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rina Holdings (Cayman) Ltd-A(CUPR)
搜索文档
Cuprina Signs MOU with Singapore Biowaste Solutions to Integrate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Globenewswire· 2025-10-27 20:40
合作概述 - Cuprina Holdings与新加坡生物废物解决方案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探索将Cuprina的医疗废物回收技术整合到SBS位于新加坡的现有废物管理设施中[1] - 此次合作旨在开发一个综合流程,以减少对焚烧和填埋的依赖、提高回收效率、开辟回收材料的新收入来源,并定位公司和新加坡为可持续废物管理的领导者[2] 合作内容与技术细节 - 根据谅解备忘录,Cuprina将提供技术专长、培训和支持,形式为可行性研究和在SBS设施进行的试点项目[3] - Cuprina将利用其东南亚独家授权的高温蒸汽处理技术,对塑料基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净化和回收,转化为高价值树脂[3] - 该技术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的监督下开发的,是同类中的首项技术[3] - SBS将贡献运营数据、设施准入和监管支持,以确保整合流程符合新加坡环境标准及国家环境局和卫生部等机构的要求[4] 战略目标与管理层评论 - 双方将寻求为整合流程制定收入分成模式,并探索该技术在东南亚的扩张机会[5] - Cuprina首席执行官David Quek Yong Qi表示,此谅解备忘录代表了公司近期授权的医疗废物回收技术的首次潜在商业化,该技术已研发和测试超过20年[5] - 首席执行官相信整合回收技术能在2026年底前获得所有必要的新加坡监管批准并开始运营[5] - SBS董事总经理Selva Kumar认为,整合Cuprina的技术将有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法规,并为新加坡及以外的循环经济做出贡献[6] 公司背景 - Cuprina Holdings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慢性伤口管理以及健康和美容领域的创新产品[6] - 公司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专长使其能够识别和利用天然来源材料,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类伤口护理产品[6] - 新加坡生物废物解决方案公司是新加坡最先进的生物医疗废物处理和管理服务提供商,拥有先进技术、训练有素的专家团队和先进设施[7]
Cuprina to Present Live, Answer Questions, at Skyline Signature Series™ on October 8th, 2025, at 11:00 AM ET
Globenewswire· 2025-10-06 20:30
公司活动信息 - Cuprina Holdings管理层将于2025年10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00在Skyline Signature Series™上进行演讲[1] - 本次活动为线上直播互动形式,投资者可实时向公司提问,但需预先注册[2][3] - 活动注册链接为 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egister/WN_wWWf2nr8QZmKgzx7IaKrXA/registration [3]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慢性伤口管理和健康美容领域创新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1][6]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慢性伤口管理、不孕症管理以及健康美容领域的功效性化妆品[1] - 公司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专长使其能够识别和利用天然来源材料,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类伤口护理产品[6]
Cuprina Secures Exclusive Rights to Southeast Asia’s First UNIDO/GEF- Demonstrated Medical Waste Recycling Technology
Globenewswire· 2025-09-09 20:05
公司核心动态 - Cuprina Holdings获得东南亚首个医疗废物回收技术的独家许可权,该技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监督开发[1] - 许可协议涵盖新加坡市场,并拥有扩展至其他十个东南亚国家的选择权[2] - 公司计划在新加坡申请运营许可,建设新技术的处理设施,并与当地领先的有毒废物处理公司合作,将该技术整合进国家废物管理框架[4] - 公司旨在将新加坡打造为该技术在中国以外的首个枢纽,以把握东南亚地区因各国政府提高环保标准而带来的重大增长机遇[5] 技术优势与特点 - 新技术采用先进的高温蒸汽处理法对医疗废物(尤其是塑料材料)进行消毒和净化,与当前主流的焚烧填埋法相比,可避免有毒排放并缓解新加坡有限的填埋场容量压力[3] - 经处理的材料可被分类回收成高价值树脂,并转化为可持续原材料重新进入经济循环[3] - 该技术已通过中国当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长达二十年的合作验证,并获得ISO 9001、14001、45001认证及广泛的监管批准[4] 行业市场前景 - 新加坡的生物危害医疗废物量从2016年的4,400吨增至2020年的5,700吨,年均增长约5%,主要受医疗需求增长和感染控制措施加强驱动[5] -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全球医疗废物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为340.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9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亚太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6] - 全球医疗废物管理市场正朝着更环保、可持续的模式转型,从焚烧填埋转向保护公共健康和环境的新技术[7]
Cuprina Reaffirms Commitment to Shareholders and Patients Following Recent Stock Market Activity
Globenewswire· 2025-08-18 20:00
