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小弟”流血上市:AI算力泡沫撞上冰山时刻
NvidiaNvidia(US:NVDA) 新浪财经·2025-03-28 16:54

IPO计划调整 - 原计划筹资27亿美元,估值320亿美元,发行4900万股,价格区间每股47-55美元[2][3] - 调整后筹资额缩减至15亿美元,估值降至230亿美元,缩水近三分之一,发行股数减至3750万股,价格降至每股40美元[2][3] - 英伟达作为基石投资者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认购2.5亿美元股票[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为19.2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2.29亿美元增长737%[2] - 2024年净亏损8.634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5.937亿美元[4] - 公司背负80亿美元债务,部分贷款利息高达14.11%[4]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4年77%的收入来自两个客户,其中微软单独贡献62%的收入,约12亿美元[4] - 存在微软因交货延迟和错过期限取消合同的传言,尽管公司予以否认[4] - 核心业务高度依赖微软背后的OpenAI对算力的需求[4] 市场环境挑战 - 2025年3月科技股市场环境动荡,纳斯达克指数可能创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4] - 高盛下调2025和2026年AI服务器需求预期,提示算力可能过剩[5] - DeepSeek等低成本AI模型的出现可能降低企业对高价算力的需求[5] 技术与竞争压力 - 公司业务完全依赖英伟达的Hopper芯片,而英伟达已在2024年底推出更强的Blackwell芯片[6] - 技术迭代速度快,不升级设备存在客户流失风险[6] - 大型科技公司为削减成本开始定制自家芯片或测试AMD替代方案[6] 行业普遍问题 - AI基础设施市场面临算力过剩风险,供应增加但需求可能跟不上[11] - 行业存在高成本压力,包括设备采购、设施建设和债务偿还[11] - 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持续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