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次“左手倒右手”后,三生国健靠减负重回业绩巅峰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 [2] - 2024年归属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主要受益于联营企业Numab一次性特别股息分配4.11亿元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1亿元,同比下降32.48%,因销售回款增加但人工成本、材料支出及研发费用同步上升 [3]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亿元(中泰证券),同比下降57.42%,主因2024年含子公司分红款4亿元的一次性收益 [3] 核心产品与集采影响 - 核心产品益赛普2024年完成20多个省份区域集采落地,均价下调但通过学术推广和预充针剂型增长实现销售规模稳中有升 [4] - 益赛普市场份额从2016年40.14%降至2022年27.00%,面临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等10余种竞品冲击 [4] - 2025年益赛普仍面临集采扩面压力,需通过"做量保利"策略应对价格下行 [5] 战略转型与管线调整 - 2023-2024年累计剥离肿瘤管线(602、609等)及眼科管线(601A、707等),交易对价含首付款6.56亿元及里程碑付款,2024年相关收入6611万元 [6][7] - 2024年6月进一步授权沈阳三生7个非自免管线项目,获首付款2.36亿元 [7] - 2024年2月拟授权抗肿瘤临床前项目612和708,获首付款1.02亿元及15%销售额分成 [8] - 剥离非核心资产后,公司研发投入压力降低,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0.49亿元回升至7.05亿元 [8] 自免行业前景 - 全球自免疾病患者占比7.6%-9.4%,现有药物仅覆盖不到30种适应症,未满足需求显著 [9] - 中国自免及炎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61亿美元,2030年达199亿美元,2025-2030年CAGR超20% [10] - 生物制剂市场份额将从2022年41.9%提升至2030年69.3%,2022-2025年CAGR达38.9% [10] - 行业趋势聚焦创新疗法(如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及个性化治疗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