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控(R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丨707 Cayman Holdings涨41.31%,为涨幅最大的中概股




格隆汇· 2025-07-31 08:29
中概股涨幅排名 - 707 Cayman Holdings以41.31%涨幅位居榜首 股价上涨1.735美元至5.935美元 成交额275.65万美元[1] - ATA Creativity Global上涨33.36% 股价上涨0.425美元至1.700美元 成交额81.89万美元[1] - 研控科技上涨20.35% 股价上涨0.460美元至2.720美元 成交额2004.51万美元[1]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康乃德生物医药上涨20% 股价上涨0.350美元至2.100美元 成交额56.51万美元[1] - I-Mab上涨19.41% 股价上涨0.330美元至2.030美元 成交额376.52万美元[1] 成交活跃度 - 研控科技成交额最高达2004.51万美元 显著高于其他涨幅前五个股[1] - I-Mab成交额376.52万美元位列第二 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1] - 707 Cayman Holdings虽涨幅最大但成交额275.65万美元相对适中[1]



研控科技上涨20.32%,报2.719美元/股,总市值8328.21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22:46
研控科技的自动化系统可远程监测和收集油田生产实时数据,这项先进的行业应用可以极大地帮助油田 客户提高开采水平、减少杂质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界 7月30日,研控科技(RCON)盘中上涨20.32%,截至22:31,报2.719美元/股,成交334.46万美元,总市值 8328.21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控科技收入总额4206.93万人民币,同比减少7.04%;归母净利 润-2058.8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72%。 资料显示,研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RCON)是一家领先的中国油田服务公司。公司主 要业务为油田自动化产品、油田增产措施及专用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研控科技为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公 司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帮助他们提高油气生产和运输效率。 作者:行情君 ...
研控科技上涨3.98%,报2.35美元/股,总市值7197.4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21:40
股价表现 - 7月30日开盘上涨3.98% 报2.35美元/股 成交261.32万美元 总市值7197.4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4206.93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7.04% [1] - 归母净利润-2058.83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8.72%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油田服务企业 纳斯达克交易代码RCON [1] - 主营业务为油田自动化产品、油田增产措施及专用设备的研发销售 [1] 客户与市场 - 主要为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 [1] - 服务目标是提高油气生产和运输效率 [1] 技术优势 - 自动化系统可远程监测和收集油田生产实时数据 [1] - 先进应用能帮助客户提高开采水平、减少杂质、降低生产成本 [1]
美股异动丨飞天兆业跌94.67%,为跌幅最大的中概股




格隆汇· 2025-07-30 08:42
个股跌幅排名 - 飞天兆业股价下跌94.67%至1.65美元 单日市值蒸发29.31美元 成交额6382.98万美元[1] - 宏利营造下跌37%至0.0533美元 跌额0.0313美元 成交445.91万美元[1] - 美国绿星球下跌26.83%至1.5美元 跌额0.55美元 成交39.21万美元[1] - Pitanium下跌25.42%至1.32美元 跌额0.45美元 成交61.52万美元[1] - 研控科技下跌23.45%至2.26美元 跌额0.693美元 成交1.96亿美元[1] 市场交易表现 - 跌幅最大个股单日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 研控科技成交1.96亿美元位列跌幅榜第五[1] - 飞天兆业虽暴跌94.67% 但成交额达6382.98万美元 显示市场活跃度较高[1] - 跌幅前五个股成交额分布不均 最低成交39.21万美元(美国绿星球)与最高成交1.96亿美元相差约500倍[1]



研控科技上涨10.75%,报3.27美元/股,总市值1.0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9 22:42
股价表现 - 7月29日盘中上涨10.75%至3.27美元/股 成交额7.98万美元 总市值1.0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4206.93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7.04% [1] - 归母净利润-2058.83万人民币 亏损同比收窄8.72%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油田服务企业 纳斯达克代码RCON [1] - 主营业务为油田自动化产品 油田增产措施及专用设备研发销售 [1] 技术优势 - 自动化系统可远程监测和收集油田生产实时数据 [1] - 技术应用帮助客户提高开采水平 减少杂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1] 客户群体 - 主要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产品服务 [1] - 服务目标为提高油气生产和运输效率 [1]
Recon Technology, Ltd Repor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Fiscal Year 2025
Prnewswire· 2025-04-01 04: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025财年上半年财务业绩,虽整体营收略有下降,但自动化和油田专用设备需求增加使营收和毛利有所改善 公司预计业务和运营质量将稳步反弹,尤其在数字解决方案和油田环保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此外,低价值塑料化学回收厂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计划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并于下半年正式投产 [1][3] 财务亮点 - 2024年1 - 6月营收4210万元人民币(约58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20万元人民币(约40万美元),降幅7.0% [2][4]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的1210万元人民币(约17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1340万元人民币(约180万美元),增幅10.3% [2][6]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26.7%增至2024年的31.7% [2][6] - 