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8933.53亿日元,净营收3489.13亿日元,所得税前收入463.1亿日元,归属于野村控股股东的净利润233.31亿日元[5][7]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为893.353亿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409.968亿日元大幅增长[62]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净收入为25.882亿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3930万日元显著增加[62] - 2023年第二季度,归属于NHI股东的基本每股净收入为7.71日元,摊薄后为7.40日元,均高于2022年同期[62] - 2023年Q2净利润为258.82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3.93亿日元[63][65] - 2023年Q2综合收益为126.258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169.507亿日元[63] - 2023年Q2归属于NHI股东的综合收益为122.979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168.36亿日元[63] - 2023年Q2末总NHI股东权益为3265.436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3055.483亿日元[64] - 2023年Q2末总权益为3345.839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3115.125亿日元[64] - 2023年Q2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12.192亿日元,2022年同期使用的净现金为415.868亿日元[65] - 2023年Q2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1.514亿日元,2022年同期提供的净现金为10.378亿日元[65] - 2023年Q2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09.224亿日元,2022年同期提供的净现金为376.055亿日元[65] - 2023年Q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净增加230.985亿日元,2022年同期为160.727亿日元[65] - 2023年Q2支付利息503.813亿日元,支付所得税净额48.86亿日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2.099亿日元和58.733亿日元[65] - 2022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受限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34771亿日元和40518亿日元[39] - 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流出4159亿日元和流入3122亿日元[39] - 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流入104亿日元和流出115亿日元[39] - 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流入3761亿日元和流出2092亿日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24932亿日元,较3月31日增加47214亿日元,增幅9.9%[40][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杠杆比率从3月31日的15.2倍升至16.1倍,调整后杠杆比率从9.4倍升至10.2倍[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为16.67%,一级资本比率为18.78%,综合资本充足率为18.79%,均符合监管要求[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杠杆比率为5.41%,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占杠杆比率风险敞口衡量指标的百分比为10.35%,均符合监管要求[43][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249.3241亿日元,较3月31日的4777.1802亿日元有所增加[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4914.7402亿日元,较3月31日的4454.766亿日元有所增加[60] - 2022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基于日本公认会计原则的税前收入差异:运营目的股权投资未实现损益分别为 - 19.64亿日元和 - 41.1亿日元;非运营目的股权投资未实现损益分别为4.61亿日元和10.11亿日元;非交易目的债务投资未实现损益分别为 - 40.72亿日元和 - 9.82亿日元;商誉和权益法商誉摊销分别为8.11亿日元和9.77亿日元;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为 - 264.55亿日元和 - 37.12亿日元;股份支付和其他薪酬奖励分别为9亿日元和2.97亿日元;总计分别为 - 303.19亿日元和 - 65.19亿日元[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04400亿日元,负债总计172030亿日元[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36120亿日元,负债总计187290亿日元[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三个月,公司总资产期初余额8680亿日元,期末余额9000亿日元;总负债期初余额5650亿日元,期末余额4830亿日元[116] - 2022年和2023年Q2,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资产总损益分别为 - 150亿日元和270亿日元,负债总损益分别为3420亿日元和 - 580亿日元[131] - 2022年和2023年Q2,公司自身信用状况变动对选定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调整分别为贷记其他综合收益290亿日元和借记380亿日元[1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选定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贷款和应收款公允价值较本金余额少450亿日元,长期借款少4510亿日元;截至6月30日,分别少490亿日元和4740亿日元[1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政府、机构和市政证券分别占总资产的16%和19%[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政府、机构和市政证券地域分配为日本17860亿日元、美国25610亿日元、欧盟及英国23090亿日元、其他9250亿日元;截至6月30日,分别为26420亿日元、36580亿日元、26760亿日元、10300亿日元[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非经常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总计分别为266480亿日元和266470亿日元,负债分别为296550亿日元和296060亿日元;截至6月30日,资产分别为282950亿日元和282940亿日元,负债分别为322990亿日元和322650亿日元[1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无重大金额的资产或负债进行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13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服务总收入为196,786百万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176,418百万日元增长11.55%[159] - 