有北京质子医疗中心55%股权,后持股增至80%,2017年底降至48.16%,2018年底又增至58%[130] - 2012年12月公司间接持有MD安德森质子治疗中心19.98%股权,2015年8月增持7.04%[131] - 2018年11月MD安德森质子治疗中心将资产和负债出售给UTMDACC后,公司仍持有PTC - Houston Management, LP 59.51%合伙份额[133] - 2016年1月,公司以1.006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世纪友谊100%股权,从而持有北京质子医疗中心80%股权[191] - 2017年4月,公司对北京世纪友谊和北京质子医疗中心注资后,在北京世纪友谊的股权降至42.1%,在北京质子医疗中心的股权降至48.16%[191] - 2018年,公司通过子公司收购北京世纪友谊全部股权,截至12月31日,在北京世纪友谊的有效股权为60%,在北京质子医疗中心的有效股权为58%[191] - 2018年,国富慧美重组完成后,公司持有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90%股权,截至12月31日,有效股权为55.42%[191] - 2018年10月,公司获得北京世纪友谊、北京质子医疗中心和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的控制权,其运营结果从第四季度起并入公司[191] - 2016年公司与ZR国富设立离岸基金SP和在岸基金国富慧美用于医院业务投资,ZR国富持有SP 75%股权,公司需在4年后以5.214亿元回购,ZR国富每年获15%溢价[192] - 2017年底公司持有国富慧美26.07%股权,2018年ZR国富退出,公司成为唯一股东并于10月8日获得控制权,年底持股100%[192] - 2018年完成收购后,公司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持有北京世纪友好100%股权、北京质子医疗中心80%股权、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90%股权和国富慧美100%股权[2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北京世纪友好的有效股权为60%[2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北京质子医疗中心的总有效股权为58%[2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的有效股权为55.42%[2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国富慧美的有效股权为100%[207]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放疗和诊断影像中心网络包括21家医院的31个合作中心,分布在中国14个省市的21个城市[88] - 2005 - 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率约增长3.9%,死亡率每年增长2.5%,预计未来十年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将增加[88] - 2017年9月和11月,公司分别开工建设上海协和癌症中心和广州协和癌症中心,预计建设期分别为三年和两年[92] - 公司于2017年6月开始建设北京质子医疗中心,预计建设期为两年[9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着31个合作中心,分布在21家医院,覆盖中国14个省和行政区的21个城市[95] - 租赁和管理服务协议下,公司收取合作中心净收入的合同比例通常为50% - 90%,且随协议期限递减[9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台直线加速器(服务协议中心除外),服务协议中心拥有2台[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台伽马刀系统(服务协议中心除外),服务协议中心拥有3台[10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9台MRI扫描仪(服务协议中心除外),服务协议中心拥有1台PET - CT扫描仪和2台MRI扫描仪[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