净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2310万元人民币(约32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2070万元人民币(约280万美元),降幅10.3% [2][7]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从2023年的8.27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2.29元人民币,降幅72.3% [2] 管理层评论 - 油田客户产量持续增加,自动化和油田专用设备需求上升,对应营收和毛利均有所增长和改善 [3] - 整体营收略有下降,原因是部分新业务和客户需求波动 [3] - 预计业务和运营质量将稳步反弹,尤其在数字解决方案和油田环保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3] - 中国油服公司处于客户稳产保供需求和技术升级驱动的发展阶段,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投资,提升长期竞争力 [3] - 低价值塑料化学回收厂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已获得生产和建设所需资质,计划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下半年正式投产 [3] 各业务板块营收情况 - 自动化产品和软件营收增加340万元人民币(约50万美元),增幅19.2%,主要因自动化运营市场需求增长 [8] - 设备及配件营收减少220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降幅12.2%;加热炉营收增加190万元人民币,海上油田设备营收减少330万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海上客户营收整体增加 [8] - 油田环保营收减少530万元人民币(约70万美元),降幅66.2%,主要因甘肃BHD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到期未产生营收,且部分废水业务降价 [8] - 平台外包服务营收增加100万元人民币(约10万美元),增幅53.7%,主要因柴油用户交易量增加和与货运交易平台客户结算率提高 [8] 各业务板块成本情况 - 自动化产品和软件成本从2023年的140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1240万元人民币(约170万美元),降幅11.8%,主要因运维服务成本较低 [8] - 设备及配件成本从2023年的128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1120万元人民币(约150万美元),降幅12.7%,熔炉业务成本随营收增加,海上油田客户成本随营收减少 [8] - 油田环保成本从2023年的60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490万元人民币(约70万美元),降幅19.4%,与营收下降一致 [8] - 平台外包服务成本在2023年和2024年均为30万元人民币(约5万美元) [8] 运营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46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520万元人民币(约60万美元),增幅13.9% [9]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3年的220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400万元人民币(约330万美元),增幅9.1% [9] - 信用损失拨备从2023年的16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90万元人民币(约10万美元) [10]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68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020万元人民币(约140万美元),增幅50.3% [10] 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运营亏损从2023年的228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690万元人民币(约370万美元),增加410万元人民币(约60万美元),主要因运营费用增加 [11] - 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从2023年的19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1万元人民币(约0.1万美元),主要因2023年赎回部分认股权证 [12] - 净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04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660万元人民币(约90万美元),减少380万元人民币(约50万美元),主要因收回第三方贷款及新贷款利率降低 [13] - 其他净费用从2023年的86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40万元人民币(约10万美元),减少820万元人民币(约110万美元),主要因补贴收入减少和其他费用减少 [14] 现金及短期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约1.1亿元人民币(约1510万美元),银行固定收益产品短期投资约8810万元人民币(约1210万美元) [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约1.453亿元人民币(约1990万美元),银行固定收益产品短期投资约为零 [16]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国有油气田服务公司,为中石化和中石油等提供先进自动化技术、高效集输设备和油藏增产措施,在多个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7]
Recon(RCON)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4-10-31 04:31
财务数据 - 公司收入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分别为688.54亿人民币、671.14亿人民币和837.78亿人民币[21]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716.38亿人民币、693.33亿人民币和823.13亿人民币[21]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归属于Recon Technology, Ltd.的净收益(亏损)分别为(498.71)亿人民币、(591.67)亿人民币和955.87亿人民币[21]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每股基本和稀释收益(亏损)分别为(9.88)元、(27.43)元和55.52元[21]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总资产分别为5,523.90亿人民币、5,318.25亿人民币和4,902.42亿人民币[22]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总股东权益分别为5,025.55亿人民币、4,492.07亿人民币和4,206.32亿人民币[22] - 公司在2024财年、2023财年和2022财年的普通股股数(A类和B类)分别为15,087,959股、9,406,295股和5,804,766股[22] 业务概况 - 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行业的软硬件应用和相关服务[30][31]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于少数几个客户,存在较强的季节性[47][50][5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47][50] - 