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I Pharma(MEIP)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人员变动 - 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公司进行了分阶段裁员,2022年12月影响28名员工,2023年6月前又影响26名员工,截至2023年9月15日有41名员工,自2022年12月宣布裁员以来全职员工减少61%[7] - 公司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进行人员缩减,共影响54名员工,截至2023年9月15日有41名员工,较2022年12月公告时全职员工减少6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46名员工,其中5人拥有博士或医学学位,23人从事研发活动,23人从事业务发展、财务等工作[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46名员工,其中5人拥有博士或医学学位,23人从事研发活动,23人从事业务发展等支持工作[65] - 公司无人由工会代表或受集体谈判协议覆盖,从未经历停工,与员工关系良好[65] - 公司员工无人由工会代表或受集体谈判协议覆盖,从未经历过停工,管理层认为与员工关系良好[6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5月公司董事会任命David M. Urso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23年6月2日生效,同时终止了时任首席执行官Daniel Gold的雇佣关系[7] 公司合作与协议相关 - 2023年2月公司与Infinity Pharmaceuticals和Merger Sub达成合并协议,但在2023年7月23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未获得股东必要批准,公司于当日通知终止合并协议[7] - 2022年12月公司与开发合作伙伴KKC共同决定停止主要候选药物zandelisib在日本以外的开发,并重新调整临床开发工作重点至voruciclib和ME - 344[7] - 公司与KKC于2020年4月达成合作协议,KKC支付初始费用1亿美元,在日本还有潜在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净销售额分层特许权使用费[28][30] - 2020年4月公司与KKC签订协议,KKC支付初始费用1亿美元,在日本还有潜在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净销售额分级特许权使用费[30] - 2023年7月14日公司与KKC达成终止协议,预计2024财年第二季度完成相关收尾工作[27] - 2023年7月14日公司与KKC签订终止协议,预计2024财年第二季度完成相关收尾工作[27] voruciclib(沃鲁西利布)研究进展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初报告voruciclib 1期研究的临床数据,在2024年上半年报告ME - 344正在进行的1b期研究首批20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7] - voruciclib单药治疗剂量递增/扩展阶段研究共招募40名复发难治性AML和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前16名患者每日连续服用50和100mg,后24名患者采用间歇给药方案(28天周期内连续治疗14天)服用100、150和200mg,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大量前期治疗,中位前期治疗次数为3次(范围1 - 8次)[17] - 沃鲁西利布单药治疗剂量递增/扩展阶段研究共招募40名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前16名每日连续服用50和100mg,后24名间歇性给药(28天周期内连续治疗14天),剂量为100、150和200mg,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大量前期治疗,中位治疗次数为3次(范围1 - 8次)[17] - voruciclib最常见(≥5%的所有患者)的不良事件为腹泻(15%)、恶心(10%)和疲劳(7.5%),均为1级或2级[18] - 沃鲁西利布最常见(≥5%患者)不良事件为腹泻(15%)、恶心(10%)和疲劳(7.5%),均为1或2级[18] - 在选定用于进一步开发的间歇给药方案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无三级或更高级别的药物相关毒性,在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之前,由于血浆浓度达到认为足以抑制靶点的水平,剂量递增在200mg时停止[18] - 在接受最高评估剂量(间歇给药方案下每日200mg)治疗的10名AML患者中,疾病控制率为50%,评估时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2天(范围27 - 127天)[18] - 间歇性给药方案中,评估的最高剂量200mg每日治疗的10名AML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0%,评估时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2天(范围27 - 127天)[18] - voruciclib与venetoclax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研究的剂量递增阶段第一队列招募了6名患者,服用方案为每28天周期内每隔一天服用50mg voruciclib,持续14天,随后14天不进行任何治疗,同时服用标准剂量venetoclax[18] - 沃鲁西利布与维奈克拉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研究第一队列招募6名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0%[18] - 