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AI+医疗发展和医保政策松绑,此前估值受压抑的创新药板块逐渐迎来修复,文章从市场现状、增长驱动力、产品特点三方面阐述其投资机会与市场前景 [1] 中国创新药市场现状 - 国产创新药数量首超美国,2024年国内创新药上市数量达105款,近五年首次超过同期美国,同比增长超50%,在研新药管线数量仅次于美国,全球份额达36% [2] -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量价齐升,2018年来国内企业对外授权数量显著增加,交易金额呈上升趋势 [4] 中国创新药增长驱动力 - 人口老龄化提升药品需求,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参考日本经验,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占比高且增速快 [7] - 国产新药受到医保等政策重点鼓励,2024年12月北京公布首批不受DRG付费限制的18种创新药名单,国家医保局加速将创新药纳入医保覆盖范围,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91种药品中38个是“全球新”创新药,其中23款为中国上市公司持有;2024年7月上海提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药物研发等 [8] - AI赋能缩短新药上市时间,AI+医疗CAGR35.1%,AI驱动的药物开发有望将新药上市时间从13年缩短至8年,将药物研发总成本从24亿美元降至6亿美元,2027年全球AI医疗市场将达345亿美元,2020 - 2027年年化复合增速达35.1%,药物研发是AI医疗第一大细分应用市场 [9]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亮点 - 市值风格偏大中盘,追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精选港股龙头企业,千亿级公司市值总占比约33%,500 - 1000亿公司市值占比约29% [12] - 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行业集中度较高,对创新药行业表征性较好,申万三级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原料药分别占比37%、47%和8%,恒生三级行业中生物技术、药品分别占比56%、44% [15] - 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1 - 2023年连续3年研发费用率超8%,处于同类指数较高水平 [19]
AI重塑研发,解读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的三重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