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农商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增长、营收实现一定规模,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强,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成果显著,通过推进金融创新、助力增收致富、完善服务体系等举措,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 各部分总结 推进金融创新,服务本土特色产业客群 - 2024年初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小组,落实执行方案,提出“重塑营销理念、重构产品体系”,优化推出“2 + 3 + N”公司信贷和“3 + N”普惠小微信贷产品体系 [2] - 创新推出多款三农金融产品,覆盖重点支持领域,如“乡村振兴优农贷”,截至2024年末余额超6亿元,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近50亿元 [2] - 针对广州农业特色推出“金米花卉贷”“金米民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佳松岭村民宿致富项目”入选推荐案例 [3] - 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举办活动吸引企业参与,截至2024年末,农产品稳产保供等企业贷款余额均实现增长 [3] 助力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立足村社客群,完善农村资产资源抵质押范围,首创集体建设用地“信用贷”“项目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截至2024年末累计支持超百个项目,投放超20亿元 [4] - 创新村民信贷产品,如“金米村民致富贷”等系列产品,截至2024年末贷款余额合计超22亿元,惠及近6500户;农户消费贷款类产品余额突破20亿元,增速超50% [4] - 提升科技赋能力度,推广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等业务,打造智慧系统,截至2024年末,“村资宝”系统覆盖4区23镇街、234条村,签约客户1973户;“云信通”业务在4区11镇街87个行政村整村推广;新增发放“村务卡”284张,累计发卡10823张 [5][6] 完善服务体系,服务村社数量居全市首位 - 建成以营业网点、农村金融服务站、金融村官为一体的服务格局,设置141家农村金融服务站,投放103台银证一体机,为88个村社提供服务 [7] - 选派34名金融村官对接7区55个行政村,为全市唯一覆盖7个涉农区的银行,派出人数和对接村数量全市最多,占四成以上,办理或转介贷款2.2亿余元,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百余场 [7] - 2024年捐赠帮扶资金190万元,采购帮扶村镇农产品约450万元,开展“银社助农促振兴”等项目,支出扶助款620万元,支持行政村230余个,获评“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银杯” [8]
广州农商银行发布服务“三农”成绩单: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