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瑞医药: 2024年度审计报告
688166博瑞医药(688166) 证券之星·2025-04-02 22:02

文章核心观点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博瑞医药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认为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指出收入确认、应收账款可回收性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是关键审计事项 [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15年8月由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历经多次注册资本变更和股东增减、股份转让,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上市后经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可转债转股,总股本增至422,466,646股 [8][9][10] - 公司住址为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纳米科技园C25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000731789594Y,有一般经营项目、许可项目和一般项目 [10] - 报告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博瑞制药、苏州广泰等多家子公司,母公司对部分子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达100%,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动情况详见相关附注 [10][1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按企业会计准则和证监会披露规定编制,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金融工具外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减值按规定计提准备 [11] - 公司综合评估认为自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无明显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 [11] 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 重要性标准 - 重要的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其他应付款标准均为≥500万元,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需收入达合并报表的10%或总资产达10%,重要的合营/联营企业需投资收益≥利润总额的5% [12][13] 企业合并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取得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1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付出资产等公允价值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14] 合并财务报表 - 控制依据为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相关要素变化时重新评估 [14] - 从取得或丧失子公司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开始或停止合并,内部往来等在编制时抵销,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或期间不一致时进行调整 [1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购买日后经营成果等适当包含,不调整期初数和对比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经营成果等适当包含,调整对比数 [15] - 内部交易损益按不同情况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等在报表中列示 [16][17] - 处置子公司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相关差额和其他综合收益按规定处理,多次交易分步处置需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 [17][18] 合营安排 - 公司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对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项目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9] 外币交易 - 外币交易以交易发生日实时价格折算,外币兑换按实际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中间价折算,汇兑损益按不同情况处理 [20] -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折算为人民币,产生的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转入当期损益,外币现金流量按平均汇率折算 [21] 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规定分类,确认依据为成为合同一方,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处理不同 [21][2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后续计量方法不同,终止确认需满足条件,金融资产转移按风险和报酬转移情况处理 [23][24][25] - 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按输入值分层使用 [26][27]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工具进行减值处理,不同金融工具计量方法不同,按组合评估预期信用风险和计量损失 [27][28][29]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一般分别列示,满足条件时以净额列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符合条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5][36] 存货 - 存货分为原材料等,发出存货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提取 [36]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 [38]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 - 公司有权收取合同价款且承担履约义务时,已转让商品或服务有权收取对价列示为合同资产,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确认为应收账款或长期应收款 [38] - 公司有权在未转移商品或服务前收取对价时,将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履行义务时确认为收入,同一合同下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 [38] 合同成本 -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包括履约成本和取得成本,满足条件确认为资产,取得成本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计入当期损益 [39] -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商品收入确认相同基础摊销,减值时按规定处理 [39][40] 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满足条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净额孰低计量,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40][41] - 满足条件的组成部分界定为终止经营,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 [41] 长期股权投资 - 初始投资成本按取得方式不同分别确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非同一控制下按合并成本确认,其他方式按规定确认 [42][44][45] - 后续计量根据对被投资单位控制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时按规定调整账面价值和确认收益 [45][46] - 收购少数股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按不同情况处理 [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