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金蝶国际作为成立超30年的SaaS巨头连续5年亏损,2024年业绩有所回升但仍亏损,资本市场不满意致股价下跌评级下调,亏损源于云业务转型带来的研发投入和获客成本问题,公司提出“ALL IN AI”战略但转型难度大,市场关注其何时盈利 [1][2][3][4][9][10][13] 金蝶近期事件 - 3月18日董明珠以每股15.35港元减持10万股金蝶股票,持股比例降至0.01%,减持发生在年报披露前一日 [1] - 3月19日金蝶披露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62.56亿,同比增长10.15%,归母净利润 -1.42亿,同比增长32.13% [1] - 财报披露后金蝶股价大跌8.35%,截至4月2日收盘近期回调超20%,摩根士丹利将其评级下调至平配,目标价13.50港元 [3][4] 金蝶发展历程 - 1993年8月8日徐少春等人合资成立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军电子财务管理市场 [6] - 1995年金蝶推出“金蝶财务软件For Windows 1.0版”,完成基础系统开发从DOS到Windows转型,后转向ERP系统开发出“K/3ERP” [8] - 2001年金蝶在港交所挂牌,成为中国首家赴港上市软件企业,与用友形成“南金蝶、北用友”格局,2004年至今稳居中国成长型企业应用软件市占率第一 [8] - 2011年金蝶员工人数超1万,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8%,净利润提升43% [8] - 2014年5月4日徐少春砸服务器拉开金蝶十年云转型序幕,2017年告别传统软件旧业务,2021年发布金蝶云·苍穹PaaS平台v4.0 [9] 金蝶亏损情况 - 金蝶连续5年亏损,最近五年累计亏损约13.8亿,2020 - 2024年分别亏损3.355亿、3.023亿、3.892亿、2.099亿和1.421亿 [3][9] 金蝶亏损原因 - 云业务转型后SaaS订阅制要求持续投入研发,2020 - 2024年金蝶研究及开发成本分别为9.839亿、11.85亿、12.95亿、14.4亿和15.14亿,持续走高 [10] - 获客方面,与用友争夺大客户,为大客户组建团队致销售成本走高,2020 - 2024年销售成本分别为11.47亿、15.41亿、18.68亿、20.35亿和21.85亿;应对中小企业价格敏感使用低价策略,销售及推广费用走高,2020 - 2024年分别为14.25亿、17.41亿、20.27亿、23.2亿和25.03亿 [10][12] 金蝶应对策略 - 年初提出“ALL IN AI”战略,计划到2030年将20%收入来自AI业务,核心动作包括接入DeepSeek大模型,升级苍穹平台为AI管理平台,推出智能助手Cosmic9 [13]
五年巨亏13.8亿!金蝶国际,深陷亏损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