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并维护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升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目标是实现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趋同[1] - 市值管理需通过合规方式提升市场形象与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股东财富增长与长期市场支持[1] 市值管理目的与原则 - 主要目的包括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经营管理、创造可持续价值,并引导市值与内在价值动态均衡[3] - 系统性原则要求全面改善影响市值的关键要素[4] - 科学性原则强调采用系统化方法,合规性原则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4] - 常态性原则表明市值管理需持续开展,主动性原则要求公司动态调整策略[4] 管理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为市值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长期目标并监督重大决策中的投资者利益考量[6] - 董事长负责督促执行董事会决议,董事会秘书主导日常执行工作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8][9] - 证券部需监测舆情并及时澄清市场传闻,董事及高管需参与投资者沟通活动并监督策略执行[9][10] 市值管理方式 - 主要手段包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及股份回购等[7] - 董事会可推动股权激励计划,通过授予价格和业绩考核条件强化长期利益一致性[13] - 公司可制定股份回购机制并规划资金用途,同时优化分红政策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14][15] 监测预警与应急措施 - 公司建立财务考核指标体系,涵盖市值、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关键指标并设定预警值[16] - 股价连续20日累计跌20%或低于一年最高价50%时触发应急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回购计划及投资者沟通[17][18] - 应急措施还包括控股股东增持、延长锁定期等行为以传递积极信号[17]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19][20] - 董事会拥有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21]
辰欣药业: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