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OMI Environmental Solutions(TOMZ)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业务与产品介绍 - 公司是全球细菌净化和传染病控制公司,通过制造、销售、服务和许可SteraMist®品牌产品提供室内空气和表面净化环境解决方案,产品含7.8%低浓度过氧化氢[5] - SteraMist®能实现6 - log(99.9999%)及以上的病原体杀灭或灭活[6] - SteraMist® BIT™于2015年6月获EPA注册为医院 - 医疗消毒剂和通用广谱表面消毒剂,截至2022年6月被列入EPA的List Q[8] - SteraMist®产品在全球使用,在美国医院终端清洁中降低了艰难梭菌孢子率,减少了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爆发[10] - SteraMist®技术通过了针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六级减少测试,能有效净化生物和化学战剂[10] - SteraPak®是最实惠便携的SteraMist系统,配备8瓶32盎司的BIT溶液,每平方英尺只需5秒应用时间[11] - SteraMist® Surface Unit是便携式手持消毒系统,每平方英尺应用时间5秒,无湿接触时间[12] - SteraMist® Environment System可远程控制,能在不到45分钟内对最大103.8 m³(3,663 ft³)的密封空间进行全面消毒[14] - 公司产品在约40个国家、加拿大、美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有销售[8] - 2021年,EPA授予SteraMist® BIT™ 0.35%过氧化氢 - EPA注册号90150 - 3[8] - 公司SteraMist产品的BIT™ Solution含唯一活性成分7.8%过氧化氢[32] - 公司SteraMist设备由宾夕法尼亚、纽约等地及澳大利亚的ISO9001注册公司制造[32] - 公司SteraMist产品的溶液由EPA批准的混合商调配[32] - 公司SteraMist技术45分钟可处理近4000立方英尺空间,接触时间仅15分钟,或每平方英尺表面喷洒5秒[39] - 公司SteraMist产品对所有受挑战病原体提供99.9999%或六对数以上杀灭率[39] - 含7.8%过氧化氢的SteraMist不受通常适用于运输化学品的严格政府法规限制[42] - 公司SteraMist®系列产品占大部分收入,成功几乎完全依赖该品牌[50] 业务发展预期 - 公司预计2023和2024年SteraMist CES安装将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安装后会增加生命科学领域的溶液销售[24] - 吉拉河医疗保健公司拥有14台Surface Units和8台SteraPak’s,公司预计现有医疗保健客户将按此模式扩张[24] - 2022年公司在食品安全行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取得进展,该部门咨询量增加[27] - 美国仅因事故就导致超30个食品工厂被破坏,公司预计食品供应消毒需求将增加[27] - 公司新发布的SteraPak有助于扩大生命科学、医疗保健等部门的市场份额[23] - 公司iHP服务部门在生命科学领域与辉瑞等大药企保持合作,并新增多家小公司[24] - 过去两个月公司已对全国4个BSL - 3研究实验室进行处理[2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和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约为35.2万美元和57.3万美元[41] - 公司2022年和2021年净亏损分别约为290万美元和440万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4640万美元[45] 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拥有超20项全球实用专利申请,有效期至2042年,还获得两项美国实用专利,保护技术至2038年[34] - 公司已提交多项国家实用专利申请,还获得32项外观设计专利[34] - 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有超200个已注册或待注册的商标[35] 公司业务目标 - 公司业务目标是成为消毒和净化产品销售、服务和制造的全球领导者[36]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7日,公司在美国有30名全职员工[43] 业务风险 - 公司未与客户签订长期合同,销售历史和积压订单不能作为未来销售指标[52] - 公司与修复行业专家的协议不排他,可能导致竞争对手向其销售产品[53] - 公司BIT技术作为医院医疗消毒剂较新,尚未在该市场获得广泛接受[55] - 公司面临国际业务相关风险,包括汇率波动、法律监管变化等[56] - 公司销售受出口管制法律约束,违规可能带来严重后果[56] - 公司若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等类似法律,将面临处罚和不良后果[57] - 公司运营受环境法律法规影响,可能增加成本并限制业务计划[58] - 公司依赖第三方生产产品,2021年供应链受影响,预计2023年仍有延迟和短缺[59] - 公司若无法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和管理库存,经营业绩可能受重大影响[60] - 库存水平与客户需求不匹配会影响公司财务表现,库存过剩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需求低估可能损害声誉和客户关系[61] - 公司商业成功依赖知识产权保护,但可能因多种原因无法充分维护权利,国际扩张时保护难度更大[61] -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凭借优势影响公司产品商业化和经营业绩[62] - 产品质量不达标会损害公司品牌、声誉和业务[63] - 公司计划投资研发,目标是开发和商业化多种消毒设备,但可能受财务和时间限制[65] - 管理团队规模有限,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管理和应对客户需求的能力[65] - 公司依赖关键人员,若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业务将受重大影响[66] - 公司运营面临多种风险,可能中断生产或影响业绩,保险可能不足以覆盖所有风险[67] - 产品可能面临责任索赔,成功索赔或召回会对公司业务和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8] - 公司可能通过收购实现业务增长,但收购和整合失败会损害业务和财务状况[69] 股权与股价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未行使的期权、认股权证和可转换优先股,可购买约330万股普通股,行使价从每股0.80美元到8.40美元不等[73] - 截至2022年2月25日,公司高管、董事和持有5%以上已发行普通股的股东及其各自关联方合计实益拥有约22.6%的已发行普通股[81] -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对公司普通股的持续上市标准要求,维持普通股收盘出价至少为每股1.00美元,以及维持股东权益250万美元、上市证券市值3500万美元或最近一个财年或最近三个财年中的两个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50万美元[82] - 2022年10月7日,公司收到不足通知函,称其普通股收盘出价连续30天未达到每股至少1.00美元,初始合规期至2023年4月5日,若未达标可能有额外180天合规期,否则将被摘牌[82] - 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大且市场有限,多种因素会影响股价波动,包括季度或年度经营业绩波动、产品和服务开发营销情况等[72]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支付股息,自成立以来未支付过普通股股息,打算留存收益用于业务[72] - 大量未行使的期权、认股权证和可转换优先股可能导致普通股额外发行,稀释现有股东所有权[73] - 公司普通股交易市场部分依赖证券或行业分析师的研究和报告,分析师评级下调或停止覆盖可能导致股价下跌[74] - 未来大量出售普通股或市场认为可能出售,会压低股价,且可能使公司未来更难按合理价格出售股权或股权相关证券[75]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可能使普通股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