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蓝思科技拟赴港IPO,既是破局之棋也是应对供应链重构风险的布局,公司面临“果链依赖”问题,需在存量市场和增量战场进行双重博弈 [2][15] 蓝思科技发展历程 - 周群飞1970年出生于贫困山区家庭,15岁辍学南下打工,1993年用2万元与家人创立恒生玻璃表面加工厂(蓝思科技前身) [3] - 周群飞在广交会上演示玻璃屏抗摔测试,为蓝思科技赢得首批手机厂商订单 [3] - 2003年周群飞带领团队解决摩托罗拉V3玻璃方案问题,蓝思科技LOGO首次出现在国际大厂供应链名录 [3][4] - 2007年蓝思科技成为苹果核心供应商,此后与苹果深度绑定,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周群飞成为中国女首富 [4][5] 苹果依赖症问题 - 蓝思科技因过度依赖苹果饱受诟病,前两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疲软影响其业绩 [6] - 公司股价在宣布港股上市计划次日暴跌8.16%,市场反应冷淡 [7] - 苹果订单占比长期超50%,业绩与苹果产品周期高度共振,多次因苹果销量下滑或砍单受重创 [8] - 公司重资产模式放大风险,固定资产达363.01亿元,占总资产44.85%,设备定制化,被踢出供应链资产减值损失大 [8] -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被质疑“补流”,2021年定增资金有2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多次延期 [8] - 公司存在“大存大贷”现象,截至2024年9月货币资金95.12亿元,短期与长期借款合计157.66亿元 [8]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74.81亿元 [9] 多元化布局情况 - 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领域,但仍需时间培育 [10]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27.16亿元,占比9.41%,毛利率从21.79%跌至9.7% [10] - AI智能终端方面,与Rokid合作开发的AI眼镜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收14.35亿元,占比4.97%,技术商业化尚处早期 [10] - 2025年与智元机器人合作的灵犀X1产品开始交付,市场规模需数年培育 [11] 港股市场情况及蓝思科技赴港IPO影响 - 2025年初港股市场活力超预期,恒生指数涨幅超20%,恒生科技指数飙升30%,科技巨头市值修复,新股上演“冻资神话” [12] - 港股从“价值洼地”到“战略高地”蜕变,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居全球主要市场首位,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市盈率回升 [13] - 蜜雪冰城等现象验证港股对新经济企业定价能力重构 [14] - 蓝思科技赴港IPO可获更高流动性溢价,引入国际长线资本优化股东结构,抵御业绩波动风险 [14] - 蓝思科技二次上市面临考验,港股科技股流动性低,发行H股可能面临定价权旁落风险拖累A股估值 [14] - 苹果要求供应商转移产能,蓝思科技越南基地良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待考验,海外扩张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可能成“沉没成本” [14] - UTG等新技术路线迭代加速,苹果转向其他材料蓝思科技重资产模式将面临巨额减值风险 [14] 蓝思科技面临的博弈与挑战 - 2025年公司57.83%的营收仍来自苹果订单,“果链依赖”既成就市值也暗藏隐忧 [15] - 公司需在存量市场维持苹果订单基本盘,通过新兴业务稀释客户集中度,在增量战场借力港股资本加速海外产能建设与技术研发 [15] - AI、机器人等赛道尚处技术爆发前夜,过度分散资源可能导致“新旧动能青黄不接” [16]
苹果订单占比跌破60%!蓝思科技港股IPO能否撕掉“果链”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