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挥别张亚东时代 “地王收割机”绿城中国的新帅与旧忧

文章核心观点 - 绿城中国进入刘成云时代,2024年业绩喜忧参半,公司在土地投资、库存去化等方面有相应策略,未来中交集团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房地产行业进入“止跌回稳”阶段但过程较长且城市有差异 [2][10] 管理层变动 - 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辞任于3月28日前生效,其在绿城中国任职近7年,期间推动公司规模扩张、组织架构优化,还助力绿城管理分拆上市 [2][3][4] - 刘成云自3月26日起获委任为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其有丰富中交集团体系内任职经验 [2][4] 2024年业绩情况 - 总合同销售额2768亿元,位列房地产行业第三;新增42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权益投资额约484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9%;股东应占利润仅为15.96亿元,同比下降48.8% [2] - 取得收入1585.46亿元,较2023年上升20.7%;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由2023年的20.35亿元增至2024年的49.17亿元 [8][9] - 截至2024年年末,总存货约2500亿元,约占总资产的一半;重难点库存去化金额达到422亿元,专项指标平均完成率达113%,超额完成48亿元 [9] 土地投资策略 - 2024年成为“地王收割机”,如8月以48.05亿元斩获上海徐汇区地块成全国单价“地王”,10月以34.2亿元摘得杭州上城区地块刷新纪录;2025年3月28日以29.16亿元竞得上海浦东新区地块成新“地王” [5] - 为提高获取优质地块概率,从向内挖潜、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结构性小众投资机会三方面发力 [6] - 2025年坚持“确保安全性,突出流动性,均衡盈利性”,谨慎应对土地市场,关注项目自身质地和非热点城市优质板块机会,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同时关注浙江省内三、四线城市投资机会 [6][7] - 2025年拿地货值目标与2024年基本相当,机会好可能超2024年,希望量好质优为2026年销售额铺垫 [7] 库存去化策略 - 2025年将去库存作为重点工作,主动调结构、提质增效,推进工作比往年更早 [9] - 在管理机制和销售打法上全面升级,聚焦“老盘新做”,围绕五方面升级,扩大重难点库存房源认定范围,争取取得明显效果 [10] 行业走势分析 - 2025年开年房地产市场有多重积极信号,叠加政策加力,行业进入“止跌回稳”阶段,但所需时间长且各城市周期不同步,一、二线城市率先企稳,二线城市有分化,优质项目“头部效应”更凸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