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港股上市潮|云迹科技“弃A转港”3年累亏超8亿、产品价格一再暴跌 18.7亿对赌协议悬顶

机器人行业赴港上市热潮 - 2024年以来机器人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涌动,港股市场成为科技企业融资与国际化布局的优良土壤 [1] -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2023年底登陆港交所,"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2024年底上市后股价连翻数倍 [1] - 仓储机器人赛道的极智嘉科技、服务机器人赛道的云迹科技也在冲刺港股 [1] - 细分赛道包括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仓储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已成为行业重要增长极 [1] 行业经营现状 -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多数公司仍捉襟见肘,部分公司上市前后出现营收增长放缓 [1] - 研发与营销费用高企侵蚀利润空间,不少公司困于亏损中 [1] - 不少机器人公司重要收入来自海外甚至依赖少数大客户,国际政策环境下风险值得重视 [1] - 盈利模式探索、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能否大规模商业化等问题仍未解决 [1] 云迹科技上市背景 - 云迹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有望成为"AI智能体概念第一股" [2] - 2022年曾计划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但当月撤回申请,3年后转战港股 [2] - 依照18C上市章程申请,2023年实行的18C规则放宽了对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限制 [2] 云迹科技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2022年同比减少10%,2023年同比增长68.63% [3] - 2022-2024年分别亏损3.65亿元、2.65亿元、1.85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8.15亿元 [3] - 2022年、2023年亏损规模均超过当期营收 [3] 云迹科技市场地位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3] - 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均排名全球第一 [3] - 当年市场份额仅为9%,市场竞争较为分散 [3] 云迹科技产品价格趋势 - "格格"系列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1326台、3777台、6358台,平均售价从2.68万元降至2.49万元再降至2.09万元 [4] - "UP"系列2023年售价5.42万元,2024年降至2.23万元,价格暴跌近60% [4] - Alot组件、工具仓模块等其他产品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跌 [4] 云迹科技融资情况 - 自2014年成立以来获得8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2亿元,投资者包括腾讯、联想、阿里、启明创投等 [7] - 2021年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40亿人民币 [7] - 2022年撤回科创板申请后3年多时间未再有融资进账 [7] 云迹科技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70亿元、-0.76亿元、-0.41亿元 [7] - 过去三年多账上仅有一亿多人民币资金 [7] - 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为20.10亿元,其中赎回负债为18.70亿元 [7] - 若未来18个月内未能成功上市可能触发对赌协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