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为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维护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投资者决策及股价波动的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1] 舆情管理机构及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1][2] - 舆情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处理程序、评估影响、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采集,覆盖官网、网络媒体、行业网站等渠道 [2][3] - 子公司及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并即时通报经营中发现的舆情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重大舆情定义为传播广、影响公司形象或股价的事件,一般舆情为其余类型 [3][4]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核查真相、积极沟通、系统应对 [4] - 报告流程要求知悉舆情后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向工作组及监管部门报告 [4]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 - 工作组需迅速调查事件真相,控制传播范围并与媒体沟通 [5] - 通过投资者热线、上证e互动等渠道及时发声,减少市场误判 [5] - 必要时发布澄清公告或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5] - 危机后需评估结果并制定恢复管理计划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经济处罚至法律追责 [6] - 股东、重组方及中介机构擅自披露信息导致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 [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公司权益将保留追责权利 [7]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8] - 董事会拥有制度修订及解释权,审议通过后生效 [8]
中谷物流: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