公司与CNPC的业务关系可能随时被终止,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50] - 公司与神华集团的业务关系在2024财年受到了暂时性的市场参与要求变化的影响[51] 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 - 公司的知识产权受到一定限制,可能会受到第三方侵权指控[33][35][37][38][40] - 公司需要遵守中国各种法律法规,违反可能会受到处罚并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70][71][72][73][74][75][76] - 公司通过合同安排控制和经营业务,但这种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77][79][80] - 公司面临因合同安排而可能产生的不利税务后果[84] - 公司主要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85][86][87][89] - 公司与国内公司之间的关系恶化可能对整体业务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0][91] - 公司行使购买国内公司股权的期权可能对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92][93] 公司治理 - 公司的双类股结构可能稀释A类普通股股东的投票权[94] - 公司的分类董事会结构可能阻碍控制权的变更[95] - 开曼群岛法下的股东权利可能与美国存在重大差异,可能对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保护产生不利影响[97][98] - 公司是开曼群岛豁免公司,公司事务受公司章程和开曼群岛公司法的管辖[99,100] - 公司可能难以在美国对董事或高管以及子公司进行司法管辖和执行法院判决[100] - 公司可能难以执行可变利益实体协议,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101] 监管合规风险 - 中国政府可能会干预或影响公司在中国的当前和未来业务运营,这可能会导致公司业务运营发生重大变化[105,110,111,112] - 如果公司的审计师连续两年未接受PCAOB检查,公司证券可能会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116,123] - 公司已更换了独立注册会计师,新会计师目前受PCAOB检查[124,125,126,127,128] - 公司需要在3个工作日内就后续在海外市场的证券发行向中国证监会完成备案[131][132] -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及时更新外汇登记可能会受到处罚,限制公司及子公司的资本运作和利润分配[134][137] - 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一系列监管新规,对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加强监管,存在不确定性风险[139][140][150] - 公司可能面临美国反腐法和中国反腐法的合规风险[149] - 公司需遵守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可能会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51] 数据合规风险 - 公司业务涉及收集、使用、共享、保留、安全和转移各种机密和私人信息的相关风险和成本[152] - 中国网络安全法、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的合规要求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合规成本并带来负面影响[160] - 中国监管机构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合规风险[160] 其他风险 - 中国法律体系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投资者和公司的法律保护[164] - 公司在中国没有业务中断、诉讼或自然灾害保险,可能会导致业务中断和资源分散[165] - 公司受到中国外汇管制的限制,可能会影响资金使用和汇兑[166,167,168,169] - 中国居民设立离岸特殊目的公司的外汇管理规定可能会限制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和投资活动[171,172] - 公司部分PRC子公司过去曾发生多次股权转让,但无法提供所有个人转让方的纳税证明,可能面临税务调查或处罚的风险[175] - 公司无法确定是否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企业,如果被认定将面临全球收入统一25%企业所得税的影响[173] - 公司无法确保能够享受5%的优惠股息预提税税率,存在不确定性[175] - 公司需要遵守外商投资并购相关法规的审批要求,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限制[176,177,178,179,180,181] - 公司需要遵守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外汇管理登记要求,否则可能受到限制[183,184] - 中国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5,186,187] - 公司在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可能存在困难[188,189] 资本市场风险 - 公司未来资本募集活动、业务和股价可能受到额外的监管合规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影响[199] - 公司可能成为不利指控的对象,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调查和辩护,这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200]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受到的监管要求和披露义务相对较少,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较少的保护[201,202] - 公司未来可能进行股权融资,导致现有股东被稀释[203] - 公司目前无分红计划,未来可能无法为股东带来现金回报[204] - 大量股票抛售或被认为可能发生的抛售,可能会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206,207] - 公司股票可能被纳斯达克摘牌,这将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208,209,210] - 公司股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211,212,213,214,215] - 纳斯达克可能对公司施加额外和更严格的持续上市标准[216]
Recon Technology, Ltd Reports Financial Year Results for Fiscal Year 2024