公司声明背景 - 公司针对近期异常交易活动和市场猜测发布声明 [1] 公司运营状况与立场 - 公司股票在过去一周经历交易波动加剧 但公司强调其运营正常、合法合规且以使命为导向 [2] - 公司不知悉任何导致股价波动的运营原因或重大不利事件 并明确表示运营状况健康 正在稳步执行自今年早些时候IPO以来的商业计划 [3] - 公司强调据其所知 初始股东或创始团队成员在过去一周均未出售所持股票 这体现了对公司使命、战略和长期增长潜力的集体信心 [4] 业务进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专注于推进产品管线、扩大生物治疗解决方案的可及性 并为患者、临床医生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2] - 团队持续致力于商业化突破性生物制剂和扩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3] - 公司按计划推进运营和监管里程碑 包括探索潜在合资和并购机会以构建慢性伤口管理产品的连续护理体系 [4] - 具体里程碑包括提交医用蛆疗法的FDA许可申请 以及将蛆分销业务扩展至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 [7] 公司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承诺通过及时的信息披露和文件提交 向股东更新关键进展和里程碑 [5] - 公司重视股东的信任与支持 致力于以透明和诚信的方式进行沟通 并实现业务和市场份额的增长目标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公司 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慢性伤口管理创新产品 并涉足健康与美容领域 [6] - 公司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专长使其能够识别和利用天然来源材料 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类伤口护理产品 [6]
Cuprina Appoints Dr. Ronald Sherman, Leader in 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as Medical and Scientific Director; Secures FDA-approved Medical Maggot License for U.S. Market
Globenewswire· 2025-07-21 21:00
公司核心动态 - Cuprina Holdings宣布医学蛆疗法领域领先创新者Ronald A Sherman博士将于2025年9月加入公司,担任医学与科学总监[1] - 公司与Sherman博士签署授权协议,获得其2004年美国FDA批准的Lucilia sericata Medical MaggotsTM的市场授权,涵盖在美国境内制造、销售、使用和分销这些蛆虫及相关敷料用于蛆虫清创疗法[2] - 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Quek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更新其针对另一种医用蛆虫(Lucilia cuprina)的FDA申请,预计可能在90个工作日内获得市场许可,届时公司将持有两种医用蛆虫物种的FDA许可[3] Sherman博士的职责与影响 - Sherman博士加入后的职责包括在生物疗法领域提供临床领导、负责培训教育与提升认知、提供监管与临床试验支持[3][7] - 其具体任务涵盖担任蛆虫疗法等领域的关键意见领袖、与公司共同开发结构化培训认证框架、在东南亚及中东和北非地区提供监管事务专家指导[7] - 首席执行官David Quek认为,Sherman博士的加入将为公司带来无与伦比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监管事务指导,并合作开发培训认证框架以提升全球临床医生对MDT的采纳率[3] 行业市场前景 -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 2025年6月的研究,2024年美国蛆虫清创疗法市场规模为1390万美元,预计将以10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达到2480万美元[9] - 市场增长动力预计来自慢性伤口患病率上升、对微创伤口护理技术需求增加以及蛆虫疗法相较于其他治疗的成本效益[9] 公司业务与Sherman博士背景 - Cuprina Holdings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慢性伤口管理及健康美容领域创新产品的开发与商业化[1][10] - Sherman博士拥有超过30年生物疗法经验,在医用蛆虫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临床研究经历和创业经验,并自2003年起担任非营利组织BioTherapeutics Education & Research Foundation的负责人[5][6][8]
Cuprina Provides Update on Research Studies with Three Leading Education Institutes
Globenewswire· 2025-06-30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与三所高校开展研究合作,致力于生产牛蛙胶原蛋白肽分子,有望带来商业应用成果,且看好牛蛙胶原蛋白市场全球增长潜力 [1][8] 公司研究进展 - 2024 年 2 月与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签订咨询协议,合作生成牛蛙胶原蛋白肽,2025 年 2 月完成后已确定可用于化妆品应用的肽生成方法,正寻求营销机会 [2][3] - 2024 年 10 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创新与技术研究所签订研究合作协议,探索牛蛙胶原蛋白肽用于 3D 打印伤口护理敷料的可行性,目前在测试将其整合到微针贴结构中的效果 [4][5] - 2025 年 1 月与新加坡理工学院签订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努力生产适用于化妆品的优质牛蛙胶原蛋白肽粉末 [6] 牛蛙胶原蛋白优势 - 牛蛙皮肤产生的胶原蛋白分子具有纯净、三螺旋结构,与牛等其他胶原蛋白来源相比,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 [7] - 研究表明牛蛙源胶原蛋白 24 小时伤口闭合率达 90%,而牛胶原蛋白为 34% [7] 行业市场前景 - 研究公司 MarketsandMarkets.com 预计,全球胶原蛋白肽市场将从 2023 年的 6.99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9.22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7% [8] - 胶原蛋白肽在医疗、化妆品、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增加,以及新兴市场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市场增长 [8] 公司简介 - 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慢性伤口和不孕症管理产品以及健康和美容领域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能利用天然来源材料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伤口护理产品 [9]
