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苏州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要素名单,包括8家特色产业园、9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和30家优质领航企业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规划、自执行特征,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代表 [1] - 苏州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核心企业80余家) [1] - 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1] - 苏州连续四年位居"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第三位 [1] 产业布局与生态优化 - 家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吴中区、苏州高新区、相城区 [2] - 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 [2] - 医用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州高新区 [2] - 系统集成应用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和吴江区 [2] - 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张家港市、常熟市等地广泛分布 [2] - 出台《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 [2] - 核心零部件、服务机器人等优势环节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2]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获批建设 [3]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入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3] - 江苏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启动建设 [3] - 主导参与国际标准10余项、国家标准超50项 [3] - 乐聚机器人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3] 未来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初步建立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4] - 重点培育3家以上拥有整机商业化量产能力的企业,年产量达1万台 [4] - 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支撑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4] - 在核心部组件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4] - 在制造、服务等领域实施一批应用示范 [4]
苏州机器人产业规模剑指2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