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深化医疗改革和高值耗材集中采购背景下,沛嘉医疗2024年度业绩出色,神经介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通过核心战略布局逆势突围,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且估值被低估 [1][14] 收入端情况 - 2024年公司总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9.5%,2022 - 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55% [3] - TAVR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1%至2.60亿元,贡献总收入42.2%;神经介入收入同比增长39.1%至3.56亿元,贡献57.8% [3] 支出端情况 - 2024年公司三费率持续下降,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20.3pct、33.4pct、7.6pct,分别达53.3%、33.1%、24.5% [4] 利润端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4.34亿元,同比增长33.3%,整体毛利率70.5%,经营亏损2.39亿元,同比下降44.4%;净亏损2.28亿元,同比收窄41.8% [4] - 神经介入业务全年盈利,分部利润5209万元 [4]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08亿元,经营性现金支出520万元,大幅降低99.2% [4] 瓣膜业务领域情况 - 2024年公司TAVR植入量突破3400台,同比增长37%,中国经股TAVR市场份额提升至约25%,较2023年增长5个百分点 [6] - 2025年2月TAVR植入量同比增幅达66% [6] - 2.5代TAVR产品TaurusMax获批上市,TAVR领域商业化产品矩阵扩至三款;TaurusNXT®和TaurusTrio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相关工作,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中期获批 [7] - Taurus系列TAVR产品组合未来1 - 2年将实现三大战略突破 [7] 神经介入领域情况 - 出血类产品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1.6%;弹簧圈类产品除河北省外集采全面中选,销售量同比增长39%,领先行业平均增速 [7] - 公司获YonFlow®密网支架大中华区独家分销权 [7] - 缺血类产品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3.7%;急诊取栓与颅内狭窄类产品销售量分别同比增93%和60% [8] - 血管通路类产品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52.3%;DCwire微导丝首年单品销售额突破3700万元,已启动FDA 510(k)注册申报 [8] - 神经介入业务累计取得16项NMPA注册认证,子公司加奇生物保持行业领先 [8] 行业发展角度情况 - 深化医改关键阶段,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对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是契机也是考验 [11] - 高值耗材领域增长空间大,国内治疗渗透率与国产替代率双低;中国TAVR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13.6亿元,2021 - 2030年复合增长率32.4%,2023年国内治疗渗透率仅1% [11] - 集采构建公平竞争平台,利于优质优价国产产品突破壁垒,领先企业有望提升市场占有率 [11] 公司层面情况 - 瓣膜领域核心在研产品取得突破,反流型TAVR等预计2025年末至2026年上半年获批上市,2026年有望持有约6项TAVR产品注册证并实现二尖瓣修复产品商业化 [12] - 公司持有JenaValve主动脉瓣反流技术大中华区独家授权,TaurusTrio™产品将启动NMPA注册申报 [12] - 公司实施战略级研发架构调整,将三大创新项目划归前沿技术事业部独立运作,推动MedTech出海战略 [13] 估值情况 - 集采和被移出港股通名单短期压制公司股价,但集采带来规模效应,公司财务状况改善,市值被低估 [14] - 广发证券给予公司25年PS 4X,对应合理价值5.57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浦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5港元/股 [14]
从规模化扩张到盈利质变,沛嘉医疗-B(9996.HK)拐点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