Prnewswire· 2024-10-30 20: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为68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万元人民币,增幅为2.6% [1][2] - 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28.1%提升至2024财年的30.3%,主要得益于管理效率提升和高毛利率新业务的扩展 [1][2][3] - 净亏损从2023财年的614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财年的5140万元人民币,减亏1000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6.3% [1][2] - 每股净亏损从2023财年的27.43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4财年的9.88元人民币,降幅达64% [1] 业务板块表现 - 自动化产品及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0万元人民币,增幅0.8%,主要得益于油田生产的恢复 [4] - 设备及配件业务收入增长420万元人民币,增幅26%,主要得益于油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海上油田服务的成功扩展 [4] - 油田环保业务收入下降150万元人民币,降幅8.1%,主要由于客户生产强度下降导致含油废水处理量减少 [4] - 平台外包服务收入下降110万元人民币,降幅22.4%,主要由于加油站客户升级自有系统导致需求减少 [4] 成本结构 - 总成本从2023财年的4820万元人民币略微下降至2024财年的4800万元人民币 [4] - 自动化产品及软件业务成本增长30万元人民币,增幅1.1%,与收入增长相匹配 [4] - 设备及配件业务成本增长520万元人民币,增幅57.6%,主要由于该业务收入增长 [4] - 油田环保业务成本下降470万元人民币,降幅33.8%,与收入下降趋势一致 [4] 运营费用 - 销售费用下降2.5%,减少30万元人民币 [5]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17%,减少1300万元人民币 [5] - 研发费用增长62.3%,增加550万元人民币 [5]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约1.1亿元人民币,短期投资约8810万元人民币 [5] - 总资产从2023财年的5.3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财年的5.52亿元人民币 [7] - 流动负债从2023财年的6.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财年的4.75亿元人民币 [8] 战略发展 - 公司正在将业务重点从油田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能源领域,包括零碳机会和石油产品的替代材料 [3] -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基于废物处理和回收的低价值塑料化学回收业务,并与关键上下游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3] - 公司预计未来一年油田服务板块的业务量将显著增加 [3]
RCON Stock Dips by 5.41% Amid Latest Financial Data Release
GuruFocus· 2024-10-03 04:13
公司表现 - Recon Technology股价下跌5.41%至每股2.80美元 交易量达到30,236股 换手率为0.11% 振幅为10.81% [1] - 公司最新财报显示 营收为625万美元 净亏损312万美元 每股收益(EPS)为-1.14美元 毛利润为167万美元 市盈率(P/E)为-0.86 [1] - 目前没有机构对该股票进行评级 也没有买入、持有或卖出的建议 [1] 行业概况 - 石油天然气设备与服务行业整体增长0.10% [2] - 行业中表现突出的股票包括Enerflex Ltd、Geospace Technologies Corp和Profrac Holding Corp [2] - 活跃股票如Enservco Corp、Nine Energy Service和Landbridge Co Llc的换手率分别为2.82%、2.45%和1.34% [2] - 高波动性股票包括Nine Energy Service(20.16%)、Enservco Corp(15.83%)和Recon Technology(10.81%) [2] 公司业务 - Recon Technology是一家领先的油田服务公司 专注于油田自动化产品、油气生产运输设备和工程服务的销售 [2] - 公司主要运营四个业务板块:自动化产品与软件、设备与配件、平台外包服务和油田环境保护 [2] - 自动化产品与软件板块贡献了公司大部分收入 [2]
Recon(RCON)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4-06-29 04: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4.526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556亿人民币略有下降[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311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987亿人民币有所收窄[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676.5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10.9万人民币有所增加[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利息收入为1206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18.8万人民币大幅增加[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每股亏损为8.27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46人民币有所改善[7] - 2023年净亏损为22,554,022人民币,较2022年的29,876,418人民币有所减少[1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6,609,801人民币,较2022年的25,931,236人民币大幅减少[13]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61,558,080人民币,主要由于短期投资的赎回[13] - 2023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32,007,826人民币,主要由于认股权证的赎回[13] - 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受限现金为121,852,681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9,841,480人民币有所减少[13] - 2023年净亏损为22,554,022元人民币(3,176,668美元),较2022年的29,876,418元人民币有所减少[82] - 2023年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2,728,056股,较2022年的1,932,544股有所增加[82]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8.27元人民币(1.16美元),较2022年的15.46元人民币有所改善[8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为1.041亿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18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 - 