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迎来“DeepSeek时刻”了吗?
Seek .Seek .(US:SKLTY) 36氪·2025-04-01 10:37

文章核心观点 脑机接口技术从科幻走向现实,在医疗、航天等领域有应用,但产业成熟度低,面临技术、成本、数据、伦理等挑战,虽政策有突破、资本热情增加,但商业落地缺乏典型案例,距离大规模普及仍有距离 [14][24] 分组1: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我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渐冻症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3例患者状态良好,实现自研无线皮层脑机接口植入人脑新突破 [1] - 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各地落实后脑机接口医疗收费将有规可依 [1] - 2025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现患者“意念对话”并操控机械手比心,CES 2025上马斯克宣布Neuralink为第三位患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2025年计划再进行20 - 30次设备植入试验 [3][23] 分组2:脑机接口科普 - 脑机接口技术是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信息交换的变革性人机交互技术 [6] - 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如美国“神经连接”公司技术,非侵入式通过贴附头皮电极采集信号,操作简单但信号分辨率低、幅值微弱、信噪比较低 [7][8][9] - 脑机接口工程化进度加快,产业化发展提速,应用于医疗、载人航天等特种科研领域、消费级产品 [10] 分组3:产业挑战 - 技术上对大脑认知不足,大规模记录和准确解码编码任重道远,侵入式对大脑有损伤,大部分产品处于实验室阶段,研发门槛高 [15] - 成本上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限制技术普及应用,还存在隐私安全问题和公众接受度问题 [17] - 数据上学科发展不均衡,企业落地依赖临床数据,但患者选择谨慎,行业发展遇阻力 [18] - 伦理上脑电波读取使思维暴露,可能影响性格、决策和身份认同,需制定技术标准、法律规范和伦理原则 [19] 分组4:商业化现状与前景 - 脑机接口大多是实验室产品或科研单位研发,民营企业商业化凤毛麟角,2018年以来累计融资48起,不足医疗健康赛道同期总量0.6%,但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有进展,2025年有望显著增长 [20] - 典型企业如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大额B轮融资,博睿康、念通智能、锐盟半导体也获得多笔融资 [21] - 多数企业技术停留在研发阶段,真正投入商业化产品少,如复旦复华技术用于临床研究,汤姆猫、汉威科技实际投入和成果有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