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中航产融拟主动退市,近期玉龙股份也做出同样选择,2025年已有多家公司完成或锁定退市,A股主动退市公司数量较少,面值退市是主要原因,市值退市新规落地后触及市值退市公司数量或增加 [1][4][7] 主动退市情况 中航产融 - 因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4] - 设置异议股东及其他股东保护机制,控股股东中航工业向相关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3.54元/股,高于停牌时收盘价3.44元/股 [4] - 2012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涵盖融资租赁、信托等领域 [4] - 2020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4800万元,扣非后净亏损1.89亿元,受业务结构转型和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5] 玉龙股份 - 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持续恶化,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申请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继续交易 [7] - 处于停牌状态,将于4月7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7] 行业退市情况 2025年情况 - 已有5家公司完成退市,分别是*ST美讯、海通证券、*ST博信、*ST卓朗、*ST大药,涉及市值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吸收合并退市 [9][10] - *ST旭蓝、*ST嘉寓、*ST东方、*ST富润已锁定面值退市,*ST东方还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2020 - 2023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61.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60.73亿元 [11][12][13] 过往情况 - 2022 - 2024年退市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50家、46家、55家,2024年41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为主要原因 [14][15] 退市率对比 - 2024年A股市场退市率不足1%,低于纽交所的6%、纳斯达克的8%,A股主动退市公司数量较少,退市力度相对较弱 [8] 监管政策 - 监管层提议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包括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和完善并购重组政策,支持市场化主动退市 [7]
中航产融加入“主动退市”大军!今年已有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