公司短期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的1.339亿人民币增加到2023年6月30日的1.842亿人民币[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总资产为5.318亿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33亿人民币有所增加[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总负债为9267万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6789万人民币有所增加[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股东权益为4.392亿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54亿人民币有所增加[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为425,980,244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6,520,286人民币有所增长[1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471,843元(约合66,458美元),预付款项为人民币91,132元(约合12,836美元)[11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应付账款为人民币1,032,078元(约合145,365美元),其他应付款为人民币1,273,182元(约合179,324美元)[11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递延税项负债为人民币1,050,000元(约合147,889美元),主要与业务收购相关[11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非控制性权益为人民币34,790,000元(约合4,900,069美元),反映了对FGS的股权投资[11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贡献应收款为人民币50,000,000元(约合7,042,353美元),主要与非控制性权益相关[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的账面价值为0元,此前已全额计提减值6,996,895元人民币(985,492美元)[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客户关系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0,000元人民币(985,929美元),已全额计提减值5,250,000元人民币(739,447美元)[12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资产净值为879,288元人民币(123,845美元),非流动租赁资产净值为16,204,906元人民币(2,282,413美元)[12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贷款总额为12,336,285元人民币(1,737,529美元),其中工商银行贷款为10,007,639元人民币(1,409,546美元)[13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税款总额为1,702,898元人民币(239,848美元),其中增值税为720,872元人民币(101,533美元)[13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其他款项总额为1,688,166元人民币(237,773美元),其中专业服务费用为304,474元人民币(42,884美元)[13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现值为1,064,223元人民币(149,892美元),其中2024年6月30日到期的租赁付款为1,045,399元人民币(147,241美元)[13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23.50年,加权平均贴现率为5.0%[12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利息支出为159,276元人民币(22,434美元)[138] - 公司短期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019,889元(约合2,819,742美元),其中来自创始人的借款利率分别为3.65%、3.40%和3.45%[14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为人民币338,338元(约合47,654美元)[143] 投资与融资 - 公司通过发行限制性股票获得2,866,560人民币,用于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13] - 公司通过发行限制性股票获得1,070,143人民币,用于服务支付[13] - 公司购买了土地使用权,支付了15,000,251人民币[13] - 公司通过短期投资赎回获得了180,338,865人民币的现金流入[13] - 公司通过VIE协议对国内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财务事务具有实质性影响,并有权合并其财务报表[17] - 公司完成了VIE从Jining Recon Technology Ltd.到Recon-BJ的转移,并于2019年4月1日完成转移过程[18] - 公司通过投资协议将其在Future Gas St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Ltd.的股权从8%增加到43%,并最终持有51%的股权[21] - 公司通过VIE协议有权吸收国内公司90%的净利息或100%的净亏损[23] - 公司认为VIE结构的合同安排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但存在法律不确定性风险[24] - 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Shandong Recon和Guangxi Recon进入塑料化学循环业务,注册资本分别为3000万美元[27] - 公司于2021年4月5日将普通股更改为A类普通股,A类普通股每股面值为0.0925美元(约合0.62元人民币)[144] - 公司于2021年6月14日通过注册直接发行和私募配售筹集了约5,500万美元,发行了6,014,102股A类普通股和2,800,000份预融资认股权证[145] - 公司于2023年3月15日通过注册直接发行和私募配售筹集了约800万美元,发行了8,827,500股A类普通股和1,175,000份预融资认股权证[1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储备金余额为人民币4,148,929元(约合584,364美元)[149] - 公司于2020年5月和6月发行了911,112份A类普通股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2.25美元(2024年反向拆分后为40.50美元)[150] - 公司于2020年6月发行了1,680,000份A类普通股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25美元(2024年反向拆分后为22.50美元)[151] - 公司于2021年6月发行了8,814,102份A类普通股认股权证,初始公允价值为34,860,000美元[153] - 公司于2023年12月14日回购了7,950,769份认股权证,回购价格为每份0.25美元(2024年反向拆分后为4.50美元)[1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认股权证负债为140,000美元[161] - 2023年12月14日,公司回购了17,953,269份认股权证(2024年反向股票分割后为997,404份),并计提了1,200,000美元的潜在未来交易补偿负债[1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行使的认股权证数量为47,963份,加权平均行权价格为112.32美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行使的股票期权数量为4,444份,加权平均行权价格为148.50美元[166] - 2023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间,公司未发行或未行使任何新的股票期权[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授予高级管理层的限制性A类普通股总价值为2,523,240美元,基于2018年8月21日的收盘价6.45美元[170] - 