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1:美股与欧股市场 - 摩根大通警告欧股行情或已见顶,资金回流美股,“做多欧洲”策略可能结束,理由包括美股估值回落、科技股抛售减弱、“美国例外论”定价极端情况消退、CTA仓位价差达历史最高、月末和季末买入操作将推动美股 [1] - 年初以来欧洲股指大涨10.6%,美股下跌1.9%,欧洲股市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210亿美元,美股达155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的30% [1][2] - 美股年初至今弱势源于特朗普政策和投资者获利了结,欧盟若投入8000亿欧元国防开支刺激经济,投资欧洲可分散美国市场风险 [2] 分组2:中国市场 -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唱多中国市场,高盛预测中国股市有望基于基本面上涨,大摩年内第二次上调多个主要中国股指目标点位 [4] - 高盛称投资者镇定对待关税担忧,中国AI叙事预计十年内吸引超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大摩认为中国市场有业绩超预期、盈利增长预测调整、估值看齐新兴市场三大利好 [4] - 大摩调高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上调人民币汇率预期;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影响不大,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影响中国股市和汇率市场 [4] - A股韧性较强,可长期关注成长板块,中国资产重配进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仍在低位 [3][5] 分组3:半导体行业 - 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行业库存天数上升,增幅小于2023年同期,去库存进程缓慢稳定;前七大主要厂商约占行业库存60%(不含存储器),库存天数显著高于历史水平 [6] - 七大厂商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同比下降260个基点,库存天数同比增加超5%;德州仪器库存天数较历史中位数高出98天,安森美高出93天,英伟达低于3天 [6] - 科技进步不会减少市场需求,半导体库存短期或增加,企业将节省开支投入研发创造新需求;全球AI发展使半导体需求强劲,去库存缓慢是短期现象 [7] 分组4:AI设计药行业 - AI重塑药物研发,可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在关键环节提升效率和资产质量;目前在化学性质预测较成熟,复杂生物学系统建模有提升空间 [8] - 已有数十种AI参与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部分进入后期;未来2年AI加速靶点识别和药物优化,5年内首款完全由AI设计的药物有望获批 [8] - AI植入是医疗板块亮点,DeepSeek降低非科技企业AI入场门槛,医疗企业可节省资金用于更多研发,提升研发效率 [9] - AI有望缩短创新药研发周期,与医疗行业的联动已引起市场关注 [10] 分组5:铜和黄金市场 - 特朗普或实施铜关税,纽约铜价飙升至历史新高;摩根大通预计铜需求今年持续增长,铜价获长期支撑,金价今年涨至3100 - 3200美元/盎司 [11] - 摩根大通给予紫金矿业“超配”评级,预计其A股目标价25元,较收盘价有超37%上涨空间,2025年和2026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分别增长10%和13% [11] - 黄金去年四季度工业需求大增7%,铜需求增长押注科技应用提升,预期产能增速2.3%未必能满足需求;黄金需求预期较确定,铜需求缺口需更多数据评估 [11] - 进入A股年报披露期,有色等顺周期行业业绩向好 [12]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卖美股、买欧股”的交易结束了?高盛、大摩齐声唱多中国市场!首款AI设计药5年内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