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abasum各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 公司正在开发的lenabasum用于治疗四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中SSc的3期研究已完成365名患者入组,CF的2b期研究已完成426名患者入组,DM的3期研究预计入组150名患者,SLE的2期研究预计入组100名患者[25] - SSc的RESOLVE - 1研究中,lenabasum开放标签给药的ACR CRISS评分从第12个月到第25个月维持≥0.95,mRSS改善>9.2分[35] - CF的2期研究中,lenabasum各剂量组均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相比,急性PEx数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痰液中多种炎症细胞类型和炎症介质也呈剂量依赖性减少[45] - DM的DETERMINE研究预计入组约150名受试者,受试者将按2:1:2比例随机接受不同剂量lenabasum或安慰剂治疗[48] - DM开放标签扩展研究中,23个月时CDASI活动评分较研究开始改善 - 20.9分,72%的受试者在23个月时达到低皮肤活动(CDASI ≤ 14)[50] - 2017年10月公司完成皮肤型皮肌炎2期研究双盲、安慰剂对照部分,十六周时lenabasum治疗组主要疗效指标CDASI活动评分平均改善9.3分,安慰剂组为3.7分(p = 0.04,双侧MMRM)[52] - 单中心试验按1:1比例招募22名成人,分别进入lenabasum组和安慰剂组[53] - 2017年12月启动lenabasum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期临床研究,2018年2月开始患者给药,预计2020年公布顶线数据[56] - 系统性红斑狼疮2期试验预计招募100名成年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配至四个队列[57] lenabasum的认定与奖励 - 美国FDA授予lenabasum针对SSc和CF的孤儿药认定及快速通道资格,针对DM的孤儿药认定;欧洲EMA授予lenabasum针对SSc、CF和DM的孤儿药认定[26] - 公司两项lenabasum临床项目获非稀释性奖励和赠款支持,NIH资助DM 2期和SLE 2期临床试验,CF 2b期临床试验获高达2500万美元的2018 CFF奖励,2期临床试验获囊性纤维化基金会治疗公司500万美元奖励[27] - 公司在CF的临床开发中已获得囊性纤维化基金会高达3000万美元的潜在付款[46] - lenabasum在美国和欧盟获囊性纤维化、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孤儿药认定,在系统性硬化症和囊性纤维化上获FDA快速通道认定,孤儿药地位在美国提供7年市场独占期,在欧洲和日本提供10年[129] lenabasum的合作与授权 - 2019年1月3日公司与Kaken达成战略合作,Kaken获lenabasum在日本治疗SSc和DM的独家许可,3月Kaken支付2700万美元预付款,公司有望获额外1.7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30] - 公司研发的lenabasum在日本的商业化授权给Kaken,Kaken支付2700万美元预付款,公司还有望获得最高1.7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120] - 2019年1月3日公司与Kaken达成战略合作,Kaken支付2700万美元预付款,公司还有望获得最高1.7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189] CRB - 4001研发情况 - 2018年9月公司获得Jenrin Discovery LLC超600种靶向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化合物的全球独家开发、制造和营销许可,管线包括CRB - 4001[29] - 公司正在开发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其他纤维化疾病的CRB - 4001,预计2020年获得1期安全性研究数据[76] - 公司从Jenrin获得独家全球许可,Jenrin知识产权组合包括15项美国专利和23项外国专利及申请,为CRB - 4001提供美国知识产权保护至2033年7月[128] 疾病患者情况 - 美国、欧洲和日本约20万患者患有系统性硬化症,80%为女性,美国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46岁,多数患者年龄在45 - 64岁[80]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约35%为弥漫性皮肤型,约65%为局限性皮肤型[81] - 约1/5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约1/10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约1/50出现肾危象[82]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死亡病例中约85%由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或心血管疾病导致[82] - 美国、欧洲和日本约80000人患有皮肌炎[85] - 美国、欧洲和日本约550000人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90] - 美国约30000人、美国和欧洲共约70000人患有囊性纤维化[96] - 囊性纤维化患者目前的中位预期寿命约为40年[96] - 囊性纤维化患者肺部恶化事件发生率为每年每人0.64次[104] - 囊性纤维化患者每年因肺部恶化平均住院近18天[104] - 美国囊性纤维化患者每年因肺部恶化住院的平均费用从“轻度”恶化的30000美元到严重肺病患者的120000美元不等[104] 疾病治疗情况 - 