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达电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总体情况 - 公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覆盖所有重大业务和子公司,资产及营收纳入评价范围的比例均为100% [1][3] - 董事会确认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缺陷,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也未发现重大缺陷 [2] - 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期间未出现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因素 [2]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公司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四层治理结构,下设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四个专门委员会,形成权责明确的制衡机制 [4] - 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监察部开展独立内审,覆盖财务收支、采购、生产等全业务流程,专职人员实施专项审计和全面评价 [5] - 组织结构设计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部门及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 [4] 关键业务控制措施 - 资金管理:货币资金使用实行分级授权审批,严禁期货交易/外部集资/私设账户,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制度 [7] - 固定资产管理:通过系统登记、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保障资产安全,采购至折旧计提全流程标准化 [8] - 采购与付款: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和集中采购机制,付款流程嵌入BPM系统关键审核点,实现风险管控 [9] - 销售与收款:制定销售政策明确定价/结算规则,强化发货回款考核,应收账款管理纳入部门KPI [10] 专项制度与风险管控 - 合同审批体系完善,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关联交易审批严格遵循《公司法》《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 [11] - 对外担保实行统一管理,履行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及信息披露义务,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行为 [12] - 信息披露执行内幕知情人登记制度,财务报告编制由具备证券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2] 内部控制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缺陷定量标准:利润总额错报≥5%、资产≥1%、营收≥1%为重大缺陷 [13] - 非财务报告缺陷定性标准:重大缺陷需满足发生可能性高且严重偏离目标 [15]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或非财务报告的重大/重要缺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