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教育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介绍了教育机器人产业概况、产业链、发展历程、政策背景、现状、竞争格局和前景预测等内容,指出其虽目前占比低但未来规模有望增长且有多种发展趋势 [1][2][27] 产业概况 - 教育机器人包含“机器人教育”与“教育服务机器人”两个方向,前者常见辅助产品为模块化机器人和套件,后者是有教与学智能的服务机器人,用于特定教学辅助与管理,结构固定一般不支持自行拆装 [1] 产业链剖析 - 上游为关键零部件、软件和教育内容供应商,中游是研发、制造、集成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下游是教育应用领域 [2] - 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有英特尔、寒武纪等,中游研发制造代表性企业有越疆科技、优必选等 [4] 产业发展历程 -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初步发展,应用水平低;2001年竞赛推动其走入课堂;2010年以来随人工智能拓展发展;现阶段注重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 [5] 行业政策背景 - 2015年以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包括提升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研发水平,加快在教育等领域应用 [10] - 如2023年11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等多项政策有不同重点内容 [11][12][13] 行业发展现状 - 技术处于初级阶段,2023年我国机器人市场中教育机器人占比仅4%,工业机器人占比60% [13] - 2018 - 2020年高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约44亿元 [15] - 2023年高教领域需求占比26%,职教占比25%,幼教占比1%,高教与职教是需求重点 [16] - 主要应用在STEAM教育和身心障碍治疗,STEAM教育偏向6 - 17岁中小学生,身心障碍治疗在幼儿、中小学生适用占比平均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市场份额TOP企业有优必选、盛通股份等 [22] - 广东、江苏等地企业分布集中,广东最为集中 [24]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2025 - 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2030年或将达165亿元 [27] - 发展趋势包括产业链形成专业分工、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成熟加速发展、教育专属应用服务程序与内容凸显价值、专业教育机器人成系统集成商蓝海市场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