美国一项为期一年对2739名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中,44.3%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4.8%接受霉酚酸酯治疗,2.7%接受环磷酰胺治疗,0.5%接受环孢素治疗[112] - 欧洲硬皮病试验和研究组数据库中7655名患者报告显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比例为:泼尼松43.5%(中位剂量8mg/天),环磷酰胺15.9%,甲氨蝶呤13.7%,硫唑嘌呤6.4%,霉酚酸酯4.2%,D - 青霉胺2.1%,利妥昔单抗1%[112] - 囊性纤维化基金会2014 - 2018年战略计划证实治疗囊性纤维化炎症的重要性[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和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约为8860.5万美元和4861.4万美元[121] - 2019年和2018年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7145.4万美元和5567.2万美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约为1.928亿美元[18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70万美元[184][187][191] - 2020年2月的公开发行公司获得约4300万美元净收益[184][191] - 2018年CFF奖公司已收到1750万美元,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末前收到剩余的750万美元[184][188][191] - 2018年1月26日公司与CFF签订协议,获得最高2500万美元的开发奖励[188] - 2019年1月30日公司公开发行619.85万股普通股,总收益4029.025万美元,扣除发行成本约257.2万美元[190] - 2020年2月11日公司公开发行766.6667万股普通股,总收益4600万美元,扣除发行成本约301万美元[190] - 公司预计2019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0年2月发行净收益和2018年CFF奖剩余款项能满足运营和资本需求至2020年第四季度[184][191] 专利与生产情况 - 公司已提交的lenabasum相关专利申请,若获批,专利到期日在2031 - 2034年[122] - 公司通过合同制造商开发并验证了lenabasum的GMP生产工艺,现有API合同制造商已生产多公斤级批量产品用于临床研究,并将生产提交NDA前所需的API[133] 药品监管相关 - 药品开发需获监管批准,过程耗时长、成本高,不遵守规定可能面临多种制裁[134] - 新药在美国上市前需经临床前和临床阶段,临床阶段分三个可能重叠的阶段,还可能有4期试验[136][138][140] - 公司可申请特殊协议评估(SPA),但FDA在特定情况下可改变评估[141] - 关键3期试验完成后,公司需向FDA提交NDA,FDA审核时间长,可能重新分析数据、检查生产设施和审计试验数据[142][143] - 孤儿药认定可使公司每年获得最高50万美元、为期四年的赠款资助,用于支付临床试验费用,还有临床研究费用税收抵免和可能免除FDA申请用户费[146] - 若有孤儿药认定的产品首次获FDA针对指定疾病或病症的批准,该产品享有七年孤儿药独家经营权[147] - 欧盟新药批准有互认程序、集中程序和分散程序三种途径[149] - 互认程序中,其他相关成员国需在55天内提出异议,并在程序开始90天内解决分歧[150] - 产品获批后,公司需持续受FDA等监管,包括监测记录、报告不良反应等[154] 产品商业化相关 - 公司产品商业化依赖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和报销,获得CMS有利的覆盖和报销通常是新产品成功推出的关键问题[164] - 2019年美国Medicare Part D覆盖缺口的制造商折扣提高到70%,此前为50% [165] - 部分第三方支付方要求对新的或创新的设备或药物疗法进行预批准才会报销[167] - 欧盟成员国可限制医保报销药品范围并控制药品价格,欧盟上市产品价格通常低于美国[16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141名全职员工[170] 疫情影响 - 新冠疫情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扰乱临床试验、延迟监管批准等[199][200][201][202] 研发与商业化风险 - 临床测试成本高、耗时长、结果不确定,早期试验成功不保证后期成功,大量在研药物中只有小比例能提交新药申请,更少能获批商业化,公司从未提交过新药申请[205] - 获得必要监管批准面临诸多风险,如监管机构可能不同意临床试验设计或实施、公司无法提供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等[207] - 未能获得监管批准将无法商业化产品候选药物,严重损害公司创收能力[203][208][211] - 即使获得监管批准,产品也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市场接受程度取决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便利性、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接受度等多个因素[215] - 若产品候选药物获批但未获足够市场接受,公司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收入和实现盈利,教育医疗界和第三方支付方的努力可能耗费大量资源且不一定成功[217] - 监管批准的时间和范围可能限制产品商业化,如批准时间过长可能错过市场机会,批准可能附带限制条件或要求进行昂贵的上市后临床试验[218] - 即使获得营销批准,公司仍需承担持续义务和接受监管审查,可能产生重大额外费用,产品可能面临标签和其他限制,甚至被撤市[219] - 若获得美国监管批准,FDA可能对产品使用、营销或批准条件施加重大限制,要求进行昂贵且耗时的上市后研究和监测[220] - 公司在提交获得监管批准所需申请方面经验有限,预计依赖顾问和第三方合同研究组织协助[209]
Corbus Pharmaceuticals(CRBP) - 2019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