伏鲁西利布治疗血液肿瘤疾病控制率为50%,研究安全审查委员会批准50mg、100mg和150mg三个剂量水平的入组[19] - 沃鲁西利布曾在多项1期研究中对70多名实体瘤患者进行评估,临床数据和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其预计低至150mg每日剂量即可抑制分子靶点[19] - 伏鲁西利布与维罗非尼联用治疗BRAF突变晚期/不可切除恶性黑色素瘤,3例BRAF/MEK初治患者均有响应[19] - 沃鲁西利布(voruciclib)1期研究预计2024年初公布临床数据,ME - 344正在进行的1b期研究中首批20名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数据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布[7] ME - 344研究进展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早期HER2阴性乳腺癌,ME - 344治疗组平均绝对Ki67降低13.3,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增加1.1(P = 0.01);平均相对Ki67降低23%,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增加186%(P < 0.01);血管正常化患者中ME - 344治疗组平均相对Ki67降低33%,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增加11.8%(P = 0.09)[24] - ME - 344单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一期临床试验中,21例可评估患者里8例(38%)病情稳定或改善,5例无进展生存期至少是入组前最后一次治疗的两倍,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确认部分缓解并持续治疗两年[25] - 正在进行的ME - 344一期b研究首批20例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数据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布[26]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试验中,约三分之一患者出现血管正常化[24]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试验中,报告3例3级高血压不良事件,ME - 344组2例,贝伐珠单抗单药组1例[25] - ME - 344单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时,剂量≤10mg/kg每周给药耐受性良好,15mg/kg和20mg/kg剂量水平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3级周围神经病变[25] - ME - 344是新型线粒体抑制剂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具有肿瘤选择性活性,可通过破坏ATP产生诱导癌细胞死亡[20] - 公司在一项完成的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机会窗临床试验中,评估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共招募42名患者[23] - 公司正在评估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3]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早期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组平均绝对Ki67降低13.3,单药组增加1.1(P = 0.01);治疗组平均相对Ki67降低23%,单药组增加186%(P < 0.01);治疗组血管正常化患者平均相对Ki67降低33%,单药组增加11.8%(P = 0.09)[24] - ME - 344单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一期临床试验中,21名可评估患者里8人(38%)病情稳定或改善,5人无进展生存期至少是入组前最后一次治疗的两倍[25]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的1b期研究,首批20名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数据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布[26] - ME - 344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试验中,出现3起3级高血压不良事件,ME - 344组2起,贝伐珠单抗单药组1起[25]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知识产权组合包括约37项已授权美国专利、213项已授权外国专利、13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67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Presage Biosciences获得voruciclib全球独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有17项美国专利,预计2024年4月至2037年3月到期,约85项已授权或允许的外国专利、7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52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Presage获得voruciclib全球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独家权利,美国有17项相关专利预计2024年4月至2037年3月到期,约85项外国授权专利,7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52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Novogen获得ME - 344相关专利和申请,有13项美国专利,预计2025年至2031年到期,约78项外国专利,4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7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Novogen获得ME - 344相关专利,美国已授权13项专利,约78项外国专利,美国专利预计2025 - 2031年到期,4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7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Pathway Therapeutics获得zandelisib全球权利,有7项美国专利,预计2031年至2032年到期,约50项外国专利,2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约8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 公司从Pathway获得zandelisib全球权利,美国已授权7项专利预计2031 - 2032年到期,约50项外国专利,2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和约8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32] 公司研究和开发目标及流程 - 公司研究和开发目标是为药物候选物在主要市场获得监管批准生成足够数据,关键方面是对药物候选物相关分子靶点、治疗益处和适应症、合适治疗适应症和剂型进行更完整表征[35] - 美国药品上市需经过非临床实验室评估、提交和批准IND申请、获得IRB批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开发符合cGMP的制造工艺、提交NDA及FDA审查和批准等流程[37] - IND在FDA收到后30天生效,除非FDA在此期间提出担忧并实施临床搁置[38] - 人体临床试验通常分三个阶段,Phase 1测试安全性和剂量耐受性,Phase 2确定初步疗效和最佳剂量,Phase 3在扩大患者群体中证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FDA通常要求两项Phase 3试验用于产品批准[39][40][41][42] - FDA收到NDA后有60天审查是否完整以接受申请,接受后进行深入审查,目标是在标准审查的60天提交日期后十个月内审查90%的新分子实体申请[44] - FDA批准NDA前会检查生产设施等,若不符合标准可能发CRL,批准后可能要求上市后承诺和要求[45] - 优先审评情况下FDA对新药申请的审评目标从标准的10个月缩短至6个月(FDA决定申请是否可提交的2个月后)[50] - 新药含未获FDA批准的新化学实体可获5年市场独占期,4年后含IV段认证的仿制药申请或505(b)(2)新药申请可提交[53] - 专利所有者可将单个未过期且未延期的专利延长,时长为提交研究性新药申请至新药申请时间的一半加上提交新药申请至FDA批准的时间,最长5年,产品总专利寿命自批准日起不超14年[53] - 《儿童最佳药品法案》为开展可接受的儿科研究的新药申请增加6个月市场独占期和专利保护[53] - 《儿科研究公平法案》要求多数药品申请包含儿科评估(除非豁免或延期)以确保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3] - 2020年8月18日起提交针对成人癌症且FDA认定分子靶点与儿童癌症生长或进展高度相关的产品候选药物原始申请,需在上市申请前提交初始儿科研究计划并随申请提供相关临床研究报告[53] - 《孤儿药法案》规定罕见病或病症(美国患者少于200,000人)治疗药物可获孤儿药认定,首个获批产品有7年孤儿药独占期[53] - 加速批准产品需完成上市后临床研究验证临床获益,每180天向FDA提交4期确证性研究进展报告[50] - 若仿制药申请或505(b)(2)新药申请申请人作出IV段认证,FDA在专利或申请所有者收到通知后30个月内、专利到期、侵权案有利裁决或和解等情况前不批准[51] - 产品获批后需向FDA列出覆盖药品或使用方法的专利,这些专利会公布在《橙皮书》中[50] - 美国FDA要求在产品上市前进行非临床实验室评估、提交并获批IND申请、获得IRB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开发符合cGMP的制造工艺、提交NDA并获FDA审查批准[37] - IND在FDA收到30天后生效,除非FDA在30天内提出担忧并实施临床搁置[38] - 人体临床试验通常分三个阶段,Phase 1测试安全性和剂量耐受性,Phase 2确定初步疗效和最佳剂量,Phase 3在扩大患者群体中验证疗效和安全性[39][40][41] - FDA通常要求两项Phase 3试验以批准产品,在有限情况下可基于一项Phase 3试验加确证证据或一项大型多中心试验批准[42] - FDA收到NDA后有60天时间审查其是否完整以进行实质性审查,接受申请后开始深入审查[44] - FDA目前目标是在标准审查的60天提交日期后的十个月内审查90%的新分子实体申请[44] - PDUFA日期可能因FDA要求或申办方提供大量额外信息而延长[45] - FDA可能将某些申请提交给咨询委员会,虽不受其建议约束但会认真考虑[45] - 批准NDA前,FDA会检查产品制造设施等,若不符合标准可能发出CRL要求补充信息[45] - 即使FDA批准产品,也可能限制适应症、要求添加警告等,或不批准对商业化必要的标签声明[46] - 优先审评情况下FDA对新药申请(NDA)的审评目标从标准的10个月缩短至6个月(FDA决定申请是否可提交的2个月后)[50] - 若ANDA或505(b)(2) NDA申请人作出IV段认证,FDA在专利或申请所有者收到通知起30个月内、专利到期、侵权案件有利裁决或和解等情况之前不会批准申请[51] - 含新化学实体的新药获批后可获5年市场独占期,4年后若含IV段认证可提交ANDA或505(b)(2) NDA [53] - 专利所有者获批NDA后可将单个未过期且未延期的专利延长,最长5年,产品含延期的总专利寿命自获批日起不超14年[53] - 《最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