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看好公司作为全球玻纤龙头走出周期底部,在需求回暖、供给压力测试尾声背景下,凭借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预计2025 - 2027年盈利提升并给予“买入”评级 [1][2][3][4] 公司现状 - 中国巨石粗纱总产能289万吨、在产产能259万吨,电子纱27万吨,全球市占率25%、国内市占率40% [1] - 国内有4个生产基地,海外有埃及和美国2个生产基地,2024年海外收入59.3亿元、占比37.4% [1] - 24Q1巨石毛利率仅高于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时期,24Q4单季度毛利率28.58%,较24Q1底部回升8.45pct [1] 行业情况 需求端 - 风电纱内需景气,2024年全国风电设备公开招标量164.1GW、同比+90%,预计2025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115GW、增速31%,头部玻纤厂风电纱产品结构占比提升使粗纱实际供给降低 [2] - 电子布是中游制造环节稀缺的供给新增偏少品种,巨石在7628电子布环节领先优势明显,2月末涨价函落地充分 [2] - 俄乌可能带来新建需求,欧洲基建、新能源资本开支再启,玻纤外需敞口相对其他建材品种更突出 [2] 供给端 - 25Q2是最后的压力测试期,25H2新增产能预计下降,随着国内需求筑底回升,中低端玻纤价格或有向上弹性 [2] - 25Q1行业库存表现好于预期,期待后续各产品价格弹性 [2] 公司竞争力 - 毛利率领先同行,得益于成本优势,包括整体规模、单线窑炉规模、叶腊石自给、浸润剂自给优势 [3] - 产品结构优势,高端产品占比超85%,下行期中毛利率受影响程度偏小,风电纱E系列产品持续迭代 [3] - 基地布局优势,应对“双反”,埃及基地盈利能力已超过国内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1、42.10和45.90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5x、12x、11x [4] - 给予2025年17倍估值,目标价14.9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中国巨石(600176):走出周期底部 迎新需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