2023年第二季度佣金收入为82,770百万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70,431百万日元增长17.52%[159] - 2023年第二季度投资银行费用收入为31,146百万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27,285百万日元增长14.15%[159] - 2023年第二季度资产管理和投资组合服务费用收入为71,807百万日元,较2022年同期的68,250百万日元增长5.21%[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客户合同应收款为101,567百万日元,较3月31日的85,100百万日元增长19.35%[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为4,951百万日元,较3月31日的5,226百万日元下降5.26%[172]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从以前期间履行的履约义务中确认了1,677百万日元的收入,低于2022年同期的3,701百万日元[17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分配给剩余未履行履约义务的总交易价格分别为1,189百万日元和1,130百万日元[173] 各业务线客户资产及管理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零售客户资产为133.3万亿日元,较3月31日增加11.1万亿日元[9] - 2023年6月30日资管业务管理资产为76.1万亿日元,较3月31日增加8.9万亿日元[10]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零售业务净营收920.5亿日元,非利息支出691.03亿日元,所得税前收入229.47亿日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资管业务净营收265.25亿日元,非利息支出228.98亿日元,所得税前收入36.27亿日元[9][10] - 2023年第二季度批发业务净营收1908.5亿日元,非利息支出1887.49亿日元,所得税前收入21.01亿日元[9][12] - 2023年第二季度其他业务净营收437.55亿日元,非利息支出218.53亿日元,所得税前收入219.02亿日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净营收1603.65亿日元,固收净营收从上年的1126亿日元降至974亿日元,股票净营收从上年的626亿日元增至630亿日元[13] - 2023年第二季度投行业务净营收304.85亿日元[13] 公司子公司及关联公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1467家合并子公司和14家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关联公司[6] 杠杆融资业务风险敞口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杠杆融资业务中欧洲、美洲、亚太地区的总风险敞口分别为864.36亿日元、2160.34亿日元、172.27亿日元,总计3196.97亿日元[18] 交易活动风险价值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交易活动的风险价值(VaR)均为620亿日元,其中6月30日当季最高为630亿日元,最低为460亿日元,平均为540亿日元[21] 递延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总计243.555亿日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总计308.723亿日元,净递延所得税负债为65.168亿日元[22] 公司流动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性投资组合为76991亿日元,足以满足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需求[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性投资组合超过压力情景下的净现金流出[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三个月,公司平均流动性覆盖率(LCR)为207.1%,符合监管要求[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符合监管要求[38] 公司债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短期无担保债务分别为34112亿日元和32159亿日元[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6月30日,长期无担保债务分别为87707亿日元和92878亿日元[28] - 公司寻求维持普通债务证券和借款的平均期限大于或等于三年[29] - 公司通常通过有担保借款、回购协议和日本“现先回购”交易为交易活动提供资金[30] - 公司维持并扩大对野村集团实体的信贷额度,确保借款协议到期日均匀分布[32] 公司股权情况 - 公司授权股本总数为60亿股,其中普通股60亿股,各类优先股各2亿股[48] - 截至2023年8月14日,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31.63562601亿股[48] - 2023年6月1日,已发行股份减少7000万股,主要因库存股注销[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总发行股份数为32.33562601亿股,股东总投票权为3000.8288万[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野村控股直接持有库存股2.295108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9%;截至6月30日,库存股数量为1.15302926亿股[54] 公司会计政策采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起前瞻性采用ASU 2022 - 02,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78] - 公司计划于2024年4月1日起前瞻性采用ASU 2022 - 03,预计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8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情况 - 公司大量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会显著影响公司的状况、业绩、流动性和资本资源[84]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基于市场报价、经纪商或交易商报价或管理层估计,估值技术存在不确定性[85] - 金融工具的估值调整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判断,会定期重新评估[86] - 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的估值模型验证小组会独立审查定价模型[87]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分为三个层次的公允价值层级,Level 1输入最透明,Level 3最不透明[87] - 市场可观察输入的可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重大变化可能使金融工具重新分类到公允价值层级的较低级别[89] - 确定金融工具分类使用了重大判断,Level 3金融工具的估值涉及更多判断[89] - 私募股权和债务投资初始按成本计量,调整时主要用DCF或市场倍数估值技术,一般归为Level 3[95] -
Nomura (NMR)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