Cuprina Holdings (Cayman) Ltd-A(CUPR)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5-15 04: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应收账款分别为50,819新元和26,389新元(19,399美元),对应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49,147新元和49,147新元(36,130美元)[132]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分别占总营收约81.2%和71.2%,最大客户销售额分别占总营收约22.0%和23.8%[134]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销售成本的88.7%和85.4%,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销售成本约34.6%和67.4%[136]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获得政府补助36,086新元和41,351新元(30,398美元)[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计划向中国大陆和香港等新地理市场拓展业务,自2023年3月起在香港销售MEDIFLY产品,正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使产品在中国大陆上市[1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运营需充足营运资金,资金来源包括内部资源、供应商信贷或银行借款,但获取融资受多因素影响[133] - 公司目标是实现持续收入增长,同时将信用风险敞口增加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仅与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交易并进行信用核查[75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因Cuprina Holding Pte. Ltd.持有公司已发行及流通股本总投票权超50%,公司为纳斯达克规则定义的“受控公司”,可豁免部分公司治理规则[152] - 公司董事、高管和主要股东持有已发行B类普通股的100.0%,占IPO后已发行和流通股本的65.7%,拥有95.0%的总投票权[171] - 2025年4月IPO出售3000000股A类普通股,5月出售450000股超额配售A类普通股,年报发布日有7365000股A类普通股流通[175] - 公司及其关联方同意在IPO日期后6个月内,未经承销商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出售任何股票[177] 税务相关 - 公司能否被归类为新加坡税收居民不确定,取决于董事会实际控制和管理业务的地点[157] - 若公司被认定为新加坡税务居民,其非合并基础上的单一公司收入部分可能按17%税率缴纳新加坡所得税[158] - 公司若被归类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FIC),美国纳税人持有其证券可能面临不利的美国联邦所得税后果,判定标准为一年中至少75%的总收入为被动收入,或应税年度内产生被动收入或为产生被动收入而持有的资产平均占比至少50%[182] - 公司当前或后续年度可能超50%的资产为产生被动收入的资产,且在PFIC分析中,非美国公司被视为拥有其按比例持有的任何实体至少25%股权的总收入和资产[184] 风险因素 - 新加坡市场的不利变化、全球经济不稳定、信贷可用性降低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159][160][162] - 公司A类普通股可能无法维持在纳斯达克的上市,若被摘牌可能面临诸多不利后果[167][168] - 公司A类普通股的双类股权结构可能影响其交易市场和股价[172] - 公司A类普通股的交易价格可能因多种因素而波动,导致投资者损失[173][176] - 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和评级变化可能影响公司A类普通股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174]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支付股息,投资者的回报依赖于A类普通股的价格上涨[179] 法律与监管风险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在美国获得的判决可能难以对其、董事、高管或关联方执行[153] - 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向其分配股息受当地法律法规限制,且外汇管制规定未来可能变化[156]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利用某些减少报告要求的豁免,包括无需遵守2002年《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第404节的审计师认证要求,还可推迟采用某些会计标准直至适用于私人公司[186][187]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可豁免美国国内上市公司适用的某些规定,但未来若失去该身份,可能导致额外成本和费用增加,失去外国私人发行人身份的条件为超50%的流通投票证券由美国居民持有且多数董事或高管为美国公民或居民[193] - 公司A类普通股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作为公开报告公司将产生额外法律、会计等费用,尤其在不再符合新兴成长公司资格后,合规要求将增加成本和耗时,且无法预测额外成本的数量和时间[194]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注册的豁免公司,股东在保护自身利益方面可能面临困难,开曼群岛法律下股东权利和董事信托义务不如美国某些司法管辖区明确,且股东一般无权检查公司记录或获取股东名单[196][197] - 公司是开曼群岛豁免公司,资产大多在美国境外,股东可能难以在美国对公司人员送达传票或执行美国法院判决[205] 内部控制 - 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审计中,与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确定内部控制存在四个重大缺陷[201] - 公司已开始并将继续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重大缺陷,但措施实施可能无法及时完全补救,未来可能发现更多重大缺陷或分歧,若不纠正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和合规问题[202] - 公司作为美国上市公司需遵守2002年《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若无法维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投资者信心丧失、限制资本市场准入、股价下跌等后果[203] - 公司不再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后,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认证和报告,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不同结论,测试过程中可能发现其他弱点和缺陷[204] - 公司缺乏适当的实体层面控制以应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缺少会计资源,职责分离不足,与客户和关联方的合同缺乏书面文件[206] 金融风险与管理 - 公司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应收账款和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通过与高信用评级交易对手合作管理[758]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借款和租赁负债,通过参照业务计划和日常运营评估和监控现金水平来管理[760] - 公司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通过监控和维持管理层认为足够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来管理[762] - 公司外汇风险极小,因为交易基本以新加坡元进行[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