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互联网周报】英伟达H20进口不受反制关税影响;微软旗下合资外包公司停止中国区运营;李飞飞团队AI报告:中美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至0.3%;TikTo...

公司动态与人事变动 - 微软中国发布正式声明,澄清关于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为不实信息,指出相关邮件内容实际涉及外包公司上海微创软件公司[2] - 蚂蚁集团副总裁、前百灵大模型负责人徐鹏已离职,其曾负责的AI创新研发与应用部门NextEvo在2024年底的架构调整后由西亭负责[3] -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团队原负责人罗旋因个人原因休假,关于“数据BP可能会拆分至业务中”的网络传言为不实消息[4]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发表演讲,强调AI的未来应是解放人类、理解人类并服务人类,而非取代人类[6] - 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发布内部信,反思公司此前战线拉得太长、不够聚焦,并明确未来将集中资源破题AI医疗领域[6] - OpenAI宣布GPT-4将于4月30日起被GPT-4o完全替代,但GPT-4将继续通过API提供服务,同时公司计划下周揭晓包括GPT-4.1在内的新AI模型[9] - OpenAI对埃隆·马斯克提起反诉,指控其存在骚扰行为,并要求法官阻止马斯克对OpenAI采取进一步的非法行动[11] -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年度股东信中披露,公司AI业务营收保持三位数年增长率,已形成数十亿美元规模,并有超1000个生成式AI应用正在开发中[10] 产品与技术发布 - 华为云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通过革命性高速互联总线技术实现384节点全对等互联,算力密度提升50倍达300PFlops,互联带宽提升10倍以上,关键特性据称已超越英伟达NVL72超节点[5] - 硅基流动宣布,搭载CloudMatrix架构的昇腾云支撑其实现单卡1920 tokens/s的DeepSeek-R1推理性能,表现比肩英伟达H100[5] - 谷歌发布专为AI设计的第七代TPU加速器“Ironwood”,单芯片峰值算力达4,614 TFLOPs,HBM容量提高至192GB(为Trillium的6倍),内存带宽达7.2Tbps(为Trillium的4.5倍)[15] - Meta发布Llama 4系列模型,但其中Llama 4 Maverick模型因在LM Arena评测榜中位居第二而陷入“刷榜”争议,被指利用定制回复破坏公平性[14] 融资与并购 - 具身智能创业公司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启资本、盛宇投资等多家机构,资金将用于基础模型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探索[18][19] - 人形机器人公司星尘智能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融资额达数亿元人民币,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20] - 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企业爱芯元智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C轮战略融资,为2024年国内芯片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事件之一[21] - 知名风险投资机构a16z正寻求筹集约200亿美元基金,这将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成长期公司[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总值为1636.23亿美元[7]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签署行政令,再次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此宽限期原定于4月5日到期[12][13]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发文强调,根据海关总署规定,“集成电路”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意味着英伟达AI芯片H20等由美国设计、境外代工的芯片不受中国反制关税影响[4] - 白宫发布政策文件,要求美联邦机构任命首席AI官,负责推动AI创新并制定“AI战略”[18] - 欧盟委员会宣布推出“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计划构建大规模AI计算基础设施,设立目标规模200亿欧元的InvestAI基金,并计划在未来五到七年内将欧盟数据中心容量至少提升两倍[16] 行业趋势与研究报告 -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指出,中美顶级AI大模型性能差距已由2023年的17.5%大幅缩减至0.3%[8] - IDC发布预测,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将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9%,其中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63.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842亿美元[25] - IDC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占该地区总支出超五成[25][26] - GSMA报告预测,到2030年移动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经济贡献2万亿美元,约占中国GDP总量的8.3%,其中制造业贡献占比高达40%[27] -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将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22]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通用智能体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算力成本支持,并推动相关标准制定[23] -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措施,提出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支持不少于10个AI+医疗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24]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重申2025年将斥资约7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容量,以加倍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17]