2023年3月15日,公司向员工授予了1,000,000份限制性A类普通股,价值372,600美元,基于当日收盘价0.3726美元[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授予高级管理层的限制性B类普通股总价值为4,175,000美元,基于2021年12月5日的公允价值1.67美元[172] - 2023年3月9日,公司向管理层授予了3,000,000份限制性B类普通股,价值3,025,000美元,基于当日公允价值1.01美元[1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确认的限制性股票薪酬费用约为470万日元(70万美元),预计将在1.16年内确认[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827股,平均剩余摊销期为1.16年[180][181] 税务与法律 - 公司未确认任何不确定的税务立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税务年度2018年至2023年仍对中国税务机关开放审查[78]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南京Recon和高新技术企业BHD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分别有效期至2025年10月12日和2024年12月17日[183][1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税前亏损为2,059,369美元,中国大陆地区税前亏损为1,181,776美元,总计税前亏损为3,241,145美元[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净经营亏损(NOL)为124,642,036元人民币(17,555,464美元),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到期[186][18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为279,779元人民币(39,406美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为279,779元人民币(39,406美元),净递延所得税资产为零[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银行存款为101.2百万元人民币(14.3百万美元),其中未受保护的存款为96.8百万元人民币(13.6百万美元)[1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的银行存款为154.6百万元人民币(21.8百万美元),其中未受保护的存款为152.9百万元人民币(21.5百万美元)[19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总额为-10,056,059元人民币(-1,386,793美元),主要由少数股东享有的估值增加34,790,000元人民币(4,797,760美元)[19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当前所得税费用为96,041元人民币(13,527美元),递延所得税费用为零[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记录应付原告的账款为182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原告索赔金额约为200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200] - 2023年1月9日,法院判决公司需支付原告约180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的赔偿金及利息[200]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支付原告855,197元人民币(约117,937美元)[200] 客户与收入 - 2022年上半年,CNPC占公司总收入的41%,SINOPEC占31%,另一客户占10%[197] - 2022年底,CNPC占公司应收账款净额的43%,SINOPEC占18%,另一客户占14%[197] - 2023年上半年,CNPC占公司总收入的56%,SINOPEC占19%,CNOOC占15%,另一客户占10%[197] - 2023年底,CNPC占公司应收账款净额的34%,SINOPEC占14%,CNOOC占21%,另一客户占30%[197] - 公司采用ASC 606标准确认收入,收入在满足合同中的五个步骤后确认,包括识别合同、识别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配交易价格至履约义务以及在履约义务完成时确认收入[5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同成本净额为¥37,323,824(约合5,256,951美元),合同负债为¥4,888,749(约合688,566美元)[65] - 公司通过提供自动化产品、设备和相关配件产生收入,收入在产品交付并由客户签署验收报告时确认[59] - 公司提供油田环境保护服务,包括废水处理产品和相关服务,收入在合同义务履行后确认[61] - 公司提供油泥处理服务,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62] - 公司提供平台外包服务,包括在线平台开发和维护,收入在在线交易完成时确认[6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的收入中,之前包含在合同负债中的金额为¥1,689,759(约合237,998美元)[71] 其他 - 公司的功能货币为美元,财务报表以人民币为报告货币,并按2023年12月31日的汇率7.0999人民币兑1美元进行换算[32] - 公司在财务报表中使用了估计和假设,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资产等的估值[33] - 公司短期投资余额在2023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842亿元和1.34亿元(1890万美元),包括应计利息分别为290万元和240万元(331,307美元)[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信用损失准备金净回收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10万元(40万美元)[41] - 公司长期资产在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期间未发生减值,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长期资产已完全减值[49] - 公司采用ASU 2016-13信用损失会计准则,自2020年7月1日起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0] - 公司短期投资包括由金融机构担保的固定利率理财产品,其账面价值接近公允价值[39] - 公司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并在发现客户可能无法支付时考虑计提坏账准备[42] - 公司采用ASU 2017-04简化商誉减值测试,允许公司在报告单位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直接减少商誉[47] - 公司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初始确认,并在其估计使用寿命内按直线法摊销[48] - 公司对长期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按成本减去减值准备计量[50] - 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期间未记录任何权益法投资的减值损失或投资收益[54] - 公司租赁办公空间和土地使用权,租赁资产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付款的现值确认,2023年12月31日的租赁资产减值金额为¥834,975(约合117,604美元)[75] - 公司预计截至2023年底的遣散费约为790万元人民币(110万美元),未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