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同仁堂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增收不增利”或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仁丹汞超标事件影响品牌形象,公司在ESG多方面有成效且采取应对措施,未来有望统一品牌提升价值 [3][4][9] 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下降8.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下降10.55%,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且与净利润变动背离,毛利率43.96%,同比下降7.04% [3] 增收不增利原因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营业成本同比上涨10.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23.07%,达44.76亿元,中药材价格上涨是主因,如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57万元/千克涨至2024年6月165万元/千克 [4] - 2024年仁丹汞超标事件损害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信任度 [9] ESG成效 - 董事会11名成员中,独立董事4名,女性董事6名,保障决策科学性与包容性 [3] - 将ESG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三级风险防控架构,识别25项ESG议题 [3] 原材料风险与机遇及应对 风险 - 环境、温度、水供应等长期影响原材料供应,短期极端气候影响供应链供给,如风暴、洪水影响药品生产和门店运营、供应链中断,长期降水与温度变化使药品存储环境不稳定、生产成本上升等 [5][6] 机遇 - 通过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循环利用水资源,高效管理原材料提升利用率,降低成本 [5][6] 应对措施 - 完善应急预案,打造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强化门店、自有建筑抗灾性能,打造抗风险供应链,引入节能设备与技术,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精准把控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提升利用率 [5][6] 原料管理理念与方式 - 秉持“依地取材、顺时采收”理念,采取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运营方式,打造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优先选择自有及合作基地药材保障原料品质 [7] 汞超标事件情况 - 2024年4月,北京同仁堂因仁丹汞含量问题引发关注,该批次仁丹汞含量高达9729.985mg/kg,远超中国药典规定的0.2mg/kg标准,超标近5万倍 [9] - 同仁堂回应产品生产符合GMP要求,按相关标准检验合格后上市,事件爆出后线上官方旗舰店一度下架仁丹产品,后称因暂时没库存,客服称按说明书使用不会中毒 [9] - 2013年,同仁堂曾因“健体五补丸”汞含量超标5倍被香港卫生署召回 [9] 争议焦点 - 检测标准不同,国内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朱砂日服用量,王女士服用剂量未超规定,美国和欧盟按食品标准以元素总含量检测使中药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 [10] 品牌相关 - 同仁堂将“产品质量与安全”作为ESG风险管理重要议题之一 [11] - 近年来频发品牌被滥用事件,涉及商标侵权、贴牌乱象等问题,北京同仁堂2024年底取得天津同仁堂60%股份控制权,南京同仁堂2025年3月开始转让55%股权,业内认为北京同仁堂可能再出手统一品牌 [13]
ESG年报解读|原料成本飙升,同仁堂强调风险与机遇,“三家合一”品牌整合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